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内丘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690
颗粒名称: 第十一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分类号: X5
页数: 4
页码: 179-1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加上人们只注重开发资源,发展生产,忽视环境保护与治理,产生大量废渣、废水、废气,自然环境逐渐恶化。20世纪70年代后,县人民政府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并着手组织干部群众治理“三废”,清污排染,绿化美化环境,使环境质量有所好转,但仍不尽人意。
关键词: 内丘县 环境污染 污染防治

内容

内丘县历史上,山川秀丽壮观,河流清澈见底,空气清新宜人。故明代尚有“蓬山高耸石”、“襄水波光含日月,太行云影落松杉”之诗句颂之。至20世纪50年代,境内河水依然清澈见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加上人们只注重开发资源,发展生产,忽视环境保护与治理,产生大量废渣、废水、废气,自然环境逐渐恶化。20世纪70年代后,县人民政府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并着手组织干部群众治理“三废”,清污排染,绿化美化环境,使环境质量有所好转,但仍不尽人意。
  第一节 污染状况
  水污染20世纪50年代后期,县内工业蓬勃发展,相继建起煤矿、硫铁矿、硫酸厂、化工厂、水泥厂等,随着厂矿企业日益增多,大量废水、废渣排入河道。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山区乡镇沿河道开办众多选矿厂,排放废水及矿尾沙等污染物,致使侯家庄至岭头、獐獏至岩南、柳林至和庄一带河流皆遭受严重污染。污染物有COD、尾矿砂等。据监测,2000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80余万吨。
  20世纪60年代,推广使用无机化肥和化学农药,使得境内土壤、农作物也遭污染。2000年,全县使用无机化肥2万吨左右,化学农药万吨左右,其有害成分
  大部分被雨水冲入河道。同时,城区水质污染也较严重,主要是居民生活污水、医院排放的废水,未加处理而渗透地层,造成地下水污染。据监测,2000年,县城生活污水排放量达53万吨,COD排放量达180吨。
  大气污染内丘县大气污染源主要分为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交通污染源。
  大气污染源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区,水泥厂、化肥厂为最大的大气污染源,其次为化工厂、钢厂、磷肥厂、砖瓦窑、石灰窑等,一些厂矿企业、国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燃煤锅炉和民用取暖锅炉等。其所排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有水泥粉尘、燃煤烟尘、SO2、NH3气体等。据1993年统计,全县工业用煤约7万吨,民用约10万吨,年排放烟尘214吨,工业粉尘1.1万吨,SO23000吨。其中水泥厂、钢厂、磷肥厂所排废气,给其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危害。1990年后,平原区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化肥的大量使用,绝大多数农户不再用秸秆作农家肥原料和牲口食料,每到夏收秋耕时节,农民大量焚烧玉米秸秆,使平原区烟雾弥漫,人感呛鼻辣眼且能见度极低,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和交通运输。此种状况年均夏季10天左右,秋季持续20天左右。另外,京广铁路、107国道、京深高速公路、隆昔公路等交通线路上车辆所排放大量废气,进而加重平原区大气污染度。到2000年有所遏制。
  市环境监测站在内丘县城区1#南关小学、2#大良村、3#马涧村设点监测,数据如下:
  县城环境质量评价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评价标准为《环境空气质量》(GB3095—1996)二级标准,SO2日均浓度在0.014~0.072mg/m3之间,超标率为5.0%,总可吸附微粒平均值浓度范围在0.210~0.843mg/m3之间,超标率为90%。
  噪声污染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内丘县噪声污染日趋严重,其污染状况是:西部山区较轻,东部平原较重。城镇区域较重,城外较轻。主要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生活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商业区
  域噪声等。据2000年8月份监测,城区鑫磊建材集团加工厂产生的噪声严重超标,白天为72分贝,夜间为63.5分贝。
  固体废弃物污染内丘县工业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煤矸石、冶炼废渣、化工废渣、生活炉渣、选矿尾矿沙,历年贮存占地81万平方米,约1300万吨,其中山区选矿尾矿沙大量排放,不仅影响河道下游居民的饮水,同时带来淤积,对安全泄洪构成了一定威胁。据统计,县城居民年弃生活拉圾约为2万吨,给城区环境带来了污染。
  第二节 污染治理
  废水治理内丘县工业废水治理始于1983年,当时一般采用较简单的方法进行治理:境内选矿厂排出的废水一般采用筑拦渣坝进行治理;煤矿废水采用沉淀池治理悬浮物;排放废水PH值超标的单位采用酸碱中和池治理。
  20世纪90年代后,人们对环境污染危害的认识不断提高,政府也加大了治理力度。至2000年底,内丘县总投资583万元,建废水治理设施8套,年处理废水1874766吨,处理率达100%,年去除污染物C()D60.1吨。硫酸厂生产工艺由一转一吸改为二转二吸,由水洗改为酸洗。
  大气净化20世纪80年代初,内丘县开始治理工业废气污染。至2000年,环保投资1400余万元,改进生产工艺,安装废气治理设施71套,年净化量89540.2万立方米。SO:年去除量369.67吨,粉尘去除量100.6吨,烟尘去除量559.422吨,净化率100%,通过“一控双达标”验收。
  从1995年始,内丘县运用行政手段制止焚烧秸秆行为,并引导农民秸秆还田。1999年,国家鼓励农民购买大型秸秆还田机械,每购买一套旋耕粉碎机,给予购买者一定补助金额。2000年,县政府在内丘镇寺上村召开现场会,推广使用秸秆节能汽化炉。是年,平原地区农田生产秸秆22.5万吨,秸秆还田1.7万吨,用作饲料5.5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100%。
  1999年,县筹集资金1000多万元,对县城居民进行集中供暖,共安装10吨锅炉4台,6吨锅炉1台,供暖面积达11.5万平方米。同时取缔或关闭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锅炉30台,取缔家庭用取暖小锅炉500多台,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废渣处理内丘县对境内废渣处理,方法多样,效果明显。煤矸石的有效利用起自20世纪60年代,多为辅修乡村道路或充作砖瓦窑烧制燃料,至20世纪80年代,境内建起火力发电厂,煤矸石又多用于火力发电燃料。工业锅炉和钢厂高炉所排放废渣,自20世纪60年代起,或用于民房(平房)铺顶,或用作水泥原料。选矿厂多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排放的尾矿沙,多用于填沟造田或搅入土地以改善土壤结构。2000年,县内废渣年利用量达287867吨,综合利用率达75%。
  垃圾清运20世纪70年代末,县城路面环境卫生主要由城建局干部职工进行清扫处理,随着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区人口不断增加,垃圾清扫清运工作改由所聘临时人员进行清扫清运。1990年后,根据居民分布状况,在县城设立多处垃圾点,安放了垃圾箱,每天早晨清运至城郊指定的坑洼处进行处理。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内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