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佛教道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柏乡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501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佛教道教
分类号: B94;B95
页数: 1
页码: 177
摘要: 公元250年佛教传入柏乡县,到公元600年达到极盛,寺院林立,僧尼众多,以后逐渐衰落。中华民国初年,许多佛寺被拆毁或被学校所占。据民国21年《柏乡县志》载,时柏乡僧道仅有10人。解放后,境内仅东西路村有庙观1个,道士1人,其他年轻的僧尼全部还俗。
关键词: 柏乡县 佛教 道教

内容

公元250年佛教传入柏乡县,到公元600年达到极盛,寺院林立,僧尼众多,以后逐渐衰落。中华民国初年,许多佛寺被拆毁或被学校所占。据民国21年(1932)《柏乡县志》载,时柏乡僧道仅有10人。
  解放后,境内仅东西路村有庙观1个,道士1人,其他年轻的僧尼全部还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道教自然消迹。1978年12月,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正当宗教活动,一些信奉佛教的人又开始活跃起来,境内因无佛教活动场所,信奉佛教者多投奔五台山、正定、赵县等地佛寺。据统计,1990年赵县柏林寺开放后,县城北部及西部的固城店、十里铺、北大江、余舍、城阳等村有25人先后皈依佛门,吃斋念佛。他们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及一些重要佛教节日到赵县柏林寺活动。佛教在柏乡几经兴衰,至今佛教在柏乡持续了1700多年,弘扬佛法无边,慎独行善,普渡众生,因果报应等,对柏乡文化风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对农村妇女影响较广泛。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柏乡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区划,自然环境,居民,经济综览,基础设施,农业,工业,乡镇企业,商业贸易等十九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柏乡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