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图书馆
邢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邢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城乡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内丘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752
颗粒名称:
城乡建设
分类号:
TU984
页数:
52
页码:
219-27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的县城建设,乡镇村建设,水利设施工程建设,平原农田基本建设山区综合治理。
关键词:
内丘县
城乡建设
内容
第一节 古县城建设
唐代以前的古城建设,有关史料记载不详。唐太和九年(835),县城迁至今城区内旧址重建。
古城池
明正德六年(1511),知县王瑁重修县城,周长4里30步(约2050米),后增建副城围7里(约3500米)。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知县杜璁又重修城垣,城墙高3丈,基宽2丈,顶宽8尺。上设垛口1170个,弩台16个,门楼4个。明崇祯八年(1635),知县王世泰因守垛人少,合并垛口为620个。十年(1637),知县张文昺围绕城墙开挖护城河,建设吊桥。同时,加固城门,门皆增三层,命名东门为迎旭,南门为威远,西门为固城,北门为清啸。十二年(1639),清兵将至,知县高翔汉率民增高城墙,浚深护城河,上下高达七丈。
清乾隆三十年(1765),县令杨泌改建土城为砖墙,外系砖石砌成,内为三合土夯筑。道光十二年(1832),县令施彦士再次重修城池。咸丰八年(1858),县令倪人炯劝捐兴工,再固城垣。
1946年11月,为防国民党军队打通平汉铁路,人民政府动员万余人,毁铁道,破公路,拆城墙,填沟壕。南、北、西垣均拆,唯余东垣。1956年扩建县城,东垣亦予拆除,仅残存西垣北段遗址,为县保护文物,后亦被拆除。
城图
原载清康熙七年(1688)《内丘县志》
古建筑
县城内古建筑明代以前无考。据明清时期县志记载,城内古建筑主要有:
县治明洪武年间,主簿彭焕主持建县衙正堂五楹、二堂三楹、仪门三间,幕厅三楹,旁列六房二十间,知县宅一所,典史宅一所。明隆庆年间,知县郭四维主持建库楼一座;苏惟肖主持建迎宾馆一座。明万历年间,知县郝学诗主持建后堂三楹;知县吉天叙主持建大门楼台三楹。明崇祯年间,知县张文—昺主持建后楼三间。在二门内西侧设监狱一所,始建年代不详。
申明亭、旌善亭均在县门东,南北相对,俱明正德年间知县王瑁建。
谯楼在县治东,明洪武初县丞陈执中建。
预备仓在县治西,七十余楹;演武场在城西门外,南北160步,东西60步,均为明嘉靖年间建。
另外,明、清代建筑还有养济院、漏泽园、太和元气坊、祖述上律坊、魁星楼、文昌宫坊、启圣宫坊、侍御坊、世科坊、龙章宠锡坊、天宠褒坊、章下袭坊、孝义坊及众多贞节坊。
行署明洪武年间,主簿彭焕在儒学东建北察院。明嘉靖年间,知县杜世爵在县衙门东侧建前察院,在儒学前建府馆。
学校先师殿五楹,两庑各十三楹,戟门三楹,棂星门三楹,明弘治二年(1489)知县冯祯改建,清顺治年间知县王秉乾重修。
明伦堂五楹,在文庙后,博文、约斋各五楹,号房二十间,明弘治年间知县王恺建。学门两座,后只立西门,明万历年间改走东门;清顺治年间知县王秉乾重建明伦堂,仍立东、西门,堪舆家谓于西门不利,常闭之。
敬一亭三楹,在明伦堂后;启圣祠三楹,在文庙西北;名宦祠三楹,在戟门左侧;乡贤祠三楹,在戟门右侧。始建不详,均为清顺治年间知县王秉乾重建。
文昌祠三楹,在文庙东北,明万历年间知县王洪灏改建,清顺治年间知县王秉乾重建。
教官宅三所,在文庙西侧,明弘治年间知县王恺建。
射国亭三楹,在明伦堂西北,明万历年间知县郝学诗建。
社学一所,在城西北隅,明万历年间建,崇祯十三年(1640)改为程子华庙。
驿站中丘驿,明洪武年间主簿彭焕主持在县治东南建皇华馆一所、驿丞宅一所。明永乐年间马旭主持建递运所,所址在北街。
坛壝社稷坛,原在城西北,明万历年间知县王洪灏变址西郊外。
风云雷坛,原在城东南,明天启年间知县邹嗣藩改建于城南之大路西。
邑厉坛,在北关之西,明洪武年间知县彭焕建。
古街道
古城内主要街道多为碎石或沙土铺垫,共有8条。以今百货大楼处的十字街头为中心,向东为东街,通至东门;向南为南街,通至南门;向西为西街,通至西门;往北为北街,通至学道街;北街南起自东街,通至北门;学道街东起自北街,往西通至西城墙,中间与北小街、文庙街(马号街)相交接;西后街北起自西街,通至南城墙(北与文庙街相接);文庙街南起自西街,往北交于学道街,并直通文庙。
古桥梁
明崇祯十年(1637),在城垣东、南、西、北门各设一吊桥,横跨护城河。清康熙三十一年(1766),县令杨泌主持在南门建石拱桥一座。光绪二十九年(1903)铺设京汉铁路,在火车站两侧,各建单孔桥一座,长约5米,高约1.7米。
清康熙年间县城主要建筑表
第二节 今县城建设
城区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初,城区面积不足0.8平方千米。主要街道没有变化,楼房建筑很少,民房多为四合院式砖木石或土木石结构,围墙多为粘土夯实筑成。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随着工商企业的兴起和公益事业的发展,在城区内相继建起棉麻公司、机械厂、粮库、印刷厂、物资供应站、石油公司、农机公司、生产资料公司、土产公司、棉花加工厂、副食品加工厂、食品公司、医药公司、面粉厂、钢厂、建材厂、水泥厂及文化馆、新华书店、邮电局、光明剧场、内丘礼堂、内丘中学、农业中学、师范学校、防疫站、县医院等,城区面积已发展到2平方千米。
20世纪70年代,胜利路两侧开始开发建设,城区建筑亦向多层发展,先后建起人民商场、县医院门诊楼、卫生局办公楼、财政局办公楼、邮电通信机房北楼、工业局办公楼(今法院、司法局办公楼)等。20世纪80年代,开发了中兴北大街,建筑面积约为1.92万平方米,多为二层商业门店。并在胜利路相继建起畜牧局办公楼、工会办公楼、检察院办楼、制药厂办公楼、农业银行营业楼、城关信用社营业楼、内中教学楼和职工楼、计划生育服务站等,城区面积扩为4平方千米。20世纪90年代,修建了中兴南大街及振兴路。中兴南大街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多为二层商业门店。振兴东路,开发于1992年10月,总投资4000余万元,占地约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建楼211座。建主街一条,街两侧多为三层以上楼房;副街两条(即振华街、兴华街),东西长1200米,红线控制55米,两侧均为二层楼房。振兴西路,开发于1994年11月至2000年底,路两侧多为三层以上楼房建筑。城区建设面积也发展到6.7平方千米,界定面积扩延到30平方千米。
县治迁建
机关变迁1945年9月16日,中共内丘县委、内丘抗日县政府由山区迁至县城,县委进驻西街冀家旧宅(原文教局机关),县政府进驻北街瑞威将军府(原武装部机关)。1947年冬,县政府由北街迁入旧县衙内。1958年11月,县委由西街迁至文庙院内。
城区一角
1968年1月,内丘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实行党政一元化领导,县委及所属部、室搬进旧县衙,与县革命委员会合署办公。原县委机关遂改为招待所。1983年,县委从政府机关析出,复迁于文庙院落。1995年11月,县委、政府、政协迁至振兴西路新建合署办公大楼。2000年11月,县人大常务委员会亦迁入振兴西路新建的县人大办公楼。
房屋建设20世纪50年代初,县政府开始修缮、改造旧衙房屋,扩建新舍。1958年11月,临城、隆尧、柏乡三县并入内丘县,办公房屋不够占用,县委改建文庙内原内丘中学校舍92间,建筑面积1436平方米,次年春迁此办公;县政府(时称县人委)新建蓝砖瓦房3排,45间,约900平方米。从此,县委与政府机关多次扩建办公用房,至1994年,两个机关占地约4.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9405平方米,多为砖木结构瓦房。
1982年,县人大进驻原民政局(现内丘宾馆对过)办公,当时有20世纪50年代建的瓦房25间,约340平方米。1991年春,拆除该机关北屋13间,征用西北角1间民房并予拆除,建县人大办公楼,该楼中部为3层,其余为2层,建筑面积700平方米,投资30万元。
1994年11月,在振兴西路北侧占地约2.3万平方米,建设县合署办公大楼。该楼投资335万元,建筑面积8212平方米,座北朝南,中部为六层,其余为五层,砖砼结构。由内丘县城建局设计室设计,县第一建筑安装公司承建,1995年10月31日竣工。
2000年2月25日,紧贴县合署大楼东西两侧,为县人大、县政协新建两座办公楼,建筑面积共4168平方米。两楼设计多为4层(局部为5层),砖砼结构,由邢台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河北省第三建筑公司承建,同年8月30日竣工。
街道
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末,城区街道建设未有明显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规划城区街道,中期城区街道开始铺筑柏油路面。至2000年,县城街道由1949年的8条,增至24条,其中21条铺筑为柏油或混凝土路面。
东西走向9条:
解放路(东)
解放路(中)
解放路(西)
解放路东起火车站,西至中兴街,长1300米。火车站至朝阳街宽15米,朝阳街至中兴街宽9米。1974年10月,改沙土路面为柏油路面。
官驿街位于南街村北侧。东起朝阳街,西至南街,长500米,宽4米,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997年,改沙土路为柏油路。
学道街位于教文体局(原文庙)南侧。东起北大街,西至中兴街,长320米,宽4米。1977年4月,改沙土路面为柏油路面。
胜利路位于礼堂广场南侧。东起京广铁路,西与原内白公路相接。始建时间不详。1977年,投资15万元,改沙土路为柏油路,长2400米,路面宽9米。1989年,投资65万元,路面加宽至15米,红线控制35米,重铺柏油路面。
振兴路位于县政府南侧。东起京广铁路立交桥,西至八里庄。以中兴街(南端)为界,分为振兴东路和振兴西路。振兴东路始建于1992年,长1300米。振兴西路始建于1994年3月,长2900米。振兴东路和西路,机动车道宽12米,两侧非机动车道宽5米,绿化带宽均为1米,红线控制55米,沥青柏油路面,三块板形式。
康庄路位于气象站北侧。东起康庄路立交桥,西至西环路,中间以内大路为界,分为康庄东路和康庄西路。康庄东路建于1998年,沥青柏油路面,长1300米,宽20米。红线控制80米。投资220万元。康庄西路至此还未硬化。
鑫磊路位于县水泥厂南侧。东起京广铁路,西至中兴街,长2000米,宽7米。始建时间不详。1992年,投资20万元,改为水泥路面。
胜利路
振兴路
振兴路
康庄路
振华街位于振兴东路北侧。东起振兴路立交桥西桥头北侧,西至康庄街,长600米,宽12米,沙土路面。
兴华街位于振兴东路南侧。东起振兴路立交桥西桥头南侧,西至广都饭店,长500米,宽12米,沙土路面。
南北走向15条:
北街南起解放路,北至鑫磊路,长470米,宽5米。1977年4月,改沙土路面为柏油路面。
北小街南起解放路,北至学道街,长180米,宽4米。1977年,改碎石路面为柏油路面。
文庙街也称马号街,位于县招待所东侧,南起解放路,北至学道街,长180米,宽8米。1977年,改沙土路面为柏油路面。
南街位于百货楼东侧。南起胜利路,北至解放路,长400米,宽6米。1977年,改碎石路面为柏油路面。
西后街位于内丘镇派出所东侧。南起胜利路,北至解放路,与文庙街相接,长400米,宽4米。1977年,改沙土路面为柏油路面。
礼堂街位于礼堂和电影院东侧。南起胜利路,北至解放路,长400米,宽4米。1977年,投资4万元,改沙土路面为柏油路面。
朝阳街位于古城东垣东侧。南起胜利路,北至鑫磊路。长900米,宽9米,红线控制15米。1977年,改沙土路面为柏油路面。
朝霞街位于朝阳街东约200米处。南起解放路,北至鑫磊路。长470米,宽4米。1998年,改沙土路面为柏油路面。
东环路位于京广铁路西侧。南起胜利路立交桥北侧,北至火车站,长610米,宽10米。1976年,改沙土路为柏油路。中兴街位于古城西垣西侧。以胜利路为界,分为中兴北大街和中兴南大街。1986年,将原沙土路扩建成中兴北大街,长870米,宽15米,柏油路面。中兴南大街始建于1990年,长530米,宽15米,柏油路面。
广顺街位于广播局东侧。南起胜利路,北至内北乡路(内丘——北岭)。长400米,宽5米。1991年,改沙土路为柏油路。
康庄街南起振兴东路,北至南关村东侧。
南关街位于南关菜市场内。南起振兴东路,北至胜利路,1997年改沙土路面为柏油路面,长530米,宽6米。2000年,拓宽路面至9米,改混凝土浇筑路面。
中兴街
幸福大街原称健康街,位于县医院西侧。南起振兴西路,北至胜利路,1997年投资14万元,改沙土路为柏油路,长530米,宽6米。
建设北大街位于武装部西侧。南起振兴西路,北至胜利路,长530米,宽7米,柏油路面。始建于1998年,动土2736立方米,投资15万元。
桥梁
西河桥位于西关村西北部,东西横跨李阳河,连接县城至北岭公路。该桥建于1987年,桥长56米,桥高5米,5孔,孔径6米,为石拱结构形式。
胜利路立交桥位于胜利路东端,与京广铁路交叉处。1990年10月10日动土,1991年3月31日竣工。铁路立交桥箱体轴线长26.5米,高3米,引道长210米。该立交桥与振兴路立交桥共投资25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73万元,内丘县投资81万元。
振兴路立交桥位于振兴路东端,与京广铁路、107线(旧路)交叉处。1989年破土动工,1990年11月11日竣工。铁路立交桥箱体轴线长18.2米,公路立交桥箱体轴线长21.8米。设有3孔,孔径为5.5+9.0+5.5米,中孔为机动车道,高4.5米,两边为非机动车和人行道,高3.5米,引道长430米。铁路桥由北京铁路局石家庄工务段承建;公路桥由邢台地区交通局2队承建。共动用土石方2.6万立方米,砌石5万立方米。
