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图书馆
邢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邢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人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内丘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708
颗粒名称:
人口
分类号:
C924.25
页数:
15
页码:
191-20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人口总量与分布,人口总量,人口分布及密度,人口变动,自然变动,机械变动,人口构成。
关键词:
内丘县
人口
概况
内容
第一章 人口总量与分布
第一节 人口总量
内丘地域在12000年前就有了人类的活动。商周时期,现在的李交台、北岭、小驿头、南程村、西庞、马河水库等地已有大量居民。但元代前内丘人口数量的情况尚未发现有详实的史料记载。
内丘县户籍和人口的记载始见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的《内丘县志》:洪武年间(1368—1398),全县1197户,7270人。永乐年间(1403—1424),全县2092户,9115人。成化年间(1465—1487),全县2171户,17487人。弘治年间(1488—1505),全县2171户,23468人。正德年间(1506—1521),全县2411户25485人。嘉靖年间(1522—1566),全县2311户,25112人。万历年间(1573—1620),全县2495户,25885人。崇祯十年(1637),全县2495户,34486人;崇祯十二年(1639),全县总人口33587人。后因“崇祯十三年(1640),春旱,百室皆空,人掘草根,剥树皮殆尽……。崇祯十四年六月犹不雨……,民无所逃徙,人相食,甚有母子相食,夫妇相食者。饿死、瘟死、兵死、刑死,无虚日……”故至崇祯十五年(1642),人口锐减为17081人。
清初,人丁征税只统计“人丁户口”。康熙七年(1668),全县人丁12525个。康熙十五年(1676),定丁额之后,滋生者皆无赋之丁。雍正元年(1723),实行“摊丁入亩”,人丁数额与赋税脱离关系,但仍统计人丁户口。乾隆十五年(1750),县内人丁为13154个。乾隆三十七年(1772),正式废除“编审”制度,改为每年年底造册,呈报“大小男妇”,至此,人口有了比较详细的记载。光绪九年(1883),全县17460户,76077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全县18085户,79666人,其中:男大口35594人,女大口35567人,男小口4798人,女小口3707人,户均4.4人。
中华民国初期,境内人口持续增长,至民国17年(1928),全县人口达114945人。但从翌年开始,连续三年发生自然灾害和瘟疫,人口出现负增长。到民国20年(1931),全县人口比1928年仅增加55人,是年,人口出生率为8‰,死亡率达9‰。此后,内丘县域人口仍不断下降,到民国26年(1937),全县人口112046人,比1931年减少2954人,平均每年减少492人。同年10月14日,日本侵略者占领内丘,部分居民离乡避难,境内人口再次下降。据《顺德道概况》记载:1941年,县内总人口为71043人,其中男40502人,女30541人。1946年,铁路以西人口仅60000人。1947年4月26日,内东区划归内丘,全县总人口增至103508人,其中:内东区43508人,铁路以西为60000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生活和医疗条件的逐步改善,人口死亡率逐年降低,人口增长率逐年提高。1949年全县总人口105291人,到2000年底11月1日零时,全县总人口255387人,51年间增长2.38倍,平均每年递增2855人,199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200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0‰。
第二节 人口分布及密度
内丘县从西到东可分为山区、丘陵、平原三种地形,自然条件和生产、生活条件差异较大,人口分布极不均匀,山区人口稀少,丘陵人口较疏,平原人口较密集。
境内历史上人口平均密度,明代以前无考。明洪武年间(1368—1398)每平方千米为9.2人;崇祯十五年(1642)每平方千米为21.8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每平方千米为99.3人;1947年,每平方千米为131人;1953年,每平方千米为141.8人;1964年,每平方千米为183.9人;1982年,每平方千米为262.6人;1990年,每平方千米为301人;2000年,每平方千米为331.2人。
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山区(含侯家庄乡、獐獏乡)每平方千米为80人;丘陵(含南赛乡、柳林乡)每平方千米为149.5人;平原(内丘镇、金店镇、大孟村镇、官庄乡、五郭店乡)5个乡镇为每平方千米554.6人。内丘城区每平方千米为1269人,居全县人口密度之首。按每平方千米密度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内丘镇766人,金店镇624人,官庄乡586人,大孟村镇390人,五郭店乡337人,柳林乡214人,南赛乡85人,侯家庄乡82人,獐獏乡78人。
