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寨山

知识类型: 实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太行明珠-前南峪》
唯一号: 030736020220000228
实物名称: 军寨山
文件路径: 0307/01/object/PDF/030710020210000004/001
起始页: 0050.pdf
类型: 山川
分类号: K928.3
主题词: 名胜古迹-山-中国

实物简介

军寨山在纱帽山西面2公里处,这里海拔高约1100米,山顶四周都是悬崖峭壁,而顶部十分的平坦,上山只有一条小路,可以说是“自古军寨一条路”。文物部门在军寨山上进行调查时,发现了许多房屋的残垣断壁,还有石碾、石磨等生活用具。据考证,这里是唐末时期黄巢义军的军寨。关于黄巢义军在太行山有许多故事,路罗川的英谈村就是—个黄巢军的军寨,在血流峪、天明关、黄巢岩、朱温坪等地都有与黄巢军相关的历史和故事。历史上太行山一带也是黄巢部下朱温的领地。 邢台境内的关隘有很多,如内丘县的鹤渡岭、锦绣堂、烧梁关,邢台县的马岭关、黄榆关、支锅岭、风门岭、清风岭、路罗岭、王山铺、水岭、夫子岩、黑虎关、货郎神口,沙河市的黄背岩、数道岩等处,这些关隘由城墙、关门、营堡、官厅、敌楼、烽火台组成,是明代以前修筑的内长城,有一部分是战国时期的赵长城。这些关隘也是邢台通往山西的古驿道口。 类于军寨山的山寨也有不少,如邢台县大贾乡的明月寨,龙泉寺乡的周仓寨,北小庄乡温暖沟的铁寨,沟山寨等等,而最为惊险的是马岭关,元代诗人元好问在邢州时登临马岭关写了一首马岭关诗,诗中说:“西岭秋高大陆前,马岭寒影踏遍天;群峰不断浮云色,绝排长流落日悬。地险关门衔急峡,山奇削壁挂龙泉;何人更遇青泥饭,有客空歌白石篇。”《邢台县志》记载马岭关上有:“韩信寨,城西北一百六十里马岭山脊大峰也。悬崖陡壁,高出云表,为西北诸山之祖。上有台,名日放箭台。”朱温,宋州砀山(今安徽省砀山县)人,公元877年,也就是唐乾符四年朱温和兄朱存一起加入黄巢起义军,并且受到了黄巢的重用,封为东南面行营先锋使,同州防御使。黄巢攻入长安后,他负责防守东线。因为屡次为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战败,请求增援,黄巢没有答应。882年9月,朱温背叛了黄巢,率军投降唐朝,被唐僖宗封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充河中行营副招讨使,赐名全忠。公元883年,封为宜武(治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节度使,与李克用等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并被提升为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 907年2月,朱温杀唐昭帝,废唐哀帝自立,建立后梁。 《旧五代史•唐书列传五•李存孝传》中记载:……朱全忠要借道经过魏博,节度使罗弘信不准许;朱温于是派遣大将王虔裕带领精壮人马几百名,通过偏僻的小路进入邢州与孟迁共同防守。《邢台县志》也记载说:“唐天佑三年(906),河东帅李克用遣其将李嗣昭攻邢州。朱全忠将张范引兵驻守,埋伏于马岭。嗣昭至,为范所败遂行还。”从883年至907年,20多年间,朱温等与李克用反反复复争夺邢州,发生了多次邢州争夺战。主要城池、关隘先后五度易手,战事惨烈,而这些关隘都在太行山深处。 为此,军寨山也是黄巢部的一个据点。 在军寨山下,有一条山沟,名为死人沟,据传说是当年黄巢义军和围剿他们的官军相遇,在此发生了一场恶战,双方在战斗中死人无数,堆满了山沟,死人沟的地名也是因此而来的。

知识出处

太行明珠-前南峪

《太行明珠-前南峪》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是第一部综合介绍前南峪历史、文化与发展的图书。概括介绍邢台县前南峪的历史发展历程,分别就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前南峪的山川,坐化山的风景与民间传说,绿色的生态园中的植被与景观、经济植物等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在追溯历史时,对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在前南峪那段历史进行还原,其中有感人的故事,有军民共建的回顾,还有抗大精神的弘扬。特别是前南峪人在抗大精神的引领下,在半个多世纪里进行两次创业,把一个落后的小山村,建设成“国家级森林公园”,获得“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殊荣,创造着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经济发展新模式,再造了一个风景秀丽、生态和谐、百姓安居家园。是社会工作者、乡村历史研究者及大中专学生、旅游爱好者了解前南峪的优秀图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