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图书馆
邢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邢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城镇居民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柏乡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501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城镇居民生活
分类号:
C913.3
页数:
3
页码:
173-175
摘要:
解放前,除少量旧政权职员生活水平高于农民家庭外,因工商业不发达,为数极少的工人及店员多为贫苦农家子弟,其生活水平却低于一般农民家庭,生活极其困苦。手工业作坊主及商贾多为农村地主,富有大户,不在职工之列,其生活水平与旧政权当权者不分伯仲。
关键词:
柏乡县
居民
农村
内容
解放前,除少量旧政权职员生活水平高于农民家庭外,因工商业不发达,为数极少的工人及店员多为贫苦农家子弟,其生活水平却低于一般农民家庭,生活极其困苦。手工业作坊主及商贾多为农村地主,富有大户,不在职工之列,其生活水平与旧政权当权者不分伯仲。
解放后,柏乡县干部职工实行供给制,普遍过着艰苦朴素生活。1949年全县干部职工538人,工资总额6.45万元,年人均工资120元,至1995年,全县干部职工平均工资增加到3704元。建国后至80年代,干部职工大多为“一头沉”(夫妻双方,多为男方在外工作,女方在家务农)的单职工,工作在单位,吃住在农村,其生活水平一般高于普通农民家庭(仅60年代初生活困难时低于一般农民的生活水平)。60~70年代人们以拥有“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三大件为时尚,其“三大件”首先出现在干部职工家庭,农村中能修房盖屋者多为家庭中有干部职工的居民,但建筑标准较低。职工及非农业人口按成人15公斤,非成年人15公斤以下(不等)标准供应粮食,大多数纯干部职工家庭粮食不够吃,由于粮食市场没有开放,想方设法远道到集市上购买山药干、白萝卜条做补充粮食。纯干部职工一般不拥有私人房宅,租赁城内农民家宅居住。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后,许多农家子女升入大中专学校,大部分分配回县,加之农村户口临时工转正,双职工家庭增多。随着职工工资不断提高,加之不少干部职工业余时间搞第三产业,收入大大增加,不少干部职工纷纷在城内建造起规格较高的私房,有的为两层楼房,其房屋装饰华丽,室内家具陈设(除居住面积低于农村居民外)一般高于农村居民。1994年,城镇新住宅0.58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3.5平方米。职工主副食结构发生了变化,可到供应站或自由市场上随意购买,肉、蛋、蔬菜、瓜果等,生活富裕充足。电视机、电风扇、洗衣机、收录机、手表、缝纫机等耐用消费品在80年代初就已普及,进入90年代,许多干部职工家庭的黑白电视机大都更换为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摩托车进入寻常干部职工家庭;室内取暖由煤炉变为土暖气(有的家属院聚集区为单位统一供暖),进入90年代,许多较富的干部职工家庭还装上了空调。总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取得了发展,干部职工收入增加,生活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1983年职工家庭平均每人消费水平461.35元。到1990年每人平均1,030.1元,较1983年增长123.28%;到1994年,职工家庭平均每人消费水平上升为1,657元,较1990年增长60.86%。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区划,自然环境,居民,经济综览,基础设施,农业,工业,乡镇企业,商业贸易等十九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柏乡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