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图书馆
邢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邢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自然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内丘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532
颗粒名称:
自然环境
分类号:
X21
页数:
45
页码:
45-17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的自然环境,其中包括地质、地貌、植被、气候、水文、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
关键词:
内丘县
自然环境
地质环境
内容
内丘县地处太行山东麓,为分水岭的中低山经岗丘向山前平原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形成山地——岗丘——平原的梯状地貌。西部山岭重峦叠嶂,平均海拔约1000米,最高峰海拔1874米。中部丘岗绵延,平均海拔约400米。东部平原广袤平坦,土地肥沃,最低海拔45米。三类地貌约各占三分之一左右。内丘县位于北半球温带季风区,四季寒暑分明,雨量偏少,比较干旱。境内金属和非金属矿藏储量丰富。
第一章 地质
第一节 地质构造
在漫长的地质发育过程中,内丘县的地质构造,明显受三次褶皱运动影响,即:太古界末的阜平运动,下元古界末的吕梁运动和中生界的燕山运动。次级构造属山西断隆太行拱断束之赞皇断束的西部。每次构造运动都受到太行深山断裂带的控制,大体表现为东西向的挤压而形成的南北向的构造。
根据区域地质构造的演化史,以地质建造,构造变形,岩浆活动,特别是区域性角度不整合为依据,该区地质构造可分为4个阶段,即:五台构造旋回;吕梁构造旋回;中元古代——古生代构造运动阶段;中生代——新生代构造运动阶段。
五台构造旋回
该构造旋回中以褶皱为主,断裂作用次之,岩浆活动比较强烈,混合岩化作用普遍,但不均一。摩天岭、杏树台一带五台群地层经历了三次以上褶皱构造的叠加,第一期以平卧倒转褶皱为主,褶皱枢纽的产状为320°<17°;第二期褶皱最为发育,致使第一期褶皱轴面弯曲,翼部发生一系列“之”字型褶曲,褶皱枢纽产状为320°<16°;第三期褶皱轴面近于直立,枢纽倾伏方向为20°~30°<20°~30。为一期波长大、振幅小的宽缓褶皱,该期褶皱枢纽与第一期、第二期褶皱枢纽交角60°左右,主要受北西——南西方向近水平挤压作用而形成。
吕梁构造旋回
吕梁构造旋回和五台旋回虽然以角度不整合相隔,但是由于它们同受太行山深断裂带的控制,因而“形影相随”继承沉积的特点。吕梁旋回的褶皱为较简单而宽缓的形态,褶皱轴近南北,西翼被长城系地层所超覆。断裂的性质多为压性断裂,常有岩脉沿断裂贯入。断层走向呈近南北,倾角大。
中元古代——古生代构造阶段
吕梁运动旋回末期,地台的结晶基底形成,由地槽阶段进入地台阶段,本阶段中表现为升降差异和海进海退的变化。该构造阶段形成了长城系碎屑沉积建造和寒武系的碎屑——化学沉积建造及奥陶系的化学沉积建造,所形成的地层没有明显的褶皱断裂,只在晚古代时期使中元古代时期形成的长城系地层发生了微弱的倾斜,该构造发展阶段岩浆活动也不明显,只在摩天岭一带见到一条规模不大的辉绿岩脉。
中生代——新生代构造运动阶段
该阶段基底构造的太行山深断裂带,此期又重新活动,其东西两带相对活动所产生的挤压力使地层上拱而形成“赞皇隆起”,同时形成一系列的南北向断裂。
在新生代的喜马拉雅山构造运动阶段,该区内的河床和山间内,接受了更新统和全新统的黄土砂砾沉积,并经受了多期的冰川活动。
第二节 地层
内丘县地层的形成经历了升降差异和海进海退的变化,即中元古代海进期,寒武纪——中奥陶世海进期。又受到吕梁旋回末期构造的影响,地台的结晶基底形成而逐步由地槽阶段进入地台阶段,随着燕山运动的地壳上升,西部太行山隆起,后又经历太行山深断裂带的构造活动,其东西两带相对活动所产生的挤压力使地层拱起而形成“赞皇隆起”(即现在的地貌)。
内丘县地层出露较全,华北地区所见的多数地层在县域均有出露。基岩出露约占全县面积65%,以太古界面积最大,约占全县面积1/2,集中于县境的中西部,下元古界次之,分布于原白鹿角乡。震旦系、二迭系、三迭系、第三系仅另量分布于五郭店、大孟村、北岭等乡镇。地层长轴均近南北向,北延临城县,南伸邢台县。较厚的第四系主要分布于东部平原。由于受“赞皇隆起”的影响,古老地层出露于内丘县中部,由中部向西东方向逐渐变新。
太古界赞皇群变质岩层构成了区域“基底”。“盖层”为元古界震旦亚界滨海和碎屑岩与基底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但是,由于它们受太行山深断裂带的控制,因而形成了“形影相随”继承沉积的特点。下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为由陆相碎屑岩过渡为滨海相,半深海相炭酸盐类沉积,平行不整合于震旦亚界之上。上古生界石炭、二迭系为海陆相交互煤系地层,过渡为含煤陆相碎屑岩沉积,平行不整合于下古界之上。另外,局部还有火成岩体分布,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太古界赞皇群放甲铺组(Arf)
分布于杨庄、柳林一带,区域出露厚度3200~4963米,上部为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和黑云二长片麻岩,局部地区含柘榴石;中段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夹少量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含角闪磁铁石英岩;下段上部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柘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和柘榴角闪斜长片麻岩,下部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含角闪石包体和夹层。
太古界赞皇群石城组(ArS)
分布于南赛南部、小杨庄北部,以遭受不同程度混合岩化作用的黑云斜长片麻岩为主,夹少量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局部夹大理岩薄层,顶部夹白云母斜长片麻岩,同放甲铺组呈渐变关系,岩性单调,产状平缓,加之波状褶曲的干扰,故厚度变化极大,为306~3743米。
上太古界五台群红鹤组(Arh)
分布于摩天岭东南歪脖山——鸡亮——米家沟一带,该组底部的石英岩内有成分为石英岩的角砾,顶部与石家栏组平行不整合接触,层间褶曲发育。根据沉积韵律特征和岩性特征将其分为两段:
一段(Ar)底部为板状白云母石英岩,中部为钾长片麻岩,上部为二云片岩夹有杂色大理岩及云母石英片岩,顶部为白色、杂色和硅质条带的大理岩。厚度为324~406米。
二段(Ar)以角闪片岩、黑云角闪片岩、斜长角闪片岩为主,夹有白云母石英片岩和薄层大理岩,底部有一层灰色绢云母石英片岩和长石石英岩,分布较稳定,厚度为260~356米,自北而南有变薄趋势。
上太古界五台群石家栏组(Arsh)
分布于摩天岭——杏树台一线,地层发育最为齐全,地层岩性主要为: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透镜状磁铁石英岩和磁铁角闪石英岩。黑云斜长变粒岩及浅粒岩,片麻岩类岩石有相变为变粒岩之趋势。
元古界南寺掌组(Ptlnn)
与下伏五台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呈带状分布于白鹿角至临城县王家坪一带。鹿峪岩性为黑灰色炭质凝灰质板岩,板岩顺走向自南向北由厚逐渐变薄。桃园以玄武岩为主,夹层多砂岩、砂质板岩、凝灰质板岩,中上部有玄武质角砾岩、集块岩。该段地层中普遍具有铁矿化、黄铜矿化、阳起石化、碳酸盐化、硅化,与铜矿有着密切关系,是区内铜矿的主要成矿地层。
震旦系大红峪组(Zd)
以明显的角度不整合覆于太古界不同层位之上,底部一般可见砂砾岩层,以及不稳定的砾岩和紫色砂质页岩,下部为粉红、灰白色中厚层中细粒石英岩状砂岩,上部为灰白、粉红、紫色厚至中厚层状,出露厚度小于200米,仅分布于县境西部与山西省交界的陡坎部位。
中元古界赵家庄组(Chz)
分布于测鱼——白鹿角一带,厚度小,变化大,一般厚5~59米,最厚67.3米,而局部仅几十厘米,甚至缺失。岩性为下部砂岩,砂砾岩及砾岩;中部为紫色砂质页岩,夹数层白云岩,白云岩呈透镜状产出,其中叠层发育;上部为紫红色砂质页岩,局部夹薄层细砂岩。
古生界寒武系(∈)
平行不整合或微角度不整合于震旦亚界之上,为一套碳酸盐类岩石为主的地层,岩相变化不大,总厚度300米左右,主要出露于与山西省交界的西部,呈近南北条带状,东部隐伏于奥陶系地层之下。
下统(∈1)以紫色、紫红色页岩为主,上部页岩中夹有薄层泥灰岩及黄棕色页岩,中下部为紫色页岩夹辉绿色页岩,厚度为84米。
中统(∈2)以深灰色、灰色鲕状灰岩为主,夹薄层纯灰岩及少量竹叶状灰岩,底部为黄色泥质条带状灰岩及鲕状灰岩,厚度小于250米。
奥陶系(O)
分布于西邵明至五郭店的西部丘陵区,整合于寒武系地层之上,总厚度549~823米。
