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蛋鸡养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柏乡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539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蛋鸡养殖
分类号: F326.3
页数: 2
页码: 316-31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柏乡县蛋鸡养殖的发展概况。
关键词: 柏乡县 蛋鸡 养殖

内容

一、发展概况
  本县居民养鸡历史悠久,品种以本地紫鸡为主,饲养形式均为一家一户散养,多则二、三十只,少则二、三只不等,饲养管理也比较粗放,雏鸡成活率低,鸡的寿命短,产蛋率低、商品率低。1970年后陆续引进一些新品种,主要有:来航鸡、九斤黄、芦花鸡、依沙褐、海塞克斯等。1975年食品公司在柏镇公路南侧城关食品站内建优种蛋鸡繁殖场。1985年后,中共柏乡县委、县政府把蛋鸡养殖确定为本县农民发家致富、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制定优惠政策,在资金、水电上倾斜,支持养鸡业发展。随着全县养鸡专业户逐年增加,养鸡大户笼养鸡多达1.2万只,全县形成了养鸡热潮。1990年全县蛋鸡存栏达55万只,1993年达292万只,1994年达527.8万只,1995年建成南鲁、西汪、南阳、内步4个养鸡70万只的专业乡,张家庄、方鲁、陈家庄、里村、内步等39个7万只以上的专业村。相续建成了一批蛋鸡生产小区,实行统一饲养、统一防疫、统一购销等。鸡蛋除供应本县、石家庄市、邢台市外,还销往京津地区,并打开了南方市场,销售网点扩展到河南省的南阳、平顶山、许昌,湖北省的武汉,湖南省的长沙,广东省的广州、湛江、茂名、梅州、惠州,福建省的厦门、漳州,安徽省的阜阳,四川成都等城市,并与广东西江蛋业公司合作打入了香港市场。大规模的蛋鸡生产和销售,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成为农民翻番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
  养鸡业的发展带动了其它相关行业的发展,1995年全县已建成孵化厂4个,饲料厂100家,拔丝鸡笼厂120家,蛋箱蛋托厂8家,屠宰厂30家,兽药供应门市、动物医院43家,蛋鸡生产及服务加工业年产值2.5亿元,为振兴柏乡经济,加快小康建设步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重点养殖场
  (一)石家庄晨光种鸡场
  该场于1993年10月创建,1994年8月正式投产,是一个集种鸡饲养,雏鸡孵化、天津正大精料经营和跟踪服务为一体的集约化种鸡场,常年饲养褐壳蛋鸡父母代8,000~8,500套,1997年3月9日自烟台外贸种禽公司引进海兰褐父母代种鸡4,500套,5月23日第二次引进4,000套,自北京市西山孵化设备厂引进国内最先进的电脑孵化设备11台,每年可为养鸡户提供优质商品代雏鸡50余万只。
  (二)陈家庄蛋鸡生产小区
  1997年5月,陈家庄村22户农民投资39万元建成蛋鸡生产小区,有高标准鸡舍19栋,蛋鸡存栏5.9万只。
  附:其它家禽养殖
  1.鸭历史上有一家一户饲养少则三、五只,多则八、十只,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养鸭有了一定发展,本县前三里、寨里、东里村等村部分农户以股份制方式集中饲养,有的多达万只,由于经济效益欠佳,1997年养殖量大大减少。
  2.鹅有史以来,本县居民一直是零散饲养。
  3.鸽过去,本县居民只是零散饲养,90年代后,商品鸽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好,县内部分户开始集中笼内群养,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柏乡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区划,自然环境,居民,经济综览,基础设施,农业,工业,乡镇企业,商业贸易等十九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柏乡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