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凤山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唯一号: 030730020220000033
人物姓名: 郭凤山
文件路径: 0307/01/object/PDF/030710020210000001/001
起始页: 0701.pdf
出生年: 1913年6月
卒年: 1969年7月
籍贯: 邢台县马峰村

传略

郭凤山(1913.6~1969.7)马峰村人,1938年参加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区农会委员、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县委书记、市委书记、地委副书记等职。 郭凤山幼年丧父,因家境贫困,只念几年小学即辍学务农。“七•七”事变后邢台沦陷, 凤山率先响应抗日号召,参加共产党,组织村农会,积极开展抗日工作。1938年9月,凤山被调到宋家庄区农会工作,并担任秘密交通站站长,负责冀西民训处(黄北平)与内邱、邢台县抗日政府(浆水)及山区各区的通信联系。他面对顽军的封锁盘查,不顾生命危险,以串亲戚、做生意为掩护,机智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克服种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各项通信任务。 1939年12月,郭凤山调任将军墓区委书记。当时正值反摩擦斗争的关键时刻,将军墓地处邢西山区中心地带,斗争形势十分复杂。凤山坚持抗日统一战线,组织群众以各种方式反对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种种摩擦,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对以鹿钟麟、朱怀冰为首的国民党省政府及军队的分裂行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巩固壮大了区、村抗日政权,使各项抗战工作得以顺利开展。1940年1月到1945年8月,郭凤山先后担任县委委员、组织部长、县委书记,在这期间,他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开展了灭蝗抗灾、生产自救、反特反霸、 反扫荡等斗争。为巩固发展抗日根据地创立了显著成绩,被太行区评为“模范县委书记”。 1945年9月2日,日本天皇颁布“停战诏书”后,太行、冀南部队奉命收复邢台城。为支援前线,郭凤山连夜召开县委会议,妥善安排了秋收秋种任务,组织了全县2万名武装民兵和1.5万人的担架队,亲自带队奔赴邢台城下支援战斗。邢台解放以后,国民党十一战区副司令马法五率部4.5万人攻占磁县、欲夺邢台,企图分割我解放区。为保卫胜利果实,以郭凤山为首的邢台县委组织4万群众、千余辆马车开到铁路沿线,仅四天时间即拆平邢台城墙,拆断铁路40余里,配合我军主力,粉碎了国民党北犯的阴谋。 解放战争到新中国建立以后,郭凤山先后担任六地委组织部长、邢台县、市委书记、地委副书记,领导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各项运动。他的事迹分别在“新华日报”及省、地报刊报道。1969年7月在“五七”干校病逝。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邢台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邢台县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专题

区委书记
职位
委员
职位
部长
职位
书记
职位
部长
职位
书记
职位
副书记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