下统(01)主要为浅灰色、灰白色白云质灰岩,夹薄层白云岩。细粗粒结晶,结晶颗粒自下而上变粗。富含燧石条带和燧石结核,厚度约100米。
中统(02)上部为深灰色细中粒结晶炭岩及白云质灰岩,夹有花斑状灰岩;中部为黄褐色角砾状白云质灰岩及白云质结晶灰岩;下部为深灰色致密纯灰岩,花斑状灰岩夹白云质灰岩;底部以厚层角砾状灰岩与下统分界。
石炭系(C)石炭系地层呈近南北向,分布于丘陵和山前平原区。由于第四系覆盖,仅零星出露于西邵明西部、五郭店、落凹一带及东庞、马村一带。第四系覆盖之下均隐伏着巨厚、完整的石炭系地层,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及陆相含煤碎屑岩层。
1.本溪组(C2b)平行不整合于中奥陶统之上,厚度约11~35米,具有明显的侵蚀面,主要为灰白、紫红色铝土页岩,灰白色、黑色粉砂质页岩,夹2~3层灰岩及一层不稳定煤层。底部为红褐色铁矿。
2.太原组(C2t)主要岩性为灰白、深灰、黄绿色砂质页岩和砂岩互层,夹三层稳定灰岩。夹煤层,东庞矿煤田以南不少于八层,以北为4~5层,厚度130~145米。
二迭系(P)
为陆相含煤层,分布于西邵明、磨窝及东庞煤田一带。
下统(P1)山西组(P1S)整合于太原组之上,主要岩性为黄绿、砖红、暗紫色砂岩,页岩互层。底部夹一层可采煤,以黄绿色细砂岩与太原组分界。厚40~60米。
下石盒子组(P2a)主要岩性为黄绿色页岩,砂岩,底部以黄色砂岩夹鲕状页岩与山西组分界。厚140~180米。
上统(P2)上石盒子组(P2S)与下石盒子组整合接触,下部为紫色、灰白、灰黑色页岩,夹砂岩和鲕状页岩;上部为黄色,黄绿色砂页岩互层,厚约403~580米。
石千峰组(P2Sh)底部为厚层粗粒砂岩,下部为黄色砂岩及暗紫色板状粉砂岩;上部为暗紫色、棕黄色细砂岩,砂质页岩夹数层泥灰岩,厚400~1500米。
新生界
全新统(Q4PaL)分布于李阳河谷及两侧,下部为冲积黄土亚粘土,含少量砾石成分,并夹有砾石和砂透镜体;上部为冲洪积砂石,卵石层,于河谷处堆积。全新统刨蚀上更新统地层,使上更新统成为河流两侧的阶地。
第三系(R)第三系与第四系下更新统砾石层呈不整合接触,分布于清修村南,出露面积较小,岩性为暗紫色,灰白色薄至中厚层、中粒砂岩、粉砂岩及一层不稳定紫色页岩。砂岩中交错层理发育,钙质胶洁,底部为2~3厘米厚的黄绿色、紫绿色纸片状页岩,厚度约100米左右。
第四系(Q)
下更新统(Q1gt)冰积层分布于马村以南,与邢台县分界处和清修村东南的垄岗上,出露标高90~100米,岩性为灰绿色和紫红色粘土与砾石混杂的泥砾层,底部往往有一层泥砾,砾石直径5~50厘米,无分选性,厚度50米左右。
中更新统冲积层红土红黄土(Q2)由黄土状亚粘土、亚砂土及粘土组成,含钙质结核,常夹有30~50厘米砂砾透镜体,分选性差,底部多见砾石层,但厚度不大,多分布于山麓土带的冲沟底部。
上更新统黄土(Q3)分布于山前及河谷二级阶地上与Q接触起伏不平,以冲洪积为主。岩性为浅灰黄色粉土质亚粘土、亚砂土均质,具大孔隙,无层理。夹砂砾石层,单层厚度10~20厘米,直径1~5厘米,分选、磨圆度均较好,延伸不稳定,含大量钙质,底部一般均有底砾层,山麓厚1~3米,平原及山前较厚,但一般小于50米。
全新统(Q4)冲洪积层岩性为砂砾石、亚粘土等,松散、分选性好,由山前向东颗粒逐渐变细,厚5~40米,主要分布于各河流的河床、河漫滩等一级阶地上。坡积、残积层碎石和土混杂,分布于低山、丘陵坡脚处,厚度一般小于5米。
岩浆岩
由于受五台期和吕梁岩浆活动影响,岩石类型繁多,包括侵入岩、火山岩、脉岩等若干类型。五台期侵入岩主要为满天峪岩体,吕梁期的侵入岩体为鹿峪岩体、石坡咀岩体等。
满天峪岩体侵入于石家栏组二段地层中,其范围包括岭头——满天峪——杏树台一线,东西宽约为300~500米地层中,南北长2000~3000米,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岩石中主要造岩矿物为微斜条纹长石、微斜长石、奥长石构成,副矿物中的金属矿物为赤铁矿,其次为磁铁矿、褐铁矿及微量的黄铁矿、多金属矿等。
鹿峪岩体位于白鹿角——天井一带,平面形态呈“N”型,东西断续长约9.5千米,南北宽约2千米,面积约20平方千米。岩体与围岩呈侵入接触关系,基本顺层侵入于南寺掌组地层中,接触带具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蚀变现象。
石坡咀岩体为奥长斑岩岩体,侵入于南寺掌组二段地层中,平面形态呈椭圆形,出露面积约1平方千米,与围岩呈侵入接触关系,界线清晰,岩体边部见有辉绿岩捕虏体。
内丘县地貌在元古代震旦纪就已基本形成,随着地壳上升的历次构造运动,地势变为西高东低的梯状地势,形成起伏较大的“M”式地形。
第二章 地貌
第一节 山地
山地分布及特征
山地主要分布于南赛乡虎头山脉、蓬山山脉以西的獐獏乡、侯家庄乡一带,海拔506~1874米,平均海拔1000米,相对高度约1300米。其中,侯家庄乡簸箩坑山海拔1874米,为内丘境内最高峰。区内峰峦叠嶂,山高谷深,山地面积230.6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29.5%。
山地物质组成主要为:碎屑沉积——化学沉积——基性火山建造;钙碱性系列的中碱性——中基性火山沉积岩建造;多旋回碎屑沉积岩——基性火山建造。根据各区域作用的差异和变质程度不一,岩石特性不尽相同,可分为:浅变质岩类、中度变质岩类、火山岩类3种特性。
山地矿藏资源现已查明獐獏以西有铜、锌、钴、镍、铅、硫铁、磁铁、滑石等,部分已开采利用。且地表侵蚀及水土流失严重,使河砂沉积于河道,成为又一天然资源。
境内山脉均属太行山山脉,其中,鹤度岭山脉为太行山主脉,系县域与山西省昔阳县天然界线。摩天岭、鹊山山脉均为太行山支脉。
该山脉北起嶂石岩,南至簸箩坑,再由此折东至界子口,全长约30千米,分布小峰40余个,主要山峰有:
鹤度岭又名仙人台,在寒山垴南5千米处。旧志称“山峰巉峻,唯鹤可度”。上有明嘉靖二十年(1541)建造的长城残垣,《故关志》载:“月牙石城,长五十丈,厚二丈,高二丈五尺。城有楼,楼门勒文曰:‘鹤度仙迹’,盖溪径崛崎,岩山巉耸,上千翠霞,下笼丹壑。”
锦绣堂今名杏峪口,南与鹤度岭相连。海拔1355米,上有通向山西省的盘山道一条。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筑城墙一道,曾设兵戍守,现残存古山寨一座。
黄庵垴位于县城西偏北约50千米处,为内丘县与赞皇和山西省交界山。海拔1773.8米。此山高耸陡拔,山势奇绝,犹如幌杆直入云霄,故俗称幌杆垴。
寒山垴在黄庵脑南约3.2千米处,海拔1806米。山高坡陡,植被繁茂。旧志载:“仙人寒山至此。”
石人寨在寒山垴南5千米处,其峰如人而立,海拔1082米。
嶂石岩在石人寨东2千米处,为内丘县与赞皇交界岭。其山峰陡岩悬壁,雄伟壮观,气候凉爽宜人,是旅游观光及避暑胜地。
老人峰在锦绣堂南3千米处,海拔1133米。其峰如一老人驼背而立,故名。旧志载:“尖峰突如人立,旧谓老人所化,无可考。”五指窑又名朝阳洞,在老人峰南2千米处。其上有5个山洞。
嘲崖在小岭底西北、五指窑南1千米处,海拔1782米。其山绝壁悬崖,上有内丘通向山西的又一盘山道。
簸箩坑山在鹤度岭南10千米处,为内丘县与邢台县交界地带,海拔1874米。其山中间凹,四边高,形如簸箩,故名。中间凹处约6平方千米,西边高处称十字格梁,为内丘县最高峰。
偏梁山在簸箩坑山东2千米处。其鹤度岭山脉
山陡岩绝壁,海拔1419米。
甫口山在偏梁山南3千米处。海拔980米。
王三垴亦称冀脑,在甫口山东1.25千米处,海拔999米。山上曾住有人家。
摩天岭山脉
该山脉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西接嶂石岩,山峰7个:
摩天岭原名漫天岭,在三县脑东南3千米处。海拔958米。
闹乜岭在摩天岭北偏东0.5千米处,海拔918米。
寺北垴在摩天岭东北3千米处。呈西北——东南走向,海拔921.7米,为与临城县界山。古时东南山腰野猪坪有庵一座,明万历年间重修大殿,改庵为寺,该山处寺北,故名。
三峰山又名三凤山,位于摩天岭北偏西约2.5千米处,呈西北——东南走向,海拔1458.6米,为与临城县界山。因其山有三峰起伏回环错列而得名。
三县垴别名大地岩,又称南寨,在摩天岭西北3千米处。是内丘、赞皇、临城三县交界山,海拔1508米。
西水泉掌在摩天岭西北约0.5千米处。南北走向,海拔1461米,为与临城县界山。因山北为临城县西水泉村而得名。
大西寨位于摩天岭南7千米处,海拔1302米。其山峰突兀,雄伟壮观。
鹊山山脉
鹊山山脉西接摩天岭山脉的闹乜岭,向东折而南至中岩山之夹耳山,再东经鹊山折而向北至吉了寨,呈环带形,全长18千米,主要山峰10个:
鹊山又名太子岩,位于县城西30千米处,主峰莲花峰,海拔1141米。旧志载:“山顶有白石,形如鹊,故名。鹊东向高竦为鹊头,西北低平为鹊尾。”相传,“周虢叔之后,虢太子弃国从扁鹊游,于此修真,内有太子卧石,长六尺,手、足、肩、背宛然”,又传为扁鹊采药处。其山东侧和北侧悬崖绝壁,南侧和西侧山势稍缓,旧志曾记:“昔有驻兵其巅者,敌仰攻不克,潜觅其尾,遂破之。”其上有太子洞、乔家洞、玉皇皋、莲花峰等名胜,风景奇绝。
中岩山亦称凌霄山,《山海经》称之为“敦舆山”,在太子岩西偏南4千米处,为与邢台界山。汉末张燕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所建的城墙、水牢、点将台、跑马场等遗迹尚存。
夹耳山俗称响马帽,在太子岩西南4.5千米处。此山形同人耳,左右相夹,故名。旧志载:“山下有泉,流西北入泜水。”
