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
柏乡县民重教兴学,代代相传。自古就有“省吃俭用,也要供个读书人”的佳话。明朝万历年间进士,后升为都堂的吕兆熊;清朝进士,后入阁为相的魏裔介就是柏乡县秀才、举人中的皎皎者。民国以后,县内72个村庄建起公立初级小学,38个村庄建立了民众学校,入学儿童1,000余名。创建县办师范学校1所,为小学培养师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柏乡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兴建中小学校,开办师范教育,组织农民扫盲。进入80年代后,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飞速发展。基础教育及配套设施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群众尊师重教,集资办学。1991年全县集资150万元建立教育基金会,改善办学条件。同年,经省验收柏乡县达到无盲县标准。1992年,小学阶段必备办学条件通过了省、地验收。1995年,乡乡建起了教学楼,全县拥有1所省重点高级中学,1所高标准职业教育中心,1所高标准教师进修学校,5所高标准乡(镇)初级中学,25所高标准村办小学。是年,全县开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第一节 教育方针
自古以来,教育一直被社会所重视。封建统治者根据本阶级利益和需要,在兴办教育培养人才上,都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实行不同的教育宗旨和方针。
光绪三十二年(1906),清政府正式颁布教育方针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1914年,国民政府颁布:“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这是第一个资产阶级德、智、体、美四育发展的教育方针,此后军阀交替执政,教育方针不断修改。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的教育宗旨是“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方针,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伪政权在沦陷区推行了奴化教育,抗日县政府则兴办人民教育事业。其教育方针是“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培养一批有爱国思想,有对敌斗争经验,有文化知识的青年,培育一大批后备人才”。
1945年11月柏乡解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教育的方针是“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为生产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除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外,还着重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反内战等教育。并组织广大师生参加反内战、反侵略的宣传和生产自救。学校向工农开门,一批中小学校相继建起,教育很快得到恢复发展。
1957年后,贯彻执行毛泽东提出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1958年“大跃进”,各类学校大搞勤工俭学,大办工厂、农场、饲养场,实行厂(场)校挂钩。学生到工厂、农场参加劳动,对培养劳动观点,转变师生思想,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1960~1962年经济困难时期,压缩办学规模,学校实行“劳逸结合”,停办一部分学校和班级。1962年,国民经济有所好转,各校按照国家颁发的《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生产劳动,课程设置,体育卫生等方面逐步完善了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期间,先后开展了“学雷锋”、学毛主席著作、忆苦思甜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阶级教育。1964年遵照“两条腿走路”(全日制与半工半读、半耕半读相结合)的方针,柏乡县实行教学与生产相结合。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小学校停课闹革命,组织“红卫兵”(小学校组织了红小兵)、“造反团”、“战斗队”,各校学习毛主席语录,搞“革命大批判”。1968年,各中学相继“复课闹革命”,根据“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精神,小学实行“五年制”,中学实行“二·二制”,即初中二年,高中二年,组织师生到农村参加劳动,搞“革命大批判”。中小学校由工人阶级宣传队、贫下中农管理,请老工人,老贫农讲课。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工作逐步从“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1983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各学校重视智力投资,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基础知识教育,在德育方面,重视对学生进行“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开展“学雷锋、树新风”、“五讲四美”(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道德、讲纪律,语言美、环境美、心灵美、行为美)、“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文明礼貌月”等活动,通过政治课对学生进行青少年修养、法律常识等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争做“四有”(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新人。1989~1995年,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德育的首要地位,五育(德、智、体、美、劳)并举,开展国情教育,地情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深化,教学质量逐渐提高。
第二节 旧式教育
汉朝以前,县内就有人请先生到家中,教子女识文断字。隋朝置县后,个别官宦后裔和富家子弟,入私塾读《四书》、《五经》,接受儒家思想和礼仪教育,没有学制,修业年限因家庭情况而定。一般农历正月二十开学,小满放学;九月二十开学,腊月二十放学。生员年龄参差不齐,悬殊很大。小的有七八岁,大的到十八九岁。据民国21年《柏乡县志》载,“宋天圣中,诏令天下,郡邑各建学,邑之有学,自此始”。
自明至清,五百余年间,柏乡县的私塾、学宫、义学、书院先后培养出24名进士(3名武进士),117名举人(武举32名),恩贡生161名,拔贡生15名,副拔贡生40名。
一、县学
元至正十二年(1352),县尹刘世英在县城东南角修建,主簿贺良佐重修。明洪武二年(1369)知县何礼迁建于县城东街,成化三年(1467)知县汪钜翻新,嘉靖十一年知县王前扩建,二十五年知县马写大修。光绪二十九年知县江南金重修后变为小学堂。县学在明清时期,即是全县最高学府又是教育行政机关,设教谕、训导各1人,每年俸银40两,协助县令筹备春秋两次祭孔大礼,管理教育县学生员。生员分三等,初入学的为附学生,成绩好、资历高的为廪膳生。此外还有增广生。
二、社学
社学何时修建已无证可考。
据民国21年《柏乡县志》载:明朝嘉靖二十五年知县马写建观德亭三间,也成为社学课堂。
三、义学
据民国21年《柏乡县志》载:清朝康熙五十五年知县张琦修建,在县城东街八蜡祠后。据考证,白阳营儿村东南和北大江村也建有义学。供贫士子弟有志者读书,由寺院或院田收入资助。
四、槐阳书院
据民国21年《柏乡县志》载:清乾隆三十年知县钟庚华购宅捐建。咸丰六年知县江恭先重修,光绪十五年知县李传棣又修;二十九年改为高等小学堂。院设山长,聘请有名进士或举人主讲,下有斋长,由院绅自邑中廪膳生充任,每年二月,由知县考选童生入院、肄业,以一年为限,生定18名,童定9名,每月三大课,以初四、十四为官课,二十四为斋课,均有奖赏。生员以超、特、壹,上、中、次为等级,专门研究六艺,准备科名进取。
五、私塾
私塾是科举时代民间办学的主要形式,清末柏乡县的私塾有4类:
村塾:村民集资聘塾师进行启蒙教育,清末全县约有村塾40所。
联塾:几个小村的联合办学,推举学董1人,负责征收学费,修缮校舍,聘请教师等。
