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乡县历史上文化灿烂,源远流长。据史志所载,从隋朝到明清,历代文人编著文集约21种263卷。先后纂修6部《柏乡县志》。民间还有耍狮子、玩龙灯等,约定俗成的祭祀文化更是富有神秘色彩。民国时期,自然科学又有发展,杨蔚坤著的《理学痘诊浅说》便是标志。抗日战争时期,时代报社诞生,号召人民抗日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众文化得到了普及,全县先后成立了文化馆、影剧院、图书馆、文物保管所和花卉市场。同时,文化部门编辑《柏乡文艺》小报,活跃了全县的文学艺术创作,还办剧团、组织放映队到村里演出、放电影。各乡(镇)也都成立了文化站。90年代,柏乡县有了电视台、广播电台;先后出版了《柏乡文学作品选》、《中国民间故事》柏乡分卷、《柏乡县地名志》、《柏乡县文史资料》(第一辑)、报告文学《留给历史》等书籍;拍摄了电视剧《神花奇缘》、居民订阅报纸、跳秧歌舞也很普及。1995年柏乡县有书店、书摊、图书馆、影剧院、录像厅、广播电台、电视台、文秘服务部、文物保管所、文化馆等文化设施18处(所)。
第一节 文化设施
一、文化馆、站
民国前,柏乡没有文化馆(站)等设施,民国20年(1931),县政府于县城西街城隍庙,建民众教育馆,编印小报、借阅图书、搞时事讲演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县人民政府在县城北街建文化馆,占地1.2亩,房屋20余间。设宣传组、辅导组,每逢集日放映幻灯、举办展览,进行政治宣传,并辅导各村的业余剧团排练演出。文化馆有1个图书室,存书2,000余册,5名干部职工,并兼管文物工作。同年,二区在固城店设文化馆,有职工3人,1952年改为文化站,1976年县文化馆增设创作组。1982年,根据国发(1980)30号文件精神,全县10个公社先后建文化站。各站配备1~3名工作人员,筹集经费300~1,000元不等。分别都设有图书室、阅览室、游艺室。
县文化馆主要活动分馆内和馆外两种。馆内活动主要是编演排练文艺节目,参加地、县的文艺演出,举办书法、美术等各种展览,辅导文学创作,配合中心工作进行宣传等。馆外活动主要是对各乡镇(公社)文化站和工厂企业的文娱活动进行辅导。文化站活动主要是平时开展一些小型娱乐活动,配合中心工作开展宣传活动,组织游艺比赛等。
文化馆活动经费由县财政拨付,文化站活动经费由乡(镇)财政拨付。1989年,7个乡(镇)文化站经邢台地区文化局验收成为合格文化站。1995年全县有10个乡(镇)文化站。
二、图书馆
1986年春,在县城东街道北破土兴建,同年11月1日竣工。图书馆为两层楼,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有外借室、阅览室、采编室和会计室,藏书5,000册,常年订阅报纸杂志30余种。1995年,图书馆有工作人员6名。
三、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1958年成立柏乡县电影队,在县城东街,有房屋32间,1973年改为电影管理站,1982年更名为柏乡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995年建两层楼房。有工作人员9名,专用片库一座,电影拷贝200多部,设5个股室:发行股、宣传股、机修股、会计室和办公室,下辖53个电影放映队。
四、演出场所
(一)戏楼
解放前,县城有四座戏楼,西街南侧的一座,到解放时破旧不能使用;座落在北关西侧和东街南侧的三座戏楼早已废弃。
(二)柏乡县影剧院
1951年5月,县政府和工商联共同投资(政府投资5,300元、工商联投资5,300元)在县城南街路东(现影剧院处)兴建一座“新声戏院”,戏院座南朝北,系砖木结构。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戏院池中为7间、两廊12间,座位为长木板凳,可容纳观众1,000人。有办公室2间,演员宿舍5间,售票室1间。
1968年6月,县革委会重建“新声戏院”,总面积扩至3,000平方米,坐东朝西,木瓦结构,更名为“柏乡县人民礼堂”,用于开大型会议和搞文艺活动,没有放映电影的条件,观众席内全是长木条椅。
1976年“柏乡县人民礼堂”更名为“柏乡影剧院”,添置了放映设备,增加了工作人员。1982年和1983年县政府又两次拨款,对影剧院进行改造,木长条椅更换成铁架排椅。改造后的影剧院,剧场为14间,占地1,500平方米,其中,舞台170平方米,附台130平方米,观众厅1,200平方米,厅内设有1,240个单人座位;有化妆室6间;职工和演员宿舍15间,内设40个床位;观众休息室5间,播音室1间,售票室1间。1995年剧院有经理1人,职工7人。
(三)固城店戏院
1958年固城店公社投资在固城店村西北新建“固城店戏院”,总占地面积为2,400平方米。剧场11间,面积760平方米,容纳观众800人。另有宿舍16间,售票室1间,办公室2间,伙房3间。开始主要用于开会,后来也演电影、戏曲。后因无专人管理于1977年倒塌。
1989年初,固城店供销社商场改装为一简易电影院,面积400平方米,可容观众500余人,1995年由固南大队青年农民褚秀文承包经营,除演电影外,还能演小型歌舞和杂技。
五、文物保管所
1982年9月30日,县文化局在北郝村牡丹园设“柏乡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简称文物保管所)。有10间房屋,4名工作人员(其中有中级职称者2人,初级职称者1人)。到1995年文物保管所共收集整理一般文物310件,上级文物13件,制止破坏文物事件15起,发掘清理古墓、古遗址20处,发表考古论文6篇。
六、文化市场管理委员会
1987年初,随着非法出版物出现及蔓延,根据上级批示精神,成立了“柏乡县打击非法活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文化局。下半年,根据地区文化市场管理单位的意见,又成立了文化市场管理委员会,组成单位是文化、广播、公安、工商、物价五个部门。县委主管文化的副书记为管委会主任,宣传部长和主管文教的副县长为副主任,管委会下设办公室和文化稽查队,办公室仍设在县文化局。文化稽查队成员基本上由上述五单位抽选30余人组成。后又调整,增加了宣传部,政府办公室文卫科的有关人员。统一发放《文化市场稽查证》,1994年6月,《文化市场稽查证》改为《执法证》,稽查队人数相对减少,仅保留10人。
文化市场管理的范围是:(1)各类演出、表演;(2)舞厅、电子游戏室、台球、卡拉OK厅等各种文化娱乐场所;(3)印刷、复印业;(4)录像市场;(5)书报刊市场;(6)文物购销;(7)其它文化经营活动。在管理上,一是为上述文化经营者或单位办理《文化经营许可证》,并宣传有关政策。二是经常对其检查,看其有无违法行为。一般每年统一行动(全省、全地区(市)或全县)对文化市场联查2~3次。平时由文化稽查队经常随查。共查封非法出版物千余本,其中主要是盗版的学生辅导用书和封建迷信书籍,没收、销毁200余本封建迷信类、淫秽类、武打类和有政治问题的书刊。没收有问题的音像带百余盒(盘)。1995年夏季,对电子游戏室(厅)进行关停,对录像厅、印刷业进行严格整顿,凡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予以取缔。
1995年,文化市场管理逐步完善,达到了正规有序和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要求。
七、剧团
1921年柏乡县就有了“嗜好班子”,即业余剧团。演员利用冬闲学戏、排戏,或互教互学,或临时从外地请教师教戏。一般在春节前后或庙会期间搭台唱戏,平时也常聚集在一起进行演唱活动。演唱者因为嗜好而不讲报酬,颇受群众欢迎。演出剧种以豫剧、秧歌为多,其次为丝弦、评剧、老调、河北梆子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柏乡县先后成立了前进秧歌剧团和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京剧团、豫剧团,共计演职员130余名。附:建国后主要的剧团
(一)前进秧歌剧团 1953年由县文教科在龙华村安平书秧歌剧团的基础上组建,由安平书任团长,县政府文教科具体领导,实行自负盈亏的经营方式,演职人员32名,主要活动在柏乡县及邻县城镇乡村。1958年12月~1961年12月,取消柏乡县建置时期,该剧团并入隆尧县秧歌剧团。1962年1月恢复柏乡县建制,前进秧歌剧团又得以恢复。1963年,县政府文教科宣布柏乡县前进秧歌剧团全部人员回家务农。
(二)柏乡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 1969年2月,在“文化大革命”中,成立了柏乡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耿贵周任队长,有队员24名,属事业单位。经费由财政拨付,驻柏乡中学院内,演出歌舞,杂剧等,属宣传性质,不售票。1971年更名为柏乡县京剧团。
(三)柏乡县京剧团 1971年由原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更名组建,梁庆刚、翁占先任副团长,有演职人员70余名,驻柏乡中学,属事业单位,经费主要由县财政拨付,一般每年2~3万元。以演京剧“样板戏”为主,演出的主要剧目有《红灯记》、《沙家浜》、《平原作战》、《红嫂》等。1973年更名为柏乡县豫剧团。
(四)柏乡县豫剧团 1973年由原柏乡县京剧团更名组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以排演传统古装戏剧为主。演出的主要剧目有《朝阳沟》、《十五贯》、《梁山伯与祝英台》、《宝莲灯》、《三凤求凰》、《唐知县审诰命》、《鸳鸯珠》、《朝阳沟外传》等。1982年底解散。
八、新华书店
(一)柏乡县新华书店 历代柏乡没有正式店铺出售图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柏乡县文具社,负责图书发行。1952年12月,改柏乡县文具社为柏乡县新华书店,归省新华书店主管,财务归省,业务全国统一。主要担负中小学教材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学艺术等书籍的发行工作。地址初在北街路西,1973年迁至南街路东,1995年搬迁到府前大街西头路北。
第二节 文学艺术
一、文学创作
历史上,柏乡县著书立说者不乏其人,明清两朝就有37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文化政策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创作热情。特别是1971年,刘景林调县文化馆主抓全县业余文学创作后,经多年努力,培养出业余文学作者数十名。其中经常在国家级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的有宋太平(曾任任县县委书记,后任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地发表作品的有多人,业余文学作者组成的文学社团“雏燕文学社”“槐蕾文学社”“星星文学社”等为繁荣本县文学创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到1995年,本县业余作者在省、地(市)以上报刊、文学期刊及作品选集中,发表小说、诗歌、散文等1,000余篇。
二、书法与绘画
(一)书法
历代,本县书法,大都以实用为主,喜爱和欣赏的人多,而真正能自成一家的很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本县一些人创作的书法作品相继发表,各成一家。
1.古代擅长书法者
魏勷据县志载,此人书摹欧李笔法,晚年纵横于苏、米之间,性豪饮,每微醺,抻纸疾书,挥洒自如。