龙腾山在夜歇岭北偏东3千米处。相传后赵佛图澄掘得死龙,以水咒之即苏,腾空作大雨,故名。
胡姑垴在太子岩西7千米处,南与邢台县交界。山南有石峰,俗称拴驴橛。岭上有元代建的古寺、龙泉池、石洞天然阁、三教洞、玉帝阁。现龙泉池尚存。旧志载:“相传圣佛出此,有寺及灵泉。泉当涸,有五台僧咒之,涌出如故。”另记,“(灵泉)东流于獐獏村南”。
瓮山在太子岩北1千米处,海拔746米。因其山形如瓮倒立,故名。
龙驹岭在瓮山北1千米处。旧志称“曾有龙驹从山洞出”,故名。
夜歇岭又称夜饮岭,在太子岩北偏东,十八盘南偏东3千米处。相传为虢太子夜歇处。
凤鸣山在龙腾山北1千米处。古时上有凤鸣庵,庵迹尚存。
吉了寨别名老虎山,在风鸣山北4千米处。此山为与临城县界山,海拔506米。
以上山脉植被繁多,由于历代战乱、砍伐等人为因素影响,境内原始植被破坏殆尽,现有植被均属次生和人工植被。植被种类有:中生型森林植被,主要分布于海拔1000~1500米以上,有油松、鹅尔栎、六道目等。旱生型落叶林,主要分布于海拔500米以上的低山区,主要有麻栎、拴皮栎、槲树、刺槐等。
主要特产有:板栗、核桃、柿子、野生药材等。
第二节 丘陵
丘陵分布于内丘县中部的南赛、柳林、五郭店和大孟村镇。由西向东逐渐平缓,海拔高度500米以下,平均海拔400米,面积约268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34%。该区岗丘蜿蜒、沟壑交错,为西部山地与平原的连接过渡地带。主要丘岗有:
菩萨岭在龙驹岭偏北1千米处,曾传山上有一石峰如菩萨,故名。
石门寨在菩萨岭东3千米处。汉书《地理志》载:“中丘有石门寨”,即指此山。
虎头山在石门寨东5千米处,众山聚此而隆起。
且停山在石门寨东5千米处。旧时上有且停寺,现残迹尚存,寺内有千年银杏(白果)树一棵,为稀有之老龄树。旧志载:“旧传虢太子饮马于此,下有马跑泉,冬夏不涸。又有圣水井,清澈洞照须眉。昔有高僧,臭雨气,曰:‘病龙行雨,可悯也。’已而龙来,求救嗓癀也,僧针之,愈龙献甘泉。井旁一室,作龙盘僧膝治疗像。”
树山在虎头山东3千米处。山上有圆青石,旧时有庙宇数间。
小房岗在树山东偏南4千米处,上有土地庙。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周围村里的善男信女成群结队到此拜神。
孤山又称思亲山或忧心山,相传为虢太子思亲之处。
蓬山在孤山东3千米处。《山海经》云:“山形如蓬,故名蓬。”旧志载:“史记赵简子即中丘之蓬山赐扁鹊田四万亩”,“其山形盘旋交杂,外圆中虚,山巅有窍大如盘,朝暾出云气,为城市楼阁,或与唐山相连四十余里,如长虹然,日出乃解”。
籰山在蓬山北3千米处,全为青石和钟乳石岩。旧志载:“山阴有砺水,泉流浅细,层曲而东。”
马棚岗又名芦山、马峰岗,在籰山东,绵延至西张村、高望、中张村,全长6千米。有碑文记之:“巍峨卓峙,赵北重镇,中丘巨观。”宋代岗上有墨松林。
百花岩在太子岩南1千米处。旧志载:“上有清泉寺,旧时花木繁荫,境亦幽僻,后凋残荒废。顺治间巨鹿尼僧普玉重修,今稍可观”,“上有清泉,东流入九龙水”。
白银山在百花岩南0.5千米处,旧志载:“上出云母,遥望如银然。又有观音洞。”
周王寨在白银山东3千米处,旧传为周世宗寨。明崇祯十三年(1640),农民起义军数千人曾据此山。
牛王寨在周王寨东偏南2千米处。
青山在周王寨东15千米处,原名黑山,其东麓原有黑山城。因北周避太祖讳,改名青山。
程子岗在牛王寨东4千米处,西起杜家台,东至近郎,全长6千米。旧传程子华曾隐居此岗。
娘子岗在程子岗东2千米,为西东走向,全长2千米。
龙岗西起十方村东至赵庄村,全长5千米,为内丘县与邢台县交界处。
此外,还有许多起伏迂回、连绵不断的岗丘、土岭等。
植被主要以杂草为主,次为酸枣树、刺槐等。
主要矿产:石灰岩、石英、长石、白云石、大理石、花岗岩、石榴子石等。
第三节 平原
处于县域东部,分布于内丘、金店、大孟村3个镇和官庄、五郭店2个乡。海拔45~80米,总面积289.4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36.5%。
该区位于京广铁路两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内丘县人口密集地带,也是粮、棉集中产区。金店镇魏家屯海拔45米,是内丘县海拔最低处。
第三章 植被
第一节 植被类型
内丘县地貌结构复杂,根据土壤气候条件和降水条件,不同地带适宜多种树种生长。据史料记载,内丘县曾是树木连片、山青水秀的地方,特别是白鹿角深山区一带,天然像栎满山遍野,郁葱遮天。但由于历代战乱破坏,加上长期开垦,境内原始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现有的植被均属次生和人工植被。植被大体上可分5个基本类型:
中生型森林植被主要分布于海拔1000~1500米以上的中山地带,植被种类主要有鹅尔枥、油松、毛棒、六道木等。
旱生型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上的低山区。代表植物种类主要有麻栎、拴皮栎、槲树、刺槐、绣绒菊、荆条、多花胡枝子、黄被草、菅草、鬼针草、狗尾草等。
半旱生灌草丛植被主要分布在丘陵区。代表植物种类主要是黄连木、酸枣、荆条、达乌里胡枝子、白羊草、黄被草、地丁、茵陈蒿、铁杆蒿等。
旱生草本群落植被主要分布在丘陵区的粗骨土地带。代表植物种类主要是白羊草、黄被草、达乌里胡枝子等。黄被草在较深厚的土层处才出现。
栽培植被主要分布在低丘、河谷和平原地区。该区的原始植被是阔叶林和草甸,因开垦农田,原有的自然植被减少,被覆地表几乎全部为人工栽植的林木,主要树种有:侧柏、刺槐、板栗、核桃、黑枣、椿树等。
第二节 分布规律
内丘县植被分布主要有四大特点:一是,由于受降水和土壤条件的影响,植被类型呈阶梯状分布自东向西分为栽培植被、灌丛、旱生型森林群落、中生型森林群落等4个阶梯。在中低山区,植被类型则呈现出垂直分布,通常有“山头多有松槐菜,山腰多把果树栽,河川沿岸杨柳树,因地制宜保生态”的说法。二是,由于受山脉走向的影响,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内邱段,阴坡上的植被分布变化不明显,而在太行山境内段的几条西东走向的余脉上,阴坡上的植被盖度明显高于阳坡。三是,由于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境内没有出现亚高山草甸类植被。四是,由于受土壤影响,本境植被类型多随着土壤的不同变化而变化。首先表现在中生型植被群落方面,油松、白桦、黑桦一类植被集中分布在棕壤地带,而柞栎(菜树)则主要分布在褐土地带。另外,以灰岩为成土母质分布的中性、偏碱性地带多出现侧柏,洋槐、柿、黑枣、酸枣、花椒、白羊草、黄连木等,而以片麻岩为成土母质的中性、偏酸性地带,则多见松、栎、刺槐、板栗、核桃、荆条等。
内丘县的气候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适于大多数农作物生长。但往往降雨集中,极易形成旱情或涝灾。同时,由于境内地势西高东低,相差悬殊,形成了境内复杂的气候特征:每当西风吹来,气流过山后下沉产生焚风,常使丘陵地带气温骤升;或夏季东南风起,气流遇山爬坡,使迎风坡降水偏多,特别是喇叭口形地带,常使降水强度增大,形成暴雨中心。
第四章 气候
第一节 四季特征
春季控制内丘县上空的蒙古冷高压逐渐减退,副热带高压不断北抬,西来低压槽出现次数增多,天气时冷时暖,有的年份尚有倒春寒出现。此季空气中含水量较少,受低压槽影响,易刮大风,很少降水,因此形成多风少雨气候。
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西来低压槽影响,西南暖湿气流比较活跃,因此气温高,湿度大,一遇冷空气,极易形成阴雨天气,时有暴雨,有时出现大暴雨,并伴有大风、冰雹,造成灾害性天气。
秋季副热带高压日渐减退,蒙古高压开始加强,冬季风逐渐代替夏季风。境内多发生的气象灾害有旱灾、水灾、风灾和雹灾四个种类。前期时有阴雨,后期秋高气爽,气温逐渐变凉,即所谓“一阵秋风一阵凉”。
冬季受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影响,形成大陆吹向海洋的冬季风,即偏北风增多,气温渐低。由于空中多干冷西北气流,降水机会很少,多数年份出现降雪,但降水量小,形成具有稀雪、风烈、干燥特征天气。
第二节 日照和太阳辐射
日照
内丘县年平均日照时数,山区为2523.0小时,丘陵为2674.0小时,平原为2409.3小时。日照时数最多的月份为5月份,最少月份为2月份。年日照百分率,山区为57%,丘陵为61%,平原为55%。各月日照百分率一般在46~62%之间。
太阳辐射
内丘县年均太阳辐射总量,山区为123.048千卡/平方厘米,丘陵为128.379千卡/平方厘米。辐射量最多月份为5月,最少月份为12月份。
境内太阳辐射资源丰富,对农作物生长比较有利。主要农作物生长期3—10月,太阳辐射量一般在85~100千卡/平方厘米,农作物生长旺盛期4—9月,太阳辐射量一般都在66~80千卡/平方厘米。特别是5月份光照充足,太阳辐射最强,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籽粒增重极为有利;7—8月份,云雨较多,日照和辐射减弱,对棉花生长较为不利。
第三节 温度
