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地质地貌
柏乡县地处华北平原南部,太行山东麓,北纬37°24'—37°37',,东径114°36'—114°47',地势西高东低,地面坡降为1-0.5‰。
第一节地质
在地质构造上,主体为新华夏构造体系,居华北陆槽的北部,横跨冀中槽地和邢衡梁地,两个次级构造单元,现柏乡——晋县断裂带为界,西部为冀中槽地的南端,东部为邢衡梁地的西缘。基底总趋势是南高北低、东西高中间低,是一个向东北方向延伸,顾优的长形盆地。地表是第四纪地质时期地壳沉降和近水河流作用影响下,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形成的冲积、洪积扇平原。
第二节地貌
一、地貌的成因
华北平原西起太行山,东至海滨,北依燕山,南到淮河附近,是典型的冲积、洪积平原。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等河流,携带大量的黄土物质,在平原上不断流徙、改道、泛滥堆积而形成广阔的倾斜平原。黄河(古称禹河)从黄土高原带来的大量泥沙沉积物成为主要的成土母质。
华北平原西部太行山麓,为一系列冲积扇。一个个冲积扇连接在一起,就形成沿山麓分布的冲积带。其中,黄河冲积扇的规模最大,横亘在华北平原南部,柏乡县域就在这个冲积带西缘,属黑龙港流域。
二、地形的分类
柏乡县域的地貌由倾斜平原和缓岗地两部分组成。
(一)倾斜平原占县域总面积的95.5%,地面开阔平坦,海拔高度在29~45米之间。
(二)缓岗地占县域总面积的4.5%,分布在县境西南隅小里村、小里铺一带,地形呈馒头状隆起,间有水蚀沟壑,海拔高度在45~70米。
三、河流水库
(一)午河
新午河由北支、南支、中支以及由该三支支流汇合而成的干流组成。北支上游在京广铁路以西又分两条分支,一条分支发源于赞皇县院头村以上小石门山区,名为泲河;另一支发源于临城县祁村以上的董家庄一带山区,名为午河。泲午合流后,在柏乡县韩村以北穿过京广铁路第189号涵洞向东南经内步村东在县城以西赵家庄村南汇入干流。以泲河为基本源流计算北支总长78.32公里,流域面积469平方公里,柏乡境内长度10.64公里,铁路桥以下设计流量50立方米/秒。南支发源于临城县李家庄村附近的丘陵区,原名小槐河。南支在京广铁路镇内车站以南穿过第194号涵洞经过柏乡县赵村在县城以西赵家庄村南与北支汇入干流。南支全长26.4公里,流域面积90平方公里,柏乡境内长度7公里,铁路桥以下设计流量30立方米/秒。中支发源于临城县东部丘陵,原名西支,在柏乡县余舍村南通过京广铁路第192号涵洞向东在南北支汇流口以上2.8公里处(即杨村村北)汇入南支。中支长度13.16公里,流域面积80平方公里,境内长度3.16公里。新午河干流从南北中支汇合处向东经过县城以南、南滑村北到隆尧县西潘村、火连庄再到宁晋县徐家河与泜河汇流,再下流至曹家台汇入浬河。新午河干流全长28.5公里,境内长度8.96公里。
(二)水库
(1)大汪平原水库:(详见水利章)
(2)驻驾铺平原水库:(详见水利章)
第二章气候
第一节四季特征
柏乡县属东部季风区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气爽,冬季寒冷少雪。
春季(3~5月)冷空气势力明显减弱,气温回升较快,平均气温13.7度,降水量61.4毫米,平均相对湿度62%,为四季最小,平均风速2.9米/秒,处四季之首。由于本季降雨少、风速大、湿度小、蒸发强烈,常常发生春旱。
夏季(6~8月)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盛行自东南海洋吹向大陆的夏季风,天气炎热多雨,平均气温25.8度,降水量317.2毫米,为四季之冠。
秋季(9~11月)副热带高压减弱南撤,蒙古冷高压开始活跃,气温下降,雨量减少,平均气温13.0度,降水量88.9毫米。降水日数相对减少,大气层结构稳定,形成秋高气爽天气。
冬季(12~2月)在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控制下,盛行自西北大陆吹向海洋的冬季风,天气冷,雨雪稀少,平均气温-2.0度,降水量13.8毫米。
第二节光照
一、日照
境内日照充足,历年平均2525.8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7%,从各月来看与辐射量分布大致相同,最多值出现在5月份为279.2小时(最多年份1981年为299.5小时)。冬季日照时间相对较少,最少值出现在2月份为169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5%,在11-2月越冬作物停止生长或生长缓慢时期,各月日照均小于200小时,而作物生产期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各月日照均在200小时以上。
各月日照时数和百分率(历年平均值)
二、太阳辐射
各月太阳辐射总量
由上表可以看出本县年平均太阳总辐射为124.547千卡/cm2,以5月份最高为15.855千卡/cm2,12月份最少为6.073千卡/cm2,各季的辐射量以春夏秋冬自高而低,对作物生长极为有利。作物可能生长季(3~11月)和旺盛生长季(4~10月)的辐射量分别为104.126千卡/cm2和86.829千卡/cm2。小麦生长期(10~11月、3~6月)的辐射量为59.854千卡/cm2,棉花生长期(5~10月)的辐射量为74.017千卡/cm2,大秋作物(玉米、高梁等)生长期(6~9月)辐射量为49.112千卡/cm2。
三、光能利用率
主要作物光能利用率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本县平均亩产的光能利用率是很低的。但从近几年看,光能利用率大有提高。如1981年各种农作物历年平均比较,小麦、玉米提高90%以上,其它作物也提高20%以上。目前世界高产地块的利用率接近5%,中国高产地块最高光能利用率为2.5%。如果本县各种作物的光能利用率提高到2.5%,则冬小麦亩产可达774.5公斤。高粱亩产可达997.5公斤,玉米可达697公斤。棉花亩产皮棉可达203公斤,谷子亩产可达789公斤。因此,在各方面生产条件具备时光能资源是大有潜力可挖的。
本县的光能利用率平均值在0.28~0.4%之间,历史上最高也只在1.35~2.3%之间。光能利用率不高,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漏光较多,主要是土地利用不充分,农耗时间过长。另外就是在作物生长初期即苗期叶少,叶面积小,有很大一部分阳光直接照射到地面而损失,特别是生产水平低的地块,直到生长后期仍没有封垄,损失的光能就更多。
二是环境条件及植物本身生理状况的影响。如干旱时二氧化碳浓度太低,缺肥,温度过高或过低及作物生长发育不良或受病虫危害等。一方面使光合生产不能充分发挥,限制了有机物的合成。另一方面还可使呼吸增强,有机物消耗过多,造成植物体内物质积累减少。
第三节温度
一、气温
气温的变化呈单峰型,即夏季最高,气温在25度以上;冬季最低,气温在零度以下;春秋两季介于两者之间。年平均气温12.6度,以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6.6度;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3.77度。最热年1977年和1994年平均气温13.3度;最冷年1984年平均气温11.7度。年极端最高气温42.4度,出现在1979年6月13日;年极端最低气温-24.9度,出现在1972年1月26日。
1972~1995年各月平均气温
二、地温
地面温度由上表可知,历年平均为15.3度,6月最高为31.9度,1月最低为-3.7度,年际变化与气温变化相似。地面极端最高温度出现在1972年6月4日,其值为65.3度。地面极端最低温度出现在1972年1月26日,其值为-25.6度。
5cm地温稳定通过0度的日期为2月20日,即冬小麦根系开始活动。又如稳定通过15度的日期为4月13日,80%的保证率为4月17日,即此以后棉花可开始播种。
三、积温
