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平縣鄉土志卷之上厯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蓋平縣鄉土志》 古籍
唯一号: 060120020230000151
颗粒名称: 蓋平縣鄉土志卷之上厯史
分类号: K293.1
页数: 80
摘要: 本篇记述了盖平县建置沿革、政绩、兵事、烈女、人类、户口等具体内容。
关键词: 盖平县 乡土志 历史概况

内容

建置沿革
  葢平自康熙三年改設爲縣隸奉天府其沿革可考
  如左
  秦為燕人衛滿所居
  漢屬元莵郡或云漢於此置安市平郭二縣屬遼東
  郡安市故城在今懸城東北七十里唐征高麗薛仁
  貴白衣登城即此平郭故城在今縣城南據漢志云
  其地有鹽官鐵官
  魏屬平州
  晉初仍屬平州
  爲益牟城
  唐初仍為蓋牟城李勣攻破葢牟城即此太宗取其
  地改爲葢州屬安東都護尋收其民以歸地入渤海
  國渤海國仍置葢州後改為辰州又於漢安市縣地
  置鐵州領位城河端蒼山龍珍四懸今懸城東九十
  里有鐵場堡即其地也
  遼以路通辰韓陛辰州為奉國將軍設建安懸隸東
  京建安本置自高麗唐太宗己得葢牟城李世勣議
  西擊建安不如先攻安市即此其地在今懸城西南
  金以建安懸為辰州治章宗時辰州改為葢州奉國
  軍領湯池建安岫巖能岳縣仍隸東京湯池本遼置
  隸鐵州建武軍金隸葢州元廢遺址在今縣城東北
  六十里 國朝乾隆時猶名其地為湯池堡有土堡
  周一里二十步岫巖本秀巖今訛為岫巖據金志明
  昌四年陞大甯鎮為岫巖縣屬蓋州泰和四年廢貞
  祜四年復為縣元復廢今縣城東一百六十八里有
  舊岫巖城周二里零四步其東十里又有新岫巖城
  周一百步 圖朝於舊城設防守尉駐理事通判於
  此尋建為州
  能岳本渤海杉盧郡地遼置盧州元德軍領能岳懸
  金廢州以縣屬葢州今縣城西南六十里有能岳城
  周三里九十九步 國朝嘗駐副都統於此
  元初為蓋州路至元六年併為東京支郡併湯池熊
  岳二縣入建安縣治尋又省建安縣入葢州併入遼
  陽路
  明洪武九年改設葢州衛屬遼東都指揮司馬
  圖朝改為縣分全境為兩大區曰葢升曰熊岳復分
  兩大區為十二社曰在城曰能岳曰安平曰方集曰
  永甯曰復興曰里仁曰樂業曰安居曰新民曰遠來
  曰岫巖光緒甲辰因境內遼濶析為九十四區别之
  以名統之以長今於丁未正月縣尊馬公俊顯復改
  區長為鄉正擇士紳公正幹練者充之 區名別詳地理編
  政績 本境向無志書所有案牘又經甲午庚子甲辰三大戰焚刼一空從前各官履厯實
  績均無可考惟自道咸以來父老傳聞猶
  可畧述一二者詳錄如左
  强公上林字杏齋江蘇人也由翰林散館知本懸事
  時道光十四年本城街市商人因憑帖虧累夤夜
  席捲潛逃居民大噪與官府為難上憲恐激成民
  變也急促公來理斯案及至人情鼎沸聲勢洶洶
  憑帖數百萬堆纍如山公憂之亟出示諭勸而補
  苴罅漏終無善策焦思一夕晨起鬚髮皆白嗣經
  設法籌欵將該號等所有之錢債田產貨殖秉公
  作價苦口與商民關說每品照二成開付風潮始
  息公官本境四餘載惠政不一而足即一夜髪白
  之一事迄今論者舉以為佳話亦足見公之苦心
  憂民為從來循吏之冠云
  劉公汝新廣東宜縣人由進士起家咸豐十一年官
  本境務以慈惠撫民勸農敦俗有古循吏風適有
  土匪李本李信者由海上竄入嘯聚數百人揭竿
  一起鋒銳難當邑北村墟焚掠殆盡公震怒偕城
  尉宗室廉公諱玉率百數兵痛苦陳辭誓滅賊朝
  食會大石橋一戰將首犯二人拏獲正法餘賊相
  率遁去其再造蓋平之功誠有不可諼者
  俞公恒瀛同治五年知縣事時關東一帶馬賊蠭起
  隣近城池悉遭蹂躏公偕城尉宗室載公諱耀戮
  力同心嚴加守禦并創辦鄉團為保護閭閻計每
  日自朝至暮部署周詳寝食俱廢及三月初旬賊
  竄入境以有偹之故望風氣沮閤邑居民不至再
