沈阳市图书馆
沈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沈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補晋書藝文志卷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補晉書藝文志凡例》
古籍
唯一号:
060120020230000650
颗粒名称:
補晋書藝文志卷一
分类号:
I206.37
页数:
21
页码:
一-二十一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晋代荀勖整理图书,分四部,典籍丰富。西晋战乱后,图籍散失。东晋渐聚,存三千余卷。宋武帝入关,得四千卷古籍。汲郡人掘魏墓得竹书,藏于祕府。
关键词:
晋代
艺文
易类
内容
上海秦榮光炳如纂
魏文代漢更集經典皆藏在祕書內外三閣晉氏承之文籍尤廣
晉祕書監荀勖定魏中經更著新簿雖古文舊簡猶云有缺新章
後錄鳩集已足屬劉石憑陵京華覆滅朝章國典從而失墜永嘉
之後寇竊競興論其建國立家雖傳名號憲章禮樂寂滅無聞劉
裕平姚收其圖籍五經子史纔四千卷皆赤軸靑紙文字古拙僭
僞之盛莫過二秦以此而論是可明矣故知衣冠軌物圖畫記注
播遷之後皆歸江左 陏書牛弘傳開皇初請開獻書之路表
魏氏代漢采掇遺亡藏在祕書中外三閣魏祕書郞鄭默始制中
經 案此處脫晉字 祕書監荀勖又因中經更著新簿分爲四部總括羣書一
曰甲部紀六藝及小學等書二曰乙部有古諸子家近世子家兵
書兵家 案玉海引無乒家二字 術數三曰景部 案唐諱丙作景 有史部 案玉海引作記 舊事皇覽簿
雜事四曰丁部有詩賦圖讚汲冢書大凡四部合二萬九千 案舊唐書藝文
七作千九百四十五卷但錄題及言盛以縹囊書用緗素至於作者
之意無所論辨惠懷之亂京華蕩覆渠閣文籍靡有子遺東晋之
初漸及鳩聚著作郎李充以勖舊簿校之其見存者但有三千一
十四卷充遂總沒衆篇之名但以甲乙爲次自爾因循無所變革
其後中朝遺書稍流江左其中原則戰爭相尋干戈是務文教之
盛苻姚而已宋武入關收其圖籍府藏所有纔四千卷赤軸靑紙
文字古拙後魏始都燕代南略中原粗收經史未能全具 陏書經籍志
王者藏書之府薛夏云蘭臺爲外臺祕閣爲內閣晉宋以還皆有
祕閣之號故晋孝武好覽文藝勑祕書郞徐廣料檢祕閣四部書
凡三萬餘卷 馬氏文獻通考宋淳化二年李玉等上言
漢桓帝延熹三年置祕書監 初學記掌圖書祕記故曰秘書 後省魏武爲魏王置祕書
令丞 初學記典尚書奏事卽中書之任也亦兼掌圖書祕記之事 及文帝黃初初置中書令典尚書奏事
而祕書改令爲監 初學記別掌文籍事 以何禎 案禎當作楨說詳別集類 爲祕書丞而祕書先自
有丞乃以禎爲祕書右丞及晉受命武帝以祕書幷中書省其祕
書著作之局不廢惠帝永平中復置祕書監其屬官有丞有郞幷
統著作省著作郞周左史之任也漢東京圖籍在東觀故使名
儒著作東觀有其名而未有其官魏明帝太和中詔置著作郞於
此始有其官隷中書省及晋元康二年詔曰著作舊屬中書而祕
書旣 初學記北堂書鈔並有別字 典文籍今改中書著作 初學記北堂書鈔並有郞字下同 爲祕書著作
於是改隷祕書省後別自置省而猶輔祕書洗馬八人職如祕
書掌圖籍釋奠講經則掌其事 本書職官志
永平元年二月戊寅復置祕書監官 本書惠帝紀 永平元年詔云祕書
監綜理經籍考校古今課試署吏領有四百人宜專其事 初學記職官部引王
隱晉 書
晋惠帝復別置祕書監幷統著作局掌三閣圖書自是祕書之府
始居於外其監銅印墨綬進賢兩梁冠絳朝服佩水蒼玉祕書
丞銅印墨綬進賢一梁冠絳朝服祕書郞掌中外三閣經書校
閱脫誤進賢一梁冠絳朝服亦謂之郞中武帝分祕書圖籍列爲
甲乙丙丁四部使祕書郞四人各掌其一著作郞進賢兩梁冠
介幘絳朝服王隱待詔著作單衣介幘月朔詣於著作省佐
作郞八人進賢一梁冠絳朝服祕書監自調補之 鄭氏通志職官略
祕書郞掌中外三閣經書覆校闕遺正定脫誤 太平御覽職官部引晉令
易梁邱施氏高氏亡於西晋孟氏京氏有書無師晋世祕府所
存有古文尚書經文及永嘉之亂歐陽大小夏侯尚書並亡東晋
豫章內史梅賾 案賾當作頤說詳書類 始得安國之傳奏之又闕舜典一篇
魯詩亡於西晋韓詩雖存無傳之者惟毛詩鄭箋至今獨立 陏書經籍志
張華與荀勖共整理記籍又立書博士置弟子教習以鍾胡爲法
太平廣記書 部引書斷
盛書有縑袠靑縑袠布袠絹袠 御覽文部引晉中經簿
咸甯五年冬十月汲郡人不準 案太平廣記引尚書故實云汲冢書蓋汲郡耕人
曰淮出春秋後序文選註考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 掘魏襄王冢得竹簡小篆古書
十餘萬言藏于祕府 本書武帝紀 初太康二年 案玉海云王隱晉書束晳傳作太康元年 汲郡人不
準盜發魏襄王墓或云安釐王冢得竹書數十車 案御覽禮儀得王隱晉書太康元年汲郡民盜
發魏安釐王冢 得竹書漆字 其紀年十三篇 案下文云大凡七十五篇核計易經等共三十七篇雜書十九篇不識名題七篇則紀年止合得十二篇不當有十三篇
考陏書經籍志春秋孔正義並云 紀年十二卷据此三疑二之譌 易經二篇易繇陰陽卦二篇卦下易經一
篇公孫段二篇國語三篇名三篇師春一篇■語十一篇梁邱藏
一篇繳書二篇生封一篇大厯二篇穆天子傳五篇圖詩一篇又
雜書十九篇大凡七十五篇七篇簡書折壞不識名題漆書皆科
斗字初發冢者燒策照取寶物及官收之多燼簡斷札文旣殘缺
不復詮次武帝以其書付祕書校綴次第尋考指歸而以今文寫
之 本書束 晳傳 太康元年汲縣人盜發魏襄王冢得策書十餘萬言 本書衞恆
傳四體 書勢 太康二年汲縣民不准盜發古冢得書皆竹簡素絲編以
