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昆虫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柏乡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4959
颗粒名称: 六、昆虫纲
分类号: Q969
页数: 4
页码: 141-144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昆虫类动物的种类及其药用功效。
关键词: 柏乡县 动物 昆虫纲

内容

(一)螳螂目
  螳螂,本地叫“刀螂”,分布较广,可捕捉害虫,为益虫。卵产于螵蛸中,桑树上的螵蛸称“桑螵蛸”可入药。功能补肾、固精,主治遗精早泄、遗尿、小便频繁等。
  (二)直翅目
  1.蝗虫类:蝗科,本地主要有中华蚱蜢(大担长),东亚飞蝗(本地叫飞蝗或飞王),笨蝗(本地叫蚂蚱墩儿),它们均为植食性,能取食不同科的植物茎叶,以叶子为主,非常贪食,不仅是为了获得营养,而且还为获取水份。因此,在干旱年份取食特别多,危害特别严重。我县于1943年曾遭严重蝗灾。
  2.蝼蛄,蝼蛄科,本地又叫“蝲蛄”,为典型的土栖昆虫,多食性地下害虫,可危害多种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缺苗断垄,境内多为华北蝼蛄。春秋两季活动,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干燥虫体可入药。
  3.蟋蟀,也称“促织、”蛐蛐”,有油葫芦、姬蟋蟀、棺头蟋蟀三种,本地统称“土蚱儿”。它们以卵越冬,成虫夏秋间发生,多生活于杂草丛中,雄虫昼夜发出鸣声,具有植食性,危害农作物。
  4.螽斯,螽斯科,又叫“蝈蝈儿”,本地又多叫“蚰子”,有的种类吃庄稼,是害虫,雄性个体能发出清脆的声音。
  (三)虱目
  虱,境内主要有人体虱(今极少,分体虱、头虱、阴虱)、牛虱、猪虱、驴虱等,为哺乳动物的体外寄生昆虫,终生不离寄主。幼虫活泼,除剌肤吸血外,并能传播疾病。
  (四)蜻蜓目
  1.蜻蜓:本地又叫“麻螂”、“麻楞”,麦收时节成虫羽化,成虫善捕食双翅目昆虫,因此,农业上视为益虫,但被养蜂者视为害虫。
  2.豆娘,益虫。
  (五)半翅目
  蝽象:多为植食性,可危害农作物。其身体腹面有臭腺开口,能分泌挥发性油,散发出类似臭椿的气味,故称之为“蝽象”,本地称之为“臭大姐”。主要种类有梨蝽,三点育蝽、豆二星蝽、绿盲蝽等,分布较广。
  (六)同翅目
  蝉:是同翅目蝉科动物的统称。本地常见的有三种,出现于麦熟之前的叫“骚树娘”,个体小,雄性个体鸣声细;出现于三伏天的叫“蚱蝉”(知了、马鸡了、鸡了是最多见的一种,雄性个体鸣声长),出现于伏后的叫“蛁蟟”(伏了),个体大,雄性个体鸣声粗、短,它们均为植食性,成虫吸食植物汁液,产卵于新树条,造成新枝死亡。蝉蛹(本地叫老爬差、老蛄龙),高蛋白营养高,可食。蝉蛹蜕的皮可入药,名“蝉蜕”、“蝉退”、“蝉衣”等。有散风宜肺、解热定惊之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咳嗽、音哑、小儿麻疹、风疹、惊厥等症。
  (七)同翅目
  蚜虫:本地叫腻虫,分布广,种类有麦蚜、棉蚜、豆蚜、桃蚜、菜蚜等,尤其以棉蚜、麦蚜害为严重,每年均有发生。
  (八)鞘翅目
  1.瓢虫:主要有七星瓢虫(瓢甲亚科,益虫)和马铃薯瓢虫(瓢甲科,害虫),本地统称为花大姐。
  2.粪螂,本地称“屎克螂”,生活于鲜大类中。
  3.天牛,属天牛科,本地称“纺花牛”,危害榆树、苹果、梨、蔬菜等多种植物。