第二章 人口变动
第一节 自然变动
明洪武年间(1368—1398)至崇祯十年(1637)大约240年间,人口增加27216人,年均增长112.6人。此后,由于连年天灾、瘟疫、兵乱,致使人口大减,至崇祯十五年共减少了17405人,年均增长为-131.1‰。人口出现负增长。
清代,境内人口总体呈上升趋势。自明崇祯十五年(1642)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264年间增加人口62585人,年均增长237人。
民国初,境内人口仍呈上升趋势。据查史料,从光绪三十二年(1906)到民国20年(1931)25年间增加人口35334人,年均增长1413人。此后人口趋于下降,1931—1949年,18年间人口减少9709人,年均减少539人,又一次出现人口负增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医疗技术不断提高,人口死亡率逐年下降,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加快。1949—2000年,全县人口由105291人增加至255387人,52年间增加人口150096人,年均增加人口2886人,出现了三个生育高峰期和二个生育低潮期。
1949—1958年为第一个生育高峰期,1957年人口出生率为19.8‰,死亡率为9.3‰,自然增长率为10.5‰。
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和经济决策的失误,造成人民生活困难,出现生育低潮期、死亡高峰期。1960年人口出生率为18.4‰,死亡率为13.5‰,自然增长率为4.9‰。
1962—1966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出现了第二个生育高峰期。1965年人口出生率为36.0‰,死亡率为10.6‰,自然增长率为25.4‰。
此后,虽提倡计划生育,但因“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干扰,忽视计划生育工作,致使1968—1970年出现第三个生育高峰。1970年人口出生率为29.4‰,死亡率为7.8‰,自然增长率为21.6‰。
1972年始,计划生育全面开展,人口的自然增长开始初步得到控制。1985年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下降为13.7‰和8.8‰。从此,人口转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低自然增长型。1990年人口出生率为9.0‰、死亡率为3.6‰、自然增长率为5.4‰。1995年人口出生率为4.8‰、死亡率为5.4‰,自然增长率为-0.6‰。2000年人口出生率为10.6‰,死亡率为4.6‰,自然增长率为6.0‰。特别是1985—2000年间,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以内。
第二节 机械变动
元末,境内战事不断,人烟稀少。明洪武元年(1368),明王朝统一中国,为恢复生产,巩固统治,从山西汾河一带向河北移民六次。清末《内丘乡土志》载: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入田、王二姓,分居在县城、大梁村、大原和清修村。建文元年(1399),燕王朱棣发起“靖难之役”,境内居民为躲避兵祸,再次携家带口,背井离乡。永乐二年(1404),战乱平息,山西大量居民又迁入县境,故有民谣“问我祖先是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据考证,明初山西洪洞县迁入内丘县的居民建立村庄的有:赵庄,系移民赵姓建村;西庞和西庞东庄,系移民庞姓建村;五郭,系移民郭姓建村;郝交台,系移民郝姓建村;李交台,系移民李姓建村;孙家坡,系移民孙姓建村。另外,从山西洪洞县移居其他村庄的姓氏还有:张、刘、韩、杨、陈、石、乔、范、魏、武、崔、柳、滑、亢、冀、和、南、闫、谷、胡、耿、尉迟等80多个姓氏。
清代,人口机械变动情况无考。
1943年3月5日,太行一专署为安置内丘山区受灾难民,发展春耕生产,向山西移民200户。
1956年4月25日,国家指令移民,内丘到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英力达瓦旗落户208人。但不久,移民大都又私自迁回内丘县。1960年前后,因自然灾害所致,人们食物严重缺乏,宁晋、馆陶、隆尧、永年等县大批农民逃荒至此。其中大约200多女性灾民婚嫁到内丘县山区、丘陵的村庄,也有少量男性灾民落户内丘县。1970—1979年,天津、邢台以及内丘籍在外地知识青年2000多人先后到内丘插队落户。回乡务农其中来自天津374人。1975年前后,来自天津、邢台和回乡的知识青年陆续回城上学、参军或安置工作,只有少数在内丘安家落户。1995—2000年,全县迁入人口为2428名,年平均迁出人口2545名。
第三章 人口构成
第一节 民族构成
