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建置
第一节境域位置
柏乡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冲积平原,东经114°36'~114°47',北纬37024'~37037'之间。东连宁晋县,北抵沙河与赵县隔河相望,西北环接高邑县,西倚临城县,东南环邻隆尧县。县人民政府驻地柏乡镇,北至赵县界16公里,西距临城县界8公里,南至隆尧县界6公里,东至隆尧县界8公里、至宁晋县界10公里。北距省会石家庄市70公里、北偏东距首都北京350公里,距天津市330公里,西北距山西省会太原市270公里,南距邢台市60公里。
境内皆平原,唯西南隅小里岗系太行山丘岭延伸,呈岗坡高地。境域呈南北长、东西宽的不规则棱形,其南北长24.4公里,东西宽16.4公里,总面积268平方公里。
第二节建置沿革
柏乡一名始见于《汉书.地理志》,当时为侯国,即所谓“汉以此封侯,始有柏乡之名”(《赵州志》)。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隋开皇十六年(596)于汉鄗城南十八里改置柏乡县,遂取古柏乡县以为名。”李氏所言取古柏乡县为名不确,因汉至隋开皇十六年前无柏乡县。宋代的乐史注意到这一点,其《太平寰宇记》载:“遥取汉柏乡之名。”《六书精蕴》载:“柏,木之有贞德者”,故取其贞德义,名曰“柏乡”侯,此即柏乡一名之由来。
柏乡县境,春秋时属晋,晋于此置鄗邑(故址在县北二十二里),《柏乡县志》云:“县北二十二里有故城镇(今名固城店),遗民尚存。”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三卿(韩、赵、魏)分晋,赵取鄗地。显王四十五年(前324),中山侵赵,赵筑鄗城。中山水围取鄗,鄗城为中山国所据。赧王十年(前305),赵武灵王伐中山,收复高城。公元前296年赵灭中山后,鄗邑地域成为赵国的辖区。秦代属钜鹿郡。西汉高祖元年(前206)置鄗县,属恒山郡,文帝元年(前179)恒山郡改名常山郡,仍辖鄗县。元朔三年(前126)置易侯国,属常山郡,始元元年(前86)废易侯国。竟宁元年(前33)置柏乡侯国(故城在今县城西南十七里),属钜鹿郡。东汉初,鄗改名高邑县,并废柏乡侯国并入高邑县(治所仍在今固城店),置冀州治于此。建武十七年(41)高邑县改隶中山国,二十年(44)仍属常山郡(永平五年封国,建初四年国徙为郡,永元二年封国,建安十一年国除复为郡),三国因之。魏改冀州治安平,高邑县仍属常山郡,太和六年(232)改隶赵国,晋代因之。北魏时属赵郡。北齐天保六年(555)高邑治西徙,县境分为二,北部为高邑,南部为柏人县。隋开皇十六年(596)析高邑、柏人县置柏乡县(治所在今县城)属栾州,大业二年(606),改隶赵州,大业三年罢赵州为郡,仍辖柏乡县。唐武德元年(618)徙赵州治所于柏乡,四年后还治于平棘(今赵县城南),仍辖柏乡县属河北道,武德五年赵州更名栾州,柏乡县仍属之。贞观初复名赵州(天宝元年罢州为赵郡,至德二年罢郡复为赵州),仍领柏乡县,五代因之。宋熙宁元年(1068)柏乡县省入高邑县为镇,元祐元年(1086)复置柏乡县,仍属赵州。宣和元年(1119)升赵州为庆源府,辖柏乡县,属河北西路。金代天会七年(1129)降庆源府为赵州,柏乡县仍属之,天德三年(1151)赵州更名沃州,仍领柏乡县。元代沃州复称赵州,柏乡县仍属之,属正定路。明代,柏乡县隶京师赵州,洪武六年(1373)至十三年(1380)隆平县省入柏乡县,属真定府赵州。清代属直隶省赵州。民国2年(1913)柏乡属冀南道,民国3年冀南道改名大名道,仍领柏乡县。民国17年(1928)柏乡县直属河北省,26年属河北省第十三督察区。1938年6月柏乡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冀南区。1941年11月属晋冀鲁豫边区冀南区十一专区。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1月柏乡全境解放,属冀南区四专区。1948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属华北行政区冀南区四专区,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柏乡遂属河北省邢台专区。1958年4月28日撤销邢台专区,柏乡划归邯郸专区,1958年12月20日撤销柏乡县并入内邱县。1960年5月3日撤销邯郸专区,柏乡县境随内邱县归邯郸市辖。1961年5月23日复设邢台专区,柏乡县境随内邱县复属邢台专区,同时析内邱县复置隆尧县,原柏乡辖区一并划入隆尧县。1962年1月析隆尧县复置柏乡县仍隶邢台专区。1967年12月邢台专区改为邢台地区,仍辖柏乡。1993年6月30日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称邢台市,仍辖柏乡县。
第三节境域变迁
柏乡县域自西汉初置鄗县,至今两千余年。置县前之鄗邑,远在东周已作当时的行政设置,辖域广袤。据清康熙十九年(1680)《柏乡县志》春秋战国古鄗城境图记载:鄗境“北抵晋栾氏今之栾城县;东抵晋杨氏今之宁晋县;南抵晋柏人今之唐山县;西南抵晋临邑地今之临城县”。其境域北起今栾城县,包括今元氏县、赵县、高邑县东部、隆尧县东北部,南至今隆尧县山口镇。
西汉高祖元年(前206),置鄗县,辖域缩小,北抵古槐河(今北沙河),包括今高邑县东南部,南抵〓〓山(今隆尧县山口镇境内),包括今隆尧县山口镇、大霍乡、固城乡、小孟乡诸村镇。
东汉光武即位鄗南(今柏乡县十五里铺),鄗县易名高邑县(治所仍在今固城店),建武初置冀州治于此,鄗成为当时的政治、军事重镇。北齐时县地一分为二,北部为鄗邑(县治西迁至今高邑境内)地,南部为柏人地。《隋书.地理志》云:“柏乡县,隋开皇十六年置,有〓〓山。”隋开皇十六年(596)析高邑、柏人二县置柏乡县(今治),境域与鄗县时有所缩小,北部、东部、西部边界未变,西北部内收,县界由西北向西南依次为正元寺、南江、吕菅村、赵菅村、韩村。南至山口,距县治20余公里。宋熙宁元年(1068),柏乡县并入高邑县降为镇。哲宗元祐元年(1086)复置。明洪武六年(1373)隆平县并入柏乡县,县域包括今柏乡全境,隆尧县东半部(呈南北狭长,逾百里)。洪武十三年(1380)复置隆平县,除南故城镇(今隆尧县固城)以北三十余村外,其余全部归属隆平县。清朝中期,南故城镇及其余三十余村划归隆平县,柏乡县境再度收缩。至民国21年(1932),县境“东西宽二十八里,南北长五十二里,此不过直线而言,若以面积论,本县四至与邻境接壤之地,势必犬牙相错,非截长补短不可,兹按测量方法逐处勘验,确系八百零六方里有奇,俱照实际记载绝非说明了从前沿袭讹误之习惯也”(民国21年《柏乡县志》)。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940年初冀南行署将宁晋县西南部北苏、南苏、乔家寨、河渠、油房、马房、北陈、白侯、大北里、小北里、大召、前浊南、后浊南、西里、北里、塔底、北黄泥划归柏乡,成立柏乡第五区,即宁南区。1942年9月成立宁南县,上述村庄除北黄泥外,全部划归宁南县。1958年12月20日,柏乡县归并内邱县,1961年5月划归隆尧县,1962年1月1日复置柏乡县,境域为南北长24.4公里,东西宽16.4公里,总面积268平方公里。
第二章行政区划
第一节政区变化
秦代,县以下始设乡,乡成为一级基层行政组织。乡下设亭,亭下设里,里下设什伍。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以后历代,多有变化,至元代改里为社(以五十家编为一社)。清代,社成为县以下的行政区划,以社辖庄,以庄辖村。
据清康熙《柏乡县志》载,康熙十九年(1680),全县编为12社(坊):
在城社、在城坊、北马社、赵村社、安兴社、归化社、新乐社、南江社、新兴社、归仁社、尚义社、升平社。
当时柏乡县所辖村镇:
路村、赵庄、东西刘村、方鲁孙村、南阳村、北阳村、南滑村、北滑村、黄泥村、张寇村、白阳村、北营儿村、北马村、南郝村、新庄村、西苏村、南故城镇、北故城镇、正元寺村、渤海营村、上耕村、马村、内步村、大汪村、大江村、余舍村、赵村、南雹水村、北雹水村、小里村、驻驾村、东汪村、西汪村、中北里村、南鲁村、文安村、寨里村、贾庄村、南营儿村。
乾隆三十一年(1766)时南故城镇已由柏乡县划出。时柏乡县有庄(关)29个,村(镇)96个。
庄(关):
东关、方鲁庄、南阳庄、滑阳庄、施南庄、张黄庄、白阳庄、营儿庄、南关、文安庄、西寨庄、中北里庄、驻南庄、小里庄、瀑水庄、西关、耿白庄、上耕庄、韩村庄、内步庄、马村庄、大江庄、赵村庄、北关、龙华庄、北海庄、故正庄、苏马庄、辛庄庄。
村(镇):
东关,辖路家庄、南郝村。
方鲁庄,辖北孙村、南孙村、方鲁村、朵村。
南阳庄,辖大南阳村、小南阳村。
滑阳庄,辖北阳村、北滑村。
施南庄,辖施庄村、南滑村。
张黄庄,辖北张村、寇村(今叩村)、南黄泥村、中黄泥村。
白阳庄,辖白阳村、神头村。
营儿庄,辖营儿村。
南关,辖东路村、西路村、赵庄。
文安庄,辖东文安村、西文安村、东刘村、西刘村。
西寨庄,辖西汪村、寨里村、陈家庄、东汪村。
中北里庄,辖中鲁村、北鲁村、东里村、西里村。
驻南庄,辖驻驾铺、南鲁村。
小里庄,辖小里村、小里铺、贾庄村。
瀑水庄,辖南瀑水村、北瀑水村、王家庄。
西关,辖侯家庄、任家庄、赵家庄。
耿白庄,辖白楼村、耿家庄。
上京庄,辖孙家上京村、胡家上京村、冯家上京村、赵家上京村、王家上京村、刘家上京村、路家庄、蔡家庄、张家庄。
韩村庄,辖韩村、大汪村。
内步庄,辖内步村。
马村庄,辖马村。
大江庄,辖北大江村、南大江村、余舍村。
赵村庄,辖赵村、杨村、张村(今南张村)、南营儿村。
北关,辖三里铺、石家庄、八里庄。
龙华庄,辖龙华村、中疃村、北郝村、小鲁村、十里铺。
北海庄,辖渤海营、北江村。
故正庄,辖故城店、正元寺、南江村、三十里铺。
苏马庄,辖西马村、南马村、北马村、东小京村、北小京村、西苏村。
辛庄庄,辖常乐村、市中村、城阳村、邢村、马庄、赵菅村、北天村、吕菅村、崔家庄。
民国18年(1929),奉令改村为乡,进行编村。民国19年(1930)改村称乡,大村一村为一乡,小村则附于大村为副乡。全县共划3个区、83乡、16副乡。
第一区(驻城内),辖31乡:
城厢乡(包括四街两关及凌家桥、杨家庄、刘家场附)、方鲁乡(张家庄、路家庄附)、北孙乡(南孙乡附)、东刘乡、西刘乡、赵庄乡、东路乡(西路乡附)、赵家庄乡(任家庄附)、余舍乡、南大江乡、北大江乡、内步乡、马村乡(钜鹿庄附)、刘上京乡(路蔡庄附)、赵上京乡(孙上京附)、冯上京乡(王上京、胡上京附)、中疃乡、石家庄乡、三里铺乡、北郝乡(十里铺附)、南郝乡、八里庄乡、白阳乡、营儿乡、北张乡、叩村乡、南黄泥乡、中黄泥乡、西黄泥乡、北阳乡、北滑乡。
第二区(驻驻驾铺),辖27乡:
驻驾铺乡、驻驾乡、西汪乡(陈家庄附)、东汪乡、西南鲁乡、东南鲁乡、西里乡、东里乡、东施庄乡、西施庄乡、南滑乡、南阳乡(小南阳附)、北鲁乡、中鲁乡、朵村乡、东文安乡(西文安附)、寨里乡、贾庄乡、南张乡、南营乡、王家庄乡、南瀑水乡、北瀑水乡、赵村乡、杨村乡、小里乡、小里铺乡。
第三区(驻固城店),辖25乡:
固城店乡、三十里铺乡、北江乡、西苏乡、北小京乡、东小京乡、北马乡、西马乡、南马乡、邢村乡、市中乡、城阳乡、常乐乡(神头附)、龙华乡、渤海营乡、小鲁乡(马庄附)、白楼乡、赵菅乡、吕菅乡、北天乡(崔家庄附)、南江乡、正元寺乡、韩村乡、大汪乡、耿家庄乡。
1937年10月至1945年8月,日军侵占柏乡期间,组建伪政府占据县城,将全县划分为10个伪乡镇政权,即城关镇、固城店镇、赵村乡、寨里乡、北鲁乡、南阳乡、北张乡、龙华乡、马村乡、白楼乡。1938年6月柏乡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设两个区。一区驻南阳,辖区为今柏乡镇、西汪乡、南阳乡、南鲁乡、王家庄乡等4乡1镇;二区驻固城店,辖区为今固城店镇、龙华乡、南马乡、白阳乡、内步乡等4乡1镇。由于环境恶劣,区公所游住民间(称游击区公所),无定址。1939年11月改为4个区,即一区南阳一带,二区西黄泥一带,三区贾庄一带,四区马村一带。1940年3月,增设第五区,即宁南区,将宁晋县辖区西南部的河渠、大南里、小南里、南苏、北苏、乔家寨、油房、马房、北陈、白侯、大北里、小北里、大召、前浊南、后浊南、西里、东里、塔底、北黄泥等划归柏乡县,1942年9月,除北黄泥留归柏乡县外,其余部分划归宁南县管辖,第五区随之撤销。
1945年11月柏乡解放后,将4个区调整为3个区:一区驻南阳,辖区为今南阳乡、西汪乡、南鲁乡3个乡及今柏乡镇部分村;二区驻固城店,辖区为今龙华乡、南马乡、白阳乡、固城店镇等3乡1镇;三区驻贾庄,辖区为今内步乡、王家庄乡等2乡及柏乡镇的部分村。
1952年10月,全县由原来的2个区调整为3个区,即一区城关(县城)、二区固城店、三区贾庄。
1950年8月将3个区调整为2个区,一区驻城内,辖区为今南阳乡、南鲁乡、西汪乡、王家庄乡4个乡及今柏乡镇的部分村;二区仍在固城店,辖区为今南马乡、龙华乡、白阳乡、内步乡、固城店镇等4乡1镇及柏乡镇的部分村。
1953年4月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划乡建政”指令,全县划为两个区公所(一区城关,二区固城店),27个乡镇。各乡(镇)及管辖范围是:
城关镇辖8村:南街、北街、东街、西街、南关、北关、侯家庄、杨家庄。
正元寺乡辖3个村:正元寺、三十里铺、南江村。
北江乡辖3个村:北江村、西苏村、北小京村。
固城店乡辖4个村:固城店、吕菅村、北天村、崔家庄。
北马乡辖3个村:北马村、南马村、东小京村。
常乐乡辖4个村:常乐村、市中村、城阳村、西马村。
北黄泥乡辖3个村:北黄泥村、中黄泥村、西黄泥村。
白阳乡辖4个村:白阳村、营儿村、神头村、邢村。
龙华乡辖7个村:龙华村、前渤海营、后渤海营、小鲁村、马庄、中疃村、十五里铺。
白楼乡辖3个村:白楼村、耿家庄、赵菅村。大汪乡辖3个村:大汪村、内步村、韩村。
胡上京乡辖6个村:胡上京村、王上京村、赵上京村、刘上京村、冯上京村、孙上京村。
石家庄乡辖5个村:石家庄、路蔡庄、后三里铺、前三里铺、凌家桥村。
方鲁乡辖7个村:方鲁村、张家庄、路家庄、北孙村、南孙村、东刘村、西刘村。
贾庄乡辖6个村:东路村、西路村、赵家庄、任家庄、刘家场、贾庄。
马村乡辖5个村:马村、南大江村、北大江村、钜鹿庄、余舍村。
赵村乡辖3个村:赵村、杨村、南张村。
王家庄乡辖4个村:王家庄、南瀑水村、北瀑水村、南营儿。
小里乡辖2个村:小里村、小里铺。
西汪乡辖4个村:西汪村、陈家庄、驻驾村、驻家铺。
寨里乡辖4个村:寨里村、赵庄、东文安村、西文安村。
西南鲁乡辖5个村:东南鲁村、西南鲁村、东里村、西里村、东汪村。
西施庄乡辖3个村:西施庄、东施庄、中鲁村。
南阳乡辖4个村:南阳村、小南阳村、朵村、北鲁村。
北阳乡辖4个村:北阳村、北滑村、南滑村、小南滑村。
南郝乡辖4个村:南郝村、北郝村、八里庄、十里铺。
南黄泥乡辖3个村:南黄泥村、北张村、叩村。
1954年8月25日,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指示,撤销区级机构,县直接管理乡镇。
1956年9月将27个乡(镇)合并为1镇10乡,即城关镇、南张村乡、王家庄乡、西汪乡、西南鲁乡、南阳乡、白阳乡、北马乡、固城店乡、龙华乡、内步乡等11个乡(镇)。
1958年3月24日撤消南张村乡,其辖区分别划归城关镇和王家庄乡。1958年12月21日柏乡县并入内邱县,原建制撤销。境内设有两个人民公社:柏乡人民公社和固城店人民公社。其政区范围是:柏乡人民公社管辖现在的柏乡镇和西汪乡、南鲁乡、王家庄乡、内步乡、南阳乡等5乡1镇;固城店人民公社管辖现在的固城店镇及龙华乡、南马乡、白阳乡等1乡3镇。1961年5月析内邱县复置隆尧县,原柏乡县辖区一并划入隆尧县。两个公社重新分设为城关公社、南阳公社、南鲁公社、白阳公社、南马公社、龙华公社、内步公社、王家庄公社、西汪公社、固城店公社等10个人民公社。1962年1月1日恢复柏乡县建制,原有的10个人民公社复归柏乡县管辖,其驻地和政区均无变化。1984年政社分设,城关人民公社改称城关镇,其它九个公社统一改称乡;1988年固城店乡改称固城店镇。1990年城关镇改称柏乡镇。1995年底,全县辖2个镇、8个乡,共121个行政村。
1995年行政区划表
第二节县城
一、鄗县城:约建于春秋时期,位于今固城店处。西汉高祖元年置县后,此处为鄗县县治所在地。淮阳王更始三年(25)6月,刘秀鄗南称帝,改鄗为高邑,省柏乡侯国,并为冀州刺史治所,刘秀曾在此驻跸,该城成为当时政治、军事重镇。鄗城建有外城、内城两套,城墙均系夯土建筑。内城呈长方形,东西宽600米,南北长1000米,基阔3丈,城墙高2丈。城内西部有当时光武帝刘秀鄗南称帝后料理朝政之宫殿,1995年遗址尚存,俗称“金殿岗”,占地数十亩,汉瓦遍地。外城呈正方形,东北部略有内收。墙基阔4丈余,高3丈许,周长16华里,占地千余亩。现东北、西南、西北外城遗址依稀可见。外城西南部有数百亩沙滩,此乃古时兵家相争的战场。近年来,县民起沙造田时,有人骨和箭头出土。城外有护城河环绕,建有南、北、东三个城门。据说是因金殿居西之故,未建西门。北门和南门各有一石拱桥贯通。北门城楼中央嵌有匾额一块,书“古鄗城”。
二、柏乡县城:建于隋开皇十六年(596)。位于县域中南部,此城里墙外壕,夯土堆积,呈正方形,基阔3丈,城高2.9丈,周长8华里,东、西、南、北各建有一城门。曾先后于宋太祖开宝三年(970),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二十六年(1547),明穆宗隆庆三年(1569)、明祟祯七年(1634)修葺改造。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知县钟庚华领帑银4.7万余两,历时一年多,将原土城改造为砖城。咸丰四年(1854)知县庄施全再修。据史料记载,民国21年(1932)城内有东西、南北两条大街,呈十字形。以交叉点向四方——依次称为南大街、北大街、东大街、西大街。另有馆驿街、秀才营街、东马道、西马道。主要古建筑有:恒南第一桥(明正德九年易名)、济涉桥、通济桥、西便桥、东便桥、槐川别墅、昆林别墅、城隍庙以及槐阳书院、县学、官署等。
1945年11月柏乡解放后,县民拆除砖墙只留土围。近年来,由于城区建设,土围损失严重,1995年其遗址仍可辨认。
县城经济,自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县始有振兴。宋至清兵荒马乱,战火频仍,城区经济萧条。民国初期,商贾铺店几十家,居民聊以安居。1937年10月侵华日军占据柏乡县,城区居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备受践踏,城区各业受到严重破坏。1945年11月县城解放时,伪政府烧毁档案,携眷潜逃。城区只有医药店、粮油店、杂货店、马车店十几家,经济百孔千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家做主的城区人民扬眉吐气。为尽快恢复、发展经济,本着“小县城、多功能”的原则,对旧城进行了一系列有计划的改造,面貌焕然一新。1990年县城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居民2.2万人;1995年县城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居民2.7万人,以县城为中心向镇内、隆尧、赵县辐射三条柏油公路、车辆如梭。城区内基础设施齐全,性能良好。自来水供水管道全长15公里,年供水总量49万吨,人均日生活用水60升,用水普及率达到100%;地下铺设排水管道6公里,年排废水总量21万吨;供电条件有很大改善,70年代初期,只有几家工厂和县委、政府机关照明用电,主要街道照明路灯寥寥无几。1995年城区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得到满足,各主要街道都安装了路灯。电信事业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由初级到高级迅猛发展。1970年以前,城区只有少数机关、单位安装手摇式磁石电话机。1995年,城区已有电话装机3000部,均为全自动程控交换(国际直拨),沟通了信息,繁荣了城乡经济;金融储蓄网络化;文教卫生发展迅速,城区内有中学两所,其中,柏乡中学于1993年始设现代化语音室一个,实行现代化授课法;有县人民医院1所,医务人员145名。城区居民的住房,由过去的表砖板(里坯外表砖)或全部土坯房,改为砖木结构的平房或钢筋混凝土平房、楼房。县城建筑物主要有县委办公大楼、政府办公大楼、武装部办公大楼、工商银行营业大楼、建设银行营业大楼、人行办公大楼、农行营业办公大楼、保险公司大楼、烟草公司营业大楼、电视转播塔、邮电营业大楼、政府招待所大楼、供销宾馆大楼、交通局办公大楼、法院办公大楼、检察院办公大楼、长途汽车站营业厅等,古城新姿,蔚为壮观。
附:尧城
相传唐尧时筑城于小里岗(今柏乡县城西南17华里),名尧城,历史上曾为侯国。尧城遗址明时尚存,今废没。
第三节乡镇
柏乡镇
