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演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佛源僧脉第一流——邢台佛教文化》
唯一号: 030730020220000481
人物姓名: 宗演
人物异名: 俗姓:崔
文件路径: 0307/01/object/PDF/030710020210000007/001
起始页: 0111.pdf
出生年: 1074年
卒年: 1146年
籍贯: 宋河北恩州(治今邢台市清河县)

传略

宗演(1074—1146年?)俗姓崔,宋河北恩州(治今邢台市清河县)人。据明河《补续高僧传》可知,他是一位法貌修整,持戒严密,高唱云门之道的高僧。为他幵示者是云门宗的第七代宗师、住持卫州(今河南汲县)元丰禅院的清满上人。 宣和年间(1119一1125年),得到清满印可并已深谙“云门三句”的宗演在京城开封大张法席,弘扬禅学时,因被宋徽宗召入内廷说法,得赐金紫袈裟而声名远播,前后应请主持过十三处禅院,亲度弟子一千二百余人,成为云门宗的一代名师。 当时曾有僧参问宗演:“不慕诸圣,不重己灵时如何?”意即当修禅者既不仰慕佛祖乃至所有前辈宗师的说教,又不看重自己以往的修习心得时,应该怎么办?宗演回答:“款出囚口。”意即不要轻易发表言论。僧又问:“便恁么会去时如何?”意即如果我能三缄其口时,又应该怎么办?宗演回答:“换手搥胸。“意即你可以反复扪心自问。僧再问:“如何是大善知识心?”意即要具有什么样的思想才称得起觉悟者?宗演回答:“十字街头片瓦子。”意即能像一片瓦砾一样,静静地处于十字街头的滚滚红尘之中而无欲无求。由此可见宗演如何活用“涵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这“云门三句”开示禅机,接引徒众之一斑。 宗演应邀住持开封永福寺之前,开封百姓曾纷纷传说,该寺僧曾经活捉过一只猕猴,用泥裹塑后供在一祠内,称为“猴王”,用以护法。流年似水,久而久之,这猴王居然开始兴妖作怪,使看到过它的人,尤其是儿童身体突发高烧,渐渐地便因高烧而发狂不食,甚至有因狂放不已而登高攀树,自投于地被摔死者。因此,附近居民为祈求祛病消灾,到寺中去祭拜这猴王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人因祭拜不灵,甚至会请巫师在夜间进寺,鸣金吹角,驱魔祛邪。届时寺中僧众也会撞钟击鼓,与之相应,声称助神。宗演为此十分感叹。他说:“这猕猴死得太惨了!但塑杀这猕猴的人既受业报,这猕猴就不该再祸害别人。如此积业转深,它什么时候才能脱离苦海呀!”为此,宗演特为这猕猴诵《大悲咒》以超度之。据说当天夜里宗演打坐时,冥冥中似乎看见一位人身猴足的妇人,携一被铁索捆绑双手的小猴向他礼拜说:"弟子就是猴王,久抱沉冤之痛,今幸得高僧法力相助,脱离苦海,特来致谢,并求您伸出援手,能脱捆绑小猴之索。"宗演答应了猴王的请求,并说一偈: 猴王久受幽沉苦,法力冥资得上天。 须信自身原是佛,灵光洞耀没中边。 猴王聆听宗演吟唱后,再拜而去。第二天,宗演命僧众打开了连上三重铁锁的猴王祠,当众将猴王母子及其部从三十多尊塑像统统打碎,扔进了寺外的溪流之中,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说永福寺猴王作怪之事。这件事半真半假,却足以显示宗演针对世俗之人的疑神疑鬼,借佛教之名义而破除迷信的超人胆识和弘法机巧,所以在当时的开封影响甚大。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南下,徽、钦二帝被俘,北宋灭亡。宗演面对着中原山河破碎的惨痛局面,黯然离开开封南下,并于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幵始住持云门宗祖庭雪峰寺。但仅仅过了一年,饱受离乱之苦的宗演便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宗演作为一代高僧,曾对《云门匡真禅师广录》详加校勘,为光大云门宗之法脉,真实记录云门宗传承之公案、机锋、禅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宗演作为北宋著名的诗僧,作有《颂古二十四首》、《颂古十七首》、《诗偈十首》等组诗及《石勒王见佛图澄画像》等诗传世,现已成为研究他的禅学修养和生平经历的第一手资料。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因录三首,以见一斑。 其一曰: —九与二九,相逢不出手。 面面各相看,人人自知有。 你若野犴鸣,我便狮子吼。 我若野犴鸣,你便狮子吼。 十字纵横自在行,切忌随人背后走。 其二曰: 今朝腊月初一,次第年穷岁华。 从教万物凋零,这个元无变易。 诸禅老,知不知?孤迥迥,峭巍巍。 拈来抛掷太湖里,下载清风付与谁。 其三曰: 今朝腊月十有五,摩那击动三通鼓。 诸人不是不将来,山僧不是不分付。 麻三斤,柏树子。 德山歌,道吾舞。 此道今人弃如土。 阿呵呵,较些子。 发机须是千钧弩。

知识出处

佛源僧脉第一流——邢台佛教文化

《佛源僧脉第一流——邢台佛教文化》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从宏观处着眼、微观处入手,通过历史分期、高僧生平、寺院兴废,简要叙述了邢台这一特定地域内的佛教文化发展状况。精美的图片、流畅的文字,可以使读者既直观、又理性地了解到邢台佛教文化的精华所在,及其在中国佛教史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