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柏乡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柏乡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4737
颗粒名称: 一、柏乡镇
分类号: K292.24
页数: 5
页码: 82-86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柏乡镇下属的各个自然村庄。
关键词: 柏乡县 石家庄 凌家桥

内容

石家庄位于镇境西北部,距镇政府驻地2公里,原为两村,居南者名石家庄,居北者名高家庄,石、高二姓均于明永乐二年(1404)由山西洪洞县迁此,以姓氏命村名。后因人口渐多,村庄扩建,两村浑为一村,明朝末年定名石家庄。土质肥沃。解放后农业生产条件逐渐得到改善。80年代后水电充足。1995年有造纸厂、家具厂、面粉厂等各类摊点77个,工业收入768万元。全村420户,1,683人,耕地2,812亩(果园129亩),粮食总产量1,395吨,棉花总产量19吨,油料总产量39吨,果品总产量343吨,蛋鸡存栏30,450只,鲜蛋总产量255.8吨,肉类总产量58.99吨,经济总收入1,549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90元。
  凌家桥位于镇政府驻地北1公里,古时东邻“九省大御路”,今位于柏固公路西侧,建于明朝初年,因当时地处古槐河南岸,河上有一座石桥,系凌家寡妇所修,后来,人们在桥东建房居住,渐成一村,便以桥名为村名,故称凌家桥。土质肥沃,解放前,农业生产条件比较落后,农作物产量只有100公斤,解放后,农业生产逐渐得到改善,水电充足;村民倚城郊之便,大多亦农亦商。1995年有铸钢厂、预制件厂、纺织厂、饲料加工厂等各类摊点25家。全村145户,618人,耕地903亩,粮食总产量468吨,棉花总产量5吨,油料总产量7吨,果品总产量25吨,蛋鸡存栏8,700只,鲜蛋总产量73吨,肉类总产量46.72吨,经济总收入754.8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058元。
  前三里铺位于镇政府驻地北2公里处。因距柏乡县城三里,又是古代“九省大御路”设铺之处,名三里铺。1945年一分为二,因其居南,名前三里铺。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村民多渠道发展经济。小型造纸厂一家,1994年投资70万元兴建,年产值200万元,利润18万元;另有各类摊点65个。1995年底,全村249户,1,002人,耕地1,841亩(果园105亩),粮食总产量993吨,棉花总产量12吨,油料总产量16吨,果品总产量306吨,蛋鸡存栏10,790只,鲜蛋总产量90.6吨,肉类总产量37.7吨,经济总收入1,738.5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262元。
  后三里铺位于镇政府驻地北2.5公里处。与前三里铺原为一村,1945年一分为二,因其居北,名后三里铺。水肥条件较差,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兼有小拖拉机运输业。1995年底,全村200户,797人,耕地1,309亩(果园150亩),粮食总产量641.4吨,棉花总产量5.9吨,油料总产量11吨,果品总产量10吨,蛋鸡存栏6,960只,鲜蛋总产量58.5吨,肉类总产量36.02吨,经济总收入336万元(运输业总收入104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120元。
  路蔡庄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2公里处,地处古槐河西岸,地势低洼。1945年以前,为两个自然村,前庄叫蔡家庄,后庄叫路家庄,以居民姓氏命名,路、蔡两姓均于明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1945年柏乡解放后,两村合二为一,定名路蔡庄。1958年划成一个行政村。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亦从事建筑业和商品经营。1995年底,全村93户,419人,耕地759亩,粮食总产量3,384.8吨,棉花总产量5吨,油料总产量8吨,果品总产量25吨,蛋鸡存栏6,610只,鲜蛋总产量55.5吨,经济总收入225.2万元(建筑业收入42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470元。