家塾:少数大姓之族,自聘教师在家中教学。清末县内有名的家塾尤以西汪村的刘姓和南江村的刘姓两家规模大。
学馆:一些退隐官员或家境贫寒的秀才设馆于家中,聚徒授教,学生自俸学费,不计多少。
第三节 学前教育
1946年,中共柏乡县委、县政府组织广大妇女走出家门,参加生产,村村成立了农忙幼儿队,派老年妇女看管。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各生产队大办幼儿园,入园儿童8,664人,1960年自然灾害,农业欠收,人民生活紧张,各村幼儿园解散。1960年底,柏乡职工幼儿园成立。1968年,职工幼儿园解散。1972年5月,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报道了白阳公社营儿大队办起育红班,开展学前教育的事迹,县妇联会举办了全县育红班教师培训班,120名农村青年参加了培训,随之,各村小学校都附设了育红班。组织5~7岁的儿童,学唱革命歌曲。同时,生产队购买连环画册《红小兵》作为教材。有的育红班附在本村小学校内,有的借居民房,有的露天集中活动,逢雪、雨天气放假。1976年,县妇联会、文教局又投资办幼儿园。1979年,各村小学校附设的育红班相继停办。1981年,文教局在县城东门外兴建柏乡县幼儿园。1982年7月,因县直幼儿园招生量有限,县城北关小学附设学前班。招收6~7岁的幼儿30名,由一名高中毕业的女青年担任辅导员,开设故事、音乐、手工、舞蹈、游戏等课程,没有教材。1983年,全县普及了学前教育,各村小学先后附设学前班。开设手工、故事、游戏等课程,各乡(镇)中心校区设一名副校长分管学前教育。并对幼儿教师定期培训。1988年柏乡县教师进修学校对幼儿教师定期进行培训,开设语言、计算、美术、常识、音乐、体育、综合教育课程。1990年全县幼儿教师参加河北省幼儿教材教法过关考试,多数教师获取专业过关证,1989年,学前教育开始试用统一教材,开设语言、计算、美术、常识课程,同时各班配备了转椅、滑梯、秋千、跷板等大型玩具。1993年改用河北省统一的幼儿教材《幼儿画册》上、下各四册,一学年八册,然后升入小学。同年县文化教育委员会组织各学区主抓学前教育的副校长、幼教教师代表34人到保定观摩听课。并且在保定举行的学前教育自制教具展览中,北天村学前班的交通岗指示灯,固南村学前班的计数器获奖。1995年全县有学前班(幼儿园)167所,在园幼儿4,569名。
附:县内几所学前班(幼儿园)概况
(一)北街学前班 1988年,北街小学附设学前班,招收6~7岁儿童36名,1991年迁至北城墙外小学内,有6间教室,2间教师办公室,修建了转椅、秋千、滑梯、跷板等大型玩具,新置小型课桌、板凳,招收学龄前儿童66名。1994年,分大班和小班。1995年学校投资27,400元,北街小学教师集资14,400元,新建3间教室,分为大、中、小3个班,开始学前3年教育,学前班备有保温桶,供幼儿喝开水。年底有3名幼儿教师,在班幼儿达117名。
(二)柏乡县职工幼儿园 1962年在县城南街道西中段开办。“文化大革命”中解散。1976年,县妇联会、文教局投资租赁柏镇路路北县民政局前排东边5间房,重建柏乡县幼儿园,招收机关、干部职工的子女10名,实行全托制,1977年1月,县幼儿园解散。1981年5月县财政拨款和各单位集资,在县城东门外再建幼儿园,建成教室、宿舍、娱乐室10间,滑梯、转椅、跷板等大型玩具。始招1个班,30名幼儿,实行日托制。1982年分大、小2个班,招收幼儿68名,开设语言、计算、常识、图画、音乐、体育6门课程。同年5月,又分大、中、小3个班,入园幼儿达153名。1995年县财政投资扩建6间南屋。1991年又迁至南门以东路南。园中教室10间,幼儿宿舍4间,教师宿舍、办公室8间,厨房2间,总建筑面积404平方米,占地面积1,072平方米,园内有攀登架、滑梯、转椅、积木、荡船、秋千、电视机、收录机、风琴及其它教具,固定资产5.1万元。1995年入园幼儿80名,有园长1名、教师14名,保健员1名。
(三)西刘村育才幼儿园1994年春,西刘村学前班教师王平改个人投资6万多元,在村北征地1亩2分,建教室9间,创办幼儿园。实行学前三年教育,该校拥有滑梯、跷板、转椅、秋千、攀登架等大型玩具,配备新型木制课桌凳。有电子琴、录音机、打击乐器、贴绒板等教具80多件。开设语言、计算、美术、音乐、常识等课程。初招幼儿80余人,分大、中、小3个班,聘2名女教师。县委书记王留存、县委宣传部长尹孟谦、共青团柏乡县委、县教委、县妇联、柏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先后到幼儿园指导工作。1994年,王平改获得市教委颁发的优秀园长荣誉证书,同年5月20日,县委书记王留存为幼儿园题词:“幼儿天地、成才摇蓝”。1995年入园幼儿达200余名,除本村幼儿外,还有东刘村、南孙村、南阳、南滑、北滑、北阳、赵庄、寨里等村及在县城工作的干部职工的孩子。
第四节 小学教育
清光绪二十九年将原槐阳书院改建为高等小学堂,即县立高级小学,设单轨制3个教学班,招生75名,没有学制,教学内容类似私塾。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除科举。
民国初年,柏乡县72个村办起了公立初级小学校。县立高小一所,面向全县公立初级小学校招生,接受党义、公民、修身等思想教育,开设国文、算术、自然、地理、历史、习字、手工、音乐、图画等12门课程,学制为“四三”制(低年级四年,高年级三年)。学生每人每年交学费2块银元。民国2年(1913),县城东街女子小学成立,设1个高级班,1个初级复试班。民国12年(1923),高小改行“四二”学制,县立高小扩充为双轨4个教学班。民国14年(1925),天主教会在贾庄村创办“新民小学”设1个高级班,1个初级复试班。同年,县城南街东马道成立模范初级小学,单轨4个教学班。民国21年(1932),营儿村公立高级小学成立,1个教学班。民国23年(1934)贾庄天主教会的女子高级小学班并入城内县立女子小学。到民国26年(1937)初,全县农村初级小学有73所,完全小学3所,在校生2,208人,占学龄儿童总数的18.7%。据民国21年《柏乡县志》载,自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到民国21年(1932)柏乡县的初小、高小培养出大学生28名,专科生20名,中学生189名。
“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占领柏乡县城。日伪政权推行奴化教育,在县城建1所男子小学,1所女子小学。男校单轨制,2个高级教学班,招生100人,女校1个高级教学班,招生40人。同时,县抗日政府教育科在游击区组织儿童进行抗日救亡教育,读抗日课本,穿插识字教学,办学不稳定。
1945年柏乡县解放后,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基础教育,12月中旬,县文教科开办小学教师训练班,各村推举愿为人民教育事业服务、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员144名,到县城集中受训,培训结束后,到各村小学任教。1946年1月1日,各村开学,凡到入学年龄的儿童均可入学。2月县立高级小学在贾庄成立。招生40人。暑假后迁到县城东街孔庙,为县第一完全小学。1947年秋,固城店成立第二完全小学(简称完小);春,贾庄村成立第三完小。1951年营儿成立第四完小,南阳成立第五完小,龙华成立第六完小,大汪成立第七完小。1952年秋,赵村、小里村、西汪村、中鲁村、北黄泥村、白阳村、白楼村、内步村、东小京村各建1所中心小学,招收高年级学生。同年,全县共计初级小学89所,完全小学7所,中心校9所,入学儿童10,045人,占学龄儿童总数的55%。
1953年,全县中小学按照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暂行规定规程》(草案)规定的小学教育方针、任务目的、工作制度、课程设置和领导体制,开办社会主义学校,小学开设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图画、音乐,低年级不开史、地、自然课,沿袭“四二”学制。1955年,西马村、北江村、南大江村各成立一所民办高小。1956年小学开始教汉语拼音拉丁字母,学习普通话。1960年在自然灾害严重,经济困难时期,教育事业仍然获得发展。1961年,压缩办学规模,民办高小及各村高级班一律停办。
1962年国民经济有所好转,各村高小相继恢复,各校按照中共中央印发的《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生产劳动、课程设置、体育卫生等方面,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开设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等课程,同时还开设学习毛主席著作课、生产劳动课;学校组织文艺宣传队,排练文艺节目。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在“砸烂小宝塔”(东街完小)、“砸烂教育制度”的口号下,1968年12月,东街完小停办,小学一律下放到大队办。各校开门办学,学生学工、学农、学军、学商。到工厂、农村拜工人、农民为师,请老贫农管理学校,请工农兵讲师团到校讲课。批倒“师道尊严”,高喊“读书无用”。
1977年,各校逐步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小学实行“五年制”,通用河北省小学课本。3月,恢复东街完小。
