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图书馆
邢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邢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引起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因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柏乡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5140
颗粒名称:
一、引起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因素
分类号:
P641.8
页数:
2
页码:
230-2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柏乡县引起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因素,包括地下水位补充来源的变化、气候趋于干旱、地下水开采强度增大。
关键词:
柏乡县
地下水位
内容
(一)地下水位补充来源的变化过去县境内虽无常流水河道,但河道分布较为均匀,在北部县界有北沙河,中部有午河;故河道,在固城店镇以南有泥河,十五里铺一带有新沟河;故槐河白楼至冯上京段,对补充龙华、白阳两个乡的地下水作用较大;西南部有南瀑水村西南的岗坡行洪溢口;东南部则有矛山的香泉渠。这些故河道比较小,河道弯曲,加之壤质土壤渗透性较强,流速缓慢,对全县地下水纵横两个方面给予补充。
自1956年午河上游的赞皇、临城县在西山区先后建起了许多小型水库、蓄水池、拦洪坝等水利工程,直接拦住了水的下流,现有河道常年干枯,流水时间很少。1957年午河上游北支韩村水文站7~10月份降水115毫米,该站径流总量为677万立方米,1978年同期降水304.4毫米,径流总量为585万立方米,与1957年相比,降水量增加1.6倍,径流量反而减少14%。
从境内来看,1958年对午河进行裁弯取直加宽,流速变急,排泄量大,小雨不见流水,大雨暴雨也是来势很急,下降很快。南关午河桥原设计为30立方米/秒,实测,经受过100立方米/秒的洪峰,河水渗透时间很短,直接影响地下水位纵向补充。
从下游来看,根治了海河,降低了水位,加之打井抗旱(多系深井)夺走了地下水源。在县境内过去多系浅井,水位下降后,浅位无水,只得向中层、深层找水。旱了打一批井,来年干枯一批。境内水资源形成了上游拦、下游夺、中游挖的局面。
(二)气候趋于干旱境域处于暖温带、半干旱的地理位置,历年平均降水为494.8毫米,年平均温度12.6度,年平均风速2.2米/秒,年平均蒸发量1,744.7毫米,是年平均降水量的3.5倍。境内降水量1955~1967年13年累计降水7752.9毫米,平均每年596.4毫米。后13年和前13年相比总降水量减少1,585.5毫米,平均每年减少122毫米。按以上计算,从1956~1995年40年间,全县共减少降水量4.25亿立方米,平均每年减少3,269万立方米。降水量的减少直接影响了地下水位的补充和恢复。
(三)地下水开采强度增大农业生产的增长,农作物布局的改变,加大了需水量,1949年全县共有水浇地15.74万亩,使用砖井,人畜提水小畦灌溉,每年亩灌水量平均85立方米左右,全县农业用水量约1,338万立方米。1965年除继续使用砂井、砖井外,全县已有机井969眼,水浇地面积发展到27.48万亩,亩灌水量平均180立方米左右,年农业用水量约4,946万立方米。1975年全县机井保有量达到2,614眼,控制水浇地面积30.21万亩,亩灌水量平均260立方米左右,年农业用水量7,855万立方米。从1975年开始,全县水浇地面积30万亩,年农业用水量稳定在7,500~8,000万立方米,是1949年的6倍左右。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区划,自然环境,居民,经济综览,基础设施,农业,工业,乡镇企业,商业贸易等十九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柏乡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