内丘县年平均气温:山区为11.8℃,丘陵为13.3℃,平原为12.8℃。气温年内变化呈一峰一谷型:最热月份为7月份,最冷月份为1月份。历年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1963年6月26日,为42.6℃;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972年1月28日,为—23.5℃。累年平均较差为30.3℃,平均日较差为12.5℃。四季日较差不尽相同,春秋雨季日较差较大,夏季最小。丘陵地区日较差最大,平原最小。
日平均气温≥0℃,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界限温度。境内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初日,一般在2月24日,终日12月3日间,间隔天数为283天,间隔期内有效积温平均为4891.5℃,能够满足各种农作物生长需要。冬前≥0℃有效积温650℃~550℃,是冬小麦从播种到越冬的最佳积温,保证率80%出现的初日、终日分别是9月25日、9月30日。
第四节 降水
自有详实资料记载以来,内丘县年平均降水量为537.2毫米。最多的年份为1963年,降水1264.5毫米,最少的年份为1972年,仅271.3毫米,年际差达993.2毫米。降水总趋势趋于减少,干旱越来越明显。
由于受大陆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季节分布极为不均。春季季平均降水占全年的12.4%,进入4月份后,降水逐渐增多,第一场透雨一般在5月25日左右出现,最早4月25日出现,80%保证率出现时间为6月25日,即雨季开始时间。夏季季平均降水占全年的2/3以上,平均雨季80天左右,雨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65%。雨季降水强度较大,多暴风骤雨,历年98%的暴雨发生在雨季,平均每年出现1.5次。尤其7月下旬到8月上旬,是暴雨最集中时期,占总暴雨日的45%。秋季季平均降水占全年的16.7%,9月份开始,≥10毫米降水次数明显减少,一般9月10月左右雨季结束。冬季降水最少,仅占全年降水量的2.4%。境内历年平均降水日数为72天。降水日数最多的年份为1964年,降水98天;降水日数最少的年份为1999年,降水仅49天。降水日大部分在夏半年,占全年的72%,冬半年仅占28%。7、8月份降水日最为集中,两月平均降水日数占全年的1/3以上。
又因受地形影响,降水区域差别很大,年平均降水量自西向东逐渐减少:山区684.8毫米,丘陵556.2毫米,平原521.6毫米。獐獏一带地处太行山东侧,海拔高度一般在300~600米之间,地形呈喇叭状,为降水量多区,极易形成暴雨中心。1963年8月2—8日,全境连降暴雨,历时7天7夜,獐獏一带24小时最大降水发生在8月4日,降水量为865.0毫米,过程总量2050毫米,造成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
第五节 风
内丘县地处东亚季风区。常年多偏南风和偏北风,而偏东风和偏西风较少。偏南风多发生于夏半年,年平均频率为24%;偏北风常发生于冬半年,年平均频率为23%。
境内年平均风速较小:平原为2.4米/秒,丘陵为2.5米/秒,山区为1.4米/秒。平原瞬时最大风速为31.0米/秒,风向为北风,出现在1979年6月10日;山区最大风速为21.0米/秒,出现在1974年4月27日;定时测得最大风速为20.0米/秒,出现在1975年6月18日。
四季中,春季平均风速最大,4月份为最大月。平均风速为3.4米/秒,秋季风速最小,最小月份为9月份,平均风速1.9米/秒。
8级或8级以上(即17米/秒以上)大风历年平均13.6次,最多年达30次,为1972年;最少年无大风出现,为1964年。一年中出现大风最多月份为4月,其次是5、6月,最少月份为1月。大风多为偏北风,区域分布,平原、丘陵多于山区。
第六节 湿度蒸发
内丘县平均绝对湿度为11.8hpa(百帕),最大绝对湿度为41.8hpa(百帕),出现在1966年7月18日;最小绝对湿度为0.1hpa(百帕),出现在1970年3月17日。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5%,最大相对湿度为100%;最小相对湿度为零。湿度的年内变化,夏秋季较大(7、8月份最大);冬春季湿度较小(5月份最小)。从区位比较,山区湿度大,平原次之,丘陵最小。
境内年平均蒸发量为1954.6毫米,最大年蒸发量出现在1972年,为2463.7毫米;最小年蒸发量出现在1990年,为1486.4毫米。蒸发的年内变化,春末夏初蒸发量最大,冬季最小,其中6月份蒸发量最大,1月份最小。日蒸发量最大出现在1972年6月16日,为32.7毫米。从区位比较,山区蒸发量最少,丘陵最多。
年内蒸发量与降水量平均比为3.7:1,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春季二者之比为11.4:1,悬殊更大。因此旱情日趋严重。
第七节 霜雪冻
霜
内丘县初霜最早为10月9日,一般为10月24日,最迟为11月2日,80%保证率出现时间为10月29日;终霜最早为3月6日,一般为4月15日,最晚为4月26日,80%保证率出现时间为4月20日。
从10月开始,霜日逐渐增多,12月份达最多,然后又逐月减少。平均有霜期为168天。年平均有霜日数为74天,最多年112天,出现在1992年;最少年47天,出现在1961年。
霜日年内分配主要在10月到来年4月,其他月份无霜日。无霜期平均191天,丘陵区最长,为197天;山区最短,为177天。
雪
内丘县最早初雪为10月31日,最迟初雪为2月22日,80%保证率初雪为12月18日;最早终雪为1月19日,最迟终雪为4月27日,80%保证率终雪为3月29日。
历年平均雪期为102天。年平均降雪日数为10天,年最多雪日54天,最少3天。年内分配主要雪日在11月到来年3月,其中2月份降雪日最多,个别年10月和4月偶有小雪。
冻
内丘县冻结最早11月30日,最迟为12月30日,稳定冻结日期平均为12月16日,解冻最早为1月10日,最迟为3月10日,解冻日期平均为2月18日。年平均冻结天数为64天,最多为84天,最少51天。历年最大冻结深度为48厘米,出现在1984年2月8—13日。
第八节 物候
主要农作物物候期
县主要农作物为冬小麦、玉米、棉花,物候期各不相同。
冬小麦出苗于10月12日,三叶于10月24日,分蘖于11月2日,冬前停止生长于12月2日,返青于2月21日,起身于3月22日,拔节于4月13日,孕穗于4月24日,抽穗于5月3日,开花于5月8日,乳熟于5月25日,黄熟于6月4日,成熟于6月10日。
夏玉米出苗于6月11日,三叶于6月18日,七叶于7月4日,拔节于7月18日,孕穗于7月29日,抽雄于8月4日,开花于8月7日,吐丝于8月9日,乳熟于9月2日,成熟于9月17日。
棉花出苗于5月4日,三真叶于5月27日,五真叶于6月5日,现蕾于6月24日,开花于7月14日,裂铃于9月4日,吐絮于9月19日。
主要果树物候期
主要果树有柿子、酸枣、板栗、苹果、梨、桃等,各自物候期如下:
柿子树萌芽于4月中旬,5月中旬开花,7月上旬开始成果,9月开始成熟。
板栗树发芽于4月12日,展叶于4月24日,雄花盛开于6月13日,雌花盛开于6月20日,成熟于9月10日。
酸枣树萌芽于4月中旬,展叶于5月上旬,现蕾于5月上旬末,开花于5月中旬,负果于6月上旬,果实着色于8月下旬,成熟于9月,9月下旬采摘,落叶于10月中旬。
梨树萌芽于3月7日,开花于4月6日,果实生长发育期为4月中旬到9月中旬,落叶休眠于10月7日。
苹果树发芽于4月上旬,开花于4月中下旬,落叶于11月下旬。
内丘县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1.66亿立方米,平水年13072.70万立方米,枯水年9243.00万立方米。水资源过境水量年平均171万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70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2400立方米的29.2%。全县水利工程可供利用水量为7060万立方米,其中农业占5060万立方米,每亩耕地可利用量0.023立方米。年平均耗水量7760万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1.66亿立方米的46.7%。
境内年平均径流深13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01亿立方米。因受降水分布和流域地理、地质等特征影响,年径流和年降水的特点类似,即年际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每年7—9月份径流量大,春季最小。同时,因受降水分布和流域地理、地质等特征影响,年径流和年降水的特点类似,即年际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每年7—9月份径流量大,春季最小。同时,因受下垫面因素影响,年径流量较降水变化更大,区域之间的差异更为悬殊,山区径流大,丘陵、平原依次减小。因此,水资源年内变化基本同降水和径流量年内变化一致,且区域差别明显,分布很不平衡。
第五章 水文 水资源
第一节 地表水
县境河流均属子牙河系,滏阳河上游支流,总长度102.5千米,河网密度为0.135千米/平方千米。主要河流有5条:小马河、白马河、白沙河3条支流,李阳河、汦河2条支流。这5条河均为季节性河流,控制流域面积734.48平方千米,平时基流仅在0.2立方米/秒左右,汛期因源短流急,遇洪水暴涨,易漫堤成灾。20世纪70年代以来,因干旱少雨,各河道多常年断流干涸。