  罹鋒鏑之惨者二公運籌之力居多焉
  文公諱景滿洲人也同治十二年知縣事時有黠賊
  劉寶太者冒充欽差到葢伊始氣燄甚張閤邑官
  民莫有能窺其破縱者該匪借端詐索大肆威權
  公覺其有異多方盤詰該匪始猶支吾公使人伺
  得真情一訊而伏其罪事聞上憲驚喜歎為卓識
  其明察有如此者
  徐公慶璋字璵斎紹興人光緒七年官本境公爲政
  愛民如子疾惡若仇蒞任數年鋤豪强判疑獄興
  利去害循聲卓卓而拏獲教匪一事尤為噲炙人
  口先是教匪王連甲奉其師吳某崇拜佛教後乃
  附會儒說並緣餙道家之言著書傳徒獨闢法門
  謂其教曰混元教及師死伊則自署曰混元大弟
  子號召徒黨煽惑多方時正值迷信時代從其教
  者日以滋多老幼婦女趨之若騖大有洪秀全團
  拜上帝之遺意八年春在城南五里小米寨地方
  度其徒金福强成真先期遍發傳單指日大開會
  場公諜知之惡其左道惑人也乃陰為之偹至期
  該匪高架賀棚盛排筵宴使金福强端坐屋上謂
  候日正中仙酒三杯登時羽化其時遠近閧傳觀
  者如堵教徒崒集約四千餘人遼瀋等城至有不
  遠數百里而來與會者其狂悖情形真同叛逆日
  未午公猝至首事諸人悉被掩執其餘紛紛若鳥
  獸散訊其羽化之事則知從前已毒死二人且屢
  有聚衆歛財之事公知其惡貫滿盈乃詳請上憲
  就地正法從此嚴申禁令本地愚民無敢明目張
  胆自稱為混元教徒者破千古之迷信除一方之
  蟊賊其剛果之德望可於此窺見一斑矣
  金公作勳光緒十六年官本境公年未三十以治盜名
  於世時則有王連漢于連甲姚廷芳等皆著名劇
  寇惡霸一方附近居民不堪其擾公知之乃躬率
  兵役屢破賊窟未及三月盗風頓熄其冬城北灰
  庄屯有白蓮教徒自三座塔而來假咒符藥水之
  術以蠧惑鄉民該村王姓者受其愚弄甘為戎首
  附從者又若干姓夜聚曉散陰圖不軌其怪誕僭
  妄之跡不值一噱公知其不可以情理喻也復與
  本城廵防營協商直擣巢穴剪其醜類其餘不秣
  累一人語云鋤暴所以安良公實有之
  祥公德字星如滿洲人光緒三十年官本境公為人
  性機警有膽畧日俄戰起之時有俄國通事某借
  勢殃民為公會所喊控公捕得之俄官數十輩代
  為關說悉麾之去嗣俄大官某將用野蠻手叚强
  逼開釋比再來時己斬之矣俄官亦無可如何遠
  近稱快未幾有日本問諜二人潛入城中為邏卒
  所執公呼之至署推誠相待密語多時且贈與路
  費若千兩而縱之去公慮俄人知乃預使班役夤
  夜捕越城墻者二人繫之囹圄內翌辰俄官果聞
  之來索日偵公出所獲踰墻之二人以答俄官無
  以難始罷及俄人敗北大山元帥進城則一見握
  手歡若平生並揚言爲公故遲我兩㸃鐘得蓋平
  城葢不忍魚肉城內之商民故迂道開戰也統計
  两軍在境公皆能不動聲色收回主權使两軍將
  士莫不為我所欲為其盛德感人之神真有不可
  思議者至其立交涉局以睦邦交創公議會以抒
  民困與夫聽訟之明覺待人之慈厚則有口皆碑
  兹不復聱云
  劉公廷珍字聘臣於光緒三十一年知縣事創立農
  桑局會派士紳普與民利城外沿路村鎮先後栽
  樹至十五萬棵之多劉公常周環廵視與野老席
  地講求樹藝之德其留心民事人多稱之
  馬公俊顯字績卿吉林伊通州人光緒三十二年官
  本境公倜儻公大畧勇於任事而明於用人下車
  伊始清理積案以百數四方利弊纎悉周知除舊
  布新民風不變先是城東南三道勾有華道士者
  著名之土棍也前任劉公廷珍為辦理廵警學堂
  該道士煽動十大排諸村起而反對風潮鼓盪全
  局幾危以致巡警無可著手學堂之已立者亦紛
  然瓦觧劉公因是去任及公至雷厲風行嚴捕首
  悪該道士望風先遁餘則惟命是聽公乃本除暴
  安良戒一警衆之意抄稽該寺私產數十萬盡數
  歸官本城學堂經費將竭之際得此巨欵立有轉
  機東山既定閣境九十四區之學堂皆普通辦起
  莫敢支吾者至今葢平學界食公之惠居多而人
  亦以是服公之才嗣又推廣傳習所以養成師範
  提倡研究會以編輯教育經營惨澹成效耶然蓋
  公所注意首在學堂故舉其落落大者餘皆從畧