康庄路立交桥位于县城东南部,康庄东路与京广铁路交叉处。1997年破土动工,2000年9月竣工通车。该桥箱体轴线长18.2米,高4.5,为8.0+8.0米,引道长440米,均为机动车道。
公共设施
街道照明20世纪60年代以前,县城街道无照明设施。1962年,城区街道开始用电照明,但当时路灯稀少,仅从火车站至东门装有13盏简易路灯。1965年,东街、西街、
振兴路立交桥
康庄路立交桥南街、北大街安装路灯。1978年,在胜利路平交道口至县医院路段安装路灯。1985年,在礼堂广场、中兴大街(集贸市场)安装路灯。1990年,在胜利路安装路灯,当时共安装136盏。1993年,在中兴街增装路灯36盏。1994年,在振兴东路增装路灯104盏。1998年春,在校园路安装路灯45盏。1999年,在迎宾线(即隆昔路县城至京深高速公路段)安装路灯50盏。灯具由20世纪60年代的线杆灯泡发展为琵琶式、海鸥式、玉兰式、单臂式等,使得城街灯火辉煌,夜如昼明。每逢节假日夜晚,各单位装饰的宫灯、霓红灯等彩灯等更加烘托出珠光争辉,五彩缤纷的节日气氛。
供水1949年前,城区居民依然沿用古老而传统的取水方式,即是用辘轳直接从井中提水。到20世纪70年代初,县直机关单位相继建水塔,铺管道,用起自来水,多为自建自用,无统一规划和管理。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地下水位下降,3—5层建筑增多,传统提水方法难以满足城区居民生活用水需要。1981年,在中兴街打220米深机井一眼,建容量80立方米水塔一座,铺设管道14200米,由自来水公司经营。1992年,建第二座水塔,容量30立方米,铺设管道500米;1993年,建第三座水塔,容量80立方米,铺设管道4800米;1994年,建第4座水塔,容量80立方米,铺设管道500米。至2000年底,水厂4个,220米深机井4眼,水塔4座,总容量270立方米,管道长2.55万米,供水面积200万平方米,日总供水量4800立方米,基本满足了城区居民的生活用水。
排水民国时期,城内雨水排入护城河内泄走。1946年拆城填河后,雨水沿街流淌,随势就低而下。一部分流向大良村,另一部分流向四里铺。因无排水渠道,致使部分路段污水横溢,道路泥泞。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建排水沟,1978年,开始在胜利路建排水沟,首先在公路北侧修挖西关村口至县供销社段的排水沟,后在解放路、胜利路、中兴街等主要街道修筑排水沟,均为水泥盖板式砖砌结构。1992年,在振兴东路及副街挖砌排水沟四条,共计3900余米。1995年,在振兴西路挖砌排水沟两条,共计1000余米。从此,县城建局对城区排水设施不断进行修缮改造。至2000年底,全城共砌筑排水沟1.56万米。
供暖20世纪90年代后,县直各单位开始安装供暖设施,铺设供暖管道,对本单位办公楼及邻近所属家属院区,实施局部供暖。1999年以来,为治理城区空气污染,县筹措资金1000余万元,开始对城区居民实施集体供暖。至2000年底,城区分别建有胜利东路供热站、振兴东路供热站、振兴西路供热站、水泥厂供热站等,安装锅炉6台,共计50吨,架设管道约7.5万米,供暖面积约11.5万平方米。
街道卫生20世纪70年代以前,县城街道卫生没有实行统一管理。1976年,开始由城建局机关工作人员在集会后进行清扫。1979年,城建局成立5人环境卫生小组,开始组织专人清扫。1990年,成立县城环卫队,城区卫生工作走向经常化。2000年底,环卫队发展到32人。环卫设备有机动垃圾清运车4辆,洒水车1辆,人力三轮车25辆。在城区设果皮箱80个,垃圾箱80个,建垃圾存放专场1处,全封闭水冲式公共厕所8个。环卫人员包街包段,对垃圾每日清除,全天负责。
城区绿化城区绿化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初步入正轨。1983年,在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卫生、讲秩序;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环境美;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活动中,县城各机关共栽种花卉12543株,植树3395棵。
1990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建立园林队伍,负责城区街道花草树木的养护和管理工作,开始对县城进行有计划的绿化、美化。
截至2000年底,城区绿化面积达51.5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5.1%。(详见《农业》编)
集贸市场
20世纪80年代以前,城区市场设施简陋,每遇集会,工商管理部门划商品专营区域,以方便群众购物买货。1984年开始规划建设贸易市场,至2000年底共建贸易市场6个。
仔猪市场始建于1985年。位于中兴街北端路西,占地3871平方米,建筑面积717平方米,系内丘第一个专营市场。2000年7月,迁至振兴西路西部北侧,建筑规模与原仔猪市场基本相同。
朝阳菜市场(俗称东街菜市场)1991年在朝阳街建成,南起胜利路,北至解放路,全长400米,宽9米,占地11835平方米,建筑面积达4700平方米,建有门市店铺、货棚、货台和流动摊位。以经营农副产品为主。
中兴市场1993年3月,在中兴大街建成并投入使用。市场南起振兴路,北至解放路,全长930米,宽15米,占地52859平方米,建筑面积15352平方米,建有门店、固定摊位、流动摊位、售货棚和货台,以经营布匹、服装、鞋帽为主。
摩托市场1996年10月,在振兴东路建成并投入使用。市场占地18.26万平方米,在振兴东路两侧建门店14个,多
城区绿化
城区绿化为三层楼,39480平方米。
蓬山石材市场位于振兴住宅小区南部,107国道两侧,2000年元月投入使用,占地1998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以经营各类石材为主。
南关菜市场位于内丘镇南关村,2000年8月1日建成并投入使用,市场南起振兴东路,北至胜利路,全长530米,宽9米,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建有门店、货棚、货台和固定摊位、流动摊位等。
公用建筑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城内公房多为砖石木顶瓦房。20世纪70年代,一些县直单位开始建筑楼房。至2000年底,城区共有公用楼房100余栋,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
内丘礼堂座落于胜利路中部北侧。1958年动工兴建,1959年完成主体建筑,1962年竣工。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208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投资20万元,砖木结构。1978年7月,硬化礼堂广场,共铺设50×50厘米水泥方砖1.12万块,硬化面积约3600平方米。内丘礼堂为当时城区内最高建筑,也是内丘县的标志性建筑,广场成为当时内丘县大型集会活动的中心。
内丘影院座落于解放路西端南侧。1954年11月筹建,1955年竣工,投资3.2万元,时称光明剧场。1963年秋,改建为影院,是坐西朝东的建筑。1987年投资40万元在原址进行扩建和重建,占地216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38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该影院北部为二层楼房,底层为票房、迎客厅,上层为放映工作室,是座南朝北的建筑。
新华书店1964年8月1日,由南街西侧迁至县政府原址大门西侧。1986年将门市改为二层楼房,建筑面积约225平方米。1989年3月,投资120万元
内丘礼堂
内丘影院在原址建营业大楼,建筑面积约1300平方米,高三层,钢筋水泥框架结构。
人民商场位于百货公司原址、解放路十字街西南侧。始建于1975年春,投资12.15万元,建筑面积约405平方米,二层楼,砖砼结构。于当年竣工。
内丘宾馆又称县政府招待所,座落在解放路西部北侧,占地5170平方米,内设楼房2栋,餐厅一座。
东楼为3层,砖砼结构。建于1984年,占地937.5平方米,建筑面积2812.5平方米。
北楼为4层,砖砼结构。于1991年11月筹建,1993年5月竣工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普通客房311间,高级客房17间。一楼备有高档餐厅7间,可同时容纳110人就餐,二楼、三楼各设高级会议室。总投资100万元。由县第二建筑公司承建。
餐厅建于1984年,占地459平方米,建筑面积459平方米,投资9万元,可同时容纳250人就餐。
老干部活动中心位于学道街中部,文庙东侧。始建于1986年,投资15.07万元,占地3330平方米,建筑面积1147平方米。整个建筑群有前后6个院落组成,采用民族传统仿古形式,古朴典雅,别具一格。系老干部学习、开会、娱乐健身之处地。原河北省人大主任吕传赞为门口匾额上书“松鹤门”三字。
粮贸大厦位于胜利路与中兴交汇处西北部,内丘礼堂西侧,始建于1992年,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主楼5层,为水泥框架结构,总投资140万元。由县第一建安公司承建。楼顶安装电子石英钟,高12米。
内丘中学建筑群座落于胜利路西部南侧。1958年兴建,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多为砖石木顶瓦房。从1982年开始陆续改建为楼房,砖砼结构。(详见《科技·教育》编)
职教中心建筑群位于校园路南端东侧。1994年4月16日动工兴建,总占地68598平方米。建有教学办公楼、学生宿舍楼、综合实验楼、多功能厅等,为钢混结构。(详见《科技·教育》编)
人民医院位于胜利路西部南侧,幸福大街以东。1960年县投资5.7万元,占地16840平方米,建筑砖瓦房9635平方米。1972年,建二层门诊楼一栋,建筑面积1358平方米,砖砼结构。1993年,投资60万元,建三层病房楼一栋,建筑面积6105平方米,砖砼结构。2000年2月,投资500万元,建五层病房楼一栋,建筑面积7703平方米,砖砼结构。
中医院院址两处。一处位于北小街中部东侧。建于1984年2月,1985年1月竣工。占地985平方米,建筑面积411.20平方米。另一处位于胜利路东部北侧,始建于1990年。其中,门诊楼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三层,砖砼结构,仿古式样。1993年建三层住院楼1栋,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砖砼结构,仿古形式。2000年,中医院两处共占地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11.20平方米。
居民住宅小区
20世纪80年代以前,城区内居民住宅多为民宅,职工及个体经商者,或在本单位居住,或租赁民宅居住。1980年以后,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职工及个体经商者等在城区内陆续建起私人住宅,同时,城区内民宅也得以发展。至2000年底,主要居民住宅区有59处,其中,职工住宅区46处,农民住宅区10处,商住区2处,商建房住宅区1处。
旧城墙居民区该区为职工住宅区,位于旧城墙原址(主要分布于东、西及北城墙一带),始建于1979年9月,为城区内最早建的居民区。全区24户,总占地面积约432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640平方米,多为砖木结构的平房。
裕华居民区该区为职工住宅区,位于振兴西路东端南侧,始建于1986年春。全区400余户,总占地面积约4266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7420平方米,多为砖砼结构的平房。
卫华居民区该区为职工住宅区,位于广顺街西侧,始建于1986年。全区72户,总占地面积约9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
耀华居民区该区为职工住宅区,位于原内丘镇办中学东南、朝阳街东侧,始建于1989年。全区114户,总占地面积约3039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14万平方米,多为砖砼结构的平房。
政府机关家属楼该区为职工住宅区,位于建设北大街南端东侧,始建于1997年。全区112户,总建筑面积约11082平方米,均为砖砼结构三层以上楼房,水、电、暖设施齐全。
振兴小区该区为商建房住宅区,位于107国道东侧,内邢公路西端南侧,1999年4月动工兴建,2000年10月30日竣工。全区310户,总占地3082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1315平方米,均为砖砼结构楼房(地上5层,地下1层),水、电、暖、气(液化气)设施齐全,绿化面积4116平方米。该区由邢台市旧房改造开发公司开发,邢台市房屋修缮公司施工,邢台市为民物业管理公司管理。
农民住宅区西街农民居住区160户;北街农民居住区,498户;东街农民居住区,162户;南街农民居住区,264户;北关农民居住区,667户;南关农民居住区,180户;张家庄农民居住区,86户;乔马庄农民居住区,170户;苏家庄农民居住区,84户;西关农民居住区,350户。
政府家属楼
振兴小区居民楼城区公建楼房表续一续二城区居民区、院、楼房表
第三节 城建管理
管理机构
