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内丘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53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地层
分类号: P536
页数: 5
页码: 132-13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地层的形成经历了升降差异和海进海退的变化,丘县地层出露较全,华北地区所见的多数地层在县域均有出露。
关键词: 内丘县 地层

内容

内丘县地层的形成经历了升降差异和海进海退的变化,即中元古代海进期,寒武纪——中奥陶世海进期。又受到吕梁旋回末期构造的影响,地台的结晶基底形成而逐步由地槽阶段进入地台阶段,随着燕山运动的地壳上升,西部太行山隆起,后又经历太行山深断裂带的构造活动,其东西两带相对活动所产生的挤压力使地层拱起而形成“赞皇隆起”(即现在的地貌)。
  内丘县地层出露较全,华北地区所见的多数地层在县域均有出露。基岩出露约占全县面积65%,以太古界面积最大,约占全县面积1/2,集中于县境的中西部,下元古界次之,分布于原白鹿角乡。震旦系、二迭系、三迭系、第三系仅另量分布于五郭店、大孟村、北岭等乡镇。地层长轴均近南北向,北延临城县,南伸邢台县。较厚的第四系主要分布于东部平原。由于受“赞皇隆起”的影响,古老地层出露于内丘县中部,由中部向西东方向逐渐变新。
  太古界赞皇群变质岩层构成了区域“基底”。“盖层”为元古界震旦亚界滨海和碎屑岩与基底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但是,由于它们受太行山深断裂带的控制,因而形成了“形影相随”继承沉积的特点。下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为由陆相碎屑岩过渡为滨海相,半深海相炭酸盐类沉积,平行不整合于震旦亚界之上。上古生界石炭、二迭系为海陆相交互煤系地层,过渡为含煤陆相碎屑岩沉积,平行不整合于下古界之上。另外,局部还有火成岩体分布,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太古界赞皇群放甲铺组(Arf)
  分布于杨庄、柳林一带,区域出露厚度3200~4963米,上部为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和黑云二长片麻岩,局部地区含柘榴石;中段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夹少量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含角闪磁铁石英岩;下段上部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柘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和柘榴角闪斜长片麻岩,下部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含角闪石包体和夹层。
  太古界赞皇群石城组(ArS)
  分布于南赛南部、小杨庄北部,以遭受不同程度混合岩化作用的黑云斜长片麻岩为主,夹少量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局部夹大理岩薄层,顶部夹白云母斜长片麻岩,同放甲铺组呈渐变关系,岩性单调,产状平缓,加之波状褶曲的干扰,故厚度变化极大,为306~3743米。
  上太古界五台群红鹤组(Arh)