位于县境中南部,北与龙华乡为邻,南与西汪乡接壤,东北与白阳、东南与南阳乡交界,西北与内步、西南与王家庄乡相连,总面积29.69平方公里,是县城所在地,县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工商企业、文化、医疗、交通、邮电、金融设施均在境内,京广铁路、107国道(即京广公路)紧靠西侧,(北)京-深(圳)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镇人民政府原驻南街,1991年迁至东环路中段路西,办公楼一幢三层,有大小会议室、阅览室等。
民国时期,此镇隶属一区。1937年10月侵华日军占领柏乡后盘踞此镇,组建伪政府,并设伪编乡,对辖区百姓施以血腥镇压,制造多起惨绝人寰的惨案。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隶抗日民主政府一区(即南区)。1945年11月柏乡解放后,原辖区西部改隶三区,东部各村仍隶一区。1950年11月,北部各村隶二区(即北区)。1953年4月撤区设乡,境内置城关镇、石家庄乡、方鲁乡。1956年9月2乡1镇合并,称城关镇。1958年3月24日南张村乡部分村庄划归城关镇,同年8月,取消乡镇建制,实行“政社合一”体制,城关镇易名东升人民公社。同年12月20日柏乡、隆尧、临城、内邱4县合并为内邱县,在境内设立柏乡人民公社,撤销东升人民公社,辖区包括西汪乡、南鲁乡、南阳乡、王家庄乡和柏乡镇4乡1镇。1961年7月9日分置隆尧县,重新恢复合并大县前的政区范围,柏乡人民公社易名城关人民公社,隶隆尧县。1962年1月1日复隶柏乡县。1984年政社分设,建城关镇,1990年改称柏乡镇。1995年辖22个行政村,4,488户,18,458人。
境内有镇办中学1所,高标准教学楼一幢三层,教室16个,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在校学生1,360名,教师112名,其中高教1人,中教23人;卫生院1所,医疗点27个,基本上达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敬老院1所,房屋12间,管护人员3名,住院老人8名;公路纵横,村村贯通,各村均装有电话,街道硬化、自来水入户,有的村已安装路灯照明。
辖区属海河流域平原,以沙粘壤土质为主。解放前,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解放后,随着土地所有制的变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乡民不单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上投资投劳,建成了占总耕地三分之二以上的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而且大力实施“以农为主,全面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1995年全镇耕地29,155亩,机井345眼,农机总动力12,165千瓦,粮食总产量14,165吨,棉花总产量164吨,油料总产量343吨,果园3,000亩,果品总产量4,556吨,植树17,000株,大牲畜存栏752头,猪存栏8,960头,羊存栏1,046只,蛋鸡存栏463,470只,鲜蛋产量3,892吨,肉产量925吨,农业总产值3,136万元,林业总产值7万元,畜牧业总产值2,920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63万元,农林牧渔业总收入5,733万元。
70年代后,镇办修造厂、磷肥厂、制砖厂、农机站、纺纱厂、面粉厂相继建成投产,1980年总收入209.8万元。1995年镇办企业有包装厂、造纸厂、华丰造纸厂、金龙造纸厂、化工厂、食品厂、服装厂、玻璃厂、水泥厂、建材厂、龙凤造纸厂、新型构件厂、畜牧养殖场、建安公司,百货门市等,拥有职工1,300余人,年产值5,800万元,利润474万元。龙头企业有:华丰造纸厂,1994年投资250万元建成投产,年产值600万元,利润60万元;包装厂投资120万元,建于1990年,年产值400万元,利润40万元;龙凤造纸厂建于1991年,投资80万元,产值280万元,利润50万元;玻璃厂投资400万元,1993年建成现代化玻璃生产线,年产值2,000万元,利润20万元。镇办企业的振兴,促进了集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形成造纸包装、建筑建材、鸡笼拔丝、商业服务、交通运输五大支柱产业。1995年农村非农行业总产值达20,362万元,工业总收入16,626万元,建筑业总收入2,684万元,运输业总收入1,227万元,商业服务业总收入1,550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22,262万元,全镇经济总收入27,995.0万元,完成各项税收204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205元。
固城店镇
位于县境北部,距县政府驻地11公里。东邻宁晋县,西接高邑县,南靠南马、龙华两乡,北临沙河与赵县隔河相望。南北长6公里,东西宽5.3公里,总面积31.8平方公里。镇政府原驻固城店村,因村镇规划1983年迁至高(邑)—宁(晋)公路北侧。
民国时期,隶二区。1937年10月日军侵占柏乡之际,由赵县沿“九省御道”入境,先期占据此镇,为其南侵之武装据点,并划为伪编十乡之一。1938年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隶县抗日民主政府二区。1953年4月“划乡建政”后,辖区内置北江、正元寺、固城店等3乡。1956年9月合3乡为1乡,称固城店乡。1958年12月20日柏乡县建制撤销,改固城店乡为固城店人民公社,辖区包括固城店镇及龙华乡、南马乡、白阳乡等3乡1镇,隶内邱县。1961年7月恢复合并大县前的公社政区范围,隶隆尧县。1962年1月复隶柏乡县。1984年改为固城店乡,1988年改称固城店镇。1995年全镇辖12个行政村,4,925户,21,379人。
交通、通信事业历史悠久。早在清代,固城店村即设有驿铺,司信息传递。有纵贯境内的“九省御道”供大车小辆通行。现有高(邑)宁(晋)公路、柏(乡)赵(县)公路十字贯穿,境西5公里处为京深高速公路。村与村均有硬化公路相通,全长21公里,1995年有大型货运汽车9辆,客运汽车4辆;6个村通电话,装机100部,均与国际直拨,市话线路总长4公里。
镇内有:县办中学一所、镇办中学一所、村办小学12所;有柏乡县人民医院固城店分院一所,医务人员23名,床位40张;村医疗室11个,民间医生61名;敬老院一处,入院老人8人;各村街道硬化,自来水入户,有的村已安装路灯照明。
境内文物古迹较多。最著名者当属古鄗城(位于固城店村),约建于春秋时期。“鄗城初建城墙双重,东西、南北各三里,方十二里”,遗迹尚可辨认。东汉光武帝刘秀鄗南称帝后,曾在此城驻跸,改鄗为高邑,并设冀州刺史治所。另有“天下良将”汉车骑都尉冯唐、东汉时跟随刘秀征战河北的合肥侯坚镡、元代吏部郎中赵守礼、明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吕兆熊墓等古迹。
乡境地势西高东低,坡面平缓,土层深厚。镇境北部的正元寺、三十里铺、北江、西苏等4个村因靠沙河,沙壤较多。农作物以小麦、棉花、玉米、谷子为主,高梁、花生、大豆次之。柏乡解放后,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1995年农用机井543眼,灌溉率97.2%,有大中小型拖拉机963台,总动力8,745千瓦;农作物产量逐年递增,解放初期,粮食亩产110公斤,棉花亩产约5公斤。80年代,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生产力得到了较快发展,1980年全镇粮食平均亩产144.5公斤,棉花亩产33.2公斤。1995年全镇耕地38,951亩,粮食亩产382公斤,总产达16,446吨,农业总产值3,769万元,林业总产值4万元,畜牧业总产值2,297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6,070万元,农林牧渔业总收入6,676万元。
镇办企业始建于1977年,当时有修配厂一家,面向农业从事简单的农机具维修,盈利微薄。进入80年代,镇办企业迅速发展。形成了建材、铸造、化工、机械、食品、棉纺六大支柱行业,主要产品有:营丰食品系列、棉纱系列、精密铸件、化工染料、锅炉辅机以及食用卫生油。1995年有镇办企业6家,总收入685万元,占经济总收入的4.3%,农村非农行业总产值达9,520万元,工业总收入7554万元,建筑业总收入430万元,运输业总收入593万元,商业服务业总收入719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9,484万元,全镇经济总收入15,862.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850元。
王家庄乡
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政府驻地6公里。西与临城县,南与隆尧县相邻,北靠内步乡,东接柏乡镇,总面积35平方公里。乡人民政府原驻地王家庄,1995年6月30日迁址柏镇公路北侧、杨村东1公里处。
民国时期,隶一区。抗战时期为日伪赵村乡管辖,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隶县抗日民主政府一区。解放后隶三区。1953年4月“划乡建政”,境内置小里、王家庄、赵村、贾庄等4乡。1956年9月赵村乡与贾庄乡合并,同时迁址至南张村,为南张村乡;小里乡与王家庄乡合并为王家庄乡。1958年12月撤销建制,其辖区划归柏乡人民公社,隶内邱县。1961年7月9日恢复建制,称王家庄人民公社,隶隆尧县。1962年1月复隶柏乡县。1984年政社分设,改为王家庄乡。1995年辖10个行政村,3,700户,16,606人。
境内柏镇公路横穿东西、京深高速公路(上下路口设在境内)纵贯南北,村与村之间有硬化的公路贯通,全长17公里。有货运汽车15辆,客运汽车一辆,电话装机10部;中小学11所,在校学生3,200人,教职工174人;卫生院一所、医疗站10个;敬老院一所,入院老人8名。
境内西南部之小里岗,由于受太行山脉系地质的影响,形成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占地1.5万亩,平均海拔50-60米,最高达75米,是全县唯一的一处岗坡高地。相传唐尧时期,小里岗曾修筑古城一座,称“尧城”,是西汉柏乡候国的城池,迄今4000余年。清诗人冯时化有诗云:“千年尧筑地,百里汉封候”,明清有古城遗迹,今无存。此地有缓岗和鹅卵石丘,土地脊薄,水源奇缺,无法耕耘,古人道:“南有岗、北有坡、中间菅草窝”。建国后,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岗上植树,坡上种粮,树茂粮丰,成为一方富庶之地。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1995年,全乡耕地38,393亩,机井330眼,有效灌溉面积26,838亩,占总耕地的67.0%,各种拖拉机664台,配套农机具645台,粮食总产量15,725吨,棉花总产量171吨,果园2,485亩,主要果品有苹果、梨、葡萄等,农业总产值3,247万元,林业总产值3万元,畜牧业总产值2,599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49万元,农林牧渔业总收入5,819万元。
乡办企业始建于1971年,年产值4.4万元。80年代以后,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以造纸、建材、食品、饲料加工、化工生产等五大支柱产业,1995年有各类企业242家,从业人数1,736人。农村非农行业总产值达5,941万元,工业总收入4,291万元,建筑业总收入307万元,运输业总收入422万元,商业服务业总收入512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5,672万元,全乡经济总收入11,491.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07元。
西汪乡
位于县境南部,距县政府驻地4公里。南与隆尧县大霍乡毗邻,北与柏乡镇相连,东接南阳乡,西靠王家庄乡,总面积19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西汪村。
民国时期,乡境隶二区。抗战时期是伪编十乡之一,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隶县抗日民主政府一区。1953年4月“划乡建政”时,境内置西汪、寨里2乡。1956年2乡合并,称西汪乡。1958年12月归入柏乡人民公社,隶内邱县。1961年7月9日随县建制变化恢复原公社建制,称西汪人民公社,隶隆尧县。1962年1月复隶柏乡县。1984年政社分设,改为西汪乡。1995年辖9个行政村,3,453户,15,219人。
全乡有中学一所,小学12所,在校学生2,980名,教职员工175名;卫生院一所,医疗站9个;敬老院一所;有从事营运的汽车65辆;拖拉机697台;村村通电话,装机100多部;各村主要街道硬化,自来水入户,有的村已安装路灯照明。
乡境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大部分为轻壤土质,疏松、渗透,耕性良好,是农作物生长的理想土壤。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棉花、大豆,杂粮次之。1995年全乡耕地25,496亩,粮食亩产368公斤,总产9,735吨;果园3,500亩,主要果品有苹果、梨、葡萄,果品产量4,567吨,大部分销往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上海等南部省、市,亦有少量出口;蛋鸡饲养,发展较快达到了一定的规模,陈家庄村是全县有名的养鸡专业村,全乡蛋鸡存栏达到600,000只,鲜蛋产量5,040吨。1995年全乡农业总产值2,616万元,林业总产值6万元,畜牧业总产值3,420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42万元,农林牧渔业总收入6,099万元。
乡办企业始于1970年,只有面粉加工厂、农机维修站两家。1980年开始出现小规模的私营企业,1995年,投资2,250万元建成了功能齐全,门类繁多的西汪工业小区。经过15年的发展,各类企业达到400余家,形成造纸、铸造、化工、食品、饲养、果品6大支柱行业。1995年全乡农村非农行业总产值达11,588万元,工业总收入8,365万元,占总收入的47.6%,建筑业总收入443万元,运输业总收入1,729万元,商业服务业总收入850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11,489万元,全乡经济总收入17,588.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128元。
南马乡
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政府驻地11公里。东与宁晋县白侯乡为邻,西与龙华乡相依,南与白阳乡,北与固城店镇相接,总面积19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南马村。
民国初期,南部之中黄泥、西黄泥隶一区管辖,南马、北马、西马、常乐、市中、东小京等村隶二区。抗战时期日伪曾设据点于境内,并驻守军警,隶属伪编固城店镇。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隶县抗日民主政府二区,1940年初北黄泥村由宁晋划归柏乡,隶第五区。柏乡县解放后,境域隶二区。1953年4月“划乡建政”,境内置常乐、北马、北黄泥等3乡。1956年9月3乡合并为1个乡,称北马乡。1958年12月,撤销北马人民公社,将其原辖区并入固城店人民公社,隶内邱县。1961年5月原北马乡行政区域由固城店人民公社析出称南马人民公社,隶属隆尧县。1962年1月复隶柏乡县。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南马乡。1995年辖9个行政村,3,200户,13,055人。
该乡村村贯通柏油路,全长11公里,有货运汽车10辆,客运汽车2辆;电话装机240部,与国际联网直拨,市话线路14公里。
全乡有乡办中学一所,村办小学9所,教职员工124人,在校学生2,424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1995年升入大中专学生9名;卫生院一所,医务人员4名,村卫生所9个,农村医生23名;敬老院一所,管护人员2员,入院老人9名。
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1995年,全乡有农用机井310眼,有效灌溉面积25,990亩,灌溉率97.8%,大中小型拖拉机560台,共计动力5,023千瓦,配套农机具560台(件)。
境内大部分土地为粘土质土壤,沙质土壤只占一小部分,主要分布在西马村西、市中村以南和常乐村大部。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大豆为主,1949年粮食亩产126公斤,1980年粮食亩产318公斤,1995年全乡耕地26,577亩,粮食亩产386公斤,总产11,416吨,农业总产值2,676万元,林业总产值4万元,畜牧业总产值2,354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34万元,农林牧渔业总收入4,826万元。
乡办企业始于70年代初,时称社队企业,仅限公社、大队兴办,个人不得兴办。1980年以前只有农机修配厂、面粉加工厂和乡农机站三家。1980年后,发展迅速,形成以建材、建筑、加工制造为龙头的工业格局。1995年有6个门类的企业,骨干企业面粉厂始建于1976年,年加工面粉120万公斤,产值28万元,利润5万元;高科技项目云母纸厂建于1988年,投资总额234万元,产品有504、505、506系列云母纸,出口量99吨,产值91万元,利润56万元;建筑工程队8家,从业1,147人,常年在北京、天津、大同、太原、张家口等大中城市承揽施工项目,年利润90.6万元,依靠精湛的技术和上乘的建筑质量赢得良好的声誉;云母压板厂投资110万元,设计年产纸板500吨,利润84万元,其产品云母压板依靠高新技术已打入国际市场。农村非农行业总产值达4,718万元,工业总收入3,414万元,建筑业总收入1,847万元,运输业总收入198万元,商业服务业总收入264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5,833万元,全乡经济总收入10,659.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880元。
南鲁乡
位于县境东南部,在县政府驻地东南7.3公里处。东与隆尧县固城乡,南与隆尧县水饭、大霍两乡为邻,西与西汪乡、北与南阳乡相接,总面积16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南鲁东村。
民国初期,境域一区,抗战时期为伪编乡北鲁乡所辖。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隶县抗日民主政府一区。1953年4月“划乡建政”时,境内置西南鲁乡、西施庄乡。1956年9月西南鲁、西施庄两乡合并改为西南鲁乡。1958年12月柏乡县建制撤销后,辖区划入柏乡人民公社,隶内邱县。1961年,恢复建制,称南鲁人民公社,隶隆尧县。1962年1月柏乡县建制恢复后隶柏乡县。1984年政社分设,称南鲁乡。1995年辖8个行政村,3,111户,12,634人。
交通、通信事业发达,境内有柏油公路9.5公里,村村通油路、主要街道硬化,有营运汽车6辆、拖拉机262台、农用三轮189辆;全乡村村通电话,装机200部;乡卫生院一所,医务人员6名,邢台市第一医院南鲁分院医务人员14名;乡办中学一所,村办小学9所,适龄儿童入校率100%;有敬老院一所,供孤寡老人安度晚年。
乡境地势低洼,属沙质土壤。柏乡解放前农作物种植小麦与杂粮各半,粮食亩产一般年份100公斤左右,棉花20公斤上下。解放后,农业逐步实现水利化、机电化、优种化,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1995年年末有机井241眼,农用水泵387台,30%以上的输水垄沟为水泥或塑管防渗;“两高一优”(高产量、高效益、优质)农田8,000亩,果园737亩,以苹果、雪梨为主,鲜果总产2,479吨,产值247.9万元,全乡种植大葱4,040亩,总产16,160吨,产值704万元,粮食总产8,884吨,棉花122吨;养鸡已逐渐成为支柱产业,1989年形成规模,1995年存栏量76.95万只,获利769万元,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养鸡先进乡”。农业总产值2,534万元,林业总产值3万元,畜牧业总产值4,191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28万元,农林牧渔业总收入6,676万元。