明清时期,修城建衙、盖庙立坊,多为县令主持操办。民国时期,设有建设局,主管城建工作。1946年后,由人民政府建设科主管城建工作。1948年,建设科改为合作科。1954年,合作科复为建设科。1973年,成立建设组。1979年5月1日,成立基本建设局,同时由化工厂处迁至胜利路东段北侧,时有工作人员5名。1980年成立城乡建设委员会。1983年3月更名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工作人员5名。1984年更名城乡建设保护局。1994年,局内设有政办股、规划股、环保股、财务股、市政股、设计室,并下设第一自来水公司、第二自来水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市政公司、建材公司、城管大队、环卫队、园林队、垃圾外运队、房产交易所、预制件厂,工作人员150名。1995年4月,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与土管局合并,称城乡建设委员会。5月,内丘县环境保护局成立,隶属城建委。9月,城建委、土管局分设。1996年4月,又复名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1999年11月,环境保护局析出,同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更名为城乡建设局。2000年底,城建局设有办公室、规划股、设计室、财务股、供电股、建管股、城管大队、质监站、监测站、监理公司、市政公司、建材公司、环卫队、绿化队等。
房产管理
民国时期,旧政府机关及所属单位的房舍和寺庙观庵多为公房。私房可以自由买卖或典当。在家庭内部,私房一般按血缘关系的远近确定所属。
1945年9月,内丘寺庙观庵和旧政府机关房产由人民政府接管。1956年,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全县有778个私营工商户和1295名从业人员过渡到国营或集体企业,其所属私营厂店门市也随之归国家或集体所有。“文化大革命”后,城区公房由财税部门统一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职工住房,个人交纳房租,单位给予部分补贴;企业职工住房,大多由本单位自行解决。1981年房产管理由县财政局转交城建局。1990年,原县房地产开发总公司(简称房产公司)属城建局房产公司,负责公房收费、维修和私房统建,公司有13人。
1949年底,全县共有公共住房2106平方米。20世纪80年代,将大部分公房出售给个人。至1994年底,公共住房只剩300平方米。公房产权归国家所有,由城建局统一管理,1994年12月,对公房收费标准由过去的每平方米0.07元提高到0.2元,仍不能适应对公房维修需要,难以实现以租养房。
随着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双职工人数增多,职工住房困难问题越来越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从1970年开始,对职工在城区发放宅基地,是年在旧城墙四周安排职工盖私房。20世纪80年代,职工盖私房明显增多。至1994年12月,共安排职工住宅区9处,建房1177户。至2000年底,职工住宅区(包括家属院)已达4处,入住2000多户。
公有住房出售自1982年始,县陆续向双职工出售公房,当年售县城北街原邮电局处旧房4间,每平方米85元;1985年售西街处旧房15间,每平方米80元;1991年售学道街北侧原武装部家属院旧房50间,每平方为120元;1994年售大修厂处军转干部住房33间,每户6间,加上地皮使用费,每户收费1.8万元。
统建统售1985年,县以统建统售之办法,在县敬老院东侧建住宅楼1620平方米,30个单元,以每单元5600元售出;在南关果园东建平房50户,每户78平方米,以每户19482.50元出售,以上房权归购户。
集资统建1981年在县大修厂西侧建平房49户,每户60平方米。县城建局在建房前每户集资2000元;1986年在西关原“一七三”(地勘队)旧址建平房71户,每户建筑面积60平方米、集资6000元;1991年县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大理石厂内建房74户,每户建筑面积78平方米、集资19482.5元;1991年城建局在市政公司院内建二层住宅楼39户,大单元144平方米,小单元126平方米,造价分别为28500元和23400元,由购者集资。
国家征地个人建房由县城建局统一征地,将使用权出售给职工个人建房。1989年征用南关、西街荒沟地40亩,划分为126片(户),每户面积(含院)约170平方米。按施工难易程度定价,每片约2000元。1992年城建局在振兴东路两侧征用土地187亩,将所征地出售给无房双职工或进城经商者,建二层以上楼房242户。
建筑市场管理
自1946年开始,由县人民政府建设科负责建设事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建筑质量、价格等方面已有明确规定。建设单位和城建单位订立合同,相互制约,由银行进行资金监督。20世纪60年代以后,建筑市场由计委工程质量监督站及基建股负责管理。
1993年,由县计委牵头,吸收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税务局、城建局、公证处、土管局等部门,成立了建筑工程招标委员会,专门负责县内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1994年6月,河北省政府公布了《河北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对资质管理、发包承包、招标投标、造价管理、合同管理、质量管理等作了明确规定。内丘县建筑市场依此逐步走向规范化。1994年,内丘县规定:全民和集体单位凡投资在5万元以上、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建筑项目,均需按照本单位申请报建、办理资金申报表、完备征地手续,由计划委员会立项并实行招标投标、质量监督等程序进行。1994年,全县全民和集体建筑项目(不包括技改)11个。建筑面积20769平方米,投资772万元,其中投标项目6个,面积16848平方米,投资656万元,分别占全县建筑的56%、81%。取得了透明度高、工期短、见效快、质量好的效果。同年还对无报建手续、无招标投标、无质量监督的6个建筑单位进行了经济处罚,共罚款6万元。同年受监工程26项,其中市优良工程2项,占8%;合格工程24项,占92%。
1996年12月,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由计划局划归建环局。
城区规划管理
1973年成立城建组后,开始县城规划。当时以避开古城模式,冲破旧城之囿为基本思路,重点发展南马路(今胜利路),适当调直加宽旧街道,增加公共设施和商业网点。1977年8月,在初步规划的基础上,结合三年施工实际,开始对县城进行新型城市总体规划。为此,内丘县制定下发《关于执行县城总体规划的通知》和《城市管理细则》两个文件,开始以胜利路为主,进行城镇建设。
1985—1986年,城建局编制了《1985—2000年县城总体规划(草案)》,主要内容有县城现状图、总体规划图、近期规划图、县城区域图、县城管线布置图及总体规划说明书,1987年4月,此规划经县长办公会通过,并报经河北省政府批准。是年县政府印发了《关于认真执行县城总体规划的若干规定》文件,城区规划控制由4平方千米扩大为6平方千米,规定沿主要街道的拆迁户,必须盖二层以上楼房,否则不准施工建筑。1990年,修改了原总体规划,制定了《县城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城区规划控制由6平方千米改为9平方千米。
1994年6月,结合2000年达到小康水平的总体目标,制定了内丘县《1994—2000年县城建设规划》。计划在1994—2000年内,县城界定面积由9平方千米扩展到24平方千米,县城居住人口由2.1万人增加到5万人(争取达到县级市标准),绿化面积由20万平方米发展到90万平方米,人均绿化由8平方米发展到18平方米。达到街道宽畅整齐、楼房林立、设施齐全,城内主要街道与城外环城路形成合理的交通网络,建成一座现代化的新兴县城。
1995年,县委、政府对《1994年至2000年县城建设规划》重新进行修订,并委托邢台市规划设计研究所和内丘县城乡建设委员会编制了《1995—2015河北省内丘县县城总体规划说明》,说明书包括总体规划概况、实施情况、总体规划修改的主要原因与内容、内丘县概况、城镇体系规划、规划期限及城区性质和规模、建设用地发展方向、规划建设区用地布局专项工程规划、规划实施对策等八项内容。至2000年,城区界定面积扩展到了30平方千米。
第一节 乡治建设
乡治建设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相继建成城关、金店、官庄、河巨、冯村、永安、五郭店、北岭、柳林、杨庄、和庄、南赛、獐獏、侯家庄、白鹿角15个人民公社机关,总占地面积约50204余平方米,建砖木结构瓦房或平房535间,约9340平方米。
1970年,五郭店公社机关由城北地质队迁往五郭店村新建公社机关,占地5000平方米,建瓦房1250平方米。1978年,官庄公社在西阳村西、官庄火车站东侧建办公楼2栋,占地7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20平方米,次年由官庄村迁此办公。1985年,冯村乡政府由吴村迁到东庞煤矿工人村东侧,改称大孟村镇。1990年7月,南赛乡政府迁往石门东,内昔公路旁边。1996年,在孙家坡村北占地1500平方米,建三层办公楼1栋,1100平方米,砖砼结构,同年11月竣工。1999年4月,侯家庄乡政府在富岗山庄占地1675平方米,建三层楼房2栋,平房8间,共1513平方米,同年10月乡政府迁此办公。2000年5月,柳林乡政府投资90万元,在小房岗占地8000平方米,建三层办公楼1栋,平房8间,共计2090平方米,砖砼结构,同年10月竣工并迁至办公。
至2000年底,内丘、金店、大孟村、官庄、五郭店、柳林、南赛、獐獏、侯家庄9个乡镇政府机关,共占地44775平方米,总建筑18389平方米。
随着乡镇政府机关的建成,各乡直机关和基础设施也相继落成,并不断发展,成为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各乡先后建起供销社、粮站、信用社、农行营业所、供电所、邮电所、初级中学、卫生院(所)、派出所、工商所、税务所等单位。1949年底,电话通往城关、冯唐、柳林、白塔、金店、官庄区政府。1962年,修通内白简易公路,客运汽车通往深山区白鹿角公社。1968年,各公社卫生院建成。1970年,普及社办高中。1983年,各公社建起文化站。1984—1986年,先后建成金店、东庞煤矿、官庄、獐獏、柳林农贸市场。1991年,铺通县城至各乡镇的沥青或水泥路面。1996年,开通各乡镇直拨自动电话。1999年,各乡镇均建起高标准初级中学,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乡镇企业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建设。进入20世纪80年代发展迅速,1985年全县拥有乡镇企业摊点3600多家,从业劳动力达2.2万多人。2000年,乡镇企业摊点发展到6450多家,从业劳动力达3.6万多人。
第二节 乡镇建设
1984年,城关公社改为城关镇。翌年10月,金店乡、冯村乡分别改为金店镇,大孟村镇。建镇伊始,3镇政府十分重视镇区建设,交通邮电、文化教育、工商企业和集贸市场发展迅速,日新月异。至2000年底,3镇常住人口5480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2%以上,
内丘镇
内丘镇位于县域东部平原,京广铁路、107国道两侧,系内丘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详见《建置·区划》、《基础设施建设》编)。
镇政府机关1958年,在西关村占地6732平方米,建蓝砖瓦房3排,38间,570平方米。后又增建红砖瓦房2排,20间,300平方米。1991年春,镇政府在胜利路西部路南建办公楼1栋,1750平方米,砖砼结构,总投资70万元,由县第二建筑公司承建,同年10月竣工,并交付使用。
内丘镇中学1980年在朝阳街北端路东征用南街村土地10005平方米,开始建内丘镇中学。1981年秋,北街、大良村、蔡家沟等三所联中合并,同时迁入新址——内丘镇中学。此后,该校逐年扩建,至1995年,共建校舍75间,1357平方米。
1996年,从凤凰村、东寨阳村征地3.8万平方米,新建教学楼二栋2100平方米。翌年秋,首次在此招生4个班,230名学生。到2000年,又增建综合实验楼、学生宿舍、教师办公室和其他附属设施,建筑面积达7844平方米,能容纳32个教学班,2000名学生。
金店镇金店镇位于县城东6千米处。
汉朝时,建有慈仁寺,后建有郭巨塔。明嘉靖年间(1522—1566)建堡,四围3华里,设南北两门,今废。至2000年,镇区面积6平方千米,建有西至县城、南至官庄村乡级公路各1条,长1200米,宽20米,树木茂密,1989年改沙土路面为沥青路面,油面宽6米;1995年又改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镇区建有水塔6座,铺设管道2万余米,生活用水供水率100%。该镇交通方便,设有通往邢台市、石家庄市的专线公共汽车和通往县城的公交车。
镇治建设1958年,在金店村西南端征地3600平方米,建蓝砖瓦房4排,46间,计720平方米。1979年,在院东部建会议室,食堂168平方米,在第三排及最后一排接建瓦房8间,计110平方米。1985年自院向南扩展1500平方米,新建平房168平方米。1992年在原大门前两侧新建平房17间,计225平方米,并而西新建镇政府大门。到2000年,镇政府机关总计占地约5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56平方米。
商贸设施供销社,其前身为区联合社,于1947年成立,在金店南关村租赁民房15间。1949年,改为供销合作联合社。1950年在金店村西征地666.7平方米,建百货门市,约340平方米。1962年,在原址扩建占地6666.7平方米,新建百货门市,约460平方米。1976年,增建门市仓库520平方米。1983年,征地13332平方米,建起棉花收购站。1989年,收购镇办棉油厂(原厂址占地2666.5平方米)。1990年,建职工办公室、宿舍180平方米。至2000年,该社总占地面积达23332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160平方米。
粮站,原址位于镇政府机关南侧。始建于1968年,占地2001平方米,房舍23间。1974年向西扩占土地1334平方米。1992年,增建仓房4间。2000年,迁至金店公路以西,金店二中西北侧,新址占地23302平方米,新建房舍45间,约2080平方米。