  馬
  兵事 古事己見正史者不錄惟錄近事數則以振起國民之精神
  光緒甲午中日失和蓋平城當兵衝總兵章高元守
  南門統領徐邦道守東門是時知懸事者為何公守
  謙相與協守每必城輙痛哭而下十二月十五日城
  將䧟徐似先知之者兵不戰而自潰章公初扼南門
  力戰旋見徐兵潰亦撤隊章撤隊何公知勢不支抱
  印坐地下誓與城同存亡家人曳之出時有楊公夀
  山者健將也別將一軍與日兵戰於鐵塔山幾獲勝
  而楊公忽為營兵所刺師大潰城內外居民見我軍
  全潰大失所恃遂紛紛如鳥獸散曰本兵官整隊入
  城立行政署治理民事生命財產悉歸箝制至己未
  秋中曰議和成日兵撤退我民始慶更生
  拳匪萌芽於山東蔓延於直隸而蓋平境內有拳匪
  則自庾子五月始時縣令馬公鴻階不之信直斥匪
  黨為邪妄用是幾不免於禍馬公旋去任寥公彭繼
  之竟惑於驅神鬼避鎗砲之說大九奬勵匪勢益張
  卒至焚洋房搜括教士橫生厲階當是時城守尉宗
  室載公碠與團練長某其分率旗兵團兵各百餘名
  與匪同守城其兵皆未經䚯練者七月七日俄兵施
  放開花砲彈丸如雨拳匪出城禦之死者盈道路官
  兵見匪敗始知匪不足恃開城各逃散城中男婦大
  小亦相攜出城城門擁塞苦不得出叫號之聲震動
  天地是夜城為之空次日俄兵入城占據衙署括奪
  民財地方悪徒乘機而起城鄉均騷動官己預逃民
  皆莫可如何俄官借安民為名干預詞訟地面全歸
  管轄是時 盛京將軍增公與俄立私約然俄人仍
  把持民政侵我主權地方紳耆因設公議局以圖自
  治而舌人交涉從中掣肘自秋至冬盗賊蜂起明火
  强刼幾遍全境而鄉問巨匪其尤黠者竟連羣結黨
  假託善類創立保險局內通舌人外壓鄉曲按戶抽
  捐民如或抗輙勾通强搶弱肉强食民困益甚至去
  丑國約成地方官有治盗之權諸局始撤士農工商
  各安生業盗賊歛迹民困稍蘇先是俄人蓄陰謀於
  東三省汲汲經營東清鐵路不遺餘力修築甫竣而
  拳匪適起圖約成後彼猶以保路爲詞駐兵不退此
  亦我民自作之孽也於是遂釀成甲辰乙己問日俄
  之大戰
  癸卯冬十二月日俄在旅順開戰至甲辰夏五月俄
  兵退至葢平駐兵城內日兵旋躡至縣令祥公德急
  與俄軍婉商令全隊出城交戰城中居民得免於禍
  六月中旬日俄兩軍分駐大石橋南俄軍自周家屯
  之南山東南連營十數里日軍列屯於博洛浦之南
  山而別遣一軍由湯池斜進十二日黎明兩軍以礮
  相射擊自卯至酉日為之暗戰線之內民舍蕩然是
  夜日軍復橫列礮車約十數里用以震撼俄軍俄軍
  氣先餒乘夜北走日軍遂進駐大石橋當俄兵之據
  葢平也恣意騷擾民不堪命日兵繼至雜以土匪白
  晝刼奪莫敢誰何固不獨勒取車牛驅廹窮民以供
  彼修路之苦役己也乙已日軍北去裁撤軍政署車
  跕僅存憲兵數十名民累當稍輕矣乃內匪之甘為
  洋奴冐充洋官者猶復充斥於境內先是俄人築鐵
  路於此散用羗帖民或便之日人來改用手票民間
  亦通用如俄帖日人不之諒悪俄帖殊甚民問有藏
  俄帖者搜獲之即指為奸細殺無赦不獨俄帖然也
  民有服俄布習俄語者曰人亦執為通俄之確據處
  以死刑民之受枉屈而死者不知凡幾自日俄停戰
  中日重修條欵子遺之民始有生機然而罹重禍者
  己二年於茲矣
  耆舊
  王政辰州能岳人遼季高永昌據遼東慕公才略欲
  用之公不就永昌敗渤海人争縛以為功公獨逡廵
  引退吳王闍母聞而異之言於太祖授盧州渤海軍
  謀克從破白霫下燕都皆有功金兵降宋滑州留公
  為安撫使先是河北降州屢殺守將人為公憂公曰
  苟利國家雖死何避遂從數騎入州釋繫囚發倉廪
  民大悦不復叛尋除同知金勝軍節度使兼掌軍資
  是時重旋始定筦庫未立掌吏皆因緣為姦公獨明
  會計嚴扄鑰金帛山積而出納無錙銖之失吳王闍
  母戲之曰官久而不加富何也對曰某以楊震四知
  自守安得富吳王笑曰前言戲之耳以黄金乗馬遺
  之天眷元年仕至保靜軍節度使致仕卒
  王圖奉蓋平人初為福州同知值耿藩潜蓄異謀公