吕绍瑞 据县志载,喜临池,工褚欧笔法。
黄玉昌 南关人,字蕴辉,善欧体。
李希沆 秀才营人,楷书。
武英魁 三里铺人(举人)楷书。
吕春霖 东街人,字润三,书赵孟体。
吕迪生 春霖之子,书二王体。
刘耀三 东街人,字曦瑞,书张裕钊体。
刘玉祥 东街人,字辉武,书苏灵艺体。
魏生三 西街人,小名十一,以卖字为生。
郝葆初 东小京人,书华士魁体。
李希辰 固北人,书汉隶体。
2.现代擅长书法者
尹树槐 北滑村人,笔名世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河北省分会理事,邯郸市书协主席,其作品曾被李鹏总理带往日本,其从习者,数以百计。
杜景美 八里庄人,其作品曾在省书展中获三等奖。
刘银汉 刘耀三之子,中国书协河北分会会员,善楷书,尤其小楷书秀气稳重。1982年其楷书曾参加全省巡回展,1987年曾获全国“抗老杯”书展三等奖,1989年曾获省“建国四十周年”书展佳作奖;1993年获中国现代文化艺术部颁发的“世界铜奖”。
王血铭 北天村人,善于欧体、北魏体,并好画松、菊和山水。中国书协河北省分会会员;当代农民书画研究会理事;上海中华钢笔、圆珠笔书法研究会会员。
张兵卫 东文安村人,善篆刻,其作品1993年获中国现代文化艺术部颁发的“世界铜奖”。
刘利华北瀑水村人,初学唐楷,后转近代诸名家书体,善楷书、行草。柏乡县当代硬笔书法联谊会会长,中国硬笔书法字协会会员,《硬笔书苑》报特约编辑。
(二)绘画艺术
历代县内绘画无证可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开设了美术课,一些现代美术知识得以传播和普及,以文化馆专业美术工作者为骨干,配合政治运动,以宣传画、漫画辅导群众绘画创作。80年代后期,一些人的写意中国画曾流传一时,著名的李盛棠、冯保山、李顺祥、周保京、郝四振、冯秋华、冯保华、赵清士、郝瑞领、冉庆玉等。
民间绘画种类繁多。剪纸在民间流传较早,常见的有刺绣用的花样,做吊画用的戏曲、生活人物,吊于窗户、门头的动植物造型及梁下“避邪”的蝎子之类。
土布是民间传统机织布,用三匹缯、四匹缯等分别。用各种彩线织的条格花布绚丽多姿,是典型的民间工艺品。另外朴素的印花布在旧时也十分流行。
刺绣也源远流长。旧时女裙、小孩鞋帽皆有绣花。今日则多在门帘、被罩、沙发罩、电视罩等上面绣花。亦有以此作为工艺品出卖者。
彩画为民间画匠从事之职业。旧时,结婚多由画匠装饰新房,画炕围子,画顶棚等。农家普遍使用绘有彩画的粗布门帘,图案多为表示富贵的凤凰、牡丹之类。近年此俗渐改,新房不再画画,门帘也改为绣花。
纸工普遍用来制作节日焰火,如“猴捅马蜂窝”、“小鬼推磨”、“解放台湾”等,也用来制作祭品,如金童玉女、摇钱树、金元宝等。
另外,个别村庄有善于草编、柳编的。
90年代后,兴起的玻璃画、盆景、玩景、彩画瓷砖等也是颇具特色的工艺美术品。
三、音乐戏曲
(一)戏剧
1.戏剧创作 历代县内的戏剧创作因资料残缺,已无证可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内的业余戏剧创作一度兴起。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丰富了全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县内戏剧创作热情高涨。先后创作了《审椅子》、《渡口》等豫剧。期间,南郝村业余作者李少强(又名不打牌儿)创作甚丰,剧本《摘牌记》等在河北省《大舞台》杂志发表。后三里铺的白连皂创作了话剧剧本《渴望》等。
2.戏剧欣赏 从有戏以来,柏乡人欣赏豫剧的较多,其次是丝弦、评剧、老调、河北梆子等。而京剧由于它的艺术水平较高,故其观众的层次也较高,一般一些年岁较大且有点文化基础的人比较欣赏。80年代后,年轻人一般都喜欢观赏现代歌舞。
3.戏剧演出 建国后,柏乡县前进秧歌剧团,京剧团,豫剧团先后活跃于戏剧舞台,另有外地剧团充实柏乡县的戏剧舞台较有影响的剧团有:50年代天津华京剧团;邯郸东风豫剧团;1964年中央乐团;1988年洛阳豫剧团(主要演员曾广兰)和河北省京剧团(主要演员祝元昆、赵飞、李少波,其领班罗惠兰因参加全国人大会未能来);1989年河南省京剧团(领班李斯忠),赞皇县丝弦剧团等。90年代后,剧院曾上演过一些歌舞。随着电视的普及,县剧团解散,一些单位、组织的节日演唱会或歌咏比赛,不断在剧院活动。
(二)曲艺
曲艺在县内流传较广。初有鼓板书、大鼓书及坠子等流传,后来又有化装坠子(多以舞台演唱为主)流行。每逢集日庙会、节日,许多村镇都要请一班乃至几班演唱助兴,群众自愿捐些钱粮,以资助艺人各种费用,少则唱几天,多则一月有余。有时遇有婚、丧、嫁、娶,也要请上一班热闹一番,主家以表示对乡亲们的谢意。有些艺人往往是一家人为一个演出团体,常年走村串乡,随时随地为村民演出。这种形式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很是盛行,这些艺人多为头脑精快口齿灵俐者,他们往往与邻县的其它艺人合伙组团演出,其演出的长篇曲目多为侠义传统书目,如:《英雄小八义》、《刘公案》、《施公案》、《包公案》、《三女乱唐》、《七侠五义》、《封神演义》等;同时,他们都掌握三五个小段子,演出范围多在本县或邻县。另外,盲人为了讨口饭吃,他们大多都能说上几个段子,其中也不免有些低级庸俗的黄色段子,如“十八摸”等,这些盲艺人的演唱形式多是鼓书或民间小曲、小调。
(三)音乐历史上,柏乡县的音乐比较单调,城乡只流传着一些简单的民间小调,象“送情郎”、“卖饺子”、“小放牛”、“孟姜女”等,在学校,学生唱“放学歌”、“太阳下山了”。除此之外就是戏曲音乐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们精神振奋,“解放区的天”的歌声到处飞扬,还有“八路军真勇敢”、“对花”、“劝懒汉”、“妇女翻身歌”等歌曲也十分流行。随着农村合作化、人民公社化的到来,歌咏活动也越来越普遍,“社会主义好”、“社员都是向阳花”、“歌唱祖国”等歌声随处可闻。“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语录歌盛行,如“下定决心,不怕牺牲”、“造反有理”、“大海航行靠舵手”等一些歌曲。80年代始,学校的音乐教学加强了,农村也涌现了不少音乐爱好者,县文化部门多次组织歌手比赛和歌咏活动,工矿企业、机关学校也经常开展一些歌咏活动。从此,逐步有人搞音乐创作。省音协先后发展县文化馆干部赵庆仁(1979)、史云雪(1980)为中国音乐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赵庆仁为1971年参加地区会演的河北梆子《红山岛》设计了全部唱腔,他还多次参加省地音乐创作班,并多次在省地及陕西音乐创作刊物上发表作品。在1987~1989年,除搜集了柏乡县的民歌外,还协助邢台地区做了民歌搜集整理工作,走遍了宁晋、内邱、隆尧、临城等县,最后辑印成《邢台地区民歌选》。史云雪创作的《牡丹情》舞曲荣获省地奖,他还系统地搜集整理了民间乐曲。焦凤川参加省创作班后也写了不少歌曲,在参加地区会演时多次获奖。
四、舞蹈民艺
县内的舞蹈主要是民间花会,其历史已有几百年,而花会比较活跃的时间主要集中在解放初期和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现代舞、迪斯科、霹雳舞等开始普及流行。
县内的花会起源于明、清,种类繁多,如:龙灯、旱船、太平车、拉碌碡、掸子鼓、狮子舞、鼓会、高跷、跑驴、扭秧歌、耍狗熊(人扮狗熊)、二鬼摔跤、蜡花、抬扛官、武术等,普及面广,几乎村村有,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春节前后,每年正月十六都到县城汇演。1984年,邢台地区在南宫举行全区民艺汇演,东施庄的掸子鼓荣获邢台地区民艺汇演第一名;1985年,又参加河北省花会改革汇演活动,荣获河北省花会改革奖。
进入80年代后,现代舞为青年人所喜爱,影剧院也常来一些歌舞团演出,其观众远远超过戏剧观众,1985年柏乡县现代舞演员有:孙保国、王京群、孙野、和振锁等。
1986年11月邢台地区举办的县馆、站专业人员汇演,县文化馆创作排演的舞蹈《牡丹情》荣获一等奖;1986年文化馆编演的舞蹈《钻钱眼》在邢台地区举办的首届艺术节上荣获创作丰收奖;1990年,文化馆排演的《老年乐》在邢台地区举办的文艺汇演中获二等奖。
(一)舞狮 分大狮、小狮,大狮由2人扮装,小狮由1人扮装;舞狮时后场锣鼓齐鸣,节奏雄壮,逗狮人手持红绣球在前引逗,狮子则踏着鼓点,摇头摆尾,做跳跃、跌扑、登高、腾转、踩球等动作,憨态喜人,是广大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一般隆重节日才有此活动。
(二)二鬼摔跤 亦名“二保跌”,由一个人身上绑上另一个假人,头戴戏冠,脸上化妆成古戏中的大花脸,一真一假,在地上滚爬,你按倒我,我又使个绊脚将你摔倒,使观众看去好象两个真人摔跤一样,表演十分逼真,引人发笑。
(三)跑驴 由二人表演,二人扮作夫妇,媳妇腰中挂着假毛驴,看去好象坐在驴身上;故事情节主要表演新媳妇骑着毛驴回娘家,丈夫赶着毛驴送行;他们走的时快时慢,跑圆场,走四角,上山、过河,毛驴有时被打的又蹦又跳,表演的活灵活现,非常逼真。
(四)拉太平车 俗称“太平车子彩竹马”。太平车和马都是假的,挂在表演者腰中,看来好象骑马乘车一样,实际是自己架着车马走动;一般男人骑马,女人坐太平车;太平车前有一少女拉车,后有一老者推车,前边少女拉车走圆场或八字,中间女人边走边唱,后边老者化妆成古怪头脸,动作别致,滑稽乐人。
(五)龙灯 龙体由竹木料扎成,外糊彩纸,龙体下有许多木把,有十几人各执一把举起在街道上边走边舞,龙眼和头部闪闪发光,龙体弯曲上下浮动,犹如龙游大海,十分逼真,特别是晚上表演龙体翻滚,灯光闪闪,十分壮观,是柏乡县城正月十六科技大集主要节目之一。
(六)划旱船 旱船多用竹木扎成,外蒙以彩巾套系在舞者的腰间(扮作女装)如坐船状;另一男子手持木浆摇动,两人合舞,如同行船于水面之上,有的还边歌边舞,表现劳动者的生活情趣。
(七)扭秧歌 在柏乡流传历史悠久,表演时人数不限,街头、舞台均可。演员化妆成古代、现代老少男女,用锣鼓和各种乐器配合演出节目。1995年9月,县城内兴起秧歌热,部分离退休干部职工自发组成秧歌队,每天晚上在街上举行扭秧歌活动。
四、民间文学
流传于民间的故事、歌谣、谚语之类,过去没有人系统整理,1984年县文化馆发动业余作者,搜集民间故事200余篇,选出一部分编印成《柏乡县民间故事》,1986年成立民间故事、歌谣、谚语“三套集成”编委会,1987年搜集民间故事400余篇,歌谣100首谚语108条,辑印成《中国三套集成柏乡县分卷》。70年代末,小里村人邢顺兴开始民歌创作。先后在《河北文学》、《晋阳文艺》等发表民歌200多首。80年代后,西里村人张少英一直从事故事创作。其创作的现代故事《书呆子经商》曾在上海的《故事会》杂志发表。
(一)民间故事
1.斩倒石人问柏乡 柏乡城北十五里,有个村庄名叫光武庙,矗立着一块高大的石碑,碑上刻有“汉光武斩石人处”七个大字,是清朝皇帝乾隆亲笔书写。
传说,在一个黎明前的夜晚,漫天遍野下了春雾。面对面也看不清人,这时,慌乱中的刘秀,失迷了方向。他跌跌撞撞,一心要往柏乡赶。方向不明朝哪里走呢?停下来寻思,忽听前边嘀嘀咕咕有说话的声音。便扑着声音向前摸。走了一段,他看见前边模模糊糊有三个人影,眨眼工夫,三个人影立即散开。刘秀走向一个人影问道:“到柏乡朝哪个方向走?”连问数声不见答话,刘秀一气之下抽出宝剑,厉声喝道:“难道你是个石人吗?”刚想给刘秀指方向的石人,还没来得及抬手,说时迟那时快,刘秀手起剑落,只听当啷一声,石人的上半截早已劈倒在地!说也奇怪,这时雾也散了,模糊的月光也亮了。只见被斩石人的肚子里,滚出来一个纸团,刘秀拾起来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柏乡在正南方十五里”。
就在刘秀斩倒石人时,另外两个石人撒腿就跑,一个跑在高邑县的花园村,那里有人起早提水浇地,口干舌燥的石人看见垅沟里的水,叭下就喝,浇地的人连问是谁?不见回音,他大声地说:“你是个石人吗?”一句话说破,只听扑咚一声,石人栽倒在那里不动了!
