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教育方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柏乡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589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教育方针
分类号: G520
页数: 2
页码: 613-614
摘要: 自古以来,教育一直被社会所重视。封建统治者根据本阶级利益和需要,在兴办教育培养人才上,都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实行不同的教育宗旨和方针。光绪三十二年,清政府正式颁布教育方针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的教育宗旨是“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方针,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伪政权在沦陷区推行了奴化教育,抗日县政府则兴办人民教育事业。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工作逐步从“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关键词: 教育 学生 文化 柏乡

内容

自古以来,教育一直被社会所重视。封建统治者根据本阶级利益和需要,在兴办教育培养人才上,都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实行不同的教育宗旨和方针。
  光绪三十二年(1906),清政府正式颁布教育方针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1914年,国民政府颁布:“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这是第一个资产阶级德、智、体、美四育发展的教育方针,此后军阀交替执政,教育方针不断修改。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的教育宗旨是“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方针,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伪政权在沦陷区推行了奴化教育,抗日县政府则兴办人民教育事业。其教育方针是“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培养一批有爱国思想,有对敌斗争经验,有文化知识的青年,培育一大批后备人才”。
  1945年11月柏乡解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教育的方针是“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为生产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除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外,还着重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反内战等教育。并组织广大师生参加反内战、反侵略的宣传和生产自救。学校向工农开门,一批中小学校相继建起,教育很快得到恢复发展。
  1957年后,贯彻执行毛泽东提出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1958年“大跃进”,各类学校大搞勤工俭学,大办工厂、农场、饲养场,实行厂(场)校挂钩。学生到工厂、农场参加劳动,对培养劳动观点,转变师生思想,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1960~1962年经济困难时期,压缩办学规模,学校实行“劳逸结合”,停办一部分学校和班级。1962年,国民经济有所好转,各校按照国家颁发的《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生产劳动,课程设置,体育卫生等方面逐步完善了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期间,先后开展了“学雷锋”、学毛主席著作、忆苦思甜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阶级教育。1964年遵照“两条腿走路”(全日制与半工半读、半耕半读相结合)的方针,柏乡县实行教学与生产相结合。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小学校停课闹革命,组织“红卫兵”(小学校组织了红小兵)、“造反团”、“战斗队”,各校学习毛主席语录,搞“革命大批判”。1968年,各中学相继“复课闹革命”,根据“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精神,小学实行“五年制”,中学实行“二·二制”,即初中二年,高中二年,组织师生到农村参加劳动,搞“革命大批判”。中小学校由工人阶级宣传队、贫下中农管理,请老工人,老贫农讲课。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工作逐步从“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1983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各学校重视智力投资,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基础知识教育,在德育方面,重视对学生进行“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开展“学雷锋、树新风”、“五讲四美”(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道德、讲纪律,语言美、环境美、心灵美、行为美)、“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文明礼貌月”等活动,通过政治课对学生进行青少年修养、法律常识等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争做“四有”(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新人。1989~1995年,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德育的首要地位,五育(德、智、体、美、劳)并举,开展国情教育,地情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深化,教学质量逐渐提高。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柏乡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区划,自然环境,居民,经济综览,基础设施,农业,工业,乡镇企业,商业贸易等十九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柏乡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