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粮食市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柏乡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551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粮食市场
分类号: F724.7
页数: 1
页码: 386
摘要: 本文讲述了柏乡县商业贸易粮油购销的粮食市场情况。
关键词: 商业贸易 粮油购销 粮食市场

内容

明清至民国时期,柏乡粮食交易以县城为中心,其它集市均有交易。建国初期,个别粮商和农民将自己生产的粮食拿到市场上买卖。
  1953年6月,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个体粮商被取消,农民余粮大部分由国家按计划征购,少量到集市上余缺调剂。1955年4月,恢复固城店粮食交易市场,主要上市品种有大豆、红小豆、青豆、黑豆、小麦种子、高粱、荞麦、玉米、小米等12种。1956年6月,成立城关镇粮食交易所。为确保完成国家征购任务,在征购期间关闭粮油市场,征购完成后方准许余粮上市,但上市成交量很小。1957年,关闭粮油市场。1962年,重新开放粮油市场,同时,在集市建立粮食交易所。1965年9月,再次关闭粮油市场。1976年,粮食市场再度放开,允许农民在完成征购任务后到市场自由买卖调济余缺,粮油市场趋向活跃,上市品种数目逐步增大。1979年,粮食局设议价股专门负责议价粮油购销。1983年,依据国家规定,政府允许供销社、农村其它合作商业以及农民个人收购和运销粮油,实行粮食多渠道流通,粮食市场空前活跃,但随之出现抬价抢购粮油或压级压价损害农民利益现象。1988年,根据国务院规定,采取措施严禁抬价抢购,清理所有经营单位执照,采取最高限价、最低保护价等办法指导市场活动,维护市场正常秩序。进入90年代,集市上只有杂粮上市,小麦面粉大多由各面粉厂经营,农民手中余粮除直接卖到粮站或面粉厂外,大多由粮商直接上门收购倒手卖给面粉厂或粮站,或直接销往外地。1994年,粮食局在县城南关(府前街南侧)建成粮油市场一处,以适应市场经济的流通需要,但到该市场搞粮食交易者甚少。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柏乡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区划,自然环境,居民,经济综览,基础设施,农业,工业,乡镇企业,商业贸易等十九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柏乡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