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图书馆
邢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邢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节 林木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柏乡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5390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林木管理
分类号:
F326.3
页数:
2
页码:
313-3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柏乡县林木产权管理、经营管理的发展历史。
关键词:
柏乡县
林木
管理
内容
一、产权管理
旧时境内无林木专管机构,民国21年(1932)始提倡在槐、午二河河堤上植树固岸,同时由沿河各乡之乡警负责保护,随时巡查,如有破坏堤岸树木者,重罚严惩。
50年代初,在育苗、植树的同时,注意了护林工作。1955年冬,各村树木由集体管护,成立了护林专业组。1958年大跃进中,毁林严重。林木遭到严重破坏。1962年为恢复、发展、保护树木,开展了树木确权发证工作,共发放《林木所有证》3万余份,明确了林木权属,增强了群众护林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林木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林木权属再次发生混乱,把群众庭院以外的全部树木划归集体,影响了群众护林植树的积极性,虽然村村有管护组织,全县护林人员达200余人。但由于法制不严,树木被盗及毁林现象时有发生。1980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针对“年年植树不见树”的现象。开展了《森林法》及林业法规的宣传。1982年,全县再次进行确权发证工作,共发放《林木所有证》6万余份。1988年为加强林木管护,县政府颁布了《关于加强林木管护的布告》,同时对村边、路边等集体林木,进行了承包,贯彻“树随地走,谁种谁有,允许继承,永归个人”的方针,稳定了林业生产秩序,调动了群众管护树木的积极性。午河沿岸树木归水利局管理。1989年,乡村普遍制定了《护林公约》、《乡规民约》,各乡镇成立了3~5人的护林领导小组,并在学校开展了“绿化小警察活动”。1995年全县有护林员427名。
二、经营管理
1949年至初级社时期,林木以个体营造为主,为社员自栽、自管、自有。高级社时期,树木除房前屋后的归个人外,其余全部作价入社,统一栽种,统一管理,收入年终分红。人民公社化后除庭院树木外,一切树木归集体营造、集体管理,一些林果重点村成立了专业队(组),负责林果各项生产及管理。
80年代后,林木分国营、集体、个人三级经营管理,县级公路两旁林木归交通局管理;午河堤岸的防护林归水利局管理;乡级公路的树木、农田林网、防护林带、果园及部分村旁大树归乡或村集体所有,大都实行了不同形式的承包责任制,有的作价归户,有的分包到户,有的由大户承包,有的联产承包,承包者按合同规定交付承包费;村民房前屋后树木归个人所有,自行管理。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区划,自然环境,居民,经济综览,基础设施,农业,工业,乡镇企业,商业贸易等十九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柏乡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