  北关村地处县城北端。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因其座落在县城北门外,故名北关村。1937年10月13日日军侵占柏乡后,曾盘踞于此,驻守大量军警。1945年11月在解放柏乡战斗中,太行军区司令员秦基伟率部参战,用50公斤大炸药包轰塌北关阁,歼获守敌,攻克柏乡城。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蔬菜为主。1978年后,村民充分发挥县城商业发达,交通便利的优势,多种渠道发展经济,村民亦农亦商者居多。1995年有铸钢厂一家,生产各类标准标件毛坯;水泥构件厂两家,有商品街两条,各类摊点90处。1995年底,全村110户,443人,耕地439亩,粮食总产量243吨,棉花总产量2吨,油料总产量2吨,蛋鸡存栏6,960只,鲜蛋总产量58.5吨,肉类总产量25.59吨,经济总收入1,729万元(工商业总收入1,50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3,488元。
  北街村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1980年以前曾为柏乡县人民政府驻地。村民经济意识浓厚。1978年后,村民经商者渐多,个体工商业比较发达,私营柏乡县精包装厂投资150万元,主要生产各类精制包装箱,年产值300万元,利润30万元;另有商品经销、饮食服务、蜂窝煤加工等中小企业45家,年收入572万元。1995年底,全村150户,557人,耕地880亩(果园80亩),粮食总产量471吨,棉花总产量6吨,油料总产量4吨,果品总产量236吨,蛋鸡存栏5,220只,鲜蛋总产量43.8吨,肉类总产量17.51吨,经济总收入1,34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100元。
  西街村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1978年后,村民经商者居多,近几年,蛋鸡饲养发展较快。有各类商业摊点170家,长途客运车两辆。1995年底,全村242户,905人,耕地1,359亩(果园21亩),粮食总产量688吨,棉花总产量9吨,油料总产量13吨,果品总产量51吨,蛋鸡存栏23,490只,鲜蛋总产量197.2吨,肉类总产量26.5吨,经济总收入719.2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094元。
  南街村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原为柏乡镇人民政府驻地。村民素有“庄稼搅买卖”的习惯。1978年后,村民农商并举,蛋鸡饲养发展较快。有各类经济摊点120家。1995年底,全村250户,1,154人,耕地1,490亩(果园60亩),粮食总产量788吨,棉花总产量9吨,油料总产量19吨,果品总产量165吨,蛋鸡存栏37,060只,鲜蛋总产量311.2吨,肉类总产量34吨,经济总收入1,597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030元。
  东街村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历史上曾是县衙、县学所在地,1981~1990年为县政府驻地。该村秀才营是清保和殿大学士魏裔介(人称魏相国)辞朝后居住的地方,俗称“阁老府”。清康熙帝南巡路经柏乡时,曾特意到此看望魏公,询问何事所做,当得知魏公在家教子、侄读书时,康熙帝见面后夸其子、侄“都是小秀才”,此后魏家子弟不进考场,都是秀才。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宜种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农作物。由于地处县城,村民历有经商的传统,80年代后,村民农工商贸各业并重,在抓好高效农业的同时,发展二三产业,经济快速发展。有以饲料加工、商业服务、鸡笼拔丝为主的各类经济摊点18个,年收入320万元。1995年底,全村257户,1,066人,耕地1,175亩,粮食总产量605吨,棉花总产量5吨,油料总产量6吨,果品总产量24吨,蛋鸡存栏11,740只,鲜蛋总产量98.6吨,肉类总产量38吨,经济总收入1,678.8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295元。
  南关村建于隋开皇十六年(596),民国以前村南口有一玉皇阁,造型仿北京天安门,战时可驻兵固守。新午河由村南穿过,是柏(乡)镇(内)、山(口)柏(乡)两条公路的交叉点,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1978年后,村民倚地处县城优势,经商者多,经济日趋活跃。有以鸡笼制作,金属镀锌、木器家具、三轮客运、商业服务为重点的经济摊点180个,家家有项目、户户无闲人,年收入1,500万元。1995年底,全村296户,1,252人,耕地1,353亩(果园8亩),粮食总产量799吨,棉花总产量2吨,油料总产量9吨,果品总产量31吨,蛋鸡存栏8,260只,鲜蛋总产量69.4吨,肉类总产量38.8吨,经济总收入2,172.5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257元。