  分布于摩天岭东南歪脖山——鸡亮——米家沟一带,该组底部的石英岩内有成分为石英岩的角砾,顶部与石家栏组平行不整合接触,层间褶曲发育。根据沉积韵律特征和岩性特征将其分为两段:
  一段(Ar)底部为板状白云母石英岩,中部为钾长片麻岩,上部为二云片岩夹有杂色大理岩及云母石英片岩,顶部为白色、杂色和硅质条带的大理岩。厚度为324~406米。
  二段(Ar)以角闪片岩、黑云角闪片岩、斜长角闪片岩为主,夹有白云母石英片岩和薄层大理岩,底部有一层灰色绢云母石英片岩和长石石英岩,分布较稳定,厚度为260~356米,自北而南有变薄趋势。
  上太古界五台群石家栏组(Arsh)
  分布于摩天岭——杏树台一线,地层发育最为齐全,地层岩性主要为: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透镜状磁铁石英岩和磁铁角闪石英岩。黑云斜长变粒岩及浅粒岩,片麻岩类岩石有相变为变粒岩之趋势。
  元古界南寺掌组(Ptlnn)
  与下伏五台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呈带状分布于白鹿角至临城县王家坪一带。鹿峪岩性为黑灰色炭质凝灰质板岩,板岩顺走向自南向北由厚逐渐变薄。桃园以玄武岩为主,夹层多砂岩、砂质板岩、凝灰质板岩,中上部有玄武质角砾岩、集块岩。该段地层中普遍具有铁矿化、黄铜矿化、阳起石化、碳酸盐化、硅化,与铜矿有着密切关系,是区内铜矿的主要成矿地层。
  震旦系大红峪组(Zd)
  以明显的角度不整合覆于太古界不同层位之上,底部一般可见砂砾岩层,以及不稳定的砾岩和紫色砂质页岩,下部为粉红、灰白色中厚层中细粒石英岩状砂岩,上部为灰白、粉红、紫色厚至中厚层状,出露厚度小于200米,仅分布于县境西部与山西省交界的陡坎部位。
  中元古界赵家庄组(Chz)
  分布于测鱼——白鹿角一带,厚度小,变化大,一般厚5~59米,最厚67.3米,而局部仅几十厘米,甚至缺失。岩性为下部砂岩,砂砾岩及砾岩;中部为紫色砂质页岩,夹数层白云岩,白云岩呈透镜状产出,其中叠层发育;上部为紫红色砂质页岩,局部夹薄层细砂岩。
  古生界寒武系(∈)
  平行不整合或微角度不整合于震旦亚界之上,为一套碳酸盐类岩石为主的地层,岩相变化不大,总厚度300米左右,主要出露于与山西省交界的西部,呈近南北条带状,东部隐伏于奥陶系地层之下。
  下统(∈1)以紫色、紫红色页岩为主,上部页岩中夹有薄层泥灰岩及黄棕色页岩,中下部为紫色页岩夹辉绿色页岩,厚度为84米。
  中统(∈2)以深灰色、灰色鲕状灰岩为主,夹薄层纯灰岩及少量竹叶状灰岩,底部为黄色泥质条带状灰岩及鲕状灰岩,厚度小于250米。
  奥陶系(O)
  分布于西邵明至五郭店的西部丘陵区,整合于寒武系地层之上,总厚度549~823米。
  下统(01)主要为浅灰色、灰白色白云质灰岩,夹薄层白云岩。细粗粒结晶,结晶颗粒自下而上变粗。富含燧石条带和燧石结核,厚度约100米。
  中统(02)上部为深灰色细中粒结晶炭岩及白云质灰岩,夹有花斑状灰岩;中部为黄褐色角砾状白云质灰岩及白云质结晶灰岩;下部为深灰色致密纯灰岩,花斑状灰岩夹白云质灰岩;底部以厚层角砾状灰岩与下统分界。
  石炭系(C)石炭系地层呈近南北向,分布于丘陵和山前平原区。由于第四系覆盖,仅零星出露于西邵明西部、五郭店、落凹一带及东庞、马村一带。第四系覆盖之下均隐伏着巨厚、完整的石炭系地层,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及陆相含煤碎屑岩层。
  1.本溪组(C2b)平行不整合于中奥陶统之上,厚度约11~35米,具有明显的侵蚀面,主要为灰白、紫红色铝土页岩,灰白色、黑色粉砂质页岩,夹2~3层灰岩及一层不稳定煤层。底部为红褐色铁矿。
  2.太原组(C2t)主要岩性为灰白、深灰、黄绿色砂质页岩和砂岩互层,夹三层稳定灰岩。夹煤层,东庞矿煤田以南不少于八层,以北为4~5层,厚度130~145米。
