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丘县公路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内丘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889
颗粒名称: 内丘县公路管理
分类号: F540.3
页数: 2
页码: 293-29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公路管理,其中包括路政管理、公路绿化、公路养护、交通量观测、养路费的征收与使用。
关键词: 内丘县 公路管理

内容

路政管理1987年10月20日,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有关条文颁布了《关于加强路政管理的通知》。1998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内丘县在县域内广泛宣传。1987—2000年,共处理和制止违章建筑2001起,拆除违建10708平方米,收取公路赔(补)偿费89万元。此外还建立健全了路政管理档案。
  公路绿化民国34年(1945)京汉公路(107线)恢复交通时,在京汉公路内丘段两旁大量植树,但其他道路植树较少。1956年后,特别是1974年至今,大力普及公路绿化,共植树23758株,造矮林3.15万墩。1978年后,实行了以承包为主的植树管理,把任务落实到各个道班,分线分段进行管理。到2000年底,在全县主要公路植树共计48790株,成活率在99.2%以上,保存率在98%以上。
  公路养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内丘县试办了公路养护工作队。根据国务院1955年“国发字第153号”关于改进民工建勤养护公路和修建地方道路的指示精神,依靠广大群众在冬春农闲季节对公路进行维修。1963年,内丘县在京汉公路内丘段上建立了道班,1967年在内侯公路上建立了道班,1980年后对各道班实行了养护承包制。从传统的“大锅饭”逐步实行了分段承包、定额管理。承包项目分为路基、路面、路树、桥涵构造物的管理。其标准为:路面平整,路拱适度,行车顺适,路肩整洁、无车辙、无反坡,路基稳定,边沟排水畅通,桥涵构造维护完好无损,标志号齐全鲜明,宜林路段树木齐全、无病虫害。在工资分配中实行“多劳多得”。2000年,全县公路养护道班6个,干部职工124人。
  交通量观测1979年开始此项工作。最初只对107线、平涉线观测,现对隆昔、官永、内邢及重要的乡道也进行观测。1980年,107线内丘县段日平均交通量为1140车次,平涉线达780车次。到2000年底,107线昼夜平均交通量达11827车次,平涉线达1878车次,隆昔线达947车次,内临线达1601车次,乡级道路达400车次。
  养路费的征收与使用内丘县在清代末就有了收缴车捐。民国9年(1920),北洋政府即开始征收工巡捐。民国17年(1928)开始征收养路费。1937年“七七”事变后,征收养路费工作停止。1953年国家制定了《公路养路费征收暂行办法》。1958年前,内丘县养路费征收归邢台地区公路管理局邢台分站管理。1962年,内丘县始有两人兼管此项工作。1975年建立征费组,1978年征费组与车辆监理站合并。1980年征费组由公路站代管,1988年成立稽征站。以后按照国家征费标准对机动车辆征收养路费。不但对县内车辆进行征收,而且按照有关规定,对进入县境内的外省、区、县车辆也进行查征补漏,所征收的费额全部上缴,至2000年未变。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内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