  偵知潛達於總督范承謨預防之後佐郡泉州與民
  休息遷本省驛傳道會耿逆甫平海氛尚熾軍興旁
  午辦應天船親自給價毫不擾民未幾泉州告警自
  請招募壯勇得數千人授以衣糧甲仗奮呼擊賊賊
  遂大潰泉圍觧敘功增秩擢安徽按察使
  白登明字林九葢州人知太倉州立衙蠧地棍賭博
  奸滛四禁犯者必置之法境內肅然奸民某通寇事
  覺總督檄州捕之某袖出一狀言某某皆其黨凡州
  中巨室富家無或遺者公知其誣笑曰若欲生乎死
  乎對曰欲生公曰若非寇何知某某皆寇黨以若狀
  上死無赦矣某感悟遂燬其狀州之大姓皆獲全自
  劉河湮塞嵗苦旱潦公先濬朱涇後及劉河凡六十
  里州及崑嘉二邑咸賴其利
  楊奇烈葢州衛人弱冠知沂州有聲遷登州守康熙
  二年分守登州道會于七之變縂督祖澤溥親率大
  兵進討公外撫流移內供軍旅官民賴之賊平得交
  通書對衆付之火人情遂安督帥以賊首逋逃朱橋
  王徐二村多賊親黨欲縱兵焚勦公願以家屬保二
  村之民遂得觧今登莱兩郡俱建有感思祠
  王國安葢平人康熙二十八年任奉天府尹廉静不
  擾三十七年再任晋兵部左侍郎卒入名宦祠先是
  公撫浙整飭漕務清理榷稅革陋規建隄防甚有條
  制杭城兵民雜處營債素為重累公捐金代償焚券
  息爭浙人德之亦祠名宦
  吳良能葢州人明崇禎時知滕縣城破拜辭其母單
  騎犯陣死
  張必科葢州人順治四年知慶雲縣甫兩月宿弊盡
  革遇寇至即聚步騎親逐之會巨寇猝集勵衆戰且
  守公矢無虛發忽絃斷手傷擲其弓曰命矣猶當尋
  一死所遂提戈下城至一書齋舉火自焚事平 贈
  僉事
  蘭英葢州軍成化九年隨廣甯縂兵毆信追敵於小
  黑山敵因風縱火軍潰信馬中箭死英以己馬授信
  得出英遇害通志謂事與義州軍尚忠同一得脫一
  遇害若有幸不幸焉李御史有碑詞表之
  陳啟泰葢州人廂紅旂貢生康熙三年任廵海道搏
  擊豪强奸宄歛迹甲寅耿逆偽檄南下啟泰宻與海
  澄公黄梧謀拒守會梧病事不可支妻劉氏及女先
  自縊妾婢二十餘口相繼死啟泰從容引僚属入視
  皆相顧失色啟泰慷慨陳義無異平時具朝服再拜
  乃自盡贈工部左侍郎謚忠毅
  姚國振葢州東芹菜溝人前湖北兵偹道姚能飛之
  弟由平猺軍功補直隸州知州咸豐四年髮賊竄擾
  湖北麻城縣圖振力戰勦賊殺馘七十餘名嗣因衆
  寡不敵手刃數賊力竭陣亡事聞世襲雲騎尉
  李克慎葢州東關人以廪生由平猛軍功厯署興山
  縣典史滸黄司廵檢代理武黄水利同知咸豐四年
  粵匪滋擾帶勇勦賊殺斃多名衆寡不敵被執不屈
  賊怒釘其軀於城墻死世襲雲騎尉
  秦聚奎字鳳仙葢平城北景家屯人同治元年署大
  順廣兵偹道值捻匪擾直隸公率團勇由肥城截勦
  復踰河追之賦由山東館陶竄冠縣公採知之與各
  將帥謀合擊十一月初九日督兵前進遇賊於冠縣
  之桑阿鎮與悍匪張錫珠相持匪力漸不支而逆風
  大作叢莽中突出伏匪刺公傷痕徧體腦漿迸出遂
  殞於陣時有文官二武弁七兵勇家丁六十五及公
  姪福太同戰歿賊平後直隸總督錄其功並死事狀
  上於
  朝得 旨交部從優議卹 予謚剛烈原藉及
  立功地方均建專祠以同死諸人附馬
  文孝子淵葢州人居父母䘮哀毀盡禮先後廬墓六
  年高陵呂枬銘其墓
  周孝子顯時葢州人父愛幼子臨終以三千金私予
  之及卒孝子廬墓三年終身篤友于之誼若弗知予
  金之事者
  孟孝子廣名葢平城東北周鐵溝人母素多病孝子
  親侍湯藥夜卧恒不觧衣母死孝子晝侍父側夜伴
  父眠十餘年如一日父年老患痰喘孝子心憂之枕
  席皆淚痕父召則拭淚而前不使見父沒築室墓側
  庾子之亂居民皆遠避孝子守墓如故俄兵問知之
  咸加敬禮亂定後 盛京將軍據事實奏請得
  旨旌如例由地方官給銀建坊孝子曰吾幼時不俟
  呼飢父母食我不俟呼寒父母衣我吾年稍長即送
  吾入塾讀書習書算粗明道理吾今日由經商而致
  小康得以齒於人類者皆父母賜也守墓人子分內
  事耳何足報親恩於萬一今若建坊大違吾意幸勿
  為之因是坊未建
  郭孝子永成葢州東南山西荒地人幼業農而性純
