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柏乡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5375
颗粒名称: (四)梨
分类号: S661.2
页数: 1
页码: 3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柏乡县梨早期县内只有少量零星栽培,1964年刘家场发展了30余亩,计500余株。1973年常乐、南江、南瀑水、中鲁、东南鲁、西施庄、小鲁都栽植了梨园,面积有248亩,计4,185株。到1979年梨树面积发展到3,018.6亩,计159,937株。1983年全县梨产量达到74.8万公斤,1986年达到172万公斤,1989年达到476万公斤。县内栽植的品种主要是鸭梨、雪花梨和慈梨。喜沙壤土,对肥水要求高,耐微碱。果实9月中旬成熟。果形倒卵形,近梗处有鸭头状突起和黄褐色锈斑。平均单果重160克左右。果皮薄,果肉白嫩、细脆,有芳香气味,甜而多汁。结果早,易丰产,易受黑星病危害。2.雪花梨:多为鸭梨的授粉品种,产量和面积仅次于鸭梨。1977年从山东引进,有少量零星栽植或作为授粉树。
关键词: 柏乡县 果品

内容

早期县内只有少量零星栽培,1964年刘家场发展了30余亩,计500余株。1973年常乐、南江、南瀑水、中鲁、东南鲁、西施庄、小鲁都栽植了梨园,面积有248亩,计4,185株。到1979年梨树面积发展到3,018.6亩,计159,937株。1983年全县梨产量达到74.8万公斤,1986年达到172万公斤,1989年达到476万公斤。县内栽植的品种主要是鸭梨、雪花梨和慈梨。
  1.鸭梨:占我县梨树面积的60%左右。喜沙壤土,对肥水要求高,耐微碱。果实9月中旬成熟。果形倒卵形,近梗处有鸭头状突起和黄褐色锈斑。平均单果重160克左右。果皮薄,果肉白嫩、细脆,有芳香气味,甜而多汁。结果早,易丰产,易受黑星病危害。
  2.雪花梨:多为鸭梨的授粉品种,产量和面积仅次于鸭梨。生长健壮,产量高,抗黑星病能力强,果实9月中旬成熟,果个大,长圆形。平均单果重250克以上,果肉细脆,多汁,味甜,有芳香气味。果皮厚,耐贮存,是深受当地百姓欢迎的品种。
  3.慈梨:又名莱阳梨。1977年从山东引进,有少量零星栽植或作为授粉树。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柏乡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区划,自然环境,居民,经济综览,基础设施,农业,工业,乡镇企业,商业贸易等十九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柏乡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