日平均稳定通过0、5、10、15、20度的历年平均初日依次为20/2、14/3、1/4、24/4、18/5,终日为31/11、15/11、28/10、9/10、12/9,平均持续天数296、247、214、168、117天(见上表)
四、农业界限温度
柏乡县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初日为2月21日,终日为12月1日,间隔日数284天。此期间积温4,859.7℃。因此,本县≥0℃的热量资源是丰富的,基本能满足一年两熟作物的需要。
气温稳定通过3℃的初日为3月5日,终日为11月18日,间隔日数为260天,期间活动积温为4,801.0℃。
气温稳定通过5℃的初日为3月10日,终日为11月4日,间隔日数为249天,期间活动积温为4,747.8℃。
播种层(5cm)农业气候指标温度出现日期各界限温度初、终日间隔日数积温80%保证率
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日为4月3日,终日为10月26日,间隔日数为207天,期间活动积温为4,649.1℃。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的初日为4月25日,终日为10月8日,间隔日数166天,期间活动积温为3,845.9℃。
气温稳定通过20℃的初日为5月20日,终日为9月11日,间隔日数为115天,期间活动积温为2,888.9℃。
五、霜
初霜日期在10日20日前后。初霜最早日期为10月4日、最晚日期为11月1日;终霜日期最迟为4月28日,最早为3月24日。历年平均无霜期为197.1天。
六、冻土
1972~1981年柏乡境内的土地上冻的时间有早有晚,最早于12月1日前后上冻,最晚于1月8日前后上冻,一般在12月19日前后上冻;境内土地的解冻时间也不一致,最早的在1月22日前后即解冻,最晚的到2月28日前后解冻,一般在2月15日解冻。第四节风
一、气压
历年平均气压为1,012.1毫巴,平均最高年为1,012.7毫巴,平均最低年为1,011.4毫巴,月最高为1,026.9毫巴(出现在1974年12月),月最低为997.0毫巴(出现在1983年7月);冬季(12~2月)气压偏高;夏季(6~8月)气压最低。
二、风
历年全县均以南风、偏南风最多,偏西风、偏东风最少。冬季盛行冷而干燥的西北风,年平均风速为2.2米/秒,以3~6月最大,平均为2.9米/秒;8月份最小,平均为1.6米/秒;最大风速22.3米/秒(出现在1982年5月)。
(一)大风历年平均出现17次大风,最多年出现27次(1974),最少年出现6次(1988),3~6月份大风最多,以4月份为高峰,平均每年出现3.3次。8~9月份最少,平均5年左右才出现一次。夏季大风经常与雷雨相伴,冬季大风常带来降温天气。
(二)干热风境内干热风常出现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以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高峰,正当小麦开花、灌浆、乳熟阶段,使植物内水分供需失调,导致茎叶凋萎、枯熟秕粒而减产。
历年平均出现干热风7次,其中轻度的3.5次,中度的3.3次、重度的0.7次。最多年份仅中、重度的就11次(1972),严重危害小麦生产。个别年份没有干热风。
第五节降水
境内降水年际变化很大,多雨年与少雨年相差近5倍,最多年为760.4毫米,最少年为107.3毫米。历年平均降水为494.8毫米,夏季(6~8月)降水最多为319.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65%;冬季(12~2月)降水量最少为15.5毫米,仅占全年降水量的3%;春季(3~5月)平均为43.4毫米,占全年降水的8.8%;秋季(9~11月)平均为83.4毫米,占年降水量的16.9%。
暴雨:柏乡县的暴雨(日降水≥50毫米)日数十年的平均为1次。占年雨日的15%,多者两次,少则没有,可见暴雨日数并不多,但强度大。如1981年8月15日8点到20点的12个小时,降水量为139.1毫米。比历年8月份的平均月雨量还多。
柏乡县暴雨出现的年率为80%,出现的时间集中在6~8月份,7月份最多为6次占60%,8月3次占30%,6月份1次占10%。
第六节蒸发量
年平均蒸发量为1,744.7毫米,是年平均降水量的3.5倍,蒸发量最大年份为1972年2,199.3毫米,最小年份是1990年1,437.1毫米。历年5~6月因风大、气温高、湿度小,蒸发量最大。历年最大月蒸发量为(1972年6月)479.6毫米。冬季因气温低,蒸发量小。历年蒸发量最小月为(1972年1月)14.2毫米。
注:表中出现日期为历年平均值。
第三章水土资源
第一节水资源
1995年,柏乡县土地总面积268平方公里,其中总耕地面积为315,531亩,水浇地30万亩。水资源主要是地下淡水和地上降雨。在正常年份,平均降水量为13,754万立方米。除蒸发外,年均补渗地下水2,229.8万立方米。
一、地表水
地表水资源主要是降水径流和河道客水。境内多年平均降水深513.2毫米,径流深36.8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13,754万立方米,平水年13,025万立方米,偏枯年10,291万立方米。径流总量986万立方米,平水年252万立方米,偏枯年29万立方米,客水主要来自午可上游,三条支流多年平均来水量1,029万立方米,平水年874万立方米,偏枯年288万立方米。三条支流多年平均来水量中北支701万立方米、南支284万立方米、中支44万立方米。地表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2,015万立方米,平水年1,126万立方米,偏枯年317万立方米。午河北支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氯化物——钠型,矿化度0.2克/升,PH值8.4;南支为轻碳酸——钙型,矿化度0.3克/升,PH值8.3;干流为重碳酸、硫酸根——钙镁型,矿化度0.6克/升,PH值8.9。
二、地下水
地下水资源即浅层水总补给量。总补给量包括降雨入渗、侧向补给、河道渗漏和灌溉回归,其多年平均值分别为2,229.8、1,090.6、149.5和934.8万立方米。多年平均总补给量即地下水资源量为4,404.7万立方米。1982年东南部西汪、南鲁一带主要为重碳酸——钙钠镁型和重碳酸氯化物——钙钠镁型,矿化度一般为0.5~1.0克/升,局部地区小于0.5克/升,PH值7.9~8.1;北部固城店以及白阳、龙华、内步北部地区为重碳酸——钙镁型,矿化度小于1克/升,PH值7.6~8.0;西南部王家庄乡小里村、小里铺一带主要为重碳酸——钙型,矿化度一般小于0.5克/升,PH值7.9-8.0;中部南阳、柏乡镇、白阳、龙华、内步南部地区情况较复杂,由北向南大致为重碳酸——钙镁型、重碳酸——钙钠镁型和重碳酸氯化物——钙钠镁型,矿化度一般为0.5~1.0克/升,PH值7.5~8.3。
全县地表水和地下水矿化度均小于1克/升,均为淡水。地上水午河北支、南支和地下水PH值在5.5~8.5范围以内,符合农田灌溉水质要求;干流碱性大,基本符合农田灌溉水质要求。
第二节土地资源
据民国《柏乡县志》载:1932年,全县共有耕地358,245.54亩,总人口71,878人,人均4.984亩。
1949年全县共有耕地342,564亩,总人口82,900人,人均4.13亩。
1995年全县总面积2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5,531亩,总人口172,518人,人均耕地1.83亩。
一、农业用地1995年,农业用地318,986亩,其中耕地面积315,531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8.5%。农业人口163,253人,农业人均1.94亩,其中粮食占地224,699亩,果园占地面积35,190亩,农业人均果园0.22亩。
林地面积2,838亩,占总土地面积的0.73%,人均0.016亩。
二、非农业用地
