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军政训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内丘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408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军政训练
分类号: E284
页数: 2
页码: 852-853
摘要: 本节记述了内丘县民兵抗日战争初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军政训练记事。
关键词: 内丘县 民兵 军政训练

内容

抗日战争初期,县抗日政府非常重视民兵军事训练,除组织民兵干部、骨干参加太行分区组织的专业培训(如地雷制造使用训练)外,还利用作战间隙,开展练兵运动。训练内容主要是射击、投掷手榴弹、地雷爆破及队列,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民兵明白为谁扛枪打仗,提高民兵苦练杀敌本领的自觉性。1941年1月,县委、政府、独立营在山区举行全县民兵检阅,二、三、四、五区民兵2000余人接受检阅,并进行投弹、射击等项目的军事比武。
  1944年11月,根据太行军区《关于一年大整训实施要领》,县组织抗日独立营、区干队、保家民团,在岩南村一带进行三个月整训。整训内容,进行民族气节、团结纪律作风教育,开展以投弹、射击、刺杀三大技术为主的大练兵运动。同时县武委会抽调各村民兵在岩南后庄进行投弹、射击、爆破技术训练。女民兵牛淑芳带领40多名女青年到白草坪村参加军事训练。
  解放战争时期,采取县训民兵干部,区训各村民兵的方法,统一规定训练内容、训练制度和验收评比标准。1946—1948年,全县6867名民兵在赴山西太原和元氏九次参战之前,都集中进行军事训练,提高战场适应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民兵军事训练日趋现代化、正规化,训练内容也随着现代高技术战争的发展而发展,训练制度日臻完善,为增强后备兵员实力奠定了基础。
  训练设施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县武装部始用训练模具对民兵进行军事训练。70年代,又增加了“三防”(防空袭、防化学、防原子弹)教学模具。1984年,县投资22万元,在县城西北三百米处,建立了内丘县民兵训练基地,设主任1名(副科级),经济管理员1名,军事教练员4名。基地设有教研室、军械库、电化教研室、资料室、阅览室、游艺室、国防教育室,能容纳220人的生活、住宿及教学,并设有爆破、战术训练和实弹射击场地。1987年5月,内丘县退伍军人技术培训学校在民兵训练基地成立。1988年4月,邢台地区在内丘县召开退伍军人技术培训现场会,内丘县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评为退伍军人技术培训和安置开发使用先进单位。1980年以来先后培训35岁以下退伍军人4000余名。县民兵训练基地被评为省先进单位。
  训练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内丘县参照总参拟定的民兵军事训练大纲和邢台军分区民兵训练指示,每年对民兵干部、民兵应急分队和专业技术分队及民兵进行军事训练。1985年以来,民兵专业技术分队每年训练20天,基干民兵每年训练15天左右。同时,还组织学生进行军训。
  训练内容1968年前,军事训练内容除队列外,主要是进行常规兵器训练。
  以后,又增加了以防空袭、防化学、防原子弹和反坦克训练。政治训练突出学雷锋,创四好连队,当五好民兵以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1985年以来,民兵训练着重突出民兵干部、应急分队和专业技术分队三个重点,大力开展电化教学和模拟训练,提高了后备兵员质量。
  1992年4月,内丘县承担区军事训练比武组织和后勤保障工作。在比武中,参赛的13个项目中,内丘获得了七项第一、六项第二,团体总分第二名的成绩,受到邢台军分区通报表彰。
  1987年以前,民兵训练费由上级拨给。
  1987年以后,民兵训练费由社会统筹。
  1990年,实行乡统筹。每年全县民兵训练统筹费为16万元。2000年,内丘县作为费改税试点,由县财政统一收缴,每年全县民兵训练费24万元。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内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