另一个吓的更不轻,一口气跑到赞皇县的五马山上,它站在山顶上气喘吁吁地手搭凉篷向后了望。
2.白马救刘秀 有一天王莽的追兵,把刘秀撵进柏林关地界,这时候,日头儿已经搁在西山顶。刘秀跑得浑身是汗,又饿又累,骑的枣红马也跑不动了。刘秀心里说,这回非得死在王莽手里了。走着走着,他忽然看到一个老头儿,正在前头官道边的春白地里耕地,就牵着马拐进了地里。刘秀走到老头儿跟前,跪在地上求老人救他一命。老头儿打量了刘秀一眼,又回头看了看远处的追兵,就叫刘秀躺在耕地的山沟里,又往他身上扒了些黄土,叫耕地的白马立在上面。老头儿细心看了看露不出馅了,就抄起鞭子,把刘秀那匹枣红马狠狠抽了几鞭子,那马惊了一样往东北方向跑去了。老头这才坐在木犁上,掏出烟袋荷包儿,搭眯着眼儿嘬起烟来。不大功夫,王莽的追兵来到官道边,停下马来吆喝老头儿:“见到一个骑枣红马的武将往那儿跑了没有?”老头儿也不答话,用烟袋杆儿往东北方向指了指。那些兵将们往东北一看,见一个黑点正往前飞跑,就把战马一打,一窝蜂地撵了下去。
一直看不到追兵的踪影了,老头儿才磕了磕烟袋别进腰里,走过来扒刘秀身上的土。这时,老头儿猛里看到自己那匹白马的右后腿曲着,脚掌儿轻轻点在刘秀背上。老头儿心里估摸着,这山沟里藏的人,日后准得当大官儿,要不为啥哑巴牲口都不肯踩他一下哩?老头儿赶紧把刘秀从山沟里拉起来,给他指明了道儿,叫他赶紧逃命去吧!
刘秀谢过老头儿,开脚就往西北方向跑,才跑了十几步远,就听老头儿在后边大声吆喝,刘秀回过头一看,只见老头儿那匹白马拖着木犁跑过来。刘秀只得立往脚一把拽住马缰绳,等老头儿跑到跟前,交给老头儿,又撒开腿往前跑。谁知道跑了没几步,老头儿又在后面喊起来,刘秀一回头,见那匹白马挣脱老头儿的手撵了上来。刘秀只得立下,等老头儿来到跟前,问他是怎吗回事儿?老头儿瞪着俩大眼,摇着头也说不知道为啥。正在这时候,王莽的追兵又从东北方向返回来,刘秀和老头一见都慌了。老头儿把牙一咬,上前卸了牲口,把马缰绳递给刘秀,叫他赶快跑。刘秀接过缰绳蹿上马背,双脚一磕马肚子,那白马驮着他飞一样往前跑了。老头儿赶紧扛起木犁背着套,趁着黑影儿下来,连颠带跑回了家。
据说从那时候起,马一停歇,右后腿就弯曲起来,脚掌虚踩着地面儿,生怕踩疼了下面的帝王,谁要不信,可以留心观察一下,直到现在,马还保留着这个习惯。
3.蝼蛄报信 孤自一人的刘秀,几个月来和王莽的追兵巧妙周旋。有时连夜奔波,有时绕路迂回,走得他筋疲力尽。这天,倒在地上呼呼地睡着了。当他睡得正香甜时,觉得身上扎乎乎的有个东西在爬,赶了几回,也赶不走。刘秀呼地坐了起来,抓住一看,原来是只蝼蛄,便狠狠地斥道:“你这孽虫,也来欺我!”说罢,两手一拽,把蝼蛄拽成两截,又想躺倒再睡,忽听北方人喊马嘶,由远而近直逼过来。他知道这是王莽的追兵到了!跑吧?就是再长两条腿,恐怕也难跑得动!打吧?孤身一人,寡不敌众。怎么办?他急中生智,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藏了起来。等追兵走了,刘秀才慢慢地爬出来,回到原来地方,看见地上的两截蝼蛄,还在挣扎。他觉得有些惋惜,就走到一棵枣树下,折来一根枣针,把两截蝼蛄插在枣针上。说道:“亏你给我报来消息,不然我早被他们抓走了,活着找暄土的地方拱去罢!”于是蝼蛄爬着走开了。
后来,蝼蛄认为救过光武帝的命,受过皇封,便肆无忌惮地到处乱拱,成了害虫。倘若逮住蝼蛄,把它拽成两截,你瞧脖子上的那根枣针还扎着呢。
4.百鸟树的传说 传说,柏乡城南魏阁老的坟地,原是一大片柏树林,当中有棵鸟柏,据说凡是从天空飞过的雀儿,都得落到这棵柏树上歇歇儿,并在树上留下形象,不信你可以从树上任何地方弄块木片来,都可看到各种鸟的图形,你说怪不?可是,后来叫一个南蛮子给破坏了。
事情是这样的——
有一个秋后,一个肩背褡裢儿的南蛮子从这儿路过。当南蛮子走近柏树林时,突然停住了脚,立在道边儿上直往柏树林里张望。看了好一会儿,又装扮成解手儿,一头钻进了林子里,一直待到天色近黑时,才从里面出来,投宿到附近的村庄过夜。第二天,南蛮子出来,四处张扬,要在这一片收秫秸,并且出的价钱挺高,南蛮子把柏树林四周的荒地,划出存放秫秸的场地,当时这些地没人种,也没人干涉。那时,庄稼主儿大部分都种高梁,一到秋后,家家户户都存放着几垛秫秸,每年除了当柴烧,别里没有什么用场。所以,听说南蛮子在这儿出高价收秫秸,都紧吗用大车小辆往魏家坟里送。南蛮子在柏树林里搭了两间草房,每天吃住在里面,在这里一直收了一个多月,围着柏树林垛严了高梁秸,只在正南面留下一个出口儿。
过了冬至,天已进入数九,又下了两场大雪,西北风一扯,干巴巴里冷。这时,南蛮子才停了买秫秸。有一天,南蛮子在当地雇了几个人给看着,说是要回老家,雇些车辆往回运,南蛮子一走就是一个来月,入了腊月,才押着几辆马车回到柏树林。回来后,南蛮子清点了清点,又给那几个雇工发了工钱,打发他们高高兴兴回了家。
至于南蛮子啥时押着拉秫秸的车辆南下,谁也没有看见。一直到第二年春天,那柏树林四周的秫秸还围在那里,也不见南蛮子的踪影儿了。这时候,人们开始怀疑了,南蛮子下那么大的本钱,收了那么多的秫秸,怎么运了一趟就不泛泡儿了呢?剩下这么多秫秸他不要了么?谁也猜不透南蛮子搞的啥名堂。
一天上午,附近村里有几个好事儿的老头儿,做着伴儿转悠到柏树林里。忽然,他们发现林子里少了一棵柏树,仔细一看,正是那棵人们都说的百鸟树。老头儿们慌了,知道这里面有因由儿。赶紧围到树橛子跟前察看。这一看不要紧,老头们儿大吃一惊,原来,这棵百鸟村的树墩上,到处都是各种鸟雀的木纹图案。到这时,人们才知道这是一棵罕见的宝树。南蛮了眼力过人,收秫秸是一个骗人的幌子,偷百鸟树才是真正的目的。至于他发了多大财,谁也说不清。
5.李三娘打水 柏乡县城南十八里地有个小里村,是柏乡县南天边儿,东边挨着隆尧,西边跟临城搭界儿,是个三县交界地方。小里村东边有条大皇道,后汉高祖刘知远的皇坟就在皇道东沿儿。村西一抻子地儿,有个八砖琉璃井,李三娘打水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在唐朝末年,小里村西街有个姓李的好主儿,家有一男一女,哥哥叫李红信,寻了个媳妇姓张;妹妹叫李三娘,模样长得俊上俊,十里八庄都知道。十五六岁时说媒的就踢破门坎儿,说个官家的公子她不干,说个富家的小子她不吭声,挑来挑去相中了在她家作活的小长工刘知远。娘说门户儿不对,爹也说刘家穷,左说右说,三娘就一句话“不图庄伙不图地,就图一个好女婿。”娘见三娘铁了心,就说:“你要是嫁给刘知远,你就没有我这个娘,我也没有你这个闺女。”
李三娘跟刘知远在小庵屋里成了亲。李三娘在家纺花织布,刘知远跟人家作长活,甭看日了过的穷,小俩口可亲哩,刘知远的旧衣裳上有了窟窿,三娘补个补丁周周正正;刘志远的衣裳脏了有了泥,三娘洗的又净又白。刘知远跟人家扛活的有时吃上一顿白馍,他也给三娘揣回半块。
有一年偏偏遇上兵荒马乱,四处起兵,年轻的刘知远,一心想吃粮当兵,治理天下。一天夜里刘知远对三娘说“为天下太平,穷人都过上安稳日子,我想去吃粮当兵。”刚成亲的小俩口,咋愿离开,三娘见丈夫为了天下人这样有志气,也就答应了。
刘知远参军上了山西太原,李三娘无依无靠又回到了娘家。哥哥李红信,嘴上说不出不愿意,心里可不高兴哩。嫂嫂张氏更是恨得牙根疼,见了三娘就说:“跟着刘知远享福享够了?将来刘知远当了皇上,你还能当正宫哩”。三娘扭过脸去,泪水流到脸上,鼻了酸上酸。
三娘住在娘家的磨棚里,白天到八砖琉璃井担水,夜晚在磨棚推磨。哥哥李红信,心里有点心疼三娘,可他一见张氏,就象老鼠见了猫,吓的摸门子摸不着。张氏脚一跺,吓得就哆嗦,张氏一瞪眼,吓的光咕嘬,叫走不敢站,叫快不敢慢,就跟八辈子没见过娘们儿一样。
一天,张氏叫李红信上山打柴,丈夫走后张氏就说三娘担的水少,拿起棍子就打,三娘疼的受不过,直打滚儿。这时她已怀孕五六个月了,她生怕伤着肚里婴儿,就爬在地上不敢动,甭管怎么打,三娘就是不骨隆。张氏有她的打算,三娘受不了,就叫她改嫁,重寻一处,一来去累赘,二来还能花一大笔彩礼钱。自从公婆去世后,她好吃懒作,家当都挑了。三娘被打的昏过去了,醒来一摸,屁股蛋子肿的象馒头,疼的睡觉都不能翻身。她早知道嫂嫂的主意,一想起丈夫刘知远,想起天下的穷人都过上平安日子,想起身怀刘家的后代,三娘暗下决心:三娘啊三娘,就是死了也不能办对不住丈夫的事,我活着是刘家的人,死了是刘家鬼,就是烂成一把土,也得撒在刘家坟头上!
