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图书馆
邢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邢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古城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内丘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755
颗粒名称:
古城池
分类号:
TU984
页数:
2
页码:
219-22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1511年到1956年古城池的概况。
关键词:
内丘县
古城池
内容
明正德六年(1511),知县王瑁重修县城,周长4里30步(约2050米),后增建副城围7里(约3500米)。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知县杜璁又重修城垣,城墙高3丈,基宽2丈,顶宽8尺。上设垛口1170个,弩台16个,门楼4个。明崇祯八年(1635),知县王世泰因守垛人少,合并垛口为620个。十年(1637),知县张文昺围绕城墙开挖护城河,建设吊桥。同时,加固城门,门皆增三层,命名东门为迎旭,南门为威远,西门为固城,北门为清啸。十二年(1639),清兵将至,知县高翔汉率民增高城墙,浚深护城河,上下高达七丈。
清乾隆三十年(1765),县令杨泌改建土城为砖墙,外系砖石砌成,内为三合土夯筑。道光十二年(1832),县令施彦士再次重修城池。咸丰八年(1858),县令倪人炯劝捐兴工,再固城垣。
1946年11月,为防国民党军队打通平汉铁路,人民政府动员万余人,毁铁道,破公路,拆城墙,填沟壕。南、北、西垣均拆,唯余东垣。1956年扩建县城,东垣亦予拆除,仅残存西垣北段遗址,为县保护文物,后亦被拆除。
原载清康熙七年(1688)《内丘县志》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内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