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丕绪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唯一号: 030730020220000025
人物姓名: 王丕绪
文件路径: 0307/01/object/PDF/030710020210000001/001
起始页: 0696.pdf
出生年: 1912年9月
卒年: 1943年11月
籍贯: 邢台县杜树村

传略

王丕绪(1912.9—1943.11)杜树村人,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在本村学堂读书,13 岁父亲去世,家境日渐衰落,丕绪失学务农。他面对困难矢志不移,在家一边干活一边自学,除攻读课本外,还阅读了《唯物史观》、《民众周刊》等一些进步书刊。从这些书刊中了解到日寇践踏东北三省的事实,看到广大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困境,激发起强烈的忧国忧民之心。当他听到邢台城学生抵制日货示威游行的消息,便徒步到邢台与学生组织联系。 “七·七”事变后,杨秀峰领导的冀西民训处地方工作团到达宋家庄一带。王丕绪毅然参加了八路军地方工作团,并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工作团支持下,以他为书记组成中共宋家庄区委会,建立了抗日区政府,为八路军一二九师东进冀南,传送情报、筹集粮物, 组织运输,做了大量的工作。1938年秋,王丕绪担任县委委员,负责筹建县农会工作。农会成立后,他担任主席,为组建各村农会日夜奔波,亲自选拔抗日积极分子担任农会干部, 配合县委、政府开展抗日宣传、生产自救、建立自卫队武装各项工作。 1939年初,国民党河北省政府主席鹿钟麟率领其党、政、军两万多人进驻邢台路罗川。他们到处要粮要款,残害抗日干部,制造种种摩擦,阴谋挤垮抗日政权。为团结抗日、 消除摩擦,王丕绪于当年7月,亲自带领各区民众代表20多人,冒着大雨,淌着洪水,穿过几道关卡,步行70多里到省府驻地贺家坪找鹿钟麟“请愿”,强烈要求制止国民党军队无理摊派,到处抢掠;要求制止摩擦,一致抗日。鹿钟麟政府拒不答应代表要求,反将王丕绪等代表扣押起来,并以吊打、封官等种种手段威逼利诱。面对国民党政府卑劣伎俩,丕绪义正辞严,以铁的事实揭露了顽固派真反共、假抗日的罪恶行径。最后鹿慑于山川民众的反抗,经我党几次交涉,不得不将王丕绪及代表放出。 1940年,王丕绪担任县抗日救国联合会主席,为巩固根据地,粉碎敌人的扫荡,领导农救会、妇救会、青抗先、儿童团等抗日组织统一行动,开展减租减息、反特反霸、空室清野一系列工作,受到群众的拥护,同时也遭到了封建反动势力的仇恨。1943年农历11月12 日,王丕绪在宋家庄饭馆吃饭时被国民党特务用毒药害死,年仅31岁。 为表彰王丕绪抗日的功绩,区政府特在杜树村为其召开追悼大会。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邢台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邢台县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专题

主席
职位
委员
职位
主席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