  二迭系(P)
  为陆相含煤层,分布于西邵明、磨窝及东庞煤田一带。
  下统(P1)山西组(P1S)整合于太原组之上,主要岩性为黄绿、砖红、暗紫色砂岩,页岩互层。底部夹一层可采煤,以黄绿色细砂岩与太原组分界。厚40~60米。
  下石盒子组(P2a)主要岩性为黄绿色页岩,砂岩,底部以黄色砂岩夹鲕状页岩与山西组分界。厚140~180米。
  上统(P2)上石盒子组(P2S)与下石盒子组整合接触,下部为紫色、灰白、灰黑色页岩,夹砂岩和鲕状页岩;上部为黄色,黄绿色砂页岩互层,厚约403~580米。
  石千峰组(P2Sh)底部为厚层粗粒砂岩,下部为黄色砂岩及暗紫色板状粉砂岩;上部为暗紫色、棕黄色细砂岩,砂质页岩夹数层泥灰岩,厚400~1500米。
  新生界
  全新统(Q4PaL)分布于李阳河谷及两侧,下部为冲积黄土亚粘土,含少量砾石成分,并夹有砾石和砂透镜体;上部为冲洪积砂石,卵石层,于河谷处堆积。全新统刨蚀上更新统地层,使上更新统成为河流两侧的阶地。
  第三系(R)第三系与第四系下更新统砾石层呈不整合接触,分布于清修村南,出露面积较小,岩性为暗紫色,灰白色薄至中厚层、中粒砂岩、粉砂岩及一层不稳定紫色页岩。砂岩中交错层理发育,钙质胶洁,底部为2~3厘米厚的黄绿色、紫绿色纸片状页岩,厚度约100米左右。
  第四系(Q)
  下更新统(Q1gt)冰积层分布于马村以南,与邢台县分界处和清修村东南的垄岗上,出露标高90~100米,岩性为灰绿色和紫红色粘土与砾石混杂的泥砾层,底部往往有一层泥砾,砾石直径5~50厘米,无分选性,厚度50米左右。
  中更新统冲积层红土红黄土(Q2)由黄土状亚粘土、亚砂土及粘土组成,含钙质结核,常夹有30~50厘米砂砾透镜体,分选性差,底部多见砾石层,但厚度不大,多分布于山麓土带的冲沟底部。
  上更新统黄土(Q3)分布于山前及河谷二级阶地上与Q接触起伏不平,以冲洪积为主。岩性为浅灰黄色粉土质亚粘土、亚砂土均质,具大孔隙,无层理。夹砂砾石层,单层厚度10~20厘米,直径1~5厘米,分选、磨圆度均较好,延伸不稳定,含大量钙质,底部一般均有底砾层,山麓厚1~3米,平原及山前较厚,但一般小于50米。
  全新统(Q4)冲洪积层岩性为砂砾石、亚粘土等,松散、分选性好,由山前向东颗粒逐渐变细,厚5~40米,主要分布于各河流的河床、河漫滩等一级阶地上。坡积、残积层碎石和土混杂,分布于低山、丘陵坡脚处,厚度一般小于5米。
  岩浆岩
  由于受五台期和吕梁岩浆活动影响,岩石类型繁多,包括侵入岩、火山岩、脉岩等若干类型。五台期侵入岩主要为满天峪岩体,吕梁期的侵入岩体为鹿峪岩体、石坡咀岩体等。
  满天峪岩体侵入于石家栏组二段地层中,其范围包括岭头——满天峪——杏树台一线,东西宽约为300~500米地层中,南北长2000~3000米,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岩石中主要造岩矿物为微斜条纹长石、微斜长石、奥长石构成,副矿物中的金属矿物为赤铁矿,其次为磁铁矿、褐铁矿及微量的黄铁矿、多金属矿等。
  鹿峪岩体位于白鹿角——天井一带,平面形态呈“N”型,东西断续长约9.5千米,南北宽约2千米,面积约20平方千米。岩体与围岩呈侵入接触关系,基本顺层侵入于南寺掌组地层中,接触带具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蚀变现象。
  石坡咀岩体为奥长斑岩岩体,侵入于南寺掌组二段地层中,平面形态呈椭圆形,出露面积约1平方千米,与围岩呈侵入接触关系,界线清晰,岩体边部见有辉绿岩捕虏体。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内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