乡办企业始于1970年,修造厂、建材厂、农机站三家,主要围绕农业生产从事一些简易的维修、加工和耕获服务。1980年以后,集体所有制的乡办企业逐步实行承包、租赁经营,户办、联办、股份制私营企业迅猛发展,形成以制造业、造纸业、加工业、建材业等为主体的经济格局。有投资150万元的电杆厂,年产值400万元,利税45万元;有投资30万元的股份制造纸厂,年产值400万元,利税45万元;有投资200万元的中澳合资企业——槐信饲料有限公司,设计年加工能力4,300吨,产值450万元,利税50万元;还有投资1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20多家。1995年,农村非农行业总产值3,750万元,工业总收入2,763万元,建筑业总收入107万元,运输业总收入147万元,商业服务业总收入183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3,267万元,全乡经济总收入9,943.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81元。
南阳乡
位于县境东南部,在县政府驻地东南4公里处。东与隆尧县固城乡为邻,西与柏乡镇、北与白阳乡、南与南鲁乡相接,总面积23.7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南阳村。
民国时期,辖区内的北阳村、北滑村、南孙村、北孙村,隶一区,南阳村、南滑一村、南滑二村、小南滑村、东北鲁村、西北鲁村、朵村隶二区。抗战时期,日军活动猖狂,曾在境内设置据点3处,驻守军警。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隶县抗日民主政府一区。1953年4月境内置南阳、北阳两乡。1956年9月合2乡为1乡,称南阳乡。1958年12月撤销乡建制,原辖区划归柏乡人民公社,隶内邱县。1961年恢复建制,称南阳人民公社,隶隆尧县。1962年复隶柏乡县。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南阳乡。1995年辖12行政村,3,765户,15,415人。
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较快。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大办教育、文化、卫生事业。1995年境内有中学一所,小学12所,在校学生3,200名,教职员工169名;卫生院一所,村医疗室20个,专职医务人员17名,农村持证医生11名;有文化站一个,组建于1967年,重点挖掘民间文化遗产,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现有文化干部2名,1995年电话装机6部。
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程度较高。1995年,农机总动力17,793千瓦,其中耕作机械5,018千瓦,排灌机械9515千瓦,收获机械351千瓦,植保机械57千瓦,农产品加工机械228千瓦,运输机械2,624千瓦,有变压器57台(总容量2,500千伏安),农用机井337眼。
乡境地势平坦,土质以沙、粘壤为主。解放后农业得到持续发展。耕地30,016亩,均系水浇地,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谷子、大豆。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蔬菜、油菜等。主要果品有苹果、雪梨、鸭梨、葡萄、桃、大枣等,果园面积4,000亩,1995年粮食总产量14,585吨,鲜果总产量1,639吨,农业总产值3,047万元,林业总产值2万元,畜牧业总产值4,605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654万元,农林牧渔业总收入6,954万元。
乡村企业起步晚,1970年时乡仅有农机站、修配厂两家。进入80年代,乡村企业迅速发展,1995年,有各类经济摊点329个,其中乡办8个、联办13个、个体办208个,形成精密铸钢、工程建筑、水泥制件,果品储存、造纸五大支柱产业。农村非农行业总产值5,473万元,工业总收入4,100万元,建筑业总收入213万元,运输业总收入293万元,商业服务业总收入356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5,036万元,全乡经济总收入11,990.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18元。
白阳乡
位于县境中北部,距县政府驻地6.5公里,东邻隆尧县小孟乡,南接南阳乡和柏乡镇,西连龙华乡,北依南马乡,总面积29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白阳村。
民国初期,境内的北郝村、十里铺、南郝村、八里庄、白阳村、营儿村、前张村、后张村、叩村隶一区,邢村、神头隶二区。1937年日军侵占柏乡后,曾在境内的南黄泥村修筑炮楼,并驻守军警。抗日战争时期,闻名冀南的“八里庄战斗”即发生在境内的八里庄村,一举歼敌数十人。柏乡解放前后,境域隶属县抗日民主政府二区(北区),1953年4月,境内置北郝、南黄、白阳等3乡,1956年9月3乡合并,称白阳乡。1958年8月改乡为人民公社,同年12月辖区并入固城店人民公社,隶属内邱县。1961年7月公社规模调整时,复置白阳人民公社,1962年1月复隶柏乡县,“文化大革命”中曾名红卫人民公社,1978年复名白阳人民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后改称白阳乡。1995年,辖13个行政村,4,416户,18,451人,
境内公路四通八达,主要干道镇固公路穿境而过,1993年实现村村通油路,村级街道硬化率92%,1995年乡村两级公路总长22公里,交通运输便利;邮电通信已开通县城至乡政府驻地的程控直拨电话,电话装机10部,市话线路15杆公里。
中小学校14所,在校学生3,444名,教职员工175名,1995年考入中专学生34名;乡卫生院一所,医护人员5名;村级卫生诊所24个,持证医生24名;敬老院一所,管护人员3名,入院老人7名。
辖区内北郝村有闻名遐迩的汉牡丹园,据传说,北郝牡丹系东汉之前的古老花卉,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民国21年《柏乡县志》云:“枝高七八尺,花发大如莲”。牡丹园内有亭、台、楼、阁、庙宇、花草,每年“谷雨”前后,鲜花竞开,花香袭人,慕名赏花的游客人来车往,络绎不绝牡丹园内门庭若市。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牡丹古迹屡有投资,国家、省、市领导先后莅临观赏,指导保护、发掘工作,并挥毫泼墨,题词作诗,河北省电视剧制作中心于1992年以牡丹为题材,拍摄电视剧《神花奇缘》(上下集),先后在地方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播放。
该乡属老井灌区,由于近几十年干旱少雨,加之工农业用水的超量开采,使本区形成了地下水开采漏斗,地下水位较深,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相应加大。1995年,全乡有机井400眼,有效灌溉面积30,156亩,灌溉率97.5%,有大中小型拖拉机527台,总动力4,869千瓦,排灌机器870台,9,660千瓦。
该乡是一个传统的农业乡,土壤以褐壤质土为主,熟化程度高,土层厚,耕性好,自然肥力较强,适宜各类农作物生长,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杂粮次之。1978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科学种田的普及,林果业发展迅速,农业现代化程逐渐提高。1995年,全乡耕地30945亩,粮食亩产373公斤,总产量达18,262吨;果园4,385亩,总产量1,457吨,农业总产值3,714万元,林业总产值12万元,畜牧业总产值2,272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98万元,农林牧渔业总收入6,055万元。
乡村企业起步较晚,进入80年代,乡村企业和个体工商业发展迅猛,以农为本,以工促农,工农并举,综合发展,以建筑、运输、轻纺、造纸、粮食加工为主导的工业初具规模。1995年农村非农行业总产值4,241万元,工业总收入2,637万元,建筑业总收入236万元,运输业总收入324万元,商业服务业总收入392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3,785万元,全乡经济总收入9,840.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882元。
龙华乡
地处县境西部偏北,位于县政府驻地北偏西6公里处。西与高邑县为邻,东与白阳乡、南与内步乡、北与固城店镇相接,总面积24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龙华东村。
民国时期,中疃村、冯上京村隶一区,其余龙华东村、龙华西村、前渤海营村、后渤海营村、十五里铺村、马庄村、赵菅村、小鲁村、白楼村、耿家庄村隶二区。抗日战争时期,境域隶属伪龙华乡。1938年6月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隶县抗日民主政府二区,到1953年建政划乡前,该乡仍隶二区(亦称北区)。1953年4月建政划乡时,境内置龙华、白楼2乡。1956年合为龙华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改为龙华人民公社,1958年12月,柏乡县建制撤销,本辖区划归固城店人民公社(曾称东风人民公社),隶内邱县。1961年7月从固城店人民公社析出,复置龙华人民公社,隶隆尧县。1962年1月复隶柏乡县。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龙华乡。1995年辖12个行政村,3,661户,15,357人。
交通通讯事业发达,村村通油路。全乡有货运汽车10辆,客运汽车1辆;有乡办中学一所、村办小学12所,教职员工176人,乡中投资100多万元建成高标准三层教学楼;卫生院一所,医务人员3个,村卫生站12个,农村医生21名;敬老院一处,入院老人3名;各村街道硬化,自来水入户,有的村安装路灯照明。
境内古迹较多,十五里铺村西“光武庙”,东汉章帝元和三年下诏所建,因有“刘秀砍倒石人问柏乡”的传说,庙前石碑刻有“汉光武斩石人处”。约在1943年时,庙被拆掉,“文化大革命”中被彻底毁坏,石碑亦被推倒埋于地下。
该乡土地肥沃,生产条件较好,旱涝保收,盛产小麦、玉米、棉花,1987年引进葡萄种植,近年来发展较快,1995年全乡耕地30,945亩,有果园4,910亩,其中葡萄420亩,农田机井350眼,大中型小型拖拉机718台,联合收割机8台,柴油机331台,农用水泵350台,粮食亩产382公斤,总产14,984吨,比1945前增300公斤,农业总产值2,938万元,林业总产值9万元,畜牧业总产值2,134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81万元,农林牧渔业总收入4,971万元。
乡办企业始建于70年代初,当时只有修配厂、砖厂等几家企业。1993年以后乡办、个体企业迅猛发展,在柏宁公路龙华—南马段初步形成了工业小区。其中有投资150万元的兴龙食品厂,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投资100多万元的静电喷涂厂,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法国、英国、香港、台湾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50~100万元的造纸厂4家,经济效益都十分可观;投资30多万元的铸造厂3家。全乡初步形成了以铸造、加工、运输、造纸为主的四大支柱产业,1995年被县评为五级乡镇,农村非农行业总产值7,016万元,工业总收入5,253万元,建筑业总收入426万元,运输业总收入587万元,商业服务业总收入712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7,046万元,全乡经济总收入12,017.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862元。
内步乡
位于县境西北部,在县政府驻地西北6公里处,东与龙华乡、南与柏乡镇、王家庄乡相接,西与临城县、北与高邑县接壤,总面积34.12平方公里,乡政府原驻内步村,1994年4月迁至马村。
民国时期,境内的内步、北大江、南大江、余舍、马村、赵上京、孙上京、王上京、胡上京、刘上京等10村隶一区,韩村、大汪村隶三区.抗战时期,马村为伪编乡驻地,并设置炮楼,驻守军警。1938年6月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隶抗日民主政府二区(亦称北区)。1939年11月县政区调整后,隶属四区,马村为区公所驻地。1945年11月隶三区(即贾庄区),1950年11月改隶二区(即固城店区)。1953年4月撤区改乡,境内划大汪、马村、胡上京3个乡。1956年9月将上述3乡合并为内步乡。1958年6月,改称内步人民公社,1958年12月撤销该乡建制,辖区划归固城店人民公社(时称东风人民公社)隶内邱县。1961年7月恢复内步人民公社建制,隶隆尧县,1962年1月复隶柏乡县,1984年政社分设称内步乡。1995年,辖14个行政村,4,130户,16,679人,1990年人口普查,乡境有蒙古族1人,回族1人。
该乡交通便利,村村通油路,京广铁路、107国道、京深高速公路途经本乡。该乡电话装机13部,线路总长为10,000米。
文教卫生事业也有很大发展。新建成高标准教学楼一座、中学一所、小学15所,教师170多人,在校学生4,300多名。乡卫生院一所,医务人员4名,各村均有卫生保健站。1995年有9个村被邢台市命名为小康村。
该乡地处海河流域平原,耕地总面积35,033亩,土质肥沃,西部为粘土,东部大部分为沙土,午河从西北入境,贯穿全乡(本乡段午河长8公里),是典型的农业乡。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杂粮次之。柏乡解放前,生产条件落后,粮棉产量很低。柏乡解放后,在党和政府领导下,走上了集体化道路,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基本实现水利化,大汪水库座落在乡境北部,35千伏变电站保证了全乡生产、生活用电。水浇地面积占总耕地的90%以上,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1995年,有大中型拖拉机7台,小型拖拉机762台,联合收割机8台,粮食总产量16,243吨,亩产393公斤,果园2,560亩,主要果品有葡萄、苹果、雪梨等,红枣、大桃少许,果品产量1,953吨,收入234万元,大牲畜1,245头,蛋鸡存栏700,000只,1995年鲜蛋总产量5,880吨,远销到广东、广西、北京等地,产值3,528万元,农业总产值3,525万元,林业总产值7万元,畜牧业总产值4,019万元,农林畜牧业总产值7,551万元,农业收入7,289万元。
乡镇企业有包装造纸业,面粉饲料加工业、铸造业、饮食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乡造纸厂建于1972年,投资50万元,初产的牛皮再生纸销往全国各地,当时称“柏乡第一造纸厂”,后转产普通瓦楞纸,年产值120万元;乡包装厂建于1987年10月,生产各种包装纸箱,年产值180万元;个体面粉厂6家,饲料加工厂6家,以及其他行业25家,年产值2,000万元,利税300万元,铸造业现有5家,其中马村铸造厂建于1984年8月,投资规模200万元,1995年产值300万元;实现利税40万元。1995年共有乡镇企业摊点457家,农村非农行业总产值7,297万元,工业总收入5,056万元,建筑业总收入387万元,运输业总收入599万元,商业服务业总收入969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7,011万元,全乡经济总收入14,300.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862元。
第四节行政村
1995年,柏乡县辖区内有116个自然村,121个行政村,下面分镇、乡记述。
一、柏乡镇
石家庄位于镇境西北部,距镇政府驻地2公里,原为两村,居南者名石家庄,居北者名高家庄,石、高二姓均于明永乐二年(1404)由山西洪洞县迁此,以姓氏命村名。后因人口渐多,村庄扩建,两村浑为一村,明朝末年定名石家庄。土质肥沃。解放后农业生产条件逐渐得到改善。80年代后水电充足。1995年有造纸厂、家具厂、面粉厂等各类摊点77个,工业收入768万元。全村420户,1,683人,耕地2,812亩(果园129亩),粮食总产量1,395吨,棉花总产量19吨,油料总产量39吨,果品总产量343吨,蛋鸡存栏30,450只,鲜蛋总产量255.8吨,肉类总产量58.99吨,经济总收入1,549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90元。
凌家桥位于镇政府驻地北1公里,古时东邻“九省大御路”,今位于柏固公路西侧,建于明朝初年,因当时地处古槐河南岸,河上有一座石桥,系凌家寡妇所修,后来,人们在桥东建房居住,渐成一村,便以桥名为村名,故称凌家桥。土质肥沃,解放前,农业生产条件比较落后,农作物产量只有100公斤,解放后,农业生产逐渐得到改善,水电充足;村民倚城郊之便,大多亦农亦商。1995年有铸钢厂、预制件厂、纺织厂、饲料加工厂等各类摊点25家。全村145户,618人,耕地903亩,粮食总产量468吨,棉花总产量5吨,油料总产量7吨,果品总产量25吨,蛋鸡存栏8,700只,鲜蛋总产量73吨,肉类总产量46.72吨,经济总收入754.8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058元。
前三里铺位于镇政府驻地北2公里处。因距柏乡县城三里,又是古代“九省大御路”设铺之处,名三里铺。1945年一分为二,因其居南,名前三里铺。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村民多渠道发展经济。小型造纸厂一家,1994年投资70万元兴建,年产值200万元,利润18万元;另有各类摊点65个。1995年底,全村249户,1,002人,耕地1,841亩(果园105亩),粮食总产量993吨,棉花总产量12吨,油料总产量16吨,果品总产量306吨,蛋鸡存栏10,790只,鲜蛋总产量90.6吨,肉类总产量37.7吨,经济总收入1,738.5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262元。
后三里铺位于镇政府驻地北2.5公里处。与前三里铺原为一村,1945年一分为二,因其居北,名后三里铺。水肥条件较差,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兼有小拖拉机运输业。1995年底,全村200户,797人,耕地1,309亩(果园150亩),粮食总产量641.4吨,棉花总产量5.9吨,油料总产量11吨,果品总产量10吨,蛋鸡存栏6,960只,鲜蛋总产量58.5吨,肉类总产量36.02吨,经济总收入336万元(运输业总收入104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120元。
路蔡庄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2公里处,地处古槐河西岸,地势低洼。1945年以前,为两个自然村,前庄叫蔡家庄,后庄叫路家庄,以居民姓氏命名,路、蔡两姓均于明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1945年柏乡解放后,两村合二为一,定名路蔡庄。1958年划成一个行政村。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亦从事建筑业和商品经营。1995年底,全村93户,419人,耕地759亩,粮食总产量3,384.8吨,棉花总产量5吨,油料总产量8吨,果品总产量25吨,蛋鸡存栏6,610只,鲜蛋总产量55.5吨,经济总收入225.2万元(建筑业收入42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470元。