1986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1987年东街小学开始试行“六年制”教材,选用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课本。1989年全县农村小学校实现了“八配套”即:校门、围墙、课桌、旗杆、操场、厕所、水管、图书室。
1992年3月,“小学阶段必备办学条件”通过了省、地验收。1995年全县拥有小学121所,在校学生28,769名,入学率达100%。
附:县内几所小学概况
(一)柏乡县东街小学 1946年在贾庄建立,是年暑假后迁至县城东街。1951年改称柏师附小,1952年更名为东街完小,4个初级班,面向北街、东街招生。3个高级班,面向县城及周边20多个农村招生。1958年改称东风小学,亦称“小宝塔”,“文化大革命”中,于1968年12月停办。校舍后排划给向阳小学(秀才营),课桌凳分给向阳小学、东街小学、北街小学。1977年3月,恢复柏乡县东街小学编制。1979年,由县财政提供建筑资金、东街村提供建筑用地6.6亩完成柏乡县东街小学扩建搬迁(校址在县城东门外)。1981年11个教学班投入教学,面向县城干部职工子弟和东街大队招生,时有教师18人。1983年又建教学楼一栋。1995年学校内设校长、副校长、教导处、总务处,拥有1个运动场,13个教学班,837名学生,62名教职工。
(二)西街小学 1945年农历腊月初八,西街小学成立开学,校址在馆驿街原伪公安局长魏增春的旧宅。3名教师,4个年级80多名学生,1个复式教学班。没有教材,教师自编顺口溜,让学生抄写、朗诵,穿插识字教学。如:
其一
贾家坟,酸枣多,大枣树,生几何,
祖祖辈辈说不清,只见每年酸枣落……
其二
我要做个好儿童,为个人家庭争光荣,
及时读书不懒惰,我要勤勉呵!还要有恒。
我要做个好儿童,为社会团体争光荣,
认真做事不畏缩,我要艰苦呵!还要热情。
我要做个好儿童,为国家民族争光荣,
努力从公不愁住,我要勇敢呵!还要忠诚。
除上课外,学生还参加社会活动,如组织成儿童团站岗、放哨、扭秧歌,迎送进城的解放军、在土地改革运动中组成啦啦队等。
1946年秋,学校改名为西街中心校,设校长,负责管理县城西、北周围村的初级小学的教学。1947年春,将原伪县长魏金斗的房子也改成为校舍,学校规模扩大,学生150名左右。同年秋,西街中心校并入东街完小。1948年东街完小改由县办,“西街中心校”又分离出来,校址在馆驿街的村民魏拾衣家,设校长,有3名教师,4个年级,1个复式班,学生40名。1957年撤销中心校改为西街小学,同年在原西大寺东又增一处校舍。1959年后,由于自然灾害严重,学生失学。1962年,西街小学分为西街小学和南街小学。1968年西街小学下放到大队办,改为五年制完全小学,设5个年级,4名教师,其中3个民办教师,有98名学生。1971年西街校迁到县城西北角,占地2.1亩,教师增到5人,学生人数也有所增加。1979年有教师7名,学生120多人。1985年,建新校,教室宽敞明亮,布局合理,有围墙,有厕所,具备基本办学条件,环境优美,学校教育质量提高,并开始附设学前班。1986年小学改五年制为六年制,城关学区在西街设立六年级复习班。西街校有六年级学生32名,升入柏乡中学18名,城关中学14名,受到社会好评。1987年学校有6个年级,教师9名,学生200余名,1995年西街小学有教师14人,有1~6年级6个单式班,1个学前班,共有学生300多人。
建校以来,西街小学毕业的学生中有5名考入兰州大学、成都电讯学院等名牌大学。
(三)北关小学 1946年初在北关北头建校,有4间东屋,1个复式教学班(一至四年级),40多名学生,1个教师。1978年,校址迁到北关村东,建教室12间,办公室3间,总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学生发展到80多名,2个复式班,1个单式班,教师增加到3名。1991年校址又迁至村东北头,建一座教学楼,两排平房,有教室21间,办公室4间,宿舍、图书室、仪器室8间,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校内附设学前班,有滑梯、转椅等大型玩具。1995年拥有教师14名(中师学历12名)。建校后50年间,北关小校考入中等专业学校15名、大专院校12名,其中有2名到外国留学。
(四)北大江小学 1930年在村北和尚庙建校,有1名教师,13名学生。1937年11月,校舍被日本兵毁坏,师生迁往村西马白旦的宅院上课,2名教师,30名学生,1个复式教学班。1948年土地改革后,马白旦的宅院作为斗争果实分给了贫农。师生又迁到村南大街路西的天主教堂上课,教师增加到4名,编成2个单式教学班,1个复式教学班。1957年由于年久失修,教堂成了危房,村公所派人又重修了村北和尚庙,师生又搬回了原址上课。1958年大队重修庙的北大殿3间,西厢房4间,学生编为4个单式教学班,4名教师,在校学生达120名。1960年教师增为5名(内设校长一名),编成1~4年级4个单式教学班,人数150名。1967年学校放到大队办,村里翻新校舍8间,新盖20间。小学5个年级,5个单式教学班,学生达200余名,教师9名。1969年教师增加到18名,有校舍40间。1970年新盖仪器室、图书室等14间。1985年后,北大江小学有5个单式教学班,10名教师,附设1个学前班。1980年始招双轨小学一年级2个班。1995年,有11个单式教学班,教师12名。
(五)柏乡县化肥厂小学 1986年,化肥厂在职工生活区建1所小学,初设学前班,1987年始招小学一年级1个教学班,26名学生,选文化素质较高的2名女职工任教。1990年经厂部申请,县教委派1名中师毕业生到学校任教。1995年该校拥有1~6年级6个班,9名教师,116名学生。附设1个学前班,24名幼儿,有滑梯等大型玩具。除招收县化肥厂、县大修厂职工子女外,也有附近企业、机关、农村的孩子入学。
第五节 中等教育
一、教育发展
1951年9月,柏乡县师范学校附设初中班。1953年,柏乡县师范学校合并到宁晋县师范校后,原柏乡县师范学校改建为柏乡县初级中学,开设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卫生、历史、地理、体育、美术等课程;初二开设《中国革命常识课》,学制三年。1953年,按照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和领导体制,开办社会主义中学。初二停开政治课和外语课;语文分汉语课和文学课。1956年固城店高小招收戴帽初中班。柏乡初级中学扩招为4轨制。1958年,固城店高小戴帽初中班改建固城店初级中学(以下简称固中)。柏乡县初级中学招高中班,更名“河北柏乡中学”(以下简称柏中)。开设政治、语文、代数、几何、理化、史地、体育等课程,学制3年。从秋季始教拉丁字母汉语拼音,学习普通话。1958年驻驾村、北江村各成立1所民办初级中学。同年初中取消《生理卫生》课程。
1960年,固中的初中升学率和升学人数名列邯郸专区第一,同年扩招为四轨。1961年,因经济困难,柏中的高中班合并到隆尧县一中。同年驻驾村、北江村两所民办初级中学停办。1962年,国民经济好转,柏中增招单轨1个高中班。1963年固中恢复双轨制,各校按照《全日制中学试行工作条例(草案)》,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生产劳动,课程设置,体育卫生等方面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67年柏乡县“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柏中、固中的学生停课闹革命,到全国各地进行“革命大串联”,组成红卫兵宣传队,开批斗会,把部分老师当作“臭老九”和“牛鬼蛇神”批斗。1969年柏中、固中解散。全县实行“高中不出社,初中不出队”。中学一律下放到社队办,复课闹革命,同年全县计高中11所,初中37所,开设语文、数学、工农业基础知识、毛主席著作(“老三篇”)等课程,实行开门办学,学生学工、学农、学军,到工厂、农村拜工人、农民为师,请老贫农管理学校,请工农兵到校讲课,打倒“师道尊严”、宣扬“读书无用”论。组织文艺宣传队排练文艺节目,“斗私批修”、“批林批孔”。响应毛主席号召“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初中和高中的学制一律改为2年,原柏中、固中高、初中的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回社后,在全县混编了14个高中班,不升学,毕业后劳动两年,由生产大队和贫下中农推荐(出身成份好,思想觉悟高的“根正苗红”的青年上大学、中专、“社来社去”)。
1972年恢复柏乡中学,招收高中生,1973年扩为4轨制。1974年,后三里铺、北大江、正元寺、南滑等7个村办起高中,65个村的小学内附设初中班。1976年柏中增招初中生(体育班)。