1995年,非农业用地83,014亩,其中城乡居民及工厂、机关、学校等区域占地60,592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5.19%。
交通用地12,633亩,(铁路94亩、公路1,896亩、农林道路10,643亩)。
水域面积5,838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50%,其中水库2,206亩、坑塘311亩、沟渠道1,185亩、水利建筑2,136亩。
未利用土地3,041亩,占总土地面积的0.76%。
第四章土壤
柏乡县地表为冲积、洪积扇组成的平原,基底被新生代地层覆盖,底板埋深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加,厚度为30~2,100米。本县土层除小里岗外其余地方都被下更新统(Q1)土层所覆盖。
小里岗上系第四纪沉积物,具有冰碛泥砾结构。全县其它地方的土壤以洪积冲积母质为主。县北端土壤为北沙河决口冲积而成,沙性土较多。南马乡东部一带为潴龙河决口冲积而成,土质多成黄色的轻壤。而南马乡西部及龙华乡一带,系泥河及北沙河交替决口冲积而成,一米表土是底沙或腰沙。
城南(现午河以南)大部地域,系泜氐河及午河交替决口冲积而成的土壤,一米土体多为表壤底沙。
现午河沿岸一带,东西带状的中壤及重壤系午河决口冲积及沉积而成。
内步乡东部、大汪以南大面积的蒙金地,表层的沙性土系1963年午河洪水决口冲积而成。
南鲁乡东南部的古香泉河发源于尧山石灰岩地带,下层为石灰质的矾土及黑色的潜育层,表层为轻壤土。
第一节土壤类型分布
一、褐土
柏乡县土地面积268平方公里,其中褐土386,311亩,在褐土内由于地形地貌、地下水等多方面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发育阶段,又分为:石灰性褐土、潮化褐土、褐土性土三个亚类。
(一)石灰性褐土亚类:石灰性褐土18,145亩,包括壤质石灰性褐土1个土属,5个土种。本亚类发育于黄土母质,全剖面有石灰反应,PH值7.5~8.0,主要分布在固城店、三十里铺、常乐、小里村、小里铺、东南鲁、中鲁、里村一带。
(二)潮化褐土亚类:包括4个土属,14个土种,在本县面积最大,面积约365,552亩。其所处地势较低,地下水位2-3米。上层土壤具有有机层、粘化层薄褐土特征。底土层因受地下水影响有潜育现象,有锈纹锈斑、铁子及砂姜等。
1.条带状。午河两岸的狭长地带,地势较低,且坡度小,由于慢流动水的沉积或静水沉积,致使土层变的粘重,形成了内步、柏乡镇、王家庄、南阳条带状土壤分布,随河道的曲折延伸而扩展。土壤长年受到水分的浸润,水分含量高,且每年都有干湿交替现象,改变土壤中的铁锰元素,有时被氧化,有时被还原,反复氧化的结果形成了潮化褐土的分布,并向褐土化方向发展。
2.群聚状。大范围的成片分布,形成土斑群,固城店、南马、白阳、城关、龙华、西汪六个乡大部分是含铁锰结核或锈斑潮化褐土区域。此外,村庄周围由于人为挖土、积肥、打坯、烧砖,土斑也较集中。
(三)褐土性亚类:褐土性有两个土种,即沙质褐土性土,沙壤质褐土性土,面积2,614亩。在褐土区的某些固定性沙丘,无褐土的剖面特征,为褐土发育的初期阶段,分布在北江村北部、东北部和正元寺村南带,濒临沙河,土质疏松。
二、潮土
潮土面积3,902亩,包括1个褐化潮土、一个壤性褐化潮土土属,2个土种。
褐化潮土亚类,地下水位低,上层土壤脱离地下水作用,具有初期褐土特征,有假菌丝体,分布在南鲁乡的东南部。
第二节土壤肥力
一、土壤养分
(一)各种养分的含量规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一是决定施入粗肥的多少;二是决定于施入氮、磷肥的多少,它们的施入多少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三是决定于土壤质地,质地细,易于保存有机质和氮、磷、钾等各种元素。粘土地保肥性能好,而沙土地保肥性能差。高温有利于有机质的分解转化为无机的氮、磷、钾等,反之则不利。水分适中有利于有机质的分解,;水分缺少,有机质分解缓慢。土壤疏松空气含量多,有利于有机质的分解;土壤紧实,不利于有机质的分解。
(二)各种养分含量的关系:耕层土壤全氮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7234。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供氮的主要来源,土壤钾素的高低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69,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速效钾含量相应也高。
(三)微量元素含量规律:土壤肥力高,微肥也高;土壤质地重的,微肥含量也高;地处河流故道的地块,一般缺少微量元素;微量元素锰锌的缺乏,主要出现在石灰性土壤上,而钼的缺乏,主要出现在酸性土壤上。
二、土壤水分
柏乡县气候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干湿明显,蒸发强烈。因县境处于太行山前平原冲积扇地带,地下水含量较丰富且系全淡水,矿化度小于2克/升,适于农田灌溉。但由于连年过量开采,地下水位逐年下降。
三、土壤改良利用
坡降在千分之一以上的田块,应认真搞好平整;增施氮、磷、钾化肥,搞好化验,注意配方施肥;发展秸杆直接还田或过腹还田;粘地掺沙、沙地掺粘;根据土壤特点安排种植作物。
第五章动植物
第一节植物
一、藻类
县境内主要有衣藻、水绵、刚毛藻、小球藻等绿藻,念珠藻等蓝藻。主要分布在午河及夏秋季村边积水中。水色泛绿,主要是这些绿藻大量繁殖的结果。
二、苔藓类
苔类主要有地钱等,俗称青苔,喜生于阴温的土地上,故常见于墙隅,井边、水沟边。藓类主要有墙藓、葫芦藓等,常见于田园、庭院、路旁,为土生喜氮的小型藓类。本地通常把这类植物通称“绿醭子”。
三、菌类
(一)细菌
本地有益于农业的细菌很多,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土壤中的固氮菌、硅酸盐细菌、磷细菌等,可促进植物对氮、磷、钾等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危害农作物的病原菌细菌也不少,例如,皰病黄单胞菌可引起蕃茄和辣椒的斑点病;解淀粉欧文氏菌引起苹果和梨的枝条火疫病(是一种顶死病害);胡萝卜软腐病欧文氏菌引起马铃薯的软腐病;根癌土壤杆菌引起苹果的根癌病等。
(二)真菌
本地危害农作物的真菌很多,在植物病害中,真菌病害是最主要的病害之一。例如,藻状菌可引起马铃薯和蕃茄晚疫病;子囊菌可引起苹果的白粉病;担子菌可引起小麦杆锈病、叶锈病、条锈病、小麦腥黑穗病和散黑穗病;半知菌可引起棉花炭疽病、立枯病和黄萎病;黑根霉可引起甘薯软腐病;玉蜀黍墨粉菌引起玉米黑粉病(俗称乌霉);小麦黑粉菌,引起小麦黑粉病等。
食用真菌,本地野生的不多,主要有木耳、蘑菇等。本地栽培蘑菇较多,主要是双孢蘑菇。
木耳,生于榆、洋槐等枯立木上。本菌除食用外,也用于中药,有益气强身,活血和止血效能。用于治风湿性腰腿疼,抽筋、麻木、硬血、经脉不通等症,并有清痰功效。
蘑菇,是对蘑菇属的俗称。是最常见的味道鲜美的食用菌之一,腐生于园地、旷野、林边或粪土上。雨后较多。
花褶伞(狗尿苔);此菌有毒,中毒症状是食后1小时出现精神异常,大声狂笑,幻想,重者说话困难或昏睡不醒。
四、蕨类
节节草,木贼科,是一种田间杂草。地上茎入药可明目、清热、利尿。
五、裸子植物
侧柏:主要分布于旧坟地,野生的已很少,机关、学校有栽培。
圆柏、龙卷柏、铁树等,机关、学校有栽培。
铁树,铁树科,铁树纲,为优美的观赏树种。原县照相馆有栽培。
六、被子植物
(一)毛茛科
牡丹、芍药,多年生亚灌木。县境内北郝村有几株汉代牡丹,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此花历经劫难仍枝繁叶茂,被人们称为“神花”。县内于80年代建立了“牡丹园”,人工养护起来,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河北电视台1992年以此花为题材,拍摄了电视剧《神花奇缘》,在中央电视台及其他电视台播放。芍药,根入药叫赤芍、白芍。牡丹,根皮入药叫“丹皮”。