集贸市场,金店镇为境内历史上商贸名镇。清代,在此设集。民国时期,以南马道十字街路口为中心,北端设猪市,南端为花市,中间为日杂、百货商店,西端为牲畜交易市场。每月农历逢三、六、九日为集,每年农历三月初六为传统庙会,十月十六日、腊月十三日为物资交流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集市和物资交流大会从未间断。进入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使该镇集市贸易更加繁荣兴盛。1986年,镇政府动员商户投资158万元,政府投入39万元,建起金店集贸市场。该市场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长1200米,门市60个,固定摊点50个,流动摊点120个。主要经营服装、鞋帽、烟酒、茶糖、日杂、百货、饮食服务、农机具维修加工等。另外,在金店南关树林设有仔猪、大牲口和旧机动车辆交易市场。2000年,该市场成交额达400多万元。
供电邮电供电所位于农行营业所西侧。始建于1984年7月1日,占地756.3平方米,建筑面积119.4平方米,辖31个村生产生活用电,管理照明用户9063户,排灌机械井694眼。2000年,配变压器227台,1167千伏安。
邮电所1964年设立,地址在镇政府院内。1998年迁现址,占地1800平方米,建二层楼房1栋,平房5间,共计650平方米,均为砖砼结构。
金融服务农业银行营业所,位于金店南关村西侧,金店中学对面。始建于1989年,占地2666.4平方米,建筑面积1785平方米,其中二层楼房1100平方米,临街门市15间、350平方米,其他附属设施335平方米。至2000年,该所储蓄款余额为3000余万元,累计发放支农贷款近3000万元。
信用社,位于金店村南端,建于1956年。至2000年,占地2333.3平方米,建有二层楼房,临街门市5间,共850平方米。主要经营业务为储蓄存款、小额质押贷款、代发工资等。储蓄存款余额2800万元,累计发放支农贷款2000多万元。
工商管理工商所,位于金店中学南侧。始建于1977年3月,占地533.3平方米,建筑面积80平方米。负责管理108户经商者,其中,日杂百货30户,服装鞋帽25户,烟酒副食17户,饮食服务14户,修理加工12户,其他行业10户。
教育卫生金店中学,始建于1958年,原名金提店初级中学,占地24617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均为砖木结构瓦房。1964年停招初中班,改办邢台地区农业学校,1966年农校停办。1968年开始办高中,改称金店高中。1980年开始招初中班,改名为金店中学。1991年停招高中班。
进入20世纪90年代,学校开始建设楼房。1991年建起西教学楼1栋,2层,700.8平方米。1996年建成东教学楼1栋,2层,963平方米。均为砖砼结构。至2000年,学校占地33250平方米,建筑面积6229平方米。设有高标准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图书室、阅览室。拥有物理仪器180种,918件;化学仪器207种,2019件;生物仪器2002种,946件;文娱器材46种,256件;体育器材37种,414件,250米环形跑道体育场1个。学校藏书近2万册。
金店镇中学,该校前身为金店高级完小,1968年开始在此开办2轨制初级中学。1991年办学规模扩至4轨,占地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均为砖砼结构平房。1993年镇政府投资20万元,在金店南关村西南部、金官公路东侧占地6万平方米,新建校舍24间,计468平方米,成立4轨制金店镇第二中学,同时将原镇中更名为金店镇第一中学。1995年,镇第二中学又增建校舍36间,计702平方米。
1999年按内丘县教文体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规划,将金店镇第一中学并入第二中学,办学规模扩到12轨。是年,投入180万元,新建3层教学楼1栋,1500平方米;3层实验楼1栋,1900平方米;2层教师办公楼1栋,300平方米;2层学生宿舍楼1栋,200平方米。至2000年,学校总建筑面积达8062平方米。按省级二类标准配备了理、化、生实验室,拥有教学仪器500多种,1万多件。装备微机室、语音室各一座。建起120平方米图书阅览室,藏书4万余册。
金店医院,位于金店镇主街东部路南侧,始建于1958年,时有5名医务人员,租用金店村民房行医治病。至1965年,在金店南关村占地约3800平方米,建瓦房3排,27间,计621平方米。1977年,增建医疗用房21间,计483平方米。1993年,新建职工宿舍及病房18间,计414平方米。1996年,又新建医疗用房15间,至此时,总建筑面积达2240平方米,医护人员增加到27名,设门诊、病房、功能科、内科门诊、外科门诊、妇产科门诊、预防接种门诊等。到2000年,新添B超、电视摇控胃肠机、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制氧机、麻醉机、多功能手术床、心电临护等设备。
大孟村镇
大孟村镇位于县城西南部,距县城10千米。其前身为冯村乡,因原乡治所地处煤田塌陷区,于1985年10月,依托东庞煤矿工人村撤乡建镇,改名大孟村镇。此后,原乡直单位跟随镇政府机关陆续迁至此地重建。
1993年,镇政府对镇区建设进行规划,建立街道2条,分别长900米、300米,宽25米,将沥青路面翻新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安装了路灯,修通下水道2000米,开挖排水沟5000米,绿化美化街道1200米。建自来水塔2座,安装供水主管道2000米。
该镇煤炭资源丰富,国家一级企业——东庞煤矿座落于镇区。另有县、乡、村、个人联办小型煤矿20个。
镇区主要商业设施有:商业大厦、购物中心、供销市场、东庞集贸市场等,总占地面积27304.9平方米,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学校5所,医疗单位2个,文化娱乐设施2处。
该镇交通方便,邢台市9路公共汽车每天往返镇区,每隔半小时一趟。各种出租车162辆,可达全国各地。镇区内公用电话12部,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电话1320部。
2000年,镇区面积3平方千米,人口11378人。
镇政府建设1961年,冯村公社在冯村南北街东占地约4000平方米,建设公社机关,时建有平房18间,瓦房24间,约640平方米。1978年,在吴村征地6万平方米,建瓦房28间,伙房和电话室5间,共计772平方米。
1985年3月,在东庞煤矿工人村东200米处,征地8000平方米,建办公楼1834平方米,10月竣工。1990年建东房和主楼南边平房,共计1260平方米,翌年竣工。2000年,建成临街商业楼,1785平方米。
商贸设施供销社,大孟村镇供销社前身为冯村乡供销社,成立于1952年,占地14652平方米,建砖木结构瓦房或平房1008平方米。1985年迁至大孟镇,占地11333.9平方米,建筑面积1260平方米。1999年3月,占地2005平方米,建成大孟镇供销社市场,建筑二层门市部2940平方米,可容纳34个经商户。至2000年总建筑面积达4200平方米。
粮站,该粮站原称冯村粮站,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建站初期租赁民房12间,占地约300平方米,房屋面积约130平方米。1958年后,迁址冯村,占地6000平方米,建粮仓与办公用房850平方米。
1988年,从冯村迁至大孟村镇政府东侧,更名为大孟村镇粮站,占地约7800平方米,建粮库8个,1436平方米砖木瓦房。二层办公楼1栋,504平方米,其他附属设施200平方米,共计2140平方米。2000年,更名为大孟镇国有粮站,库存达5500吨,年交易量2500吨。
集贸市场,1986年8月,大孟村镇工商所与冯唐村投资20万元,合建东庞集贸市场,占地10771平方米,建筑面积1326平方米。1995年,增加投资85万元,对市场进行扩展,增加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至此,东庞市场建有门店55个,固定摊点145个,货棚504平方米。2000年,贸易成交额达550万元。
供电邮电供电所,冯村供电所位于大孟村镇政府东侧路南。1986年8月,在宋村占地408平方米,建平房18间,约262平方米。1999年,在镇政府东侧路南征地1350平方米,建二层办公楼一座,560平方米。该所管理31个村生产生活照明,机械动力用电。2000年,高压主干线路71.13千米,低压230.021千米,配变压器294台,45333千伏安。
邮电所,大孟村镇邮电所始建于1986年,原址位于镇政府院内西侧,占地240平方米,建有平房7间,126平方米。1998年9月,邮政与电信分离,但仍同一个院落办公,房产属邮政。同年11月,迁至镇派出所以东100米处。至2000年,占地2211平方米,建筑面积909平方米,其中,北楼435平方米,南楼412平方米,平房62平方米。均为砖砼结构。
金融服务大孟镇村营业所,1979年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建制,同年成立内丘县农业银行冯村营业所,时有平房10间,约145平方米。1985年,迁至镇政府东侧。1987年更名为大孟镇营业所。1996年,10月占地1333.4平方米,建5层办公楼,560平方米。主要开展全国通存通兑,电子汇兑,抵押贷款等业务。2000年,被河北省分行授予“全省先进存款单位”。
大孟村镇信用社,前身为冯村信用合作社,始建于1962年,地址在冯村,占地160平方米,建瓦房60平方米。1985年,迁至东庞煤矿工人村镇政府东边。1987年更名为大孟村信用合作社。1995年,迁建于今址,占地4936平方米,建筑1368平方米。2000年5月,实行微机化管理,年底存款余额为4900万元,贷款余额3300万元。
工商税务工商所,大孟村镇工商所成立于1984年,租赁大孟村镇联运公司房屋办公。1968年8月,在东庞集贸市场北侧,占地340平方米,建平房10间,150平方米。
国税所,大孟村镇国税所原称冯村税务所,始建于1984年9月,租赁大孟镇联运公司房屋办公。1985年,在镇政府北侧建所,占地875平方米,建筑270平方米。1993年,扩建新房40平方米,建筑面积增至310平方米。1994年,税务系统机构改革,9月国、地税分设办公,地税所迁出。1999年3月后,先后将官庄、金店税务所并入。2000年,完成税收556万元。
地税所,1994年8月以前,与大孟村镇国税所合署办公。9月,国、地税分家,成立大孟村地税所,迁入镇政府东北角小院,占平房4间,约50平方米。1995年10月搬出新建,占地约600平方米,建房460平方米。2000年,完成税收1260万元。
派出所大孟村镇派出所成立于1982年5月,原名冯村派出所,占房3间,40平方米。1985年9月,随镇政府迁至东庞煤矿工人村,并更名为大孟村派出所。1987年,改建为独门独院。1996年,达到“五小工程”标准(即:健身房、小食堂、小浴室、小菜园、娱乐室)。1997年春,占地1200平方米,建起3层办公楼1栋,450平方米,同年12月迁入。2000年,又建二层办公楼1栋,250平方米。2000年,实际占地达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720平方米。
教育卫生大孟村镇第一中学,前身为大孟村镇中学,位于大孟村镇政府东邻,始建于1986年,占地6000平方米,建校舍65间,980平方米。为双轨制中学。1996年3月,在东庞煤矿至京广公路东煤专用线路北。内大公路东侧征地3万平方米,新建三层教学楼1栋,平房两排,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至2000年,按国家二类标准配备了理、化、生实验室、音美器材室、体育器材室、建起卫生室、图书阅览室,藏书近2万册。
追光小学,系内丘县第一所私立小学。始建于1993年9月,占地2000多平方米。1994年,扩建教师办公室2排。1995年,增建2排平房,6个教室。1997年,新建教学楼1栋,学生食堂1座。1998年,又新建学生宿舍楼1栋。至2000年底,总占地面积达9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
育才学校,是一所九年制私立学校。位于大孟村镇政府东侧。始建于1995年10月。建校初占地666.7平方米,建平房500平方米。1996年,建教学楼1栋,200米跑道操场1个。1997年7月,征地1万平方米,增建教学楼1栋,8个教室。1998年7月,新建学生宿舍楼1栋,教学楼1栋,开始招初中班。1999年7月,新征土地26668平方米,新建教学楼、实验楼各1栋,操场1个,并有实验室、仪器室和微机室。2000年7月,又建教学楼1栋,启用计算机教学管理。至此,学校总占地面积达36668.5平方米,建筑面积达4882平方米。
东方中学,是省教育厅批准的县内第一所初、高中兼有的私立中学,创建于1997年,位于东庞煤矿生活区西侧路北,占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2000年,建有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和电教室。
宏达小学,私立宏达小学创建于1998年8月,占地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1999年8月,扩建校舍400米,开始办学前班。2000年底,占地增至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
大孟村镇卫生院,成立于1967年6月,原址在冯村。1986年,迁至镇政府东150米处,占地1667.7平方米,建筑面积480平方米。1998年,购置多参数监护仪1台。1999年,更换200mAX光机1台。2000年4月,扩建病房384平方米,新增床位12张。同年10月,竣工并投入使用,并购置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大型B超1台。
第三节 农村建设
村庄构成