北关村地处县城北端。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因其座落在县城北门外,故名北关村。1937年10月13日日军侵占柏乡后,曾盘踞于此,驻守大量军警。1945年11月在解放柏乡战斗中,太行军区司令员秦基伟率部参战,用50公斤大炸药包轰塌北关阁,歼获守敌,攻克柏乡城。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蔬菜为主。1978年后,村民充分发挥县城商业发达,交通便利的优势,多种渠道发展经济,村民亦农亦商者居多。1995年有铸钢厂一家,生产各类标准标件毛坯;水泥构件厂两家,有商品街两条,各类摊点90处。1995年底,全村110户,443人,耕地439亩,粮食总产量243吨,棉花总产量2吨,油料总产量2吨,蛋鸡存栏6,960只,鲜蛋总产量58.5吨,肉类总产量25.59吨,经济总收入1,729万元(工商业总收入1,50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3,488元。
北街村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1980年以前曾为柏乡县人民政府驻地。村民经济意识浓厚。1978年后,村民经商者渐多,个体工商业比较发达,私营柏乡县精包装厂投资150万元,主要生产各类精制包装箱,年产值300万元,利润30万元;另有商品经销、饮食服务、蜂窝煤加工等中小企业45家,年收入572万元。1995年底,全村150户,557人,耕地880亩(果园80亩),粮食总产量471吨,棉花总产量6吨,油料总产量4吨,果品总产量236吨,蛋鸡存栏5,220只,鲜蛋总产量43.8吨,肉类总产量17.51吨,经济总收入1,34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100元。
西街村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1978年后,村民经商者居多,近几年,蛋鸡饲养发展较快。有各类商业摊点170家,长途客运车两辆。1995年底,全村242户,905人,耕地1,359亩(果园21亩),粮食总产量688吨,棉花总产量9吨,油料总产量13吨,果品总产量51吨,蛋鸡存栏23,490只,鲜蛋总产量197.2吨,肉类总产量26.5吨,经济总收入719.2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094元。
南街村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原为柏乡镇人民政府驻地。村民素有“庄稼搅买卖”的习惯。1978年后,村民农商并举,蛋鸡饲养发展较快。有各类经济摊点120家。1995年底,全村250户,1,154人,耕地1,490亩(果园60亩),粮食总产量788吨,棉花总产量9吨,油料总产量19吨,果品总产量165吨,蛋鸡存栏37,060只,鲜蛋总产量311.2吨,肉类总产量34吨,经济总收入1,597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030元。
东街村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历史上曾是县衙、县学所在地,1981~1990年为县政府驻地。该村秀才营是清保和殿大学士魏裔介(人称魏相国)辞朝后居住的地方,俗称“阁老府”。清康熙帝南巡路经柏乡时,曾特意到此看望魏公,询问何事所做,当得知魏公在家教子、侄读书时,康熙帝见面后夸其子、侄“都是小秀才”,此后魏家子弟不进考场,都是秀才。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宜种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农作物。由于地处县城,村民历有经商的传统,80年代后,村民农工商贸各业并重,在抓好高效农业的同时,发展二三产业,经济快速发展。有以饲料加工、商业服务、鸡笼拔丝为主的各类经济摊点18个,年收入320万元。1995年底,全村257户,1,066人,耕地1,175亩,粮食总产量605吨,棉花总产量5吨,油料总产量6吨,果品总产量24吨,蛋鸡存栏11,740只,鲜蛋总产量98.6吨,肉类总产量38吨,经济总收入1,678.8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295元。
南关村建于隋开皇十六年(596),民国以前村南口有一玉皇阁,造型仿北京天安门,战时可驻兵固守。新午河由村南穿过,是柏(乡)镇(内)、山(口)柏(乡)两条公路的交叉点,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1978年后,村民倚地处县城优势,经商者多,经济日趋活跃。有以鸡笼制作,金属镀锌、木器家具、三轮客运、商业服务为重点的经济摊点180个,家家有项目、户户无闲人,年收入1,500万元。1995年底,全村296户,1,252人,耕地1,353亩(果园8亩),粮食总产量799吨,棉花总产量2吨,油料总产量9吨,果品总产量31吨,蛋鸡存栏8,260只,鲜蛋总产量69.4吨,肉类总产量38.8吨,经济总收入2,172.5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257元。
张家庄位于镇政府东北1公里处,与县城相连,旧午河由村南傍村而过。原为两个自然村,前街名赵家庄,后街名张家庄,均以姓氏命名,建于清代。至清末,因两村连为一体,又以张姓居多,即定名张家庄。土质肥沃,历史上素有“城东粮仓”之称。1978年后,村民在种好粮棉作物的同时,大力发展蔬菜生产,被誉为“城东菜篮子”出产的芫荽远近闻名,畅销周边县市;蛋鸡饲养初具规模,此外兼有商品经销、饲料加工、汽车运输。1995年底,全村143户,630人,耕地922亩(果园2亩),粮食总产量462吨,棉花总产量6吨,油料总产量16吨,果品总产量38吨,蛋鸡存栏64,380只,鲜蛋总产量540.8吨,肉类总产量60.13吨,经济总收入969.2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295元。
路家庄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1.5公里处,古槐河南侧,午河由村南穿过。建于明成祖永乐年间,因路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姓氏定名路家庄。村民以农为主,80年代后,大力发展蛋鸡饲养,已初具规模。1995年蛋鸡存栏66,120只,人均百余只,是全县闻名的养鸡专业村。1995年底,全村138户,625人,耕地1,000亩(果园48亩),粮食总产量480吨,棉花总产量6吨,油料总产量14吨,果品总产量82吨,鲜蛋总产量555吨,肉类总产量45.42吨,经济总收入555.4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392元。
方鲁村位于镇境东部,距镇政府驻地1.5公里,地处古槐河及午河的夹道中间,是明燕王(朱棣)扫北以前的村庄。古时,此村只居住方、鲁两家,故村名方鲁村。生产条件较好,1978年后,农业、林果、养鸡、建筑等多业并举。1995年底,全村310户,1,250人,耕地2,352亩(果园510亩),粮食总产量930吨,棉花总产量15吨,油料总产量17吨,果品总产量89吨,蛋鸡存栏70,470只,鲜蛋总产量592吨,肉类总产量101.09吨,经济总收入268.9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59元。
东刘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1.5公里处。北宋时,这里一片沼泽,称东流海,后改为东流村,谐音为东刘村。1978年后,农副业全面发展,村民商品意识渐浓,在搞好粮棉种植的同时,积极发展个体企业。有卫生纸厂一家(投资120万元,年产值80万元,利润8万元)、面粉厂、拔丝厂、三轮运输等摊点65家。1995年底,全村283户,1,190人,耕地1,612亩(果园20亩),粮食总产量805吨,棉花总产量10吨,油料总产量25吨,果品总产量32吨,蛋鸡存栏23,490只,鲜蛋总产量197.3吨,肉类总产量47.02吨,经济总收入1,275.7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011元。
西刘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1.5公里处,午河南侧,因其居东刘村以西,故名西刘村。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农副并重,兼有企业经营。1995年有金属镀锌、鸡笼制作、木器加工等经济摊点10余家,年收入520万元。全村273户,965人,耕地1,187亩(果园67亩),粮食总产量683吨,棉花总产量7吨,油料总产量21吨,果品总产量57吨,蛋鸡存栏18,270只,鲜蛋总产量153.5吨,肉类总产量68吨,经济总收入1,031.8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74元。
赵庄位于镇政府驻地南1.5公里处,古时“九省大御路”从该村中间南北穿过,村中王姓居多,原名大王庄,后来人们嫌大王庄不好听,本村距县城很近,白天站在城墙上即能看到,晚上城楼上的灯光可照到村里,遂改名照庄,后谐音为赵庄。山(口)柏(乡)公路从该村穿过,交通十分便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生产条件较好,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农工商贸并重。有水产养殖厂一家,投资40万元,产值30万元,利润2万元,还有商品经销、修理加工、工程建筑、机件铸造、饮食服务等个体企业50家,年收入447万元。1995年底,全村240户,1,011人,耕地1,716亩(果园45亩),粮食总产量667吨,棉花总产量12吨,油料总产量26吨,果品总产量640吨,蛋鸡存栏20,010只,鲜蛋总产量168吨,肉类总产量57.02吨,经济总收入1,227.2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169元。
东路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1.5公里处,午河南侧。清朝康熙以前,叫圣德村。清朝康熙年间,“九省大御路”由村当中穿过,遂改村名为路村。后一分为二,因其位于路东,定名东路村。土质肥沃,宜适多种农作物栽培。1978年后,村民在搞好粮棉生产的同时,大力兴办私营、联营企业,80年代中期引进种植巨峰葡萄,有集体造纸厂一家,投资200万元,年产值450万元,利润45万元;另有编织厂、建筑队、饮食饭店、商业服务等40余家,年收入288万元。1995年底,全村254户(其中20多户信仰天主教),1,061人,耕地2,052亩(果园455亩),粮食总产量1,078吨,棉花总产量7吨,油料总产量31吨,果品总产量596吨,蛋鸡存栏23,490只,鲜蛋总产量197.3吨,肉类总产量75吨,经济总收入1038.3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51元。
西路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1.5公里处。与东路村原为一村,后分村时因居于“九省大御路”西,故名西路村。村西有清保和殿大学士魏裔介的坟墓和石坊、华表、石人、石马,另有元朝初年的魏氏祖茔。解放前,粮食亩产仅100公斤左右,村民生活困难。解放后,村民大搞粮棉生产。80年代后,大力发展农村副业,抓项目、上企业;1985年由外地引进优种巨峰葡萄,栽培面积占全部耕地二分之一以上,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专业村,所产葡萄果肉丰厚、果汁甘甜。有个体化工厂、冷藏库、塑料制鞋厂等,总投资380万元,年产值700万元,利润65万元。1995年底,全村140户,594人,耕地933亩(果园600亩,其中葡萄500亩),粮食总产量87吨,油料总产量3吨,果品总产量1,575吨,蛋鸡存栏6,950只,鲜蛋总产量58.2吨,经济总收入2,043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609元。
赵家庄位于镇政府驻地西2公里处,新旧午河的夹道间。建于明永乐年间,赵氏祖于永乐二年(1404)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以姓氏命村名赵家庄。村民以农为主,进入80年代后,农工商并举。有个体印刷厂、纺织厂、蜂窝煤厂等,总投资20万元,年利润6万元。1995年底,全村205户,878人,耕地1,884亩(果园150亩),粮食总产量887.4吨,棉花总产量14.5吨,油料总产量14.4吨,果品总产量20吨,蛋鸡存栏9,570只,鲜蛋总产量80.2吨,肉类总产量86.8吨,经济总收入364.4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884元。
刘家场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偏北3.5公里处,地处午河南北支流夹道间,系滞洪区。清乾隆年间,武进士山海关总兵刘甲,晚年解甲归田,回原籍柏乡县城内故里(东街),因其厌烦城镇嘈杂,迁至城西打麦场居住,后渐成一村,定村名刘家场。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村民以农为主。近年来,又兼以养鸡。1995年底,全村38户,142人,耕地681亩(果园150亩),其中旱地100亩,粮食总产量328吨,棉花总产量5吨,油料总产量6吨,果品总产量7吨,蛋鸡存栏1,000只,鲜蛋总产量8.4吨,肉类总产量10.62吨,经济总收入75.2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099元。
巨鹿庄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偏北5.5公里处,午河由村南东西穿过。清朝末年,冀县一徐姓,在柏乡经商,于马村村南买房一处居住,后渐为一村,定名冀家庄,后来钜鹿县申姓一户和城内张姓两户先后迁居此村。民国初年,徐姓绝,遂改名钜鹿庄(巨鹿庄)。柏乡解放前,与马村为一个行政村,解放后一分为二。土质肥沃,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大力发展果品生产兼以养鸡。1995年底,全村52户,216人,耕地537亩(果园100亩),粮食总产量281吨,棉花总产量2吨,油料总产量5吨,果品总产量193吨,蛋鸡存栏3,480只,鲜蛋总产量29.2吨,经济总收入97.8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731元。
二、固城店镇
固城店南村位于镇境中部,是古鄗城所在地,约建于春秋时期。曾名:鄗、高邑、北故城镇。历史上曾为鄗县、侯国、冀州刺史治所,民国至今历为区公所、乡(公社)、镇政府驻地。1962年,固城店分为两个行政村。该村因居南故名固城店南村,简称固南村。沙壤土质,水肥条件较好,盛产小麦、玉米、棉花、大葱等。解放前就有杂货铺、马车店、医药店、手工做坊等私营店铺数十家。解放后,经济建设和各项公益事业日益发展。1978年后,村民商品意识浓厚,亦农亦商者居多。有投资100万元的个体食用油加工厂,投资180万元的个体棉纺厂等工商企业58家。1995年底,全村558户,2,419人,耕地3,500亩,粮食总产量1,540吨,棉花总产量21吨,油料总产量76吨,蛋鸡存栏16,530只,鲜蛋总产量139吨,肉类总产量59.4吨,经济总收入1,411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537元。农历四月十八为传统庙会。
固城店北村位于镇境中部,与固城店南村原为一个村(固城店),1962年分村时,该村因居北故名固城店北村,简称固北村。1978年后,村民商品意识浓厚,经商务工者居多。1995年底,全村530户,2167人,耕地3,506亩(果园18亩),粮食总产量1,577吨,棉花总产量21吨,油料总产量77吨,蛋鸡存栏30,450只,鲜蛋总产量256吨,肉类总产量61.7吨,经济总收入2,151万元(工业收入1,39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54元。农历四月十八为传统庙会。
崔家庄位于镇政府驻地南3公里处,本村创建于明成祖永乐年间,崔氏祖由山西洪洞迁移于此,因以崔姓为主,故称崔家庄。1958年公社化时曾与固城店村为一个行政村,1962年析出。沙壤土质,宜种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村民以农为主。1995年底,全村82户,323人,耕地649亩(果园102亩),粮食总产量274吨,棉花总产量4吨,油料总产量10吨,果品总产量145吨,蛋鸡存栏1,566只,鲜蛋总产量13吨,肉类总产量11.9吨,经济总收入12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108元。
北天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南偏西3公里处,该村创建于公元1404年,傅、张等姓均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初名西新庄,后向北迁址约200米,逐改名北迁村,后演变为北天村。“文革”期间一度改名革新村,1979年复名北天村。沙壤土质,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大葱、豆类次之。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私营企业发展迅速。有投资100万元的营丰食品厂,其系列产品远销全国;有投资80万元的锅炉辅机厂;还有规模不一的家具厂10余家,蛋鸡饲养有所发展,蛋鸡存栏69,600只。1995年底,全村349户,1,470人,耕地3,161亩(果园680亩),粮食总产量1,298吨,棉花总产量19吨,油料总产量60吨,果品总产量427吨,鲜蛋总产量584吨,肉类总产量43.4吨,经济总收入3,489万元(工业收入2,755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212元。
吕菅村位于镇政府西南2.5公里处,该村是个古老的村庄。燕王扫北以前,这村因杨、毛、菅三姓居多,故称杨毛菅村。燕王扫北时因他姓杀绝,仅存菅姓两人。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迁来吕氏两户、王氏一户、张韩各一户,后因吕氏家族昌盛,把村名冠一吕字,叫吕菅村,俗称北菅村,村东一公里处有汉合肥侯坚镡墓。该村土质肥沃,盛产小麦、玉米、棉花。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蛋鸡饲养及食用油加工发展较快。1995年底,全村386户,1,640人,耕地2,796亩(果园25亩),粮食总产量1301吨,棉花总产量16吨,油料总产量58吨,果品总产量69吨,油料总产量584吨,蛋鸡存栏69,600只,鲜蛋总产量584吨,肉类总产量44.3吨,有个体食用油加工厂32家,经济总收入1,579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184元。
南江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偏南1.5公里处,傍古沙河的南侧,村名无考。土质肥沃,宜种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作物。70年代开始种植果树,果品有雪梨、苹果、葡萄等,收获季节除果农自找销路外,山西、湖南、湖北、广东等省客户亦前来购买,人来人往,果园若市。1995年底,全村385户,1,303人,耕地3,204亩(果园1,233亩),粮食总产量1,292吨,棉花总产量19吨,油料总产量78吨,果品总产量1,555吨,蛋鸡存栏43,500只,鲜蛋总产量365吨,肉类总产量38.7吨,经济总收入945万元(果品收入10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275元。
