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图书馆
邢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邢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宏观调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柏乡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544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宏观调控
分类号:
F272.3
页数:
2
页码:
336-33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柏乡县民国以前至1995年工业企业宏观调控的发展历史。
关键词:
柏乡县
工业企业
宏观调控
内容
营的协调管理。手工业和私营作坊自发产生、发展。民国17年,县政府实业局和商会,对手工业者和私营作坊,实行有“行会”性质的管理,没有成文的计划、章程,因事论事。日伪统治期间,伪县公署军政要员,依仗权势,强行控制收买北街的铁器加工厂和西街的烧锅,民间手工业和私营作坊处于关停、瘫痪状态。1945年11月,柏乡县人民政府成立,执行“利用、限制、改造”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发放贷款、供应原料、定购产品,支持手工业和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从50年代初开始,县委、县政府有步骤地引导私营企业和手工业者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使其向集体和全民方向发展。1956年底,基本完成了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8年,随着国营、集体企业及其管理机构的建立,县人民委员会的主管工业部门,开始负责企业经营的决策和人、财、物的统一计划管理,并修定了各项规章制度。“文化大革命”期间,政企不分、党政不分,工人劳动报酬,改为固定工资,按月发放,企业的盈亏由主管部门统一核算。同时,结合政治运动,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要求职工注意安全生产,参与工厂管理,干部参加劳动。1976年,工业企业在计划调拨的前提下,原料不足可以自采,超产可以自销,计划亏损由国家补贴解决。
80年代,进行经济体制改革。1985年后,柏乡的国营、集体工业企业逐步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并开始在企业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和承包经营试点。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为了尽快发展壮大柏乡的县域经济,1985年2月26日,县委召开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开展致富翻番奔小康的大讨论。县委、县政府提出县办工业不要老实把眼睛盯在现有的摊点上,要在抓紧对现有企业进行挖潜改造的同时,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投入规模,要不断开辟新领域,新门路和新行业,大力发展乡镇工业,重点是发展饲料、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确立了柏乡县经济发展必须走“种养加一条龙”的路子,制定了“飞鸟型”经济战略(以农业为主体,以县办工业和乡镇工业为两翼)。1985年底,国营、集体企业,全部实行厂长负责制。克服了政企不分、职责不明,决策不速,互相干扰的经营弊端。从经营到人、财、物的管理进一步放权。1986年,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大型经济工作会议,制定县乡工业发展规划,树立农民企业家典型,总结推广乡镇工业先进经验,有利地指导工业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的发展,县乡企业的设备和技术力量迅速发展。1988年,县人民政府对县办工业企业,实行全员风险抵押承包,工资总额和经济效益挂钩。进一步提高企业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调动了工人参与管理、积极生产的极大热情。1989年,投资扩建和改建了一批企业,完成了对老企业的技术改造,使全县工业形成了六大支柱行业。1990年,指导企业研制高优产品,深入开展学习宁晋印染厂的先进管理经验。1993年,指导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改善企业管理,加速发展乡镇企业。1994年,按照小康县建设总体规划,成立县办工业领导小组,宏观指导,定期调度,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开展“抓重点、合力促帮、减亏扭亏”活动,制定了《关于县办工业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及长远规划目标。1995年,狠抓县办企业领导班子的政治思想建设,广泛开展“学习马恩华”活动,提倡爱岗敬业精神,制定了《关于县办工业领导班子考核奖惩意见》。广泛开展“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的引进活动,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采用项目法人制、股份制、国有民营、兼并,破产重组等形式,使个别常年亏损、负债累累的企业焕发了生机。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区划,自然环境,居民,经济综览,基础设施,农业,工业,乡镇企业,商业贸易等十九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柏乡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