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兴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唯一号: 030730020220002669
人物姓名: 张中兴
文件路径: 0307/01/object/PDF/030710020210000013/001
起始页: 0794.pdf
出生年: 1896年
卒年: 1943年
籍贯: 柏乡县南滑村
亲属: 张望溪;张秀银;张全保;张全春

传略

张中兴(1896~1943),柏乡县南滑村人。自幼务农,粗通文字,少有大志,性内柔外刚。1935年,人传猛兽出太行,百姓众说纷云,皆惊恐,不待日落即关门闭户进餐早寝。唯有中兴一人,每天日落手提铁叉端坐大街石头上,声言专等凶兽到来,除之为快,他的为民除害义举传遍全村,男女老少称赞不已,民心稍稳。 1937年“七·七事变”,国难当头,胞弟张望溪于1938年初创建中国共产党南滑村党支部,中兴随后也加入党组织,旋即担任了支部书记。中兴任柏乡县农会主任后,为了有力地配合战委会打击侵略军,他不分昼夜开展工作,冒着生命危险走乡串户组织各村的贫雇农成立农会。不足半年时间,全县的农会发展到数十个,在中兴领导下,县农会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抗粮”、“抗捐”、“抗出劳役”的“三抗”斗争,做了大量的群运工作。为杀敌他练就了一手好枪法,多次参加战委会和抗日游击队袭击敌人的战斗,每战必英勇在前,弹无虚发,许多日伪军成为他的枪下之鬼,故日伪军深所畏惧,闻听“中兴”之名往往不寒而栗。敌人为了铲除心头之患,千方百计欲活捉张中兴,但一次次的围捕,都不能得逞。敌人无可奈何,气急败坏,于1941年9月的一天傍晚,将其妻张秀银、长子张全保(10岁)、次子张全春(7岁)母子三人一起抓到南阳伪军炮楼,声称:“张中兴不投降便要其母子三人的命”!敌人采取这种阴险毒辣、卑鄙无耻的手段不仅没有使中兴屈服,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对敌斗争的决心。敌人无计可施,便对其妻和两个幼小的儿子在牢房里进行折磨。结果其妻秀银忧病交加,生命垂危。抗日政府通过打入敌人内部工作的地下党员王殿奎,多方周折才把母子三人保释出来。 中兴自投身革命以来,早把个人安危生死置之度外,积极组织和领导全县农会与敌人展开激烈斗争,经常来往于根据地和敌战区之间。当时,一个妇女干部变节投敌,向敌人告密,提供中兴行踪。1943年夏某晚11时许,中兴与几位战友由宁南县回柏乡,行至西董村西封锁沟时,被埋伏在沟边的日伪军包围。中兴等奋力冲杀,终因寡不敌众,不幸被伪军小队长李球子抓到西董村日伪军炮楼里。敌人先是诱使中兴投降委以高官厚禄,欲从他口中了解抗日组织的情况,以便对抗日组织进行更加疯狂的镇压和破坏,中兴不从。敌人又恐吓威逼,中兴不怕。于是敌人便百般毒打和使用各种刑具折磨中兴。中兴不但对情况一字未吐,反而对敌人骂不绝口。敌人招数用尽,无可奈何,只好把他关押起来。 中兴在关押期间曾设计出逃。一天夜里他和几位战友将门底下挖了一个洞,然后放火点着牢房,他们便乘机出逃。当他们跑到炮楼的围沟时,敌人发觉,尾追而来,中兴他们顾不得多想,便跳下沟去,沟深难攀,中兴用他的身躯把几位战友托出沟外,敌人追到沟边,中兴命令战友“快跑,别管我!”几位战友脱险,中兴由于身体受伤太重爬不上去,又被敌人抓住。自此以后,敌人对他的折磨更加残酷,把他浑身上下钉满了三寸铁钉,唯恐他再次逃跑。抗日政府虽千方百计进行营救,但都未成功。1943年6月5日,中兴在高喊“誓死不当亡国奴!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共产党万岁!”声中被李球子一伙伪军活埋,壮烈牺牲,年仅47岁。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柏乡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区划,自然环境,居民,经济综览,基础设施,农业,工业,乡镇企业,商业贸易等十九编。

阅读

相关专题

支部书记
职位
主任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