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遼中縣鄉土志》 古籍
唯一号: 060120020230000415
颗粒名称: 地理
分类号: P208
页数: 19
摘要: 本文描述了在区域各处荒僻土名阿司牛彔距各府厅州县全部百里之外 没有城墙境内分五路二十八区本城设立城乡局四分为内外区碁布星罗周围围绕计划东南路第一片黄沙坨距城九十里、第二区小高力量房离县城65里、第三区戴家房距城六十里、第四区门房离城四十里、第五区域小北河距城四十五里、第六区蒲河口离城五十里、本城没有古迹原有关帝庙一是东门外石桥十一孔官立。
关键词: 地理 辽中县 黄沙坨

内容

商六萬一千九百三十
  地理
  懸境地處荒僻土名阿司牛彔距各府廳州縣悉百里外
  無城垣桑以土圍週六里設三門領分縣一在治西南四
  十里達都牛彔彌望平衍無山可表惟散見沙而數處而
  。遼河縱貫其中蒲河瀕東門外渾河界其東偏太子河
  繞其東南隅東西南北經線約百一十里觚線約百六七
  十里綜計境內分新民所轄地居多其自承遼海分入者不過十之二三蓋形勢限之不折於東南而折於西北因
  地制宜也至於水之源委道之遠近區之方向要必縷析
  條分之一一臚陳用清眉目
  治城在奉天西南隅隸屬於省城之奉天府相距百四十
  里東界奬陽西界鎮安南界海城北界新民西南隅界盤
  山廳東北隅界承德縣辦方定位圖治宅中誠扼全境之
  形勝也
  境內分五路二十八區本城設城鄉警務總局分縣設城鄉警務分局四外分區碁布星羅周遭圍繞計東南路第
  一區黃沙坨距城九十里第二區小高力房距城六十五
  里第三區戴家房距城六十里第四區門房距城四十里
  第五區小北河距城四十五里第六區蒲河口距城五十
  里凡六會也東北路第一區茨榆坨距城四十里第二區
  冷子堡距城六十里第三區楊士崗子距城七十里第四
  區長灘距城七十里第五區小新民屯距城六十五里第
  六區四方台距城五十五里第七區于家台距城四十里凡七區也西南路第一區八角台距城七十五里第二區
  西佛牛彔距城四十五里第三區新開河距城六十五里
  第四區雙岔子距城五十五里第五區獾子洞距城四十
  里凡五區也西北路第一區滿都户距城六十里第二區
  老達房距城四十里第三區茨榆嵗距城五十里第四區
  瓜茄崗距城三十里凡四區也中路第一區卡力馬距城
  十里第二劉八家子距城十八里第三區化家窝堡距城
  十五里第四區沙溝子距城十五里第五區小蓮花泡距城三十五里第六區腰屯距城二十五里凡六區也綜計
  二十八區其豐之四界東南路與海城之太高力房高家
  坨遼陽之唐馬寨黃泥注等兩毗連東北路與承德之彰
  驛站沈旦堡大沙嶺等區毗連西南路與盤山之沙嶺鎮
  安之桑林子等區毗連西北路與新民之姜家屯章士台
  等區毗連此外城內區內有無祠廟坊表橋梁市鎮學堂
  各項條列於左
  本城無古蹟舊有關帝廟一所東門外石橋十一孔官立兩義小學堂一女學堂一師範傳習所一文明漸啟待擴
  充焉
  大黃沙坨區有兩鎮初等小學堂一
  戴家房區若有大清寺古廟一所初李小學堂一
  小北河區有市鎮關帝廟一初等小學堂一
  葵榆坨區有市鎮關帝廟一初等小學堂一又字名茨榆
  城今其遺址尚在北有古邊一道直通奉天之東北鐵嶺
  界南八里三台子有天主堂教會所也冷子堡區有市鎭關帝廟一初等小學堂一
  長灘區有市鎮關帝廟一初等小學堂一
  小新民屯區有市鎮關帝廟一初等小學堂一
  八角台區有市鎮關帝廟一初等小學堂一
  西佛牛彔區有市鎮關帝廟一初等小學堂一
  新開河區有市鎮初等小學堂一
  滿都户區有市鎮關也廟一初等小學堂一東北五里古
  城子俗呼娘娘廟規模壯闊殿宇輝遑僧徒數十人寺產為奉省之冠
  老達房區有市鎮關帝廟一初等小學堂一
  卡力馬區關帝廟一初等小學堂一南八里雙山子村東
  有王祁氏坊表初等小學堂一
  山 無
  水
  遼河源出直隸承德府北圍塲中海刺哈山東麓平地松
  林東流經科爾沁部之南翁牛特部之北會老哈河向東北流至北賚特中南界奈蠻也北界折而東南分為二派
  逾數里復合經科爾沁左翼東境南至奉天開原縣西與
  赫爾蘇河合自此折而西南統奉天府西新民府東入巨
  流河蜿蜒至縣治西北六十里之小榆樹子入遼中界迤
  而南行經老達房區滿都户區瓜荒窟區獾子洞區達都
  牛彔分縣小高力房區折而西南分為二支南行繞西者
  係正流今淤淺春冬乾涸西趨者為經流不及十里逾洪