内丘县系汉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人数很少。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全县人口为111765人。其中汉族111734人,占99.9%,回族30人,满族1人。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全县人口144950人。时有4个民族:汉族144914人,占99.97%,回族28人,朝鲜族2人,满族6人。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全县人口206918人。时有4个民族:汉族206808人,占99.95%,回族104人,占0.05%,比1964年多76人,增加3.7倍,满族4人,蒙古族2人。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县人口237495人。时有5个民族:汉族237469人,占99.99%,回族20人,苗族1人,朝鲜族2人,满族3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县人口255387人,时有10个民族:汉族255368人,占总人口99.99%;其他民族34人,占总人口的0.01%。其中回族15人,苗族1人,满族5人,蒙古族4人,维吾尔族3人,藏族1人,彝族1人,白族1人,布依族1人,土家族1人。
第二节 年龄构成
内丘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清康熙七年(1668)《内丘县志》记载,明朝时廪生和中之妻贾氏,曾寿至115岁,当时达70岁以上者也并不罕见。但是由于战乱、瘟疫、自然灾害的影响,人口的平均寿命仍然很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均寿命仅有58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卫生、医疗、防疫条件大大提高,消灭和控制了一些流行性疾病和地方病的危害,人口质量逐渐提高,人均寿命不断提升。据2000年的人口普查资料证实,内丘县平均寿命已达72.4岁,80岁以上的老人达1349人。其中90岁以上老人有64人。在全县人口总量中,平均年龄的变化也较明显。人口平均年龄1953年为24.18岁,1964年为25.21岁,1982年为27.23岁,1990年为26岁,2000年为29岁。
第三节 性别构成
据《内丘县乡土志》记载:光绪三十二年(1906),全县男性人口40392人,女性人口39274人。男女性别比例为102.8:100。
1941年,全县男性40502人,女性30541人,男女性别比例为132.6: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男女性别比例逐渐趋于平衡。1949年男女性别比例100.8:100。1953年男女性别比例为90.9:100,女性人口多于男性,到1960年男女性别比例为100.4:100,又变为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之后,男女人口的多少交替出现数次。1970年始,男性人口多于女性,至2000年的30年间这种状态无反复。
第四节 文化构成
民国时期,内丘教育十分落后,且仅有富家子女上学,绝大多数贫民子女上不了学,多为文盲或半文盲水平。1945年,内丘解放后,人民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先后开展了扫盲运动、普及小学教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并加强了高中教育、幼儿教育、成人教育、大力开办各类职业技术教育,为全县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人民群众整体文化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县人口中接受大学(包括大专)教育的2752人,占1.08%;接受高中和中专教育的27088人,占10.61%,接受初中教育的109192人,占42.76%;接受小学教育的83971人,占32.88%。
与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每十万人中拥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的由271人升到1078人;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由6262人上升到10607人;初中文化程度的由24170人上升到42756人;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7442人下降为32880人。
全县总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其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为12498人,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粗文盲率(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3.86%下降为4.89%,下降了8.97个百分点。
第五节 婚姻构成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男女婚配没有个人的自由,完全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其主要构成形式有:包办婚姻、买卖婚姻、指腹为婚、童养媳、娃娃亲。结婚年龄无控制,家庭富裕者十几岁就结婚,且一夫多妻。家庭贫困者结婚年龄偏大,甚至终身难娶,故有“穷大辈”之说。