1977年高考恢复了,各校逐步转入正常教学秩序,由于所设课程和学制与高考的知识范围悬殊大,以及“文革”后几届高中毕业生都要升学。导致“大办复习班”,1979年,中小学试行全日制十年制,开设课程有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社会发展简史等政治课和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1980年开设英语课。1981年中学学制改为6年,数学课改为代数、几何课。1983年,固城店公社中学与固城店中学分设。固中为完中,固城店公社中学只招收初中。同年,全县调整办学格局。采用毕业停招和关停的办法,保留了3所完中、9所初中。初中和小学实施九年义务教育,部分学校推广封闭办学新经验,南马中学首先试行毕业班封闭教学,中考成绩显著。之后,内步、龙华、王家庄也先后采用,教学质量提高较快。1992年城关中学的高中班并入柏中,1993年柏中初中生毕业停招。1994年固中高中并入柏中。1995年全县拥有1所河北省重点高级中学和11所乡(镇)初级中学,高中在校生960名,初中在校生7,784名。
二、县乡中学
(一)柏乡中学 1951年,柏乡师范校招初中生2个班,称柏师附中。1952年秋,柏乡县师范学校合并到宁晋县师范学校,原柏乡师范学校改成“柏乡县初级中学”,招收初中生60名,双轨制2个教学班,设校长、教导主任。1958年暑假后,招收高中生40名,单轨制1个教学班,更名为“河北柏乡中学”。1960年高中班合并到隆尧县一中。1962年复招高中生80名,双轨制2个教学班,1969年解散。1972年春恢复,招高中生200名,4轨制8个教学班。1975年4月,更名为“柏乡五七大学”,停招初、高中学生,举办农、电、医培训班。1976年10月,恢复“河北柏乡中学”,招收高中生200名,4轨制8个教学班;初中生100名,双轨制2个教学班。1983年7月,东教学楼建成,1984年西教学楼建成,1989年西试验楼建成,1991年东语言楼建成,总建筑面积6085.2平方米。1993年停招初中生,高中改招6轨制。1995年柏中占地34亩,2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60名。设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保卫科、督导室。
(二)柏乡镇中学 1948年在西街建校,初名城关中心校,1953年合并于东街完小,1957年在县西街建城关中心校,1968年小学下放到社队办后,城关中心校迁往县东街原东街完小。1969年中学下放社队办,城关公社在原东风完小校址成立中心校,面向城关公社的22个大队招收初中生,单轨1个教学班,设校长、教导主任,有教职工28名。1971年师生自力更生建窑烧砖,在公社人力、物力的支持下,新建窑洞式校舍24间。同年,始招双轨制高中2个教学班,改称城关中学。此后,大搞勤工俭学,逐年翻盖校舍,改24间“窑洞”为30间瓦房。1976年初中改为四轨制,1981年高中班分文理科,增为5个教学班。1984年高中毕业停招高中,与县供销联社合办一个财会班。1990年又招一个高中文科班。1991年初中改为六轨制,1992年高中班并入柏中,学校更名为柏乡镇中学。1993年兴建二层教师办公楼28间;1994年建二层单面封闭教学楼48间;同年在校南征地9.789亩,租地8.813亩,建一个运动场和一个能容1,000辆自行车的存车棚;初中改招为八轨制,1996年在校学生1,377名,22个教学班,教职工218名。设教导处、总务处、保卫科、政教处。
(三)南阳中学 1946年在南阳村董世英家建校,土改后,校舍成为公房,1954年始称中心校,又名“农中”,校址迁往村东头高老棉家,不久,又迁至村西头。1963年兴建大厅。1969年始招高中学生1个班,称南阳中学。1980年停招高中生,改招初中生,4轨制4个教学班,1981年改招初中为单轨1个教学班,1985年改招双轨制。1993年,乡政府投资和全学区中小学生集资28万元,兴建1座高标准教学楼。
(四)王家庄中学 1952年在赵村建校,初名“王家庄学区中心校”,招小学生,1959年柏乡人民公社王家庄管理区办农业中学时,校址迁往王家庄村内东西街路北,1971年,小学下放到社队办后,始招高中生,单轨1个教学班,称“王家庄中学”。1976年停招高中生,校址迁到王家庄村北、南营儿村西,改招初中生,双轨2个教学班。1995年学校有44名教职工,806名学生。
(五)西汪中学 1952年在西汪村建校,初名西汪中心校,招小学生,设校长,1959年春,增设教导处,始有教导主任,主管教学工作,同时,中心校改为农业中学。1961年驻驾民办中学合并到西汪农中,西汪农中(中心校)分西汪、里村、中鲁三个中心校。后里村中心校解散。1968年中小学下放到大队办,始招实践生,双轨2个教学班;高中生双轨2个教学班,挂牌西汪中学,同时,中鲁中心校从中鲁村迁到西南鲁村;并新盖6间校舍,始招初中生,单轨1个教学班,挂牌南鲁中学。1973年南鲁中学的高中班并入西汪中学,只招初中生,双轨2个教学班。1982年西汪中学停招高中生,只招初中生。
(六)固城店中学 1949年在固城店北头东段路北建校,初名第二完小,后改为中心校,1958年改称固城店初级中学,1969年解散,师生并入固城店中心校,始招高中生,双轨制4个教学班,1981年固城店中心校与固城店中学分设,1994年固城店中学高中班并入柏乡中学。1995年学校占地30亩,始招8轨制初中,拥有21个教学班,1,100名学生,设教导处、总务处。
(七)南马中学 1959年在南马村后街十字街北头,借民房建校,初名南马农业中学。不久,南马管理区在村后街划地2亩,新建8间校舍,1961年,改称南马中心校。
1968年中学下放到社办后,始招高中生,1977年增招初中生,1982年停招高中学生。1995年在市中村南征地30亩,准备兴建教学楼。
(八)龙华中学 1964年在小鲁村建校,初名龙华农业中学,农中解散后改称龙华中心校,又名龙华中学,招初中生双轨二个教学班,同时,校址迁往龙华村(龙西)。1970年,初中下放到大队办,学校招高中生,单轨一个教学班,1971年,校址迁往村东(龙东),1972年,又迁往村北,占地8亩,先后建36间瓦房。1995年乡政府征地17亩,投资60万元,学生集资16万元,在龙华村东路北兴建高标准教学楼1座。
(九)白阳中学 1976年4月27日白阳中心校高中班与营儿小学分家,始建白阳中学。1980年停招高中学生,改招初中生双轨制2个教学班,1993年乡政府投资40万元,学生集资30万元在白阳村南征地27.6亩,盖8个教室,10间办公室。
(十)内步中学 1959年在内步村建校,初名内步农业中学,1960年解散,改称内步中心校。1964年北大江农中班迁到中心校,1966年学生毕业停招。“文化大革命”中复课后,内步中心校始招高中生,1个教学班,挂牌内步中学。1983年停招高中生,改招初中生双轨制2个教学班。1992年10月校址从内步村迁到马村东北,占地30亩,拥有2座高标准教学楼,总建筑面积1,380平方米,1995年学校设教导处、总务处。
第六节 职业教育
一、党政干部教育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柏乡县委经常举办党政干部训练班,讲授党的基本知识,同时召开各种会议,结合政治形势和任务,进行中共党史和马列主义理论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委以党章和中共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内容,并结合政治运动对党政干部和普通党员进行教育。1963年中共柏乡县委党校成立后,开始集中轮训基层干部和党员,“文化大革命”初期,党校解散,1972年恢复。
附:中共柏乡县党校概况
1963年在县城东街路南建校,“文化大革命”期间解散;1972年县委在县城秀才营街重新建校,分期轮训县直机关党政干部,学习《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左派幼稚病》、《哥达纲领批判》、《国家与革命》等6本书。1975年,县委在柏镇路北征地9亩,抽调县直单位53名干部,上午上课学习毛主席33条语录,下午建校,晚上在县光荣院借房住宿,年底建成校舍21间。之后,每年利用农闲时间培训农村党支部成员;定期培训一般党政干部。1985年开办党政干部中专班,面向全县招收中专学历以下的党政干部32名,脱产学习两年,开设《政治经济学》、《哲学》、《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史地》、《数学》、《语文》、《写作知识》、《理化》等课程。1995年有校舍56间,教职工14名,由1名县委副书记兼任校长,常设第一副校长、副校长、办公室、组教处、教务处、总务处。在校学员95名。
二、师范教育
1948年秋,县成立了师范学校。为解决师资缺乏的燃眉之急,又办了两期短训班,学期一年,招收在乡的知识青年,毕业后补充到教师队伍。1952年,柏乡师范并入宁晋师范。1952年10月成立小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由省教师进修学院、地区教师进修指导站垂直领导。1956年改由邢台师范函授部领导,1958年改称柏乡县函授师范学校。1982年,为提高民办教师的业务水平,县又建立了一所师范进修校,通过专业教育学习,逐步使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
附:柏乡县师范进修校概况