  家窝堡渡口復分二支一則迤西而南經二十里堡水泉諸村至靳■口一則繞西北行經唐家窝壁六間房何家
  窝堡冷家窝堡孟家窝堡棠樹林等村直至靰■口二支
  會合一處又有減河之流亦由冷家窝堡折八合而西流
  又逾十數里始出縣治西南境約計經行界內曲折殆二
  百餘里瀕河之地土多肥沃收穫倍於他處然水性湍急
  下流往往開决自減河出水患少息矣出境入盤山廳界
  經海城西之牛莊三汊河左納太子河渾河水量倍增逾
  田莊台營口入海此水自三湫河以下可通四尺脩船夏秋水盛㠶船直上扺昌圖府之通江口云
  渾河源發自長白山納綠諸窝集中西北流入英額邊門
  經
  興京界薩爾滸等處繞
  盛京之西南洪河舗下舗迤而西南流由縣治東北八十里
  之王秀台入遼中縣界經長灘區逾烟台土台二村其支
  流名細河者北來會合迤而南行至七台子正東折而西
  行經媽媽街又南行至小北河區之西地名北大溝迤運西南行至索大橋蒲河自北來會水勢稍增經黃土坎倒
  墻子宗家塹响水口及縣治正南百里之長岡子出境入
  海城鑿界因水性渾濁故名渾河綜計渾河經行遼中懸
  界內凡二百里有奇曲折西南流過牛莊西北之小妲廟
  下流左挾太子河至三汊河口與遼水會經田莊台營口
  入海瀕河兩岸多冲積層地質土性清沃收穫勝於距河
  稍遠之處但此水近年以來㠶船僅上溯至長灘區夏秋
  水旺時始能面到洪河舗以衝積多淤故也蒲河源出
  盛京東悍之
  天柱山西麓委曲西流繞
  盛京以北迴環
  隆業山蜿蜒西向至轉灣橋塔灣等處折而南行迤遇數十里
  至縣治正北七十里之黑魚泡入遼中縣界又南經匡仙
  七劉四窝堡滕家窝堡也家窝堡關家窝堡細河沿教司
  牛彔諸村繞縣治東垣外迤而東南迎化家窝堡區老灌坨榴兒頭楊家窝堡莫菜岡子至索大橋注於渾河此水
  極清經行界內約百有二十餘里六七月間雨水盛時往
  往漲發下流恆被潯澇過此則時有斷流之處故舟楫不
  通焉
  遼河西偏距岸三二十里外原有柳河支流柳河者古名
  潢水委曲南行由老達房區西北之莊窝堡入界經灰山
  泡高家油房折而西南流至連山灣迤南而東又東南至
  前阿拉河逾張家溝子復東對至新開河及河灣子始趨西南經東站雙岔子至潘三道溝注於減河近年以來上
  流淤高水漲發時上下游僅通小舟過此則斷流之處所
  在行有水清淺多沙而域故瀕柳河支流兩奪一經水泠
  則田中之儉益多也
  减河源自遼河下流分出光緒丁酉夏經舉人劉春烺禀
  請因冷家寄堡舊有决口疏導溝通以殺遼河水勢者也
  故名之曰减河從前遼水漲發下流每多潰决遼河十數
  里內田禾恆被海没自減河既聞下游一帶水患亦因之而减此水自冷家竊堡迤而西南行至三道溝挾柳河支
  流出境綜計經行界內四十餘里入盤山廳界西南流八
  十餘里入雙台子河㠶船由雙台子上溯可直入遼河亦
  可東北扺柳河支流富家莊一帶夏秋之間運輸之力甚
  便馬
  道路
  自縣城東門出逾蒲河行五里經賀家窝堡又十里至西
  荒地又十里至小黃旗堡又二十里至二道溝又十里至平安保土又十里至小新民屯又五里出境至承德縣之彰
  驛站由省赴遼中之路於此來會
  自縣城東門出逾蒲河東南行十里張家窝堡又十里至
  蕭寨門又入里至七台子過渾河又東南行二十五里至
  渾河嘴子出境又十里至沙嶺由遼陽赴遼中之路於此
  來會
  自縣城西門出北行十里經大邦牛彔又十里至腰屯西
  北行十五里至對頭灣渡遼河西行五里至老達房又十二里至小榆樹子北行八里出界至杏樹坨子與新民府
  赴遼中南來之大路相會
  自縣城西門出西行十里卡力馬渡遼河五里至瓜茄崗
  子十里至鴨牛街又十五里至滿都户西出遼中界又二
  十里至姜家屯又二里栗家窝堡火車通焉
  自縣城南門出西南行十五里至雙山子又五里傅家屯
  渡遼河又五里至通江子又十五里至西佛牛彔又十二
  里逾柳河支流張家溝子又十里至八角台又西南行二十里至轉灣台出境由田莊台赴省赴新民府之路均於
  此處來會
  又由遼河西沿之通江子支路西行十八里經雙廟子又
  十里至前阿拉河逾石橋又十五里至唐家窝堡又十里
  至黃花甸子出遼中界赴鎮安赴廣寧赴西邊外新立屯
  之大路皆由此會爲
  自懸城南門出正南行十二里經一間房又五里長岡子
  又十五里至大灣又十里至田家坨子又十五里至前插

知识出处

遼中縣鄉土志

《遼中縣鄉土志》

本文介绍了光绪时期辽中县的乡土志的时代变迁及沿革地区划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