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农用肥料与科学施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柏乡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5316
颗粒名称: 五、农用肥料与科学施肥
分类号: S14
页数: 2
页码: 287-28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柏乡县农用肥料与科学施肥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 柏乡县 农用 肥料

内容

(一)农用肥料
  1949年前,县境内农田施肥主要以施农家肥为主,辅之以饼肥。农家肥主要有厩肥(牲畜、猪、鸡粪)、人粪尿、圈肥、秸秆肥、土垛肥等;饼肥主要有棉饼、豆饼、菜籽饼。建国后开始引进施用少量化肥,主要是硫酸铵、碳铵等氮肥,之后引进尿素。1985年春季为解决农业生产肥料不足问题,掀起了群众性的“三拆、四挖”运动,全县共拆老房6,332间,拆炕28,318个,拆旧锅台15,872个,社员还献出了一部分准备上自留地的肥料,共挖肥27,610万公斤。从建国初期至60年代,化肥施用量虽逐年有所上升,但由于受化肥工业发展和经济条件制约,仍以有机农家肥为主。60年代后,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粮食产量不断上升,化肥在粮食增产中的作用愈加显著。因此,进入70年代后,化肥施用量大幅度增加,除氮肥外,还开始施用磷肥。到70年代末,农田施用氮、磷化肥普及全县,施用量成倍增长,由古老传统的有机时代转入有机与无机同步发展的并立时期。进入80年代后,开始引进钾肥、复合肥、专用肥。主要有小麦、果树、花生专用肥、三料磷肥、磷酸二铵、氯化钾、生物肥料等。1988年后,除氮、磷、钾三元素化肥施用量增加外,还开始施用锌肥、硼肥、锰肥、铁肥等微量元素肥料,从而进入了以无机肥为主的时代。但是,由于重视了化肥的投入而忽视了秸秆还田、沤制粗肥,有机肥的施用量大大减少,致使土壤耕层有机质、腐殖质含量逐年下降。90年代后,由于县域内养鸡业和生猪生产的发展,农民又开始重视有机肥的施用,主要用于果树和小麦蔬菜底肥。
  (二)科学施肥
  建国初期至60年代,农家肥、饼肥全部用作底肥。60年代后,在玉米栽培上推广了“一棵苗、一锨肥”的施用法。70年代推广前重后轻施肥法。1978年开始推广氮、磷混施、浅施技术。1986年根据县内土壤肥力,推广配方施肥法,全县小麦平均亩产达340.8公斤。1988年后推广锌、硼、锰和磷酸二氢钾施用技术,1989年小麦亩产达362.8公斤,1995年固城店镇、南鲁乡小麦亩产突破400公斤。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柏乡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区划,自然环境,居民,经济综览,基础设施,农业,工业,乡镇企业,商业贸易等十九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柏乡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