小马河
主河道在城南5千米处,因流经小马村而得名。上游发源支流有3条:南支流发源于太子岩下,东下后汇南来周王寨、牛王寨之水,经神头、东营、后河庄至张公塔又汇南来任庄之水,至申家洞与中支流汇合;中支流发源于菩萨岭南侧,经石门、孙家坡汇报子口、邢家峪、石流河,至张公塔汇南支流东下,至柳林为柳林河(俗称柳河),过柳林后与北支流汇合;北支流源自且停山和虎头山下,流经虎头山村、至李交台汇柳河水东下。三条支流汇合后,流经郝交台,至马河村为马河(旧志称:“昔人见白马东行,次日潦水循马迹奔流,故名”),又流经马河水库,过近郎村南下,至西庞为西庞河,再折而东去,至东庞为东庞河,再经张夺、过小马,穿金店镇入隆尧县境。县境内长35.25千米,在张公塔段河道宽150米左右,由此而下又逐渐变窄,一般在250米左右,落差102米。年平均流量0.4立方米/秒,最大流量出现在1963年8月4日,最大洪峰流量达4940立方米/秒,流域面积299.73平方千米。
白马河
古称溹水,发源于邢台西部山区,由邢台县西青山一带入内丘境,流经郭家庄、东青山,又由胡里村西转入邢台县境内。境内长7千米。
白沙河
其主流在邢台县境内,为南澧河的主要支流。有3条支流发源在内丘县境内:西支流源自小岭底西北,向东南流经庄和、孟家坪,到白鹿角汇北支流;北支流源自桃园、杏峪,流经潘家庄、石坡咀、西台与西支流汇于白鹿角,再经九寨会、侯家庄,在富岗山庄村南1千米处与东支流汇合,古称之为境内“第三川水”,境内长15千米,落差达580米,河道窄小,一般在5米左右,年平均流量0.23立方米/秒,流域面积125平方千米;东支流源自侯家庄乡婆婆庵东,向南流经白草坪、岭头、摩天岭、乔家庄、小西、白塔,至富岗山庄南汇西、北支流,旧志称之为境内“第二川水”,长12千米,落差560米,河道5米左右,年平均流量为0.1立方米/秒,流域面积171.14平方千米。
李阳河
主河道在城北2.5千米,因流经前、后李阳而得名。河上游有2条发源支流:北支流发源于临城县东代社村,入境后经诣仁为诣仁河,过北岭为北岭河(古志称“马河”),至南大冯转而东下,于南、北双流村之间汇西支流,境内长11千米,流域面积57.77平方千米;西支流源自南赛乡花沟村,经石河水库,过仙人村,折而东为西丘河,至南、北双流与北支流汇合,长15千米,流域面积51.12平方千米。二支流汇合后转向东北,由翟家庄村南过马涧,穿前、后李阳,再东经北光,至河巨铺入隆尧县境,在北楼乡南汪店与小马河汇流,又下至大陆泽后,终汇入北澧河,境内长9千米,河道上宽下窄,由100米逐渐小至40米左右。李阳河在境内流域面积101.63平方公里,落差50米,年平均流量0.62立方米/秒,最大流量出现在1963年8月4日,洪峰流量达800立方米/秒。
泜河
古称泜水,旧志称之为“韩信背水破赵兵处、《山海经注》云‘泜水敦舆阴,经中丘东流入漳’”。主河道在城北15千米。
该河源头有3条支流:北支流发源于临城县石家栏。南支流源内丘县境内,分为2支:一支源自獐獏乡中岩山、胡姑垴、圣佛岩下,由岩南至獐獏,为獐獏河,由獐獏出境后汇临城西北诸水,又从石关西南入内丘县境,再经石关后流至石关北出境,此为旧志所称“鹊后第一川水也”,境内长38.9千米,流域面积194平方千米;一支源自南赛乡老虎山下,经郝家赛、集上赛,进临城县境汇入泜河,长15千米,流域面积27.97平方千米。南北支流在临城县南汇入临城水库,出水库后,形成泜河主流,又在临城境内东下,再向南绕过临城县城,至冯村一带向南,流至内丘县高望地界入境,再经西张村、中张村入隆尧县境,境内长6千米。
第二节 地下水
地下水的区域分布
境内地下水分布大致可分为3个区:(1)北岭、马河、东青山以西的地区,面积438平方千米,主要为前震旦纪变质岩类型裂隙含水岩系,由地表水和大气降水补给,单位涌水量0.4~0.8吨/时·米。该区内河谷中地下水埋藏较浅,有一系列的下降泉溢出地表,流量0.02~0.03立方米/秒之间,地下水年可开采量1833.7万立方米。(2)自北向南包括西邵明、磁窖沟、磨窝、五郭、永安、东庞、东青山条状丘陵区,面积189平方千米。西邵明一带处于邵明——石鼓泉排泄点,加之临城县西部广大地区的河流漏斗补给,水量丰富,单位涌水量在5.4~24吨/时·米,埋深在200~300米,该区年可开采量3168万立方米。(3)山前丘陵平原区,有内丘镇、金店镇、官庄乡。该区地下水靠大气降水和河流补给,汇流条件好,地下水丰富,埋深一般在10~100米,水层厚度5~25米,单位涌水量8~30吨/时·米,便于开采,年可开采量5923.07万立方米。
全县地下水年自然补给量2306.35万立方米,其中降雨补给年均2152.77万立方米,河流补给153.58万立方米。但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地下水大量的采用,已对浅层地下水构成威胁。同时由于连年干旱,地下水又得不到充分补给,致使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呈逐年减少趋势。
为保护地下水,内丘县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如:节约用水、科学用水,防止水污染等,使地下水得到了切实保护。
地下水水质
碳酸钙(HCO3—Ca)型,自西向东分布于辖域内大部分地区。(2)碳酸钙镁(HCO3—Ca—Mg)型,主要分布在山区云大沟、米家沟、闫白芷和丘陵区马河、西丘以及平原区马村、东寨阳一带。(3)碳硫酸钙或钠(HCO3—SO3—Ca—K+Na)型,分布于山区摩天岭一带和平原区北障镇一带。(4)硫酸钙镁(SO4—Ca—Mg)型,分布于山区栗峪一带。(5)碳硫酸钙(HCO3—SO4—Ca)型,分布于山区石坡咀一带。(6)碳硫酸钙镁(HCO3—SO4—Mg)型,分布于平原区张村一带。此6种类型水质,酸碱度(PH)值在7.00~8.10之间,未超过允许值5.50~8.50;矿化度在0.22~0.85克/升之间,均小于2.00克/升;灌溉系数Ka大于1.80,均适合灌溉用水。
内丘县防疫站对生活用水水质化验结果表明,地下水(饮用)酸碱度(PH)值在6.70~7.60之间,未超过卫生部颁布的允许最大值8.50;硬度为2.60~17.60,亦不大于部颁允许最高值25.00度。地下水中铅、铜、钾、铁、铬、锌的含量分别在0.02、0.02、0.01~0.02、0.02、0.01~0.02、0.02毫克/升左右,均符合卫生部颁布的现行《生活饮用水质检验方法》中规定的标准。硝酸盐氮,混合指标符合部颁标准。地下水中氟含量在0.01~0.20毫克之间,未超过部颁1.0毫克/升的标准,但在不标准的适宜浓度0.5~1.00毫克/升之中。此外,地下水中碘的含量在0.01~0.02微克/升之间,低于部颁标准10微克/升,可能发生甲状腺肿。地下水中大肠菌群超过部颁标准,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
第六章 土地资源
第一节 土壤类型
棕壤是内丘县西部山区的主要类型,分布在侯家庄乡及海拔千米以上的中山地。包括3个亚类:棕壤、生草棕壤和棕壤性土。面积102.137亩,占全县总面积的8.832%。棕壤主要成土母质是花岗片麻岩的残积坡积物,土层一般较薄。不足1米。土壤呈微酸性,PH值在6.0~6.5之间。棕壤的有机质含量高,各种养分含量也较高,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其含量分别为6%、0.2%、6.5ppm和215ppmm左右。棕壤处于高山及陡坡上,含少量砾石,均为非耕种土壤。
棕壤植被覆盖率较高,以灌木为主,用材林较少。
褐土为县境主要土壤类型,分布于千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岗坡及山麓平原。包括5个亚类:淋溶褐土(多分布于山坡的阴面和河流的拐弯处)、褐土性土(多为荒山秃岭)、黄土性典型褐土(多零星分布于低山的背风处)、石灰性褐土(分布全县)、草甸褐土(多沿河流分布)。总面积1009333亩,占全县总面积的87.3%。
褐土成土母质多为次生黄土,还有洪积母质和残积坡积物。一般土层较厚,酸碱度中性至微碱性,PH值在6.5~8.3之间。耕层有机质含量大都在1%左右,氮、磷、钾含量都不太高,全氮含量0.07%,速效磷含量5ppm,速效钾含量140ppm。多数褐土为轻壤质,耕性良好,适宜种植粮棉和栽植林木、牧草。
草甸土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的河漫滩、沟谷低湿地段和季节性流水沟的低地上。仅一个草甸土亚类,包括堆垫型草甸土和洪冲积型草甸土两个土属。面积为19500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686%。
草甸土的成土母质多为洪积冲积物,土层不厚,一般不足1米。土壤中性至微碱性,PH值在7.07~7.8之间。草甸土有机质含量在1.5%左右,全氮含量在0.1%左右,速效磷含量在6.5ppm左右,速效钾含量在90ppm左右,质地也多为轻壤质,耕性良好。多为耕地,可种植粮食、蔬菜等。
第二节 土地利用
内丘县土地总面积787平方千米,折合1181153.7亩。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可分为农业用地、林业用地、园业用地、水域用地、交通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等。