内丘县地形地貌差异很大,村庄组成类型多样,大体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山区地带。特点是由几个或十几个独立的村庄点组成,一个点由一户或数户农户居住,这些散布在山涧、树林的点组成一个自然村庄,再由几个靠近的自然村庄组成一个行政村。此类村庄大都是旧社会的垦荒者定居下来形成的,约占全县村庄的18%。第二种是丘陵地带的组合型村庄。特点是片状布局,一个村庄分成几片建设,每片是一个自然居住区,共同组合一个村庄。此类村庄约占全县村庄的28%。第三种是平原地带的集中型村庄。特点是整个村庄的建筑集中,布局紧凑,房屋成行,街道明显,组成较为庞大的集体住宅区。这类村庄约占全县村庄的54%。
农宅建设
20世纪70年代以前,内丘县平原农村住宅多为四合院,东西南北屋俱全。一般,正房坐北朝南,其他屋为配房,配房略低于正房。房舍结构多为平房,墙体多为里坯外砖、砖垛坯心或石基土坯结构;屋架多为木制,通常以弯梁、直柱、圆檩、方椽、苇箔为理想用料;屋顶多为砖渣、煤渣或河沙掺白灰筑成。门楼普遍为斗拱或燕窝式,其设计和建造多不讲究,不少农户只有街门没有门楼。一些四合院前或后设有“居联”,四周用粘土或砖石筑墙围起,在居联内栽树、养猪、建厕所、存放柴草等。山区丘陵区,多数农舍墙体多以石垒到顶,也有砖石结构(即前墙为砖砌,后墙及侧墙为石垒)。屋架与平原无差异。屋顶多为谷秸和泥铺顶,再以石板盖顶。山区部分住户不盖配房,不垒围墙,不建街门。
20世纪80年代起,农村建房速度加快,质量明显提高,在抛弃土坯房、石头房后,又开始摆脱卧砖到顶四角齐式的旧模式,向新样式发展。新建民房开始使用钢筋混凝土,墙内加圈梁,房顶用水泥四孔板,房屋挂嵌檐,带耳房,大玻璃窗,连门窗,有的室内仿单元式楼房室内居室建筑。建筑材料开始用大理石、马赛克、瓷釉砖、涂料等。部分富裕的农民开始盖二层小楼,向更多层次发展。20世纪90年代,农村住宅建设向大客厅小居室方向发展,一般跨度为9米左右,内设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至2000年底,平原各村主要街道多为柏油或水泥硬化路面,多数村已直通油路。全县309个村全部通上电话。
公共设施
20世纪50年代以前,农村公共设施主要有庙宇、祠堂,个别村建有戏楼、桥和塔,多为砖、石、土、木结构。街道多随自然地势而建,一般村庄都有一条或数条大街与多条巷道。平原村庄大街走向较直,宽窄均匀;村庄巷道宽窄不一,有直有曲,皆为沙土路面,往往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山区丘陵村庄街巷走向弯曲,高低不平,宽窄差异明显,皆为碎石铺路,多不宜行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庙宇、祠堂逐年废弃,农村陆续建起学校、办公室、集体仓库,牲口棚、代销点、医疗室、面坊、油坊、粉坊、花坊和豆腐坊。有些村还盖了敬老院、幼儿园、戏院和俱乐部。
20世纪60年代,农村普及用电,村村装有变压器、扩音器,小喇叭通向千家万户。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平原村庄兴起建水塔、安水管,家家用上自来水。20世纪80年代,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电话,户户有电视。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县有80%的村铺设了沥青或水泥路,45个村建起了二层以上教学楼。至2000年,全县农村公益设施总建筑面积达24万多平方米,比1949年增加了12倍以上。
村庄规划
县内村庄规划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1957年,筹建石河、马河水库,对搬迁新建村庄的小石河、新石河和马河,进行了规划建设。1963年,金店镇小辛旺村被洪水冲毁,在村原址重新进行了规划。同年4月,把受北岭水库区域威协的下田庄村规划重建到北岗。20世纪70年代,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柳林乡下马庄村规划建立新农村。1976年,白塔村规划建设新农村;翌年又建起二层办公楼一座;1979年,建起二层居民生活楼三排,共250间,新盖瓦房180间,70%农户住进了新房。20世纪80年代后,对煤矿塌陷区需要搬迁的吴村、冯村、北良、西庞、西庞南街、胡里、东庞前街、东庄、北庄等村进行了规划重建。1994年,全县开展建设小康村活动。是年7月,制定出“村镇建设小康标准”,对农村居住环境、住宅建设、街道胡同、公益设施、供电供水、卫生绿化等七个方面作了具体规定。此后,为控制占用耕地建房,坚决消除“空心村”,县土管局对全县各村庄的面积进行统一测量,划定红线控制。
迁建新村
1957年9月,为兴建石河水库,县决定石河村搬迁。原村一分为二,其中36户、144人迁至该村北岗上,取名小石河村;44户、176人迁至永安村西北,取名新石河村。次年底全村搬迁完毕。国家为迁村拨款4.05万元,搬迁后,国家于1961年拨款0.8万元为小石河村修建交通桥一座,以解决迁后交通不便问题。1962年国家又拨款20余万元,对被库区淹没的原516亩水浇田、110亩苇田、2230棵果树、421眼水井等所造成的损失予以补偿。
1958年因兴建马河水库,县决定将位于河道旁的马河村迁到库区北岗上,规定新房每间补助50元,国家拨建房款7.4万元,至1959年6月底全村搬迁完毕,共迁184户,804口人。为改善马河村迁后的生产条件,1982年国家又向马河村拨款30余万元。
1964年1月10日,小辛旺村因1963年水灾房屋倒塌,经邢台专署民政局批准,在原村北重建新村。
1964年4月,县根据1963年洪水对北岭水库区域淹没情况,决定将上游下田庄村迁至库区北岗上。国家拨款3.4万元,每人按0.85间房建设,每间补助200元。是年底,有三分之一户搬迁完毕,其余在1977年北岭水库除险加固时完成搬迁,搬后新村取名新田庄。
1977年,在永安村西南规划了该村的新村建设。此次拆迁没有达到规划要求。
因东庞煤矿开采,1984年初,吴村开始向原村东南600米处搬迁,当年10月搬迁结束,共迁450户,1524人;1987年7月开始,冯村向原村西北方向1200米处搬迁,于次年6月搬迁结束,共迁334户,1174人;1989年12月开始,北良村向其村南900米处搬迁,共迁340户,1320人;东庞前街于1995年开始向原址西北方向1500米处搬迁,当年12月底结束;东庞北庄1997年4月开始向原址西北方向1500米处搬迁,同年9月中旬搬迁结束;东庞东庄1998年6月开始向原址西北方向1500米处搬迁,1999年12月份结束。东庞三村原址相连,搬迁后新址又相连,主街道宽12米,次街道宽7米,正房均按坐北朝南的习惯建造。每排房前均有巷子一条。新村辅助建设还有村委办公楼、影剧院、教学楼、幼儿园、供销社、卫生院、面粉加工厂等。
1995年,为开采西庞及西庞南街村址下煤炭,开始迁村。新村址位于原村西南方向2.5千米处,距镇政府5000米。西庞南街新村占地100亩,比原村少占地30亩,新建房116户,2.32万平方米,均为砖砼结构。新开街道3条,有2条长200米,宽12米,一条长300米,宽12米。均为1996年铺成水泥路面。安装路灯15盏,建水塔1座,容积30立方米,铺主管道700米。建村办公楼1栋,占地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2层,18间。建学校1所,占地6000平方米,建校舍1000平方米。能容纳400名学生就读。2000年,全村116户,全部安装有线电视。
西庞新村占地380亩,比旧村少占地80亩,建新房380户,7.6万平方米,均为砖砼结构。新修街道3条,南北街1条,长600米,宽22米。东西街2条,均长460米,宽22米。1997年铺成水泥路面。安装路灯58盏,建水塔1座,容积50立方米,铺主管道2000米。建村办公楼1栋,占地2668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3层,30间。建学校1所,占地6500平方米,建校舍1000平方米。能容纳400学生就读。2000年,全村90%的户安装了有线电视。
1998年,由于开采胡里村址下储藏煤炭,开始拆除旧宅,迁至新村。新村址位于原村东南方向50米处,距镇政府6000米。新村占地778.8亩,比旧村少占地141.2亩,建新房665户,1.33万平方米,均为砖砼结构。新开街道6条,其中,东西街3条,南北街3条,东西街长1059米,主街宽15米,副街宽12米。南北街长483米,主街宽15米,副街宽12米。建水塔1座,容积50立方米,铺主管道5000米。安装路灯170盏。建学校1所,占地1万平方米,建教学楼一座,1680平方米,容纳600学生就读。
第一节 防洪蓄水工程
河道治理
由于内丘县历史上旱涝灾害频繁,主要以旱灾为主,为抵御水、旱灾害,历代政府曾组织民工兴修过一些防洪和蓄水设施。明崇祯三年(1630),知县雷鸣时为防小马河泛滥,曾动用民力在铁顶墓筑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进一步保证度汛安全,人民政府组织民众多次修建防洪工程,对河道进行大规模治理。
小马河治理该河发源于境内南赛乡太子岩东侧,自西向东穿过京广铁路后出境流入隆尧县境,内丘县流程35.3千米。
1963年8月,境内降特大暴雨,山洪暴发,小马河洪水漫溢,河道渲泄不及,泛滥成灾。1964年春,县组织沿河社队群众,清淤河槽,调顺河道。并在下游金店公社境内修筑护村堤埝。堤埝标准为底宽13米,顶宽3米,高2.5米。参加筑坝的大辛旺、小辛旺、滩里、常丰、大垒东、小垒东、前夏侯、大辛庄、小辛庄、后河、张家屯、杓子屯、侯文孝等14个村的干部群众,从河内取土填筑护河埝,浆砌石护坡,历时两个多月,共建堤埝长18733米,完成土石方102.5万立方米,用工5.3万工日。
河道治理后,河床宽100~200米,纵坡3/1000米,过水深2.3米,最大行洪流量每秒达860立方米,达到20年一遇行洪标准。此工程内丘县投资3万元,国家投资15.6万元,补助粮食7.9万公斤。
1999—2000年,共计投资95万元,修复加固堤坊6600米。
李阳河治理该河发源于县境内南赛乡花沟村及临城县东代社村。自西向东,穿过京广铁路后出境流入隆尧县境,县域流程长9千米。
1963年8月特大洪水,使李阳河铁路以东河段漫溢决口,造成沿河两岸16个村被冲淹,损失严重。李阳河在洪流冲刷下,北光和河巨铺两段河槽北移,河底被泥沙淤高,超出河岸,洪水渲泄受阻,泛滥成灾。
1964年春,内丘县组织李阳河沿岸16个村的500余名干部群众,挖除河底淤积物,疏整北光段河床200米,由原河床宽30~50米开宽至50米。修筑高3米,厚0.3米的砌石护坡1.34万米。共完成土方8万立方米,石方400余立方米,用工6万工日,国家投资4.9万元,补助粮食2.25万公斤。治理后河道纵坡1.5/1000米,过水深2米,可渲泄50年一遇洪水。
2000年,投资71万元,组织沿河群众,对河道堤坊进行了加固修复,共计6处,4500米。
山区支流治理县境内西部山区獐獏乡和侯家庄乡境内,有泜河发源支流和白沙河发源支流。历史上从未经过治理,均为天然河道,行洪能力低,沿河两岸村庄常受洪水冲袭之害。县人民政府对两河的治理工作非常重视,1957年组织当地群众在两河中修筑石坝13座。其中泜河支流8座,白沙河支流5座,总长1.35千米,使两河得到初步治理。
1978年,县人民政府加强了对山区建设的领导,广大干部群众采取修筑顺水石坝和拦河石坝等工程措施,对两河进一步进行了治理。1978—1982年,白鹿角乡干部群众在白沙河北支流上游修成一条长3500米、高2米、宽3米的顺水石坝;侯家庄乡白塔村干部群众在白沙河支流修筑了一条长2500米、宽4米、高3米的顺水石坝;獐獏乡獐獏村和南獐獏村联合在泜河支流修成一条2500米、宽4米、高2米的顺水石坝。
1982年7月下旬至8月初,山区降暴雨,治理工程发挥了很大作用,河道两岸人民未受灾害。之后,对这两河上游支流继续进行治理。截至1985年,两河上游支流共修建挡水坝23道,全长1.7千米。这些工程的建设,为保障两岸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库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政府充分利用西部山高谷深,沟壑交错的地势,投资兴建大批水库工程。20世纪50年代中期,根据省政府提出的“从流域规划入手,采取治标治本相结合”的水利建设方针,1956—1960年,相继修建了北岭、马河、马庄、石河等4座中、小型水库和16座小(二)型水库,总蓄水量为1426万立方米。既拦蓄汛期洪水,减少水患,又为农业灌溉提供了水源,形成了一个防洪和蓄水灌溉的工程体系。
马河水库是内丘县境内唯一的一座中型水库。位于县城西南12千米处小马河上游。水库大坝座落在柳林乡近郎村东1.5千米处,控制流域面积94平方千米,占小马河流域面积的33.8%。
1958年5月,完成对水库的勘测设计。是年冬,动工兴建。1959年9月完成主体工程,1960年投入使用。总投资79万元。
1963年8月,县境内发生特大洪水,马河水库西副坝两处决口。1965年11月—1966年12月对水毁工程进行了恢复。1976—1977年,县水利局根据省水利厅新定标准对马河水库进行加宽加深溢洪道,提高防洪标准的设计与施工,1982—1983年,又进行了加固施工。
该水库初建、恢复、加固工程共完成土石方117万立方米,用工135万工日,投资172万元。
工程现状指标:总库容2445万立方米,兴利库容830万立方米;大坝高度20.1米;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设计,1000年一遇校核。工程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效益。自运行以来,已累计灌溉农田32万亩。
1996年8月1日经过洪灾考验。1997年4月投资328万元,对大坝进行了防渗加固,对放水洞进行了改造加固。该工程国家投资260万元,地方自筹68万元,完成工程量14.39万立方米。
北岭水库位于内丘县城西北8千米处,李阳河北支流上游。是当时邢台地区修建的第一座水库。该水库控制流域面积75平方千米,是一座以蓄水灌溉为主的小(一)型水库。
该工程于1956年初动工兴建,1957年5月建成。大坝为均质土坝。水库建成后又分别于1965年和1976年按照省水利厅指示,对水库大坝进行了加深加宽溢洪道,提高防洪标准的设计与施工。截至1993年底,初建、扩建和加固共完成土石方10万立方米,总投资37.70万元。
工程现状指标:总库容177万立方米,兴利库容61万立方米。坝高11.9米。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设计,500年一遇校核,可灌溉农田1.3万亩。