1982年在县城东门外建校。1983年面向全县招收32名民办教师,1个教学班,脱产学习3年,取得中师学历。由县文教局1名副局长兼任校长,设专职副校长,5名教职工;同时挂两个校牌:“柏乡县师范校”、“柏乡县教师进修校”。1985年师范班民师转正指标减为13名,增招14名民办教师,3名公办教师委培生,组成1个教学班。1988年师范班学生毕业后停招;学校除了对小学教师、幼儿教师进行学历进修辅导外,还开设了“二笔字”、“普通话”、“音、体、美”等短训班。1992年秋校址迁到柏镇路东段路南。1993年为了提高全县初中教师业务素质和文化水平,学校建立“三沟通”大专班函授辅导站,开设高等师范专科的课程,分专业编4个班,招生213名。1994年始增设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1995年该校拥有教职工33名,该校总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教学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宿舍700平方米,办公室140平方米,其它用房260平方米;中师函授毕业生938名,大专函授毕业生124名,举办教学技能短训班30次。
三、职业技术教育
1957年,毛主席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提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于是,普通中学开始增设技术课程,柏中、固中的初中和高中的毕业班,同时增设了“农业基础知识”课,每周上两节生产实践课。1958年东风人民公社和东升人民公社的10个管理区各建一所农业技术中学,1959年县农场成立农业技术学校,除开设普通初中课程外,主要开设农业基础知识课程、农业技术课和生产劳动课。1960年各校一律停办。
1982年按照中央改革中等教育结构的意见,柏乡县成立了农业技术中学。始招2个农技高中班。1986年《河北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暂行条例》颁布之后,柏乡县的职业技术教育又有发展,县职业中学除设农学外,还开设畜牧、林果、服装三个专业,学生增加到286人,同时把卫生局开办的柏乡县卫生学校,武装部开设的驾驶员学校等并于该校。1995年柏乡县职业教育发展到1所高标准职业教育中心、1所党校、1所卫生学校、10所乡级农业技术学校,开设党政理论、农学、畜牧、林果、裁剪、驾驶、中医、护士等13个专业,拥有职业高中6个班,职业中专10个班。
附:柏乡县职教中心概况
1982年8月在西汪村建校,初名柏乡县农业中学,面向全县招收100名初中毕业生,编2个农业高中班;由1名政府副县长兼任校长,学校设常务副校长、副校长、教导处,有13名教职工。同年9月28日,县政府在柏镇路购买生产资料公司的化肥仓库87间,租地30亩,为农中提供校舍,农中便从西汪村迁到柏镇路县化肥厂对面。1987年投资57万元在校北兴建胜利服装厂,供学生学习实践。1988年改称“柏乡县职业中学”,增招1个服装班。同年,投资87万元在校东路南兴建曙光养鸡场,供学生学习实践;1989年增招林学班、畜牧班。1993年面向邢台市各县招收100名职中高中毕业生,编2个财经专业中专班;同时,开办职业技术短训班。1994年校址迁到柏镇路南,增招1个师资中专班(民师生),1个微机中专班;同年与县劳动人事局合办1个技工班。1995年该校有教职工164名,在校普通中专生451名,职业高中生699名,开办各种实用致富技术短训班491人次,固定资产达145万元,流动资金100万元,能供7个专业450人实习,年勤工俭学总产值500万元,纯利润35万元。
第七节 成人教育
一、农村扫盲
民国前,县内居民多数是文盲。民国时期,县、区、村成立民众学校38所,教民众识字,“七七事变”后,各校解散。1945年11月柏乡县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扫盲工作,每逢冬春,各中心校、完小、初小都办冬季夜校,由小学教师兼任教员,或由各村文教干事负责,50年代后,县、乡、村都成立了扫盲委员会,农民学文化掀起热潮,据不完全统计,到1958年共计扫盲10,000余名。1962年初,县文教局设立成教股,各学区中心校增设1个主抓成教的副校长主管扫盲,各村小学成立扫盲班。1991年柏乡到达了无盲县标准。成人教育转移到职业技术培训上,各乡成立了农业技术学校,开办养鸡、果树管理等培训班。
二、职工文化教育
50年代,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先后设立文化补习班,配专职教师,单位由1名领导主抓。1952年成立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分初中班、高小班、初小班。地址初在原文化馆后院,后迁至馆驿街北头魏金斗宅内,校长张存诚,副校长王正平。“文化大革命”中,职工的文化补习终止。1974年,各单位纷纷办起“五七大学”,以政治学习为主。80年代后,在职工中,一度掀起“学历热”和“自学成才热”,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都建有职工教育组织,并配有专职教师。
三、函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柏乡县有许多教师参加函授学习,提高文化素质。80年代后,参加河北师大函授学习的中学教师达数十人。1983年,县教师进修校开办中师函授班,学历不达标小学教师都参加了学习。据统计,1993年,1,080名党政干部和中小学教师通过函授进修学习,获得了法律、党政干部基础、汉语言文学等专业及高等师范专科毕业证书;1995年函授毕业生达到2,000余人。
四、自学考试
1984年开始,全县许多在职干部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河北省高等教育考试委员会开设的党政干部基础理论、中文、法律、行政管理等专业的学习,通过自学,参加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举办的统一考试,各科成绩合格后,获得大专或本科文凭,由于不受时间和集中学习的限制,适合在职干部职工利用业余时间进修,因此很受欢迎。
五、职业短训
1985年后,部分有一技之长的人开办短训班,学员交纳一定学费,随到随学,学会为止。据统计,县内开办最多的是剪裁班。同时有些单位根据其特点开办相似专业培训,如武装部和交警大队开办司机短训班,县卫生局开办医务人员短训班等。1995年,剪裁班多集中在县城北关农贸大街的服装加工集聚区,有30多家。
六、电大
80年代,县部分青年参加电大学习,90年代,县教委成教股设电大工作站。同时,县农业局设农业广播学校柏乡分校,招收社会青年,定时听广播,以提高农业技术和获得大、中专学历。到1995年,柏乡县通过电大学习达到大专学历的150余人,中专学历的113人。
第八节 教师队伍
民国前,家庭私塾和官办的义学、书院,都是请举人、秀才任教书先生;民国期间,县里办了师范讲习所和师范校,始有师范毕业生到完小和各村公立小学校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里不仅办教师培训班,成立师范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培养小学教师,充实基础教育师资队伍,还有国家分配的大学、专科及中等师范毕业生到各学校任教。50年代开始招聘在乡有文化的农村青年为民办教师,弥补师资紧缺。1995年,全县有小学教师939名,中学教师740名,其它教师33名。
一、旧学校教师
(一)私塾先生 私塾先生多是落第举人或秀才,也有县衙小官,如教谕、训导。先生多以文采见长,通《四书》、《五经》,懂孔孟之道,崇尚师道尊严,常用训斥、罚站、打板子等体罚手段管理生童。教法就是领诵文句,指导习字,练写书信、对联、契约之类的应用文。(因史料残缺,没有历朝私塾先生的统计数字,其待遇情况也不掌握,故未收录)。
(二)民国小学教师 民国时期,县立小学校和村办公立初级小学校的教师有的毕业于师范讲习所,有的毕业于“县乡村师范学校”。除了掌握《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文史知识外,还学得一些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把学生分级编班,进行课堂教学,教法呆板,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用训导制度管理。
二、人民教师
(一)公办教师 1945年柏乡县解放。县委和县政府培训了300名教师,1946年1月各村小学开学后,先后赴任授课。同时,动员高小毕业生补充教师队伍,还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抽调部分同志从事教学。1947年土地改革中,对教师队伍进行清洗,家庭成份是地主、富农的教师被迫回家。1948年6月20日冀南行署发出《关于加强小学教育的指示》,要求对过去清洗的教师,依据团结教育精神重新审查,因成份关系或错误不大的被裁减者,应向其解释、道歉,允许复职任教,被清洗的27名教师先后复职。随后,全县教师人数逐年增加,1953年,为解决教师世界观的问题和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进行了思想改造运动;1955年在教师队伍中进行肃反工作,清除了隐藏在教师队伍中的反革命分子;1957年整风反右中,因“扩大化”,一些教师被打成右派回家;1969年公办教师下放到农村社队。1977年恢复公办教师待遇,稳定了公办教师队伍;1980年对38名受迫害的教师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恢复名誉,大部分重新上岗。1985年后教师素质迅速提高,中师学历的小学教师以每年30多名的数量增加,专科学历的中小学教师以每年10名以上增加。到1995年,县直各学校、乡(镇)中心校、村办小学校共有公办教师1,219名。