正元寺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2公里处,该村历史悠久,原称正元里,唐朝时在村北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寺院,该村因寺院的缘故名声大震,遂称正元寺。土质肥沃,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村民以农为主,亦有种植大葱的习惯。1985年引进芦笋种植。1995年芦笋发展到800余亩;有集体、农户果园1,057亩,所产果品质优价廉,供不应求,每年果品成熟之前,即有客户前往抬价定货。1995年,全村639户,2,749人,耕地6,475亩,粮食总产量2,175吨,棉花总产量38吨,油料总产量205吨,果品总产量977吨,蛋鸡存栏34,800只,鲜蛋总产量292吨,肉类总产量70.4吨,经济总收入1,879万元(林果收入10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118元。农历正月十四为传统庙会。
三十里铺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偏东1.5公里处,地处古沙河南岸,因村址距县城30华里,故名三十里铺。康熙年间又称江店铺。沙壤土质为主,适宜多种植物生长。1978年后村名多渠道发展经济。1990年引进芦笋种植。1995年底,全村298户,1,293人,耕地2,775亩(果园142亩,芦笋百余亩),粮食总产量1,217吨,棉花总产量15吨,油料总产量76吨,果品总产量141吨,蛋鸡存栏13,050只,鲜蛋总产量110吨,肉类总产量42.3吨,经济总收入521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704元。
北江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2公里处。古时候,有一条大沙河由村南东西穿过,因此村座落在古沙河北岸,故得名北江。重沙壤土质,村北与赵县、宁晋县交界处有千亩风沙地,每到春季飞沙漫天,有“不毛之地”之称。70年代,投入大批人力、物力造林固沙,深翻改土,治理风沙灾害。村民有种植大葱的习惯。近年又引进芦笋种植。1995年底,全村546户,2,369人,耕地4,406亩(果园648亩),粮食总产量1,861吨,棉花总产量22吨,油料总产量102吨,果品总产量474吨,蛋鸡存栏21,750只,鲜蛋总产量183吨,肉类总产量59.4吨,经济总收入1,411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769元。农历六月二十四为传统庙会。
西苏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部2公里处,地处古沙河南岸。村名待考,此村最晚建于清初。该村孔姓居多,据《柏乡县志》载:孔氏祖有一名叫孔思藏的乃河南中牟县人,于清初在柏乡做官,居住在西苏村,其后裔孔兴谈为孔子六十六世孙,于康熙五十年考中武举人。地势平坦,沙壤土质,村民以农为主。1995年底,全村344户,1,772人,耕地2,927亩(果园648亩),粮食总产量1,411吨,棉花总产量15吨,油料总产量77吨,果品总产量364吨,蛋鸡存栏15,660只,鲜蛋总产量132吨,肉类总产量44.5吨,经济总收入1,023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591元。
北小京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偏南1.5公里处,明代以前,此地荆棘丛生,故名小荆村,后为区别于南邻的又一小荆村,定名北小荆村,谐音为北小京。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村民以农为本。1995年底,全村444户,1918人,耕地2,924亩(果园600亩),粮食总产量1,310吨,棉花总产量15吨,油料总产量76吨,果品总产量110吨,蛋鸡存栏52,200只,鲜蛋总产量438吨,肉类总产量53.9吨,经济总收入784万元(农业收入585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494元。
城阳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3公里处,因村址位于鄗城之南,故名城阳村。该村土质肥沃,宜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村民以农为主,有种植大葱的习惯,近几年与邢台市蔬菜种籽供销单位鉴定合同,多从事甘蓝良种繁植。1995年底,全村364户,1556人,耕地2,628亩(果园230亩),粮食总产量1,217吨,棉花总产量15吨,油料总产量77吨,果品总产量134吨,蛋鸡存栏8,700只,鲜蛋总产量73吨,肉类总产量44吨,经济总收入547万元(农业收入35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480元。
三、王家庄乡
王家庄位于乡政府驻地正南3公里处,明永乐二年,由山西洪洞县先期迁来王姓一家,后又陆续迁来白、宋等户,由于王氏先至,其家族兴旺,故定村名王家庄。1958年后历为乡(公社)政府驻地。土质肥沃,适宜多种植物生长,经济作物以棉花、花生、大豆为主。解放后村民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农作物产量逐年提高。1978年后,养殖及个体企业有所发展。1995年个体企业有蜂窝煤厂、榨油厂、饲料厂等8家,年收入500万元;养殖业以养鸡居多,鸡只存栏6万只,年收入20万元。1995年底,全村329户,1,420人,耕地2,795亩(果园300亩),粮食总产量1,066吨,棉花总产量15吨,油料总产量15吨,果品总产量186吨,鲜蛋总产量504吨,肉类总产量65吨,经济总收入1,354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475元。
南营儿位于乡政府驻地正南2.5公里处。相传,北宋抗辽名将杨六郎在该村驻扎兵营,后来留士兵在此种地,形成村庄,乃以兵营为村名,为区别城北的营儿村,故定名为南营儿。1937年农历九月初十,日军在该村杀害百余无辜男女,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营儿惨案”,俗称“王家庄惨案”。该村农业生产条件较好,1978年后,村民以建设高效农田为主,连年种植大葱(所产大葱以头大、白多、味美、耐储而深受人们喜爱),个体企业也有所发展。1995年,产大葱4,200吨,产值200万元;另外,个体企业有蜂窝煤厂、面粉厂、榨油厂各一家,年收入100万元。1995年底,全村208户,838人,耕地1,859亩(果园96亩),粮食总产量722吨,棉花总产量9吨,油料总产量15吨,果品总产量58吨,蛋鸡存栏13,000只,鲜蛋总产量109吨,肉类总产量40吨,经济总收入499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862元。
赵村距乡政府驻地2公里,地处乡境西北部,午河东岸,午河由西南向东北傍村流过。京深高速公路由村东口穿过。据村东唐初修建的玉台寺碑记载,唐朝时即有此村,村名来历无可考究。经过元末明初的多次战乱和瘟疫,此村断无人烟。明永乐二年(1404)由山西洪洞县迁来赵、王、张等姓,在废墟之上另建新村,因赵姓居住较早,起名赵村。地势低洼、土质肥沃。近年来,村民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工农并举。建有水泥厂、造纸厂、铸造厂、建筑队、装潢队、榨油厂和预制构件厂等27家个体和联营企业,年收入1,000万元。1995年底,全村562户,2,584人,耕地5,439亩(果园395亩),粮食总产量2,717吨,棉花总产量35吨,油料总产量5吨,果品总产量254吨,蛋鸡存栏80,000只,鲜蛋总产量672吨,肉类总产量100吨,经济总收入2,374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199元。农历六月初八为传统庙会。
杨村位于乡政府驻地西0.5公里处,地处乡境北部,午河南岸,午河由村北流过,京深高速公路由村西穿过。明朝初年,杨姓一户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后渐成一村,即定名杨村。地势较低,土地肥沃,盛产小麦、玉米、棉花。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工商业有所发展。有个体铸造厂、服装厂、冷冻厂、粉条坊等4家,年收入50万元。1995年底,全村278户,1,223人,耕地3,848亩(果园125亩),粮食总产量1,597吨,棉花总产量24吨,油料总产量12吨,果品总产量86吨,蛋鸡存栏35,000只,鲜蛋总产量294吨,肉类总产量56吨,经济总收入64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838元。
张村位于乡政府驻地正南1公里处,地处乡境东部。明朝初年,张氏祖于明永乐二年(1404)由山西洪洞迁此,初名张村,后为区别县城北部的又一个张村,更名为南张村。1956年9月~1958年3月曾为南张村乡政府驻地。1995年改南张村为张村。村民以农业为主。1978年后,工商业、家庭养殖业有所发展,有面粉厂、拔丝厂、蜂窝煤厂、预制件厂、饲料加工厂、木器家具厂等规模不一的个体企业16家。1995年底,全村327户,1,439人,耕地3,233亩(果园285亩),粮食总产量1,616吨,棉花总产量20吨,油料总产量12吨,果品总产量220吨,蛋鸡存栏23,000只,鲜蛋总产量193吨,肉类总产量63吨,全村工业企业总收入60万元,经济总收入1,75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570元。
贾庄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南2公里处,地处乡境东部。明永乐年间贾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在此建村立户,取名贾庄村,1938~1950年间一直为第二区公所驻地。有天主教堂一座,解放前曾有外国神甫在此主持教务,信教群众居多数。土质肥沃,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等。1978年后,村民在搞好农业生产的同时,注重发展养殖业。有1,000只以上的个体养鸡场10余家,鸡只存栏总量5万只;个体饲料加工厂2家。1995年底,全村415户,1,677人,耕地2,873亩(果园605亩),粮食总产量1,418吨,棉花总产量19吨,油料总产量13吨,果品总产量452吨,鲜蛋总产量420吨,肉类总产量71吨,经济总收入1,188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36元。农历三月初一为传统庙会。
北瀑水村位于乡政府驻地南偏西2.5公里处。京深高速公路沿村西南北穿过。该村建于唐朝初年,名北许村,以居民姓氏命名。明永乐年间由山西迁来于、李等姓,时许姓已绝。后来根据小里岗上的洪水如瀑布一样流经本村,遂更名瀑水,为区别南瀑水,即定名北瀑水。由于地处偏僻,信息不畅,经济发展较为落后,1995年全村尚无投资规模在5万元以上的个体企业。1995年底,全村270户,1,256人,耕地2,144亩(果园59亩),粮食总产量1,087吨,棉花总产量12吨,油料总产量15吨,果品总产量40吨,蛋鸡存栏30,000只,鲜蛋总产量252吨,肉类总产量65吨,经济总收入475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484元。
南瀑水村位于乡政府驻地南偏西4.3公里处。建于唐朝初年,名南许村。明朝永年年间,由山西洪洞迁来王、刘、魏等姓,时本村许姓已绝,后根据北瀑水的含义改名南瀑水。该村地处小里岗的北坡,地势较高,土地较肥,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棉花。因水源不足,粮棉产量不高,村民一直沿袭多年遗留下来的土里刨食,以农为主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发展缓慢,全村仅有个体蜂窝煤厂一家。1995年底,全村516户,2,126人,耕地4,078亩(果园166亩),粮食总产量1,963吨,棉花总产量15吨,油料总产量24吨,果品总产量92吨,蛋鸡存栏34,000只,鲜蛋总产量286吨,肉类总产量73吨,经济总收入674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310元。农历三月二十为传统庙会。
小里村位于乡政府驻地南5.5公里处。村南有后汉高祖刘知远陵墓,墓区内有石人、石马、石羊等像生。明万历年间兵部车骑司郎中张主敬、明天启年间骠骑将军张应寰墓均在此地。清咸丰年间调小里村工匠进京铸币。小里岗东坡受太行山余脉的影响,地势偏高,水源奇缺,大部分农田为旱地,是全县唯一具有地域性特点的特殊地带。土质以沙碱壤质为主,耕作不便,遇有干旱成灾明显。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高粱、甘薯、棉花。1978年后,村民充分利用靠近岗坡,野生饲草较多的优势,扬长避短,注重发展养殖业。1995年羊存栏1,520只,蛋鸡存栏23,000只;个体企业有铸造厂、榨油厂、蜂窝煤加工厂、面粉加工厂等10余家。1995年底,全村519户,2,469人,耕地8,153亩(果园96亩),粮食总产量1,860吨,棉花总产量16吨,油料总产量127吨,果品总产量10吨,鲜蛋总产量193吨,肉类总产量82吨,经济总收入1,122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307元。
小里铺位于乡政府驻地南7公里处,此村建于明朝初年,开始由小里村胡、张、刘、路等姓在御道边开设饭铺,后渐为村庄,定名小里铺。历史上曾用名里合村、南三十里铺。因与小里村共同的地理位置所致,地势较高、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粮棉产量不高。近年来村民在抓好粮棉种植的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1995年有五头以上的养牛户15户,1,000只以上的养鸡户20户,50只以上的养羊户21户,全村禽畜饲养量82,500只(头),收入458万元;另有建材厂、饲料厂、铸造厂等个体企业6家,年收入200万元。1995年底,全村276户,1,315人,耕地3,917亩(果园59亩),粮食总产量1,488吨,棉花总产量6吨,油料总产量62吨,果品总产量28吨,蛋鸡存栏80,000只,鲜蛋总产量672吨,肉类总产量104吨,经济总收入1,231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726元。
四、西汪乡
西汪村自1953年西汪乡建置至今,一直为乡(公社)政府驻地。山柏公路横贯全村,交通十分便利。据1480年古碑记载,初名西王村。清康熙年间,柏乡的魏裔介给皇帝奏本时,为表示家乡低洼贫困,故意把“王”字写成“汪”字,从此改村名为西汪村。1978年后,农、工、贸、运全面发展,水电条件较好,逐渐形成了以私营企业为主体经济格局的西汪工业小区。1995年全村有大小不等的各种企业255家,产值4,000万元,工业收入3,365万元;蛋鸡饲养初具规模,蛋鸡存栏120,000只。1995年底,全村720户,3,362人,耕地5,661亩(果园584亩),粮食总产量2,112吨,棉花总产量35吨,油料总产量52吨,果品总产量642吨,鲜蛋总产量1,008吨,肉类总产量121吨,经济总收入5,883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201元。
东汪村位于乡境之东南部,距乡政府驻地2公里。村名来历与西汪相同,只是此村位于西汪东侧,故称东汪。地势平坦,土质肥沃。除几种主要的粮食作物外,村民还有种大葱的传统习惯。近年来,养鸡和商品运输业日趋活跃,蛋鸡饲养初具规模,存栏100,000只。1995年底,全村327户,1,471人,耕地2,290亩(果园110亩),粮食总产量1,016吨,棉花总产量12吨,油料总产量28吨,果品总产量140吨,鲜蛋总产量840吨,肉类总产量110吨,经济总收入1,144.1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107元。
驻驾铺位于乡境西部偏南,古“九省御道”东侧,距乡政府驻地3公里。约建于唐时,因北距县城10华里,又当选铺地,故名南十里铺。据《柏乡县志》载:明世宗嘉靖十八年(1539)南巡,在该村驻跸数日,遂改名驻驾铺。村西南0.5公里处,有元朝武威郡侯贾庭瑞墓,有石像生石碑多块,其中贾母贞节碑为元代书法家赵孟兆页书,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地势较高,沙壤土较多,农作物以粮棉为主。近年来林果及养殖业发展较快。1995年,全村431户,1,883人,耕地3,884亩(果园570亩),粮食总产量1,123吨,棉花总产量21吨,油料总产量76吨,果品总产量531吨,蛋鸡存栏90,000只,鲜蛋总产量756吨,肉类总产量100吨,经济总收入1,274.3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103元。
驻驾村位于乡境西部偏南,距乡政府驻地3公里处。约建于唐时,名大里村。明世宗嘉靖十八年(1539)南巡在此驻跸数日,后改名驻驾村。土质肥沃,耕作性良好,宜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近年注重发展以葡萄为主的林果业,兼以蛋鸡饲养。1987年引进“巨峰”葡萄150亩。1995年,果园1,299亩,其中葡萄903亩,成为初具规模的林果基地;蛋鸡存栏20,000只。1995年底,全村391户,1,721人,耕地2,674亩,粮食总产量872吨,棉花总产量11吨,油料总产量7吨,果品总产量2,264吨(其中葡萄1,600吨),鲜蛋总产量168吨,肉类总产量71吨,经济总收入842万元(果品收入45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115元。
陈家庄位于乡境中西部,在乡政府西偏南1公里处。半沙壤土质,生产条件较好,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解放后农业稳产高产,旱涝保收。村民因地制宜,在发展农业同时,于1980年从北京、石家庄等地引进“京白”等优种雏鸡5000只试养,而后逐年增多。1995年全村鸡只存栏11万只,人均143只,千只以上的养鸡户30余家,收入500万元,是柏乡县的养鸡专业村(建有养鸡小区)。1995年底,全村206户,838人,耕地1333亩(果园10亩),粮食总产量528吨,棉花总产量9吨,油料总产量8吨,果品总产量6吨,鲜蛋总产量924吨,肉类总产量69吨,经济总收入991.1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124元。
寨里西位于乡境之西北部,距乡政府驻地1.5公里。建于隋文帝开皇年间,今县城所在地当时叫柏林关,无城池,守关兵将在本村扎寨安营。隋开皇十六年(596)柏乡县城修筑告竣,守兵迁驻城内,所留的营寨有人居住,渐成一村,名寨里村。1961年分为两个行政村。该村居西名寨里西村。土质以沙壤为主,水肥条件较好。近年来运输业发展较快,全村有从事营运的小拖拉机100余辆,劳力300多名,除向附近各造纸厂运送麦秸外,还为县城及其周边、农村运送石灰、石子、沙子等建筑材料。1995年底,全村359户,1,518人,耕地2,465亩(果园216亩),粮食总产量961吨,棉花总产量12吨,油料总产量28吨,果品总产量320吨,蛋鸡存栏35,000只,鲜蛋总产量294吨,肉类总产量59吨,经济总收入1,269.1万元(运输业收入10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101元。
寨里东与寨里西村原为一个自然村,分村时因其居东,故名寨里东村。村民以农为主,80年代后以造纸为主的乡镇企业有所发展,先后投资350万元,建成规模不等的个体造纸厂4家,生产各种规格、多种用途的高、中、低档包装纸系列产品,年产值达到1,000万元,成为全县唯一的造纸专业村。1995年底,全村330户,1487人,耕地2,108亩(果园382亩),粮食总产量879吨,棉花总产量13吨,油料总产量30吨,果品总产量524吨,蛋鸡存栏30,000只,鲜蛋总产量252吨,肉类总产量59吨,经济总收入2,408.1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108元。
