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物资购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柏乡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554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物资购销
分类号: F252.2
页数: 2
页码: 400-401
摘要: 本文讲述了柏乡县商业贸易物资供应的物资购销情况。
关键词: 商业贸易 物资供应 物资购销

内容

一、金属材料
  建国初期,本县无专营金属材料的部门,有限的金属材料购销由推进社、供销合作社、物资供应站办理。1970~1978年,金属材料由物资局统一组织购销。此间,由于生产建设项目的增多,钢材供不应求。为此,物资部门采取调剂串换,远购近销的经营策略购进钢材,经营品种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保证了供应。1979年4月,设立了金属、燃料、木材和建材等科。1984年,成立了金属材料公司,有仓库600平方米,货场2,000平方米左右,地址设在镇内火车站南边107国道东侧。1979~1989年期间,国家每年计划内钢材指标达500~800吨,以及部分有色金属。从1990年开始,国家分配的计划指标逐步减少,到1993年全部取消。为了弥补计划供应的不足,金属材料公司先后与河北省金属材料公司、邢台地区金属材料公司、首都钢铁厂、唐山钢铁厂,邢台、邯郸、石家庄钢铁厂等单位建立了业务关系,积极组织购进钢材,保证了生产、生活所需钢材的供应。1987年,物资部门分别在凌家桥、固城店镇设立了两个钢材供应站,进一步方便了群众购买。1985年以前,年供应钢材量在100吨左右,1986年到1992年,年平均供应钢材量达1,500吨左右,最高达2,600吨。1993年,因自身体制和受个体金属材料经营者的冲击,开始呈下滑趋势,从1993年到1995年,年供应钢材分别为1,050吨、810吨、710吨。
  二、机电化轻产品
  建国初期,机电化轻产品由私营、国营百货公司和五金公司经营,主要经营少量的二、三类机电产品和部分纯碱、油漆等化工产品。1965年以后,随着工农业机械化对机电产品和化轻产品的需求量逐年增长,物资部门所经营的机电化轻产品种类也相继增长,开始机电产品和化轻产品由物资局综合组织购销,主要经营品种有机电产品(汽车、拖拉机、车床、变压器、电动机、水泵、轴承、电缆、电线等)、化轻产品(工业尿素、碳铵、橡胶、轮胎、硫酸、烧碱等),年销售额50万元左右。1979年,设机电化工科。1984年,成立了机电化轻公司,设在县城北关外凌家桥村南。1992年,又在县城东环路分设了第一机电设备公司,建立了以经营机电产品和化工产品为主的专业物资公司,经销的机电化轻产品,品种由过去的50多种增加到600多种,年销售额300多万元。
  三、木材
  建国初期,木材属一类产品,由国家管理。1958年,木材实行统购统销。本县因无森林资源,主要靠国家调拨供应,盈利寥寥。1962年物资供应站成立以后到1974年,国家每年调拨木材400立方米左右,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建设和群众生活的需要。1975年到1986年物资部门除完成国家分配的600立方米左右的调拨任务外,采取协作求援,调剂串换等方式组织购进计划外木材资源,年供应木材量达1,000余立方米,多时达4,000多立方米。1987年木材公司成立,地址设在京广铁路镇内火车站南边107国道东侧,货场面积约6,000平方米。当时,国家正在逐步减少分配调拨指标,逐步向市场经济转移。木材公司除一小部分木材靠国家调拨外,大部分木材都是靠自购自销。组织木材的方式主要是用当地生产的面粉去林区协作木材或求援,木材来源主要是从内蒙古的满归林业局、莫尔道嗄林业局、黑龙江的塔河林业局等地购进,年销售木材量达12,000立方米,最兴盛时期当属1987~1992年,其中1991年,销售16,595立方米。之后,因体制和个体木材经营者的冲击销量递减,1995年,销2,905立方米。
  四、煤炭
  建国前,本县用煤只限于一些富裕人家。进入50年代,用煤量有所增加,1963年,国家对煤炭实行计划供应,年分配的计划内用煤1,500吨左右,仍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了缓解供需矛盾,1970年,在临城县黑城建小煤矿一座,年平均采煤在7,785吨左右,总产煤77,849吨,1990年停办。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炭的需求量也逐步增大,为此燃料公司与大同煤矿、阳泉煤矿、郭二庄煤矿、邢台煤矿等建立业务关系,积极购进调运煤炭,年均销售煤炭达20,000吨,最高达36,000吨。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柏乡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区划,自然环境,居民,经济综览,基础设施,农业,工业,乡镇企业,商业贸易等十九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柏乡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