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渊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唯一号: 030730020220000504
人物姓名: 刘德渊
人物异名: 字:道济;号:鲁亭
文件路径: 0307/01/object/PDF/030710020210000012/001
起始页: 1257.pdf
时代: 元代
出生年: 不祥
卒年: 不祥
籍贯: 内丘

传略

刘德渊 (生卒年月不祥) 字道济,号鲁亭,内丘人,为元代大学问家。刘德渊刻苦好学,“为专门之业,非礼义不妄言”,为金大定戊戌(1178)科河北西路之魁。后又被元王朝授以翰林待制同知诰兼国史院编修官之职。因“不能与时阿合,乃以所得成就学者,立言传,后著书数万言。其说为天地立极,为生民立本,为圣贤者立法。”在史学上,他曾剖析司马光《通鉴》数百条,“扶翊章武,俾承正统”,完全与《朱子纲目》的见解相吻合,他大喜曰:在天地之间,我不孤独啊!他还精通古文字之学,“士多传习之,凡经指授者,虽节日石累砢,表表有所立,”对后学多有教益。元朝三公刘秉忠、张文谦因乡谊对其多所周恤,德渊皆辞而不受。德渊曾在唐山县夫子山建学课徒,后与王询共同开创元代教育体制的大学者许衡相交甚厚。许衡“每过邢,必式闾致恭而去。”另一著名学者王恽也经常到德渊著书讲道之所天赐斋(俗称待制院)求学问道。赞刘德渊:“栖迟蓬荜,心融一天,自乐其中,英发之气至老不衰。” 他性癖直,有操守。能自刻砺,对不义之礼不收,对需要之物也不强取于人,朋友死了,不远千里也必徒步前往吊唁。对先辈贤人的成绩击掌赞叹。对先贤杀了牛也要祭祀,对有功之将杀了马也要慰劳。人有难时他同情,人有急事他帮办,对自己的事反而不管不顾,人不能不赞叹他的品德。 到了晚年,他就下决心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后人。他在宰牛庄村北筑了几亩大的讲台收徒授课,他讲学的声音在内丘县城就能听到。后人把他讲学的台子称为凤凰台。刘德渊谢世后,葬于程子墓处的程家湾。王恽应其学生王宁等人所请,为其作《卓行刘先生墓表》,依唐代孟郊私溢张籍之例,以门生礼私谥德渊为“明道先生”。内丘人把他的村名以他的号为名,改为鲁亭村,以示敬仰纪念之意。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