  孝凡父母一飲一食一起一居必躬侍之雖有子媳
  無用也父母年老齒衰每食肉或朵頤覺澀吐之几
  上孝子必取嘗之曰肉未爛乎略無難邑孝子暇則
  掭箕拾糞料鄉鄰屑瑣故及兒童小作劇必歸告之
  時或效其態以舞有老萊子風日間操作不時歸省
  人問之何數數為孝子曰吾想吾親耳會父卒孝子
  與母同榻眠益孺慕二十餘年如一日時孝子年已
  七旬恒病迷暈曰私祝於神乞後母死後母年九十
  餘卒次年孝子卒
  沈孝子德型字義堂葢州東西台人業儒由弟子員
  補合號廪生父早卒事母性至孝初娶妻王氏以言
  語忤母意孝子出之繼室李氏孝子家綦貧然奉養
  豐腆但可營致必竭力承歡雖富室無以過後母老
  病盲且痴起居飲食孝子益親侍之無晷刻離衣垢
  孝子必自為幹濯不使入妻手恐因厭或忤親也母
  以痴故不時以溲溺墁屋壁孝子畧無難色笑為拂
  滌之他人入母室皆掩鼻思遁孝子晝則扶持夜則
  伴眠十餘年如一日孝子為人尤慷慨好義遇事有胆
  畧敢言凡友朋之急不惜觧己衣衣之推己食食之
  後以暴疾先母卒且抱伯道之戚士林咸悼惜之
  沈孝子德恭葢州東西台人業農父早卒事母至孝
  凡飲食衣服孝子必親為之終歳夜焚香為母求壽
  每值己之生辰輙絶食竟日夜面有泣容或淚下人
  問之曰兇之生日母之苦日也後母年八十餘卒孝
  子年九十餘誕日猶不食如初無病卒
  傅孝子廣盛葢州東南三岔區人業農年七十餘其
  母九十嵗有奇孝子問寢視膳無稍觧時作嬰兒戲
  以博母歡論者謂有萊子風云
  李德培先生字玉軒葢州城北破台子人年二十餘
  始發奮讀書砥礪儒行為邑中名下士後設教萃英
  齋弟子數百人半成名以去
  王先生鳳遠字斯竹咸豐丁卯科舉人居城東忠民
  區趙家峪學問深萃品行端才每自外歸近鄉雖昏
  夜必下車步行以重桑椊里中遇訟事輙極力排觧
  婦孺見之皆肅然敬或有為非者曰勿使王先生知
  其見重於鄉人如此
  陳先生桂生字薌林葢七城東煖泉人父早卒遺腹
  生先生家赤貧母邵氏以紡績度日先生六歲見隣
  兒讀書心豔之歸與母商母以貧故難之先生泣不
  食塾師某聞之憫其誠不取束修得入塾書夜攻苦
  無少間母嘗夜績無力焚膏先生依母側燃香火以
  照讀洎長由弟子員中光緒乙亥 恩科舉人家
  仍貧舌耕於海葢二邑其講學以忠孝為根柢以經
  濟為華實不專以八股授受遊其門者先後數百人
  其中掇青紫立功名以去者不可枚舉後客遊京師
  以病歸卒著有蘊香齋詩文集待梓先生生平性尤
  孝事孀母邵氏温清定省曲盡子道終身如一日宗
  族鄉黨至今猶稱之
  崔善士崇齡字九峯城東榜式區團瓢寺人咸豐年
  恩貢生家資頗富性好施與設義倉嵗捨粥衣以為
  常里中有孤寡貧苦無告者悉周濟之不遺餘力復
  設義塾延名儒為師凡寒士就讀脯膏皆代為償之
  見人一善則稱贊不絕於口誘掖奬勸如恐不及以
  故匪徒皆畏為先生知先生居近清河側每秋深水
  寒覩涉者之苦惻然於心出重資修輿梁邑俗葺橋
  者恒藉以歛行路金而先生獨否路人感其德咸呼
  為善人橋同治初邑有流賊里人皆棄厥家執鎗械
  為先生衛後四鄉慕其事名其里曰和美村先生年
  七十餘卒近經甲午庾子甲辰三大亂他村遭蹂躏
  殆徧惟先生之居無恙劍謂善德所感云
  馬善士紹伯字輔堂城內第四區人道光癸卯科優
  貢生家殷富嵗捨粥施衣日問門如市人有急難輙
  竭力為謀不吝推觧居家嚴而有禮子弟守庭訓無
  敢越凡邑宰初蒞任往顧之先生於酬拜外不通往
  來論者謂有澹台子之風云
  列女
  高琰妻潘氏葢州人夫故無子潘年十九以紡織自
  養守節三十五年明嘉靖問 旌表
  武生江漢英妻張氏葢平縣人夫病故遺子未週奉
  孀姑撫弱息四十七年孝慈無憾雍正二年 旌表
  李逢春妻王氏葢州人青春夫亡苦節三十餘年守
  義以終嘉慶間 旌表
  范顯榮妻李氏國學生范仲舒母二十四嵗夫亡事
  親盡孝撫子成名子又蚤亡媳孀孤幼艱苦偹嘗年
  八十餘卒道光十四年 旌表
  馬玉麟妻高氏優貢候選知縣馬紹白母青年䘮夫