(二)十字花科
1.播娘蒿属,播娘蒿(麦蒿),本地称“香蒿子”、“野芥花”,生于田野,多见于麦田,是麦田的主要杂草。种子药用,有利尿消肿、祛痰平喘之效。
2.离蕊芥属,离蕊芥,麦田中最常见。种子含油率31%。
3.荠属,荠(荠菜),本地叫“锵锅铲”、“锅铲菜”,生于田野、路旁,多见于麦田。茎叶嫩时做蔬菜。全草入药,能凉血、止血、降压、明目、利尿、消炎。
4.独行菜属,独行菜,本地叫“芝麻盐”,生于路旁沟边。种子可食,入药有利尿、止咳化痰之效。
本科植物栽培较多主要有:
1.萝卜属,萝卜(菜菔)本地叫“白萝卜”“水萝卜”,根茎做蔬菜,叶做饲料。种子或根叶入药,有祛痰、消积、利尿、止泻的功效。
2.芸苔属,白菜(大白菜)、小油菜、卷心菜(洋白菜)、菜花等。
(三)石竹科
1.王不留行(又叫麦兰子),本地叫“王不留”,多见于麦田。种子供药用,称“留行子”,能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催生下乳。
2.麦瓶草属,麦瓶草(米瓦罐),为常见麦田杂草,全草入药,有养阴、活血之效。
(四)藜科
1.地肤(扫帚菜)本地称“扫帚苗”,种子含油15%,供食用和工业用。果实为中药“地肤子”,能利尿、清湿热,嫩茎叶可食,老熟茎枝可作扫帚。
2.猪毛菜属,猪毛菜,本地多称“沙蓬棵”、“沙蓬蓬”,生村边、路旁、荒地、麦田。嫩茎叶可食,全草入药,有降血压作用,治高血压、头痛。
3.藜(灰灰菜),本地称“落(lao)路棵”、“黑老缕”,生庭院、路旁、田间、荒地。嫩茎叶供食用,也作饲料,全草入药,有清热、利湿、杀虫之效。
4.菠菜,供蔬食,富含维生素及磷、铁,并为缓下药。
(五)苋科
1.反枝苋(苋菜、野苋菜),本地也称“红缨缨菜”,庭院、田园、农田、村边等到处可见。嫩茎叶为野菜;种子做青箱子入药,治腹泻、痢疾、痔疮肿痛出血等。
2.鸡冠花,供观赏。种子及花序入药,有凉血、止血之效。
(六)蓼科
1.酸模叶蓼(旱苗蓼),本地也称“酸倒牙”,生路旁湿地、沟渠水边。
2.萹蓄(猪牙草),本地称“猪耳朵”,蓼属。生田野,路边、荒地、庭院等。全草入药,有清热、利尿、杀虫之效。
3.红蓼(狗尾巴花),本地也称“麦穗花”,有栽培亦有野生,果有清热化痰、活血解毒、明目之效。(七)葫芦科
本科野生极少,栽培较多。栽培的主要有:
1.葫芦,供观赏或作容器。
2.瓠子,柏乡又叫“吊瓜”,果嫩时作蔬菜。
3.匏瓜(葫芦),匏果老熟后解开,可做水瓢用。
4.苦瓜,果做蔬菜,生腌、炒均可,有清热、祛火之效,根入药。
5.丝瓜,嫩果做蔬菜,成熟后的维管束网称丝瓜络,可供药用和洗濯器皿。
6.冬瓜,作蔬菜,种子入药。
7.西瓜,做果品。
8.香瓜(甜瓜),有香味、甜味具佳,做水果生食。
9.菜瓜,本地叫“酥瓜”、“灵瓜”,无香味,甜味,为夏季水果之一。
10.黄瓜,做蔬菜。
11.南瓜,做蔬菜。
12.西葫芦,做蔬菜。
13.栝楼(又叫瓜蒌,药瓜),其果皮叫“瓜蒌皮”,种子称“瓜蒌仁”,根的制品称“天花粉”,均为中药。
(八)锦葵科
1.苘麻(青麻、白麻),苘麻属,本地也称“麻桃”。生路旁、荒地、田野、庭院。茎皮纤维供纺织用。种子可食,有香味,种子代冬葵子入药,有利尿、通乳之效。根及全草入药,能祛风解毒。
2.野西瓜苗,木槿属,生路旁,田野、荒坡等处。
本科栽培的主要有:
1.陆地棉(大陆棉)本地叫“棉花”。由于虫害严重,1993年后种植面积已大大减少。
2.木槿,作观赏植物,花、种子、树皮均可入药。
3.蜀葵(一丈红、麻杆花),本地叫“老婆子花”,蜀葵属,有红、紫、白、黄等颜色,供观赏;茎皮纤维可代麻。
(九)大戟科
1.地锦(地锦草),本地也叫“雀卧丹”,大戟属,野生于荒地、路旁、田间等处。植物体有白色乳汁,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利尿、止血、杀虫等效用。
2.蓖麻,本地也叫“大麻籽”,蓖麻属,为一年生草本,主要植于房前屋后,其种子榨油,故主要作为油料作物来种植。70年代中期境内种植较多,县粮局设有收购点,80年代后种植很少,收购点已撤。根、茎、叶、种子均可入药,有祛湿通络,消肿拔毒之效。叶可放养蓖麻蚕。(十)蔷薇科
1.杜梨,梨属,为栽培梨的主要砧木之一。县境内路旁、庭院有分布。
2.朝天委陵菜,委陵菜属,生于路旁、水边、庭院,为杂草。
3.匍匐枝委陵菜,委陵菜属,又叫“鸡头苗儿”,生于路旁、河岸、草甸,为杂草。
本科植物栽培的主要有:
1.山里红,山楂属,果可生食,或制成果脯、果酱,干制后可入药,有健胃、消积、降压等功效。
2.白梨,梨属,常见品种有鸭梨、雪花梨等。
3.褐梨,本地也叫“面梨”,梨属,现很少。
4.苹果(西洋苹果),苹果属。常见品种有红富士、红元帅、秦冠、黄元帅、白龙、国光等。
5.月季花,蔷薇属。
6.草莓,草莓属,花白色,果实红色,可食用,味酸甜。
7.桃和杏,李属,杏果食用,种仁入药,可止咳平喘;桃,果供食用,种仁入药,可治高血压、咳嗽等,花入药,有利尿之效。
(十一)豆科
米口袋属,米口袋(米布袋),野生于荒坡、路旁,全草入药叫“地丁”,可清热解毒。
本科植物栽培的主要有:
1.合欢属,合欢,本地又叫“绒花树”,树皮及花入药,有安神、活血、止痛之效。
2.皂荚属,皂荚(皂荚树),生于路旁、沟边、村旁。现已很少。荚果煎汁可代肥皂。荚皮、种子入药可祛痰,通窍;枝刺入药,能消肿排脓、杀虫治癣。
3.槐属,槐树(国槐、家槐)本地也叫“槐连干豆”。果入药,能止血、降压;根皮、枝叶入药,可疗疮毒。
4.苜蓿属,紫苜蓿(紫花苜蓿),野生或栽培,为优良饲料和绿肥。
5.大豆属,大豆(黄豆),种子可榨油和食用,入药有滋补活血、清热、利尿之效。
6.菜豆属,(1)赤豆(红豆、赤小豆),本地多叫“红小豆”,种子食用,入药能行血利水、解毒消肿。(2)绿豆,种子供食用;入药,有清凉、解毒、利尿、明目之效。
7.豇豆属,豇豆(豆角),荚果做蔬菜;种子入药,能健胃补气,滋养消食。
8.豌豆属,豌豆,种子嫩荚供食用。种子入药有强壮、利尿、止泻之效。
9.落花生属,落花生,本地也叫“老瓜生”“豆儿”“花生豆”。果实可食用,也可榨油。
10.洋槐属,洋槐(刺槐),花可入药,主治大肠下血、咯血、吐血及子宫出血。为重要造林速生树种,又是优良蜜源植物。
11.紫穗槐属,紫穗槐,为保土、防风、固沙植物,枝为编织用材。午河、北沙河堤岸,旧河道、村边、旧道边处生长较多,80年代后多被砍伐。
(十二)蒺藜科
蒺藜属,蒺藜,本地又叫“蒺蒺蔓”,野生于荒坡、田边、路旁、庭院等处。为常见杂草,果实入药称“蒺藜子”,有催乳、通经的功效。
(十三)杨柳科
本科多是栽培植物,常见的主要有:
1.杨属,(1)毛白杨,广泛种植于路旁、宅旁等处。为平原造林、行道树主要树种,成木可供建筑、家具等用材。(2)小叶杨,本地也叫“嘎嘎叶”,用途和毛白杨类同。
2.柳属,(1)旱柳(柳树),生于河岸(主要分布于午河堤岸,北沙河南岸)、路旁,为护岸林及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亦为蜜源植物。(2)垂柳,用途与旱柳相似。(3)筐柳,本地也叫“柳条子”灌木,枝条供编织,亦是固沙护堤树种。北鲁村种植较多。
(十四)桑科:1.桑属,桑(桑树、家桑),聚花果(桑椹)可生食或酿酒;叶、嫩枝、根皮、聚花果均可入药;叶可饲养桑蚕。90年代后野生的在中西黄泥村常见。栽培的主要见于机关庭院内。
2.无花果属,无花果,果熟时常呈紫红色。果可食,果、根、叶入药可健胃清肠、消肿解毒,治肠炎、痢疾、便秘、痔疮等。主要植于庭院、机关内。
(十五)大麻科
1.葎草属,葎草,本地也叫“拉拉蔓”。野生于沟旁、路边、庭院、荒地等处。全草入药,有清热利尿、消淤解毒之效。据村民说,水煎葎草洗脚,且洗脚腕以下部位,可治婴幼儿腹泻。
2.大麻属,大麻(麻),本地叫“线麻”。茎皮纤维供纺织用,果有镇痉止咳、滋润止痛之效。80年代以前县内种植较多,90年代后,种植的很少。(十六)榆科榆属,榆(白榆、榆树、家榆)生于村旁、路边、庭院、堤岸等处。木材坚韧耐腐;嫩果可食;叶、花、树皮、果、根皮均可入药,有利湿热、通淋、消肿、安神之效。80年代后期,由于虫害严重,大量死亡、被砍,已不多。
(十七)伞形科
本科多是栽培植物,常见的主要有:
1.胡萝卜属,胡萝卜,栽培植物,根做蔬菜,营养丰富,并有消食、透解麻疹之功效。
2.芫荽属,芫荽(香菜),本地也叫“盐碎”,栽培植物。叶做蔬菜和调味料。果入药,有驱风透疹、健胃、祛痰之效。据村民们说,水煎芫荽根喝可治感冒,孕妇感冒不宜用药,可用此偏方。