臣勖前所考定古尺度其簡長二尺四寸以墨書一簡四十字汲
郡收書不謹多毀落殘缺雖其言不典皆是古書頗可觀覽謹以
二尺黃紙寫上請事平以本簡書及所新寫並付祕書繕寫藏之
中經副在三閣 荀勖穆天子傳敍 太康元年汲郡得古書始者藏在祕府
余晚得見之所記大凡七十五卷多雜碎怪妄不可訓知周易及
紀年最爲分了 杜預左傳後序 荀勖領祕書監與中書令張華依劉向別
錄整理記籍又立書博士置弟子教習以鍾胡爲法及得汲郡冢
中古文竹書詔勖撰次之列在祕書 本書荀勖傳 荀勖領祕書監太康
二年汲郡冢中得竹書勖躬自撰次注寫以爲中經列於祕書經
傳缺文多所證明 初學記職官部引傅暢晉諸公讚閣氏困學紀聞注曰同一束晳傳王隱撰者曰太康元年房喬修者曰太康二年當以目擊之言爲據晉
武帝紀本起居注杜預爲左傳後序皆日擊者也冢發於咸甯五年冬十月官輒聞知明年太康改 元三月吳平預始得知又二年親見其書故序曰初藏祕府余晚獲見之案汲冢書之得杜預左
傳後序作太康元年三月與衞恆四體書熱陏經籍志春秋正義並合而荀勖穆天子傳叙作太康 二年汲縣太康十年齊太公呂望表亦稱太康二年縣西偏盜發冢得竹策書與本書束晳傳又合 然皆不合於本書武帝紀竊疑武紀咸寗五年冬十月實竹書出冢之期太 康元年三月乃竹書付祕監之候太康二年則祕監校定竹奏上之時焉
范平家世好學有書七千餘卷遠近來讀者恒有百餘人 本書傳
皇甫謐武帝頻下詔敦逼並不起自表就帝借書帝送一車書與
之 本書傳
張華家無餘財唯有文史溢於機篋嘗徙居載書三十乘祕書監
墊虞撰定官書皆資華之本以取正焉天下奇祕世所希有者悉
在華所 本書 傳
裴頠惠帝即位遷侍中時天下暫甯頠奏脩國學刻石寫經 本書傳
斐頠爲國子祭酒奏立國子太學起講堂築門闕刻石寫五經 唐六
典注引晉 諸公讚
建興初張寔遣督護王該獻經史圖籍于京師 本書傳
應詹與陶侃破杜弢於長沙賊中金寶溢目詹一無所取唯收圖
書 本書傳
中興草創未置史官王導始啓立于是圖籍頗具 本書傳
石勒簿王浚官寮親屬皆貲至巨萬唯裴憲與荀綽家有書百餘
袠而已 本書傳
元帝踐阼荀崧轉太常上疏曰世祖武皇帝應運登禪崇儒興學
西閣東序河圖祕書禁籍臺省有宗廟太府金墉故事有石經古
文先儒典訓 本書傳
李充爲大著作郞于時典籍混亂充删除煩重以類相從分作四
部五經爲甲史記爲乙諸子爲丙詩賦爲丁甚有條貫祕書以爲
永制 本書傳 孝武甯康 案當作太元 十六年詔著作郞徐廣校祕閣四部見書凡三萬
六千卷 玉海引續晉陽秋
太元十八年王謐爲祕書丞乃表前尚書殷允中書郞張敞太子
後率郗儉之故太常桓石秀是多書之家請祕書郞分局采借 御覽
職官部引檀 道鸞晉陽秋
祕書丞桓石綏啓校定四部之書詔遣郞中四人各掌一部 初學記職官部
引晉太康起居注 案康應作元
皇天場北古時陶穴晋時有人逐狐入穴行十里許得書二千餘
卷 御覽文部引伏滔北征記
范甯教曰籍官之大信而比散在衆曹此不可也可令作十五籍
廚一縣一廚 御覽服用部
金行纂極文雅斯盛張載擅銘山之美陸機挺焚研之奇潘夏連
輝頡頏名輩並綜採繁縟杼軸淸英窮廣內之靑編緝平臺之麗
曲嘉聲茂迹陳諸別傳至于吉甫太沖江右之才傑曹毗庾闡中
興之時秀信乃金相玉潤林薈川沖埒美前脩垂裕來葉今撰其
鴻集之彥著之文苑云 本書文苑傳
爰逮晋氏見稱潘陸並黼■相輝宮商間起淸辭潤乎金石精義
難乎雲天永嘉已後玄風競扇辭多平淡文寡風力降及江左不
勝其弊 陏書經籍志集類
石季龍雖昏虐無道而頗慕經學遣國子博士詣洛陽寫石經校
中經于祕書國子祭酒聶熊注榖梁春秋列于學官 本書李龍載記
皇甫眞爲典書令從慕容評攻拔鄴都珍貨充溢眞一無所取唯 收圖籍而已 本書載記眞傳
苻堅嘗幸太學問博士經典乃憫禮樂遺闕時博士盧壺對曰廢
學旣久書傳零落比年綴撰正經粗集 本書列女韋逞母宋氏傳
李先 案先本名犍史避魏高祖諱改 遷博士太祖問先曰天下何書最可益人神智先
對曰唯有經書三皇五帝治化之典可以補王者神智又問曰天
下書籍凡有幾何朕欲集之如何可備對曰伏羲創制帝王相承
以至於今世傳國記天文祕緯不可計數陛下誠欲集之嚴制天
下諸州郡縣搜索備送主之所好集亦不難太祖於是班制天下
經籍稍集 魏書李先傳 隆安三年魏主珪命郡縣大索書籍送至平城
通 鑑
李暠好尚文典書史穿落者親自補治劉昞侍側前請代暠暠曰
躬自執者欲人重此典籍 魏書劉昞傳
沮渠蒙遜甚重闕駰拜祕書考課郞中給文史三十人典校經籍
刋定諸子三千餘卷 魏書闞駰傳
晋世祕書監
羊祜 摯虞 案本書張華傳 何劭 据本書華嶠傳 繆徵 同上 張敏 据魏書儒林張偉傳 劉智
荀勖 董綏 据三國志董遇傳註引世語 虞濬 据初學記職官部引王隱晉書 盧浮 据國志盧毓傳註引晉諸公贊 賈
謐 潘尼 華嶠 王敦 据本書王舒傳 劉宏 据世說賞譽篇注案宏字終嘏沛國人劉粹弟 庾峻
据初學記職官部引傅暢晉諸公讚 荀崧 据初學記職官部温嶠舉 高密王略 阮腆 華譚 彭城王
紘 周閔 王嶠 褚歆 据本書褚裒傳案世說識鑒篇注作褚韶 傅暢 袁山松 滕
演 案上三人並据陏書經籍志案史傅亮傳演字彥將南陽西鄂人 汝南王統 武陵王晞 孫盛 江
灌 王珣 何澄 据本書何準傳 吳隱之 徐廣 徐欽之 据宋書徐湛之傳 陶 範 据世說方正篇注引陶侃別傳 王操之 初學記中宮部引王隱晉書 溫敬林 据太平廣記畜獸部引幽明錄案廣記書部引名書錄
榮陽姊暢晉祕書令善八分晉無祕書令疑監之誤附記於此 徐光 案在石趙時据本書載記 聶熊 案在慕容儁時見本書載記韓恆傳 王颺
案在苻生時据本書載記 朱彤 案在符堅時据本書載記通鑑作朱肜 杜嶷 案在慕容垂時据魏書杜銓傳 崔逞 案在慕容垂時見魏
