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图书馆
邢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邢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旱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内丘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667
颗粒名称:
旱灾
分类号:
P426.616
页数:
2
页码:
167-16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地处北半球温带半干旱区,旱灾成了内丘县发生次数最多、危害面积最大的气象灾害,有春旱、初夏旱、伏旱、秋旱等,对农作物危害都很大。
关键词:
内丘县
灾害
旱灾
内容
由于地处北半球温带半干旱区,旱灾成了内丘县发生次数最多、危害面积最大的气象灾害,有春旱、初夏旱、伏旱、秋旱等,对农作物危害都很大。内丘县有记载的主要旱灾如下:
明成化八年(1472)旱荒,人相食。
明正德七年(1512),六月旱。
明嘉靖八年(1529)春大旱,秋大蝗,野无遗禾,饿殍枕籍于道路,人相食。
明万历十三年至十六年(1585—1588),连年干旱。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大旱,民食树皮,立秋二日无雨。
明崇祯元年(1628),二年(1629)连旱,斗米一百六十钱。十一年(1638),夏无麦,秋无禾,斗米五百钱。十三年(1640),春旱,百室皆空,人掘草根,剥树皮殆尽。夏无麦,斗米七百二十钱。八月连九日无雨,不能种麦。十四年(1641)六月,亦无雨,斗米一千二百钱。旧志载:“市有一合二合之量,民无所逃徙,少男少女相遇,不相淫而相食,甚有母子相食,夫妇相食者。”
清康熙三年(1664)八月旱至四年(1665)六月十四日始雨。
清道光七年(1827)闰五月,大旱,至三伏不雨,刮南风,禾苗尽伤,亩收粮二三升,斗米五百余文。十年(1830)秋旱。十二年(1832),夏大旱。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酷旱,至七月始雨。
民国31年(1942),旱荒,民众大多用树叶、荆籽、枣核充饥。
1950年,从柳林区杨庄至城关区马庄,田庄等18个村,旱情严重,且因地处黄沙岗上,谷物回收一半。
1951年入秋以来滴雨未落,稚庄稼15.5万亩普遍减收三至五成,晚庄稼基本无收。
1972年,全年降水量仅271.3毫米,相当于常年平均降水量的一半。春旱、伏旱严重,当年粮食减产1686万斤,全县吃国家统销粮728万斤。
1978年,自年初至8月,一直未降透雨,且降雨分布不均,造成长期干旱高温,河水断流,库塘干涸,地下水下降,全县秋粮减产估计达110万公斤。
1985年,自5月25日至8月15日,80天没透雨,全县小麦减产465.3万斤;全县有1.6万亩耕地没种上秋作物,种上的也减产或绝收,秋粮比上年减少了2035万斤,棉花比计划减产314万斤。
1986年,全县降水总量303毫米,较历年少40%,尤以秋季为甚,较历年少61%。4月、7月、8月较往年少70%左右,出现严重旱灾。丘陵、山区大部分秋作物干枯,粮食大幅度减产。秋后仅完成粮食征购入库任务的50%。
1994年,伏旱连秋旱。从7月中旬至9月底,降水仅122毫米,农作物产量受到严重影响。
1997年,春旱、伏旱严重。全年降水仅343毫米,较正常年份平均偏少36%。秋作物受灾28.91万亩,成灾22.46万亩。受灾人口达20万人,成灾人口8.5万人。
1999年,春旱严重,春播困难。全年降水仅342毫米,较常年平均偏少36%。秋作物受灾25万亩,成灾15.33万亩。受灾达20.1万人,成灾人口7.4万人。
2000年,春旱严重。2—5月,降水仅55毫米,是历年同期最少的一年。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内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