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力平等、保护妇女和儿童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规定结婚年龄,男20周岁,女18周岁。至此,近亲结婚、娃娃亲、寄养童养媳等封建婚姻陋习,逐渐绝迹。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提倡晚婚,结婚年龄农村延至男25周岁,女23周岁;城镇男27周岁,女25周岁。1980年,国家颁布新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实行至今。从1982年、1990年和2000年的三次人口普查中可以看出,内丘县14岁以上人口中的未婚人口与总人口之比呈逐年下降趋势,14岁以上人口中的有配偶人口与总人口之比呈逐年上升趋势。
第六节 职业构成
据清末《内丘乡土志》记载:男大口共有40392人,除入他教与兵籍即老稚不能任者7300有奇外,约有33000人,其中,士民4000人,农民23000人,工民3000人,商民3000人。民国时期,事农劳力仍占绝大多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县域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劳动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渠道不断拓宽,职业结构随之不断演变,单一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力逐步减少,进入第二、第三产业人员日趋增多,特别是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实行改革开放,县域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广大农民纷纷走出黄土地,进入城镇务工、经商、创办经济实体,使职业构成发生较大变化。
就业比例演变
据1953年人口普查统计,全县从业人员为50818人,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46682人,占92%,从事第二、三产业的4138人,仅占8%。此后,一方面国家建设突飞猛进,农村部分青年通过招工、参军、招干、上学等渠道,进入国家全民所有制单位或集体所有制单位;另一方面农村实现了合作化,进而成立了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和公益事业不断壮大,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少量务农人员,有的常年从事电工、民办教师、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公益事业,有的进入社办、队办企业工作,有的从事农村信贷、供销服务。据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县从业人员为79812人,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71264人,占88%,从事第二、三产业的8548人,占12%,比1953年增加了4个百分点。
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断完善,农业机械化程度逐年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日益增强,加上小城镇建设,乡镇企业及私营商业网点发展迅速,部分农民由单一经营农业,转向经营或兼营第二、三产业。1982年,全县从事第二、三产业人员达12522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4.5%。1990年,从事第二、三产业人员达29249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2.4%。
2000年底,全县从业人员145700人,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100509人,从事第二、三产业的48091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31%,比1953年增加了23%。
公有制、非公有制就业
1956年,国家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后,取消了私有经济体制,内丘县633名私营手工业者,662名个体经商者,逐渐转入国有单位或集体所有制单位就业。至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实施改革开放的战略,允许多种经济体制同步存在,同时发展,私有工商业开始复苏,并且发展迅速,在非公有制单位就业人员也逐年增多。1982年,在国有单位及集体所有制单位的从业人员10878名,占全部就业人数的12.6%;在私有企事业单位就业的1644名,占全部就业人数的1.9%;1990年,在国有单位及集体所有制单位就业的14144名,占全部就业人数10.8%;在私有企事业单位就业的15004名,占全部就业人数11.5%,比1982年增加了9.6个百分点。2000年,在国有单位及城乡集体单位就业人员为13443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9.3%;在三资企业、私营工商业及个体商贸网点就业的达26648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8.3%,比1990年增加了6.8个百分点。