書逞傳 李先 案在慕容永時見通鑑太元十九年 賈彝 案在屈丐時見魏書彝傳 卞承之 案在桓玄時見本書桓玄傳 郞
敷 案在慕容盛時据本書載記
晋世祕書丞
嵇紹 司馬彪 成公綏 衞恒 傅宣 傅暢 庾峻 据初學記職官部引
王隱晉書 虞預 王謐 荀羨 桓石綏 据初學記職官部引晉太康起居注案康當作元 何澄 見祕書監
王恭 謝靈運 据宋書傳 劉湛 据宋書傳
晋世祕書郞
司馬彪 成公綏 張協 汜毓 左思 張璠 据陸氏經典釋文叙錄 張委
据陏書經籍志 桓祕 江績 王謐 徐豁 据本書徐邈傳 何澄 見祕書監 徐廣 謝
瑍 据宋書謝靈運傳 荀猗 据宋書荀伯子傳 西郭陽 据通志氏族略 趙整 案符堅時祕書侍郞見通鑑孝武帝甯康二年胡三
省註以祕書郞內侍左右故曰侍郞 杜詮 案在慕容儁時据御覽偏霸部引崔鴻前燕錄 劉昞 闕駰 案上二人並在沮渠蒙遜時並据魏書本傳
崔浩 据魏書本傳大興中給事祕書轉著作郞案大當作天天興起晉隆安二年
經部
易類
周易言不盡意論 嵆康撰据玉海 通易論一卷 阮籍撰据宋史藝文志元胡一桂曰凡五篇 周易無
互體論 案魏志本傳曁釋文叙錄均無周字 三卷 周易盡神論一卷 周易論四卷 据唐書藝
文志案疑卽合上二種爲一書上三種並鍾會撰 汲冢易經二篇 案與周易上下經同 汲冢易繇陰陽卦二
篇 案與周易畧同繇辭則異 汲冢卦下易經一篇 案似說卦而異 汲冢公孫段二篇 案公孫段
與邵陟論易上四種並据本書束晳傳 易義 阮咸撰据釋文叙錄 易義 据釋文叙錄 周易論二卷 上二種並馮翊太守 阮渾撰案釋文叙錄又云太子中庶子與本書阮籍附傳合 周易 案通志藝文略作二阮 難答論二卷 阮長成阮仲容撰据新唐志案本
書阮籍傳子渾字長成兄子咸字仲容 易注十卷 荀煇撰煇舊唐志作暉新唐志作輝案煇見本書賈充傳稱騎都尉陏志作魏散騎常侍据釋文叙錄字景文
潁川潁陰人晉太子中庶子考國志荀彧傳注引荀氏家傳云彧第四兄諶諶子閎閎從孫煇字景 交與賈充共定音律又作易集解監本國志誤煇作惲惲係彧子字長倩別一人亦見彧傳及注朱
彝尊經義考謂煇又字長倩是不知煇之譌惲也 易論 裴秀撰据裴註國志引文章叙錄 易義 衞瓘撰据釋文叙錄 明易論一
卷 應貞撰唐志作應吉府案貞字吉甫唐避宋諱改稱其字又譌甫爲府 易義 王宏撰据釋文叙錄字正宗弼之兄晉大司農贈太常 難易無
互體論 荀顗撰据本書傳 周易解 皇甫謐撰据周易正義 易義八卷 補註三卷 周
易精微三卷 上三種並据通志作皇甫佖撰案必疑謐之譌 易義 庾運撰据釋文叙錄字玄度新野人官至尚書一云易注 易義
王濟撰据釋文叙錄 周易訓註 劉兆撰据本書傳云以正動二體互通其文 易義 張輝撰据釋文叙錄字義元梁國人晉侍中平陵亭侯
周易統略五卷 案唐志通志並作統略論三卷鄒湛据 易義 杜育撰据釋文叙錄字方叔襄城人國子祭酒案育見本書劉琨傳稱汝南
太守傅祇傳稱常侍苟晞傳稱右將軍陏志別集類亦稱國子祭酒 易義 向秀撰据釋文叙錄張無集解序云依向秀本 周易論 案通志略作通易論 一
卷 荆州刺史宋岱撰案岱見本書惠帝紀太安二年曁李特載記考本書郭舒傳有刺史宗岱羅尚傳有荆州刺史宗岱陏志別集類又有兗州刺史宗岱御覽文部引語林有靑州刺史宋
岱廣記鬼部引雜語又有靑州刺史宗岱疑實一人宗宋形近致譌耳本書愍帝紀侍中宋敞送降 牋于曜通鑑從晉陽秋作宗敞是其證也又案舊唐志作通易論宋睿宗撰新唐志作宋處宗撰
考御覽雞部引幽明錄稱晉兗州刺史沛國宋處宗蓋岱字處宗通易論卽周易論睿又處之譌 周易卦序論一卷 司徒右長史楊乂撰按乂陏志詩
類稱給事郞集類稱司徒左長史釋文叙錄字玄舒汝南人晉司徒左長史 周易象論三卷 案新唐志作通易象論一卷通志作通易象論三卷尚書郞
欒肇撰案皇侃論語疏叙稱廣陵太守高平欒肇字永初釋文叙錄字太初太山人晉太保掾尚書郞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張守節正義亦作高平人 易義 楊瓚撰据釋文叙錄
晉司徒左長史 易義 張軌撰据釋文叙錄 通知來藏往論 宣舒撰据釋文叙錄字幼驥陳郡人晉宜城令 通易象
論一卷 宣聘撰据唐志案陏志集類宣舒唐志並作宣聘而陏志道家類亦有宣城令宣觀疑舒聘實一人或兩名耳通易論釋文不別出疑卽通知來藏往論宜城宣城亦疑由
形近致譌焉 易義 邢融撰 易義 裴藻撰 易義 許適撰 易義 楊藻撰上四種並据釋文敍錄 易傳
袁準撰据國志袁渙傳注引袁氏世記曰準字孝尼爲 易周官詩傳及論五滯義聖人徽言以傳於世 易注十卷 蜀才撰案才七志云王弼後人七錄云不詳
何許人顏氏家訓曰謝炅夏侯該皆疑是譙周據蜀李書以爲犯長生釋文敍錄引蜀李書長生一 名賢隱居靑城山自號蜀才李雄以爲丞相盧文弨釋文考證曰李雄尊之爲賢非名也華陽國志
云長生一名延久又名九重一曰支字元涪陵丹興人楊愼升庵集云名寂陳懋仁壽者傳云 先事劉先主至李特時一百三十餘歲今案本書李雄載記加長生爲天地太師封西山侯
歸藏注十三卷 太尉參軍薛貞撰案陏志敍云歸藏晉中經有之崇文總目作薛正三卷中興書目云今但存初經齊母本蓍三篇文多闕亂不可訓釋通志畧曰言 占筮事其辭質其義古三易皆始乎八成乎六十四有八卦即有六十四卦非至周而備也但法之所立數之所起皆不相爲用連山用三十六策歸藏用四十五策周易用四十九策 周
易注十卷 案陏志存四卷黃穎撰据釋文敍錄南海人晉廣州儒林從事 周易注 案宋史藝文志作易傳 十卷 周易
宗塗四卷 周易爻義一卷 周易玄品二卷 据册府元龜按陏志不著撰人名 周
易問難二卷 据册府元龜案陏志作王氏撰朱氏經義考云疑譌干爲王也上五種並干寳撰案中興書目云寶之易學以卦爻配月或配日傅諸人事以前世已然
之迹證之訓義頗有據 周易髓十卷 郭璞撰据通志略 周易注十二卷 王㢞撰据釋文敍錄案七錄作十卷陏志存