3.茴香属,小茴香,本地叫“茴香苗”,栽培较多,茎、叶可做蔬菜。果可做调料,入药有驱风、祛痰、散寒、健胃、止痛之效。
4.旱芹属,旱芹(芹菜),多栽培,做蔬菜,全草及果入药,有清热、止咳、健胃、利尿之效。(十八)菊科
1.紫宛属,阿尔泰紫宛,主要生于路旁、荒坡,舌状花有白色、黄色、蓝紫色,原来很多,80年代后渐少。
2.苍耳属,苍耳(苍子)本地又叫“刺郎棵”、“苍苍棵”,成熟带苞片的果入药,主治风湿性关节炎、鼻炎、鼻窦炎等。苍耳幼苗有剧毒,不可采食。
3.刺儿菜属,刺儿菜(小蓟),为田间杂草。村民习惯将茎叶揉出汁用来止血。全草入药。
4.鸦葱属,鸦葱,生于枯井边,荒坡,可生食,至90年代很少。
5.蒲公英属,蒲公英(婆婆丁)生于田边、路旁、荒坡、庭院等,全草入药,主治乳腺炎、腮腺炎。
6.野艾蒿,生于路旁,荒坡沙地,全草入药。
7.苦荬菜,苦荬菜属,本地称“燕儿依”,生于田间,荒坡,杂草。可入药。
本科栽培的主要有:
1.艾蒿(家艾),本地叫“艾”,叶入药,效同野艾蒿。
2.菊花,菊属,品种极多。
3.向日葵属,(1)向日葵,籽可食用,亦可榨油。(2)菊芋(洋姜),块茎可制酱菜,又可提取菊糖供治糖尿病。
(十九)茄科
1.枸杞属,枸杞(枸杞子),生于地头、路边、枯井边或植于院内,县内没有大面积种植,处于野生状态。果入药,为滋补强壮剂;根皮(地骨皮)有解热、止咳之效。有栽培价值。
2.茄属,(1)龙葵,本地多叫“黑蛋蛋”、“黑茄儿茄儿”。浆果球形,熟时黑色,味甜可食。生于庭院、路旁、田间。全草、根和种子均可入药,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疔疮肿毒、急性肾炎等。(2)野西红柿苗。
3.曼陀罗属,曼陀罗(洋金花),生于田边、路旁及住宅附近,花及全草入药,主治慢性气管炎、胃痛、腹痛、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等。
本科栽培较多的主要有:
1.茄属,茄,做蔬菜。马铃薯,又称“土豆”“麻山药蛋”,做蔬菜。
2.番茄属,番茄,果实为盛夏的蔬菜和水果。
3.辣椒属,辣椒,本地常见下列5变种:柿辣椒、五色辣椒(本地又叫金枣,供盆景观赏)、长辣椒、朝天椒、簇生椒。
4.烟草属,烟草,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栽培较多,后很少。叶作卷烟原料。
(二十)旋花科
1.菟丝子属,菟丝子,生于田边、荒地,多寄生于豆科植物体上。种子入药称“菟丝子”,主治胃虚、阳萎、遗精、肝虚、视物昏花、习惯性流产等。
2.打碗花属,打碗花,本地称“大麻花”,叶片三角状、戟形或三角状卵形,生于田野、路旁、草丛中,全草入药,有调经活血、滋阴补虚之效。
3.田旋花属,田旋花,叶戟形,三裂或全缘,本地也称“大麻花”,生于耕地或荒地上,全草入药,效同打碗花。
4.牵牛属,裂叶牵牛,生于田野、路边、庭院等,花色有蓝、紫、粉等颜色。种子可入药,有泻湿、利大小便之效。
5.甘薯属,甘薯(地瓜、番薯)本地又称“山药”,块根食用或加工制淀粉、粉条,藤叶可作饲料,茎叶入药,生津润燥、消毒、解毒。
(二十一)唇形科
1.夏至草属,夏至草,生于旱地、路旁或旷野,全草可入药,有养血调经之效。
2.野薄荷(薄荷),生于沟边、河岸、路旁、池塘边,药可治感冒、风热、头痛、咽痛。
(二十二)马齿苋科
1.马齿苋属,马齿苋(马参菜),生于田间、荒地、路旁、庭院等,可做野菜及饲料;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治菌痢的功效。90年代后大量增多,肉质茎可进行营养繁殖,难以清除,是秋季田间主要杂草。
2.大花马齿苋,本地又叫“洋马参菜”,均为栽培,供观赏用。
(二十三)车前科
车前属,车前,本地又叫“鞋底片”,生于田野、路边、河边、庭院等,种子入药称“车前子”,有清热、利尿、祛痰、明目之效。
(二十四)牻牛苗儿科的
牻牛苗儿属,牻牛苗儿,本地又叫“老鸹爪”、“锛子草”,花瓣蓝紫色,分果具长喙。生于草坡、沟边。全草可入药,有强筋骨、祛风湿、清热、解毒的功效。
(二十五)葡萄科
1.爬山虎属,爬山虎,本地又叫“爬墙虎”,均为栽培,常攀援墙壁,根、茎入药,有治凝血、消肿毒之效。
2.葡萄属,葡萄,本地栽培较多,果可鲜食。酿酒、制葡萄汁等。为繁荣柏乡经济,柏乡县于1987年规定8月15日为“葡萄节”,招商引资,促进了本县经济发展。
(二十六)梧桐科
梧桐属,梧桐,花小,黄绿色,蓇葖果开裂。境内有栽培,为道路及庭院绿化、观赏树种。
(二十七)石榴科
石榴属,石榴,多于庭院栽培,花可观赏,种子可食。根皮、茎皮、果皮入药,有驱虫、止痢之效。
(二十八)鼠李科
1.酸枣,枣属,生于荒坡,较少,枣仁可入药。
2.枣(大枣、红枣),枣属,在我国栽培历史最久。县境内有大面积栽培。果实富含维生素C和各种糖,可生食,或干制加工成食品。入药可润心肺、补肾胃、益气养容。木材坚硬致密,耐磨,为雕刻、家具用材,枣是蜜源植物。
(二十九)苦木科
臭椿属,臭椿(椿树),农村四旁、庭院多栽培。树皮、根皮、果实均可入药,能清热、利湿、收敛、止痢。
(三十)楝科
香椿属,香椿,多栽培于庭院,嫩芽、幼叶可做蔬菜。根皮及果入药,有收敛、止血、祛湿、止痛的功效。
(三十一)悬铃木科
悬铃木属,三球悬铃木(法国梧桐),县城街道两旁绿化树种之一。
(三十二)卫矛科
卫矛属,冬青卫矛(大叶黄杨)本地又叫“冬青”,常绿灌木,叶革质。庭院、机关、学校普遍栽培,为绿化树种之一。
(三十三)柿树科
柿属,柿(柿树)、黑枣,90年代后,庭院栽培渐多。
(三十四)萝藦科
鹅绒藤属,(1)鹅绒藤,生于路旁、荒坡。可入药做驱风剂用。
(2)地梢瓜,本地又叫“疾疾瓜儿”,蓇葖果纺缍形,嫩果可食。生于荒地、田间,多见于棉田。
(三十五)玄参科
1.泡桐属,泡桐,多栽培于庭院、村旁、路旁,遮荫树。
2.地黄属,地黄,本地称“喝海儿”,野生于路边、荒坡等处,根入药。村民常用地黄根挤出汁灌耳,治疗中耳炎。
(三十六)禾本科
禾本科是种子植物的一个大科。县境内野生种类很多,一般都是杂草。主要有:虎尾草(生路旁、荒野或屋檐、墙头上)、狗尾草(本地又叫“谷莠子”、“茅草”)、狗牙根(多年生草本,为固沙植物或城市草坪植物)、光头稗、牛筋草(蟋蟀草)、草芦(本地称芦草,午河河床内,堤岸上很多)、白茅(本地称“甜甜根”,根可入药)、虱子草等。
本科植物栽培也很多,常见的主要有小麦、玉米、高梁、谷子、黍等。
(三十七)百合科
1.萱草属,黄花菜(金针菜),栽培于庭院、田边;花蕾可做蔬菜用,叫金针。县境内解放前种植较多,80年代后种植较少。
2.葱属,洋葱、葱、蒜、韭等,做蔬菜或调味品。
(三十八)美人蕉科
美人蕉,栽培于庭院,观赏植物。
(三十九)莎草科
牛毛草,又叫牛毛毡,本地又叫“老鸹干粮”、“玛玛”“牙牙干粮”等。杂草,果实可食。
第二节动物
一、哺乳纲
(一)草兔:即野兔,穴居于农田、柴草堆、干河床、古墓、旧窑等处,夏初繁殖多,平时少,冬天长成,主要以作物籽粒、野草、草籽等为食,分布较广,为狩猎对象。
(二)蝙蝠:又叫“夜巴虎”、“月白虎”,属翼手目,能飞行,分布较广,夏夜黄昏出现捕食蚊子等虫类,为有益动物。粪便为上等肥料。中药“夜明砂”即为经过加工的蝙蝠粪。
(三)刺猬:属食虫目,猬科。夜间活动主要吃昆虫,但有时也吃瓜果等,分布较广,草丛、柴草堆、地窑、田间等处常见,具有冬眠习性。
(四)鼠类:属啮齿目,分布广,数量多。主要有:(1)大仓鼠,本地叫搬挡,穴居田间,冬季在穴内贮藏粮食越冬,对农业有害。(2)家鼠,有褐家鼠(个较大),小家鼠(个较小),本地叫老鼠;穴居民宅或面粉厂、粮站仓房、食品店等一切有食物的地方,吃粮食、食物,并可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为有害动物。
(五)黄鼬:即黄鼠狼,属食肉目,鼬科,分布村落附近,栖息于树穴中,夜间活动,主要以啮齿类为食,但也吃小鸡、小鸟和昆虫。过去分布较广,为狩猎对象,80年代后渐少。
(六)犬:即狗,食肉目,犬科。为人类最罕驯化的家畜。体大小差异很大,毛色各异。性机警,行动敏捷,视觉、听觉、嗅觉均发达。耳直立或下垂。舌长而薄,酷热时伸出以散热。齿锐利,撕裂力强。性不凶残,易接受训练,由于易被狂犬病毒感染而传染给人,近年来,城市禁止养犬,农村养狗都将狗用铁链拴牢。但警犬对人类有重要意义,皮可作褥垫,也可制膏药,肉可食。