女性就业
几千年来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民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广大妇女深受“三纲五常、一夫多妻”等封建礼教制度的束缚和压迫,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过着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
1945年9月16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及地方武装力量解放了内丘城,人民开始当家做主,广大妇女也获得了新生,她们在党和政府教育引导下,冲破封建主义牢笼,迈出家门,走向社会,投入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之中。1950年5月1日,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并实行男女同工同酬政策。20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逐步深入千家万户。1992年4月3日,国家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妇女建设祖国的积极性。她们在政治舞台上为民执政,在经济建设中大显身手,在文教、科技、卫生等领域发挥着聪明才智,真正撑起了“半边天”。2000年,全县党、政、社团机关拥有女干部543名,其中,县级领导干部4名,乡科级干部72名。文化、教育、卫生、科技战线拥有女同志1578名,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妇女8627名,农村女劳力52856名。
第七节 姓氏构成
据2000年统计,内丘县共有单姓324个,复姓3个。其中张、李、王姓人数居多,均在2万人以上,各占全县总人口的9.5%、9.1%和8.8%;刘、赵姓均在1万人以上,各占全县总人口的6.2%和4.2%。
在全县姓氏中,前十个大姓为:张姓,23887人;李姓,22934人;王姓,22110人;刘姓,15613人;赵姓,10560人;郝姓,8815人;韩姓,6500人;杨姓,6350人;郭姓,5292人;陈姓,4776人。在3000人以上的姓氏还有:石姓,4290人;乔姓,4265人;范姓,3651人;魏姓,3480人;武姓,3229人;崔姓,3190人;柳姓,3118人。
百人以下的姓氏共有126个:文、各、革、冬、祝、懂、叶、褚、楚、米、戌、巨、车、聂、乜、闪、单、蒋、祁、七、左、泰、窦、豆、薜、阎、沈、肖、贡、宫、弓、龚、方、连、尚、汤、罗、傅、富、伊、弋、成、邵、毕、大、戴、致、原、元、苗、草、彭、朋、二、尔、雪、巴、兰、辛、卜、曾、凌、梅、腰、要、班、雷、勤、木、钤、钱、荥、赖、睢、游、向、江、党、池、金、晋、管、万、回、边、费、梦、唐、藏、只、香、相、保、地、隋、隧、随、佐、芦、合、陆、角、喜、华、彦、景、虞、余、俞、沙、五、寇、井、滕、腾、蒲、靖、丘、秋、静、荆、曲、讫、纪、燕、严。
其中独姓有77个:才、闻、个、东、芹、些、协、更、催、旭、正、菊、番、台、潇、小、公、福、员、帅、亿、奕、易、川、甘、秒、层、铃、信、欣、新、黔、后、穆、毋、牟、男、断、尤、由、霞、邮、将、近、包、玩、会、仓、堂、志、官、鲍、析、希、膝、伍、银、赫、晏、习、露、及、趋、固、与、午、赴、使、精、黎、铺、经、晶、屈、季、九、厌。
内丘县姓氏分布比较集中,尤其是在农村不少姓氏聚族而居。明永乐二年(1404年),山西洪桐县大批移民来内丘县定居,当年所建村庄多以建村者姓氏而命村名。而城区人口来源不同,姓氏较杂,姓氏聚族而居的现象较少。
内丘县姓氏录
(以姓氏笔划为序)
单姓:二、丁、七、卜、乜、九、于、才、大、万、与、弋、个、亿、川、及、马、小、弓、卫、习、亢、文、方、王、巨、车、元、木、尤、韦、五、井、牛、毛、公、仓、午、孔、邓、巴、边、尹、宁、冯、讫、兰、闪、东、正、龙、左、甘、古、石、未、司、叶、田、申、帅、由、卢、史、只、白、付、尔、包、丛、丘、冬、台、母、齐、许、安、祁、汤、江、池、关、闫、刘、米、邢、巩、连、戌、戎、成、协、地、吉、厌、吕、师、曲、回、任、乔、伊、后、向、近、会、伍、合、华、朱、各、孙、旭、毕、牟、纪、阴、宋、沈、辛、沙、李、芹、更、杨、苏、杜、豆、贡、苗、志、芦、严、肖、员、串、男、邮、吴、邱、狄、希、佐、谷、何、角、余、张、邰、邵、陆、层、陈、单、郑、房、庞、官、范、林、苑、表、玩、析、武、些、尚、罗、易、固、周、朋、岳、欣、金、委、使、季、孟、经、屈、祝、姜、宫、奕、施、彦、闻、赵、赴、郝、革、草、要、南、荥、相、胡、柳、荆、段、秒、姚、信、郗、钤、香、保、秋、俞、侯、费、贺、梁、康、郭、高、凌、唐、席、秦、泰、夏、耿、聂、致、班、将、晋、贾、党、断、黄、菊、晏、徐、铃、钱、顾、殷、原、桑、随、曹、龚、雪、梅、梦、常、堂、银、崔、隋、尉、滑、温、谢、曾、富、游、寇、韩、葛、董、蒋、彭、喜、趋、景、晶、番、焦、程、鲁、铺、傅、隧、褚、窦、福、新、靖、楚、赖、雷、勤、蒲、靳、睢、路、虞、智、解、催、腰、鲍、腾、精、蔡、蔺、潇、蔚、赫、静、穆、裴、管、翟、懂、樊、膝、滕、黎、薜、薛、霍、燕、黔、冀、戴、霞、藏、魏、露
复姓:欧阳、尉迟、霍坤
第八节 伤残构成