三卷 周易略論一卷 据舊唐志 周易集解十二卷 据釋文敍錄云集鍾會向秀庾運應貞荀煇張輝王宏阮咸阮
渾楊乂王濟衞瓘欒肇鄒湛杜育楊瓚張軌宣舒邢融裴藻許適楊藻二十二家解七錄云集二十 八家璠序云依向秀本案陏志無集解字作注存八卷七錄七志作十卷新唐志作集解十卷上
二種並張璠撰案釋文敍錄安定人東晉祕書郞參著作 周易繫辭注二卷 謝萬撰 周易旨注六篇 李充撰据
本書傳案朱氏經義考譌作周易音 象不盡意論 大賢須易論 上二種並殷融撰並据世說注引晉中興書案融見本
書武悼楊后傳稱丹楊尹康獻褚后傳稱太常陶侃傳稱庾亮司馬殷仲堪傳云太常吏部尚書世說注引中興書云字洪遠爲司徒左西屬累遷吏部尚書太常卿 周易譜
一卷 周易雜音三卷 上二種並沈熊撰据新唐志案舊唐志作沈能 周易音一卷 尚書郞李軌撰案釋文
敍錄字弘範江夏人晉祠部郞中都亭侯 周易難王輔嗣義一卷 揚州刺史顧夷等撰案夷陏志地理類又作本州主簿世說注引顧氏譜曰
夷字君齊吳郡人辟州主簿不就 難王弼易義四十餘條 顧悅之撰据宋書閔康之傳稱晉陵人案世說言語篇注悅之字君叔爲揚州別
駕顧愷之父也疑揚州刺史顧夷當即揚州別駕顧悅之之譌四庫全書提要以悅之爲顧夷字未審所出 周易問答一卷 揚州從事徐伯珍撰 周
易象卦數旨六卷 案通志作周易卦象數旨一卷樂安亭侯李顒撰案釋文叙錄字長林江夏人東晉本郡太守考本書文苑傳李充江夏人子顒多述作
舉孝廉當屬一人 京氏易注三卷 郭琦撰据崇文書目案本書傳云百卷者合穀梁注計之也朱氏經義考全屬之易誤 周易譜 案新
唐志作略譜玉海通志並作譜略 一卷 袁宏撰据舊唐志 六象論 何襄城撰曰實象假象偏象圓象義象用象 四象論 蕭乂撰不取偏
象圓象難何而立上二種並據玉海 易象妙於見形論 孫盛撰据本書傅案玉海引論曰聖人知觀器不足以達變故表圓應於蓍龜圓應不可爲典要
故寄妙迹於六爻 周易音一卷 徐邈撰 周易繫辭註二卷 案宋史藝文志作繫辭說序卦卦雜卦注三卷韓康伯
撰 周易音 据册府元龜 周易繫辭注 上二種並袁悅之撰据釋文叙錄字元禮陳郡人東晉驃騎諮議參軍案本書天文志王恭傳世說
注引袁氏譜皆作袁悅本傳作悅之 周易繫辭注二 唐志作三 卷 桓玄撰 周易繫辭注二卷 卞伯玉撰案
釋文叙錄伯玉濟陰人宋東陽太守黃門郞藝文類聚大暑賦稱晉卞伯玉意伯玉本晉臣晚入宋歟今据列入 擬周易說八卷 范氏撰 周 易論四卷 范氏撰案本書范宣傳著禮易論難皆行於世此二書陏志次在晉代疑宣著也 周易音一卷 范氏撰据通志略 周
易馬鄭二王集解十卷 案闕撰人名 周易集二王注五卷 楊氏撰 易髓八
卷 晉人撰不知姓名据宋藝文志 易注六卷 尹濤撰釋文敍錄不詳何人列蜀才後疑亦晉人 周易注 劉昞撰据魏書傳字延明敦煌人博
士郭瑀女壻李暠徵爲儒林祭酒從事中郞遷撫夷護軍蒙遜平酒泉拜祕書郞專管注記號玄處 先生牧犍尊爲國師案昞見本書李玄盛傳作劉彥明由史避唐諱
平御覽引敦煌實錄有稱劉彥明者蓋沿本書之譌陏志 霸史類稱僞梁大將軍從事中郞劉景亦諱昞稱也王朗易傳注 闞駰撰學者藉以 通經据魏書傳字
玄陰敦煌人蒙遜拜祕書考課郞中 加奉車都尉牧犍拜大行遷尚書
右易類八十三種
書類
古文尚書經文 据陏志敍云孔氏舊本晉世祕府有之 尚書義疏 案唐志通志並作釋義 四卷 樂安王友伊說撰案本
書文六王傳樂安王鑒武帝踐阼封高選師 尚書義二卷 劉毅答吳太尉范順問案七錄作范順問吳太尉劉毅
答侯氏三國志藝文志補曰吳太尉三字當屬上孫皓傳有太尉范愼又見孫登傳注順愼字古通 尚書義問一卷 五經博士孔晁撰案晁見本書傅玄傳
武帝詔作鼂舊唐志明堂郊廟議作朝晁鼂朝三字並通 禹貢地域圖十八篇 裴秀撰据本書傳 孔安國古文
尚書傳十三卷 元帝封豫章內史枚賾奏上亡舜典一篇釋文敍錄字仲眞汝南人案孔氏正義引晉書皇甫謐傳云姑子梁柳得古文尚書又云鄭冲以古文
授扶風蘇愉愉字休預授天水梁柳柳字洪季即謐之外弟也授城陽臧曹曹字彥始授郡守子汝 南梅賾字仲眞爲豫章內史遂奏上施行焉考世說方正篇梅頤爲豫章太守註引晉諸公贊字仲
眞汝南西平人似卽其人枚梅字通賾頤形近致譌耳段玉裁曰古人名頤則字眞莊子注李頤字景眞 古文尚書注十五 案唐志作三 卷錄
一卷 謝沈撰案本書傳沈官尚書度支郞釋文敍錄陏志史類並稱尚書祠部郞 尚書音一卷 李軌撰 尚書注 李充撰据
本書傳 古文尚書集解 案孔正義唐志並作注 十一 案釋文敍錄無一字 卷 尚書要略二卷 据舊
唐志 尚書新釋二卷 上三種並李顒撰 尚書亡篇序一卷尚書逸篇注三
卷 据唐志 古文尚書音一卷 上三種並徐邈撰 尚書集解 陏唐志均作注 十卷 据釋文敍錄云甯變
爲今文集注 古文尚書舜典注一卷 上三種並范甯撰案盧文弨釋文者證云范書本十卷因孔傳闕舜典故取范注舜典以補孔傳之闕
後范注本書亡而舜典一篇獨以傅合孔傳得存也 夏禹治水圖 顧愷之撰据宣和畫譜
右書類十八種 詩類
毛詩音 阮侃撰据釋文敍錄字德恕陳留人河內太守案世說賢媛篇注引魏略曰阮共尉氏人少子侃字德如與嵆康爲友仕至河內太守 毛詩答雜
問七卷 韋昭朱育撰案昭國志傳避晉諱作曜吳鳳凰三年爲孫皓誅已在晉世育見國志虞翻傳注山陰人其仕郡書佐對郡守濮陽興問在孫亮太平三年當魏甘露三年越
八年晉卽受禪而育由郡佐仕吳爲東觀令拜淸河太守加侍中亦必歷年計其人晉初當尚在焉 毛詩雜義五卷 毛詩辯異
案唐志並作辨無異字通志略作辨異 二卷毛詩異義二卷 上三種並楊乂撰 毛詩異同評十卷
孫毓撰案釋文敍錄無毛字云晉豫州刺史評毛鄭王肅三家朋於王又云字休朗北海平昌人 長沙太守陏志詩類亦稱長沙太守集類又作汝南太守馬國翰玉函山房叢書云稱爵不同要是
