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乡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平原,位于河北省南部,属黑龙港流域,北距省会石家庄70公里,南距邢台市60公里。县境南北长24.4公里,东西宽16.4公里,总面积268平方公里。县域虽小,但地处交通要冲,古有南北驿道、御路,今有京广铁路、京广公路和京深高速公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电力、通信事业发展迅速。
柏乡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适宜多种植物栽培,多种畜禽养殖,是河北省粮食、肉(蛋)类、干鲜果品重要产地之一。
柏乡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已有人类聚居,凿地稼禾,繁衍生息。至五帝,境内已有一条纵贯南北的人行大道。炎黄二帝与蚩尤部落攻守交战,以及最后涿鹿大战,均沿这条大道攻却往来。唐尧时期,县域西南部修筑城池,名尧城,扼于南北大道之上。春秋时,属晋,晋于县域北部置鄗邑。战国时属赵,赵筑鄗城。西汉初置鄗县,属恒山郡。淮阳王更始三年(25),刘秀鄗南称帝,改鄗为高邑,并设冀州刺史治。隋开皇十六年(596)置柏乡县,属赵州。民国2年(1913)属冀南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属河北省邢台专区,1993年6月属河北省邢台市。
县地西倚巍巍太行,古时东濒茫茫泊洼,衢通关险,为兵家争战之地。东周时期,战火连绵,周敬王二十九年(前490),齐国夏伐晋取栾、鄗;周显王四十五年(前324)中山侵赵,水围取鄗;周赧王十年(前305),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强兵取鄗;公元前251年赵国名将廉颇以20万军战败燕相栗腹40万军于鄗,此战成为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汉高祖三年(前204)大将韩信大破20万赵军于鄗南,斩成安君陈余,擒赵王歇,俘广武君李左车;唐元和十一年(816)昭义节度使郗士美破王承宗兵于柏乡;后梁开平五年(911)晋王李存勖、周德威大败后梁军于柏乡,横尸十数里;金贞祐二年(1214)蒙古元帅史天倪,攻克柏乡;正大二年(1225)蒙古河北按抚使耶律天祐与金将武仙战于柏乡,武仙败,元据柏乡;明初徐达北伐,杀掠无度,县民不足一千;清代太平天国林凤翔攻克柏乡,挥师北上;抗日战争期间,战事频仍,先后爆发了“王家庄战斗”、“八里庄战斗”、“西汪战斗”等。
柏乡县人杰地灵,培育、造就了众多的杰出人物。东周时有毛、薛二公,虽为卖浆人,却能晓义信陵君;金代西京路转运使焦旭,刚果不避权势,被章宗称为忠谠才能之士;元代吏部尚书、赵郡侯董讷,蓟州路总管、清河郡侯张居敬,扬州路总管、武威郡侯贾廷瑞,兵部尚书贾文瑛;明代大司徒户部侍郎赠太子太保吕兆熊;清代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魏裔介;现代著名生物学家夏纬瑛、夏武平,生物物理学家赵保路,法学家王汝琪,历史学家魏连科,文学家张连臣,书法家尹树槐,军队高级将领滑兵来,全国劳动模范、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尚金锁等,或文或武,或官或民,秀出班行,成为柏乡人民的杰出代表。
柏乡是革命老区,柏乡人民富于反抗和斗争精神。民国时期,政治腐败,军阀混战,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入侵,生灵倍遭涂炭。值此民族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人挺身而出,率领威武不屈的中国人民,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反帝反封反侵略的伟大斗争。1926年春,柏乡成立第一个中共党支部。从此,柏乡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抗捐抗税、减租减息、反村长、分粮吃大户等农民运动。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日军大批侵入华北,柏乡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救亡斗争。1937年10月13日,爆发了王家庄人民反抗日军入侵的“王家庄战斗”,给日军以迎头痛击,鼓舞了全县军民抗战的士气。1938年4月,中华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柏乡县委员会和柏乡县民众抗日自卫队分别成立,6月,柏乡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8月,县“农民抗日救国会”成立。随后,“青年抗日救国会”、“妇女抗日救国会”等抗日组织纷纷成立,组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八里庄战斗、东汪伏击战、南黄泥伏击战和乡观战斗等,打死打伤日伪军1,000余人。县大队曾先后数次向冀南军分区输送三个整编中队,600余名干部战士。抗日战争胜利后,柏乡人民积极支援全国的解放战争,先后组织担架队、运输队、民兵队1.2万人次,参加解放石家庄、山西太原、河南安阳、山东冠县等战役。1947年4月,县大队奉命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正规营,南下作战,战功显赫。