东文安村位于乡境东北部,距乡政府驻地2公里。明燕王扫北以前所建,历史上以文、安二姓为多,以姓氏得名文安。后来文姓已绝,安姓于清朝中叶迁往本县南郝村,但村名一直沿用未变。沙壤土质,土质肥沃,宜种小麦、玉米、棉花。村民有种植大葱的习惯,1985年以后,大葱种植面积每年都保持在700亩左右,年产大葱7,000吨,收入140万元;另外还建有铸造厂、面粉厂等个体企业。1995年底,全村530户,2,180人,耕地3,802亩(果园200亩),粮食总产量1,744吨,棉花总产量20吨,油料总产量36吨,果品总产量80吨,蛋鸡存栏75,000只,鲜蛋总产量630吨,肉类总产量92吨,经济总收入1,452.2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101元。农历二月十五为传统庙会。
西文安村位于乡境北部,在乡政府驻地北偏东1.5公里处。因位居东文安之西,故名西文安。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盛产小麦、玉米、棉花。1980年以后,大部分农户搞小麦、玉米的良种繁育,1995年高效益农田8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0%。1995年底,全村159户,752人,耕地1,184亩(果园70亩),粮食总产量500吨,棉花总产量7吨,油料总产量10吨,果品总产量60吨,蛋鸡存栏20,000只,鲜蛋总产量168吨,肉类总产量39吨,经济总收入444.1万元(农业收入256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114元。
五、南马乡
南马村位于乡境东北部,系乡政府驻地。相传在东汉建立时,刘秀被王郎打败,战马在此村被淤泥难住,遂得名难马村,后谐音为南马村。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多业并举,私营经济有所发展。投资20万元的个体彩印厂,主要产品有各类包装和塑料袋彩纸,年产值10万元;另有木材厂、家具厂、汽车运输和农机修配等10余家个体企业。1995年底,全村370户,1,527人,耕地3,181亩(果园585亩),粮食总产量1,454吨,棉花总产量20吨,油料总产量47吨,果品总产量292吨,蛋鸡存栏47,400只,鲜蛋总产量448吨,肉类总产量52.6吨,经济总收入883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050元。农历正月初九为传统庙会。
北马村位于乡境东北部,距乡政府驻地0.5公里。相传在东汉未建立时,刘秀与王郎交战失利后,在此村备马南去,故名备马村,后谐音北马村。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村民多渠道发展经济,林果业有所发展,主要果品有苹果、雪梨、葡萄等,果品运销各地。该村有投资30万元的建筑工程队,从业226人,其中中高级技术人员4名,常年在山西省大同市承揽大型工程,年产值220万元;投资6万元的个体水泥预制件厂(始建于1988年),年产值4万元;投资5万元的个体面粉加工厂,年加工能力150万公斤,产值98.8万元;投资10万元的个体蜂窝煤加工厂以及食品加工厂、服装加工厂等8家。1995年底,全村360户,1,500人,耕地3,056亩(果园928亩),粮食总产量1,249吨,棉花总产量13吨,油料总产量49吨,果品总产量1,025吨,蛋鸡存栏41,700只,鲜蛋总产量394吨,肉类总产量51.3吨,经济总收入1,076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064元。
西马村位于乡境中部,距乡政府驻地1.5公里,相传在东汉未建立时,刘秀与在邯郸称帝的王郎作战,兵败后在此为战马洗泥,故名洗马村,后谐音西马村。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村民有种植大葱的习惯。1978年后,村民多渠道发展经济,个体企业摊点有面粉厂、蜂窝煤厂、建筑队和运输等8家。1995年底,全村280户,1,206人,耕地2,498亩(果园720亩),粮食总产量1,100吨,棉花总产量12吨,油料总产量37吨,果品总产量692吨,蛋鸡存栏28,200只,鲜蛋总产量266吨,肉类总产量38.5吨,经济总收入999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048元。
市中村位于乡政府驻地西2公里处,据传古时村西有一唐代寺院,其中有铁钟一口,高7尺、径6尺。主持僧对他的徒弟们说“我要外出云游,你们想见我就撞钟,我就回来”。主持僧刚走出五里,其徒弟为试之灵否,便撞响大钟。由此得名“试钟村”,后演变为“市中村”。土质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多渠道发展经济。1995年底,村民投资110万元建云母压板厂,与云母纸厂联合作业,生产云母板系列产品,出口创汇,年产量500吨,利润84万元;另有小型个体食品加工厂和豆腐坊、面条坊几家。1995年,全村230户,967人,耕地2,034亩(果园350亩),粮食总产量891吨,棉花总产量9吨,油料总产量24吨,果品总产量291吨,蛋鸡存栏28,000只,鲜蛋总产量264吨,肉类总产量33.3吨,经济总收入555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048元。
常乐村位于乡政府驻地西3公里处,“邢氏家谱”载:邢谷容于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在一片废墟的东边新立一村,定名“新庄”。落居后,心中常思念故土,忧郁不乐,欲回山西,后来子孙渐多,日渐富足,清朝中期,改为“常乐村”。柏乡解放后,曾在西沙岗挖出古村遗址,且有文物出土。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多渠道发展经济,个体企业发展迅速。“常乐商城”落成于1994年冬,此城门楼一座,仿古建筑,中间为大门可通各种大型车辆,两侧各留一小门,城门匾额“常乐商城”四字为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吕传赞题。农历每月逢五、十为集,集果品批发、集贸市场、百货经营于一体,其功能日趋齐全,辐射面越来越大。个体企业有总投资28万元的食品厂(始建于1988年),其五子补精系列产品畅销全国,年产值96万元,利润12万元;高档服装厂(投资18万元),主要生产各式高档服装,年产值10万元,利润4万元;红星塑料厂(始建于1988年,投资6万元),产值14万元,利润4万元;另有投资5万元的织布厂、面粉厂各一家及规模不等的家具厂10余家。1995年底,全村320户,1,320人,耕地3,093亩,(果园660亩),粮食总产量1,129吨,棉花总产量12吨,油料总产量37吨,果品总产量842吨,蛋鸡存栏52,600只,鲜蛋总产量497吨,肉类总产量54.6吨,经济总收入1,362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000元。农历正月廿五为传统庙会。
东小京村位于乡政府驻地北1.5公里处,该村建于明朝初年,因当时村周围荆棘丛生,故定村名“小荆”,又为区别西北部另一“小荆”村,遂按方位定名东小荆,后谐音“东小京”。土质以粘壤土为主,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村民以农为主,主要种植粮棉作物,还有种大葱的习惯。1978年后,村民多渠道发展经济,个体企业及林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有集体、农户果园905亩,果品以苹果、梨、葡萄为主。个体企业有投资5万元的小型建筑队(年产值10万元,利润3万元)及面粉厂、蜂窝煤厂各一家。1995年底,全村660户,2,424人,耕地5,136亩,粮食总产量2,188吨,棉花总产量33吨,油料总产量74吨,果品总产量405吨,蛋鸡存栏52,600只,鲜蛋总产量497吨,肉类总产量69.9吨,人均纯收入1,498元。农历三月十八为传统庙会。
北黄泥村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南2公里处,以前此村隶属宁晋县,1940年3月划归柏乡县。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村民多渠道发展经济。个体企业有投资48万元的建安公司(组建于1990年,从业350人),年产值200万元,利润10万元;投资5万元的面粉加工厂和投资4万元的汽车运输专业户等5家。1995年底,全村525户,2,217人,耕地3,908亩(果园355亩),粮食总产量1,784吨,棉花总产量26吨,油料总产量59吨,果品总产量333吨,蛋鸡存栏47,400只,鲜蛋总产量448吨,肉类总产量59.8吨,经济总收入1,37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498元。农历二月十九为传统庙会,有燃放焰火之传统习俗。
西黄泥村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南2.5公里处,该村与中黄泥原为一自然村,据碑文载民国2年(1913)一分为二,该村居西名西黄泥。“黄泥”二字是因古时地势低洼、泥泞多水而来。现在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村民多渠道发展经济,有个体建筑队3家,总投资90万元,从业人数500余人,常年在北京、大同等城市承揽大型建筑,年产值800多万元,利润100万元,以其高速度、高质量享有良好的声誉。有投资10万元的个体客运户,年产值10万元,利润3万元。1995年底,全村245户,1,022人,耕地1951亩(果园70亩),粮食总产量855吨,棉花总产量13吨,油料总产量24吨,果品总产量35吨,蛋鸡存栏36,500只,鲜蛋总产量345吨,肉类总产量35.6吨,经济总收入1,006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045元。
中黄泥村位于乡政府驻地南偏东3公里处,该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建村时因其地黄土泥泞,故名黄泥村,因北有北黄泥,南有南黄泥,本村居中,遂定名中黄泥。沙壤质土,地势平坦,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多渠道发展经济,个体企业有投资11万元的砖厂一座,年产值54万元,利润5万元;有投资12万元的面粉加工厂两家,产值141万元,利润10万元;有投资80万元的大型饲料加工厂,年利润10万元;还有投资18万元的化工厂,主要产品为规格不一的塑料颗粒系列,以及蜂窝煤厂、塑料厂等7家。1995年底,全村210户,870人,耕地1,774亩(果园140亩),粮食总产量766吨,棉花总产量12吨,油料总产量24吨,果品总产量1吨,蛋鸡存栏38,400只,鲜蛋总产量363吨,肉类总产量35.6吨,全村经济总收入987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885元。
六、南鲁乡
南鲁东系乡政府所在地,本村附近几个村,均以鲁字加上各村方位命名,但鲁字来历失考。西南鲁村1962年以村中心南北街为界分为两个行政村,因本村在南北街东侧,故名西南鲁东村,1995年更名为南鲁东村。村民以农为主,有种植大葱的习惯。1978年后,村民多渠道发展经济。有面粉厂3家,年产值380万元,利税45万元;造纸厂一家(以小麦秸杆为原料,生产黄色包装纸),产值400万元,利税4.5万元;大街两侧个体加工、商业服务等摊位32个;从事运输业的人较多,有中小型客运汽车4辆、小拖三轮80余台,以运销粮食、蔬菜为主,运输业收入15万元;小型建筑队3家,有少部分劳力常年在全国各地打工,农闲时全村劳力的70%外出打工。1995年底,全村367户,1,406人,耕地2,031亩,粮食总产量856吨,棉花总产量12吨,油料总产量18吨,蛋鸡存栏45,500只,鲜蛋总产量382吨,肉类总产量42.1吨,经济总收入795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814元。农历六月二十九为传统庙会。
南鲁西位于乡政府驻地西侧。与南鲁东村原为一个自然村即西南鲁村,1962年分村后,因居南北街西侧,故名西南鲁西村,1995年更名为南鲁西村。村西南有金朝御史焦旭墓,未发掘,墓碑已深埋土中,地上所存石羊、石虎均已废圮。村民以农为主,有种植大葱的习惯。1980年以后,80%以上的劳力农闲时外出打工。该村有投资150万元的电线杆厂,年产值400万元,利税45万元;有年产值55万元的建材厂(砖厂),利税5.5万元;大中型客货运输汽车三辆,中型联合收割机一台,大小拖拉机、三轮车33台,运输业年收入10万元。1995年底,全村315户,1,213人,耕地1,951亩(果园25亩),粮食总产量801吨,棉花总产量12吨,油料总产量15吨,果品总产量101.5吨,蛋鸡存栏45,000只,鲜蛋总产量378吨,肉类总产量34.7吨,经济总收入761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95元。农历六月二十九为传统庙会。
东里村位于乡政府驻地北偏西1.2公里处。原名大庙里村,以村中大庙而得名,后分为二村,因其居东故名东里村。进入80年代后,是闻名全县的养鸡专业村。养鸡带动了其它行业的发展。有鸡饲料加工厂6家,鲜蛋、活鸡购销点6处,医药服务摊点26处,年产值70万元,利税6万元。1995年底,全村451户,1,781人,耕地2,392亩(果园243亩),粮食总产量1,017吨,棉花总产量11吨,油料总产量15吨,果品总产量1,043吨,蛋鸡存栏282,000只,鲜蛋总产量2,369吨,肉类总产量96吨,经济总收入2,604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527元。农历三月二十三为传统庙会。
西里村位于乡政府驻地北偏西1.5公里处,与东里村原为一个自然村,分村时因居庙西故名西里村。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发展林果、养鸡业,亦有种植大葱的习惯,工农业生产逐步实现电气化,是县内标准化用电村,主要街道高标准路灯照明,路面全部水泥硬化。中澳合资“槐信饲料有限公司”址于村西。1995年底,全村311户,1,287人,总耕地1,989亩(果园264亩),粮食总产量861吨,棉花总产量11吨,油料总产量18吨,果品总产量682.5吨,蛋鸡存栏48,000只,鲜蛋总产量403吨,肉类总产量56.8吨,经济总收入608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89元。农历三月二十三为传统庙会。
西施庄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3公里处,据传,东施庄和西施庄两村中间原有一座三官庙,其中僧徒众多,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日在庙中施舍饭食,周围贫困之人为就餐方便,即搬至三官庙东西两旁居住,后渐成村庄,因居庙西侧故名西施庄。1953年4月“划乡建政”时曾置西施庄乡。村民以农为主,有种植大葱的传统。1980年以后,村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在种好粮棉的同时,大力发展蛋鸡饲养,扩大大葱种植面积,1995年播种面积780亩,以山东“章丘大葱”为主,产值156万元。1995年底,全村411户,1,632人,耕地3,405亩(果园24亩),粮食总产量1,391吨,棉花总产量21吨,油料总产量31吨,果品总产量85.5吨,蛋鸡存栏111,000只,鲜蛋总产量932吨,肉类总产量138.3吨,经济总收入1,08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12元。农历十月十五为传统庙会。
东施庄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3公里处。历史沿革与西施庄相同,因其居三官庙东,故名东施庄。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家庭副业有所发展。1995年底,全村359户,1,430人,耕地2,618亩(果园16亩),粮食总产量1,076吨,棉花总产量14吨,油料总产量23吨,果品总产量49吨,蛋鸡存栏43,000只,鲜蛋总产量361吨,肉类总产量101.2吨,经济总收入817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797元。农历十月十五为传统庙会。
中鲁村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2公里处,土质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种植。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多种经营。1995年,果园127亩,果品总产量406吨,产值40.6万元;蛋鸡存栏150,500只,利润150万元;养猪2,030头,利润20.3万元;有面粉加工厂两家,钢件铸造厂2家,饲料加工厂3家;另有食品、日杂、加工、医药、鲜蛋购销点28个、汽车3辆、小拖拉机50台;储量7.5万公斤的果品冷藏库一座,年利润3万元。1995年底,全村498户,2,121人,耕地3,884亩,粮食总产量1,588吨,棉花总产量23吨,油料总产量39吨,鲜蛋总产量1,264吨,肉类总产量187.3吨,经济总收入1,717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05元。
东南鲁村位于乡政府驻地东0.5公里处。农业是该村的支柱产业,农作物以粮棉为主。近年来,村民兼有蛋鸡饲养。1995年底,全村399户,1,764人,耕地3,106亩(果园38亩),粮食总产量1,294吨,棉花总产量18吨,油料总产量27吨,果品总产量112吨,蛋鸡存栏44,500只,鲜蛋总产量374吨,肉类总产量51.7吨,经济总收入652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854元。
七、南阳乡
南阳村位于乡境中部,系南阳乡政府驻地。约建于北宋年间,村北午河南岸有一座石塔(该塔于1956年午河加宽时拆除),名“中阳塔”,旁居10户,村名“中阳村”。因本村址于中阳村南边,故名南阳村。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多渠道发展经济。有营运汽车一辆,小拖拉机(含三轮车)110台;面粉厂3家(1990年5月投资40万元建成),年总产值100万元,利润10万元;三星铸造厂(1994年7月投资120万元建成),年产值170万元,利润17万元;预制件厂(1995年6月建成,总投资20万元),总产值3万元,利润0.3万元;其它商业服务摊点25家。1995年底,全村666户,2,762人,耕地5,757亩(果园1,200亩),粮食总产量2,950吨,棉花总产量32.5吨,油料总产量65吨,果品产量457吨,蛋鸡存栏60,000只,鲜蛋总产量866吨,肉类总产量112.8吨,经济总收入2,043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810元。农历六月初六为传统庙会。
北阳村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2公里处。建于北宋年间,因居“中阳塔”北侧,故名“北阳村”。村民以农为主。近年来,村民在搞好农业生产的同时,蛋鸡饲养及私营企业稍有发展。有织布厂一家,投资5万元,年产值5万元,利润0.5万元。1995年底,全村680户,2,680人,耕地6,506亩(果园820亩),粮食总产量3,176吨,棉花总产量37吨,油料总产量75吨,果品总产量23吨,蛋鸡存栏50,000只,鲜蛋总产量722吨,肉类总产量103.8吨,经济总收入1,442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810元。农历三月初六为传统庙会。
北孙村位于乡境西部,在乡政府驻地西北2公里处。建于元朝初年,据本村明嘉靖年间关帝庙碑记载,本村以孙姓居多,定名孙村。因午河南岸还有一村同名,故本村定为北孙村。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村民多渠道发展经济,有面粉厂一家,年产值140万元,利润14万元;煤厂一家年产值10万元,利润1万元。1995年底,全村264户,989人,耕地2,157亩(果园170亩),粮食总产量1,069吨,棉花总产量12吨,油料总产量23吨,果品总产量100吨,蛋鸡存栏50,000只,鲜蛋总产量722吨,肉类总产量74.6吨,经济总收入958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61元。