(七)家猫:食肉目,猫科。体轻捷,头圆,吻短,眼圆而大,瞳孔直立,可感知弱光。耳壳可灵活转动。有灵敏的视、听觉。口边与眉上有硬毛,故也有良好的触觉。舌面有角质层的丝状钩形乳突,可舐刮骨上的肉,指(趾)底有肉垫,行走无声。性驯良,喜温暖,捕食鼠,也食鸟类、蛇等。多夜间活动。
(八)马、牛、羊、驴、骡(详见“养殖业”章)
二、鸟纲
(一)啄木鸟:属?形目(啄木鸟目)是重要的森林益鸟,属树栖鸟类。斑啄木鸟分布较广,但数量不多,主要以天牛幼虫、金龟子幼甲虫、螟蛾、臭椿象、蝗卵、蚂蚁等为食。
(二)长耳鸮:属鸮形目,其脸形象猫,又称“猫头鹰”,本地又叫“夜猫子”、“呱呱幽子”。它营巢于树洞,以田鼠、野兔等为食物,是益鸟。夜间鸣叫,声音凄厉,常被认为是不祥之鸟,为本地留鸟,分布较广,90年代为数不多。
(三)喜鹊:属雀形目,鸦科,本地称之为“麻野雀”,栖息于高大的杨树、梧桐树
上,主要以害虫为食,其鸣声被称为吉祥即将来临的预兆,为本地留鸟,90年代为数不多。
(四)乌鸦:即老鸹,与喜鹊同科,白天鸣叫。
(五)麻雀:又叫“家雀”,属雀形目,文鸟科,属本地留鸟,营巢于屋壁、檐边或树洞、井壁,食性随季节变化,冬春季兼食杂草种子,夏秋季捕食大量作物害虫喂养雏鸟,是害虫的天敌,对保护农作物有益。80年代后人们大量捕杀,数量剧减,是导致农作物虫害大面积发生的因素之一。
(六)燕子:属雀形目,燕科,本地主要为家燕,有红脖子、白脖子两种,居屋檐下或室内,飞行捕食昆虫,为益鸟,春季飞来,秋季迁回南方,为候鸟。
(七)杜鹃:属鹊形目,杜鹃科。主要有大杜鹃和四声杜鹃,前者叫声如“布谷”,故又称“布谷鸟”,后者叫声如“割麦割谷”,本地称“冈古冈古”或“光棍扛锄”,芒种前后到县域活动,属候鸟。
(八)鹌鹑:属鸡形目,夏初在麦垄育雏,以谷类和杂草种子为食,为留鸟,肉味鲜美,其卵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有饲养价值。
(九)戴胜:佛法僧目,嘴细长而微向下弯,以地面蠕虫等小动物为食,头顶具扇状冠羽,又称“花蒲扇”。在树洞、建筑物缝隙以及柴草堆中以草茎编皿状巢。偶见,为旅鸟。
(十)鸡、鸭、鹅(详见“养殖业”章)。
三、两栖纲
(一)青蛙:属无尾目,蛙科,本地叫“三道筋”蛤蟆,生活在水坑、水沟、河岸等处,捕食各类害虫,分布较广,夏秋季雨后傍晚蛙鸣声常连成一片,此起彼伏。
(二)蟾蜍:属无尾目,蟾蜍科,本地叫“癞蛤蟆”、“溅毒蛤蟆”,与青蛙常相伴生活,捕食各种害虫,其耳后毒腺,经干制后为“蟾酥”,是一种名贵中药材。成体在水底泥中冬眠,早春在水中产卵。
四、爬行纲
(一)壁虎:属蜥蜴亚目,壁虎科,居于墙缝、屋檐等处,本地叫“蝎虎子”,捕食蚊蝇、蛾类昆虫,分布广,有益于人。所谓壁虎尿有毒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二)蜥蜴:属蜥蜴亚目,本地叫“地不留”,活动于田间,以蚊蛾类昆虫为食,境内分布广泛。
(三)蛇类:属蛇亚目,本地叫“长虫”,穴居民宅墙缝或田间杂草丛中,有黑、黄、绿等颜色,花纹各异,多为无毒蛇,主要捕食鼠类,为有益动物,蛇蜕可入药。
五、寡毛纲
蚯蚓,本地叫“蛐挛”或“蛐蟺”,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一类动物,通称地龙。生活在田间、垃圾、污泥等处,分布广。可改良土壤,体内具多种营养物质。中医全虫可入药,性寒、味咸,有清热、定惊、利尿、活络、平喘等作用。
六、昆虫纲
(一)螳螂目
螳螂,本地叫“刀螂”,分布较广,可捕捉害虫,为益虫。卵产于螵蛸中,桑树上
的螵蛸称“桑螵蛸”可入药。功能补肾、固精,主治遗精早泄、遗尿、小便频繁等。
(二)直翅目
1.蝗虫类:蝗科,本地主要有中华蚱蜢(大担长),东亚飞蝗(本地叫飞蝗或飞王),笨蝗(本地叫蚂蚱墩儿),它们均为植食性,能取食不同科的植物茎叶,以叶子为主,非常贪食,不仅是为了获得营养,而且还为获取水份。因此,在干旱年份取食特别多,危害特别严重。我县于1943年曾遭严重蝗灾。
2.蝼蛄,蝼蛄科,本地又叫“蝲蛄”,为典型的土栖昆虫,多食性地下害虫,可危害多种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缺苗断垄,境内多为华北蝼蛄。春秋两季活动,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干燥虫体可入药。
3.蟋蟀,也称“促织、”蛐蛐”,有油葫芦、姬蟋蟀、棺头蟋蟀三种,本地统称“土蚱儿”。它们以卵越冬,成虫夏秋间发生,多生活于杂草丛中,雄虫昼夜发出鸣声,具有植食性,危害农作物。
4.螽斯,螽斯科,又叫“蝈蝈儿”,本地又多叫“蚰子”,有的种类吃庄稼,是害虫,雄性个体能发出清脆的声音。
(三)虱目
虱,境内主要有人体虱(今极少,分体虱、头虱、阴虱)、牛虱、猪虱、驴虱等,为哺乳动物的体外寄生昆虫,终生不离寄主。幼虫活泼,除剌肤吸血外,并能传播疾病。
(四)蜻蜓目
1.蜻蜓:本地又叫“麻螂”、“麻楞”,麦收时节成虫羽化,成虫善捕食双翅目昆虫,因此,农业上视为益虫,但被养蜂者视为害虫。
2.豆娘,益虫。
(五)半翅目
蝽象:多为植食性,可危害农作物。其身体腹面有臭腺开口,能分泌挥发性油,散发出类似臭椿的气味,故称之为“蝽象”,本地称之为“臭大姐”。主要种类有梨蝽,三点育蝽、豆二星蝽、绿盲蝽等,分布较广。
(六)同翅目
蝉:是同翅目蝉科动物的统称。本地常见的有三种,出现于麦熟之前的叫“骚树娘”,个体小,雄性个体鸣声细;出现于三伏天的叫“蚱蝉”(知了、马鸡了、鸡了是最多见的一种,雄性个体鸣声长),出现于伏后的叫“蛁蟟”(伏了),个体大,雄性个体鸣声粗、短,它们均为植食性,成虫吸食植物汁液,产卵于新树条,造成新枝死亡。蝉蛹(本地叫老爬差、老蛄龙),高蛋白营养高,可食。蝉蛹蜕的皮可入药,名“蝉蜕”、“蝉退”、“蝉衣”等。有散风宜肺、解热定惊之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咳嗽、音哑、小儿麻疹、风疹、惊厥等症。
(七)同翅目
蚜虫:本地叫腻虫,分布广,种类有麦蚜、棉蚜、豆蚜、桃蚜、菜蚜等,尤其以棉蚜、麦蚜害为严重,每年均有发生。
(八)鞘翅目
1.瓢虫:主要有七星瓢虫(瓢甲亚科,益虫)和马铃薯瓢虫(瓢甲科,害虫),本地统称为花大姐。
2.粪螂,本地称“屎克螂”,生活于鲜大类中。
3.天牛,属天牛科,本地称“纺花牛”,危害榆树、苹果、梨、蔬菜等多种植物。
4.星天牛:属天牛科,本地叫“旱牛”,幼虫钻蛀树干,为林业害虫。
5.铜绿金龟子:金龟子科,本地称金龟子或香油罐,害虫。幼虫(蛴螬),可危害多种农作物。在土中主要危害麦类、玉米、高梁、薯类、豆类、花生、棉花、蔬菜及果树的地下部分,还可危害萌发的种子,咬断幼苗根茎,造成幼苗枯死,缺苗断垄。
6.黑皱金龟子:本地又叫“老包虫儿”。害虫,危害同铜绿金龟子。
7.玉米象甲:象甲科,本地称“牛子”或“象”,是粮食储藏中的主要害虫。
(九)鳞翅目
1.蝶亚目:种类有凤蝶、菜粉蝶等,尤以菜粉蝶为害严重,每年均发生。菜粉蝶的幼虫叫菜青虫,主要吃食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茎叶。
2.蛾亚目:种类较多,是本地农作物的主要害虫。主要有:
(1)玉米螟:俗名钻心虫,主要危害玉米、谷子、高梁、棉花、向日葵、辣椒等。
(2)棉金刚钻:俗名钻心虫,断顶虫。危害棉花、蓖麻等。
(3)棉红铃虫:麦蛾科,主要危害棉花。
(4)棉铃虫:又名钻桃虫,主要危害棉花、麦类、玉米、高梁、西瓜、南瓜等。
(5)棉小造桥虫:又名棉夜蛾,俗名布曲、弓弓虫等,衣蛾科。
(6)大豆食心虫:又名大豆蛀菜虫,小卷叶蛾科。
(7)食心虫类:是指蛀入果实危害的一类害虫。主要有桃小食心虫、梨大食心虫、梨小食心虫、苹果小食心虫等。
(8(白边地老虎:夜蛾科。
(9)粘虫:夜蛾科,幼虫危害玉米、小麦、谷子及禾本科杂草的茎叶,是农业害虫。
(10)豆天蛾:幼虫又叫“胀牛虫”,主要危害大豆及洋槐、泡桐等树木的叶子,是农业害虫。
(十)膜翅目
1.蜜蜂:常为家养,益虫,可生产蜂蜜、蜂蜡、蜂王浆。
2.胡蜂:胡蜂科,本地称“马蜂”,多在高大的树上或土室中造吊钟状巢,单独生活者常以泥土造壶状巢。蜂巢称“露蜂房”可入药。成虫危害蜜蜂,尾刺毒性极大,养蜂者视为害虫。
3.金小蜂:金小蜂科,为多种害虫的寄生性天敌,可用来防治害虫。
