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内丘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755
颗粒名称: 古城池
分类号: TU984
页数: 2
页码: 219-22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1511年到1956年古城池的概况。
关键词: 内丘县 古城池

内容

明正德六年(1511),知县王瑁重修县城,周长4里30步(约2050米),后增建副城围7里(约3500米)。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知县杜璁又重修城垣,城墙高3丈,基宽2丈,顶宽8尺。上设垛口1170个,弩台16个,门楼4个。明崇祯八年(1635),知县王世泰因守垛人少,合并垛口为620个。十年(1637),知县张文昺围绕城墙开挖护城河,建设吊桥。同时,加固城门,门皆增三层,命名东门为迎旭,南门为威远,西门为固城,北门为清啸。十二年(1639),清兵将至,知县高翔汉率民增高城墙,浚深护城河,上下高达七丈。
  清乾隆三十年(1765),县令杨泌改建土城为砖墙,外系砖石砌成,内为三合土夯筑。道光十二年(1832),县令施彦士再次重修城池。咸丰八年(1858),县令倪人炯劝捐兴工,再固城垣。
  1946年11月,为防国民党军队打通平汉铁路,人民政府动员万余人,毁铁道,破公路,拆城墙,填沟壕。南、北、西垣均拆,唯余东垣。1956年扩建县城,东垣亦予拆除,仅残存西垣北段遗址,为县保护文物,后亦被拆除。
  原载清康熙七年(1688)《内丘县志》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内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