  矢志守節厯十七年夫弟始生子繼為嗣撫子成名
  白首完貞道光十四年 旌表
  鄒經邦妻王氏署江西安邑縣知縣鄒英母青年矢
  志家貧無養針黹度日撫子成名苦節以終道光二
  十六年 旌表
  王甯九妻仲氏係仲家買女家中落仲貪奩資聘於
  王王年老且無多資產氏甘心針黹養夫數年甯九
  卒苦節以終
  陳嘉致妻蔡氏青年夫亡矢志守節生三子俱早殂
  率三寡媳苦厯氷霜壽九十餘以終其三寡媳一長
  子錫福妻龎氏青年夫亡加以家落姑孀父母欲奪
  其志氏誓不二奉嫠姑至孝厯四十餘年生養死葬
  辛苦偹嘗年七十餘卒一次子錫祿妻劉氏一三子
  錫醕妻侯氏均青年夫亡矢志守節奉姑從嫂堅苦
  不渝厯四十餘年以終故地方咸稱為一門四節孝
  云
  王寬誠妻汪氏青年夫亡堅志守節奉養翁姑殯葬
  成禮撫遺孤成丁中年子亡無孫苦獨偹至七十餘
  嵗不渝卒
  李應甲妻王氏貢生李正茂母三十一嵗夫亡遺腹
  生男上事孀姑曲盡孝道下撫幼子偹極艱苦厯四
  十餘年以苦節終
  李蓬妻劉氏青年夫亡遺三子皆幼族中無賴嘗向
  淩虐劉携三幼子避於戚属傭工撫子皆成立始復
  舊居其村人皆呼為新搬李年六十餘以苦節終其
  三子李本旺妻孫氏青年夫亡遺三子皆幼承劉氏
  餘資撫幼子皆成立年七十五以苦節終
  呂王氏王榮女年十四歳爲呂姓養媳翁姑不仁屢
  誘悪少逼污氏堅志不從窘辱百端身無完膚悪少
  置酒相嬉女以計出投井而死屍身不腐不臭不集
  一蠅士林為之立傳待梓
  車韓氏熊岳人蒙古薩哈布長女將軍恩和之女弟
  也受車姓聘婿年十五病亡女聞計立欲奔䘮家人
  勸阻不聽伯叔咸環守夜分乘間潛至草園自經顏
  邑如生車家聞之具棺衾與婿合葬馬士林為之立
  傳同治年 旌表
  張王氏未嫁婿張時澤業農未及冠遠適不歸絕無
  音耗女方及筭知之即立志守節胞兄憐其青年欲
  更聘女微覺其意遂剪髮自誓數日不食而死
  徐單氏葢平城東小七盤嶺外閙溝人單文傑之女
  幼字農人子徐鴻飛光緒十三年鴻飛以疫夭聞計
  立欲奔䘮父母及兄嫂不從女泣不從父不得已諾
  之約日送歸徐會被其兄嫂唆父母更聘他姓女覺
  仰藥卒舉人陳桂生為之立傳舉人王郁雲廪生沈
  慶颺為之請 旌碑立七盤嶺巓
  人類
  葢平人類於旂漢戶口外僅有回民一種若番禽猓
  苗猛獞伶狩狼血㹧打牲貂黎土司諸種本境無之
  及其源流則旂民為主位漢民有土著有客戶回民
  則盡為客戶稽其戶數旂民約佔十之六漢民約佔
  十之四回民最居少數旂民又分為滿蒙漢滿蒙佔
  十之二漢軍佔十之八漢之客戶山東者最多布居
  四境所在皆有直隸山西福建等省人間亦有之回
  民多來自外省陸續遷入零星散處無聚成村落者
  至其風俗習慣言語性質土客諸戶雜居日久無大
  區別故人情浹洽相安無事
  戶口 本境户口數雖迭被兵荒疾疫及農商各事然無甚關生齒盛衰聚散之故茲將各區户口並本境旂戶漢戶男女口各若干詳註於下
  第一區戶三百一口八百六十一舗戶七十五
  第二區戶二百十八口七百六十八舗户一百四十
  第三區户八十口一百三十八舗户二百二十
  第四區户二百十二口七百八十九舗户一百九十六
  第五區户一百五十九口一千百七十七舗户二百七十四
  第六區户一百六十四口六百二十九舗户百五十九
  右城內六區除舗户僅載戶數其口大半傭工增
  减無常難以編輯外共民户一千一百四十三
  口四千三百六十二
  龍王區村十户五百四十二口二千五百二十
  河南區村十六户五百四十八口六千二百九十五
  榆林區村五户五百七十五口二千二百六十七
  何家區村五户三百四十四二千九百二十八
  二台區村九户四百七十三口二千一百三十
  黃石區村十二户五百零六口三千二百六十二
  龍灣區村十九户一千零九十六口六千九百六十
  氊帽區村五户三百八十三口二千二百零四
  河北區一村十四户五百四十一口二千六百二十六
  忠節區村十四户九百二十五口四千九百零四