(二)民办教师 1954年,为缓解师资紧张,柏乡开始录用民办教师,1964年各村小学校建立了“耕读班”,一批“耕读老师”又应运而生;之后,各公社农业中学成立,又增添一批民办教师。1970年后,随着公办教师的待遇迅速恢复,民办教师每年有一定数额补充公办教师的自然减员,或到威县师范脱产学习二年,毕业后转为公办教师。1983年全县统一考试,录用了一批乡村高中毕业生为民办教师,并成立了县师范学校和县教师进修学校,对民办教师进行业务和学历的培养。1988年柏乡县师范学校停止招生后,柏乡县每年通过考试,选拔14名民办教师到宁晋县师范代培,毕业后转为公办教师,1995年,柏乡县有民办教师493名,其中获中级职称85名。人民教师拥护马列主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因材施教,教法生动活泼,形式丰富多样,有“启发式”、“对话式”、“直观式”、“球体式”等,采用民主管理,园丁式的教育方式,为祖国培育未来的建设者;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做到了课前背课有教案,课上教学有乐趣,课后批改作业有记录。
三、教师待遇
(一)政治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柏乡县各级党委政府和全县人民尊师重教。教师在群众心目中是有识之士,教学是文明工作。政治上,中心小学区校长享受科局级待遇,柏中、职中、党校校长享受县级待遇,一般公办教师为国家干部,50~60年代间,在“反右”和“文化大革命”期间,有的教师被错打成“右派”和“反革命分子”、“臭老九”,被批判、开除公职、坐监劳改等,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委为这些教师落实了政策,平反昭雪,大部分人重新上岗,补发了工资,有的还担任了学校的领导职务;同时吸收教师入党。柏乡中学从1984年开始先后有7名教师被选为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柏中教师张福玮被选为省人大代表;1995年柏中教师赵树森被评为邢台地区首届“十大杰出青年”。
(二)经济待遇 解放初期,全县教师实行供给制,每月7元边币和一些小米。1950年教师工资实行米薪制,小学教师每月领140~210斤小米;中学教师每月领200~250斤小米。1952年改为工资制,小学教师每月20~30元,中学教师每月28~40元,从1956年教师工资实行等级制,小学教师分11级,最低级别每月24.5元,最高级别每月54元,中学教师分10级,最低的每月39元,最高的每月93.8元。1977~1979年有部分教师工资升级,1980年普升1级。1985年工资改革中,教师工资实行职务工资、
工龄工资和教龄工资,是班主任的还按月领取班主任费,另外,教师按月增加月工资的10%;1994年后,全县中小学教师按职称实行新工资制,最低的177元,最高的800元。1995年教师工资又普调1级。柏中、职中、党校校长享受县级工资待遇。
第九节 教研教改
一、教研机构
(一)教研室 1951年,县教育科成立教研室,在东街完小办公,设主任、教研员。1956年迁至县城北街,1958年又搬到东风完小;“文化大革命”期间,教研工作瘫痪;1977年恢复教研室,设在县文教局。教研室下设中学文科和理科,小学语文科、数学科和自然科。1995年,教研室有主任、副主任、教研员等10名人员组成。
(二)教导处 1963年,各中心校区和县中学成立教导处,设主任,负责各村小学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文化大革命”后,柏乡中学、固城店两个公社中心校都成立了教导处,1995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共有教导处15个,正副教导主任30名。
二、教研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小学教师大多是各类学校的中小学毕业生,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出身复杂。每年秋假,教育科召开全县教师会议,学习党和政府的有关文件,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政治、业务水平。50年代,在“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中,通过观摩教学和公开课,解决教师世界观的问题和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教研活动含有政治化的倾向。60年代初,教研活动逐步注重业务,选典型课,推广精讲多练“启发式”教学方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1967年全县的学校停课闹革命,教研活动停止。1977年开始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80年代,教研工作侧重于教法研究,加强“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县文教局教研室、各中心校(中学)教导处组织教师按科目请进来,走出去,推广外地先进教学经验,如“说课实验”、“小学语文整体思维训练”等。同时,县文教局教研室组织教师定期听课,评选优秀课,推广教学经验,并播放城市教学改革录像,供教师学习参考。90年代初,教研内容渗入到第二课堂,在推广“五认真”教学的同时,引入说课训练,1995年又注重推广目标教学。
三、教研成果
第十节 教育设施
一、校舍
历代私塾校舍一般占用民房,官办的学宫、书院等校舍也是由普通官宅改修,义学则设在庙寺。民国时期,东街孔庙就是县立高小的校舍,72所村公立小学校舍都是旧庙、破寺或祠堂的用房。1945年11月柏乡县解放后,各村初设小学,大部分校舍仍是寺庙或祠堂用房,土地改革运动后,有的村小学校舍是地主的宅院房屋。
从50年代开始,县、(乡)政府投资先后建起了柏乡中学、固城店中学、东街完小;还拨款、拨物帮助部分村中心校完成学校的搬迁和改建。1959年,东升公社在驻驾村北新盖校舍12间,东风公社在北江村新盖校舍12间,建2所民中。1963年柏乡县发生特大洪水,冲坏了部分校舍,农村社员义务出工修复。1965年大地震中,大部分校舍倒塌,生产队出砖、木,师生亲自动手,修缮校舍。1978年因常年失修,多数农村的教室成危房,政府责成县文教局负责督促危房修建,对按标准修建的拨50%的修缮费,到1982年全县各学校共新建、修缮校舍1,412间。1983年7月政府投资兴建农业技术中学;同年,建东街小学教学楼一栋两层四个教室,在柏乡县师范进修学校盖瓦房33间。1986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后,制定了《柏乡县人民政府关于多渠道集资办学实施意见》,县、乡、村三级,投资改善小学办学条件,新建、扩建、修建校舍2,856间。1987年随着小学五年制向六年制过渡,县财政拨款8,000元,文教局拨款5,000元,群众集资59,200元,对东街小学进行了扩建。1989年全县农村学校实现了校门、围墙、课桌、旗杆、操场、厕所、水管、图书室八配套。1992年小学阶段必备办学条件经省地评估验收,达到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标准。1995年全县开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部分乡镇中心校筹建教学楼。
二、课桌及文具
民国以前,私塾、县学的课桌均为木制方桌,文具即毛笔、毛头纸、墨和砚。民国初年,各村初级小学校的课桌大部分为木板,县立小学用木制课桌。1986年,县、乡、村三级投资改善办学条件,中小学生告别“土台子、泥孩子”时代,普遍用上了木制课桌,白纸也是裁好的16开、8开等。90年代,普遍用装订好的作业本,练习本。钢笔,圆珠笔,自动铅笔等多种多样,铅笔盒也分铁制、皮制、塑料等不同功能样式,同时各校还建立了图书室、试验室、娱乐室。
第十一节 教育经费
一、经费
历代私塾为家庭所办,一切费用由家庭支付,私塾办学费用,采用捐资办法筹集,落第秀才设馆自办的私塾靠收取学生学费来办学。官办的学官、义学、书院,则有官府拨款支付费用,据民国21年《柏乡县志》载:“……以二顷四十五亩给诸生柏士……光绪二十九年设立学田拨充教育费……”。
民国时期,各类学校的教育经费,部分是税收,部分按地亩摊派,主要是以收取学生的学费为主。
1945年柏乡县解放,由解放区人民政府筹集办学经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办学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教育部门办的各级、各类学校所用经费以国家拨款为主,勤工俭学为辅。民办小学和民办中学则由学校所在社、队筹款,并收学生一定的学杂费。
