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庄位于乡政府驻地正南3公里处,明永乐二年,由山西洪洞县先期迁来王姓一家,后又陆续迁来白、宋等户,由于王氏先至,其家族兴旺,故定村名王家庄。1958年后历为乡(公社)政府驻地。土质肥沃,适宜多种植物生长,经济作物以棉花、花生、大豆为主。解放后村民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农作物产量逐年提高。1978年后,养殖及个体企业有所发展。1995年个体企业有蜂窝煤厂、榨油厂、饲料厂等8家,年收入500万元;养殖业以养鸡居多,鸡只存栏6万只,年收入20万元。1995年底,全村329户,1,420人,耕地2,795亩(果园300亩),粮食总产量1,066吨,棉花总产量15吨,油料总产量15吨,果品总产量186吨,鲜蛋总产量504吨,肉类总产量65吨,经济总收入1,354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475元。
南营儿位于乡政府驻地正南2.5公里处。相传,北宋抗辽名将杨六郎在该村驻扎兵营,后来留士兵在此种地,形成村庄,乃以兵营为村名,为区别城北的营儿村,故定名为南营儿。1937年农历九月初十,日军在该村杀害百余无辜男女,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营儿惨案”,俗称“王家庄惨案”。该村农业生产条件较好,1978年后,村民以建设高效农田为主,连年种植大葱(所产大葱以头大、白多、味美、耐储而深受人们喜爱),个体企业也有所发展。1995年,产大葱4,200吨,产值200万元;另外,个体企业有蜂窝煤厂、面粉厂、榨油厂各一家,年收入100万元。1995年底,全村208户,838人,耕地1,859亩(果园96亩),粮食总产量722吨,棉花总产量9吨,油料总产量15吨,果品总产量58吨,蛋鸡存栏13,000只,鲜蛋总产量109吨,肉类总产量40吨,经济总收入499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862元。
赵村距乡政府驻地2公里,地处乡境西北部,午河东岸,午河由西南向东北傍村流过。京深高速公路由村东口穿过。据村东唐初修建的玉台寺碑记载,唐朝时即有此村,村名来历无可考究。经过元末明初的多次战乱和瘟疫,此村断无人烟。明永乐二年(1404)由山西洪洞县迁来赵、王、张等姓,在废墟之上另建新村,因赵姓居住较早,起名赵村。地势低洼、土质肥沃。近年来,村民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工农并举。建有水泥厂、造纸厂、铸造厂、建筑队、装潢队、榨油厂和预制构件厂等27家个体和联营企业,年收入1,000万元。1995年底,全村562户,2,584人,耕地5,439亩(果园395亩),粮食总产量2,717吨,棉花总产量35吨,油料总产量5吨,果品总产量254吨,蛋鸡存栏80,000只,鲜蛋总产量672吨,肉类总产量100吨,经济总收入2,374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199元。农历六月初八为传统庙会。
杨村位于乡政府驻地西0.5公里处,地处乡境北部,午河南岸,午河由村北流过,京深高速公路由村西穿过。明朝初年,杨姓一户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后渐成一村,即定名杨村。地势较低,土地肥沃,盛产小麦、玉米、棉花。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工商业有所发展。有个体铸造厂、服装厂、冷冻厂、粉条坊等4家,年收入50万元。1995年底,全村278户,1,223人,耕地3,848亩(果园125亩),粮食总产量1,597吨,棉花总产量24吨,油料总产量12吨,果品总产量86吨,蛋鸡存栏35,000只,鲜蛋总产量294吨,肉类总产量56吨,经济总收入64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838元。
张村位于乡政府驻地正南1公里处,地处乡境东部。明朝初年,张氏祖于明永乐二年(1404)由山西洪洞迁此,初名张村,后为区别县城北部的又一个张村,更名为南张村。1956年9月~1958年3月曾为南张村乡政府驻地。1995年改南张村为张村。村民以农业为主。1978年后,工商业、家庭养殖业有所发展,有面粉厂、拔丝厂、蜂窝煤厂、预制件厂、饲料加工厂、木器家具厂等规模不一的个体企业16家。1995年底,全村327户,1,439人,耕地3,233亩(果园285亩),粮食总产量1,616吨,棉花总产量20吨,油料总产量12吨,果品总产量220吨,蛋鸡存栏23,000只,鲜蛋总产量193吨,肉类总产量63吨,全村工业企业总收入60万元,经济总收入1,75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570元。