2000年底,全县共有六类残疾人口13643人(男8895人,女4748人),占人口总数的5.3%。其中:听力语言残疾3221人,视力残疾1950人,肢体残疾3522人,智力残疾2603人,精神残疾556人,综合残疾1791人。
残疾少年儿童中八岁以下的117人,9至15岁的1339人,其中在校学习的1028人。
残疾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4547人,已安排就业的2728人。
第四章 人口管理
第一节 常住人口管理
汉代时就有对人口和户籍的管理。明代实行里甲制,110户编为一里,按里将户籍分为军户、民户、杂役户3类,定期逐户登记造册,一式4份,分级存档管理。每隔十年重新编审一次。至清代,将十年一审改为五年一审。乾隆三十七年(1772),取消五年一审的规定,改为不定期编审,届时颁诏通知。民国初期,重行保甲制度,以保为单位审核户籍,进行造册登记管理。
民国31年(1942)9月28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公布《边区户口暂行条例》后,县抗日根据地各自然村设立户籍室,按25—30户设一户籍员,一般由村治安员担任,对户口进行管理。以防汉奸特务混入根据地。民国35年(1946),户籍分为普通户、宗教寺庙户、公共户(包括机关、学校、工厂等)。由村单位的户籍员、登记员在公安部门的指导下按户口性质分别进行登记。户主按规定内容填报户主姓名、人口数、性别、年龄、籍贯、职业、宗教信仰、团体活动、受教育程度等,并由户主、登记员作保人按上手印,报公安部门备案。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颁发《户口管理暂行条例》和《户口违警暂行罚则》后,逐户逐人进行登记核查,并发户籍簿。1954年,首次进行人口普查。次年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随变动随登记。1958年,户口分为住家户(后称家庭户)和公共户(后称集体户)两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居民在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内部和公共宿舍住宿的户口,由单位指定专人协助户口登记机关办理登记,住家户口由各公社秘书和村会计按要求进行登记。1989年9月,县成立居民身份证办公室,开始对成年人颁发居民身份证,其内容有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住址、签发日期、有效期限、编号并附本人照片。流动人员可办理临时身份证。1990年,实行家庭户口本,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农业户口登记项目有户主姓名、性别、住址、编号、签发机关、本户住址变动登记和常住人口姓名、出生日期、出生地、其他、籍贯、文化程度、民族、兵役状况、身高、血型、宗教信仰、婚姻状况、职业、服务处所、身份证号码等。非农业户口登记项目大体与农业户口相同。
1991年,各乡镇派出所设户证员,接管农业户口。1999年底,对户口实行微机化管理,由各乡镇派出所户籍室将辖区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及各村居民情况逐一输入微机,并与县公安局户政科联网。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为人口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便利条件。
第二节 流动人口管理
民国前,流动人口多以流民形式出现,每当政治混乱,社会动荡,天灾与人祸并发时,往往聚起流民潮,对社会产生很大冲击,间或酿成社会动乱。流动人口管理和控制无章可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们安居乐业,流动人口很少,其主要依靠公安部门加以管理,并无专门管理机构。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出外务工、经商人员逐年增多。20世纪80年代后,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问题越来越突出。199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生委发布了《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办法》,计生部门开始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1995年,根据《河北省流动人口管理暂行办法》。由计生、公安、工商、民政、卫生等部门联合对流动人口实行综合管理,并建立和完善了有关的制度和规定。在县计生局专门成立了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使流动人口纳入了规范管理。
另外,在县公安局户政科亦成立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各乡镇派出所成立流动人口管理站,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逐步走向了正规。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内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