  4.星天牛:属天牛科,本地叫“旱牛”,幼虫钻蛀树干,为林业害虫。
  5.铜绿金龟子:金龟子科,本地称金龟子或香油罐,害虫。幼虫(蛴螬),可危害多种农作物。在土中主要危害麦类、玉米、高梁、薯类、豆类、花生、棉花、蔬菜及果树的地下部分,还可危害萌发的种子,咬断幼苗根茎,造成幼苗枯死,缺苗断垄。
  6.黑皱金龟子:本地又叫“老包虫儿”。害虫,危害同铜绿金龟子。
  7.玉米象甲:象甲科,本地称“牛子”或“象”,是粮食储藏中的主要害虫。
  (九)鳞翅目
  1.蝶亚目:种类有凤蝶、菜粉蝶等,尤以菜粉蝶为害严重,每年均发生。菜粉蝶的幼虫叫菜青虫,主要吃食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茎叶。
  2.蛾亚目:种类较多,是本地农作物的主要害虫。主要有:
  (1)玉米螟:俗名钻心虫,主要危害玉米、谷子、高梁、棉花、向日葵、辣椒等。
  (2)棉金刚钻:俗名钻心虫,断顶虫。危害棉花、蓖麻等。
  (3)棉红铃虫:麦蛾科,主要危害棉花。
  (4)棉铃虫:又名钻桃虫,主要危害棉花、麦类、玉米、高梁、西瓜、南瓜等。
  (5)棉小造桥虫:又名棉夜蛾,俗名布曲、弓弓虫等,衣蛾科。
  (6)大豆食心虫:又名大豆蛀菜虫,小卷叶蛾科。
  (7)食心虫类:是指蛀入果实危害的一类害虫。主要有桃小食心虫、梨大食心虫、梨小食心虫、苹果小食心虫等。
  (8(白边地老虎:夜蛾科。
  (9)粘虫:夜蛾科,幼虫危害玉米、小麦、谷子及禾本科杂草的茎叶,是农业害虫。
  (10)豆天蛾:幼虫又叫“胀牛虫”,主要危害大豆及洋槐、泡桐等树木的叶子,是农业害虫。
  (十)膜翅目
  1.蜜蜂:常为家养,益虫,可生产蜂蜜、蜂蜡、蜂王浆。
  2.胡蜂:胡蜂科,本地称“马蜂”,多在高大的树上或土室中造吊钟状巢,单独生活者常以泥土造壶状巢。蜂巢称“露蜂房”可入药。成虫危害蜜蜂,尾刺毒性极大,养蜂者视为害虫。
  3.金小蜂:金小蜂科,为多种害虫的寄生性天敌,可用来防治害虫。
  4.赤眼蜂:纹翅卵蜂科,把卵产于玉米螟卵内,是玉米螟的天敌,可用来防治玉米螟。
  5.蚂蚁:蚁科昆虫的统称。本地主要为黑蚁,食性复杂,较低等的种类为肉食或杂食性,少数种类可贮存食料,培养真菌或收集蚜虫。
  (十一)双翅目
  1.小麦吸浆虫:瘿蚊科,是危害小麦的主要害虫。
  2.牛虻:虻科,是牛、马等家畜的吸血大害虫。
  3.果蝇:常作为遗传的研究材料,也有的危害成熟的果实。
  4.细腰食蚜蝇:食蚜蝇科,是蚜虫的天敌。
  5.蚊:蚊科,种类分为按蚊属、库蚊属、伊蚊属,不仅能刺吸人、畜血液,还能传播疟疾、血丝虫病和乙型脑膜炎等,是害虫。蝇科,主要为家蝇,活动范围广,可传播疾病,是害虫。
  (十二)脉翅目大草蛉,肉食性,可捕食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常见于苹果树、梨树、棉花等植物体上。
  (十三)蚤目
  蚤,本地多叫“虼蚤”,主要有人体蚤、猫蚤、狗蚤、鼠疫蚤等,为吸血动物,可传播疾病,是害虫。
  (十四)缨尾目
  棉衣鱼,常见于抽屉、衣箱内,取食纸张、书籍、丝织品等,是家庭衣物的主要害虫。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柏乡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区划,自然环境,居民,经济综览,基础设施,农业,工业,乡镇企业,商业贸易等十九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柏乡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