  忠義區村十六户一千二百三十口九千五百八十八
  忠民區村十六户人百九十三口六千零六十七
  忠仁區村二十户三百二十口三千百零六
  忠悌區村十五户九百七十二口三千五百七十
  忠誠區村五户三百十六口二千四百九十四
  忠怒區村九户百十六口九百七十
  忠寳區村十四户百九十豆二千零十
  忠貞區村八户四百四十六口三千零五十
  忠信區村四户二百四十二口一千九百
  忠敬區村二十九戶四百四十五口三千八百六十
  忠孝區村十六戶八百一十六口七千五百一十七
  忠慎區村十二戶三百七十八口二千九百三十三
  忠勤區村十户二百零一口一千四百八十六
  忠實區村十一户二百三十口一千三百零四
  忠良區村五户四百十六口三千九百七十七
  忠正區村九户二百五十九口一千五百九十七
  忠順區村二十二户三百四十六口三千零七十
  忠烈區村五户二百五十口二千二百八十六
  忠道區村十二户一百二十口一千三百六十三
  忠懿區村九户五百零十七口三千八百五十
  忠德區村十户二百十五口一千二百零七
  忠慶區村七户三百四十口二千二百九十六
  雙頂區村九户六百零九口三千百八十三
  王母區村六户二百七十三口一千五百五十六
  海山區村三户六百四十二口一三千百九十
  西套區村十户四百七十六口三千零二十三
  望海區村十三戶八百七十五千一百四十三
  轉山區村四戶四百三十五口一千二百一一十九
  八嶺區村八户六百二十四口三千八百四十
  康平區村八户五百三十三口三千三百四十六
  太平區村二十戶一千三百七十八只千八百三十七
  和平區村十一户二千四百七十四口八千一百零五
  仁和區村六户四百八一十八二千八百三十四
  寳山區村十户四百二十九口二千七百九十三
  湯池區村十九户千二百七十五口九千零一十
  榜式區村三十户三千二百六十九口一萬八千四百七十三
  秀才區村十二户六百四十九口四千一百五十五
  虎山區村十二户一千三百九十六口一萬零二百九十四
  接官區村二十二户千一百一十小口六千八百二十四
  石門區村二十二户八百八十六口六千六五十
  公平區村四十三户八百三十一口四千八百零一
  公直區村十一户一千零二十口五千六百二十五
  公正區村十五户一千一百八十六口八千零三十七
  公和區村十五户九百六十口六千四百八十九
  公明區村十四户一千五百八十五口一萬零四百四十一
  永平區村十八户一千九百三十一口一萬二千七百六十三
  昌平區村十二户千三百五十一口五千八百五十三
  平正區村六户六百八十六口三千三百零八
  石佛區村七户六百八十三口三千八百八十五
  盤山區村九户一千四百三十二口一萬零七百五十一
  北岳區村十户九百五十口五千六百四十八
  青石區村十三户九百三十口五千七百四十二
  牛山區村五户五百二十九口四千一百四十五
  白羊區村八户二百九十二口二千三百七十七
  右城外六十四區共村七百七十九户四萬七千七百五十三口二十九萬八千五百四十四
  能岳區 在城 户六百五十四口三千一百八十六
  磖子區村十六户四百三十九口一千六百二十八
  沙崗區村六户五百九十五口三千六百八十
  鹽厰區村十一户七百三十二口四千零四十六
  栢林區村十二户七百零一口四千四百零六
  萬興區村五户二百九十五口一千三百六十二
  萬福區村十户七百三十五口三千八百七十八
  東墳山區村六户八百七十七口四千八百零八
  西墳山區村五户六百七十口四千零零七
  南北饅首山區共村十六户一千二百三十五口七千三百六十四
  前安平區村十户一百八十八口二千一百五十五
  後安平區村十户五百一十三口三千零零八
  南駱駝區村十一户五百一十口三千七百一十五
  北駱駝區村九户四百六十九口三千零一十四
  北頭台區村十二户一千零六十四口五千五百六十
  南頭台區村十八户七百三十口四千二百九十
  五道河區村八户三百五十六口一千九百四十二
  鮑家區村十二户九百零七口五千一百三十一
