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学校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柏乡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6036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学校体育
分类号: G807
页数: 2
页码: 687-688
摘要: 1904年吴明勤的东瀛之行,带回的众多书籍对近现代体育进入学校起了启蒙作用。抗日战争时期为抗日救国之需要,在抗日游击区的学校之内开展广泛的军事体育训练。建国后,现代体育项目在学校内日趋增多,学校内始配备专职体育教师,教学所需要体育器材陆续增多,响应“锻炼身体,保卫祖国”的号召,学校体育活动广泛开展。50年代,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目的,学校体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在保证体育课时的前提下,课外体育活动形成制度。各学校纷纷建立起球类及田径等专门运动队,积极开展体育活动。1982年,在全县学校内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两操”、“两活动”,使学生在紧张的文化学习后,日均拥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
关键词: 学校 体育 柏乡

内容

1989年“戊戌变法”后,学校教学科目始设体育。1904年吴明勤的东瀛之行,带回的众多书籍对近现代体育进入学校起了启蒙作用。民国时期近现代体育始进入学校,学生体育活动多由文化课教师带领进行步法、队列的训练和做一些游戏。抗日战争时期为抗日救国之需要,在抗日游击区的学校之内开展广泛的军事体育训练。建国后,现代体育项目在学校内日趋增多,学校内始配备专职体育教师,教学所需要体育器材陆续增多,响应“锻炼身体,保卫祖国”的号召,学校体育活动广泛开展。
  50年代,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目的,学校体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在保证体育课时的前提下,课外体育活动形成制度。各学校纷纷建立起球类及田径等专门运动队,积极开展体育活动。中学积极推行“劳动卫国制度”,95%的学生达到了“劳动卫国制度”标准,同时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一批优秀运动员。60年代初在严重的自然灾害情况下,中学坚持积极推行《等级运动员制度》和《等级裁判员制度》,通过持久的训练,部分学生体育教职员工达到等级运动员、裁判员标准。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刺杀、打担克、语录操、忠字舞一度盛行。70年代,学校体育在当时“全民皆兵”、“村自为战”的政治形势影响下,学校体育课改为“军事体育”活动专课,进行军事化训练,手榴弹、射击、障碍赛成为运动的热项。
  1982年,在全县学校内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两操”、“两活动”(两操:早操或课间操、眼睛保健操;两活动:每周参加两节课外体育活动),使学生在紧张的文化学习后,日均拥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还根据不同学生的爱好,建立起篮球、田径、武术等运动队,开展业余体育活动,充实丰富学生的日常文体生活。80年代县内有一级运动员3名、二级运动员12名、三有运动员6名、二级裁判员10名、三级裁判员2名。1987年、1988年东街小学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雏鹰起飞”先进单位,体育教师被评为邢台地区先进工作者。90年代,全县中学生体育锻炼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1950~1995年,柏乡县共为大中专院校输送了31名优秀体育人才,在国家的大中专招生中,柏乡考生体检合格率逐年提高。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柏乡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区划,自然环境,居民,经济综览,基础设施,农业,工业,乡镇企业,商业贸易等十九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柏乡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