原書就所遷之官題稱故耳 難孫氏毛詩評四卷 案唐志均無毛字釋文敍錄云難孫申鄭 毛詩表隱二卷
上二種並陳統撰据釋文敍錄字元方徐州從事御覽宗親部晉書曰陳統字元方弟紘字偉方俱淸秀知名案表隱舊唐志不著撰人名 詩傳 袁準撰据國志袁渙傳注
毛詩略四卷 毛詩拾遺一卷 上二種並郭璞撰 毛詩釋義十卷毛詩
義疏十卷 毛詩注二十卷 案釋文敍錄但有注二十卷無釋義義疏名目本書傳云著毛詩外傳無卷數舊唐志有釋義十卷無義疏新
唐志有義疏十卷無釋義上三種並謝沈撰 釋毛詩略 虞喜撰据本書傳 毛詩音 江惇撰据釋文敍錄字思俊河內人案本書傳江
統陳留圉人子惇字思悛皇侃論語疏敍又稱著作郞濟陽江淳字思俊世說賞譽篇注引徐廣晉記江惇字思悛 毛詩注二十卷 江熙撰据釋文敍錄字太
和濟陽人東晉兗州別駕 毛詩音隱一卷 干氏撰案疑卽干寳詩音 毛詩音 干寳撰据釋文敍錄 毛詩義
字議 蔡謨撰据初學記文部引 詩註 袁喬撰据本書傳 毛詩音 李軌撰据釋文敍錄 毛詩音十六卷
徐邈等撰 毛詩音二卷 徐邈撰据通志略與上別用 毛詩雜義四卷 江州刺史殷仲堪撰案書傳仲堪刺荆不言刺江
毛詩背隱義二卷 徐廣撰 毛詩音 蔡氏撰 毛詩音 孔氏撰上二種並据釋文敍錄
鄭玄詩譜暢二卷 徐整撰 鄭玄詩譜隱二卷 太叔裘撰上二種並据釋文 毛詩義疏
二十卷 舒援撰馬國翰指爲晉末人 詩序義 周續之撰据釋文敍錄 毛詩序義二卷 雷次宗撰釋文敍錄周續之
及雷次宗俱事 廬山惠遠法師
右詩類三十三種
禮類
周官禮十二 案唐志無二字 卷 伊說撰 周官論 案舊唐志無論字 評十二卷 傅玄撰据通志略 周 官禮異同評十二卷 司空長史陳劭撰案唐志作周官論評陳邵駁傅玄評本書儒 林傳作邵東海襄賁人爲陳留內史遷燕王師撰周官評甚有條
貫卒給事中釋文敍錄亦作 邵又云下邳人司空長史 周官甯朔新書八卷 燕王師王懋約撰案舊唐志作司 馬伷序王懋約注新唐志通志略
作司馬伷撰考本書文六王傳武爲燕王機高選詩友詔取明經儒學儒林傳陳邵遷燕王師泰 始中詔爲給事中武帝紀太康四年琅邪王伷薨据此懋約成此書在代陳邵任內伷及爲序當在
咸甯 年矣 周官傳 袁準撰据國 志袁渙傳注 周官禮 案新唐志 無禮字 註十三 案陏志 作二 卷 干寳撰据 釋文敍錄
周官禮 案新唐志 作答周官 駁難四 案唐志 作五 卷 孫略撰 案舊唐志 作孫略問干寳注 周官駁難三 案通志 略作五
卷 孫琦問干寳 駁虞喜撰 周禮音七卷 李軌撰据 釋文敍錄 周禮音三 釋文敍 錄作一 卷 劉昌 宗撰 周禮
音一卷 徐邈撰据 釋文敍錄 周官音義 苻秦太常韋逞母宋 氏授据本書列女傳 周禮音一卷 聶氏撰据釋 文敍錄馬
國翰曰當即 晉書之聶熊
右禮類周官之屬十三種
喪服經傳注 案舊唐志作喪服紀 新唐志作注儀禮 一卷 儀禮注一卷 据通志略 與上別出 儀禮音
一卷 据舊唐志上三 種並袁準撰 集註喪服經傳 舊唐志作 喪服紀注 一卷 儀禮注一卷 据通 志略
與上別出上二種並孔倫撰据釋文 敍錄字敬序會稽人東晉廬陵太守 儀禮音一卷 劉昌宗撰据 釋文敍錄 儀禮音一卷
李軌 撰 儀禮注一卷喪服經傳一卷 上三種並陳銓 撰並据通志略 喪服注 周續之撰 据釋文敍
錄 喪服經義疏 釋慧遠授雷次宗撰据蓮社高賢傳慧遠師嘗講喪服經雷次宗宗炳 並執奏承旨次宗後著義疏首稱雷氏宗炳寄書責之曰昔與足下面
受於釋和尚今 便稱雷氏耶
附錄
喪服圖 郞中崔遊撰据本書禮志 案陏志作崔逸撰一卷 雜喪服圖 譙周撰据御覽案周入晉拜散騎常 侍通典引縗服圖及集圖當即一書
喪服儀一卷 衞瓘 撰 喪服集要議三卷 案陏志作喪服要集二 卷杜預撰据唐志 喪服釋疑
論 劉智撰据本書傳安陏志云梁有喪服釋疑論二十卷孔智撰 馬國翰曰通典禮正義並引劉智無孔智知陏志誤劉爲孔也 通疑 虞喜撰据杜佑通 典凡五引皆論劉
智喪服釋疑意其 書因劉書而作歟 喪服要記二卷 侍中劉逵撰案逵見本書左思傳稱中書郞濟南 劉逵注吳蜀賦注而行之李氏文選三都賦注稱劉
淵林意逵實 字淵林歟 喪服變除一卷 葛洪 撰 凶禮一卷 孔衍 撰 喪服譜一卷
喪服要記十卷 案舊唐志作要紀 賀循撰庾蔚之注 葬禮 据通典御覽引案馬國翰云要記擬 儀禮喪服傳葬禮擬儀禮士喪禮也 喪服要六卷 案唐志作要記五 卷賀循撰謝微注 喪服圖 据通志圖譜略 上五種並賀循撰 喪服要略一卷
太常博士 環濟撰 喪服譜一卷 喪服圖 据通志圖譜略 上二種並蔡謨撰 喪服經傳注一卷
陳銓 撰 喪服注 王逡之撰 据唐志 喪服雜記二十卷 伊氏撰案當卽 注周官之伊說 喪紀禮
式 杜襲撰据華 陽國志傳
右禮類儀禮之屬十一種附錄二十一種
禮記甯朔新書二十卷 据梁七錄案陏志存八卷舊唐志云司馬伷序 王懋約撰案通志略作司馬伷撰王懋約注 禮記音
一卷 孫毓 撰 劉儁禮記評十一卷 虞喜 撰 夏小正注 郭璞撰据太平 廣記引神仙傳 鄭
玄禮記注解二 案新唐 志作三 卷 据舊 唐志 禮記音二 案通志 略作三 卷 上二種並曹躭撰案釋 文敍錄躭字愛道譙國人
東晉安國諮議參軍通 典稱博士又稱尚書郞 禮記音十卷 尹毅撰案釋文敍錄毅 天水人東晉國子助敎 禮記音一卷
繆炳 撰 禮記音三 唐陏志 作二 卷 李軌 撰 禮記音五卷 劉昌 宗撰 禮記音二卷 范宣 撰
禮記音三卷 徐邈 撰 禮記音二卷 蔡謨 撰 禮記音一卷 謝楨 撰 禮記音
一卷 射貞撰案廬文弨釋 文考證曰射貞卽謝禎 禮記音義隱一卷 謝氏撰案以上諸 音並据釋文敍錄
右禮類禮記之劉十六種
問禮俗十卷 董勛撰案陏志題魏人考 勛入晉爲議郞見通典禮類 三禮吉凶宗紀 劉元海大觀臚范 隆撰据本書傳
禮通論 董景道撰專遵鄭義 非駁諸儒据本書傳 禮雜問十卷 案唐志作 禮問九卷 禮論答問九卷 据 唐