  瓦房區村十二戶二百八十三口二千二百八十九
  三岔區村二十八户九百二十六口七千四百八十六
  歸州區村十八户一千三百七十二口九千五百三十二
  三道河去村十四户三百零七口二千四百三十五
  白雲區村十六户一千一百一十一口六千六百六十五
  右熊吾二十四區共村二百六十六戶一萬五千
  零一十七口九萬一千八百
  上蓋平能岳所屬九十四區共户六萬三千九
  百一十三口三十九萬零三百四十四
  旂户男口共十二萬零五百九十六女口共十
  一萬四千六百三十九
  漢户男口共七萬三千二百四十一女口共七
  萬一千八百六十八
  氏族
  滕氏正白旂漢軍人其始祖滕應元係遼東武舉
  國初時投歸本朝至二世滕冲霄屢立戰功受封騎
  國初歸旂駐防
  本城至今傳十一代同族約百餘戶
  趙氏正紅旗滿洲人其始祖扈什爾原係壯達隨
  太祖高皇帝征伐有功於順治五年受封雲騎尉世
  職世襲罔替原籍甯古塔人自 圖初歸旂駐防本
  城至今傳十二代同族約二十餘戶
  秦氏居城北景家屯其先世不甚著自咸豐年間剛
  烈公 諱 聚奎號鳳山者以進士起身厯官至直隸大
  順廣兵偹道髮捻之亂力戰破賊為國流血朝廷嘉
  其忠勇錫謚予蔭門第始顯今其子孫甚盛服官於
  外者頗著循聲原籍山東人自嘉慶年問移至本城
  至今傳六代同族約三十餘戶
  馬氏居城內第四區世有令名原籍山東人自國初
  時始歸本城傳七代至 諱 紹伯字輔堂者樂善好施
  門第始顯至今傳十代其子孫鼎盛實為葢平之望
  族云
  恩氏本姓韓原籍蒙古人自 國初歸旂駐防熊岳
  傳九世至同治年間有恩合者厯任至盛京將軍其
  子孫始姓今氏至今傳十一代同族約五十餘戶
  古氏本姓富滿洲人原藉寗古塔 國初時歸旂駐
  防能岳傳九世至光緒年間有古尼音布者厯任至
  福州將軍其子孫始姓今氏至今傳十一代同族約
  六十餘戶
  羅氏正白旗漢軍人係前明遼東指揮使羅鐵後裔
  國初時歸城傳四世至羅文瑜隨其父佐領仁英從
  征入關值 國朝開科連捷成進士厯官至兩淮鹽
  運使頗著政聲至今傳十二代厯本城駐防者約五
  十餘戶居城東煖泉
  沈氏漢軍廂黄旂人系出吳興郡原籍居山東小雲
  南自圖初遷入本境投旂世務耕讀代有儒士境內
  後先學者多出沈氏之門至今傳十七代苗裔繁衍
  約百餘戶居城東張郎寨西台陽關諸村
  宗教
  宗教有五曰佛教曰道教曰回教曰天主教曰耶穌
  教佛教道教之徒散居各寺觀若城內之天后祠道
  林寺地藏菴元真觀崇教寺興隆寺東關之五聖祠
  娘娘廟城東之妙峯寺金仙寺慈雲寺城東南之濱
  澗寺清凉寺泥汲寺降佛寺城南之望海寺歸名寺
  玉泉寺常山寺香爐寺城西南之伴山寺城西之龍
  王廟城北之清風寺龍海寺名山寺千峰寺黄栢嶺
  寺城東北之龍泉寺肇慶寺白塔寺其最著者所居
  徒衆皆無事而坐食徒引人以入迷信之途若能仿
  德意志成法盡收寺院財產廣建國民學校亦良法
  也今查得境內佛教之徒共九十餘人道教之徒共
  六十餘人登載於篇以偹考回教自唐時散居内地
  其居蓋平者至今皆成土著今查得境內所建清真
  寺五其教徒約一千餘人
  耶穌天主兩教皆以勸人為善為旨其教士大都英
  法兩圖人而教民則皆中國百姓也地方官以優禮
  待教士以持平之法治教民仍可相安於無事今查
  得境天主教堂八教士一人教民一百六十八人耶
  穌教堂四教士一人教民一百二十餘人
  實業
  士約三千餘人
  農約十一萬餘人
  工約一萬餘人
  商約七千餘人

知识出处

蓋平縣鄉土志

《蓋平縣鄉土志》

本书记载了盖平县建置沿革、政绩录、兵事录、名宦录、耆旧录、孝义录、节烈录、人类、户口、田赋、杂税、风俗、氏族、宗教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盖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