石河水库位于内丘县城西10千米,李阳河南支流上游。控制流域面积277平方千米,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效益的小(一)型水库。因位于柳林乡石河村而得名。1957年11月动工兴建,1958年7月竣工。大坝为均质土坝,长390米。
1976年及1977年对该库进行了扩大标准的设计和施工。截至1993年底,石河水库工程共完成土石方16.54万立方米,用工233万工日,总投资60万元。
工程现状指标:总库容39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39万立方米,坝高18.5米,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设计,500年一遇校核。
马庄水库位于县城西北9千米,李阳河北支流上游。控制流域面积16平方千米,因建于五郭店乡马庄村西而得名。
该库由县水利局设计,于1957年9月动工兴建,1958年6月完成主体工程,1959年竣工。大坝为均质土坝。截至1994年底,修建马庄水库共投资11.98万元,完成土石方8.3万立方米,总用工15.4万工日。
小型水库县域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共建小型水库30余座,大部分位于丘陵干旱地带。此间由于只重数量,忽视质量,一些水库建成后未能发挥效益,或被洪水冲毁倒坝,或成为病险库。1980年,根据水电部规定标准,对水库进行核查,全县共有小(二)型水库16座,其中土坝12座,石坝4
工程现状指标;总库容188万立方米,兴利库容92万立方米,坝顶长150米,宽3米,大坝高13米,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设计,500年一遇校核。
马庄水库自运用以来,自流灌溉822亩。座。总库容量为278.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02.2万立方米,年均实灌面积5350亩。到1981年底,经初建、续建、加固等各项施工,修建16座小(二)型水库,共完成土石方33万立方米,总用工38.4万工日,共投资43.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4万元,内丘县群众和集体自筹19.4万元。
石关水利工程石关水库是个两上两下没建成的水库。其坝址在獐獏乡石关村东1000米处。工程设计总库容1470万立方米,坝高38.2米,宽4米,坝顶长223米,灌溉能力4万亩。工程规划为灌溉、防洪、发电为一体的中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为110平方千米。
1970年初完成勘测规划和设计任务,10月破土动工。时内丘县白鹿角、侯家庄、獐獏、南赛、杨庄、柳林、和庄等7个公社的民工参加了施工。1972年9月因自筹资金困难而停建。当时已投资32万元。
1978年10月,工程复工,主要进行明渠开挖、闸涵建筑、坝基开挖回填等施工。
1979年10月,因被列为缓建工程再次停建。此时工程已完成干渠开挖10千米,明渠开挖土石方3.2万立方米,建成闸涵建筑物34座,完成浆砌石方1万立方米,坝基开挖5.2万立方米,回填基坑三分之二。
从1970年10月到1979年10月,近10年时间,工程两上两下,出动民工最多时达1500人。两度施工共投资158万元,其中国家补助92万元,县自筹66万元。由于工程半途而废,效益全无。
塘坝塘坝为小型蓄水工程,蓄水量在10万立方米以下,通常建在山区丘陵沟川之狭窄处。投资小,用料方便,施工简单,见效快。
1957年,在全民大办水利时,开始在山区建设塘坝。到1985年底,共有塘坝302座。另有小坑塘771座,共计1073座,蓄水能力246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5万亩。2000年,全县建设塘坝增至416座,小坑塘926座,共计1342座,蓄水能力315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3万亩。
第二节 井灌工程
水井
砖石井一般由人工挖掘而成。用砖砌成的井称砖井,用石块砌成的井称石井,砖井多打在平原地区,山区丘陵大部分为石井。井的位置一般选在村内交通便利之处,或在河沟旁边,也有少数富裕户在自己院内打井。打井时先由人工挖井筒,边挖边用筐将土取出,挖至含水沙层时,再用栲栳淘水,用筐抬运出沙,当井水淹没栲栳时,井即挖成。然后将井壁、井台用砖石砌好,即可使用。
民国19年(1930),县内已有砖石井267眼,井深一般在7~10米,用辘轳提水,供人畜饮用。在耕种季节,可由人担畜驮至田间进行点种。也有少数浇地井,一般每眼可浇田5~30亩。1945年,人民群众多打凿挖掘农用砖石井灌田,以发展生产。至1949年,全县已有砖石井6943眼。1949年后,广泛开展田间打井,扩大水浇地面积。1950年,人民政府号召打井,县农建科具体负责打井工作,贷煤给乡村群众烧砖砌井,当年打砖井173眼。1955年实行合作化,打井定指标,一度出现求指标不求质量,盲目打井现象。1957年中央提出“书记动手,全党办水利,开展全民性打井运动”的口号,全县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打井近200眼。1958年,中共内丘县委提出“打井要群策群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要破除迷信,就地取材,大打人民战争”,每个村都明确打井任务。全县掀起了群众性打井高潮,群众拆除破庙之砖用于砌井,但打井用砖远不能满足要求。在经济困难,无钱烧砖打井的情况下,群众只有将自家的鸡舍、猪舍等拆除取砖砌井。
1955—1966年,内丘县砖石井建设速度较快,最高时达到8040眼,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打井重数量、轻质量等盲目打井现象,有的井从一打成就无效益,有的使用不久即报废。随着机井建设的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群众已很少再打砖石井。同时,旧有砖石井因年久失修,地下水位下降而不断报废。到2000年底,全县可用砖石井仅有千余眼。
机井为人工机具(人工机井架)或钻机钻凿的,分深、中、浅三种。在平原区,井深大于50米的为深井,小于50米的为浅井,介于二者之间为中井;山区丘陵,大于70米深的为深井,小于70米的为中浅井。境内平原区建有深、中、浅3种机井,口径一般在40厘米左右;山区丘陵多为浅井,口径一般在50厘米左右,并有部分口径大于1米的大口井。
1955—1959年,全县平均每年打浅井27眼。1959年底,共有浅机井134眼,平均万亩耕地占有机井3眼。机井提水工具一般是3~4寸普遍式离心泵配锅驼机。
1960—1969年,机井已在东部平原区普及,村村有机井。1969年,全县拥有机井1660眼,是1959年的12倍。此期平均每年打井175眼,其中钻机打井占10%左右。动力抽水机械已基本在全县普及,提水工具一般是3~4寸普通式离心泵配锅驼机、煤气机、柴油机和汽油机等动力机器。
1970—1980年,开始钻打深机井,开发深层地下水。1972年,在省地质队协助下,首先在十方、胡里、吴村、西庞等村打出300米深机井,当年全县打深机井12眼。
1980年,全县共有机井2746眼,平均每万亩耕地占有机井65眼。此期由于水位下降,一般采用离心泵下卧,或利用深井泵作提水机械,以柴油机、电动机为动力。
1982—1994年,重点狠抓机井配套管理及防渗节水,严格控制深机井的发展,控制地下水位下降。1982—2000年,全县平均每年打机井220眼,配套率为95%。同时改造旧机井266眼。2000年底,全县机井保有量2985眼,平均每万亩耕地占有机井76眼。提水设备一般采用6~8寸离心泵、深井泵和潜水泵,以柴油机、电动机为动力。井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3万余亩发展到2000年的23.2万亩。
提水机具
内丘县提水工具发展基本经历了辘轳、水车、水泵三个阶段。
辘轳由石制或木制支架、横轴、辘轳头、辘轳把、井绳和栲栳(柳条编制的水桶)组成。其绳索盘绕于辘轳头,两侧各系一只栲栳(有的一侧系栲栳),摇动辘轳把,使栲栳一起一落,可汲取井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县内砖石井尚普遍使用辘轳提水。后来水车的使用,辘轳逐渐在提水灌溉中被淘汰,而主要用于饮用水井。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农村自来水的广泛使用,辘轳被淘汰。
水车内丘县使用的水车有两种,先是八挂斗水车,后为五轮水车。20世纪40年代中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内丘县就有水车的使用,当时为八挂斗水车,该水车由横轮、竖轮、铁棍(木板)连结的梯形水斗组成,提水时人力或畜力拉动横轮,横轮带动竖轮和竖轮上的水斗将水提出。1952年,开始推广使用新式五轮的水车(又称小齿轮筒子水车),该水车由铁架、传动齿轮、水轮、铁链、皮线、白铁筒、水簸箕、推(拉)杆组成。提水时,通过推(拉)杆驱动传动轮,使穿过水筒的铁链循环上升,由皮线封闭的水筒(下端在井水中)将水提出井口,井水经过水簸箕流入垄沟,水车可借用人力或畜力提水,与辘轳相比,有省力和提水量大的优点。20世纪60年代,随水泵的大量使用,水车逐年减少,后淘汰。
锅驼机1952年春,内丘县购进2台7马力卧式锅驼机,首先在金店、邓村两个合作社使用,为内丘县使用动力排灌机械之始。
水泵1955年,内丘县始购置SSM100型离心式水泵3台,由锅驼机作动力带动。由于水泵提水效率高于以前所有提水工具,困此很快得到推广。1966年,机井数量大幅度增加,水泵随其亦大量增加。1982年后,地下水位逐年下降,离心式水泵又随之逐年减少,同时潜水泵逐渐增加。1994年,全县有各种水泵4090台,2000年全县水泵共有6325台。
第三节 饮水工程
内丘县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西、中、东部的饮用水源的差异很大。西部山区以河川基流为主,中部丘陵区以拦蓄雨水为主,东部平原区则以井水为主。饮用水量差异更大,平原区水量充沛,西部山区和中部丘陵区饮水困难,尤其是中部丘陵区,缺水问题极为严重。
1949年以前,劳动人民为了生存,根据不同的水源和水量,兴修了一些引水和开发水源工程,如平原地区的土井、砖井,山区的大口井等。但由于这些工程修建零碎,不成规模,加之连年战乱,饮水设施年久失修,破坏严重,人畜饮水仍非常困难,一遇旱年,饮水即成为最大的问题。山区、丘陵有80%的村庄的群众要往返几千米,到有水源的地方取水维持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缺水地区人畜饮水十分重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县乡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帮助山区群众搞小型蓄水工程,解决部分村庄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1970年后,由于连年干旱少雨,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加之原有水利工程年久失修,破坏严重,使山区一些村庄的人畜饮水受到严重威胁。有63个村为缺水村(计有7009户,32107人,大牲畜4991头)。1978年后,人民政府加强了对人畜饮水工程建设的领导,发动群众,广辟水源,兴修饮水工程。到1981年,共完成饮水工程43项,其中修小水库1座,打深机井21眼,建引水管道14处,建扬水站1处,塘坝5座,大口井1眼,解决38个村的2913人、532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到1994年底,共打饮水水井77眼,大口井12眼,截潜流、扬水点、水池共77处。在獐獏、侯家庄一带建水窖600个,改善了人畜饮水的困难状况。1994年后,由于水土流失仍在不断加剧,又有部分村庄出现人畜饮水困难。1995—2000年,共投资300多万元,在150个村庄(多为山区、丘陵地区)开展了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到2000年底,已有89个村解决了人畜饮水的困难问题。
第四节 引水灌溉工程
北岭灌区
位于太行山区东侧缓丘陵地带,土质为沙壤土和粘壤土。该区地下水位较深,井灌困难,仅有东部靠李阳河支流河岸的一小部分地块可打井灌田。1957年开始建设北岭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3万亩,干渠引水量为每秒1立方米,可灌溉五郭店乡11个村的1.3万亩农田。
北岭灌区建设大致分为初建、恢复和完善三个阶段。初建阶段1957—1962年,主要进行了干支渠开挖及初步配套工程;恢复阶段为1963—1964年,1963年灌区工程遭到水毁破坏,1964年完成了水毁工程的恢复;完善阶段是在1965—1980年,1968年和1980年两次对灌区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防渗配套工程的修建,其间,小规模的维修和配套工程不断实施,使灌区功能日臻完善。恢复和完善两个阶段共投资19.50万元,完成工程量27.24万立方米,总用工12.83万工日。
北岭灌区有干渠1条,长5300米;支渠4条,一支渠长3450米,二支渠长2580米,三支渠长3423米,四支渠长4772米。1979—1980年将干渠全部修成防渗渠,灌区配套面积达1万亩。该区有建筑物191座,其中渡槽15座,引水闸4座,扬水点10处,节制闸、泄洪闸22座,隧洞10处。北岭灌区自1958年至1979年的21年间,累计灌溉有效面积为14.22万亩,总灌溉水量3984万立方米。
马河灌区
1958年9月以马河水库为引水枢纽工程的马河灌区开工兴建。1959年冬基本建成,后经完善,于1960年冬开始灌溉农田。