志上二種 並范甯撰 禮雜議十二卷 案唐志並作雜 禮義十一卷 禮難十二卷 上二種並益壽令 吳商撰案商本
書禮志稱博士其答劉寳議稱國子博十陏志集類又 稱益陽令考兩漢晉宋地志並無益壽縣疑有誤字 禮論難 范宣撰据 本書傳 禮論答
問十二卷 案唐志作禮 論問答九卷 禮論答問八卷 禮答問十一卷 据梁七錄案 陏志存二卷
答問四卷 案本書傳作答禮問上四種並徐廣 撰案四種書名大同小異疑有譌複 五禮駁 孫毓撰据 通典引 約禮記
十論 王文長撰据 華陽國志傳
右禮類三禮總義之屬十四種
雜祭法六卷 盧諶 撰 喪紀禮式 漢嘉太守杜龔 撰据華陽國志 七廟議一卷 後養 議五卷 馬國翰曰論列爲人後者養親喪祭之禮曰議者集諸儒之議以成書也上二種並干寳撰 祭典三卷 范汪撰 喪雜事
二十卷 禮雜議 案舊唐志作儀 記故事十三卷 上二種並吳商撰 冠婚儀四卷 案不著撰
人 名
右禮類雜禮書之屬九種
春秋類
春秋左氏傳音三卷 嵆康撰 春秋盟會圖 裴秀撰据國志注引文章敍錄 春秋左氏傳
條 案新唐志作牒 例二十卷 据舊唐志 春秋條例十一卷 案唐志作春秋左氏條例十卷 春秋序一
卷 上三種並劉實等集解案孔氏正義作劉實撰又曰杜預春秋左氏傳序或云春秋序或云左氏傳序或云春秋經傳集解序按晉宋古本及今定本並云春秋左氏傳序今依用之南人
多云此係釋例序實與杜同時人爲此序作注並不言釋例序明非釋例序也 左傳例苑集解十九卷春秋公羊
達義三卷春秋公羊違義 案本書傳作辨正 三卷 据唐志上三種並劉實撰 春秋穀梁
傳十四卷 孔君指訓据七錄陏存五卷案余蕭客古經解鉤沈引孔晁指訓云出春秋本疑義是孔君爲晁無疑 春秋左氏經傳集
解三十卷序一卷 案晁氏讀書志曰集劉子駿賈景伯父子許惠卿穎子嚴之註分經之年與傳相附其發明甚多然敝則棄經信傳通志略曰杜氏之理星曆
地里也如義和之步天如禹之行水言無不極 其致然有所短則不識蟲魚鳥獸草木之名 春秋左氏傳音三 案唐志作二册 府元龜作一 卷
春秋釋例 案舊唐志作 左氏傳例 十五卷 案釋文敍錄云四十篇崇文總目云凡五十三例晁 氏讀書志曰凡四十部集左傳諸例及地名譜第曆
數偕顯其同異從 而釋之發明甚多 春秋左氏 案通志略 無氏字 傳評二卷春秋古今盟會地圖
一卷 春秋世譜 案孔正義 作世族譜 七卷 据宋藝文志 春秋謚法一卷 案宋藝文 云即釋例謚篇
春秋長曆 据本書曆志 春秋釋例地名譜一卷 据通志略與釋例別出 小公子譜六
卷 据通志略案玉海作春秋公子譜上十種並杜預撰案通志圖譜略有春秋世系一春秋機要圖春秋盟會圖春秋列國圖春秋明例總括圖春秋十二國年曆春秋宗族名氏圖春秋
車服圖演春秋氏族圖春秋名號歸一圖凡 十種均不著撰人名疑多屬預附注俟考 春秋釋疑 汜毓撰合三傳爲之解注凡 所述合十萬餘言据本書傳 春
秋公羊榖梁 案通志略 有集字 傳十二卷 案舊唐志作春秋公羊穀梁左氏集解十一卷新唐 志作三家集解十一卷通志略於集傳十二卷外別
出三家集 解十一卷 春秋調人 合三家之異而通之凡 七餘萬言据本書傳 春秋左氏解全綜 公穀解詁皆納 經傳中朱書以
別之据本書傳 上三種並劉兆撰 春秋土地名三卷 裴秀客京相璠等撰案通志 族略云京相氏望出濟南 春秋穀梁 注 郭琦撰据 本書傳 春秋經傳注 虞溥撰据 本書傳 春秋左氏傳義注二十八 案陏志 作十八
唐志作 三十 卷 据釋文 敍錄 春秋左氏 案通志略 無左氏等 傳賈服異同略五卷 上二種並孫毓撰 案馬國翰云二
書大旨申賈而駁鄭蓋服受於鄭而 王多主賈孫朋於王猶評詩之見也 春秋三傳十二篇 王長文撰据華陽國志傳曰春 秋傳經不同此乃據經摭傳者
姓族左傳鈔 案書名疑有脫誤或屬兩書蜀 郡太守黃容撰據華陽國志傳 春秋三傳注 范隆撰据 本書傳 公
羊春秋傳注 王接撰据 本書傳 春秋左氏函傳義 案本書傳 作義外傳 十五卷 案舊唐志作春 秋義函傳十六
卷 春秋序論二 案新唐 志作一 卷 上二種並 干寳撰 春秋公羊傳集解十四卷春
秋榖梁傳集解十四 案唐志作 訓註十三 卷 上二種並 孔衍撰 榖梁春秋注 聶熊撰据本書 石季龍載記
春秋左氏傳音四卷 曹躭撰案唐志 並作曹躭荀訥撰 春秋左氏傳音四卷 荀訥等撰 案釋文敍錄
字世言新蔡人東晉尚書 左民郞七錄作胡訥撰 春秋公羊經傳注十三 案釋文敍錄 唐志並作二 卷 難答論
一卷 据通志略上二種並散騎常侍王愆期撰案愆期本書附王接傳不著官字成 帝紀温嶠傳並稱督護毛寳傳稱庾亮司馬釋文敍錄字門子河東人東晉辰陽伯 春
秋公羊論二卷 庾翼問王愆期答 案唐志作庾翼難 春秋公羊榖梁 案通志略 無羊梁字 二傳評三卷
江熙撰 据唐志 春秋釋難三卷 范堅 撰 春秋公羊音一卷 江惇撰据釋文敍錄 案陏志作汪淳誤
春秋左氏傳音三卷春秋公羊傳音一卷 上二種並 李軌撰 春秋穀梁
傳注十 案唐志作集解十一 卷 春秋榖梁廢疾箋 案舊唐志作箴新唐志作咸別出亦作 箴穀梁疏又作策廢疾疑咸箴策皆鍼
之 譌 三卷 上二種並堂邑太守張靖撰 案通典太始時官尚書博士 春秋墨說 郭瑀撰据本 書隱逸傳 春秋榖梁傳
集解 案釋文敍錄唐 志並作集注 十二卷 案晁氏讀書志曰諸 家解范甯之論最善 春秋榖梁傳義十卷 据唐 志
春秋榖梁傳例一卷春秋榖梁音一卷 上四種並 范甯撰 問榖梁義
四卷 薄叔元問范甯答 据七錄陏存二卷 春秋榖梁傳說 鄭嗣撰据范氏集解引案馬國翰曰范氏 集解引凡二十條以范序考之當是甯父汪
門生故吏當 時亦有撰著 春秋公羊傳注 唐志 作記 十二卷 高龍撰据釋文敍錄字文范陽 人東晉河南太守唐志龍作襲 春
秋榖梁傳注十三 通志 作二 卷 徐乾撰据釋文叙錄字祚東莞人東晉給事中 春秋 案唐志通志並有左氏字 釋滯十
