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图书馆
邢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邢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人力车、畜力车、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内丘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870
颗粒名称:
人力车、畜力车、轿
分类号:
U489
页数:
2
页码:
285-2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运输工具人力车、畜力车、轿概况。
关键词:
内丘县
运输
人力车
畜力车
内容
《荀子·解蔽》:“奚仲作车”。杨惊注:“奚仲,夏禹时车正。黄帝时已有车服,故谓之轩辕,此奚仲者,亦改制耳”。可见,早在4000余年前的五帝时期,古人就已发明了车。车分人力车、畜力车。
人力车。人力车最早为木轮木辐独轮车(有平板型、蚂蚱车、土车等)。1958年始被装配滚珠轴承的胶轮车所替代。20世纪60年代后期,双轮排子车(俗称小拉车)逐步替代独轮车,载重在500公斤左右。另外,靠人力操作行驶的自行车也于民国时期传入内丘。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自行车逐步增多,并普及开来。
畜力车。畜力车多指马车和牛车,俗称大车。最早多为木轮木辐,后发展为木制铁瓦(木轮外包铁皮)大车,载重量在500~1000公斤,远远超过人力车。1951年,内丘县运输组购进第一辆胶轮大车,后逐渐推广。1956年,县运输社已有胶轮大车48辆。从此,胶轮畜力车以其省人力、运量大成为县主要运输工具。20世纪60年代,各村生产小队已普及使用胶轮大车。1963年,全县有胶轮大车452辆,排子车1729辆,手推车(独轮车)278辆。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胶轮大车、排子车逐渐被拖拉机、汽车所代替。
另外,历史上境内还有人力轿(2人抬、4人抬、8人抬)和畜力轿车,主要用于客运。人力轿多由轿杆、轿篷构成;畜力轿车为车盘上装轿蓬,篷两侧留有窗棂,篷前挂布帘(亦有用竹片、苇席搭篷者)。古代多为官府、富豪及商贾所用,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民间结婚常用。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内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