4.赤眼蜂:纹翅卵蜂科,把卵产于玉米螟卵内,是玉米螟的天敌,可用来防治玉米螟。
5.蚂蚁:蚁科昆虫的统称。本地主要为黑蚁,食性复杂,较低等的种类为肉食或杂食性,少数种类可贮存食料,培养真菌或收集蚜虫。
(十一)双翅目
1.小麦吸浆虫:瘿蚊科,是危害小麦的主要害虫。
2.牛虻:虻科,是牛、马等家畜的吸血大害虫。
3.果蝇:常作为遗传的研究材料,也有的危害成熟的果实。
4.细腰食蚜蝇:食蚜蝇科,是蚜虫的天敌。
5.蚊:蚊科,种类分为按蚊属、库蚊属、伊蚊属,不仅能刺吸人、畜血液,还能传播疟疾、血丝虫病和乙型脑膜炎等,是害虫。蝇科,主要为家蝇,活动范围广,可传播疾病,是害虫。
(十二)脉翅目大草蛉,肉食性,可捕食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常见于苹果树、梨树、棉花等植物体上。
(十三)蚤目
蚤,本地多叫“虼蚤”,主要有人体蚤、猫蚤、狗蚤、鼠疫蚤等,为吸血动物,可传播疾病,是害虫。
(十四)缨尾目
棉衣鱼,常见于抽屉、衣箱内,取食纸张、书籍、丝织品等,是家庭衣物的主要害虫。
七、腹足纲
蜗牛: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蜗牛科。主食绿色植物的嫩叶,为农业害虫,遇干燥或冬眠时,粘液膜封闭壳口,可渡过漫长的时间。蜗牛入药,内服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功效,外用可治脱肛、痔疮等。某些种类经人工养殖可供食用。
八、多足纲蚰蜒:古称“草鞋虫”、“毛毛虫”。蚰蜒科,体短而微扁,黄褐色,栖息于房屋内外阴湿处,捕食小动物。步足易断落,是其逃避敌害的一种适应。
九、甲壳纲
土鳖虫:又叫“地鳖虫”、“土元”,本地多叫“簸箕虫”,属鳖蠊科,生于阴暗处的熟潮土中,雌成虫经干制后可入药,主要用于治疗经闭腹痛,跌打损伤,骨折筋断。
十、蛛形纲
(一)蜘蛛目
园蛛,是常见的蜘蛛之一。本地叫“蛛蛛”。喜结网于庭园树木之间,屋角檐下,网捕小型昆虫为食。蜘蛛个体数目极多,在农田中蜘蛛捕食的大多数是害虫,所以近年来已引起国内外从事植保及科研工作者的注意,对其分类、生态、保护利用作了大量调查研究。
(二)蜱螨目
棉红蜘蛛,俗称“火蛛子”、“火龙”。是棉花、茄科、豆科等植物的主要害虫。
(三)蝎目
蝎,为夜行肉食动物,生活于阴暗潮湿处,尾部末端有尾刺,内通毒腺,人受螫时,疼痛难忍,小孩被螫有时甚至有致命危险,全虫干制后可入药,有祛风、定惊之
效。50年代后期使用农药以前较多。
第六章自然灾害
第一节气象灾害
一、水灾
明弘治十四年(1501)七月,大水淹没人畜。
明隆庆三年(1569)大水。水灌入城,庄稼被淹,民饥无食。
清乾隆三年(1738)七月大水,城西村庄淹没,二十五年再次大水。
民国6年(1917)大水,平地水深逾丈,人畜死伤很多。
民国17年(1928)大水,平地水深及丈,漫溢城门石桥,流入城内,南门石桥泄洪不及被冲塌,南关大街可来往行舟。
民国28年(1939)6月,阴雨连绵,山洪爆发,午河决堤,大水冲淹了城东、南部分村庄,秋庄稼大部分没有收成。
民国32年(1943)9月,连续7天大雨,沥水成灾,房倒屋塌,人无居所。
民国38年(1949)8月14日山洪爆发,午河水位暴涨,韩村至马村段河水漫堤,灌入旧槐河,沿河村庄被淹。
1950年8月2日降大雨,午河水位突涨,决口73处,总长度2,470米,53个村庄被淹,5,900亩秋粮绝收。
1951年6月3日连续暴雨,已熟未割的5.6万亩小麦严重受灾。
1953年8月下旬连降暴雨,涝沥成灾,全县倒塌房屋5,410间,砸死群众4人,砸伤14人,砸死大牲畜1头,猪4头。
1954年6月24日山洪爆发,午河决口32处,累积长达500米,25个村庄重灾,45,793亩田地被淹。
1955年8月15日至9月14日,午河涨水6次,均超过保证水位50厘米左右,共漫堤决口69处,决口累积长达1,725米,7个乡的18个村受灾,2万亩田地被淹,倒塌房屋132间。
1956年7月30日至8月5日连日大雨,山洪爆发,大水先后冲毁午河、北沙河堤防88处,累积长达4,200米。午河上中游20华里漫堤,沿河村庄平地水深超过2米;北沙河南岸漫堤后直冲固城店、北马、北黄等九个乡,低洼地水深2米以上;小里岗沥水成灾,王家庄、南鲁乡大部分村庄被淹。全县86个村庄受灾,23万亩田地被淹,倒塌房屋11,355间,减收粮食1,425万公斤,减收棉花465万公斤,死亡4人,伤23人,死牲口8头,伤20头。
1963年8月2~9日8天降雨880毫米,2日的大雨使午河北支出现第一次洪峰,流量400立方米/秒,6日出现第二次洪峰,流量1,215立方米/秒,中支180立方米/秒,南支500立方米/秒,小里岗来水200立方米/秒,8月4日的特大暴雨日降水290.6毫米,使午河、北沙河相继漫堤、决口,赞皇、临城山区及小里岗沥水倾集柏乡,全县除龙华公社几个村庄外,平地水深1米多,午河沿岸平地水深2米多,造成午河上游漫堤8,000米,决口66处,累积长达9,834米;北沙河过水流量1,500立方米/秒,全县冲淤水井达4,774眼,沙压或冲毁土地6,277亩,粮食作物受灾211,920亩,74,630亩绝收;棉花受灾78,334亩,55,566亩绝收;倒塌牲口棚4,500余间,占总数的95%,死亡29人,死亡大牲畜18头,猪羊516只,倒塌校舍41处,2万余件家具、1,800余件衣被被冲走,冲走、霉坏的粮食达15.5万公斤。
1966年7月30日,西部山区普降暴雨,午河北支水位猛涨,18时许韩村村北铁路桥下流量900立方米/秒,午河两岸漫堤2,000多米,北支上游的韩村、大汪沿河堤岸决口8处,内步村东决口两处,决口长500米,马村桥南滞洪区右岸3,200米长的河堤漫溢决口。18时30分,洪水自高邑流入吕菅、北天等村,水深0.5米。19时10分北沙河南堤决口,河水袭入县境,水深1.5米,流速50立方米/秒。全县5个公社27个大队受灾,16,243亩粮田被淹,一般减产2~3成,严重的减产5成以上。
1966年8月22~23日午河、北沙河上游降雨200毫米以上,23日午河北支出现洪峰流量140立方米/秒,决口3处。24日午河干流洪峰流量180立方米/秒,北沙河洪峰流量2,100立方米/秒,南堤柏乡段决口19处,全县7个乡,60个大队受灾,53,000亩粮田被淹。
1974年7月28日午河北支洪峰流量164立方米/秒,右堤决口8处,中支流量30立方米/秒,多处漫堤,决口8处,三个公社,10个大队受灾,淹地5,721亩。
1977年8月12日西部山区降雨,午河来水,流量130立方米/秒,中支38立方米/秒,决口8处,淹地3,500亩。沥水成灾面积10,340亩(城关、王家庄、内步三个公社,20个大队),其中减产3~5成的2,900亩,6~7成的1,694亩,8成以上的5,746亩。
1986年9月1日18~20时,暴风雨冰雹袭击柏乡,降水73毫米,风速20米/秒,冰雹最大平均直径25毫米,最大平均重量4.4克,县北部乡最大冰雹直径达30~50毫米,全县普遍受灾,北部5乡秋作物被砸成光杆,南部5乡镇秋作物被砸破叶子,大部分作物被风刮倒。据统计县内30人被砸伤,2.5万只(头)家禽、畜被砸死,电线杆、大树、围墙被刮倒多处,致使全县停电时间长达153小时,经济损失2,272.5万元。
1995年5月9日,柏乡县遭受特大暴风雨袭击,涉及10个乡镇的6,100户2.5万人,尤以南阳乡、王家庄乡、柏乡镇严重,全县农村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
二、旱灾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六月至十月干旱不雨,流移载道,死者相望。
民国9年(1920)春夏大旱,全年绝收,县内十之七八变卖家产,下山西逃荒,冻饿而死者不计其数。
民国18年(1929)春夏无雨,小麦枯死,秋庄稼大部分未能播种。
民国19年(1930)秋大旱,小麦大部分未能播种。
民国22~24年(1933~1935)连年大旱,禾苗枯萎,收成锐减,民以树皮、野草充饥,十之七八外出逃荒。
民国32年(1943)7月,旱情日趋严重,境内农作物几乎旱绝,颗粒无收,饿死者无数。
1957年年总降雨量299.6毫米,为一般年份降雨量的60%左右,全县受灾面积15万亩。
