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图书馆
邢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邢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开源节流节约用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柏乡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5144
颗粒名称:
二、开源节流节约用水
分类号:
S274
页数:
2
页码:
231-23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柏乡县开源节流节约用水,包括试验推广农业节水灌溉制度、修建机井防渗垄沟,减少输水渗漏损失、拦蓄地上水直接灌溉或引渗回灌补充地下水、示范推广灌溉新技术。
关键词:
柏乡县
节约用水
内容
(一)试验推广农业节水灌溉制度柏乡属传统的农业县,每年水资源开采量的97%以上用于农业灌溉,推广主要农作物节水灌溉制度是科学用水、节约用水、控制水资源开采量的主要措施。经河北省水利厅批准,1983年柏乡县水利局组成专门小组进行冬小麦节水灌溉试验研究,1987年研究出技术成果并通过了河北省水利厅组织的技术鉴定。其主要成果是雨量偏少年份冬小麦生长期灌4次水,灌水定额200立方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较好,当时农民习惯灌水定额一般300立方米左右,从1987年开始推广实行该项技术后,每亩冬小麦每年可节水100立方米。
(二)修建机井防渗垄沟,减少输水渗漏损失柏乡县农业灌溉主干垄沟总长度约1,150公里,根据试验主干土垄沟输水每100米每小时渗漏损失平均3.25立方米,全县主干垄沟全部使用土垄沟每小时损失水量3.74万立方米,每亩次灌水量50立方米,每小时减少浇地748亩。为了减少土垄沟输水损失,从1979年开始全县大力开展了混凝土输水防渗垄沟建设。1980年3月18日水电部部长钱正英到柏乡县视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时,到城关、白阳、龙华等公社检查指导了混凝土防渗垄沟建设情况,视察后钱部长肯定了柏乡县农田水利建设的成就。到1980年底全县共完成混凝土防渗垄沟727.4公里,防渗配套机井1,889眼,控制水浇地面积22万亩。
(三)拦蓄地上水直接灌溉或引渗回灌补充地下水据统计1973~1982年午河三条支流总来水量为10,290万立方米,平均每年1,029万立方米。这段时间内来水量最多的是1979年,为2,643万立方米。1975年前柏乡县未建蓄水工程,几乎全部来水都顺河而下。为了拦蓄地上水直接灌溉或引渗回灌补充地下水,1975年在午河干流的南阳、北支的内步和南支的赵村各建了1座翻板式拦河闸,三座闸总蓄水能力为20万立方米。1975~1979年在大汪村西午河北支左堤以外修建平原水库一座,实际蓄水能力100万立方米,1990年在县城以南午河干流上修建充水式橡胶坝一座,库容223万立方米。
(四)示范推广灌溉新技术在水资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节水节能高效的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引起广大干部群众以及水利科技人员的特别注意。喷灌是农作物灌溉机械化和管道化的一项新技术,灌水适量、均匀,不产生地面径流和深层渗漏,水的有效利用率高。农作物喷灌一般比地面灌溉省水30~50%,增产10~30%。滴灌是实现管道化自控给水的灌溉技术,通过管道和滴头以点滴方式,使水均匀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使作物根区经常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气性,滴灌比地面灌溉省水50~80%,增产10~50%。参观学习外地经验后,县水利主管部门提出并制定喷灌、滴灌示范推广计划。第一个较大工程项目是1995年在地下水资源贫乏的小里岗旱地上实施一万亩农田喷灌工程。
(五)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在现有绿化基础上,进一步搞好植树造林,尤其是防风固岸林、农田防护林,改善农田小气候,减少蒸发量。
(六)利用坑塘蓄水近年来农村扩建住房,村头坑塘填得不少,有些村庄下雨时形成水不流通或雨水漫流,将这些水源蒸发浪费掉,实在可惜。因此,建议城建部门在搞村镇规划时,依村镇大小,有计划地在村头增坑。以便将所降雨水流入坑内,减少蒸发,增加渗透。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区划,自然环境,居民,经济综览,基础设施,农业,工业,乡镇企业,商业贸易等十九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柏乡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