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图书馆
邢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邢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杨蔚坤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唯一号:
030730020220002664
人物姓名:
杨蔚坤
人物异名:
字:子厚
文件路径:
0307/01/object/PDF/030710020210000013/001
起始页:
0792.pdf
出生年:
1879年
卒年:
1946年
籍贯:
柏乡县方鲁村
传略
杨蔚坤(1879~1946),字子厚,柏乡县方鲁村人,出身于乡绅富门,祖父乃优廪生,父为举人。蔚坤自幼警敏,聪慧过人,受家庭熏陶,启蒙较早,三尺孩提,能诵《三字经》、能念《千家诗》,入私塾后更是每学一文,过目不忘。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赵州七县数百名学子会考,名列榜首,入泮宫为生员。柏乡知县戚朝卿慕其才华,恳邀入衙辅佐县政。蔚坤胸怀大志,不愿过早周旋于官场,以“年幼无知、恐失大体”婉言谢绝。矢志求学深造,以成大器。 杨蔚坤入泮后,勤奋好学,如饥似渴,没过几年,科考内容熟记于心,“四书”“五经”背诵如流,摸拟策论,堪称为佳。并且博涉史传,兼读诸子百家,集知识于广博,在柏乡传为佳话。然而,母久病不愈,拖累蔚坤不能远游以履大志。适清光绪戊戌变法,兴学堂、废科举,通过科举进仕为官无望,遂生不为良相便做名医之心,济世救人同样也是善举。于是,蔚坤闭门锁户,潜心研读古医名著,如《本草纲目》、《伤寒论》、《黄帝内经》等,无不熟记在心。走州串县遍访名医,恳求赐教临床经验。没有几年时间,蔚坤学成行医,城乡渐渐知名。 民国元年(1912),县建立议事会,杨蔚坤出任议长。在任期间,不负众望,辅佐县政,兴修水利、挖河开渠,扩耕灌溉,利在农桑。督办教育,建学堂前后奔忙,不惜余力。时村民欲建学堂,杨蔚坤慷慨捐赠,民人称颂。省教育厅闻知,褒奖三等勋章一枚。 杨蔚坤公务繁忙,身份虽变,但爱惜民心不变,济世救民铭刻在心,重医德、轻钱财,求医问药,来者不拒,有求必应。他常说:“有钱人家细车来请,我去出诊;穷人家一个毛孩来叫,我也乐意徒步去治病。一人病愈,全家颜欢。”某年,柏乡县知事张增启染病命危,群医无策,百药不济,家人和皂隶已备后事,皆认为无生还之望。杨蔚坤闻知,感其为政清廉,竭力县事,急赴县衙,为其诊治,数剂草药下肚,县太爷病情骤缓,再经调理,半月康复。县官张增启携厚礼亲临杨府谢恩,赠匾额:“医术高明、医德淳厚”。杨蔚坤由于掌握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具有坚实的医学功底,许多病经他诊治,药到病除,医术高明,群众广为传播,一时,临城、宁晋、隆平等县庶民百姓慕名前来,求医问药者络绎不绝。一日,本乡一个11岁的丐娃,跑到县议事会请杨蔚坤为母治病,差丁视其衣衫褴褛,断然不让去见杨蔚坤,正巧被他听见,怒斥差丁不惜民情,遂唤丐娃入室,问明情况,便随丐娃徒步出诊。宁晋一穷困老夫,晚年得子,爱若明珠。一年夏天,小儿天花,高烧不止,奄奄一息,老汉束手无策,闻知柏乡有一名医,不分贵贱,有求必应,便连夜徒步60余里来到柏乡。蔚坤见状,提起药箱随老汉赶赴宁晋,将病治好,分文不取。老汉家徒四壁,无以为酬,就把孩子认在杨蔚坤门下。在附近州县,如这般认在杨蔚坤门下的义子就有上百个。 杨蔚坤已是清末民初柏乡名医,尤其对儿科、妇科造诣颇深,但他并不妄自尊大,治病必专,恃方谨慎,多以理学为立方之根。虽然忙于政事和治病救人,但始终不忘对医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注重临床经验的积累,著《理学痘诊浅说》刊于世。他的医学成就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版发行的《河北医藉考》(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收录。 1937年10月,日军入侵柏乡,杨蔚坤背井离乡,游医在外,1946年客死安徽徐州,终年67岁。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区划,自然环境,居民,经济综览,基础设施,农业,工业,乡镇企业,商业贸易等十九编。
阅读
相关专题
议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