马河灌区的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8—1963年,该区主要进行干渠开挖和初步配套,完成投资4.5万元,用工17.47万工日。第二阶段1964—1978年,其中1964年和1965年对灌区水毁工程进行恢复,1966年11月—1969年5月进行了支渠土方开挖和配套等扩建工程。该阶段完成投资12.25万元,用工13万工日。第三阶段为1979—1980年,进行了干渠全部防渗和支渠部分防渗,完成投资30万元,用工21.29万工日。
马河灌区控制大孟村、永安两个乡镇、27个村的耕地,灌区北至内白公路,南至胡里村南的岗坡地,东至京广铁路,西至西丘娘娘岗。灌区内地形呈西高东低,地面坡度在1:50~1:200之间。整个灌区处于太行山东侧缓丘陵地带,土质以沙壤土为主,以种植小麦、棉花、玉米为主,其南部有一部分沙地,是花生主产区。
马河灌区建有总干渠1条,长100米。南干渠2条,共长6990米,另建支渠3条,共长19550米。北干渠1条,长2153米,另建支渠4条,共长12600米。南干渠控制灌溉大孟村镇的西庞、冯村、北良、北良屯、南石庄、二十里铺、胡里、马村、十方、吴村、宋村、冯唐、大孟村、都城铺等14个村的耕地;北干渠控制灌溉内邱镇的东庞北庄、东庞东庄、中程村、北程村、南程村、前表山、后表山、后鲁亭、南永安、北永安、西永安、新石河、西丘等13个村的耕地。
灌区现有渠系建筑物189座,其中渡槽5座,干渠引水闸56座,扬水点10处,节水闸、泄洪闸49座,隧涵洞1处。灌区原设计灌溉面积5.4万亩,干渠引水能力每秒1.491立方米。但实际灌溉面积最大为4.1万亩。1980年进行水利工程“三查三定”时,根据马河灌区历年平均灌溉面积在2~3万亩的情况,核定其灌溉面积为2.7万亩。
马河灌溉区自1960年运行以来,发挥了较大效益。在1960年前,灌区内水浇地主要靠井灌,灌区运用后发展为井渠双灌,扩大水浇地面积2.55万亩,水库蓄水量丰富时以渠灌溉为主。自1960年以后,总灌溉用水量3260万立方米,其中1972—1978年期间为2912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1.7万亩,灌溉30.35万亩次。1979年实施渠道防渗后,灌水定额由从前的每亩100立方米减为80立方米。
石河灌区
以石河水库为引水枢纽的石河灌区工程始建于1958年,建成于1959年。灌区设计灌溉面积2.6万亩,实灌面积0.957万亩。1980年水利工程“三查三定”时,核定其设计灌溉面积1.0万亩,实灌面积0.7万亩。
石河灌区建设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8—1962年,该阶段完成了干渠开挖以及3座渡槽和3个跌水的建设;第二阶段1964—1980年,该阶段中,恢复了1963年水毁工程,并进行扩建;第三阶段1981—1982年,对灌区进行防治配套工程。其中第二和第三阶段投资3.12万元,完成工程量3.177万立方米。
石河灌溉区灌溉杨庄、永安二个乡7个村的耕地,其主体工程有干渠1条,长4000米。支渠3条,其中一支渠长800米,二支渠长6500米,三支渠长3000米。
石河灌区共建有渠系建筑物146座,其中渡槽3座,跌水8处,引水闸、节制闸30处,扬水点8处。
石河灌区在实际运用中,从未达到设计灌溉面积,历年来最大有效灌溉面积仅达0.9万亩。截至1981年,灌区总灌溉用水量1855万立方米。
北水南调
工程位于县域五郭店乡北部。在西邵明、东瓷窑沟建立永久性的供水源地,并将水南调,以解决该乡8个村人畜饮水困难和农田灌溉。
工程设计由县水利局完成。1988年经省水利厅批准,列入1988年度和1989年度基建计划。核定工程总投资131万元,其中国家拨100万元,县自筹31万元。
1988年10月工程动工,1989年12月10日竣工。该工程共完成机井配套8眼,安装变压器5台,架设高、低压线5000米,开挖干渠4500米(其中暗渠1275米),浆砌石防渗3200米,建铸铁管渡槽2座,跌水5处。完成土方5000立方米,石方3600立方米,砌石3000立方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200立方米。工程总投资132.72万元,用工1.2万个工日。
该工程建成后有效地缓解了五郭店乡北障镇、五郭店、胡家庄、史村等村的干旱缺水问题,可扩大水浇地面积1.4万亩。
西水东调
主体工程位于内丘县大孟村镇十方村,旨在利用东庞煤矿在十方村所打6眼探测井作为机井群,并将水向东调往胡里、马村、北良屯等一带,以解决该地区干旱问题。
1990年10月动工兴建,1991年11月竣工。完成的主要项目有机井配套6眼,干渠开挖4.5千米,其中浆砌石防渗1000米,跌水5处,导虹吸1处,水闸2座,水池6个,并建有管理所。工程总投资97.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60万元,自筹37.5万元。
西水东调工程扩大水浇地面积0.8万亩。1992—2000年累计灌溉农田6.3万亩次。
截潜流、扬水站
截潜流是在山区搞的地下小水利工程,即在河道内修建地下挡水坝,截住潜流,抬高水位,引水灌溉。1977年全县有73处,1985年239处,1994年510处,2000年发展到580处,可灌溉耕地1.1万亩。
为浇灌山区、丘陵高台耕地,修建扬水点,引水上山,以扩大水浇地面积,1957年高望村首先建成扬水站1座,配有锅驼机1台,12寸水泵2台。冯村公社东青山村于1975年建成扬水站1处,设计流量每秒1立方米。1977年山区、丘陵区有扬水点10处,1985年652处,1994年820处,2000年发展到997处,扬水灌溉面积1.36万亩。
第五节 节水工程
防渗渠道
20世纪70年代中期,山区侯家庄、白鹿角、獐獏公社部分村庄开始修建防渗渠道,引水灌溉。1977年8月,侯家庄公社白塔、小西村浆砌防渗渠3500米,自流灌溉耕地520亩。1979—1980年,北岭灌区、马河灌区建成防渗渠共26398米,投资49.5万元。1988年10月,在五郭店乡开始实施北水南调工程,浆砌防渗渠3200米,翌年12月竣工。1990年10月,大孟镇兴建西水东调工程,其中投资20万元,浆砌防渗渠1000米。1995年春,建立粮食基地,在大孟村镇、河巨乡修建防渗渠道3.51万米。1996年4月,在柳林、南赛、侯家庄乡实施粮食自给工程,至2000年共建成防渗渠道4.15万米。
塑质管道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先后在大孟村、金店、五郭店、官庄、内丘等5个乡镇,实施铺设地下塑质防渗管道工程。至2000年,共计投资400多万元,铺设塑质防渗管道38.65千米,节水灌溉面积达10万余亩,并新增灌溉面积3.19万亩。
喷灌工程
1998年,投资210万元,在大孟村镇完成喷灌工程1.5万亩。同年,侯家庄乡富岗山庄村建成果树微喷工程2000亩。
1999年,投资260万元,在内丘镇东庞前街、东庞东庄和五郭店乡西北岭村,共计建成喷灌工程1.02万亩。同年,投资307万元,在侯家庄乡富岗山庄村建成节水高效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果树微喷工程2300亩,建塘坝1座,种植防护林810亩,经济林320亩,修盘山路8.5千米。
2000年,投资228万元,在金店、大孟村镇建成喷灌工程1.02万亩。至此,全县共有3.97万亩耕地实现喷灌。
第六节 水利管理
机构
常设机构1949年,县人民政府设置建设科,负责全县水利建设。1950年改为农建科,下设水利推进社,负责打井,出贷水车等工作。1955年7月,县人民委员会设立水利科,负责打井、防汛等工作。1958年2月,水利科改为水利局。
1959年1月,隆尧、柏乡、临城3县并入内丘县,水利局重新组建,由4个县水利局人员合并组成。1961年4月,隆尧、柏乡2县析出,1962年3月,临城县也析出,内丘县水利局又恢复原建制。
1968年8月,县水利局与电力局合并,改称内丘县革命委员会农田水利站,负责全县水利、电力工作。1971年3月,水利与电力分开,成立内丘县革命委员会水利局。1983年,取消内丘县革命委员会后改称内丘县水利局,主要负责全县农田水利建设、水利工程管理、水土保持、水资源开发、人畜用水等水利事业。1994年,水利局下设农田水利股、工程管理股和办公室,全局职工33人。1998年9月16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及省市有关水利机构改革之规定,将县水利局改为水务局,依法对水、水域、水工程、水资源、城镇供水实行统一管理。
临时机构从1958年开始,为确保安全度汛,每年在汛期(6月15日至9月15日)到来之前,由县委、县人委组织建立防汛指挥部,统筹安排布置防汛工作。历届防汛指挥部主任一般由县委书记或县长兼任,副主任由主管水利工作的副书记或副县长、人民武装部长、水利局长兼任。委员由县直各有关单位的领导成员组成。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一般设在水利局,办公室主任由水利局局长兼任,副主任由水利局副局长兼任。1972年后,在防汛的同时,加强对抗旱工作的领导,防汛、抗旱工作一起抓,防汛指挥部改名为防汛抗旱指挥部,其机构组织形式不变。1963年洪水后,毛泽东题词“一定要根治海河”。根据省、地“根治海河工程指挥工程部”的统一部署,内丘县于1965年9月13日成立“根治海河指挥部”,负责组织民工参加根治海河工程。指挥部指挥长和政委人选每年由县委任命,指挥长或政委一般由1名县委常委担任,副指挥长或由水利局领导班子中1名成员兼任。1980年,完成县外施工任务后,“根治海河指挥部”即自行撤销。
水库管理
1960年,马河水库建成并投入使用,成立水库管理所。县水利局制定《马河水库工程管理暂行办法》,具体规定了用水和工程养护措施。其后,北岭、马庄、石河等水库管理所也相继建立,并制定管理制度,以加强工程管理。水库灌区建立后,其管理工作亦由水库管理所统一负责。
水库管理所是直接对水库及其灌区进行管理的单位,归属县水利局领导。水库管理所主要负责工程和附属设施的管理与维修、工程运用及其中资料的观测记录。管理所机构的建立,使工程及时检查、维修,保持了工程的良好状态。
内丘县除马河水库、北岭水库、马庄水库由其管理所管理外,其他16座小(二)型水库,均由所在乡村负责管理。
渠道管理县内设有马河和北岭2个灌区的渠道管理所。渠道管理所负责对灌区内渠道等水利设施的管理,受所在水库管理所领导。其具体工作是负责渠道及辅助设施的日常维修和养护,以及放水时的维护工作。其他灌区的渠道管理由所在水库管理所或所在村负责管理。
水费征收从20世纪60年代初,县对国家管理的水利工程所提供的用水开始征收水费。当时北岭、马河、马庄、石河4座水库由国家进行管理,征收水费。其他各村队管理的水库工程则基本上不进行水费征收。
北岭灌区于1961年开始征收水费。当时征收水费的标准是:放水浇地0.3元/亩次,提水浇地0.15元/亩次,当年征收水费2000元。从1961—1981年底因各种原因共收水费3.79万元,仅占实灌30.93万亩应收水费的1/3。1981—2000年,由于天气较旱,以上4座水库蓄水远远满足不了灌溉用水,故征收水费工作一度停止。
机井管理
内丘县水利局负责全县的机井管理工作。各乡镇设有水利员,管理全乡镇机井,各村设有机井管理委员会,对村机井实行管理。管委会一般由1名村干部兼任主任委员,委员由机手和电工组成。管委会主要负责掌握机井调度和使用,组织人员搞好机井、机具和田间工程的养护和维修。各管理人员均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制。
在机井管理形式上,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后期,机井是由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浇地。确定专门人员经过技术培训成为机手,浇地时由机手操作机具,并负责日常维护。
1958年至20世纪70年代后期,机井管理实行集体所有制管理办法,由生产大队统一管理,统一使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机井管理也逐步建立各种形式的管理承包责任制,促进机井管理工作,提高了管理水平。实行的机井管理责任制主要有三种:一是村委会统一管理,成立浇地服务公司,直接进行机井管理。到2000年底,实行这种责任制有89个村,306眼机井。二是联户承包管理,按机井所在责任田的受益户联户承包,实行联户承包的机井1864眼。三是个体承包管理,实行个体承包管理的机井有453眼。
附:县外施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内丘县人民除完成境内水利工程外,还在省、地统一部署下,先后赴境外参加了修建临城水库、开挖东风渠、根治海河、修建朱庄水库、支援唐山水利建设等工程。从1958年至1979年,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内丘县每年在春冬两季都有数千名民工转战南北,同兄弟县人民战风雪、斗严寒,团结治水,挖河筑库。县累计出动民工38055人次,完成土方508万立方米,石方283万立方米。圆满完成了历次施工任务,为兴建水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修建临城水库1958年冬,内丘县组成以县委副书记赵振武为政委、副县长张跃廷为司令的“民工兵团司令部”,率千余名民工赴临城县参加临城水库修建。到1959年春,出动民工3600人,开挖土方83.2万立方米,投工41.2万工日;1960年春,内丘县出动民工3100人,投38万工日,完成土方72万立方米;1961年春,本县出动民工2800人,投工28万工日,完成土方53万立方米;1962年春至1963年在春,内丘县继续出动民工2000人,投工22万工日,完成土方20.5万立方米,沙方10万立方米,砌石300万立方米。
1958年至1963年,每年冬春季节,内丘县连续参加修建临城水库,共出动民工11500人,投工129.2万工日,完成土、石、沙方238.73万立方米,砌石300立方米。
开挖东风水渠1960年1月,内丘县组织城关、金店、柳林、侯家庄4个公社的2500名民工,赴邯郸专区大名县参加开挖东风渠的施工。共投工30.5万工日,挖土方42.5万立方米。城关公社因任务完成得好,民工无伤亡,被评为全县红旗单位,受到专区工程指挥部表扬。
根治海河1965年9月13日,为响应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内丘县成立“根治海河指挥部”。根据专区指挥部的布置,开始组织民工外出和兄弟县民工一起参加海河流域治理工程,民工组织称为“根治海河民工团”,设团长、政委,带队参加施工。