卷 尚書左丞 殷興撰 春秋旨通十卷 案唐志作王延之 撰今從通志略 春秋左氏經傳通 案通 志略
無通 字 解四卷 上二種並 王述之撰 春秋左氏傳音三卷 案新唐志作孫邈撰 一卷孫係徐之譌 春秋榖 梁傳注十二卷 春秋榖梁傳義十 案舊唐志玉海引 陏志並有二字 卷 案此疑 複出 答春
秋榖梁義三卷 春秋榖梁音一卷 上五種並 徐邈撰 春秋經例十二 案通 志略
作 一 卷 方範撰 春秋榖梁傳注十二卷 段肅撰釋文叙錄云不詳何人据列范甯 後胡訥前當亦晉人册府元龜亦次晉代
春秋榖梁集解十卷 春秋集三傳經解十 案唐志通志 略並有一字 卷 春秋
三傳評十卷 春秋集三傳師難三卷 上四種並 胡訥撰 春秋穀梁傳集
解 唐志作經 傳集注 十六卷 程闡 撰 春秋榖梁傳注 劉瑤撰据楊士勛穀梁疏云晉諸 穀梁者案盧文弨謂即劉兆
春秋榖梁傳四卷 張程孫劉四家集解朱氏經皆義東考晉四家 張靖程闡孫毓劉瑤也案皆東晉人 春秋公羊例序一
卷 刁氏 撰
右春秋類七十八種
孝經類
孝經傳 元帝撰据朱氏經義考 列帝序文四十餘字 孝經一卷 穆帝 時 孝經講義一卷 孝武帝時 送總章館
案玉海引會要劉子玄云晉穆帝永和十一年孝武太元元年再聚 羣臣共論孝經有荀昶撰集諸說以鄭氏爲宗陏志作武帝時疑誤 孝經講讚一卷
韋昭 撰 孝經集議 案通志略作 集議孝經 一卷 孝經注二卷 上二種並 荀勖撰 孝經注
虞喜撰据 本書傳 孝經注 謝安 撰 孝經注 王獻之撰上二 種並据孝經正義 孝經集議 陏志作集 議孝經 一
卷 袁宏撰据釋文敍錄 案陏志作敬仲誤 孝經集解 唐志 作注 一卷 謝萬 撰 孝經錯緯 郭瑀撰据本 書隱逸傳
講孝經義四卷 車胤等撰案世說注引晉陽秋曰甯康元 年九月九日帝講孝經中書郞車胤摘句 孝經注一卷 車胤 撰
孝經注一卷 楊泓撰据釋文敍錄 天水人東晉給事中 孝經注一卷 虞槃佐撰案釋文敍錄作槃佑 字弘猷高平人東晉處士舊唐志
通志略並作槃佐邢氏孝 經疏作槃佑列西晉並誤 孝經注一卷 殷仲 文撰 孝經注一卷 晉陵太守殷叔道撰 案册府元龜作東
陽太 守 孝經注 徐整 撰 孝經注 孫氏撰案邢疏列孫氏於東晉册府元龜亦次晉代朱 氏經義考以唐志孫熙孝經當之考熙係魏人七錄別有
魏時孫氏孝經一卷 蓋熙書也此別一人 孝經注 庾氏撰上三種 並据釋文敍錄
右孝經類二十一種
五經總義類 王肅聖證論十二卷 馬昭駁孔晁答張融評案舊唐書元行沖傳云子雍規數十百件 守鄭學者時有中郞馬昭上書以爲肅謬詔王學軰占答以聞又遣
博士張融 案經論詰 古文石經 嵆康在太學寫据世說注引嵆紹撰趙至 叙案本書荀崧傳太學有石經古文 五經然否論五
卷 散騎常侍 譙周撰 五經通論 束晳撰据 本書傳 五經滯義 袁準撰据國 志袁渙傳注 七經詩 傅咸撰 据孔氏
春秋正義云王義之寫案藝文類聚初學記載咸周 易毛詩周官左傳孝經論語詩皆四言獨缺尚書一首 五經同異評 徐苗撰据 本書傳 國學
石經 裴頠奏刻 据本書傳 五經鉤沈十卷 高涼太守楊方撰案本書傳涼作梁崇文總目方 作芳云存五卷中興書目引自序云晉太甯元年撰
鉤經傳之沈義 著論難以起滯 五經大義三卷 戴逵 撰
右五經總義類十種
論語類
論語注十卷 譙周 撰 論語集注八卷 衞瓘撰案釋文叙錄 云少二卷宋明帝補闕 論語集解 鄭 沖
荀顗等撰据 本書沖傳 論語體略二卷 論語隱一卷 上二種並 郭象撰 論語指序三
案唐志 作二 卷 衛尉繆播撰案皇侃論語疏敍晋中書令蘭陵繆 播字宣則考本書賈謐傳有蘭陵繆徽當屬同族 論語說 繆協撰据皇侃疏 引有二十七條
論語集義十 案陏志 作八 卷 据梁 七錄 論語大義解十卷 据通志略與上引出案陏 志有集義無大義解兩唐
志有大義解無集義疑實一書上二種並崔豹撰案釋文敍錄字正熊 燕國人尚書左兵中郞世說註引晉百官名曰字正能惠帝時官至太傅丞 論語義例 徵 士
周生烈撰据國志王肅傳注云何晏論語集解有之此人姓周生名烈釋文敍錄云燉煌人七錄云 字文逢本姓唐魏博士侍中通志氏族略周生氏見姓苑晉中經簿云魏侍中周生烈本姓唐外養
周氏兩唐志烈 並列晉人或入晉尚存歟 論語釋疑 案唐志無疑字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正 義引作論語疑釋索隱引作論語義 十卷論語
駁序 案唐志通 志無序字 二 案通志 作三 卷 上二種並 欒肇撰 論語讚鄭 案通志略 有玄字 注九 案通志 略作十 卷 案 唐
志並作虞 喜贊十卷 新書對張論十卷 上二種並 虞喜撰 論語注 江惇撰据皇侃論語疏敍作淳 玉海引中興書目作江厚避宋
光宗 諱改 論語君子無所爭論一卷 庾亮 撰 論語釋一卷 庾翼 撰 論語注 案 史
記仲尼弟子列傳 索隱引作論語解 十卷論語釋一卷 上二種並 李充撰 論語集解 案通志略作集解論 語釋文敍錄作集註
十卷 孫綽 撰 論語注 梁七錄 作釋 十卷 袁喬 撰 論語義一卷 王濛 撰 論語釋一卷
曹毗 撰 論語注 宋纎撰据 本書傳 論語注十卷 孟陋撰案釋文敍錄作孟整一云孟陋江 夏人据本書傳作武昌人世說棲逸篇注引
袁宏孟處士銘曰字 少孤武昌陽新人 論語注 蔡謨 撰 論語注 袁宏撰案皇侃疏敍稱江夏太守陳國 袁宏字叔度考本書傳宏字彥伯官東郡太守馬國翰云諸史志皆不言宏注論語宏必喬字之誤蓋喬字彥叔彥度二字形似而譌又倒文 作度又宏喬同爲陳郡人傳者不察因而誤喬作宏又喬嘗爲江夏相此云江夏太守亦因喬官而
失之與宏 初無與也 論語注 周懷撰案皇侃論語疏叙云散騎常侍陳留 周壞字道夷玉海引中興書目作懷亦据皇疏 論語注 范甯撰 案陏志論
