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贞学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唯一号: 030730020220002678
人物姓名: 白贞学
文件路径: 0307/01/object/PDF/030710020210000013/001
起始页: 0805.pdf
出生年: 1923年
卒年: 1944年
籍贯: 柏乡县西里村

传略

白贞学(1923~1944),柏乡县西里村人,家庭富有。在家排行老大,“七.七事变”时,白在冀县中学读书,归里后,白贞学做为一名有进步要求的小知识分子,由本村白三妮、白文兰推荐,东里村的阮胜刚介绍,加入了共产党,参加了抗战。 抗战之初,党的中心任务是“减租减息,团结一致,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白贞学被分派搞宣传。他刷标语,举办培训班,发展党员,给了人们特别好的印象。1938年10月10日,冀南行署主任杨秀峰在柏乡东施庄召开全县党政军全体干部和有附近村庄群众及各界人士参加的大会,除朱林森、张望溪在台上发言外,白贞学也在大会上发了言。1939年2月,中共柏乡县委员会成立,白贞学任宣传部部长。地位高了,他的思想却在可怕地倒退。党的“减租减息,合理负担”也波及到了他的富农家庭。参加共产党没有给他带来物质上的好处,他的怨恨越来越深,他的言语行动也逐渐显示出了对政府的不满。组织上及时发觉了这个问题,冀南二地委组织部长董宁感到白贞学的出身思想情况,已不适宜在县委任宣传部长。1939年5月,地委改组柏乡县委,由胡吉庆接替白贞学任宣传部长,白贞学任宣传干事。随即,又被任命为青救会主任。他不思考自己的过失,却感到自己受了共产党的亏待。此时的白贞学已经由跟随共产党到开始仇视共产党了。他工作消极,闹起了情绪,竟然想如何捞回两年的力气钱,仅两月时间,就贪污青救会费用100多元。县长朱林森查清了他的问题,经县委研究,开除了白贞学的党籍,免去了青救会主任职务。 白贞学悻悻地回到家中,在村里与他的姘妇开了一个烟酒铺。对共产党的仇视,使他冷漠地观察着抗日活动。他每次从敌占区办货回来,却总回味那里灯红酒绿的生活,更想挣大钱。卖烟酒小本小利赚不了多少,他便从抗日政府的税收中,做了许多偷税漏税的手脚。一年过去了,他的问题暴露出来,一区区长杨其太查抄了他的烟酒铺。这件事让他更受不了。1940年7月,他跑到县城投靠日本人。日本人对他的投靠非常高兴,立即任命他为宪兵队长,负责“剿共”。在他的指引下,日本人两次“清乡”,给柏乡抗日政府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1942年大年初一,日本人搞第二次“清乡”时,白贞学拉了一个长长的名单,日伪军到各村挨门挨户,搜捕抓人。害得家家跑到村外躲避,好好的一个新年闹得人人惶惶不安。东里村的陈振仓、南鲁的鲁乾元都被抓进了北平监狱。东里村的阮老堂被抓进县城后,受尽了酷刑折磨。一些意志薄弱的人经不起白贞学的恐吓利诱,投到了日本人怀里。 白贞学自从投靠日本人后,大肆捕杀抗日志士,可谓“成绩卓著”,深得日本人信赖。1944年被日本人委任为三县宪兵队长,督领柏乡、高邑、临城的宪兵人马。 有一次白贞学到高邑,认识了高邑城南关的大资本家、大地主李书乐。白贞学看到李书乐家大业大,花天酒地,既羡慕、又嫉妒,便想聚人打李书乐的黑枪,敲李家一笔钱。没想到李书乐神通广大,跑到北平在日本特务机关花了一笔钱,买通日本人,说白贞学不是反水人员,而是八路军打进来的坐探,日本人便把白贞学抓了起来。之后,解到内邱日本宪兵中队审讯,被日本人在刑椅上电毙。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柏乡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区划,自然环境,居民,经济综览,基础设施,农业,工业,乡镇企业,商业贸易等十九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