1968年后,中小学下放到社、队办,教育经费由社、队筹集。同时各校实行开门办学“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勤工俭学成为办学经费的主要补充。1976年后,教育经费主要由县财政拨款,拨款数额逐年增加。1984年后,县乡实行财政包干,柏中、固中、师范、进修校、东街小学、县委党校、职教中心均由县财政拨款,10所乡(镇)中学及其所属小学校的经费由乡统筹。1986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1989年中共河北省委、省人民政府下发冀政[1989]1号文件,做出“农村教育费附加年人均收入在500元以上的,可按2~3%计征”和“乡级办学乡级管理”的指示。1990年全县各工商企业和农民每年均交纳一定的义务教育费附加,用以补充全县教育经费。1991年3月20日,柏乡县人民政府下发《柏乡县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征收一九九一年农村中小学教育费附加的通知》“……农村中小学教育费附加的征收比例按各乡(镇)1990年农民人均收入的2%计征,并依照承包土地的人口计算负担数额,然后提取附加费的10%上交县财政,用于县办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教育费附加是一项长期政策性任务。今后无其它改变,由教委直接下达任务政府不再行文。”同年11月11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又发出《关于征足用好一九九一年农村教育费附加的通知》。12月24日,县人民政府又发出《柏乡县人民政府关于对农村教育费附加征收、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专项监察、审计的通知》,从1991年12月27日~1992年1月5日采取自查、联查相结合的方法,由教委、财政、监察、审计组成专门审计小组,根据要求和项目逐步定项进行审计,认真按照柏政[1990]20号、[1991]8号文件要求,掌握政策界限,通过审计搞好立章建制,保证教育费附加征收到位,开支得当。
二、勤工俭学
50年代为响应“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号召,勤工俭学步步升级,到“文化大革命”中,实行开门办学后,勤工俭学发展到师生亲自动手建校。城关中心校的师生在南城墙下开荒十五亩建窑烧砖,附近贫下中农出工帮助,盖起“窑洞式”教室30多间,南鲁中心校校址多半是大坑,学生每天用小车拉土垫坑,终于建设成一个平整宽阔的校园。
70年代后期,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后,勤工俭学逐步走向正规。柏中、固中开设了机电维修;县职业中学还建起了养鸡场和服装厂。同时普通中心校学生开展夏秋拾杂粮。据不完全统计,从1980~1995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勤工俭学费收入达75万元,成为教育经费的有益补充。
第十二节 教育管理
一、行政管理
隋开皇十六年(596)柏乡置县后,县衙无教育管理机构;到了宋朝,始由县丞管学事,后专设学官;明朝改设教谕,训导;清朝光绪三十一年春,县设劝学所,配劝学总董为专职教育官员,宣统元年改总董为所长,民国十七年劝学所改为教育局,设局长;以后,教育局除局长外增设督学、教育委员、事务员;抗日战争时期,县抗日政府设文教科,后改为教育科,日伪县公署也有管理教育的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同时期中共柏乡县委、柏乡县人民政府(柏乡县人民委员会)各有一名副书记和副县长主抓教育工作,政府设教育科,下辖扫盲办公室和教师业余进修学校;基层乡镇(区)党委和政府也各有一名专抓教育的副书记和副乡镇(区)长,并设文教助理,村设文教干事。1956年全县11个乡(镇)人民政府相继成立文化教育委员会。1958年10月,柏乡县教育科与文化科合并为文教科,12月并入内邱县教育管理机构。1962年恢复柏乡县文教科,1964年改称文教局,下辖教研室、教师业余进修校、文化馆、新华书店、县直中学和各公社中心校。1968年县革命委员会撤销文教局,设文教卫生组。1974年县革命委员会文教卫生组改建为文教局。1986年7月,柏乡县教育委员会成立,设办公室、教育股、人事股、计财股、成教股,教研室下辖柏乡中学、固城店中学、县师范进修校、县职业中学、东街小学和10个中心校(区)。
1993年3月,县教育委员会与文化局合并为文化教育委员会;1995年,县文化教育委员会设10个股、室,有局长、副局长及工作人员18名。下辖招生办、教研室、电大工作站、柏中、师范进修校、职教中心、东街小学、县直幼儿园及各乡(镇)中心校(区)。
二、校务管理
清末和民国时期的县立高级小学,设校长,负责教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立高级小学设校长负责教务;各中心学区设中心校长负责农村初级小学的教务。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60年代,柏中、固中及中心校设立教导处,设教导主任,辅助校长管理教学。70年代后,各中学和中心校(区)逐渐增设了副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1995年全县共有校长、副校长、处(室)正、副主任89名,分级分口管理教育教学工作。
第二章 科技
第一节 科技管理
一、管理机构
建国初,县政府下设科技组,负责全县科技工作。1961年成立柏乡县科学技术委员会,“文化大革命”初撤销。1974年重建时始名县革委科技组,1977年11月22日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科委),原科技组撤销,有工作人员3人,负责全县的科技管理工作。1993年机构改革后,科委、科协合并,下设工业股(办公室)、农业股(科协股)、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新能源办公室),有工作人员15人。
1989年,县政府配备科技副县长,1990年全县各乡镇配备了科技副乡长,大部分村配备了科技副村长。
1992年,县科委成立了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负责提供科技信息和技术合同的认定、登记,到1995年共提供技术信息2,500余条。
1992年前,科技人员职称评定工作有科委管理,到1992年后公职科技人员职称评定工作归劳人局管理,非公职科技人员职称评定工作仍归科委管理。
1966年3月8日邢台地震后,柏乡县随即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做好日常震情监测,宣传地震知识,公布震情。1976年2月5日成立地震办公室,1983年撤销后,地震测报、宣传工作由科委兼管。
二、科研机构
(一)农业技术推广站 1957年7月成立了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并在一区、二区内设两个分站,隶属县政府农业科领导,有工作人员9人。1954年成立林业局,内设第一区、二区两个技术推广站,主要从事农业新技术的试验、推广工作。1987年成立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下设技术站。到1995年技术站共有技术人员6人,其中农艺师4人,助理农艺师1人,技术员1人。
1958年后,各乡镇均设有农技站,各村大多有技术员。1964年后,全县建起了县、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四级农科网”,对当时农业新技术、植树造林和杂交种的推广起到了很大作用。80年代后,由于农业新技术的大量推广应用,各村又出现了一批科技示范户,成为应用先进农业科技的典型,在农业科技推广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植保植检站 1958年在农业技术推广站下设虫情测报组,1978年改建为虫情测报站,有工作人员3人。1979年扩建为植保植检站,站址在西路村北侧。1977~1978年测报点在白阳村,1979~1980年在文安村,1981~1982年测报点在白阳村,1982~1990年在东路村,1992年后植保植检站设在南关农业局院内,1987年归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址在县城东环城路,主要负责新型农药和抗病虫品种的引进试验、推广及植物病虫害的检疫工作。1995年植保植检站共有技术人员6名,其中农艺师5人,农艺师助理1人。
(三)土肥站 1981年,县土壤肥料站成立,有工作人员3人,主要负责境内土壤普查和土壤各种养分含量化验及新型肥料的试验、推广工作。
(四)良种场 1949年3月14日,县良种场在北阳村北建立,主要负责优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和新品种的培育工作。良种场的成立对以后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尤其在种子工作方面最为突出。1995年县农场有工作人员25人,其中农艺师2人。
(五)农机化研究所 1972年,建立农机化研究所,隶属县农业机械管理局领导,主要负责新型农机具的引进、推广及革新和研制适合本地特点的小型农机具。