一天一天的过去了,三娘照样白天到八砖琉璃井上担水,担水的小道踩的明上明,水点掉了多少?三娘查不清,反正水点没有泪点多!夜晚到磨棚推磨,推了一圈又一圈,推了多少圈,三娘不知道,一圈一圈的展开有多长?三娘不知道,只知道那根枣木磨杆攥细了!
这天三娘到井上担水,西北上突然起了大风,还卷着大雪,三娘没吃饱,肚里饿,天又冷,道又滑,担水走到半路,脚下一滑,一个跟头跌倒在地上,只觉得天转地转,迷迷糊糊什么也不知道了,乡亲们把她抬回家去,醒来后张氏骂她怕作活,摔坏了筲,又叫她到磨棚推磨。推到三更天,三娘觉得肚子里刀扎一样疼,婴儿就要降生了。接着,婴儿“哇”地添到了磨道里。一没有人收生,二没有刀剪,三娘狠狠心,用牙咬断了脐带。没有屎布褥子,三娘撕下半块衣裳包了起来。三娘看了看是个男孩,又是喜又是怕,喜的是刘家有了后代,怕的是嫂嫂知道了害了他的性命,三娘把孩子抱了起来,扑嗒扑嗒的眼泪掉在孩子脸上,三娘就用眼泪给孩子洗了洗脸,给孩子起名叫咬脐郎。
三娘生了咬脐郎,张氏更是不高兴,月子里还叫她担水推磨,心里盘算坏注意,早晚除掉这个累赘。孩子满月了,三娘抱起来亲了亲孩子的脸蛋,小孩子会笑了,三娘望着小孩的笑脸心里说,多象丈夫刘知远。三娘正在亲小孩,突然听到“呼腾、呼腾”的脚步声响,三娘心里一惊,莫非他们来害小孩?“三娘!三娘!”三娘听出来是李家的长工窦老,窦老六十多岁,没儿没女是个老光棍儿,人老实心眼好。三娘把窦老让进磨棚,就说:“大伯,我正想找你。”“啥事吧?只要用得着我。”三娘说:“就是这孩子的事儿。”窦老说:“我就是为这事来找你的,他们要害孩子,我想把孩子送到山西,给了他爹刘知远。”三娘哭了,泪珠象断线的珠子落了下来,窦老说:“你放心吧,我一定把孩子送到山西。”三娘说:“到了山西见了刘知远,就说我死了,别叫他挂念我,嘱咐他好好打仗。要是见不到刘知远,就把孩子给了别人,总比死在我手里好。”窦老流着眼泪接过孩子,天刚露明,就出了小里村去了山西太原。
刘知远参军到了太原,就在姚府当上了一名喂马的。他年青力壮,白天喂马,深夜人静的时候,苦练武功,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他练就了一身硬功夫,刀枪剑戟,样样精通。离姚府不远有个霸王山,山大王看中了姚府的小姐,托人提亲不成,就领兵前来抢,霸王山人多势众,姚府人少不是对手。霸王杀进姚府,抢了姚小姐。刘知远听说抢走姚小姐,亲自找到姚官,姚官见他是个喂马的,怕不是对手,可又没别的什么办法,就答应他出战,刘知远带领人马追到半路赶上了霸王,霸王一看不认得,就说:“来将何人?”“本帅刘知远!”“你来干什么?”“追杀霸王救回小姐!”霸王没见过刘知远,也不放在心上,大战三百回合,霸王不是对手,败阵逃走。刘知远救回小姐得胜回府,姚官大喜,设宴为刘知远庆功,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姚官问刘知远:“今年多大岁数?”“年方十九。”“家中可有妻室?”,“家有妻子李三娘。”姚官想了想说:“我有心将小女许你为妻,如果三娘还在世上,我女儿甘愿作个偏房。”刘知远无奈只得应允。刘知远跟姚氏女成亲后,姚官夫妇相继死去,刘知远掌管了姚家的全部权力,他招兵买马扩大势力,力量一天天地强壮起来。
一天,门官来报,说门外来了个老头儿,抱着一个孩子,要见元帅。刘知远听说后就说叫他进来,来人正是窦老,进府后刘知远设宴款待他,刘知远见送来了亲生子,高兴地抱起来亲了亲,把窦老安置在府里当差,说等日后打下江山,再去接李三娘。姚氏女也没有亲生儿女,就把咬脐郎当作亲生儿子,起名叫刘承佑。
转眼十二年过去了,刘知远统一了天下,坐了山西太原府,咬脐郎也长到十二岁,聪明伶俐。
这天,咬脐郎带领御兵将到野外打猎,一天没有见到一只狼虫虎豹。天黑了,咬脐郎正要收兵回宫,突然从草丛里窜出一只白毛玉兔。咬脐郎正因为一天没见到一只野兽没好气,于是,他马上开弓放箭。那玉兔也不躲闪,叼起御箭就跑,咬脐郎平时见父亲说过,“宁舍战将千员,不舍御箭一根。”咬脐郎随后就追,心里说你就是跑到天边儿我也要追上。说来也怪,那兔子是追得快了跑得快,追得慢了跑得慢,人停兔也停,你撵它就蹿,兔子落下人马,就停一停,等人马追近了,又顺着道跑了,一直追了七七四十九天。这天追到一个村庄边上,道旁有一个八砖琉璃井,那兔子一下子跑进井里。咬脐郎追到井台上,那马收留不住,前蹄子把井口的砖踩掉一块。八砖琉璃井的井沿就成七块了,这时天上的八砖琉璃井星,也落下来一颗,只剩七颗了。咬脐郎四处看看没有一个人,只见井台旁立着一块大石碑,上边写着:直隶赵州柏乡县小里村。咬脐郎正要命众将下井捞箭,这时一个贫婆担着担子来到井台打水,咬脐郎正要上前打听,突然发现那支御箭在那贫婆的水筲里。
原来,李三娘在娘家受尽了嫂嫂张氏的打骂,眼看就有生命危险,这时惊动了天上的玉皇大帝,手掐中指算了算,就知道李三娘有灾难,急忙叫金牛星变了只白毛玉兔,领咬脐郎来井台认母。
这时咬脐郎叫了声:“大娘,请把那支御箭还给俺吧。”李三娘说:“什么御箭,除担水的担了别的什么也没有哇。”咬脐郎说:“那不是在你后边的筲里吗?”三娘一扭头见后边筲里果然有一支箭,她拿起一看,见上边写着“刘知远”三个字,眼泪唰地一下流了出来,十几年的苦辣酸甜一齐涌上心头,想起为丈夫夜夜推磨五更天,为丈夫天天担水八砖硫璃井,为丈夫挨了多少打骂,想起窦老送走的亲生儿子咬脐郎,再看眼前站的小将,莫非他就是我的儿子咬脐郎。她想啊想啊,泪水流得挂满脸,鼻孔一酸,竟大声哭了起来,咬脐郎见贫婆放声痛哭,认为她许是怕这么多兵将,就说:“大娘别怕,请把御箭还给俺吧。”三娘说:“我把御箭还给你,我问问你是哪里人。”咬脐郎说:“家住山西太原府,当今万岁刘知远是我的生身父,我乃是当朝太子刘承佑”。三娘说:“我把御箭还给你,你得答应我一件事,”咬脐郎说:“你把御箭还给我,别说一件,十件八件也答应。”三娘说:“我想写一封书信,托你交给当今万岁刘知远。”咬脐郎说:“请大娘放心,我一定给你送到。”
当时井台没有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三娘撕下半块衣裳襟,用牙咬破中指,蘸鲜血写在衣裳襟上,从丈夫走后,她如何挨打受气,如何井台打水,如何磨棚生子,一直写到井台遇子,写罢将血书和御箭一同交给咬脐郎。