建国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被志愿军总部命名为“功臣营”。1953年7月扩编为团。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有300余名柏乡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并涌现出爆破英雄王混子、赤胆英雄杨团子、抗日县长李向农、县农会主任褚雄、张中兴等一批民族精英,谱写了一曲响彻云霄的悲壮之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四十多年来,县委、县政府领导全县人民,励精图治,致力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优先发展农业的同时,逐步形成了农工商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1995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12,504万元,是1949年的179.4倍,人民生活水平达到1,960元,比1949年增加1,875元。
柏乡虽无矿山之宝、山水之利,但平原沃野,尤适农耕,是冀南久负盛名的“粮仓”,是国家第一批确定的粮食生产基地县。土地改革前,地主阶级为土地和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人力和物力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1949年全县粮食总产17,255吨,农业总产值627万元。建国后,县委、县政府组织引导全县人民,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础上,走集体经济的道路。改善生产条件,兴修水利,推广良种,普及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生产力得到解放。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农村经济政策,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次推动了生产力的大发展。1995年全县315,531亩耕地,全部为节能型水浇地,农用机井拥有量3,555眼,农用机械总动力163,156千瓦,农业总产值62,109万元,粮食平均亩产380公斤,总产量140,612吨,人均占有粮食879公斤。1953年至1995累计向国家提供商品粮15亿公斤,人均贡献量居河北省前列。
柏乡县又是河北省著名的“肉、蛋库”。县民自古即有畜禽养殖的历史。“杀牛庄”(朵村)早在明清时期就已成为闻名遐迩的肉类加工集散地。1954年西里村首建3,000只饲养规模的蛋鸡饲养场。50年代中期,全县建成10个万头猪乡,2个万头猪合作社、29个双千头猪合作社、43个千头猪合作社,生猪存栏22万头,人均1.9头。80年代中期开始的蛋鸡规模饲养,不但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之一,而且为后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80年代后期,开始奶牛、肉牛规模饲养。南黄泥前、后街的黄牛改良、育肥和秸秆氨化,引起国家农业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关注。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先后三次莅临柏乡考察、指导工作,并将柏乡列为基地县。农业部在柏乡县召开全国青贮氨化培训班现场会,将柏乡经验推广全国。1995年全县大牲畜存栏8,287头,生猪存栏63,363头,肉羊存栏21,473只,蛋鸡存栏490.3万只,畜牧业总产值30,811万元,占全部农业总产值的49.6%,人均肉占有量39.3公斤、鲜蛋占有量256.5公斤,名列河北省之冠。
柏乡县还是闻名全国的“花果乡”。古代,境内柏林茂密,枣、杏、桃、梨等果树点缀其间,素为干鲜果品盛产之地。后经战火及砍伐洗劫,柏林不复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委、县政府依据柏乡的历史和现状,将“要想富,种果树”列入振兴经济,实现小康的发展战略。1956年3月,在12平方公里的小里岗上,展开林果种植万人大会战。1976年全县43个村建立林果基地。1980年后果品生产得到全面发展,多品种、高品质、大群体的果品生产基地初具规模。80年代中期开始大面积引进种植优种巨峰葡萄,引发了种植业上的一场革命,柏乡传统农业开始向商品农业转化。1995年,全县果园面积35,190亩,年产干鲜果品2,860万公斤。初春季节,光临柏乡,真是一片花的海洋。红的桃花,白的梨花,黄的枣花,花香如醇,沁人心脾。在果花饱授精华,忙着孕育的时候,那闻名于世的“汉代牡丹”,也不甘寂寞,在芍药的拥簇下,竞相开放,一时浓香如溢,游人如缕。到了秋天,红彤彤的苹果、黄莹莹的雪梨,紫的透红的葡萄,红了半边的大枣,压弯枝头。每到此时,天南海北的果商们,纷至沓来,大车小辆,熙来攘往,一派丰盈、富足的果乡景象。
