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运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柏乡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518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运输
分类号: U126
页数: 3
页码: 300-25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柏乡县运输情况,包括运输工具,客货运输。
关键词: 柏乡县 城乡运输

内容

一、运输工具(一)人力车主要有手推车、自行车、脚踏三轮车。手推车分平车、拱车、小土车。1958年后,实现了胶轮化、轴承化,木轮被淘汰。
  自行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数量很少,有则是外国进口的“洋车”。建国后,国产自行车逐渐在城乡普及,80年代,成年人几乎每人一辆,90年代,自行车品种繁多,型号齐全,样式新颖,市场繁荣。
  脚踏三轮车多用于城乡小商贩载运瓜果、蔬菜之类。因该车速度缓慢、行走平稳、上下方便、不易倾倒,深受年长者喜爱。
  (二)畜力车主要有铁轮大车、胶轮大车、轿车、四轮车和排子车。
  铁轮大车由木车盘和两个木质轮组成,车轮的轮周镶有铁瓦,用角钉固定,木料车轴,轴头刻有键槽,嵌入铁键,轮中心也镶有铁瓦,用棉子油润滑,载重500余公斤,是农村畜力运输的主要工具。平时多用于田间运输,农闲时有的用于客货运输。1958年后被胶轮大车取代。
  胶轮大车车型与铁轮大车大致相同,车盘有铁、木两种,车架较宽,车轮有铁锅和胶质轮胎,车毂中安装轴承,载重2,000公斤,60年代开始广泛应用,90年代逐渐被小型拖拉机、机动三轮车取代。
  轿车与铁轮大车相仿,车上有棚,主要用作代步工具,官吏所乘的车棚门为红色,一般乡家富户所乘的车棚门与车棚帷布颜色相同,棚内可乘二、三人,可放置简单行装。土改后,逐渐消失。
  四轮车车盘大多是平板车,车盘下方安有四个车轮,车身较低,易于装载较沉重的物品或体积庞大的货物。不分车头车尾,前后均可运行。后逐渐被淘汰。
  排子车车体较小,初为人拉,后车体加大,人畜两用,形似胶轮大车,载重500公斤左右,拉动轻便,用处广泛,50年代后期兴起,是农村短途货物运输的主要工具。80年代以后农村小型拖拉机增多,排子车逐年减少。
  (三)机动车主要有汽车、拖拉机、摩托车。
  汽车主要有大小客货、吉普、轿车等,还有农用汽车。多为国产,少量进口。
  拖拉机分轮式和履带式两种,轮式一般用于运输,履带式多用于田间耕作和土方施工,其型号主要有55、40、28、12马力等数种。
  摩托车有正三轮、侧三轮、轻骑等,主要为代步工具和轻便运输。
  二、客货运输
  (一)客运
  1970年柏乡县运输站成立,1971年建候车室300平方米,加停车场总占地8.5亩。开辟客营线3条:1.邢台——柏乡——宁晋,早晨6∶30发车,上午11∶30返回。2.柏乡——镇内——临城,早6∶40发车,下午2∶20发车,每天两车次。3.柏乡——宁晋,上午两车次,下午两车次。
  1979年成立运输管理股后,取消运输站,改为柏乡客运站。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城乡运输市场,国务院下达《关于农民集体或联户购置车船和拖拉机经营运输业的若干规定》后,国营客运市场客流量相对减少。进入90年代客运市场出现了国营、集体、联户、个体一起上的新形势,结束了国营运输业独家经营的局面。新开辟的客运线路有:柏乡--石家庄、隆尧、邢台、宁晋、高邑等。邢台——柏乡——宁晋成为流水式的长途客运班车运输线,从早6∶30开始每间隔20分钟就有一辆车通过。到1995年全县拥有中长途客车22部,全年完成客运量28.5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534.96万人公里。
  (二)货运
  建国前及建国初期,柏乡运输市场萧条,没有机动车辆,只有少量无组织的畜力、人力车,一般在农闲季节搞运输。60年代中后期,县社、粮局等货源较多的单位,一般都是乡村胶轮马车及小驴排子车运输货物。由于货源多,动力少,1971~1975年县搬运站连续购置11台小拖拉机,3台大拖拉机,负责全县的大宗长途货物的运输。同时邢台地区运输公司货二公司有20部货运汽车常驻柏乡运输站,承揽大宗货物运输。到1985年,柏乡县交通局运输公司拥有解放牌拖挂汽车5部,大拖一台,专门从事长途大宗货物运输。自1983年后,个体、联户购买机动车辆逐年增加,到1995年底全县拥有机动货车306辆,其中个体104辆(货运兼农用)。1995年全县完成货运量21.3万吨,货物周转量1,799.22万吨公里。
  (三)搬运
  县搬运站建立于解放初期,是由城镇一些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1950年成立柏乡县总工会(中国搬运工会柏乡县委员会)。搬运站隶属于柏乡县总工会,搬运工人20余名。1955年增加了10辆排子车,固定工增加到40余名。1958年柏乡、临城、隆尧、内邱四县合并为内邱县,搬运站改为“内邱县交通局柏乡搬运站”。1962年1月,柏乡县建制恢复后,改名“柏乡县交运局搬运站”。1971~1975年先后购置小拖11台,大拖3台,还购置了电焊机、台钻等部分维修工具。
  80年代中后期,随着个体搬运户的逐渐增加,县搬运站搬运货物量逐年减少,到1990年后货物搬运主要由货源所在地的村镇农民组织搬运装卸。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柏乡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区划,自然环境,居民,经济综览,基础设施,农业,工业,乡镇企业,商业贸易等十九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柏乡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