农业用地2000年全县共有农业用地401486.5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3.99%,主要分布于内丘、金店、官庄、大孟村、五郭店等乡镇。其中,水浇地2189612亩,旱地181333.3亩,分别占全县总农业用地面积的54.54%和45.17%。
林业用地2000年全县共有林业用地252064.7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1.34%,主要分布于侯家庄、獐獏、南赛、柳林等乡镇。其中,有林地9927.0亩,灌木林地158329.4亩,疏木林地33743.5亩,未成林造林地49908.3亩,苗圃地156.5亩,分别占全县林业用地的3.94%、62.81%、13.39%、19.80%和0.06%。
园业用地2000年全县共有园业用地14591.1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24%,主要分布于内丘、金店、官庄、大孟村等乡镇。其中,果园地14583.5亩,其他园地7.6亩,分别占全县园业用地99.95%和0.05%。
水域用地2000年全县有水域用地39035.2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30%,主要分布于泜河流域、李阳河流域、小马河流域以及马河水库、北岭水库等处。其中河流占地18841.2亩,水库占地4122.3亩,坑塘771.8亩,苇地295.1亩,滩涂占地12392.3亩,沟渠2135.0亩,H水工建筑物占地477.5亩,分别占全县水域用地的48.27%、10.56%、1.98%、0.76%、31.75%、5.47%和1.22%。
交通用地2000年全县共有交通用地21480.7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89%,主要分布于107国道、内白公路、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和农村道路等地域。其中,铁路用地2502.5亩,公路用地4743.9亩,农村道路用地14234.3亩,分别占全县交通用地的11.65%、22.08%和66.27%。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000年全县共有居民点及工矿用地80375.4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80%,主要分布于城镇、独立工矿、农村居民点等地域。其中,城镇用地6500.0亩,农村居民用地62947.4亩,独立工矿用地9213.4亩,特殊用地1714.6亩,分别占全县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8.09%、78.32%、11.46%和2.13%。
未利用土地2000年全县共有未利用土地372120.1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1.50%,主要分布于中西部的丘陵、山区一带。其中,荒草地329310.5亩,盐碱地44.0亩,沼泽地86.4亩,沙地357.5亩,裸岩石砾地15249.4亩,田坎16977.5亩,其他10094.8亩,分别占全县未利用土地的88.50%、0.01%、0.02%、0.10%、4.10%、4.56%和2.71%。
第七章 生物资源
第一节 植物
境内已查明的植物有120科,500多属,1200多种。按功能主要分为5个大类:林木类、果树类、牧草类、药用类、花卉类(或观赏类)。
林木类
共50余种。常见的有油松、白皮松、落叶松、桦树、侧柏、桧柏、榆、国槐、刺槐、紫穗槐、龙爪槐、江南槐、毛白杨、小叶杨、加拿大杨、北京杨、沙兰杨、意大利214、山海关杨、旱柳、垂柳、梧桐、泡桐、法国梧桐、臭椿、香椿、麻栎、栓皮栎、槲栎、鹅耳栎、漆树、桑树、榕华、枸树、六道木、栾树、黄连树、波樟、青杠木、山楸、荆、皂角等。
果树类
共40余种。常见的有苹果、梨、桃、杏、山杏、沙果、红果(山楂)、葡萄、山葡萄、柿子、核桃、板栗、杜梨、李子、黑枣、大枣、酸枣、花椒、文冠果、海棠等。
牧草类
共400余种。常见的有白羊草、菅草、鬼针草、黄背草、白草、芦草、沙蓬、马仁菜、野韭、葛藤、茅草、黄蒿、香蒿、苍耳、茴薇菜、刺菜、野燕麦、雅葱、地榆、蒺藜、苜蓿、狗尾草、铁扫帚等。
观赏类
常见的有牡丹、芍药、月季、玫瑰、文竹、蔷薇、茉莉、迎春、腊梅、荷花、菊花、丁香、玉簪、山丹、鸡冠、凤仙、吊兰、米兰、扶桑、木槿、铁树、美人蕉、君子兰、夜来香、仙人掌、仙人球、六月桃、朱顶红、西藩莲、马兰花等。
第二节 家禽动物
境内现有陆栖脊椎动物约300余种,有经济价值的水生动物60多种。
兽类牛、马、骡、驴、鹿、狗、猫、猪、羊、家兔、野兔、狸、黄鼠狼、黄鼬、貉、狼、狐、獾、金钱豹、土豹、野猪、黄羊、狍子、狍獾、蝙蝠、松花鼠、松鼠、田鼠、褐家鼠、刺猬等。
禽类鸡、山鸡、野鸡、长尾雉、石鸡、角鸡、鸭、鹅、鸽、岩鸽、麻雀、山雀、老包雀、山斑鸠、山鸦、乌鸦、喜鹊、百灵鸟、黄鹭、杜鹃、红点颏、蓝点颏、家燕、鹌鹑、啄木鸟、鹞、乌雕、老鹰、雀鹰、猫头鹰、布谷鸟等。
两栖类:青蛙、蟾蜍、螃蟹、鳖等。
水生类:鳝鱼、鲫鱼、鲤鱼、草鱼、鲢鱼、青鱼、鲶鱼、虾、牛螺、河蚌、泥鳅等。
爬行类:蜥、龟、蛇、华北壁虎等。
昆虫类:蚕、蝉、蜂、螳螂、蟋蟀、蚂蚱、蝈蝈、蝎子、土元、蚯蚓、蚂蚁等。
内丘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开采条件较好,据1971年的普查和近年来勘查资料,已查明的有:煤、铁、铜、铅、锌、钼、铝、铀、黄铁、石墨、石英、长石、水晶、云母、蛭石、电气石、白云岩、冰洲石、方解石、石灰岩、石膏、耐火粘土、紫木节、明矾、磷、闪石棉、建筑沙、榴籽石、硅石等30种有用矿产。其中矿床和已开采的规模较大的矿产地24处,矿点64处,矿化点84处,共计172处。
第八章 矿产资源
第一节 燃料矿产
内丘县的主要燃料矿产为煤炭,分布于太行山东麓边缘。矿产地有东庞、磨窝、南岭、磁窑沟、西邵明、东邵明等处。该区煤系属石炭二迭系,太原群和山西群组是主要含煤系,煤层分布较稳定,近似南北向。煤质为烟煤、肥煤,是良好的工业原料。由于北东向为主的高角度断裂构造,破坏了煤系地层的完整性。
第二节 金属矿产
铁矿
境内以变质铁矿为主,均分布在出露广泛的太古界赞皇群中,发现矿(化)点20处,分布在四个层位中,以石家栏组、放甲铺组为境内主要含铁层位,矿点数量较多较集中,规模较大。现正开采的境内最大、品位较高的满天峪铁矿就产在石家栏组地层内。各矿点多为贫矿,一般全铁含量20~30%,最高者可达40~45%,SiQ2偏高。矿石结构为系带状、纹密块状;矿物组合有磁铁矿、石英、角闪石等矿体,呈小透镜状、似层壮断续分布。境内含铁层位矿床特征、矿点分布等情况见表2—12。
另外,在西部寒武系竹叶状灰岩有沉积赤铁矿(或铁质结构)夹层,层薄量微;太古界石家栏组黑云母角闪斜长片麻岩中,随二长岩脉沿裂隙贯入,有细脉状,少量镜状矿出现。东部石炭系本溪组群底部在浅处出现由黄铁矿内化而成的赤铁一褐铁矿层,均无工业价值。
铜矿
境内共有小型铜矿床3处——桃园、鹿峪、会北沟;铜矿点13处;铜矿化点19处;为矿点多的矿种,绝大多数属热液脉状铜矿,以下元古界变质岩系中铜矿点较为密集。下边为代表性铜矿点:
中桃园铜矿床产于变质纳长辉绿岩(变纳长安山岩)夹变质砂板岩中,矿区位于方瑙——楼底向斜转折端东南部,剪切破碎带控制成矿。矿体为含铜矽化带,一般为40~50米,厚1~3米,最长90米,最厚7.7米,平均品位0.6~0.7%,最高4.46%。矿石矿物有黄铜矿、黄铁矿、内锌矿带,呈细脉状、侵染状、团块状。铜金属储量24122吨,伴生金、银、镓、锌等有益矿物,估算金储量0.44吨,银16.36吨,镓60吨。
会北沟铜矿床由六七条雁状挤压带组成,其中以会北沟、石垩口挤压带规模较大,在挤压带内有后期含铜石英脉贯入。石垩口含铜石英脉或单脉产出,围岩为砂砾岩、绿泥石片岩,脉长2100米,厚2~10米,矿化弱,含铜0.03~0.22%,局部0.91%,含金0.02~0.16克/吨。
杏峪铜矿点产于辉绿岩——闪长岩中,以碳酸盐充填胶结破碎带而成,铜矿化弱,与碳酸盐化有关,长100米,厚1~2米,由黄铁矿、黄铜矿、孔雀石等组成。杏峪一带铜矿点密集范围大。
报子口铜矿点产于绢云母斜长片麻岩中。在其中有宽7~8米的破碎带,由矽化正长岩脉、碳酸盐脉充填,矽化较强,有黄铜矿、黄铁矿,矿化与碳酸盐化密切相关,成正比,矿化不连续,品位较低,矿脉规模长200米,宽7~8米,产状360°、270°~250°、<70°~75°。
铅锌矿
境内铅、锌矿主要集中于侯家庄乡。铅分布于招乜——马大——行家峪一带,有铅矿点3处,铅矿化点1处;锌见于桃园大汞凹一带。
铅、锌矿点的分布主要受北东向构造裂隙控制,岩性控制不明显,与矽化、黄铁矿化关系密切。
铅矿点以招乜最佳,矿脉产于南寺掌组上段变质砂岩、变质辉绿岩中之裂隙发育处,沿构造裂隙带见多处老硐,裂隙多被石英脉充填,规模一般不大,长几十米,厚十几米,不稳定,呈小透镜状。矿石、矿物有方铅矿、少量闪锌矿、黄铁矿;脉石矿物有石英和绿泥石,含铅品位高,最高者达99%以上。
锌矿点以桃园大汞凹最佳。矿体产于南寺掌组上段变质砂岩中,呈透镜状、似层状,闪锌矿与黄铜矿共生,主要为铜锌矿体,锌矿体很小。锌矿体最高品位1.61%,最低0.47%,平均品位0.74%,锌金属储量为5277吨。伴生有金、银、镓等。金平均含量0.18克/吨,以大汞凹较高,为1.32克/吨,可回收;银10~30克/米3,可利用;矿石和围岩普遍含镓,含量大于0.001%,可考虑回收利用。
