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图书馆
邢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邢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节 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柏乡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5190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管理
分类号:
U491
页数:
4
页码:
254-2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柏乡县交工管理概况。
关键词:
柏乡县
交通
管理
内容
一、机构
1957~1958年12月,柏乡县的交通管理工作由农业部门兼管,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1957年县人民委员会设工交科,负责各种车辆的管理和公路养护。
1958年,柏乡、隆尧、临城、内邱合并为内邱县,隶属邯郸专区。1962年元月恢复柏乡县建制,成立了柏乡县交通运输局,不久改为交通科。1965年5月交通科改为工交科,并增设柏乡县公路管理站。1968年撤销工交科,成立交通手工业革命委员会,公路、交通一起办公称交运站。1971年交通、邮电合并为交通运输委员会。1972年8月成立交通运输局。1980年改为交通局。到1995年交通局下设人事秘书股、乡路管理站、计划财务股、高速公路管理站,共有干部职工20人,辖5个企事业单位:运输管理站、养路费稽征站、公路管理站、运输站、运输公司。
二、公路养护
(一)管理机构
公路站于1963年成立,有干部2名,养路工7名,负责县境内的公路养护工作兼管养路费征收、交通安全、地方道路的测绘设计和施工,公路站业务归县交通局和地区公路管理处双重领导。1985年底有养路工43名,其中集体工36名,正式工7名,10马力拖拉机4台,小型压路机一台,自动喷油车一辆,半自动喷油车一辆,小拖配动力推雪板二部,河北东风牌汽车2部,大型二轮轧路机一台,担负全县的公路养护任务。1985年柏乡县被地区命名为“公路无障碍县”。十五里道班,于1989~1993年连续被评为“文明道班”、“十佳道班”。
1989年交通局成立“公路管理股”。1994年改为“乡村道路管理站”,有干部、职工5人,拥有15~18吨压路机一台,喷油车1辆,配备养路工31人,分包路段,及时进行养护。
(二)公路绿化县政府遵照《交通部绿化公路暂行办法》组织群众多次在公路两旁植树。1978年对镇固线北段树木进行了更新,植白杨5万株(每边5行,株距、行距各2米),由公路站投资购进树苗,发动沿线群众栽树。1981年对宁高线全部树木进行了更新,每边各一行,生长良好。1985年底全县干线公路全部实现绿化,公路树木已达5.8万株。
到1995年底,全县10个乡镇,118个村全部通了油路,全县乡村道路全长106公里,绿化投资36万元,绿化里程84公里,植树5.04万株,成活率为96.7%,保存率为94%。
(三)养路费
1980年前,征费工作由公路站1~2名职工代管。1980年6月成立了养路费征收小组,地点设在公路站,一名组长,两名养路工负责养路费征收工作。1983年人员增加到4人。1984年重新调整征费人员增加到5人。1985年11月成立了交通局征费股。1989年春天成立了养路费稽征站,人员增加到7人。
遵照交通部颁发的《华北地区养路费征收暂行办法》,1961~1979年,征费标准为:营运汽车按运费收入的10%,畜力车按6%计征,非营运汽车75元/月·吨,拖拉机3.7元/月·马力,马车13元/月·辆,小驴车5元/月·辆。1980~1984年,征费标准为:汽车70元/月·吨,拖拉机3.5元/月·马力,马车10元/月·吨,小驴车5元/月·辆。1985~1989年,征费标准为:汽车90元/月·吨,拖拉机1.8元/月·马力。运输部门营运汽车征费度12%。1990年后,客车按160元/月·吨,货车、拖拉机、三轮车(机动)按150元/月·吨收费。
自1985年起,养路费稽征股开始办理车辆购置附加费业务,遵照交通部有关规定附加费按购车原价10%收费。
三、车辆管理