咬脐郎接过血书和御箭,带领众将正要上马回太原,这时天空忽然飘下一张柬贴,落在咬脐郎跟前。咬脐郎下马捡起来,只见上写着:“井上就是亲生母,何不上前去相认。”咬脐郎看罢,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奇怪,心想,这一婆娘要是生身母,姚氏亲娘她是何人?我何不星夜赶回太原,见过我父再作商量,这婆娘要是我亲娘,再来接她也不迟。想罢他上马带领御兵御将星夜兼程赶回太原。
再说万岁刘知远,正为太子打猎久出不归闷闷不乐,心里万分着急。这时太监来报说:“太子还朝。”刘知远一听心里很高兴,忙传旨叫他进宫,咬脐郎见过父王,刘知远问起打猎之事,咬脐郎就将如何打猎,如何一天不见狼虫虎豹,如何遇见白毛玉兔,如何追到八砖琉璃井,如何井台遇母的事学说一遍,说完将血书交给刘知远,刘知远看罢,心里高兴万分,就说:“三娘是你生身亲娘,姚氏女把你抚养长大,恩如泰山。”刘知远想下旨叫咬脐郎到小里村把三娘接进宫来,又想到姚氏,觉得还是先问姚氏商量后,再做处理为好。
刘知远来到后宫,见了姚氏,就把咬脐郎井台遇母经过告诉姚氏,又说:“把三娘接进宫来,不知你可愿意?”姚氏见三娘为丈夫守贞十二载,又为刘家生了太子,就说:“要把三娘接回来,我甘愿拜她为上,自己做偏房”。
这天,咬脐郎领了父王旨意,带领人马,来到小里村搬取三娘,李三娘穿上带来的龙凤衣打扮的整整齐齐,连同李红信一齐去了山西太原。嫂嫂觉得自己对三娘不好,事出的过分没脸前去,就私自跑出李家讨饭去了,咬脐郎放把火烧了李家房宅。
6.砖葬墓传说 传说,先前有一个皇帝不知道为什么下一道圣旨,人活到六十岁,不死就得活埋。朝里一些有名气的大官儿们,都给皇帝奏本不叫他这样做,皇帝拿定的注意就是不变。后来他看大官都不高兴,也就把这事儿稍稍收了收。叫六十岁以上的人,一律进砖葬墓,也就是住进在祖坟地里用砖垒的墓室内。垒时不准留门,只留一个送饭口。人住到里面,一直到死不能出来,谁要是违抗圣旨,就要全家抄斩。皇帝把圣旨一下,庄稼主儿谁敢不听?连京城里那些大官也一样对待。那时候,谁家的孩子孝顺,就一天三顿饭往墓室里给老人送。谁家孩子不孝顺,他那老人就得活活饿煞。庄稼主儿常说“人活六十古来稀”这句老俗话,就是从那时传下来的。
这一年秋天,西国皇帝带着朝里两个大官儿,来到咱这个国里,西国皇帝跟咱国的皇帝说:“甭看你国大人多,其实都是些没见过世面的笨人。今儿个我带来一个物件儿,要是你国里有人认出是什么物件儿,从今往后,俺就跪在你脚下给你年年进贡,岁岁纳粮。要是认不出来,你就得跪在俺的脚下称臣。怎么样?”咱国的皇帝听了,心里可叨量开了:这可是宗大事儿,难道俺在这么大的一个国里就找不出一个能认识那物件儿的人来,这不是糟践人嘛?咱国皇帝一脸恼相,把手一摆说:“行,就按你说的!”西国皇帝又提出一个条件说:“要是都同意了,还得定个期限。”咱国的皇帝满有把握地说:“三天行不行?”西国皇帝跟他那两个大官儿咯嚷了会儿说:“行,咱谁也不能后悔。”咱国的皇帝说:“谁后悔就是小人,从今儿个就开始!”说罢就立即拿笔写下一道圣旨:先从朝里大官儿开始,按官儿的大小往下推,分批来认,谁认不出那物件立即杀掉。
头一天,没有人认出来,都被皇帝杀了。
第二天,又有一批人同样被杀掉了。
两天过去了,还没有一个人能认出,被杀死的人是一批又一批。这时西国皇帝心里倒挺高兴,觉得这个赌算打赢了。咱国的皇帝眼瞅着只有一天了,手下的官儿也越杀越少,可实在又没别的办法,看着金殿上那个嘴尖尾巴长圆耳朵小眼睛,约有三尺多长一尺来高的灰物件,气得直咬牙,脸都变黄了。
第三天上朝后,头名进来的是一个叫张太的侍郎,他爹是一个开国将军,死了后,皇帝念他打江山有功,就把他小子张太提了个侍郎官儿。张太来到金殿上,皇帝指着那个物件儿对他说。“你要是认出这是什么,朕不但免你不死,还保你官升三级”。张太走到那物件跟前,转着看了一圈儿,觉得那东西确实有点儿四不象。说是鼠吧,老鼠怎能有这么大,说是别的吧,但又不象,于是他就偷偷地把藏在袖子里的猫猛抓了一下,猫就“喵喵——”的叫了一声,那物件儿听见猫叫,立即浑身哆嗦起来。这下张太心里有谱了,赶紧把袖子一捋,只见一个大狸花猫从里面蹿出来了,上前就把那物件儿一嘴叨住,又是撕又是咬,几下子就给咬死了。金殿上一下子乱了。西国皇帝和他那两个大官儿,脸上立即露出败兴来。张太走到西国皇帝跟前臊他说:“一个大老鼠怎么能难住俺国的人哩?!”那西国皇帝认了输,就给咱国皇帝立下年年纳贡的字据,并带着两个大官儿,一同跪在咱国的皇帝脚下。
等西国的人走后,皇帝高兴地问张太说:“张太,你是怎么认出这是个老鼠哩?”张太笑了笑说:“以前我也不认哩!夜个儿黑了,我往砖葬墓里给俺娘送饭,俺娘见我不高兴,问我咋来?我就把西国带来一个怪物的事说了,我还说好多人都认不出被杀了。明天头一个就轮到我了,娘啊!我这恐怕是最后一回给你送饭了,往后你再也见不到孩子了!俺娘把饭接进去,抹着眼泪对我说,孩子,那西国进的怪物是个啥模样啊?我给俺娘把那怪物的长相学了一遍,俺娘在心里琢磨了会儿,小嗓儿对我说,孩子,那怪物赶兴是个大老鼠。我说,不准,老鼠怎么能有那么大个儿?比咱家的猫还大哩!俺娘说你爹年轻时,有一回皇帝叫他领兵去和西国打仗,在那国里见过那怪物。那功夫儿你爹也不认的,后来找到一个庄稼主儿一问,才知道那是一种大老鼠。西国那个地方的老鼠,长得就是大哩怪。赶明儿你去认时,先把咱家那个大花猫藏在袖筒里,只要猫一叫唤,那怪物浑身打哆嗦,就准是个老鼠没错儿。你就赶紧把猫放出来,把那老鼠吃掉,是猫就避鼠,你明儿个去试一试。我听了俺娘这么一说,心里有了底儿,今儿个才在金殿上把那老鼠认出来。”皇帝听了后,叹了口气说:“想不到一个六十多岁的人,还有这么大的用处,叫中国不费一兵一卒,就把西国降服了,看来人老了也有大用啊!”
第二天,这个皇帝下了一道圣旨。全国废除砖葬墓,从此人过六十岁不用再进砖葬墓了。
(二)歌谣
1.时政歌
说八路
说八路,道八路 八路待咱有好处
共产党,八路军 叫咱穷人翻了身
翻了身,真是好 雇工增资穿大袄
有了事,就开会 说说谁对谁不对
打官司,真简单 区长县长随便见
站岗歌
老乡我问你,你上哪里去?
边区的通行证,你是否带着哩!
快叫俺看看,快叫俺看看,
才让你过去。老乡你听我说,
俺村的妇女站岗轮到我。
没有通行证,你就走不脱。
跟我走吧,跟我走吧,
带你到村公所。村长你听我讲,
今天我站岗,他没有通行证,
带到你这方,盘问他吧,
盘问他吧,家住在那方?