  张家庄位于镇政府东北1公里处,与县城相连,旧午河由村南傍村而过。原为两个自然村,前街名赵家庄,后街名张家庄,均以姓氏命名,建于清代。至清末,因两村连为一体,又以张姓居多,即定名张家庄。土质肥沃,历史上素有“城东粮仓”之称。1978年后,村民在种好粮棉作物的同时,大力发展蔬菜生产,被誉为“城东菜篮子”出产的芫荽远近闻名,畅销周边县市;蛋鸡饲养初具规模,此外兼有商品经销、饲料加工、汽车运输。1995年底,全村143户,630人,耕地922亩(果园2亩),粮食总产量462吨,棉花总产量6吨,油料总产量16吨,果品总产量38吨,蛋鸡存栏64,380只,鲜蛋总产量540.8吨,肉类总产量60.13吨,经济总收入969.2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295元。
  路家庄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1.5公里处,古槐河南侧,午河由村南穿过。建于明成祖永乐年间,因路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姓氏定名路家庄。村民以农为主,80年代后,大力发展蛋鸡饲养,已初具规模。1995年蛋鸡存栏66,120只,人均百余只,是全县闻名的养鸡专业村。1995年底,全村138户,625人,耕地1,000亩(果园48亩),粮食总产量480吨,棉花总产量6吨,油料总产量14吨,果品总产量82吨,鲜蛋总产量555吨,肉类总产量45.42吨,经济总收入555.4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392元。
  方鲁村位于镇境东部,距镇政府驻地1.5公里,地处古槐河及午河的夹道中间,是明燕王(朱棣)扫北以前的村庄。古时,此村只居住方、鲁两家,故村名方鲁村。生产条件较好,1978年后,农业、林果、养鸡、建筑等多业并举。1995年底,全村310户,1,250人,耕地2,352亩(果园510亩),粮食总产量930吨,棉花总产量15吨,油料总产量17吨,果品总产量89吨,蛋鸡存栏70,470只,鲜蛋总产量592吨,肉类总产量101.09吨,经济总收入268.9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59元。
  东刘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1.5公里处。北宋时,这里一片沼泽,称东流海,后改为东流村,谐音为东刘村。1978年后,农副业全面发展,村民商品意识渐浓,在搞好粮棉种植的同时,积极发展个体企业。有卫生纸厂一家(投资120万元,年产值80万元,利润8万元)、面粉厂、拔丝厂、三轮运输等摊点65家。1995年底,全村283户,1,190人,耕地1,612亩(果园20亩),粮食总产量805吨,棉花总产量10吨,油料总产量25吨,果品总产量32吨,蛋鸡存栏23,490只,鲜蛋总产量197.3吨,肉类总产量47.02吨,经济总收入1,275.7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011元。
  西刘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1.5公里处,午河南侧,因其居东刘村以西,故名西刘村。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农副并重,兼有企业经营。1995年有金属镀锌、鸡笼制作、木器加工等经济摊点10余家,年收入520万元。全村273户,965人,耕地1,187亩(果园67亩),粮食总产量683吨,棉花总产量7吨,油料总产量21吨,果品总产量57吨,蛋鸡存栏18,270只,鲜蛋总产量153.5吨,肉类总产量68吨,经济总收入1,031.8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74元。
  赵庄位于镇政府驻地南1.5公里处,古时“九省大御路”从该村中间南北穿过,村中王姓居多,原名大王庄,后来人们嫌大王庄不好听,本村距县城很近,白天站在城墙上即能看到,晚上城楼上的灯光可照到村里,遂改名照庄,后谐音为赵庄。山(口)柏(乡)公路从该村穿过,交通十分便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生产条件较好,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农工商贸并重。有水产养殖厂一家,投资40万元,产值30万元,利润2万元,还有商品经销、修理加工、工程建筑、机件铸造、饮食服务等个体企业50家,年收入447万元。1995年底,全村240户,1,011人,耕地1,716亩(果园45亩),粮食总产量667吨,棉花总产量12吨,油料总产量26吨,果品总产量640吨,蛋鸡存栏20,010只,鲜蛋总产量168吨,肉类总产量57.02吨,经济总收入1,227.2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169元。