铝土矿
境内分布邵明、磁窑沟一带。矿体产于石炭系本溪群底部铁粘土层之上,顶端为粘土矿层。含矿系在各地基本一致,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矿体规模变化大,沿倾向变化大,一般厚1~2米,一般长为150~300米。矿石为灰、深灰色,致密块状和状——水硬铝石,含少量高岭石,黄铁矿等。含高岭石多者降为粘土矿。铝土矿石化学组分:A12O360~70%、SiO211~13%。
第三节 非金属矿产
硫铁矿
境内有杏树台中型矿床1处,矿点1处,矿化点5处。产于太古界赞皇群石家栏组黑云母闪角斜长片麻岩和斜长角闪片麻岩中或层间者具有工业价值。产于下元古界甘陶河群南寺掌组上段砂岩、板岩中者,均无工业价值。现以杏树台黄铁矿床为例,说明其地质特征。
杏树台硫铁矿位于獐獏乡上栗峪、杏树台,满天峪一带。含矿带长约4350米,矿体具有一定层位,由似层状、透镜状矿体群组成。分3个区:
东南段上栗峪区分东、西两小区。西小区矿带长450米,产于黑云母角闪斜长片麻岩和斜长角闪片麻岩之间,矿体呈透镜状,和磁铁角闪石英岩共生,共包括4个矿体,长75~175米,厚0.7~2.28米。东小区含矿带长600米,矿体呈透镜状,产于黑云母角闪斜长片麻岩内,和磁铁石英岩共生,共两个矿体,长为30~350米,厚0.2~1.5米。
中段杏树台区含矿带长1450米,矿体呈似层状分布于黑云母角闪斜长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之间,或呈透镜状断续分布于层内,一般单层,个别有两层,倾角30°~50°,深部变缓为20°~30°。全区共包括30个矿体,其中黄铁矿体24个,铜矿体1个,含铜黄铁矿体5个。最大矿体长1298.8米,厚0.09~16.76米,平均3.7米,其余长25~297米,厚0.21~5.35米,平均为1.87米。
北段满天峪区含矿带长1500米,矿体呈似层状,同磁铁角闪石英岩共生,共包括两个层位,4个矿体,均为磁铁黄铁矿。单矿体长200~1040米,厚0.48~2.89米,平均为1.34米。
此外,在各区段之间还有一些零星透镜状矿体分布。
矿区以硅(矽)化为主,矿石类型有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黄铁矿、黄铜矿等,呈块状、浸染状、条带状。矿石氧化作用较强烈,地表为褐铁矿。氧化深度一般为5~20米,富矿地段氧化强烈,氧化带较深。全区硫铁矿储量672.3万吨,矿石质量较好,硫总平均品位为20.22%。总储量中一级品矿石占57.90%,伴生的铜矿金属储量1050吨。
另外,在东部石炭系本溪群底部铝土矿层下含有黄铁矿层,南岭、磨窝已有发现,矿体是透镜状及似层状、鸡窝状,一般延续性不强。黄铁矿呈分散状、结核状或细脉状,分布于粘土层中,矿层1~2米,最厚约4米,品位一般为10~30%,最高为31.58%。各区段矿石品位和有益有害成分见表2—13。
白云岩
广泛分布于寺沟、虎头山、宁家庄、闫白芷等地,分属二个层位——太古界赞皇群放甲铺组上段(Arf3)和红鹤组下段(Ar)两套大理岩系。储量1021万吨。
寺沟、虎头山等地白云岩属放甲铺组上段大理岩系。寺沟白云岩以白云岩和黑云母石英片岩、角闪斜长片麻岩等夹层组成含矿系,底板为一层厚2米的稳定白云母片岩。白云岩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层次及厚度不稳定,矿区南段的虎头山共9层,厚近50米,向两侧渐变为三层。矿石以白云岩为主,石英很少。
闫白芷一带白云岩属红鹤组下段大理岩系。上部灰色中厚层结晶大理岩夹黑云片岩,中部角闪片岩,云母石英片岩,下部白色白云大理岩、矽质条带大理岩夹片岩等组成含矿系,白云岩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
内丘县境内白云岩含矿系分布广泛,规模储量都很大。
石膏
分布于磨窝、邵明一带马家沟上部,为临城县——内邱县石膏矿带之一部分。石膏矿层很厚,为灰色块状硬石膏,及白色纤维状石膏、透石膏。石膏含矿地层呈南北向带状分布,南起磨窝,经邵明山下到竹壁,南北长约28千米。
耐火粘土
分布于磁窑沟、西邵明一带。产出层位有本溪群下部,太原群及下石盒子组,以本溪群下部最重要。耐火粘土矿与煤、铝土等伴生,受地层严格控制。产于本溪群下部的耐火粘土矿为半软质粘土、硬质粘土、高铝粘土、高铁粘土等,位于铝土矿层上下,呈层状,由水铝石、高岭石组成。硬质粘土位于铝土矿顶板,耐火度约1739℃以上,为优质耐火材料。半软质粘土矿耐火度1580℃以上;柴木节,耐火度1800℃以上;白坩子土,磁窑沟正在开采,主要用来烧缸管等。
石榴子石
分布太子岩以东丘陵区的神头、报子口、孙家坡、郭家沟、韩家庄、老树围、宁家庄、王家洞等地。集中分布于太古界赞皇群放甲铺组内。
含石榴子石地层有三层:第一层为放甲铺组上段(Arf3),神头、报子口、郭家沟、孙家坡、虎头山、宁家庄等地属该层位。为含石榴子石斜长角闪片麻岩及黑云母石榴石斜长角闪片麻岩,宽70~80米。产状:倾向10°~20°,倾角45°~50°。第二层为放甲铺组中段(Ar),韩家庄、老树围等地属该层位。为含磁铁黑云母石榴石角闪斜长片麻木岩、二云母斜长角闪斜长片麻岩互层,宽50~60米。产状:倾向60°~70°,倾角30°—35°。第三层为放甲铺组下段(Ar),王家洞村南即属该层位。为石榴子石黑云母角闪斜长片麻岩、石榴子石黑云母斜长角闪片麻岩。产状倾向80°,倾角60°~70°。经区域变质作用及混合岩化作用,石榴子石在上述地层中富集形成扁豆状、似层状,小矿体断续出现,一般长30~40米,宽8~10米,石榴子石粒径一般为0.3~0.5厘米,大者可达3~5厘米,为红色铁铝榴石。石榴石晶体嵌于片理中,晶体多不完整。目前除神头、报子口、宁家庄等地外,沿上述层位,仍能找到一些较富的小矿体,如韩家庄、老树围、王家洞等地。
石英、长石、水晶、白云母、蛭石、绿柱石
均产于伟晶岩脉、石英脉中。前者分布在大片的太古界赞皇群地层中,大致以近似南北方向分布的红鹤组为界。以东丘陵区伟晶岩脉、石英脉较多,规模较大,为结晶状、大块状构造的伟晶岩脉和质纯石英脉。以西山区多文像伟晶岩和质不纯之石英脉,规模一般很小。
石英分布极广,丘陵、山区矿点很多。分两种类型产出:一种是火山岩活动后期,SiO2热液沿裂隙上升形成石英脉,石英乳白色,质地纯净,SiO2含量可达98%以上,油脂光泽,致密块状,规模较大,远景储量可达200万吨,分布于神头、菩萨岭、岭底赛等地。另一种伟晶岩脉中之石英,呈粗大结晶块状与长石等共生,组成伟晶岩脉最主要的矿物成分之一。苏庄石英含SiO297.78%,含量高者可达99%,分布于山凹、田庄、演武川、苏庄等地,远景储量可达300万吨。
长石与石英共生,组成伟晶岩脉最主要矿物成分之一,以肉红色钾长石居多,结晶粗大,多呈厚板状,玻璃光泽,长石质量较好,完全达到一般工业要求。分布于山凹、演武川、南李庄、北李庄、天台等地,储量可达300万吨。
水晶有两种类型。一种产于伟晶岩脉中,晶形完整,个体较大见有晶柱高7厘米,直径3厘米的水晶,无色透明,玻璃光泽,往往呈晶簇于晶洞中,经北京602厂对一些晶体的鉴定结果表明,以化学性能为主,压电性能次之,有很高的工业价值。但水晶产出的具体部位、规律性,目前尚不十分明显。主要分布于山凹、演武川、北李庄、南李庄等地。另一种产于石英脉中,所见均为找矿标志,结晶很小,不完整,石英脉规模较小,水晶产出环境有限,尚未发现有价值的水晶。分布于大恶石、介子石、上栗峪等地。
白云母分布于天台、老树围、宁家庄、苏家庄等地伟晶岩脉中,以天台银汞脑和老树围白云母质地较好,具有一定远景。白云母无色透明,无气泡,片状、有弹性、珍珠光泽,片径4×4平方厘米,一般1×1平方厘米。但因暴露地表之故,裂纹较多,较破碎,部分地段含有杂质。可作为今后寻找白云母矿的重要线索和矿产地。
蛭石分布极广,主要有山凹、田庄、演武川、西石河、北李庄等地。以山凹、田庄一带为最佳。蛭石呈巨大片状,金黄色、黄黑色、无弹性,膨胀性能较好。具有一定规模。粗略估计蛭石估算约10万吨。山凹、田庄一带蛭石呈古铜金黄色较多。该种蛭石对C3137具有很高的离子交换性能,分配系数高达1500以上。据有关部门介绍,为国内所测蛭石样品中交换性能最佳者之一,但采集测定样品数量较小,比重、热传导、膨胀率等物理性能尚未测定。
绿柱石产于伟晶岩脉中,以长石、石英交界处较多见。也有夹于石英内的,以黄绿色、绿色多见,兰绿色少见,呈六棱柱晶形,硬度较高,大于小刀(5.5),性脆易碎,不透明或半透明,玻璃光泽。从野外及标本肉眼鉴定有人认为是绿柱石,有人认为是长石变种——天河石。
另外,在山凹、南里庄的蛭石,苏家庄、演武川、北李庄的钾长石,西马庄、苏家庄的绿柱石中普遍含镓。山凹、南李庄的蛭石含镓0.002%,西马庄绿柱石含镓0.002%,演武川钾长石含钾0.005%,都达到了工业要求的含量。但一般认为,伟晶期的长石类、云母类含镓无价值。
上述石英、长石、白云母、蛭石、水晶、绿柱石等,绝大多数共生于伟晶岩中。伟晶岩脉绝大多数发育于太古界赞皇群内,原岩为以砂岩为主的各类的麻岩中,尤以赞皇群石城组内最为发育,苏家庄——演武川——田庄山凹一带伟晶岩脉分布较为集中、密集,数量相对较多,规模相对较大,走向为北西向和北东向二组,受构造裂隙控制,沿走向、倾向方向变化较大,具有膨缩尖灭现象。一般均出露近地表,脉体内各种矿产可以综合利用,具有一定的工业价值,适合综合开采。所以今后对内邱近半个县范围内的丘陵区遍布的花岗伟晶岩脉群进一步普查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矿石