村长你听我提,这事交给你,
我还到村外站岗去,
防备那特务汉奸,不让他过去。
2.生活歌
麻野雀尾巴长
麻野雀,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
把娘背到房后头,把媳妇背到炕头上。
烙白饼,炸麻糖,媳妇媳妇你先尝。
我去房后看咱娘,咱娘变个屎克郎。
嗡嗡嗡嗡碰南墙……
小白菜
小白菜,心里黄,七八岁上没了娘,
跟着爹爹还好过,光怕爹爹娶后娘。
娶个后娘三年整,生个弟弟比俺强。
他吃面,俺喝汤,拿起筷子泪汪汪。
亲娘想俺一阵风,俺想亲娘在心中。
3.儿歌
说嘴
嘴对嘴,喝凉水,凉水凉,吃冰糖。
冰糖冰,吃烧饼,烧饼烧,吃粘糕。
粘糕粘,吃鸡蛋,鸡蛋糊嘴,吃牛腿。
牛腿有毛,吃甜桃。甜桃有核,吃牛犊。
牛犊哞,上高山。山上有个大老虎,
几口吃掉小牛犊。
小老鼠上灯台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
叫姐姐,抱猫来,小猫来,
小老鼠跑,吱溜一声掉下来,
小老鼠跑,小猫儿叫,
吓的老鼠跑不了,一下子吃掉了。(三)谚语
1.事理类
不怕事难搞,就怕办法少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做饭要有米,说话要在理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上梁不正下梁歪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路在人走,事在人为
一锹挖不出个井来
看花容易绣花难
一样客不能两样待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身正不怕影斜,脚正不怕鞋歪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河里淹死会水哩
赶先不赶后,宜早不宜迟
一根木头盖不成房,一块砖头砌不成墙
在家不打人,出门人不打
一个麦子一道缝,一个人一个性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有同本儿,没同利儿
丑话说头里,先明后不争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2.生活类
一顿省一口,一年省一斗
贪吃贪睡,添病减岁
人勤春来早,一勤生百巧
吃不穷,穿不穷,盘算不到要受穷
扫帚响,粪堆长
一夜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
一家女,百家问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不养子不知父母恩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
春捂秋冻,不得杂病
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秋天弯弯腰,能顶闲时走几遭
宁可囤尖省一口,不在囤底省一斗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勤勤勤勤,衣饭坐准,懒懒懒懒,少吃无穿
不吃苦中苦,难得甜上甜
油多了不香,蜜多了不甜
好小子不如好媳妇,好闺女不如好女婿儿
吃饭先喝汤,老了不受伤
一顿少一口,能活九十九
3.自然类
云彩往东,一阵大风;云彩往南,大雨连绵;云彩往北,一溜漆黑;云彩往西,必定下雨。
月亮烤火儿,下雨不远儿
乌云接日挂金边儿,下雨停不了两三天儿
小雾不过五,大雾不过三
五月里旱不算旱,六月里连阴吃饱饭
水缸穿裙,雨要来临
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半,冰消散;六九立春,七九气温;八九杨花开,九九燕儿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傍晚火烧云,明日热煞人
腊七腊八,出门冻煞;腊九腊十,出门冻直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乌云接太阳,下雨在晚上
三九四九,冻破碌碡
4.生产类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干买卖有赔有赚,种庄稼有淹有旱
粪大水勤,不用问人
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
谷雨前后,撒花点豆
七月十五,枣红屁股
小雪起白菜,不起大雪盖
谷雨麦怀胎,立夏麦晒芒
小雪不耕地,大雪不行船
夏至开盘花,处暑花呲牙,立秋见新花
头伏疙瘩二伏菜,三伏过来种荞麦
清明麦子没老鸹。
第三节 档案
一、管理机构
1962年1月,县委、县人委的档案室改称柏乡县档案馆,收存全县各机关、团体的档案资料。
1986年7月,设在县委的档案馆划归政府管理,成立柏乡县档案局。下设档案馆、办公室有工作人员5人。
档案局成立后,为加强基层档案工作,到1989年底全县建立10个乡镇及65个县直机关事业单位档案室,配备专兼职档案员75名,共收存文书、科技、专业档案6,000余卷,资料5,000余册。以后逐步建立了除文书外,科技、财会、照片、城建、区划等专门档案,档案工作日益科学化、规范化。
馆内共存档案70个卷宗,案卷13,297卷,资料5,988册,照片6,824张。其中建国前的革命历史档案33卷,开放档案2,348卷,馆内有库房90平方米,档案铁柜17套,木柜46套,报纸架10个。
二、档案利用
县馆60年代平均每年提供利用几十人次,300卷次。80年代平均每年提供利用600余人次,700卷册次,通过查阅档案资料,为一大批工人、干部、农民等解决了落实政策、参加工作时间、工龄、党龄等问题。自1984年以来,档案馆为编修《柏乡县大事记》、《柏乡县组织史资料》、《柏乡县党史资料选编》、《柏乡县水利志》、《柏乡县交通志》、《柏乡县教育志》、《柏乡县志》等提供了大量的资料依据。
第四节 文物古迹
一、文物
县文物保管所库藏文物有:二级品4件,三级品9件,一般文物82件。
二、遗址
(一)南滑遗址(鄗历王墓) 位于柏乡县南滑村西偏南约20米。此地据《柏乡县志》记载,为鄗历王墓,当地群众称康王墓。
遗址原有三个大土丘,现存土丘一大一小两个,大的土丘呈正方形,边长60米,封土高7米,由于连年用土,大土丘的西面已成断崖,从土丘的断面看,在松软的沙质封土下部,有厚约2米深的灰土层和袋形灰坑,还有掺杂的碎木碳红烧土块,发现有龙山纹铜境文化,出土了商、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遗物。
龙山时期的遗物有,磨光黑陶片,陶器把手,磨制石器和蚌刀。
商代遗物有,陶鬲的足和裆。
春秋战国时期的遗物,有陶豆,陶壶。
南滑遗址北临古汦河,地势较高,历代墓葬层层埋在遗址之上。此处,不但是一处古墓群,而且还是一处从龙山到秦汉时期的古代文化遗址,它对于研究这一带地理、历史文化,具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
(二)鄗城遗址 鄗城,为春秋到秦汉时期的故城,西汉末曾一度叫王莽城,故当地人们又叫王莽城。城址在县城北二十余华里的固城店村,1965年以前古城址环绕固城店村,逶迤十数华里。以后,因当地农民平整土地,烧砖用土,将城址破坏严重,现古城址仅遗留下来两段,一段在村西南角,一段在村东北角。在古址内暴露遗物有入绳纹砖石、陶片、瓷片,城墙断面有明显的夯土层。
鄗城在古代是一处军事要地,在这里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重要事件。《汉书》地理志记载,鄗城春秋时属晋国,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鄗城属赵国,魏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赵王为报答解救之恩,曾将鄗城封给信陵君。《柏乡县志》载,战国时,燕国元帅栗腹率兵数10万水灌取鄗城。赵国名将廉颇率军救,相持月余,最后斩栗腹于鄗城。淮阳王更始三年(25)6月刘秀在鄗南称帝,鄗城成为东汉王朝进行军事和政治活动的重要城邑。现固城店村西有金殿岗遗址。
(三)千秋亭遗址 此遗址位于十五里铺(旧称光武庙村)村北100米处,公元25年,汉光武帝在此登基,据《后汉书》光武帝本记载:“光武于是命有司设坛场于鄗南千秋亭五成陌六月已未即皇帝位燔燎告天禋于天宗望于群神”。
此遗址东西和南北都约有150米,总面积可达2万多平方米。前渤海砖厂座落在遗址上面,砖厂挖土时出土大量陶片、筒瓦、板瓦、瓦当、瓷片,同时还有滴水和柱础等建筑材料。从遗址全貌看,北部因烧砖取土破坏严重,1995年时仅存南部部分高台。
(四)赵菅遗址 此遗址面积早年较大,近年来由于农田基建挖去了一部分,现断崖处暴露着明显的灰土层和灰坑,整个遗址文化层分三期,一期(底层)文化层有1.5米,文化包含物有陶片、石器蚌片、兽骨等,陶系器物有鬲鼎、小口园唇缸、豆钵等;二期文化层1米,以陶片为主,大都是灰陶,态体厚重器形硕大,素面。三期包含物主要是砖和瓦,有简瓦,板瓦和普通灰砖。
此遗址的上限年代应在西周时期,下限为明清时期。
(五)赵村遗址 此遗址位于县城西6.5公里赵村北150米处,南靠柏镇公路,西面1公里是京广铁路。此遗址原是一个大土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农田基本建设和当地村民建房用土,封土逐渐被挖平,地面已种植庄稼,南部约1,000平方米已成为深2米多的大坑。现存遗址长约200米,宽150米,土坑的断崖处暴露着明显的灰层,灰坑和火土迹,文化层可达1.5米,文化包含物有陶片、石器、骨器,陶片为灰陶、加沙灰陶、加沙褚陶、少量加沙红陶四个陶系。从陶片可以分出器形的有:鼎、壶、豆、鬲、缸、深腹小口瓶等。其中以鬲的分档变化较大。采集到的石器有石斧、石刀、石镰、石铲等;骨器有:骨针、骨锥及经加工过的骨片和半成品,另外还采集到一只青铜剑尖头。
据暴露遗物分析,此遗址上限年代应是早商,下限为战国时期。
(六)杨村遗址 此遗址位于县城西6公里杨村村东400米外,南靠柏镇公路,西1.5公里是京广铁路。