民国初年,柏乡县无一家工厂。1937年“七·七”事变,日军占领柏乡后,为掠夺中国资源,屠戮民众,才“赐”给柏乡一座子弹制造厂。1945年柏乡解放后,工厂归还给柏乡人民。但是,到建国初期未能生产出一种产品。1951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万元,这是工业给柏乡人民创造的第一笔财富。柏乡的工业就是在这1万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70年前的20年,工业发展缓慢,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707万元,年均435万元。进入70年代,毛泽东主席发出“工业学大庆”的指示,县办工业才真正开始起步。1978年全县县办,社办工业企业56个,年产值1,825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8.8%。1979年后,县委、县政府在建国后三十年“高产穷县”的困惑中,逐渐领悟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以农带工,以工促农”的发展思路,带领全县人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集中财力发展县办工业,放宽政策开发乡镇工业,引导扶持兴办私营工业。经过十余年励精图治,逐步建立起建材、化工、造纸、铸造、纺织、服装、加工等工业企业。1995年全县工业企业发展到3,553家。其中外资、合资企业7家,工业总产值达到80,855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38.8%上升到63.2%,并且创出绵白纸、输送带芯、云母纸、云母板、门锁、金属花盘、银仙面粉、牡丹白酒等名优产品,8种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工业生产的振兴,注入了生机和活力。1995年全县拥有乡镇企业3,519家,从业人员2.98万人,创产值80,770万元。成为实现“富民、强县、奔小康”目标的有力支柱。
流通领域日益活跃。经过流通体制改革,一个以国营商业为主导,以私营经济为骨干的流通机制,逐步得到优化、完善。全县建有大型集贸中心5个,农村集贸市场30余处。1995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1,375万元,同1952年(始有统计指标)相比,增长25.44倍,比1978年增长5.02倍。
工商业的长足发展,增强了全县的财政实力。1995年财政收入1,976万元,比1978年增长8.8倍,财政支出2,207万元,比1978年增长6.12倍,有力地保证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成就辉煌。境内道路虽开辟较早,但长期处于弯曲狭窄、晴通雨阻落后状态。建国后,交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80年代,“要想富,先修路”成为全县人民的共识。公路建设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1995年境内建有国家级公路2条,县级公路4条,乡级公路8条,乡村公路115条,通车里程170公里(不包括107国道柏乡段)。客货汽车328辆,农运拖拉机6,200辆,货物周转量达1,799.22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1,534.96万人公里。形成以京广铁路、京广公路(107国道)、京深高速公路为主干,以县、乡、村级公路为经纬的交通网络。邮电通信实现现代化,7,200门数字程控交换机、移动电话、无线寻呼等构成先进的信息传递网络。电力输、变、供应网络全面建立,1995年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1座,35千伏变电站3座,变压器1,308台,年总用电量达到10,643.5万千瓦时。城乡面貌焕然一新。1949年,县城占地面积仅有1平方公里,砖(土)木结构的低矮平房,街道短小狭窄。50年代后,旧城改造和乡村建设拉开序幕。到1995年城区面积扩至2.5平方公里,是旧城的2.5倍。改造新建街道12条,市政、文化、商业服务设施相互配套,功能齐全,城市化格局初具规模。1985年后农村建设出现高潮,昔日的土坯草房、坑洼街巷逐渐被新型的住宅、混凝土路面所取代。路灯照明,村村通电话,户户用上自来水。199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960元,比1978年提高26.38倍。昔日糠菜半年粮,一生居草房的贫苦农民,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全解决了温饱问题,并已向小康生活迈进。
柏乡的古代教育,仅明清两代即造就了进士、举人、贡生400余人。民国初期,内忧外患,教育、文化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全县文盲率达90%以上。解放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恢复、发展、振兴文化教育,兴办学校,培养师资,加大投入。1985年实现“基本无盲县”,1992年实现小学阶段义务教育。到1995年全县各类学校136所,中高级教师357名,在校学生33,88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小学升学率99.5%。每年向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四五百人。师范、卫生、技工等中等学校、职业学校、电大、函大教育全面展开,为工农业生产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图书、群艺、书店、娱乐、演出场所等文化设施相继建立健全。科技工作以基础科研和技术推广为主,农业科技取得了尤为突出的业绩。完成科研项目40项,其中获国家级奖1项,省部级奖2项,地市级奖24项,科学技术成为实实在在的第一生产力。县内中医历史悠久,代有名医验方问世。建国后,卫生事业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指导下,走出了一条中西结合、城乡发展的新路。县城建有人民医院、妇幼保健站、卫生防疫站、地方病防治中心,各乡镇设有卫生院,村村建有医疗站和个体诊所。1995年全县有中高级医务人员56名。各种地方病、传染病、常发病大为减少,恶性传染病基本杜绝,人民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人口控制取得了突出成绩,1995年,人口出生率为8.04‰,计划生育率达到98.27%。