随着机动车辆的增加,个体车辆运输业也很活跃,为了加强运输市场管理,根据上级精神,1979年县交通局设运输管理股,主要是负责本县公路运输货源的联系。1980年由运输管理股改为车辆管理办公室,主要是管理企事业单位和个体车辆的购置、审批、封冻、节油等。1985年1月由车辆管理办公室改为运输管理站,全站定编5人,1989年被评为“地区双文明单位”。到1994年运输管理站共有干部职工9人,其中干部3人,固定工6人,配有双环吉普车1辆。运输管理站的职责是:贯彻交通工作方针、政策、法规,协调运输事业的发展,传导运输信息,疏通渠道,保护合法经营,监督运输装卸服务规程,发放各种票据,办理正常运输手续;协同合作运输,审批行车路线;协同物价、税务、工商部门搞好运价、税收和从业登记。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运输业务大增,机动车辆迅猛发展,到1995年底全县拥有中长途客车22部,货运机动车306辆。随着车辆逐年增加,维修车点增加,曾一度出现乱经营、乱收费,车辆乱停、乱跑现象。1988年以来,多次采取措施,对全县客运市场进行整顿,实行定路线、定站点、定班次,在县城运输站门口、固城店、南黄泥、北滑、叩村分别设立了个体客运车辆停车站,统一票价、票证。尔后,又整顿了货运、搬运装卸、出租车辆和车辆维修等市场。为了进一步搞好货物运输,又成立“运输服务部”、“货物运输市场”,协调货源和车辆间的联系。交通局成立了“交通巡回法庭”和“执行法规、政策监督小组”,对不执行法规、政策和规章制度者给予制裁和纠正。
四、交通管理
(一)监理机构
1975年3月,县始建车辆监理站,有监理人员3人,受地区效能局监理所和县交通局双重领导,负责办理县境内的车辆监理业务。根据国发(1986)94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改革道路效能管理体制的指示》,于1987年移交县公安局领导,称“柏乡县公安交通警察队”。1989年改为“柏乡县公安交警大队”,内设柏乡县公安局车辆管理站。1995年底有工作人员19人,下设办公室、事故股、业务股、执勤一中队、二中队。
(二)机动车管理
机动车入户持有国家统一制发的机动车辆购买证,产品合格证、发票和调拨单,有本单位的介绍信,经交警队检验合格后换发牌照,方可行驶。违章者给予批评并处以罚款和停驶,并责成车属单位限期补报入户手续。1984年中共中央(1984)1号文件和国务院(1984)27号文件下发后,为方便个体、联户购置机动车,凡车辆来历正当、有凭证,车辆经检验合格,有第三者责任保险手续,一律给予办理拨发车辆证照,准予行驶。1985年,购置新车,先到县交通局缴纳车辆购置附加费,然后再办理拨发牌照手续。
机动车年度检审,依据公安部、交通部制定的《城市和公路交通管理规则》,县交通部门每年7~9月对机动车进行一次全部检查,同时对驾驶员进行年审。凡检验不合格的一律停止行驶,收缴行驶证,限期修复再检。再次检查不合格要扣留牌证。过期不参加检验的车辆,除责令停止行驶外给予罚款处理,并限期补审验。1994年参加年审机动大客车18辆、大货车112辆,客货、吉普215辆,驾驶员验证1,208人。
(三)驾驶员管理
1994年10月开办汽车驾驶员学校,主要学习机械常识,交通规则和桩号、路考、技术操作知识,到1995年10月共办5期,培训驾驶员900人,考试合格850人,合格率95%。
违章处理,对一般违章采取批评、教育和警告。严重违章者,给予警告、检讨、罚款。严重违章屡教不改者,给予严肃处理。1994年违章者30万人次,罚款130万元。
(四)安全管理
安全教育,对驾驶员除利用检审进行安全教育外,还采取不定期考试、年终进行评比安全驾驶员活动、在处理较典型的肇事案件中及时召开驾驶员现场会进行现场教育。
到1994年共印发交通安全规章1万余份,标语1万余条,上电台、电视台播放交通规则7次,绘制交通安全壁画120份。
安全检查,对出境车辆实施安全检查,主要项目:行车证、驾驶证、车辆号牌是否齐全和相符;车辆装载与行驶有无违章;安全部件是否完备、有效等;清理检查路阻路障,检查修缮危险桥梁,巡查交通标志是否齐全。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区划,自然环境,居民,经济综览,基础设施,农业,工业,乡镇企业,商业贸易等十九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柏乡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