此遗址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00米,座落在一条古河道东岸,此河道南北流向,宽40米,河底沙土距地面有2米,东岸断崖处暴露出明显的灰层及灰坑,文化层有1.04米,文化包含物有陶片、蚌片、鹿角化石等,其陶片有泥质灰陶,加沙灰陶,少量泥质红陶几大陶系,出土器物有残陶鼎、陶鼎,细把豆,青铜残剑等。古河底沙中还发现大量人骨和兽骨,葬式不明。
此遗址认定为战国时期遗存。
三、古墓葬
(一)冯唐墓 墓在柏乡县城北15公里的三十里铺村北250米处。墓北约1.5公里是北沙河,墓南2.5公里是高邑至宁晋公路。
冯唐墓原面积南北长50米,东西宽30米,封土高3米许。1975年冬至1976年春,当地农民将封土铲平,未发现墓室和任何遗物。墓地原有清柏乡县知县许梦兰道光二十年为冯唐立碑一通,现此碑已移到三十里铺村。
冯唐墓在内邱县冯唐村还有一座。该墓地被铲平,未发现墓室和任何遗物,两处冯唐墓,何处为真,有待于发掘考证。
(二)贾谅墓地 墓地在柏乡县治南十三华里的驻驾铺村西南500米处。墓地是一片果园林,四周为农田。
贾谅墓地面积约四十余亩,地面上遗存有石碑、石柱二根,翁仲、石羊、石虎各二尊,石碑、石柱全部歪倒在地。其它石刻均被风沙湮埋大部。根据《柏乡县志》和墓碑记载,此墓地是元代武威郡侯贾谅之子扬州总管贾庭瑞的墓地。赵孟写的“贾母贞节碑”已迁到县文物保管所保护,其余均完好。
贾谅墓地保存完好,墓地遗物雕刻艺术精湛,对于研究元代的雕刻艺术具有很高参考价值。
(三)正元寺古墓 墓在柏乡县治北三十华里正元寺村西偏南250米处,1975年冬,当地农民平整土地时发现。
正元寺古墓墓顶被挖开一洞,人可进入。墓室呈八角形平面,穹窿顶,墓门朝南为拱券表,墓室南北宽2.7米,东西长2.8米,高约3米,每边长0.9至1.3米,墓门宽0.88米,墓地铺砖,墓壁用砖砌成仿木结构。墓壁与墓顶相接处,共有十六个一斗三升重拱。墓北壁砌成门楼形,上有檐,作出瓦棱,檐下有四个一斗三升重拱支托,门四扇,上部的窗雕出窗档。墓西北壁砌一券形门洞小门,上有两个一斗三升单层拱支托着无瓦棱的檐。墓西面砌木箱及藤箱。墓西南壁为灯台。墓东北壁砌桌、椅。桌上放筋子、缸等。墓东南壁砌桌、椅、桌上有瓶、碗(碗中有勺)盘(盘中放二个小碗)等。墓室头拱下面,除南、北墓壁外,其余绘有二十四块壁画,每壁四块。壁画白粉涂地墨线上彩。笔法流畅简洁,尚显黄、绿、红等彩。壁画内容为二十四孝图,并注有姓名,如曹参、莱子等。仿木结构的上面亦涂有黄、红、蓝、白等彩,以墨线画边,并勾有流云等纹饰。墓顶中央有一梯形墓顶石,已脱落。
墓西壁下露有头骨,头骨旁有瓷盘、瓷碗各一个,墓门内西侧置一陶瓮。出土文物现存在柏乡县文化馆。另在墓室中发现刻有铭文的砖一块,上刻“柏乡县令冯公长男忠信墓,岁次大朝国拾二月日记”。正元寺古墓,从它的构造形式,出土文物分析,该墓系元代古墓,墓主为冯忠信。
正元寺古墓发现后,立即被封存,到现在还没有挖掘清理,古墓保存完好。
(四)吕兆熊墓 该墓座落在固城店西北一公里处(正元寺东南)的宁高公路北侧,俗称“吕都堂坟”。吕兆熊祖父吕朝用、父亲吕新芳并其弟吕应熊、吕维熊、吕梦熊均葬此。
墓地有石碑十几块,其中一幢乃明朝吏部尚书赵南星所撰,“吕氏墓志碑”五字由明兵部车驾司郎中张主敬笔题。赵南星善文,张主敬善字,故有“双绝”之称。
(五)坚镡墓 坚镡字子口,颖川襄城人,随汉光武帝刘秀征战于河北期间,官拜扬化将军,加封合肥侯,卒于建武二十六年(50)。其墓在吕菅村东南约一公里处,墓碑系汉大将冯异所书。后人临摹拓字者络绎不绝,约在清朝末年,该墓所占地主人嫌践踏田禾将墓碑就地深埋,今该墓已成平地。
(六)焦旭墓焦旭墓 在南鲁乡西南鲁村西南,坟丘已平,但未发掘,墓碑系范阳李嗣周撰书(解放前碑已埋土中)。地上所存石狮、石虎、华表等在十年动乱期间废毁。
(七)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墓 刘知远系五代时后汉高祖(947~948)。此墓地在王家庄乡小里村西南方向500米处。南临大道,北靠小里水库,地面有石羊、石人,封土已平。在十年动乱中失窃。亦无碑文和文字记载。但刘志远之妻“李三娘打水”一事在这里代代相传,妇孺皆知。同时,李三娘常往打水的“八砖琉璃井”遗址尚在。
(八)魏裔介墓此墓 地在柏乡镇西路村村北约一千米处,原有的土丘、石人、石马、石羊等物已不见,石碑多拉到西路村做牲口棚基石用了。有的埋在地里。把魏裔介墓志铭与魏裔介夫人墓志铭已运到文物保管所内。
在“文化革命”中,县中学红卫兵将此墓挖开。据说挖出金镯子、宝剑、玉带等物。卖了近2,000元。
(九)东小京古墓群 此墓群位于城北15公里的固城店(古城)东2公里的东小京村西300米处,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此墓群为1985年该村村民挖土时发现,1995年时已破坏贻尽。
征集到的文物有:陶壶、陶鼎、陶缸、铜镜、铜带钩、骨管、玻璃珠、布币、五铢币等。此墓群中有土坑墓和砖室两种。
据器物分析,该墓群应为西汉至战国时期遗存。
四、古碑刻、石刻
(一)贾母贞节碑 立于元延祐二年(1315)原在柏乡县驻驾铺村西南五百米,贾氏墓地。1983年9月移入县文物保管所。
贾母贞节碑高3.60米,宽1.04米,厚0.40米,长方形碑座,碑首呈弧形,浮雕双龙,椭圆形碑额,阴刻篆字“贾母贞节碑”六字,碑阳周边雕牡丹图案。碑文为楷书,983字。碑侧无字。在碑平放于地,碑阴情况不详。该碑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坏,碑身已断裂成五块,部分字迹模糊不可卒读。
该碑系元朝中宪大夫度支少监贾庭瑞为其母所立,碑文记载了贾庭瑞之母贞节之事。碑文系元朝杨载撰文,赵孟书,赵孟是我国楷书四大家之一,曾为翰林学士兼修国史。赵爱诗文,善画,尤精真、行草书。他的字在元代名声很大。贾母贞节碑字笔画丰润,婉转流畅,结构匀称优雅,巧妙而不落纤细,内藏箭骨,流美于外,杨载善长古文,赵孟善长书法,当时称“双绝”,书法艺术价值很高。
贾母贞节碑保存基本完好,1982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张楫碑 位于柏乡县固城店中学门外的水沟内,碑刻于元延祐四年(1317)。
张楫碑已残,碑座遗失,现残碑高2.55米,宽0.93米,厚0.3米,碑首呈弧形,浮雕双龙,碑额篆书阴刻“柏乡县尹张君德政之碑”十字。碑阳记存约有五百余字。碑文记载了柏乡县尹张楫任官期间,体察民情,解民疾苦,修路筑桥的事迹。张楫为民做了一些好事,受到当时民众尊敬和爱戴,集资为其树碑立传。中宪大夫度支少监贾庭瑞(柏乡人)邀请赵孟为其篆额书碑,中奉大夫礼部尚书元明善为其撰文。
张楫碑立于延祐四年,与“贾母贞节碑”和“贞节堂记碑”相隔二年。三通碑书法艺术相比,张楫碑略高一筹,笔划更加秀丽婉畅,端正优雅,人称“张楫碑”,“贾母贞节碑”和“贞节堂碑记”为柏乡县碑刻中的“三绝”。
张楫碑原垒在桥内,后来埋在水里。因挖土、水冲又露出地面,碑原在何处,尚待查证。张楫碑书法艺术价值较高,1983年9月此碑迁到县文物保管所加以保护。
(三)贞节堂碑记 碑刻于元延祐二年(1315)与贾母贞节碑同时而立。碑原在柏乡县驻驾铺供销社东墙下,1984年将碑迁到县文保所。
贞节堂碑记高3.50米,宽1米、厚0.35米。碑座已失。碑首呈弧形,线刻流云牡丹花,碑额刻篆书“贞节堂记”四字,碑阳刻“贞节堂记”一篇。记载了贾谅之妻滑氏治家有方和教子成名之事。大德十一年十二月九日蒲城杨载记,关兴赵孟书并篆,大元延祐二年正月中宪大夫度支少监贾庭瑞立。碑文为楷书,约七百余字。碑身已断裂,大部分字清晰可辨。该碑系柏乡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百寿图 此碑为清康熙辛丑年春月所立,碑的阳面中间有一行大字曰:“皇清羽化花师傅霞灵丹穴”。右侧有“康熙辛丑年春月之吉奉祀弟子赵合意、孔合慧倒孙夏纪司徐敬成全立”字样。周边有花边,碑的两侧有对联一幅,即:“生前诗酒逢人乐,没后风月对谁吟”。碑的阴面刻有一百个寿字,变化多样,各自有别。
此碑原来在午河北边的道士坟场,1983年9月移至县文物保管所。
(五)大友堂石志 大友堂石志在柏乡县柏乡镇南街一队吕促卿家中,保存基本完好,此志共有四块,每块长八十一厘米,宽三十厘米,厚十二厘米,赵南星撰文,据说碑文系董其昌所书。此碑造于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
碑文如下:
大友堂者辅季之所为口口在友孰名之辅季清口名之者也何名乎。
大友美桓伯也辅季有三兄长曰植伯今为大梁口察者也吹元仲国子生也次日口妹文学也予口吕氏兄弟亲则肺腑契则芝兰自其先封君头庭公在时予西过其家公则命桓伯兄弟出揖而侍坐钦客正襟有问则对及桓伯成进士抱子无所假借稍不如意口诃责之兄弟口口引罪口而后已桓伯兄弟事公如烈口口师唯恐口过口皆勤学早来至云兄弟之问则情好焉至如手足须史造次不离得口美酯以奉与大人所解必共口之衣服冠履如一桓即口游奉入皆进之于公久之为口四兄弟皆口以修今辅季又成进士试宰蒲城阮用天下矣则友之义国至大至大哉夫爱其亲则爱兄弟亦孝也推之则必爱其君口民生于三事君不忠非孝口也则如爱其朋友事亲必知人口也爱生于仁仁心不沉则已年沉则于人无不爱也而况于君亲兄弟朋友乎举天地间一草一木一昆虫无不爱也而况于人乎总之称其为孝而已李成而后谓之大友醒仕官所至皆有惠爱后于民思辅季蒲庄之政学洽三辅此孝友之徽也则惟勉国愿来哉堂成于万历二十六年十月属予为记今乃能为之长安有冯仲好先生者辅季之此予言诸正焉
万历甲寅冬十月之吉高邑赵南星撰
(六)北齐墓志 此墓志系北齐路郡公墓志。是在1962年平整土地时从西刘村村南挖出来的,一直保存在第一生产队刘老金那里,据刘老金说,墓内除骨头外,其它均无。1983年9月,北齐墓志移至县文物保管所。
其文曰
群津字戬魄赵州赵郡高邑人也其先汉大将路博德君其后也德匕世孙温舒日封巨鹿温舒五世孙饰恰封赵郡即居高邑曾祖口郡主薄祖贾口口元氏父奉郡中正口口咸阳太守君郡功,口高邑天平年口诣赵郡太守武定中口诣州郏吏君信崇三宝广施不怖积善之功递延年寿春秋一百夫人潘氏北齐太宁元年太岁在已十一月十九日曰口泜河南三里象城西北七里故立墓志其词曰:
汪汪口口济口目居为行逊用实隐虚口崇仪义吐道连珠酒爱广施事等贤口为行口正志搡坚口望如难口即如和光一时持抚口口州。
长息 安小息景晕合死二坟。
(七)灵应石刻 灵应石位于县城北7.5公里,古鄗城南3.5公里的十五里铺(原光武庙)村西50米处。
据北魏《水经注》载:“鄗南千秋亭五成陌有石坛并有一石碑……庙之东枕道有石翁仲二个南北相对立”。此翁仲便是传说中刘秀所斩的石人,即后人所称“灵应石”。
