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惠民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唯一号: 030730020220000539
人物姓名: 彭惠民
文件路径: 0307/01/object/PDF/030710020210000012/001
起始页: 1278.pdf
性别:
出生年: 1917年9月
卒年: 1985年
籍贯: 河北省交河县西辛店乡彭家庄村人(原河北省阜城县蒋坊乡彭家庄)
民族: 汉族

传略

彭惠民 (1917—1985) 河北省交河县西辛店乡彭家庄村人(原河北省阜城县蒋坊乡彭家庄),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家境贫寒,人口很多,父母发誓全家吃糠咽菜借贷也要供出一个识字的孩子。因此,他有幸上了两年的私学,后因家庭实在困难,辍学回家干活。但从来书不离手,勤奋好学。 他15岁外出给地主、富农当长工、打短工。每天清早,天不亮就要起床挑满三大缸水,白天下地干活,晚上清理马厩,喂夜草。但是他充分利用地主家书多的条件,勤学苦学,经常看书到深夜。他常跟别人说,喂马看书两不误。 1940年初,经原启蒙教师王老师(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原任河北阜城县县长)介绍参加了抗日工作,在阜城县四区王厂村以当教师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4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抗日战争时期,他白天从事教学工作,晚上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为了逃避敌人的检查装扮成庄稼人,深入农村,宣传群众开展斗争,为老乡浇园拧辘辘,手上的茧磨得很厚,逃过了敌人一次次的搜捕和封锁线的检查。一次敌人怀疑他是地下党,把他抓了起来,严刑拷打,他拒不承认,经地下党组织营救和老乡村民努力联名做保,加上敌人也苦于拿不到证据,才被放了回来。在华北“五一”大扫荡期间,他积极开展反扫荡斗争,日夜奔波带领群众坚壁清野,有时一整天才能啃上个凉窝窝头。他历任阜城县二区、四区助理员,秘书、区长、区委书记等职。 20世纪50年代初,相继任阜城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副县长,柏乡县委副书记、内丘县委副书记兼拖拉机站站长、内丘县常委、副县长。 “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受到极左路线的冲击,后任内丘县委常委、县革委副主任,朱庄水库后勤副主任、内丘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 1960年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党号召干部家属下乡落户,为了带动全县这项工作,他第一个报名全家落户到农村,一呆就是20多年。20世纪70年代内丘县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当时群众思想顾虑很多,抵触情绪大,工作很难开展。他第一个报名,也是第一个让自己的女儿、儿媳做了结扎手术。1963年太行山发大水,他分包马河等水库防洪工作,家中的房子因连降暴雨坍塌,他却没有回家看一眼,周围好心人冒雨帮他家搬到安全的地方。他日夜泡在水中带领干部群众抗洪护坝,七天七夜没合眼,双腿红肿溃烂,有的地方露出了骨头,最后被抬回了家。 他工作务实,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了解掌握第一手情况。内丘县300多个村,村村都到过。下乡他都是骑自行车,不管严冬酷暑,从不坐车,大部分时间直接深入到田间地头,向农民群众了解对党的政策的理解和看法,有什么要求和实际困难。他平易近人,关心群众疾苦,助人为乐。多次帮换面和买化肥的农民推排子车,当群众得知他就是县长时,激动地说不出话来,为此《河北日报》、《邢台报》记者多次报道过他的有关先进事迹。他第一次定级时就是行政15级,以后在多少年的调级中,每次他都主动让给别的同志调,直到最后全国普调,才算长了一级工资,也是最后的一次升级。 他一生粗茶淡饭,从不挑拣,穿的是平常老百姓的衣服,几乎没有一件没有补丁的衬衣衬裤。一次在石家庄省委召开的大会会堂门口,因他穿着太朴素而被门岗挡驾,掏出证件后才被放行,被传为笑话。他一辈子骑了一辆旧自行车,戴了一块手表。理发不到理发店,找个人推推了事,每年大年三十晚上召开全家忆苦思甜会,教育子女不忘旧社会的苦日子,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继承勤俭持家的家风,常讲俭以养德的道理。要求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为人民干事,在他的影响下家中养了几只鸡下的蛋都舍不得吃,孩子放学后就去捡废铁烂玻璃,当地群众为此编了个顺口溜:奶奶卖鸡旦,孙女捡乏碳,闺女拾麦子,县长不用管。 他清正廉洁,不贪钱权。办公用的稿纸信封他一张也不让孩子用,报纸一张也不让往家拿。他常教育家属孩子,公家一分钱的光也不能沾。每年下乡时间很多,不论是到乡还是到村入户,吃过后当场算账付钱。1960年困难时期,城东的一位村干部用排子车送来了萝卜条、山药干等农产品,那时真是救命的东西。他让原封不动地拉了回去,这位干部眼里含着泪边走边说:你这官当的也太清了。1983年12月年满66周岁的彭惠民经组织批准离休,享受副地级待遇。离休后,他坚持到农田干活不图清闲,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本色。 1985年10月13日凌晨,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68岁。死后葬于故里。 彭惠民,男,汉族,1917年9月出生,河北省阜城县彭家庄(后改为交河县彭家庄,现改为泊头市彭家庄),194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2月参加工作,初中学历。1940年2月至1948年2月先后当过教员、校长、粮助员、财助员、秘书等职;1948年3月至1952年1月,内丘县四区区公所区长、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1952年2月至1952年9月,任内丘县县民主建政时任副县长;1952年10月至1955年8月,先后任河北省委检查团检查员、办公厅检查组秘书、组织部干部处调研科干事;1955年9月至1960年10月,任柏乡县委副书记;1956年4月至1958年11月,任内丘县委副书记,兼拖拉机站站长,金店公社第一书记;1960年11月至1964年9月,任内丘县人民委员会副县长;1964年10月至1966年12月,先后在任县、南和县、邢台县任“四清”工作团副团长;1967年1月至1974年8月,任内丘县副县长,生产指挥部副主任,革委会常委、副主任;1974年9月至1983年1月,先后任朱庄水库后勤处副主任,内丘县革委会县委常委、副主任;1983年1月至1983年12月,任内丘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专题

区长
职位
书记
职位
副部长
职位
副县长
职位
检查员
职位
秘书
职位
干事
职位
副书记
职位
副书记
职位
站长
职位
第一书记
职位
副县长
职位
副团长
职位
副县长
职位
副主任
职位
常委
职位
副主任
职位
副主任
职位
常委
职位
副主任
职位
主任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