廉政、勤政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柏乡县统计体制改革,以增强统计监督和社会服务为特征,被国家统计局定为“柏乡集中统一模式”在全国予以推广。首创“红白理事会”之经验,推广全国,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婚姻登记制度改革”,柏乡成为全国第一个集中办理婚姻登记县,得到国家民政部的肯定,并转发文件推广全国。全县广泛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和争做“四有”新人活动,社会治安、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柏乡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前进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和实际困难。
首先,工业生产面临严峻挑战。建立在晚、弱基础之上的工业生产,由于先天不足,发展缓慢,缺乏足够的活力。无论是整体素质,还是个体水平,都处于十分低、差状态。工业企业设备陈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工业经济振兴的障碍之一。同时,在产业工人中,多是农民直接过渡而来,尚未形成高素质的工人队伍和懂经济、善经营的企业家群体,成为制约工业经济振兴的障碍之二。产品结构不合理,多数产品的销路集中在本县,企业吃不饱,市场用不了,缺乏名牌,缺乏高精尖产品,是制约工业经济振兴的障碍之三。乡镇企业和私营工业虽然迅速崛起,但其多为劳动密集型、生产起伏型、产品单一型的中小型企业,其中为数不少的企业在生产产品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缺乏高科技、富有市场竞争能力的项目,是制约工业振兴的障碍之四。这些困难和问题突出地摆在柏乡县政界、企业界决策者们面前。县委、县政府领导殚精竭虑,千方百计克服困难,改变现状,努力探索寻求适合柏乡县情的发展工业新思路。先后对16家县办企业实行“法人责任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国有民营、先售后股、破产重组和兼并带动等不同形式的企业改制。并制定了“科教兴县”、“开放带动”发展战略,为振兴柏乡工业制定了宏伟蓝图。
其次,商业基础薄弱,外贸、供销、商业步履维艰。由于长期计划经济赋予的“独家经营”的惯力尚未得到遏止,无力发挥在商品流通领域的主渠道作用。不少商业企业长期“负债经营”,少数濒临破产。
第三,农村经济喜中有忧。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与之相适应的集体组织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未能及时建立,造成自然资源的大量浪费;重复投资、重复劳动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随着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均耕地逐年减少,加之侵占、毁坏耕地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全县每年超采地下水3,277.3万立方米,开放式自然浇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因此,壮大集体经济,保护耕地,节水灌溉,成为确保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物换星移,气象万千。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柏乡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积累了经济建设的宝贵经验,塑造了“团结拼搏,开拓务实,自负压力,图强争先”的柏乡精神,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柏乡特点的“富民、强县、奔小康”的新路子,制定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调整结构,加快发展;达到农村发展产业化,经济发展工业化,社会发展城镇化;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到本世纪末,把柏乡建成富裕小康县”的发展方针。展望未来,群情振奋,全县人民正在以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满腔热情,以图强争先的柏乡精神,集中精力建设文明富裕的新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