1962年1~9月降雨33次,总降雨量310.2毫米,最大一次降雨为8月13~15日,三日降雨60.5毫米,其余降雨每次均在35毫米以下。同期全县地下水位平均下降一米,干枯水井188眼。龙华公社龙华二大队第五生产队9月上旬二类甘薯枯叶率为30.5%,干土层厚度14厘米。二类棉苗死株率50%,干土层厚度18厘米。全县受旱面积15.8万亩,粮食减产321.5万公斤,棉花减产39.55万公斤。
1972年降雨量250.8毫米,春季无雨,第一次降雨为9月1~2日,二日降雨30.8毫米,截止9月28日全县地下水位下降6~9米,报废机井747眼,致使4.5万亩水浇地变为旱地,受旱面积15.2万亩,成灾10.1万亩。
1975年降雨量335.7毫米,其中1~9月份降雨291.6毫米。最大一次降雨为8月5~9日,五日降雨53.1毫米。据8月份调查,1~7月份全县地下水位下降3~5米,共干枯机井700眼,出水量不足的1,000眼。深水位区的白阳公社地下水位下降到20米以下,全公社326眼机井干枯44眼,上半管水的158眼,出水量正常的机井只乘124眼,其中邢村大队第五生产队只剩一眼出半管水的机井,一昼夜只能浇地1~2亩。由于持续干旱少雨,全县出现有井无水的地2万亩,有3万多亩晚秋作物近于绝收。
1980年1~9月份最大一次降雨为50.1毫米,其余降雨每次均在35毫米以下,由于干旱地下水位持续下降,8月份比年初下降3.1米,1~7月份全县打新井163眼,同期报废600眼,其中干枯463眼。全县大秋作物种植面积26.4万亩,受旱面积18万亩,受灾减产五成以上的5.5万亩,基本绝收的2.4万亩,毁种其他作物的1万亩。
三、风、雹灾
明万历三年(1575)四月,大风折木,雨雹伤麦。
1949年7月11日上午9时全县范围遭到冰雹袭击,59个村受灾。三区南部、县城附近灾情较重。降雹持续10分钟。三区南部雹粒大者如核桃,小者如豆。县城附近大者如杏核,小者如豆。砸毁粮田1.4万亩,棉田6,450亩。重灾区棉花.芝麻砸成光杆,秋作物绝收。
1952年6月2日,两次暴风袭击柏乡,致使已熟未割6.5万亩小麦严重受灾,减收小麦50多万公斤。
1953年6月9日下午3~6时全县遭受风雹袭击,雹大如茶碗,庄稼受灾严重。
1954年6月8日下午3时,县西南部小里铺--贾庄--朵村沿线八村庄遭受狂风暴雨冰雹袭击2小时,冰雹铺地一尺多深,小里乡6,000亩粮田被砸光,伤13人,重伤6人。刮倒、折断树木53棵。
1955年6月16日傍晚,64个村遭受冰雹袭击,雹粒大者如拳,小者如鸡蛋,5万多亩棉田受灾,占总面积的45%,8,000多亩早秋作物被砸光,伤8人。
1956年8月28日下午5时大风由白阳、龙华一带向南直达南部县界,南北长25公里,风力7~8级,部分地区带有冰雹。历时30分钟,受灾作物面积3.39万亩,刮倒谷子2.08万亩、玉米7,559亩、高粱3,404亩,砸坏棉花2,100亩。
1969年7月16日下午4时许,全县有31个大队受冰雹袭击。历时10分钟左右。雹粒大如红枣,小如黄豆。受灾中心有三个,一是白阳公社的八里庄、叩村、北张村和南黄泥大队;二是固城店公社的北江、三十里铺、北小京;三是龙华公社的赵菅村、马庄、前渤海营和龙华东大队,受灾面积共4.49万亩。
1970年6月17日下午3时许,上京、城关、文安、里村、南鲁一线降大冰雹,树叶被砸掉、棉花成光杆,西文安棉花原种圃12亩被水雹砸毁。
1973年9月13日南马公社发生严重雹灾,受灾面积7,929亩,房屋倒塌108间,损坏树木413棵。
1982年6月5日,连日来持续高温,午间伴有干热风,固南、寨里东、后张等3个大队打麦场发生火灾,损失小麦9.8万公斤。
1983年6月27日,柏乡县部分农田遭受冰雹灾害。
1984年7月27日晚10点,白阳、南马两个乡部分村受风雹袭击。受灾较重的有北黄、中黄、南黄等村。这些村一般玉米、棉花被砸成光杆。受灾粮食作物2.5万亩,其中减产5~8成的2,400亩,减产8成至绝收的3,200亩,受灾棉花3万亩,其中减产5~8成的1,740亩,减产8成至绝收的1,800亩。
1994年6月26日晚8时50分至9时10分,柏乡镇、内步乡、龙华乡、南鲁乡、西汪乡、南阳乡等5乡1镇,遭受风雹袭击,受灾面积9.6万亩,直接经济损失8,660万元。
据记载冰雹在县内发生的规律基本上三年一遇,根据历次冰雹出现的实际情况,可为三条雹线,①北天——崔家庄——城阳——常乐。②高邑境内——白楼——冯上京——张家庄——东刘——文安。③临城县境内——小里村、小里铺。
第二节生物灾害
境内各个历史时期发生的病虫不同,旧时以蝗灾居多,发生之时,粮食大多绝收,饥民流离失所。建国初期蝗灾仍很严重,经政府广泛发动群众,组织人力、物力捕杀,未造成大的危害,60年代后蝗灾得到控制。之后,随着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抗病虫作物品种的推广和农技队伍的逐步发展壮大,对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有了认识,开始运用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控制病虫害,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多种方法(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改进耕作制度等)协作进行,病虫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并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使农作物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得到了提高。进入80年代,麦蚜、棉蚜、棉红蜘蛛、棉铃虫、棉花枯黄萎病发生较多,尤其是90年代后,由于害虫天敌的减少,害虫抗药性的逐渐增强使棉铃虫成为制约棉花生产的一大主要因素,境内棉花生产一直处于低谷状态。
明嘉靖六年(1527)六月飞蝗蔽日,八年(1529)大蝗,三十九年(1560)六月飞
蝗蔽日。
清顺治四年(1647)蝗灾。
民国32年(1943)8月,蝗灾,蝗群所到之外禾苗净光,饥民争食蝗虫充饥。
清乾隆十七年(1752)蝗灾。
1949年6月20日二区北部、三区西部一些村庄发生大面积蝗虫,当地群众进行紧急捕杀。
1949年8月17日,县境普遍发生粘虫,严重地块早吃谷叶声百米外可闻,县委组织一百多名干部下乡组织群众灭虫,经三昼夜连续捕杀,虫害始止。
1957年8月份粘虫大发生,除治后未成灾。
1960年8月发生粘虫,大面积成灾,最多幼虫1,000头/平方米,禾谷类被吃光,全县31,924亩谷子亩产平均仅137.2斤,比1959年减产101斤。
1964年小麦锈病特大发生(多为条锈)减产严重。6月,地老虎虫害大发生,全县18.9万亩棉花、谷子危害严重。
1965年春季蝼蛄大发生,对高粱苗危害严重,有的地块播种三次也未全苗。在白阳、营儿、八里庄、后张四个大队、六个生产队首次发现棉花枯黄萎病181亩。高产棉田开始发现棉铃虫。8月粘虫大发生,谷地百株有63头,1米双行有小龄幼虫60-70头。
1967年棉铃虫第一年大发生,北滑大队40亩小麦绝收。
1993年境内北黄、南黄、北滑一线、赵家庄、东路村、刘上京一线发生小麦吸浆虫,使100亩小麦绝收。之后,县政府组织农业科技人员下乡有蹲点,指导防治,使虫情得到控制,害虫基数逐年下降。
1994年境内棉铃虫成灾,棉花大幅度减产,亩产籽棉仅百余斤。此后境内植棉户极少。以至大部分棉农完不成定购任务,宁交罚金也不多种棉。
第三节地震灾害
明嘉靖十五年(1536)地震有声。
明隆庆二年(1568)正月,地震。
明万历年间地震声响如雷,室内器具皆倒。
明天启三年(1623)二月,黑风,地大震。
清顺治十四年(1657)地震。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六月初八,地震。
1966年3月8日凌晨5时29分,境内发生6.8级强烈地震,倒塌房屋17,600间,砸伤244人,死亡7人。3月22日下午4时19分,又发生7.2级强烈地震,尔后,余震不断,倒塌房屋7,630间,震后全县干部群众全部住进临时搭建的防震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