語別義十卷范㢞 撰或范甯之誤 論語注 王珉撰上五種並据皇侃 疏云江熙所集其解釋者 論語釋一卷 蔡系撰案 皇侃疏云江
熙集解有蔡奚注疑卽蔡系形 近致譌系附見本書蔡謨傳 論語集解十二卷 案陏志通志並作集解論語 十卷江熙撰据釋文叙錄 論
語注十卷 梁覬撰据釋文叙錄天水人東晉國子博士案唐志作 梁顗皇侃義疏引作梁冀冀覬音同義亦相近故通用之 論語注十卷
論語釋一卷 上二種並張憑撰案陏志論語注作張馮馮憑本通考本書 傳憑官吏部郞御史中丞釋文叙錄曁陏志並稱司徒左長史 論語注
十卷 尹毅 撰 論語釋一卷 張隱撰案疑 即張憑之譌複 論語藏一卷 應琛 撰 論語通鄭
一卷 郗原 撰 論語 唐志有 義字 注十卷 楊惠明撰案楊 唐志玉海並作暢 論語注十 案唐志 作九 卷 孟釐 撰
案疑即孟陋 孟整之譌複 論語音二 釋文 作一 卷 徐邈 撰 古論語義注譜一卷 徐氏撰案舊唐 志次徐發音下新
唐志次晉代 中疑亦邈著 論語注 案唐志 作集義 十卷 盈氏注案册 府元龜次晉代 論語修鄭錯一卷 王氏 撰
續注論語十卷 史辟 原撰 論語別義十卷 范㢞撰上二 種並据通志略 論語解 殷仲文撰据 皇侃義疏引
附錄
孟子注九 案唐志 作七 卷 綦母邃撰案元和姓纂邃江左人官邵陽太守遂撰列女傳陏志次 皇甫謐後杜預前其二京賦與李軌同注宋裴駰注史記嘗引邃說審
爲晉 人矣
右論語類四十八種附錄一種
樂類
樂論 阮籍撰据漢書 五行志注引 聲無哀樂論 嵆康撰据 本書傳 樂論 裴秀撰据裴注國 志引文章叙錄 樂府
歌詩十卷太 案通志 略作大 樂歌辭二太常 案售唐 志作樂 雜歌辭三卷燕樂
歌辭十卷 据通志略上 四種並荀勖撰 琴操 案宋志 有引字 三 案新唐 志作一 卷 孔衍撰案中興書目云以琴 聲調中周詩五篇古操曲共五
十五篇述所以命題之意直齋書錄 曰今操引才二十一篇非全書也 琴譜四卷 戴氏撰案 疑即戴逵
右樂類九種
小學類 辨釋名一卷 官職訓一卷 上二種並韋昭撰据國志韋昭傳云劉熙作釋名物類 衆多難得詳究時有得失而官爵今之所急不宜乖誤
各作 一卷 異字二卷 朱育撰案國志虞翻傳注引會稽典錄云育少 好奇字凡所特達依體象類造作異字十名以上 續通俗文二
卷 李虔撰据唐志案陏志作一卷服虔撰近臧鏞馬國翰据顏氏家 訓謂當是服虔作一卷李虔續之爲二卷本書李密傳密一名虔 字林七卷 弦令呂忱 撰案張
瓌書斷云忱字伯雍撰字林五篇萬二千八百餘字魏書江氏傳云晉世義陽王典祠令任城呂忱 表上字林六卷附託說文隱別古籕奇惑之字直齋書錄云字林補叔重所闕遺於叔重部叙初無
移徙顧胃它說揉亂且傳寫譌脫學者鮮通巽巖書目云陏唐志皆云七卷今五卷具在說文部叙 初無欠關不應更有兩卷忱所增古文籀文今說文多已附見疑後人因忱書悉繫許氏若許氏先
已有之忱又何補焉又案本書地理志東萊國有惤縣弦當作惤又据本書宗室 傳曁武惠帝紀義陽王以泰始初封至惠帝永寧間改棘陽知忱蓋武惠時人矣 韻集六
案唐志 作五 卷 安復令呂靜撰案魏書江式傳云忱弟靜別放故左校令李登聲類 之法作韻集五卷宮商龣徵羽各爲一篇而與其兄音讀楚夏不同 吳章篇
二 案唐志 並作一 卷 陸機 撰 蟲篆詁訓 江瓊撰据魏書江式傳云陳留 濟陽人字孟琚晉馮翊太守 發蒙記一卷 束晳 撰
案陏志地理類引出一卷或兩書同名分著 之歟抑一書兩載失于釐定歟今姑存 要用字苑一卷 葛洪撰据唐志案顏之推 家訓亟引之郭忠恕曰形景
爲影本於 稚川字苑 爾雅注五 案釋文叙錄曁舊唐志宋 志並作三新唐志作一 卷爾雅圖十 案唐志 作一 卷 爾雅
圖讚二卷爾雅音 按舊唐志 有義字 一卷 案通志略作 音略二卷 方言注十三卷 案楊雄 與劉歆
往返書皆稱十五卷郭璞序亦稱三五之篇卷數 與陏唐志不同直齋書錄中興書目又作十四卷 三蒼注 文選注引 作解詁 三 案唐志 並做二 卷 案通志 略三秦
相李斯作蒼領篇漢楊雄作訓纂篇後漢郞中 賈魴作滂喜篇故曰三蒼上六種並郭璞撰 太上章 燕王慕容皝造以代 急就据本書載記 小學篇
一卷 王義之撰据唐志案魏書任城王傳云王義之小 學數千言郭忠恕曰軍陳爲陣始於逸少小學章 小學篇 案顏氏家訓引作章文選注引作章 文選注引作解詁 一
卷 据通志略 與上別出 文字要記三卷 案唐志文字要說一卷王氏注當卽 此書上二種並下邳內史王義撰 少 案唐志 作小 學
集 案通志 略作篇 九 案唐志 作十 卷 楊方 撰 小爾雅略解一卷三蒼注二卷 上二種並 李軌撰
字指二卷單行字四卷字偶五卷 上三種並朝議大夫李肜撰案通志略 作李彤文選吳都賦注引李彤字說汗簡
引李彤集字李彤 字略疑卽是書 文字音七卷纂文三卷翻眞語三卷 上三種並蕩 昌長王延撰
啟蒙 案本書 傳作矇 記三卷 案國志明紀注引顧愷之啓蒙注語不類 小學書而各書均列小學類今從其例 啓疑記三卷 上二 種並
顧凱之撰案 愷舊唐志作凱 常用字訓一卷 殷仲 堪撰 爾雅圖贊一 案通志 略作二 卷 爾雅音
六 案通志 略作八 卷 上二種並江 灌撰据唐志 幼學篇一卷 朱嗣卿撰 据唐志 方言注三卷 劉昞撰据 魏書傳
衆文經 魏天興四年集博士儒生比衆經文字義類相從凡四萬餘 字號曰衆文經据魏書太祖紀案當晉安帝隆安五年 古今字二卷 据 宋 書外國傳沮渠茂虔獻河西人所著書案 書雖獻於宋代然自屬晉世人撰今特采列
右小學類三十八種
知识出处
《補晉書藝文志凡例》
本书为補晉書藝文志凡例,介绍了補晋書藝文志卷一至補晋書藝文志卷四,以及顯考溫毅府君年譜的相关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