南孙村位于乡境西部,在乡政府驻地西偏南1.5公里处,地处新午河南岸。建于明朝初年,据本村修庙碑记,孙姓户数居多,故名孙村,为区别于北孙村,遂定名“南孙村”,现孙姓已绝。村民以农为主,70年代,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平整土地,改良土壤。80年代以后,农工并举,多渠道发展经济。户办饲料厂,年产饲料1,500吨,产值210万元,年利润21万元;高光泽造纸厂投资70万元,主要生产各种规格的高光泽系列纸张,产量1.2万吨,产值406万元,利润50.6万元。1995年底,全村195户,818人,耕地1,224亩(果园70亩),粮食总产量575吨,棉花总产量7吨,油料总产量10吨,果品总产量46吨,蛋鸡存栏30,000只,鲜蛋总产量433吨,肉类总产量41.3吨,经济总收入791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735元。
南滑一位于乡境东北部,在乡政府驻地东偏北2.5公里处,古午河南岸。建于明朝初年,初名进德乡,后因滑氏兄弟二人,在村很有权势,遂定村名为南滑村。柏乡县早期共产党员、抗日英雄张中兴出生于此村,他被捕后不畏强暴、严守秘密,遭受百般折磨,壮烈牺牲。柏乡解放后为示纪念,曾改村名中兴村。1962年分为两个行政村,该村居南称南滑一村。村民素有经商做生意传统,1978年后,多以卖豆腐为主,部分村民在农田耕作之余,从事白条鸡加工。1995年,全村168户,685人,耕地1,347亩(果园226亩),粮食总产量665吨,棉花总产量7吨,油料总产量8吨,果品总产量116吨,蛋鸡存栏30,000只,鲜蛋总产量433吨,肉类总产量30.1吨,加工白条鸡1,000吨。经济总收入752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85元。
南滑二与南滑一原为一个自然村。1962年南滑村一分为二后,该村居北称南滑二。土质肥沃,水电充足。历史上村民耕地较少,多开办家庭豆腐作坊。1978年后,村民多种经营,亦农亦商。于1995年8月投资10万元建服装厂,生产各档次各款式男女服装,并承揽来料加工业务,年产值1万元,利润0.5万元;于1994年投资20万元建棉布加工厂,生产不同宽幅,各种档次的棉质布匹;扒鸡加工历史悠久,工艺绝妙,食者赞不绝口。1995年底,全村341户,1,456人,耕地2,307亩(果园80亩),粮食总产量1,123吨,棉花总产量13吨,油料总产量12吨,果品总产量9吨,蛋鸡存栏30,000只,鲜蛋总产量433吨,肉类总产量72.4吨,经济总收入897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71元。
北滑村位于乡境东北部,在乡政府驻地东北3.5公里处,是早期党组织活动的主要地点,革命老区,抗战时期日伪曾建有炮楼。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村民多渠道发展经济,建有个体面粉厂2家,饲料厂2家,建筑队2个,服务摊点6个,废品收购2家。1995年底,全村443户,1,898人,耕地4,290亩(果园810亩),粮食总产量1,957吨,棉花总产量25吨,油料总产量25吨,果品总产量375吨,蛋鸡存栏50,000只,鲜蛋总产量722吨,肉类总产量103.5吨,经济总收入1,483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80元。农历正月十三为传统庙会。
小南滑村位于乡境东部,在乡政府驻地东3.5公里处。建于清朝初年。当时,赵姓一户由南滑村迁居于此,后渐为一村,即定名小南滑村,1962年以前和南滑村为一个行政村,1962年分村时成为一个单独行政村。抗战时期此村为革命根据地,是党组织领导全县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主要活动地点。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村民多渠道发展经济。1994年投资50万元建有正大汽车配件门市一家,客户纷至。1995年底,全村91户,373人,耕地554亩(果园50亩),粮食总产量274吨,棉花总产量3吨,油料总产量5吨,果品总产量13吨,蛋鸡存栏5,000只,鲜蛋总产量72吨,肉类总产量15.2吨,经济总收入259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689元。
小南阳村位于乡境南部,在乡政府驻地东偏南1公里处。建于明朝末年,当时,高、杨二姓由南阳村迁居于此,后来形成一个村庄,定名为小南阳村。1978年后,农业仍是村民主要经济来源,经商者很少,仅有几家个体小型豆腐作坊,养鸡业有一定发展。1995年底,全村163户,712人,耕地1,322亩(果园54亩,均为巨峰葡萄),粮食总产量688吨,棉花总产量7吨,油料总产量6吨,果品总产量13吨,蛋鸡存栏25,000只,鲜蛋总产量360吨,肉类总产量36吨,经济总收入425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38元。
朵村位于乡境西部,在乡政府驻地西偏南1公里处。建于元朝末年,本村贾姓世居北孙村,因避土豪劣绅迁居村南另立新村,取名躲村,后来又迁来赵、王、孟、李等姓,并改为朵村。村民以农为主,有经营屠宰的传统,故又名杀牛庄。1978年后,村民多渠道发展经济。有屠宰摊点10个,从业人员25名,肉产量62吨,利润25万元;户办造纸厂一家(投资50万元),年产值13万元,利润0.3万元。1995年底,全村195户,930人,耕地1,484亩(果园320亩,多为葡萄),粮食总产量616吨,棉花总产量9吨,油料总产量13吨,果品总产量561吨,蛋鸡存栏30,000只,鲜蛋总产量433吨,肉类总产量61.9吨,经济总收入656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46元。东北鲁村位于乡境南部,在乡政府驻地南1.5公里处。村民中多数人有柳编技术,因近年来柳条紧缺,从业者很少。1995年底,全村223户,975人,耕地地地1,315亩(果四100田,均为葡萄),粮食总产量666吨,棉花总产量7吨,油料总产量15吨,果品总产量10吨,蛋鸡存栏40,000只,鲜蛋总产量577吨,肉类总产量51.6吨,经济总收入666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38元。
西北鲁村位于乡境西南部,在乡政府驻地南偏西1.5公里处,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村民多有柳编技术,然而近年柳条无源,从业者寥寥无几。1995年底,全村363户,1,137人,耕地1,753亩(果园110亩),粮食总产量844吨,棉花总产量10吨,油料总产量18吨,果品总产量7吨,蛋鸡存栏50,000只,鲜蛋总产量722吨,肉类总产量73.6吨,经济总收入863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873元。
八、白阳乡
白阳村位于乡境中部,系乡政府驻地。明永乐二年(1404),魏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多渠道发展经济。有个体商业服务摊点和各类手工作坊8家,个体面粉厂一家。1995年底,全村359户,1,741人,耕地4,110亩(果园350亩),粮食总产量2,110吨,棉花总产量24吨,油料总产量115吨,果品总产量40吨,蛋鸡存栏73,000只,鲜蛋总产量613吨,肉类总产量67吨,经济总收入1,005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13元。
营儿位于乡境中部,与白阳村浑为一体,明朝初年,从白阳村东移部分农户在此建村。初名白营村,也称白阳营,在清乾隆三十一年《柏乡县志》村庄表中已定名为营儿村。清末,天主教传入营儿,教徒逐渐增多,后集资修造教堂一座。“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93年重建,西方建筑风格,节日有礼拜祈祷活动。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多渠道发展经济,有商业服务摊点6家,个体面粉厂一家。1995年底,全村670户,1,831人,耕地5,445亩(果园410亩),粮食总产量2,939吨,棉花总产量31吨,油料总产量120吨,果品总产量55吨,蛋鸡存栏44,000只,鲜蛋总产量370吨,肉类总产量92.8吨,经济总收入1,083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678元。农历六月初八为传统庙会。
叩村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南2.8公里处,因寇姓建村,故名寇村。明永乐二年,山西洪洞县迁来马姓等户到此定居,仍沿用原村名,1946年为书写方便改为叩村。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调整产业结构。近年来发展林果育苗,仅此一项户年均收入3,500元。该村有个体商业服务摊点3家,面粉加工厂一家。1995年底,全村238户,1,048人,耕地2,093亩(果园120亩),粮食总产量1,001吨,棉花总产量12吨,油料总产量51吨,果品总产量10吨,蛋鸡存栏11,300只,鲜蛋总产量95吨,肉类总产量32.8吨,经济总收入47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27元。前张村位于乡境东南部,距乡政府驻地2公里,始建于元武宗至大年间,因元朝清河郡侯,蕲州路总管张居敬的墓葬在此,其子孙护墓建房,后渐为村庄,村名张村,后为与城南之另一张村区别遂改名为北张村。1962年,以村中间为界分为两个行政村,因其居前街,遂定名北张前街,1995年更名为前张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村民以农为主。近几年棉花生产居全乡之首,是一个棉花生产大村。有商业服务摊点3家。1995年底,全村260户,995人,耕地2,209亩(果园120亩),粮食总产量1,038吨,棉花总产量13吨,油料总产量65吨,果品总产量6吨,蛋鸡存栏19,100只,鲜蛋总产量160吨,肉类总产量23.6吨,经济总收入369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30元。农历二月初六为传统庙会。
后张村原与前张村为一个行政村,1962年一分为二,因其居后街,故称北张后街。1995年更名后张村。元朝清河郡侯张居敬墓位于村西500米处。1992年与上级种籽部门签定合同,聘请农业技术人员从事棉花良种繁育。每年繁育棉花优种500余亩,向国家提供优质种籽6,500公斤。棉种繁育收入是村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该村是全县棉花生产重点村。农机、水利化程度较高,农田灌溉输水基本实现地下管道化。农田作业全部实现机械化。村办集体企业有农机修配厂一家,农用运输汽车2辆,大型拖拉机一台,中型联合收割机两台,打井机一台,及个体商业服务摊点5家、面粉加工厂一家、营运汽车3辆。1995年底,全村390户,1,506人,耕地2,745亩(果园130亩),粮食总产量1,300吨,棉花总产量16吨,油料总产量75吨,果品总产量19吨,蛋鸡存栏27,800只,鲜蛋总产量223吨,肉类总产量37吨,经济总收入693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52元。农历二月初六为传统庙会。
八里庄位于乡境南部偏西,距乡政府驻地1.5公里。该村张姓系柏乡古老姓氏,元朝清河郡侯张居敬出自该族。因村距县城八里,遂定名八里庄。1937年10月,日军入侵柏乡后,闻名冀南的“八里庄战斗”(是一次抗击日军侵略,狠狠打击日军的一次战斗)发生于此。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村民多渠道发展经济。1990年以后新发展果园1200亩,建果品冷藏库两座,成为集生产、储藏、加工为一体的果品生产专业村。另有个体商业摊点5个,面粉加工厂一家。1995年底,全村446户,1,951人,耕地4,474亩,粮食总产量2,209吨,棉花总产量26吨,油料总产量38吨,果品总产量960吨,蛋鸡存栏34,800只,鲜蛋总产量292吨,肉类总产量56.4吨,经济总收入1,192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040元。
南郝村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南2.5公里处。古代该村与北郝村之间有一古河道,因其居南,称南河村,后谐音为南郝村。解放前,土地荒芜,生产条件落后,村民生活困苦,人称“难好村”。解放后,改革传统耕作方法,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生产条件得到改善。1978年后,村民充分利用毗邻县城,靠近县建材厂这一地理优势,发展运输业,一度成为全县闻名的富裕村。全村有112台小型拖拉机从事营运业务,年收入30万元;集体砖厂一家,年生产机制砖600万块,产值54万元,上缴利税5.4万元;其它个体商业6家。1995年底,全村510户,2,214人,耕地4,513亩(果园405亩),粮食总产量2,052吨,棉花总产量25吨,油料总产量82吨,果品总产量93吨,蛋鸡存栏52,200只,鲜蛋总产量438吨,肉类总产量91.6吨,经济总收入1,108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24元。
北郝村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南1.5公里处。因居南郝村北侧故名北郝村。历史悠久,村西弥陀寺内有汉代牡丹和芍药数株,枝高花大,颜色奇异。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未登基前,曾路经此地,并有诗句流传至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县政府已将弥陀寺改建为文物保管所和汉牡丹园,每年公历五月一日为牡丹花会,既促进了物资交流贸易,又通过旅游观赏,提高了柏乡的知名度。1995年底,全村334户,1,162人,耕地2,775亩(果园200亩),粮食总产量1,234吨,棉花总产量16吨,油料总产量53吨,果品总产量184吨,蛋鸡存栏29,500只,鲜蛋总产量248吨,肉类总产量52.5吨,经济总收入792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743元。
十里铺位于乡境西部,在乡政府驻地西偏南2.3公里处,明朝初年,“九省大御路”由村中穿过,因距新县城10华里,故称十里铺。康熙年间,又有程村铺之称。镇固公路从村中穿过,交通十分便利。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多渠道发展经济,建有楼板厂、加油站等个体工商企业32家。1995年底,全村182户,739人,耕地1,232亩(果园140亩),粮食总产量527吨,棉花总产量7吨,油料总产量20吨,果品总产量1吨,蛋鸡存栏13,000只,鲜蛋总产量109吨,肉类总产量26.7吨,经济总收入1,10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08元。
南黄泥前街位于乡境东南部,在乡政府驻地东南3.5公里处,建于汉朝,传说王莽赶刘秀时,这里是一片泥水沼泽,故得名黄泥,后为区别北黄泥村和中黄泥村,定名为南黄泥村,1962年一分为二,本村因居南称南黄泥前街。1937年10月日军侵占柏乡后,于村东筑炮楼一座,驻有日伪军和警备队数人。1939年县抗日政府曾于此对日伪军发起“南黄泥战斗”。县抗日游击大队创建者之一,抗日县长李向农生于此村。该村土质肥沃,耕性良好。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农工商并举,曾以养殖肉牛、奶牛、秸杆氨化闻名全县。黄牛育肥、改良及饲草氨化项目1988年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家农牧渔业部的肯定,并拨款支持。1992年黄牛存栏600头(最高年份)。1995年底,全村200户,840人,耕地2,405亩(果园130亩),粮食总产量1,142吨,棉花总产量16吨,油料总产量74吨,蛋鸡存栏8,700只,鲜蛋总产量73吨,肉类总产量22.5吨,经济总收入318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730元。农历正月二十五为传统庙会,农历逢三、八日为集。
南黄泥后街位于乡境东南部,距乡政府驻地3.5公里。原与南黄泥前街为一个行政村即南黄泥村,1962年一分为二后,本村居北称南黄泥后街,土质肥沃,耕地良好。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亦农亦商。建有集体棉纱厂一家(固定资产60万元),年加工棉纱150吨,产值300万元;有物资运输、燃料加工、粮食加工、百货、生猪屠宰、理发、服装加工等个体商业摊点12家。1995年底,全村367户,1,495人,耕地3,509亩(果园310亩),粮食总产量1,663吨,棉花总产量22吨,油料总产量98吨,果品总产量31吨,蛋鸡存栏2,1800只,鲜蛋总产量183吨,肉类总产量64.5吨,经济总收入768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33元。农历正月二十五为传统庙会,农历逢三、八日为集。
神头村位于乡境北部,在乡政府驻地北偏西1.5公里处。元代是一个大村,东西有三里之长,经元末明初烧杀抢掠,村庄大部成为废墟,只剩村西头两户人家,为纪念死难的村民,遂更村名“剩头”,后改“圣头”,村民多感此名不雅,再改村名为“神头”。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多渠道发展经济。有个体铸造厂一家,年收入3万元,商业摊点1家,1995年底,全村114户,488人,耕地1,154亩(果园70亩),粮食总产量492吨,棉花总产量6吨,油料总产量26吨,果品总产量170吨,蛋鸡存栏8,700只,鲜蛋总产量73吨,肉类总产量14.1吨,经济总收入243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47元。
邢村位于乡境东北部,在乡政府驻地白阳村东北2公里处,建于周朝初年,古时候“百里为王”,本村距古邢国首府正好一百里,是邢国的边缘村,定名邢村。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多渠道发展经济。1995年底,全村310户,1,341人,耕地2,385亩(果园130亩),粮食总产量1,101吨,棉花总产量14吨,油料总产量78吨,果品总产量10吨,蛋鸡存栏26,100只,鲜蛋总产量219吨,肉类总产量54.5吨,经济总收入649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46元。
九、龙华乡
龙华东龙华乡政府驻地。该村原与龙华西村为一个行政村,即龙华村,历史悠久,该村王氏祖金末定居此村,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1962年分为两个行政村,居东者为龙华东村,1953年划乡建政时为乡政府驻地。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商品意识较浓,有个体门市、肉摊等10多家;货车三辆、客车一辆;规模较大的企业6家,其中有投资150万元的兴龙食品厂一家,有投资50多万元的玛钢厂、纸箱厂两家。1995年底,全村435户,1,845人,耕地3,542亩(果园490亩),粮食总产量1,624吨,棉花总产量17.4吨,油料总产量37吨,果品总产量12吨,蛋鸡存栏30,400只,鲜蛋总产量255吨,肉类总产量48吨,经济总收入为1,306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51元。农历二月初八为传统庙会。