贾庄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南2公里处,地处乡境东部。明永乐年间贾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在此建村立户,取名贾庄村,1938~1950年间一直为第二区公所驻地。有天主教堂一座,解放前曾有外国神甫在此主持教务,信教群众居多数。土质肥沃,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等。1978年后,村民在搞好农业生产的同时,注重发展养殖业。有1,000只以上的个体养鸡场10余家,鸡只存栏总量5万只;个体饲料加工厂2家。1995年底,全村415户,1,677人,耕地2,873亩(果园605亩),粮食总产量1,418吨,棉花总产量19吨,油料总产量13吨,果品总产量452吨,鲜蛋总产量420吨,肉类总产量71吨,经济总收入1,188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36元。农历三月初一为传统庙会。
北瀑水村位于乡政府驻地南偏西2.5公里处。京深高速公路沿村西南北穿过。该村建于唐朝初年,名北许村,以居民姓氏命名。明永乐年间由山西迁来于、李等姓,时许姓已绝。后来根据小里岗上的洪水如瀑布一样流经本村,遂更名瀑水,为区别南瀑水,即定名北瀑水。由于地处偏僻,信息不畅,经济发展较为落后,1995年全村尚无投资规模在5万元以上的个体企业。1995年底,全村270户,1,256人,耕地2,144亩(果园59亩),粮食总产量1,087吨,棉花总产量12吨,油料总产量15吨,果品总产量40吨,蛋鸡存栏30,000只,鲜蛋总产量252吨,肉类总产量65吨,经济总收入475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484元。
南瀑水村位于乡政府驻地南偏西4.3公里处。建于唐朝初年,名南许村。明朝永年年间,由山西洪洞迁来王、刘、魏等姓,时本村许姓已绝,后根据北瀑水的含义改名南瀑水。该村地处小里岗的北坡,地势较高,土地较肥,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棉花。因水源不足,粮棉产量不高,村民一直沿袭多年遗留下来的土里刨食,以农为主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发展缓慢,全村仅有个体蜂窝煤厂一家。1995年底,全村516户,2,126人,耕地4,078亩(果园166亩),粮食总产量1,963吨,棉花总产量15吨,油料总产量24吨,果品总产量92吨,蛋鸡存栏34,000只,鲜蛋总产量286吨,肉类总产量73吨,经济总收入674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310元。农历三月二十为传统庙会。
小里村位于乡政府驻地南5.5公里处。村南有后汉高祖刘知远陵墓,墓区内有石人、石马、石羊等像生。明万历年间兵部车骑司郎中张主敬、明天启年间骠骑将军张应寰墓均在此地。清咸丰年间调小里村工匠进京铸币。小里岗东坡受太行山余脉的影响,地势偏高,水源奇缺,大部分农田为旱地,是全县唯一具有地域性特点的特殊地带。土质以沙碱壤质为主,耕作不便,遇有干旱成灾明显。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高粱、甘薯、棉花。1978年后,村民充分利用靠近岗坡,野生饲草较多的优势,扬长避短,注重发展养殖业。1995年羊存栏1,520只,蛋鸡存栏23,000只;个体企业有铸造厂、榨油厂、蜂窝煤加工厂、面粉加工厂等10余家。1995年底,全村519户,2,469人,耕地8,153亩(果园96亩),粮食总产量1,860吨,棉花总产量16吨,油料总产量127吨,果品总产量10吨,鲜蛋总产量193吨,肉类总产量82吨,经济总收入1,122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307元。
小里铺位于乡政府驻地南7公里处,此村建于明朝初年,开始由小里村胡、张、刘、路等姓在御道边开设饭铺,后渐为村庄,定名小里铺。历史上曾用名里合村、南三十里铺。因与小里村共同的地理位置所致,地势较高、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粮棉产量不高。近年来村民在抓好粮棉种植的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1995年有五头以上的养牛户15户,1,000只以上的养鸡户20户,50只以上的养羊户21户,全村禽畜饲养量82,500只(头),收入458万元;另有建材厂、饲料厂、铸造厂等个体企业6家,年收入200万元。1995年底,全村276户,1,315人,耕地3,917亩(果园59亩),粮食总产量1,488吨,棉花总产量6吨,油料总产量62吨,果品总产量28吨,蛋鸡存栏80,000只,鲜蛋总产量672吨,肉类总产量104吨,经济总收入1,231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72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