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汪村自1953年西汪乡建置至今,一直为乡(公社)政府驻地。山柏公路横贯全村,交通十分便利。据1480年古碑记载,初名西王村。清康熙年间,柏乡的魏裔介给皇帝奏本时,为表示家乡低洼贫困,故意把“王”字写成“汪”字,从此改村名为西汪村。1978年后,农、工、贸、运全面发展,水电条件较好,逐渐形成了以私营企业为主体经济格局的西汪工业小区。1995年全村有大小不等的各种企业255家,产值4,000万元,工业收入3,365万元;蛋鸡饲养初具规模,蛋鸡存栏120,000只。1995年底,全村720户,3,362人,耕地5,661亩(果园584亩),粮食总产量2,112吨,棉花总产量35吨,油料总产量52吨,果品总产量642吨,鲜蛋总产量1,008吨,肉类总产量121吨,经济总收入5,883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201元。
东汪村位于乡境之东南部,距乡政府驻地2公里。村名来历与西汪相同,只是此村位于西汪东侧,故称东汪。地势平坦,土质肥沃。除几种主要的粮食作物外,村民还有种大葱的传统习惯。近年来,养鸡和商品运输业日趋活跃,蛋鸡饲养初具规模,存栏100,000只。1995年底,全村327户,1,471人,耕地2,290亩(果园110亩),粮食总产量1,016吨,棉花总产量12吨,油料总产量28吨,果品总产量140吨,鲜蛋总产量840吨,肉类总产量110吨,经济总收入1,144.1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107元。
驻驾铺位于乡境西部偏南,古“九省御道”东侧,距乡政府驻地3公里。约建于唐时,因北距县城10华里,又当选铺地,故名南十里铺。据《柏乡县志》载:明世宗嘉靖十八年(1539)南巡,在该村驻跸数日,遂改名驻驾铺。村西南0.5公里处,有元朝武威郡侯贾庭瑞墓,有石像生石碑多块,其中贾母贞节碑为元代书法家赵孟兆页书,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地势较高,沙壤土较多,农作物以粮棉为主。近年来林果及养殖业发展较快。1995年,全村431户,1,883人,耕地3,884亩(果园570亩),粮食总产量1,123吨,棉花总产量21吨,油料总产量76吨,果品总产量531吨,蛋鸡存栏90,000只,鲜蛋总产量756吨,肉类总产量100吨,经济总收入1,274.3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103元。
驻驾村位于乡境西部偏南,距乡政府驻地3公里处。约建于唐时,名大里村。明世宗嘉靖十八年(1539)南巡在此驻跸数日,后改名驻驾村。土质肥沃,耕作性良好,宜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近年注重发展以葡萄为主的林果业,兼以蛋鸡饲养。1987年引进“巨峰”葡萄150亩。1995年,果园1,299亩,其中葡萄903亩,成为初具规模的林果基地;蛋鸡存栏20,000只。1995年底,全村391户,1,721人,耕地2,674亩,粮食总产量872吨,棉花总产量11吨,油料总产量7吨,果品总产量2,264吨(其中葡萄1,600吨),鲜蛋总产量168吨,肉类总产量71吨,经济总收入842万元(果品收入45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115元。
陈家庄位于乡境中西部,在乡政府西偏南1公里处。半沙壤土质,生产条件较好,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解放后农业稳产高产,旱涝保收。村民因地制宜,在发展农业同时,于1980年从北京、石家庄等地引进“京白”等优种雏鸡5000只试养,而后逐年增多。1995年全村鸡只存栏11万只,人均143只,千只以上的养鸡户30余家,收入500万元,是柏乡县的养鸡专业村(建有养鸡小区)。1995年底,全村206户,838人,耕地1333亩(果园10亩),粮食总产量528吨,棉花总产量9吨,油料总产量8吨,果品总产量6吨,鲜蛋总产量924吨,肉类总产量69吨,经济总收入991.1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124元。
寨里西位于乡境之西北部,距乡政府驻地1.5公里。建于隋文帝开皇年间,今县城所在地当时叫柏林关,无城池,守关兵将在本村扎寨安营。隋开皇十六年(596)柏乡县城修筑告竣,守兵迁驻城内,所留的营寨有人居住,渐成一村,名寨里村。1961年分为两个行政村。该村居西名寨里西村。土质以沙壤为主,水肥条件较好。近年来运输业发展较快,全村有从事营运的小拖拉机100余辆,劳力300多名,除向附近各造纸厂运送麦秸外,还为县城及其周边、农村运送石灰、石子、沙子等建筑材料。1995年底,全村359户,1,518人,耕地2,465亩(果园216亩),粮食总产量961吨,棉花总产量12吨,油料总产量28吨,果品总产量320吨,蛋鸡存栏35,000只,鲜蛋总产量294吨,肉类总产量59吨,经济总收入1,269.1万元(运输业收入10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101元。
寨里东与寨里西村原为一个自然村,分村时因其居东,故名寨里东村。村民以农为主,80年代后以造纸为主的乡镇企业有所发展,先后投资350万元,建成规模不等的个体造纸厂4家,生产各种规格、多种用途的高、中、低档包装纸系列产品,年产值达到1,000万元,成为全县唯一的造纸专业村。1995年底,全村330户,1487人,耕地2,108亩(果园382亩),粮食总产量879吨,棉花总产量13吨,油料总产量30吨,果品总产量524吨,蛋鸡存栏30,000只,鲜蛋总产量252吨,肉类总产量59吨,经济总收入2,408.1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108元。
东文安村位于乡境东北部,距乡政府驻地2公里。明燕王扫北以前所建,历史上以文、安二姓为多,以姓氏得名文安。后来文姓已绝,安姓于清朝中叶迁往本县南郝村,但村名一直沿用未变。沙壤土质,土质肥沃,宜种小麦、玉米、棉花。村民有种植大葱的习惯,1985年以后,大葱种植面积每年都保持在700亩左右,年产大葱7,000吨,收入140万元;另外还建有铸造厂、面粉厂等个体企业。1995年底,全村530户,2,180人,耕地3,802亩(果园200亩),粮食总产量1,744吨,棉花总产量20吨,油料总产量36吨,果品总产量80吨,蛋鸡存栏75,000只,鲜蛋总产量630吨,肉类总产量92吨,经济总收入1,452.2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101元。农历二月十五为传统庙会。
西文安村位于乡境北部,在乡政府驻地北偏东1.5公里处。因位居东文安之西,故名西文安。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盛产小麦、玉米、棉花。1980年以后,大部分农户搞小麦、玉米的良种繁育,1995年高效益农田8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0%。1995年底,全村159户,752人,耕地1,184亩(果园70亩),粮食总产量500吨,棉花总产量7吨,油料总产量10吨,果品总产量60吨,蛋鸡存栏20,000只,鲜蛋总产量168吨,肉类总产量39吨,经济总收入444.1万元(农业收入256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11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