龙华西与龙华东村原为一个行政村,1962年一分为二,因其居西,故名龙华西村。1978年后,林果收入是该村主要经济来源,是闻名柏乡的林果生产专业村。该村有规模较大的个体企业6家,其中门板厂、织布厂生意红火,效益可观。1995年底,全村366户,1,540人,耕地3,072亩(果园1,220亩,其中苹果200亩,雪梨1,020亩),粮食总产量1,532吨,棉花总产量16.4吨,油料总产量67吨,果品总产量603吨,蛋鸡存栏26,100只,鲜蛋总产量219吨,肉类总产量41吨,经济总收入1,12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94元。农历二月初八为传统庙会。
中疃村位于乡政府驻地南1.5公里。村民以农为主,解放前农业生产条件极为落后,粮棉产量很低,村民生活困苦,解放后特别是70年代后,村民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获得大发展,养殖业也有所发展。1995年底,全村305户,1,263人,耕地2,354亩(果园420亩),粮食总产量1,076吨,棉花总产量11.9吨,油料总产量36吨,果品总产量47吨,蛋鸡存栏21,800只,鲜蛋总产量183吨,肉类总产量30吨,经济总收入710万元,人均生活1,512元。
前渤海营位于乡政府驻地北偏东1.2公里处,本村地势低洼,古时有两条河道由西向东流去,到村边汇成一片汪洋,形如小海。又据传说,宋初三关名将杨六郎在此驻营,故名“渤海营”。1937年渤海营前、后街分为两个村庄,该村居前(南)街名“前渤海营”。1978年后,村民多渠道发展经济,建有造纸厂、冷库等企业摊点15家;此村从事运输业的人较多,有载重汽车5辆、大拖拉机3台,常年从事营业性运输。1995年底,全村316户,1,279人,耕地2,630亩(果园535亩),粮食总产量1,230吨,棉花总产量19.6吨,油料总产量28吨,果品总产量627吨,蛋鸡存栏30,400只,鲜蛋总产量255吨,肉类总产量48吨,经济总收入1,321万元,人均生活水平2,111元。农历正月十二为传统庙会。
后渤海营位于乡政府驻地北偏东1.5公里处,原与前渤海营为一个行政村。1937年,渤海营分两个村,该村居后(北)街名“后渤海营”。农业是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1995年底,全村312户,1,387人,耕地2,777亩(果园210亩),粮食总产量1,406吨,棉花总产量14.5吨,油料总产量29吨,果品总产量23吨,蛋鸡存栏26,000只,鲜蛋总产量218吨,肉类总产量45吨,农村经济总收入958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608元。农历正月十二为传统庙会。
十五里铺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偏北2公里处,是个古老的村庄,东汉章帝元和三年(86)奉诏在该村西侧建有一座光武庙,从此即有人在庙东旁居住,初名光武庙村。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县城由高南迁,因该村顺“九省御路”,距新县城十五华里,故名十五里铺。据《后汉书》东汉光武帝于更始三年(25)六月己未即帝位,高南七里建“千秋亭”、“五成陌”,该村正在此处。旧有千秋亭遗址及汉光武帝所斩的石人,“文化大革命”中被毁,石人深埋土中。该村交通发达,镇固公路侧村穿过。1978年后,村民相继沿公路建起了煤场、饭店、旅馆和修配门市。1995年底,全村43户,157人,耕地305亩,粮食总产量147吨,棉花总产量1.5吨,油料总产量5吨,蛋鸡存栏1,800只,鲜蛋总产量15吨,肉类总产量3吨,经济总收入293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11元。
马庄位于乡政府驻地正北2公里处。宋朝初年把守三关的名将杨六郎曾在该村饲养大批战马,白天到龙华村西马场操练,夜晚兵马均在此居住,后在马棚处建村,名为马庄。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兼搞运输,常年贩运水泥、石灰、沙石等。然因农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缓慢。1995年底,全村207户,888人,耕地1,770亩(果园200亩),粮食总产量948吨,棉花总产量7.7吨,油料总产量24吨,果品总产量1吨,蛋鸡存栏17,400只,鲜蛋总产量146吨,肉类总产量29吨,经济总收入386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441元。
赵菅村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北2.2公里处。该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传说战国时代的赵简子曾在这里居住,因而得名赵简村,后又谐音改为赵菅村。另一种说法,本村又名为南菅村,牛毛菅村、羊毛菅村。另一种传说,同北菅村一样,为纪念合肥侯坚镡而名南坚村,后因避隋文帝杨坚之名改为南菅村,明永乐二年(1404),由山西迁民于此,赵姓人口众多,遂名赵菅村。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村民多从事小商品经营。1995年,全村190户,753人,耕地1,487亩(果园150亩),粮食总产量698吨,棉花总产量10.4吨,油料总产量33吨,果品总产量4吨,蛋鸡存栏15,700只,鲜蛋总产量132吨,肉类总产量21吨,经济总收入764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886元。农历正月初八为庙会。
小鲁村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北1.2公里处。元末明初,此地战乱频繁,村寨稀落,本村无人居住。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由山西洪洞县迁来一户姓路的在此重新立庄,故得名路村,因村庄很小、人称小路村。后村中儒生嫌村名不雅,认为四书产生在鲁国,路不如鲁,于是改名“小鲁村”。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大搞副业发展经济。1995年底,全村225户,929人,耕地1,704亩(果园445亩),粮食总产量932吨,棉花总产量13.2吨,油料总产量21吨,果品总产量273吨,蛋鸡存栏17,100只,鲜蛋总产量144吨,肉类总产量26吨,经济总收入599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05元。
白楼村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偏北3公里处。原柏乡通往高邑的交通大道,途径此处,有一户姓白的在此建楼,经营面食招揽客商,后来逐渐形成一个村庄,定名白楼村,又名白路店。1953~1956年为白楼乡政府驻地,后划归龙华乡。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多渠道发展经济,村办企业2家,个体企业4家,其它个体摊点16家。1995年底,全村655户,2,789人,耕地5,941亩,粮食总产量2,885吨,棉花总产量28.4吨,油料总产量82吨,蛋鸡存栏52,200只,鲜蛋总产量438吨,肉类总产量70吨,经济总收入1,621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887元。
耿家庄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偏南2公里处,京深高速公路从村西穿过。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耿氏祖由山西迁此立村,遂以姓氏命村名为“耿家庄”。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村民多渠道发展经济,有个体企业、摊点、门市10家。1995年底,全村335户,1,438人,耕地3,224亩(果园740亩),粮食总产量1,473吨,棉花总产量20.5吨,油料总产量28吨,果品产量105吨,蛋鸡存栏43,500只,鲜蛋总产量365吨,肉类总产量51吨,经济总收入1,003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836元。每年春分前一天为放烟花庙会日。
冯上京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南2.7公里处。古槐河由村西侧穿过,该村约建于明朝中期,开始有一户姓冯的到此开荒种地,后渐成一村,定名冯家上耕村。后,改为冯上京村。土质肥沃。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多渠道发展经济。近几年又引进甘蓝良种繁育,规模不断扩大,年收入数十万元。1995年底,全村272户,1,080人,耕地2,139亩(果园60亩),粮食总产量1,036吨,棉花总产量11.3吨,油料总产量25吨,果品总产量100吨,蛋鸡存栏达到87,000只,鲜蛋总产量731吨,肉类总产量53吨,经济总收入1,344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72元。农历二月十九为传统庙会。
十、内步乡
内步一居乡境中部,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北约1公里。地处古槐河的东侧(今午河北支),相传战国时代,此处是燕、赵两国相争之地,赵国的内务府曾设于此,因而得名“内部”,后演变为“内步”,1962年分为三个行政村,该村定名为内步一村。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农工商多业并举,猪毛加工厂(建于1980年),其产品分高、中、低三个档次,以外贸出口为主,产值5万元,利税2万元;水、暖件加工厂(建于1983年),生产水龙头、开关、水暖件等,产值20万元,利税3万元。1995年底,全村161户,671人,耕地1,168亩(果园90亩),粮食总产量522吨,棉花总产量8吨,油料总产量15吨,果品产量67吨,蛋鸡存栏10,000只,鲜蛋总产量84吨,肉类总产量34.8吨,经济总收入452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52元。
内步二位于内步乡中部,在乡政府驻地北1公里处,古槐河东侧(今午河北支),该村原与内步一、三为同一自然村,1962年内步村分村后,该村定名为内步二村。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畜禽养殖有所发展。1995年底,全村232户,875人,耕地1,843亩(果园200亩),粮食总产量791吨,棉花总产量9吨,油料总产量13吨,果品产量406吨;蛋鸡存栏24,000只,鲜蛋总产量202吨,肉类总产量39.3吨,经济总收入61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897元。
内步三位于乡政府驻地北约0.5公里处,居乡境中部,地处古槐河(今午河北支)的东侧。与内步一、内步二原为一个自然村,1962年分村后该村定名为内步三村。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立足种植业,大力发展养殖业。1985年开展蛋鸡规模饲养,为柏乡县养鸡基地之一。有企业摊点10个,其中内步三村面粉厂(建于1983年,投资10万元,以生产精制面粉为主,年生产能力1,000吨,年产值150万元,利税15万元)、饲料加工厂(建于1990年,投资20万元,以加工蛋鸡饲料为主,年产值180万元,利税15万元)。1995年底,全村345户,1,338人,耕地2,549亩(果园140亩),粮食总产量1,283吨,棉花总产量13吨,油料总产量20吨,果品总产量22吨,蛋鸡存栏190,000只,鲜蛋总产量1,956吨,肉类总产量102.1吨,经济总收入2,377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898元。
大汪村位于乡政府驻地北偏西3公里处。该村地处古槐河东侧,唐时建村,因村东南地势低洼,常年积水,象一个湖泊。故得名大汪村。土质肥沃。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村民多渠道发展经济。营运汽车6辆,年运输能力18,000吨,营运收入540万元,利税67万元。1995年底,全村441户,1,780人,耕地5,274亩(果园180亩),粮食总产量1,751吨,棉花总产量17吨,油料总产量45吨,果品产量109吨,蛋鸡存栏31,000只,鲜蛋总产量260吨,肉类总产量60.4吨,经济总收入1,53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893元。农历十月十五为传统庙会。
韩村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北4.5公里处。此村建于明朝初年,当时以姓韩的首先到此建村,故名韩村。后来陆续迁来武、王、石、黄等姓,后韩姓虽没,但村名未变。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多渠道发展经济,依托靠近107国道的优势,第三产业发展较快,沿107国道(亦称京广公路)建成集饮食、住宿、信息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区,饮食摊点22家(其中投资5万元以上的有10家),总投资40多万元,年营业收入280万元,实现利税40万元;韩村橡胶制品厂(建于1986年,投资5万元),产值16万元,利税3万元。1995年底,全村343户,1,438人,耕地2,392亩(果园125亩),粮食总产量1,031吨,棉花总产量12吨,油料总产量22吨,果品总产量43吨,蛋鸡存栏15,000只,鲜蛋总产量126吨,肉类总产量46.4吨,经济总收入1,006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801元。
马村位于乡政府驻地正西1公里处,座落于午河北支西侧。据传本村原是宋朝抗辽名将杨六郎的练马场,后来在马场上建立了一村庄,名马村。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多业并举。种植业、林果、养殖是此村三大支柱产业。1995年底,全村690户,2,831人,耕地6,592亩(果园520亩),粮食总产量2,848吨,棉花总产量44吨,油料总产量84吨,果品总产量559吨,蛋鸡存栏130,000只,鲜蛋总产量1,092吨,肉类总产量157.2吨,经济总收入2,222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801元。农历四月十八为传统庙会。
北大江村位于乡境西部,距乡政府驻地约2公里,西靠107国道。古时候此处有一条古河道,该村座落在古河北岸,初名“北大沟”,后来把沟字改江字,遂名北大江。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村民多渠道发展经济。有企业摊点近20个,1995年3月投资30万元建铸造厂,生产汽车配件,年产值120万元,利税20万元;另有面粉厂2家,蜂窝煤加工厂1家,饲料厂2家,产值均50万元,利税5万元。1995年底,全村525户,2,103人,耕地3,561亩(果园160亩),粮食总产量1,544吨,棉花总产量16吨,油料总产量44吨,果品总产量3吨,蛋鸡存栏50,000只,鲜蛋总产量420吨,肉类总产量98.4吨,经济总收入1,322万元,人均生活水平为1,750元。农历六月十八为传统庙会。
南大江位于乡境西部,距乡政府驻地2公里,因其座落在古河道的南岸,初名南大沟,后嫌沟字不好听,遂改沟为江,名南大江。1978年后,经济收入以农业为主,个体企业有所发展。1995年投资80万元建大型造纸厂一家,生产普通瓦楞纸,年产2,500吨,产值250万元,利税45万元。1995年底,全村242户,958人,耕地2,571亩(果园430亩),粮食总产量1,363吨,棉花总产量16吨,油料总产量24吨,果品总产量980吨,蛋鸡存栏40,000只,鲜蛋总产量336吨,肉类总产量49.9吨,经济总收入98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52元。
余舍村位于乡境西南部,在乡政府驻地西南约4公里处,地处京广铁路、京广公路(107国道)两侧,邢台至石家庄班车在此村设站。该村建于元朝末年,初有山西省榆社县一个姓邢的人,流落于此盖房数间,后渐成一村,此人在临死前嘱其儿孙以其家县(祖籍榆社县)名为村名,于是得村名榆社。后来谐音演变为余舍。1978年后村民多渠道发展经济,企业摊点15个,尤以运输业发达,有载重汽车5辆,以运输煤炭为主,年运输量1,300吨,总收入30万元,利税6万元。1995年底,全村313户,1,263人,耕地3,257亩(果园130亩),粮食总产量1,506吨,棉花总产量18吨,油料总产量33吨,果品总产量为11吨,蛋鸡存栏15,000只,鲜蛋总产量126吨,肉类总产量52.1吨,经济总收入1,041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797元。
孙上京位于乡境东部,在乡政府驻地东约1.5公里处,古时此处是一片荒草野地,明朝初年有一户姓孙的到此开荒种地,后渐成一村,定名孙家上耕村,后又迁来一户姓张的在村的北边居住,名张家庄。后两村合并为一村,名孙上京村。村民以农为主,解放后,农业生产条件优越。1995年底,全村143户,566人,耕地1,373亩(果园150亩),粮食总产量572吨,棉花总产量9吨,油料总产量12吨,果品总产量95吨,蛋鸡存栏20,000只,鲜蛋总产量168吨,肉类总产量28.5吨,经济总收入421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08元。
赵上京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约2公里处,古时此处是一片荒草野地,明朝中期有一户姓赵的到此开荒种地,后渐成一村,定村名为赵家上耕村,后来又陆续迁来张、胡、郭、武等姓到此耕地,但是村名仍以赵家上耕为名。后改为赵上京村。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多渠道发展经济,林果及养殖业有所发展。1995年底,全村217户,862人,耕地2,170亩(果园170亩),粮食总产量1,043吨,棉花总产量15吨,油料总产量24吨,果品总产量98吨,蛋鸡存栏50,000只,鲜蛋总产量420吨,肉类总产量55.9吨,经济总收入643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03元。
刘上京位于乡政府驻地正东约2公里处,该村约在明朝中叶建立,开始有一户姓刘的到此开荒种地,后渐成一村,定村名刘家上耕村,后改为刘上京村。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多渠道发展经济,个体企业摊点20多个。饲料厂建于1990年,投资10万元,年利税8万元,其产品销往临近各县;另有面粉厂2家,蜂窝煤加工厂2家。1995年底,全村215户,916人,耕地2,326亩(果园120亩),粮食总产量1,104吨,棉花总产量13吨,油料总产量21吨,蛋鸡存栏60,000只,鲜蛋总产量504吨,肉类总产量58.8吨,经济总收入705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90元。
胡上京位于乡境东部,在乡政府驻地东偏北约3公里处。约建于明末清初,起初有一姓胡的到此开荒种地,后渐成一村,定村名胡家上耕村,后,改为胡上京村。村民以农为主。1978年后,以蛋鸡饲养为主的养殖业有所发展。1995年底,全村172户,705人,耕地1,390亩,果园70亩,粮食总产量548吨,棉花总产量7吨,油料总产量9吨,蛋鸡存栏35,000只,鲜蛋总产量294吨,肉类总产量28.5吨,经济总收入531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801元。
王上京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偏北约3公里处,明正统十二年(1447)建村,开始有一户姓王的由龙华村到此开荒种地,后渐成一村,定名王家上耕村,后改为王上京村。80年代后,以农为主发展养殖业。1995年底,全村91户,373人,耕地620亩,粮食总产量287吨,棉花总产量4吨,油料总产量9吨,蛋鸡存栏30,000只,鲜蛋总产量252吨,肉类总产量17.7吨,经济总收入35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90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