(六)气象站 1972年1月1日建立,1981年5月6日改为气象局,内设气象预报服务股、地面气象观测股和避雷装置安全性能检测站。现有干部职工5人,其中工程师助理3名,技术员1名。其主要任务是:开展地面测报、天气预报、农业气象和避雷工作设计、安装、安全性能检测业务。
(七)工矿企业科研小组 70年代后,部分县办工厂在引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过程中逐步建立了科研小组。到1982年,全县工矿企业共建有科研小组52个,其中水泥厂3个(建于1981年11月),化肥厂5个(建于1981年11月),磷肥厂3个(建于1978年5月),印刷厂5个(建于1978年8月),一棉厂6个(建于1973年),二棉厂3个(建于1980年7月),食品厂3个(建于1981年11月),酒厂5个(建于1981年11月),农机厂9个(建于1979年7月),电器厂7个(建于1980年2月),二机厂3个(建于1975年3月)。
第二节 科技队伍
建国前,县内科技人员甚少,主要为行医、教书者。建国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科技工作。一些大中专毕业生陆续分配到柏乡县,主要从事农、林、畜及教育、卫生等项工作,科技队伍随之壮大。1955年有科技人员98人,1965年有457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科技队伍受到冲击,科技人员受到不公正待遇。1977年11月22日,柏乡县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1978年后,为那些受迫害的科技人员平反昭雪,并恢复其工作。1979年冬开始对科技人员进行职称套改工作,1981年3月21日成立了县工程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范围包括文化、教育、体育、农、林、水、牧、医、工矿企业等方面,整个评定工作分三步走,第一步,学习动员;第二步,套改;第三步,复查。从1980年开始评定到1983年8月底结束,对101名技术干部确定了相应的技术职称。其中,工程类技术人员中被评为工程师的3人,工程师助理24人,技术员22人;农业类技术人员中被评为农艺师的4人,农艺师助理19人,农业技术员20人;畜牧类技术人员中被评为畜牧师的1人,畜牧师助理2人,畜牧技术员6人。
1987年8月、1989年、1993年又分别对科技人员进行技术职称评定工作,期间又对部分人员进行了复查、纠正,截止到1995年底,共对3,137名科技人员确定了相应的技术职称,其中高级职称30人,中级职称712人,初级职称2,304人。
第三节 科普活动与科技推广
一、宣传与咨询
建国后,政府各部门利用多种形式宣传科技知识。1952年10月12日(农历八月二十四日)柏乡城庙会,县政府举办了农业展览会,分互助合作、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劳模丰产经验、新式农机具等五个展馆,参观群众计3万人次。1979年,县科委建立科技资料室,藏有科技图书、资料近千余册,供科技人员查阅;创办不定期科学技术综合性刊物《柏乡科技》,1984年停办,共印发20期,近万份。1982年4月4日,县科协举办科技大集,参加群众万余人,解答问题3千多人次。1983年,县科委成立科教电影放映组。1979~1995年,县科委先后利用宣传栏,放映幻灯、录像等形式,举办科技展览100余次,受教育者达3万余人次。县广播电台定期举办科普讲座100余次。县科委先后聘请中国科学院、河北省农业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粮油作物所、河北农大、邢台地区农科所等研究人员为技术顾问,提供技术咨询1,500人次,对作物、蔬菜种植、果树管理等进行技术指导。
90年代后,政府各部门,尤其是农业部门多次利用集市、庙会兴办各类技术咨询活动,参加人数达13,468人次。
二、技术培训
1949~1957年,农业部门通过专门训练及开办夜校等形式,共培训人员6,000余名,他们作为农业技术改革中的主力军,对农业增产起到了巨大作用。1953年,县兽医联合会成立后,先后为农村培训了大量的畜禽防疫员,对当时畜禽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1956年农林部门又对上千名林业骨干进行了育苗、林木修剪等方面的培训。
1964年2月23~28日,县人委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培训社队农技员3768人,培训内容为小麦锈病查防,棉花密植,猪、鸡瘟预防注射,繁畜、保畜等。
1972年9月6日,县农业机械局举办第一期柴油机手训练班,为农村培养农机技术人员140名。
三、新能源利用
1976年8月5日,县成立沼气办公室,有工作人员5名,负责向群众宣传沼气知识,推广沼气使用技术。1982年撤销沼气办公室,成立新能源办公室(隶属县科委)。
1991年柏乡县新能源综合利用(太阳能日光温室种菜150亩,家庭用热水器700台)成绩显著,被邢台地区授予“新能源综合利用先进县”称号。
第四节 科研与成果
建国后,境内各部门的科技人员积极进行科研活动,从建国初期到1995年共搞科研项目55项,其中农业40项,工业15项,获地县奖励的20项,省级以上奖励的5项。
一、研究项目
(一)农田灌溉增产效益分摊系数 是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为研究水利灌溉增产效益和编制水利经济规范的一个项目,该项目由柏乡县水利局承担。根据华北地区农田灌溉构成对冬小麦、夏玉米和棉花等12种主要农作物的灌溉增产效益进行试验研究,提出了抗旱、节水和充分灌溉三分摊系数。研究成果于1988年通过水电部组织的技术鉴定,此试验和计算方法在国外尚无先例,在国内也是首次进行,居国内先进水平,其成果已被广泛采用,具有重要价值,社会效益显著。并获1988年水电部科技进步四等奖,1989年邢台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县水利局技术人员马均1991年获“国家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并被选入《中国当代科技发明大词典》。
(二)乔砧梨树密植栽培丰产技术 该项目始于1974年,是柏乡农艺师谢增顺与省果树研究所高级农艺师刘承晏共同承担研究的项目,实现了梨树乔砧密植“三年见果,五年丰产,亩产超万斤”。该项科研成果于1986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三)巨峰葡萄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该项目是1987年县科委与省现代化研究所共同承担的省科委下达的农业科研项目,该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四等奖,邢台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四)棉浆挂面白板纸 棉浆挂面白板纸是柏乡县板纸厂科技人员与天津轻工研究所共同研制、生产的,1989年获中国国家专利。
(五)云母纸 1994年5月,柏乡县南马云母纸厂的金云母纸通过国家级鉴定,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国北方地区空白。
(六)云母板 1995年11月,柏乡县云母压板厂生产的云母板通过省级鉴定,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二、技术革新成果
(一)1953年,县供销社城内轧花厂工人搞技术革新,把木脚轧车改装为铁腿,并使用五金瓦,提高了机器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二)1964年10月1日,县农机厂试制成功第一台小型碾米机。
(三)1969年11月2日,全县大搞改灶节煤群众运动,有一半以上农户改造了节煤灶。
(四)1973年,县棉油厂革新小组改革切丝扭扣工艺,试制成功了“双头同时推捆,自动切丝扭扣机”,工效提高了1.7倍,仅一年就节约铁丝5,000多公斤,价值1万多元。
(五)1977年10月11日,县电力局职工开展技术攻关,试制成功晶体管电子校表
台,填补了我省电子工业的一项空白。
(六)1977年,柏乡县水泥厂职工自制安装了机立窑尾气回收装置,使成球车间的粉尘治理达到了国家标准。
(七)1979年10月1日,县农机厂研制的5RT-3型谷物烘干机试制成功,效率为3~3.5吨/小时。1980年5月21日由省科委、国家有关部委及《光明日报》记者等50多人参加鉴定会,对产品进行了鉴定,并颁发了合格证书。
(八)柏乡县农机站在1992年的机泵测试与挖潜改造技术推广中,测试机井1,200眼,改造机泵750台,使装置效率提高7%,获邢台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两项技术填补了省内空白。
(九)1992年,柏乡县农机站与邢台地区农科所共同研制生产的4LZ~1.5型自走“之”式联合收割机(收割速度为4亩/小时)获邢台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十)1994年3月12日,柏乡县电器一厂与河北省华发公司联合试制成功“乳化柴油制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