在1968年平整土地时,灵应石被前渤海村民挖坑就地埋了二节,另一节仍在十五里铺村西口平放着,此节石人长105厘米。胸围120厘米,石质为红沙岩,雕刻粗犷,人体不分四肢,没有衣冠,据其特点,可能为秦汉遗迹。
旧有“汉光武斩石人处”碑刻和“灵应碑记”,1986年将“灵应碑记”移入文物保管所,此碑为嘉庆年间乡民同立。
(八)大唐玉台寺碣文碑 玉台寺旧址位于城西7公里的赵村村东,始建于唐代。此碑高150厘米,宽76厘米,园首、座已失,碑亦残为三节,碑阳有五个人为的坑穴,碑额为一佛龛,龛内佛像已残损,此碑文为草书,字迹难以辨认。乡贡进士口隐赵撰,乾符六年(879)岁次己亥七月已壬十八日丙午辰时建立,河东郡僧灵乾书,龙西郡李贵。
1986年,此碑移至县文物保管所。
(九)乡规民约碑 此碑为常乐村全体村民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立,碑通高141厘米,宽48厘米,厚14厘米,方站削肩,首部饰以二鹊戏牡丹图案花纹,碑阳两边饰以几何图纹。
此碑1983年9月移入文物保管所收藏。
附:乡规民约碑文:
例其整易犯乡规事--不许村中赌博有放头者罚大钱拾千文赌者罚大钱壹千文凡妇女聚赌小儿打架有害乡规者亦罚大钱壹千文牛驴猪羊罚大钱捌百文--不许收留外来面生可疑之人见者告房主逐出房主不所合乡共逐之以防后患凡整乡规三条所罚钱文即交公中为新正口口口费如有不受罚约故乱乡规者合乡按地亩出钱口同乡连口口口议定立石为口口道光贰拾肆年风次甲辰正月量合乡同立。
(十)地藏菩萨经幢 此幢共发现两节,原在柏乡镇秀才营牲口棚内,1986年将其中一节移入文物保管所。
此幢每节长133厘米,为八棱,棱边长为20厘米,上刻地藏菩萨本领经。由于幢身不全,故具体刻制年代不详。但据县志载,此幢为唐代所制。幢上文字为楷字,字迹较完全清楚。
(十一)汉光武帝祠庄诸碑 此碑为一长方形卧碑,长192厘米,宽48厘米,厚16厘米,周边饰以植物花纹,碑文为草书,字体新颖别具一格,笔法刚劲有力走笔如云。
此碑刻于明万历丙子年二月(1576),而书撰者不详。据十五里铺村郝增夫的父亲讲,此碑原镶嵌在光武庙东殿墙壁上。为县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移入文物保管所收藏。
(十二)赵惟卿墓志铭 位于县城东北孙村赵惟卿墓地。
墓志铭:吏部尚书梁应龙赵公墓铭连城奕奕赵之良怀珍握秀起翱翔边筹帑算总经龙宣猷底渍何辉煌驾兮紫盖与金章卷兮岸慎而兕觞千年古升沉消一酌谁夷谁跖谁亡羊宿草萋萋临大荒丰碑呜呜挹穹苍大陆文伯光先哲他年信史悲怀壹。
第五节 汉代牡丹
汉牡丹是县内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生长在北郝村县文物保管所(原弥陀寺)内,其植株生长缓慢,一年只长一寸,又叫“寸牡丹”,每年谷雨前后,鲜花盛开。旁有芍药相伴,素有天香国色之誉,秉富贵雍容之姿。据民国21年(1932)《柏乡县志》载:汉牡丹曾长到两米多高,枝粗如椽,同株异花,花大如盘,约有千余朵。1985年,县文物保管所曾剖解一朵牡丹花,花瓣儿多达215片。
昔日乡人谓牡丹、芍药为仙童仙女所化,男做芍药,女做牡丹。相传,一日黎明,寺憎忽觉香气袭人,惊奇之间,见一对少年男女,身披红装,飘然入寺,遂没于台阶下,牡丹、芍药由此而生。此说不足信,但这对牡丹、芍药的繁衍保护起到一定作用。据民国21年(1932)《柏乡县志》载:光武帝巡河北时,曾从此经过,题咏牡丹诗一首:小王避乱过荒庄,井庙俱无甚荒凉,唯有牡丹花数株,忠心不改向君王。汉牡丹之名由此而得。
1937年,侵华日军驻本县头目妄想独霸名花,不惜两次兴师动众,深挖车运,欲至异地栽培,但均告失败,汉牡丹遭此劫难后,数年不发,柏乡解放后,汉牡丹似有民族气节,息而复萌,枝繁叶茂,鲜花又含翠吐芒,重现人间。
汉牡丹素以“花开知圆”而相传至今。古帝王驾崩,汉牡丹以开白花为先知。是真是假,无可考证。有些事倒十分巧合,据考证:1976年谷雨前后,汉牡丹连开三朵白花,是年人民共和国三位领袖周恩来、朱德、毛泽东先后逝世。这又给汉牡丹增添了神秘色彩。
汉牡丹以其独特、神奇的传说,为四方游客所仰慕,据碑文载,清咸丰帝曾慕名赏花。1985年5月4日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邢台地区电视台,均以“国色天香一奇葩”为题录制了专题片,再现了谷雨前后,慕名观赏者摩肩接踵、挥书作画、摄影摄像等热闹非凡的场面。1988年全国政协委员裴怡熔从成都赴京开会路过柏乡时,曾到牡丹园内一游,并题诗一首:“国色天色汉牡丹,名满中华贻自然,祝愿花好月常在,且盼两岸人团圆”。1991年5月,费孝通到柏乡县视察工作期间观赏牡丹园,并题词:汉代重气质,牡丹留正色,雍容见神姿,有幸伴君侧。1992年,河北影视制作中心以汉牡丹为背景,拍摄了电视剧《神花奇缘》。
汉牡丹因其神奇传说而受到人们的热爱,古代由僧人精心看护。柏乡解放后,寺僧解散,人民政府利用庙堂开办了小学,汉牡丹由师生看护。1983年,学校迁移,县人民政府在弥陀寺原址建立了柏乡县文物保管所,设专人看护汉牡丹,同时修建牡丹园,增建牡丹亭,县内书法名家黄镛书写了碑文,时引种了许多花草做陪衬,并开设了照相馆为游客服务。为提高柏乡县的知名度,1987年县委、县政府在北郝村设立牡丹花会,每年的“五·一”劳动节,为汉牡丹花节。
附一:咏汉牡丹诗二则
咏牡丹
清吴明勤
鄗南古寺游人多,
知是牡丹开满柯(棵)。
鄗南古寺游人弱,
知是牡丹开已落。
花开花落本寻常,
世态从此分炎凉。
牡丹开后有芍药,
芍药开时便萧索。
世人强半爱牡丹,
我人三十年前一游观。
近年花比往年好,
可怜贱子腰脚已衰老。
愿栽花木移万家,
万家都有富贵花。
争奈移去栽难活,
始知好花愿将红尘都摆脱。
寺僧爱将花护持,
未许闲人折一枝。
花开多在谷雨节,
红者如霞白如雪。
好花须将好意看,
天香国色莫摧残。
咏牡丹
无名氏
多年不到古禅林,
闻说花开聊再寻。
艳彼红色常如锦,
嗟予白发久难簪。
风风雨雨宜怜惜,
燕燕莺莺莫掠侵。
独此春华有高节,
洛阳谪去亦甘心。
附二:汉牡丹传说
柏乡城北十里,有个北郝村,村西头,有座弥陀寺。寺院里,有棵枝繁叶茂的牡丹,旁边还长着紫茎长叶的芍药。每逢旧历三月,两棵花株相继开放。花朵既稠又大,大的象面盆,小的似海碗,白里透红,十分美丽。天南海北前来赏花的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都说这是汉牡丹。岂不知这汉牡丹,还流传着几个传奇的故事哩。
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一个清晨的黎明,有个拾粪的老头儿,天刚蒙蒙亮就起来了。他挎筐掂叉儿,顺着大街往西走,当他刚刚走到弥陀寺的大门口时,眼前忽然一亮,阵阵清香扑面而来。他心里不由一愣,抬头一瞧,嘿!只见两个英俊美貌的童男童女,披红挂绿,手挽着手,笔莫悠悠地从半天空飘了下来,悄没声儿地降落到了弥陀寺里。老头儿扭头撒腿往回就跑。跑回家里把这事一学说,一传十,十传百的,一早晨的工夫,就把全村轰动了。大人小孩都觉得这事儿有点玄,前呼后应,成群结队地涌进了弥陀寺,东找西寻,结果什么破绽也没发现。只是在当院的一块空地上,发现了两棵水灵灵,鲜嫩嫩,破土而出的花株。人们便你一言,我一语地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这两棵花株准是早晨见的那俩童男童女变的,他俩在天上早就想着成双配对,家里人不答应,就从天上偷偷地来到人间,好做个长久夫妻;也有的说,这花株既是花神下界,哪儿也不去,专来咱北郝,保险这儿是块风水宝地,咱们可得好好地看护着,说不定以后还能沾光得济哩。人们细琢磨这话也在理,就修畦儿的修畦儿,扒埝儿的扒捻儿,挑水施肥,忙个不停。
说也奇怪,这两棵花株,在大伙的精心管理和照料下,竟见风似地猛长起来,不几天儿,就向上窜了好几尺高。在叶子碧绿的翠枝上,长出了许多密密麻麻的花骨朵。花开了,全村都是喷香喷香的,惹的彩蝶飞舞,密蜂嘤嘤,实在壮观。大伙异口同声地说,谁要是胆敢偷偷地掐一朵花,准叫谁手指头不烂也得长大疔疮,神花是不允许凡人随随便便掐花折枝伤叶的。时间不长,这花的名声,就象长了翅膀,很快就在四面八方飞传起来。
多少年过去了。
一天,一位身穿战袍,风尘仆仆,汗流浃背的将军,打马扬鞭,直向北郝而来。村民们一看,吓的赶紧关门闭户。将军下马,挥汗敲门,央求给碗水喝,找个地方躲避躲避,哪怕有个庙也好。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里,胆小怕事的村民们,谁还敢招惹这些事儿,就隔着门缝摇头摆手,说这村一没井,二没庙,你快往别的地方去找吧。那位饥渴劳累的将军无奈,长叹一声说:“北郝村,有一景,也没庙,也没井,土地爷住在墙窟窿”。
话音刚落,村外风烟滚滚,旌旗蔽日,战马嘶鸣,王莽的追兵赶上来了。将军深知处境危险,紧忙打马扬鞭向西边跑,在村西见一断墙寺院,遂跳了进去。“扑咚”一声,昏倒在花下。这棵花“唰”地一下舒枝展叶,把这位将军捂了个严严实实。追兵进村找不到踪影,就又出村向别的地方找去了。
过了个把时辰,昏迷中的将军被花催醒,睁眼一看,自己原来躺在花丛中,数株牡丹含苞待放,红如朝霞,白似银雪,顿觉心旷神怡,饥渴消失,精神抖擞,此时他想起人们说牡丹是神花,国之将兴,必有祥瑞。将军起身在寺内的断墙上题诗一首,跃马挺枪而去。
众村民望见王莽的追兵走了,又三三五五地来到了弥陀寺,只见墙上留诗曰:
小王避乱过荒庄 井庙俱无甚荒凉
惟有牡丹花数株 忠心不改向君王
刘秀题
读罢诗,个个惊的目瞪口呆。原来这棵奇花,就是国色天香的牡丹;而另一株呢?就是相依为命的芍药;那位将军呢?就是后来在高登基称帝的汉光武刘秀。
从此,汉牡丹的盛名,就流传开了。
1937年10月,日军侵占柏乡。驻县城的日军顾问高九中雄听说北郝村有几株神奇的汉牡丹,即想把汉牡丹连根挖走,运到日本,向其主子天皇邀功请赏。1938年春,高九中雄为把汉牡丹完好无损的运走,指使其贴身的随从们在牡丹花四周挖了几丈深的坑,在花根上带着碾盘大的泥胎,几十个人用了半天的时间,才把花装上四轮大车。大车没走出北郝村西口,牡丹的叶子即打蔫了。
牡丹一运到城里,高九中雄即在他住的大院里亲自指挥心腹们栽花、浇水、施肥,折腾了大半天,谁知还没到天黑,汉牡丹就枝枯叶落死了。
翌年春,人们惊喜地发现又从大坑里长出几株汉牡丹花芽,后来逐渐长成原来的棵状了。但其后直至柏乡解放,始终没有开花。
转眼到了1949年。是年春汉牡丹枝繁叶茂。花儿开得又多又大,清香四溢,好似在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