开挖滏东排河1965年冬至1966年春,该县组织2370名民工赴冀县参加滏东排河开挖工程,共投工40.5万工日,完成土方62.9万立方米。
开挖滏阳新河1967年冬至1968年春,该县组织2735名民工赴新河县平头楼参加滏阳新河开挖工程,投工39.2万工日,完成土方99万立方米,其中筑堤土方40.4万立方米。
开挖独流减河1968年冬到1969年春,该县组织1380名民工赴天津参加独流减河开挖工程,投工23.1万工日,完成土方37.8万立方米。开挖大清河1969年冬至1970年春,该县组织1510名民工赴文安县参加大清河工程施工,投入16.1万个工日,完成土方26.2万平方米。
开挖卫河1979年11月15日,县组织金店、官庄、河巨3个公社共880名民工赴邯郸地区大名县参加卫河治理第二期工程。1980年3月,提前完成了难度大的工程任务,受到地区海河指挥部的通报表扬。
修建朱庄水库1970年9月,该县组成“内丘县朱庄水库民工团”,赴沙河县参加朱庄水库修建。到1978年5月止,连续8年派出民工参加修库施工。初期担负着三通(通道路、通电、通导流洞)工程,为水库大规模施工奠定了基础。中期担负着基坑开挖,石料采运,大坝浆砌,混凝土浇筑等工程。1978年5月,由于县内石关水库上马,不再外出施工。
为修朱庄水库,1970年秋末,内丘县首次出动民工1700人,1975年出动民工最多,达2600人。1970年至1978年9年间内丘县共出动民工达1.51万人,用工103万工日,完成石方28万立方米。
支援唐山水利建设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地震后,遵照省、地指示,内丘县由县直各单位、水利局、钻井队、各厂矿及城关、河巨、金店、官庄、五郭店5个公社的干部群众共270余人组成抗震救灾队,由县革委常委带队,赴地震重灾区滦县参加抗震救灾活动,无偿支援机井建设。8月3日抗震救灾队带有钻机6台,大锅锥钻井机4台,压风机2台,抽沙机2套等打井设备,赴滦县施工。在有名的难井区(流动层、河卵石层)东安各庄、马庄子和雷庄3个公社,全面铺开打新井修旧井的施工。队员们抗余震,住帐棚,顶风冒雨,在气候、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情况下,积极施工。到11月中旬,经过3个多月的日夜奋战,打机井56眼,修复旧井150多眼,受到当地人民的称赞。11月下旬,内丘县支唐抗震救灾队全部人员携机具返回。
元代前,内丘县域山区森林繁茂,溪流飞瀑,鸟兽成群;平原绿树环廓,清水长流。元、明时,战乱不断,旱荒连年,森林被毁。人们过度垦殖放牧,植被破坏严重,自然生态渐趋恶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完成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农业合作化,由一家一户的分散个体农业,转化为公有制集体生产的合作农业。内丘县充分发挥农业合作化的优势,有计划地开始大规模的平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山区综合治理。
第一节 平原农田基本建设
内丘县平原区有计划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农业生产合作化以后。平原区农村规划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改良土壤、改造中低产田,扩大水浇地面积,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业生产效益。
修建水利设施
内丘县域缺水,水浇地少、旱地多,制约了农业生产发展。1953年,在平原区推广小五轮水车、链筒水车等先进提水工具和在田间打井。自1955年后,相继兴建了西庞、北岭、马庄、石河、马河等一批小水库,拦蓄地表径流水,灌溉京广铁路西平原区农田。在京广铁路东平原区农村田间打砖石井的基础上打浅层机井,购置动力机械开始机井提水灌溉。20世纪70年代,除完善北岭、马河、石河几座水库灌区配套外,又在五郭店公社(现五郭店乡)、冯村公社(现大孟村镇)修建扬水站、引水渠道,远距离引水灌溉。至20世纪70年代末,平原区已形成较完善的农田灌溉体系。20世纪80年代,因气候干旱,工农业用水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平原区机井由片层而中层,继而又建深层机井,购深潜电泵抽水灌溉。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节水灌溉,修建防渗渠道,铺设地下塑质防渗引水管道。1998年,建设喷灌工程,至2000年,内丘县平原区有39700亩农田实现了喷灌。
规划平整土地
20世纪50年代中期,实行农业生产合作化,为适应集体耕作,内丘县平原区农村普遍进行了土地规划耕地平整。按照方便耕作利于灌溉的原则,将土地规划划方,按照规划,修田间耕作道路,将耕地划分为方,以方进行平整,打井,修渠,在田间道路两边植树。铲除废弃田埂、田间小道,填废水沟,平旧坟。经过几次规划平整,内丘县平原区已形成耕地成方、灌溉渠道成网、田间道路通四方、适应现代耕作的田园格局。
在规划平整土地过程中,由于片面追求粮食生产,人们的环保意识缺乏,毁坏了一些田间地头和坟地的树木,甚至毁掉了大片枣树,结果破坏了局部自然生态平衡。
改良土壤
内丘县域平原区小马河、李阳河、泜河内丘段冲积有部分沙化土地,以小马河两侧面积较大。实行农业生产合作化后,发挥集体农业优势,对沙地进行了有效治理,对沙化土壤进行改良。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始,在小马河、李阳河和泜河内丘段沙滩栽植以刺槐、二杨为主的防风固
沙林带,在沙质土地上栽植梨、苹果、杏和酸枣等果树,固定沙土流动。对一些沙质耕地采用压粘土掺黄土,变旱地为水浇地的方式降低土壤沙化程度,提高产量。
改造中低产田
20世纪90年代,对平原区一些土质不好地力差的低产田、中产田进行改造,使之变为高产田。其改造方式是对地块进行再平整,提高水平程度,深翻、压沙、提高施肥能力,完善机、井、电、泵配套,提高灌溉能力,配置喷灌等节水灌溉设施,实施节水灌溉。内丘县的中低产田改造工程主要在平原区京广铁路西的大孟村镇、内丘镇和五郭店乡实施。
第二节山区综合治理
有史以 来,内丘山区人民世代治山不止。在山间谷地顺河道修地并利用河道自然落差引水灌溉,在山坡上砌石垒堾修梯田,发展农业种植。开山凿石栽种果树,植桑养蚕。由于是分散的一家一户的私有农业,山区治理只能小规模分散缓慢的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了农业合作化制度,内丘县开始有计划地持续进行规模化的山区综合治理。
内丘县山区综合治理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沟坡初步治理时期
抗日战争胜利后,内丘县就开始筹划县域西部山区的治理。从山区向平原区移民,以减少居民对部分生存条件恶劣地点的资源消耗;制止陡坡开荒种植,禁止砍树烧炭,保护林木,减少水土流失。发展蚕桑业,进行畜种改良,发展大牲畜养殖,以增加山区人民的经济收入。
1953年始,山区实行了农业合作化制度,组建起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具备了规模化治理山区的人力物力条件,开始对山区沟坡进行初步治理。在太子岩山及其以西的深山区山坡上直播树种,种植橡、山杏、椿树,太子岩山以东的浅山丘陵区河滩扦插栽植二杨树、柳树;在山谷沟叉修塘坝拦蓄地表洪水,以减少水土流失。由于缺乏经验,无统一计划安排,治理工程分散,出现东山坡造林西山沟打坝的分散治理现象,工程规模小,治理效
果不明显。
1956年7月,内丘县西部山区连降暴雨,多处山川发生泥石流,山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较大损失,人们对山区治理的紧迫性有了进一步认识。当年又实行了高级农业合作化制度,建立了高级农业合作社,荒山荒坡由私人个体所有转为集体公有,为进一步进行山区综合治理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内丘县开始统一计划统一部署对山区进行综合治理。各农业社建立林业专业队,采取冬春季节突击造林与专业队常年管护相结合,封山育林与人工工程措施相结合,一座山一座山一条沟一条沟的进行治理。在坡面挖鱼鳞坑,进行人工工程造林;在沟谷修谷坊坝、塘坝、小水库,拦蓄水土。在林、牧关系上,实行统一规划,分山划界,留出牧坡牧道;在林、农关系上,按照刺槐栽山头、果树栽山腰、梯田顺山脚的布局,实行粮果间作,鱼鳞坑栽树种豆子,林、粮一齐管理,远利近利一齐抓,解决了林牧、林农矛盾。
1957年春季和1958年春季,内丘县连续两年进行了以獐獏以西深山区为重点区域的规模化、人工突击植树造林。1958年春季,中共内丘县委、内丘县人民委员会动员县直属机关干部、企业职工、县中学教师学生赴杏树台以西重点区域,与山区人民一起奋战半个月,完成了内丘县最大规模的山区人工造林。獐獏以东的浅山丘陵区群众性人工突击造林以太子岩山的周王寨、牛王寨、神头寨、瓮山、虎头山、树山为基点,以栽种刺槐树为主,沟谷河滩扦插栽植二杨树、柳树。
1958年秋天大跃进开始后,全民大炼钢铁、农村建食堂毁坏了一些树木,其后的三年经济困难虽对山区综合治理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但内丘县的山区综合治理仍是一步一步的迈进。
川沟河道造田治水时期
1963年8月的特大洪水灾害使内丘西部山区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沿河道的耕
地冲毁殆尽,山体滑坡、泥石流瀑发,梯田树木顺沟而下,损失惨重。山区植被毁坏严重,生态环境亦趋恶劣,山区治理任务更加艰巨。
中共内丘县委、内丘县人民委员会根据调查研究西部山区受灾情况,借鉴外地经验,确定了“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方针,以“一手抓治川修田造地,一手抓治山植树造林”及“牧业为林业让路,限制山羊发展”为指导思想,重新发动群众,开展以修地、造林、治沟为重点的综合治理。20世纪70年代“农业学大寨”运动深入开展。内丘县山区掀起前所未有的河滩筑坝垫地高潮,中共内丘县委提出了“丘陵公社大会战,沿河造田、改变三跑田;山区三川(白鹿角川、侯家庄东西川、獐獏川)摆战场,综合治理打硬仗”的口号,大搞集土垫地运动。在河滩平整地基,砌筑石坝,集中散布土壤,铺垫成地。1963—1978年的16年间,山区集土垫地300公顷,其中水浇地180公顷,山区人均水浇地达到0.33亩。涌现出白塔、小西、崔白芷等一批先进村,白塔村被誉为“内丘县大寨”。在河滩垫地的同时,把一些低缓山坡上的旱地,扩展联接,外砌石堾,修建成200公顷高标准梯田。白搭村还在九龙岗和东峪沟的梯田中栽植了果树,浅山丘陵区在荒旱山岗栽植刺槐。
由于受“左”的影响,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在川沟河道造田治水的16年间,只注重了川沟河道造田,忽略了植树造林沟坡综合治理,出现部分村庄不合实际的开山造田,填沟修地,搞“人造小平原”,毁树造田等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科学综合治理时期
20世纪70年代末,内丘县川沟河道打坝治水集土垫地基本结束,山区耕地数量增加,严重缺少粮食的局面有了较大程度改善,但山谷沟坡没有进行根本治理,山区农民虽有饭吃,但其经济仍十分贫困。河北省组织力量进行太行山区情况综合调查,发现白塔村东峪沟的治理的思路。东峪沟自上而下修建梯田,梯田栽植栗子、核桃、苹果,两侧山坡栽植刺槐,既有经济收入又拦蓄水土,形成良好的小气候环境。据此,内丘县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经济沟”的山区综合治理模式,通过调查研究,规划出98条首批“经济沟”做为近期山区综合治理工程。“经济沟”就是以自然山沟为整体,对整条山沟进行全面规划,按照规划进行治理:对山头原始次生林保留管护,无次生林的山头则栽植松柏树、刺槐树;山沟内依山势修建层层梯田,并修筑完整的地表径流水道;山沟上部梯田栽植栗子,中部梯田栽种柿子、核桃,下部梯田栽种苹果。以此为基础向两侧山坡延伸,依山修建绕山水平沟。对整条山沟进行山、水、林、田、路综合建设,形成小流域良好生态环境,做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一起抓。
20世纪80年代的小流域治理模式是建设经济沟模式理念的延伸和发展。一个村或一道山川进行统一规划,分片治理,其治理模式与经济沟大体相同。山头管护好原始次生林或栽植松柏刺槐,沟间修建水平梯田,山坡修水平沟,顺河道修坝,对水、土做到截、拦、蓄一齐上。在治理流域内实现松柏刺槐占山头、干果树占山腰、鲜果占山脚,水源涵养林木、经济林木一齐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举。
20世纪90年代,从修路入手,在流域内进行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按规划进行全面治理。进一步提高治理山区的科学水平,多方引进资金,开展多项治山专项工程,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建设侯家庄、獐獏两乡以板栗、柿子、核桃为主的干果基地,以富岗山庄为中心的侯家庄乡苹果基地和柳林、南赛、北岭丘陵区柿子、大枣、酸枣基地。在经营体制上,重点推广富岗山庄“五统一分”的经营方式。同时,为保护山区治理成果,县政府印发了《关于封山育林的布告》和《关于保护森林资源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布告》,在山区、丘陵开展了禁羊活动,并规定5年内停止所有砍伐审批。还以优惠的投资政策吸引县外资金1400多万元。至2000年,山区、丘陵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48%和32%。在开发治理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前三年增长了150元。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内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