  东路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1.5公里处,午河南侧。清朝康熙以前,叫圣德村。清朝康熙年间,“九省大御路”由村当中穿过,遂改村名为路村。后一分为二,因其位于路东,定名东路村。土质肥沃,宜适多种农作物栽培。1978年后,村民在搞好粮棉生产的同时,大力兴办私营、联营企业,80年代中期引进种植巨峰葡萄,有集体造纸厂一家,投资200万元,年产值450万元,利润45万元;另有编织厂、建筑队、饮食饭店、商业服务等40余家,年收入288万元。1995年底,全村254户(其中20多户信仰天主教),1,061人,耕地2,052亩(果园455亩),粮食总产量1,078吨,棉花总产量7吨,油料总产量31吨,果品总产量596吨,蛋鸡存栏23,490只,鲜蛋总产量197.3吨,肉类总产量75吨,经济总收入1038.3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51元。
  西路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1.5公里处。与东路村原为一村,后分村时因居于“九省大御路”西,故名西路村。村西有清保和殿大学士魏裔介的坟墓和石坊、华表、石人、石马,另有元朝初年的魏氏祖茔。解放前,粮食亩产仅100公斤左右,村民生活困难。解放后,村民大搞粮棉生产。80年代后,大力发展农村副业,抓项目、上企业;1985年由外地引进优种巨峰葡萄,栽培面积占全部耕地二分之一以上,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专业村,所产葡萄果肉丰厚、果汁甘甜。有个体化工厂、冷藏库、塑料制鞋厂等,总投资380万元,年产值700万元,利润65万元。1995年底,全村140户,594人,耕地933亩(果园600亩,其中葡萄500亩),粮食总产量87吨,油料总产量3吨,果品总产量1,575吨,蛋鸡存栏6,950只,鲜蛋总产量58.2吨,经济总收入2,043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609元。
  赵家庄位于镇政府驻地西2公里处,新旧午河的夹道间。建于明永乐年间,赵氏祖于永乐二年(1404)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以姓氏命村名赵家庄。村民以农为主,进入80年代后,农工商并举。有个体印刷厂、纺织厂、蜂窝煤厂等,总投资20万元,年利润6万元。1995年底,全村205户,878人,耕地1,884亩(果园150亩),粮食总产量887.4吨,棉花总产量14.5吨,油料总产量14.4吨,果品总产量20吨,蛋鸡存栏9,570只,鲜蛋总产量80.2吨,肉类总产量86.8吨,经济总收入364.4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884元。
  刘家场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偏北3.5公里处,地处午河南北支流夹道间,系滞洪区。清乾隆年间,武进士山海关总兵刘甲,晚年解甲归田,回原籍柏乡县城内故里(东街),因其厌烦城镇嘈杂,迁至城西打麦场居住,后渐成一村,定村名刘家场。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村民以农为主。近年来,又兼以养鸡。1995年底,全村38户,142人,耕地681亩(果园150亩),其中旱地100亩,粮食总产量328吨,棉花总产量5吨,油料总产量6吨,果品总产量7吨,蛋鸡存栏1,000只,鲜蛋总产量8.4吨,肉类总产量10.62吨,经济总收入75.2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099元。
  巨鹿庄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偏北5.5公里处,午河由村南东西穿过。清朝末年,冀县一徐姓,在柏乡经商,于马村村南买房一处居住,后渐为一村,定名冀家庄,后来钜鹿县申姓一户和城内张姓两户先后迁居此村。民国初年,徐姓绝,遂改名钜鹿庄(巨鹿庄)。柏乡解放前,与马村为一个行政村,解放后一分为二。土质肥沃,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大力发展果品生产兼以养鸡。1995年底,全村52户,216人,耕地537亩(果园100亩),粮食总产量281吨,棉花总产量2吨,油料总产量5吨,果品总产量193吨,蛋鸡存栏3,480只,鲜蛋总产量29.2吨,经济总收入97.8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731元。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柏乡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区划,自然环境,居民,经济综览,基础设施,农业,工业,乡镇企业,商业贸易等十九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柏乡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