辉钼矿发现于五郭店乡田庄村南神脑岗,以石英为主,钾长石很少的伟晶岩脉中呈包体于石英中。辉钼矿包体大小约4×3×0.5立方厘米,片状,铅灰色,条痕灰色,强金属光泽,沾手,解理片能弯曲。
另外在柳林乡杨庄南岗以石英为主长石很少的伟晶岩脉石英石碎块堆中,发现5处辉钼矿含于石英中,呈片状,晶体很小,约1~2毫米,未找到原生露头。侯家庄乡托磨沟中,也发现含辉钼矿和黄铁矿岩石的转石。
石墨分布于满天峪、杏树台、上栗峪一带的黑云母角闪斜长片麻岩中,夹有透镜状石墨化地层分布,在满天峪,ZK208孔深79.15~80.76米,厚9.87米。石墨呈片状不均匀分布,局部段集中,目测品位1~3%,地表也有零星分布。上栗峪有较多的长30~200米,厚1~10米的石墨云母角闪斜长片麻岩。引起杏树台ⅥVⅣⅢ号自电异常,在上粟峪Ⅱ号异常也有石黑化透镜体,含石墨不均匀,目测品位1~3%,局部可达3~5%。总之,石墨化在杏树台矿区的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中分布较广,尤以上栗峪一带规模较大,品位较高。
磷分布于獐獏乡东山底一带红鹤组下段含磷层,岩性为大理岩、钙质云母片岩及角闪片岩中,含磷品位均在1%以下。
另外,五郭店乡马庄一带水系中磁灰石分布集中,含量较高,P2O5均千分之几,磷灰石来自石城组内黑云斜长片麻岩。
铀已知在侯家庄乡白鹿角村边及其西南三里的木沟发现3处矿化点,矿化微弱。
角闪石石棉在侯家庄乡张北洼东沟和介子口村南河流沟发现2处矿化点,石棉生于角闪岩中,角闪岩中有长石英岩脉贯入,使角闪石变质形成角闪石石棉,石棉质地差,纤维短脆,仅为角闪石石棉矿化现象。
方解石见于南赛乡宁家庄,矿化范围不大,为热液透镜状脉状方解石,结晶良好,质地纯净,为很好的建筑材料。
冰洲石见于侯家庄乡会北沟含铜石英脉旁,后期碳酸盐脉和南赛乡寺沟白云岩中。
明矾见于侯家庄乡鹿峪、王洛、西台等3处,为淋滤作用形成。在变质板岩中沿极理呈条纹化,在岩石表面呈簿膜状。
硅石见于演武川南岗,未进行检查工作。有待进一步确定其价值。
电石气见于五郭店乡诣仁、田庄、演武川一带。以诣仁所见电气石晶体最大,径1~2厘米,最大达4厘米,柱长3~10厘米,有单晶和连晶,横断面呈球面三角形,黑色,地表风化易碎。生于伟晶岩脉中,脉长10米,宽1米。产状:30,300,<80。具有压电性的大型电气石晶体可用于无线电工业上,在光学上可作偏光器。
石灰岩见于五郭店乡磁窑沟村、胡家山一带,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群厚层质纯灰岩。岩性稳定,深灰色,致密块状,含较多方解石脉,为良好的建筑材料、化工原料。
建筑用河沙储量约2亿吨,主要分布在马河、李阳河、泜河水系下游。
大理石雪花白大理石储量为1亿立方米,分布在寺沟、虎头山一带,尚未开发;桃红大理石储量1500立方米,分布在神头、宁家庄一带;花岗岩储量2亿立方米,分布在和庄、杨庄、柳林、南赛、张北洼、石坡咀等地。
水泥灰岩储量1亿吨,分布在西邵明、北障镇、东沟、落凹等地。
内丘县境内危害较大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从历史资料记载看,灾害年年有,受灾程度、影响范围各年不一,自然灾害往往会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政府重视,制定并落实了一系列预防和治理措施,虽有灾害,却使之降到最低程度。
第九章 自然灾害
第一节 气象灾害
旱灾
由于地处北半球温带半干旱区,旱灾成了内丘县发生次数最多、危害面积最大的气象灾害,有春旱、初夏旱、伏旱、秋旱等,对农作物危害都很大。内丘县有记载的主要旱灾如下:
明成化八年(1472)旱荒,人相食。
明正德七年(1512),六月旱。
明嘉靖八年(1529)春大旱,秋大蝗,野无遗禾,饿殍枕籍于道路,人相食。
明万历十三年至十六年(1585—1588),连年干旱。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大旱,民食树皮,立秋二日无雨。
明崇祯元年(1628),二年(1629)连旱,斗米一百六十钱。十一年(1638),夏无麦,秋无禾,斗米五百钱。十三年(1640),春旱,百室皆空,人掘草根,剥树皮殆尽。夏无麦,斗米七百二十钱。八月连九日无雨,不能种麦。十四年(1641)六月,亦无雨,斗米一千二百钱。旧志载:“市有一合二合之量,民无所逃徙,少男少女相遇,不相淫而相食,甚有母子相食,夫妇相食者。”
清康熙三年(1664)八月旱至四年(1665)六月十四日始雨。
清道光七年(1827)闰五月,大旱,至三伏不雨,刮南风,禾苗尽伤,亩收粮二三升,斗米五百余文。十年(1830)秋旱。十二年(1832),夏大旱。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酷旱,至七月始雨。
民国31年(1942),旱荒,民众大多用树叶、荆籽、枣核充饥。
1950年,从柳林区杨庄至城关区马庄,田庄等18个村,旱情严重,且因地处黄沙岗上,谷物回收一半。
1951年入秋以来滴雨未落,稚庄稼15.5万亩普遍减收三至五成,晚庄稼基本无收。
1972年,全年降水量仅271.3毫米,相当于常年平均降水量的一半。春旱、伏旱严重,当年粮食减产1686万斤,全县吃国家统销粮728万斤。
1978年,自年初至8月,一直未降透雨,且降雨分布不均,造成长期干旱高温,河水断流,库塘干涸,地下水下降,全县秋粮减产估计达110万公斤。
1985年,自5月25日至8月15日,80天没透雨,全县小麦减产465.3万斤;全县有1.6万亩耕地没种上秋作物,种上的也减产或绝收,秋粮比上年减少了2035万斤,棉花比计划减产314万斤。
1986年,全县降水总量303毫米,较历年少40%,尤以秋季为甚,较历年少61%。4月、7月、8月较往年少70%左右,出现严重旱灾。丘陵、山区大部分秋作物干枯,粮食大幅度减产。秋后仅完成粮食征购入库任务的50%。
1994年,伏旱连秋旱。从7月中旬至9月底,降水仅122毫米,农作物产量受到严重影响。
1997年,春旱、伏旱严重。全年降水仅343毫米,较正常年份平均偏少36%。秋作物受灾28.91万亩,成灾22.46万亩。受灾人口达20万人,成灾人口8.5万人。
1999年,春旱严重,春播困难。全年降水仅342毫米,较常年平均偏少36%。秋作物受灾25万亩,成灾15.33万亩。受灾达20.1万人,成灾人口7.4万人。
2000年,春旱严重。2—5月,降水仅55毫米,是历年同期最少的一年。
水灾
由于气候和地势的原因,内丘县虽然雨量偏少,但往往降水集中,且易形成暴雨和大暴雨。有时山洪暴发,水土流失,造成洪涝灾害。下为内丘县有记载的主要水灾:
明成化十八年(1482),大水。
明弘治二年(1489)大水,禾稼尽伤。
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大雨,马河泛溢,冲没临河居民数家。三十二年(1553)大水,饥民多逃往河南。
明隆庆三年(1569)淫雨不止,六月始霁,山麓水激丈余,平地一望巨津,居民田庐荡然一空。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大水逆行入经阁寺转而东,冲毁麻庄民舍数十家。
明崇祯三年(1630)七月二日始雨,八月大水,逼近铁顶墓。
清顺治五年(1648)大雨,自五月二十九日至七月初八日乃止。十五年(1658)六月二十六日大水,官道水高丈余,冲倒南关房屋数十间。
清康熙七年(1668)七月初六至初八大雨三日,势如建瓴。各村冲没房舍、牛羊无数。城北李阳河溢至北关外西沟,几与岸平;城南铁顶墓、辛旺村街成河。
清道光三年(1823)五月二十七日至六月二十七日,大雨三十日,房屋多塌损。十年(1830)四月大雨,民房、窝铺多倾坏,小留村等村水尤大。
1956年8月,西部山区普降暴雨,多道山川出现泥石流,死41人,伤25人,冲毁房313间,冲走大牲口59头,树89729棵,冲毁土地3929亩。
1961年7月19日,全县大部遭由西北侵入的暴风雨袭击,风力最大8级,雨量最大100毫米,受灾面积79878亩,冲坏小型水库三座,倒塌房屋130间,刮倒树木25044棵,冲毁桥梁2座。
1963年8月(2—8日),内丘县发生特大暴雨,持续时间长,降水强度大,平原日最大降水量223.5毫米。地处山区的獐獏公社是降水中心,日最大降水量865毫米,过程降水量2050毫米。引起山洪暴发,全县冲毁土地36403亩,冲毁房屋165674间,死亡170人,死牲口295头,猪羊12237只,损失粮食200万斤,秋粮减产1474万斤,棉花减产134万斤,是内丘县灾害最严重的一年。
1964年4月16日,全县普降暴雨,4月20日止,为历史上罕见春降大雨。全县雨量达100毫米,淹麦田11030亩,春白地4250亩。
1982年8月5日下午,和庄一带遭受暴风雨袭击,时间长达4小时。风力7级,降雨87毫米。倒塌房屋95间,冲刮倒直径60厘米以上树木560棵,冲坏地堵300道,冲毁土地120亩。
1987年5月21日下午,獐獏、侯家庄、白鹿角三乡遭暴风雨袭击,30个村受灾。冲毁土地1230亩,冲坏大口井、塘坝等水利工程131处,冲没牲口20头,猪羊兔161只,冲走矿石1860吨,铁粉400吨,倒塌房屋7.5间,倒树1800棵,直接经济损失210万元。
1988年8月3—6日,白鹿角、侯家庄两乡连降暴雨,降雨量600毫米。白鹿角乡一昼夜降雨300毫米。山洪暴发,地堰倒塌,山坡发生泥石流。两乡受灾面积4200亩,其中毁土地1282亩,冲毁庄稼1240亩,树17万多棵,粮食减产100万斤,塌房280间,死1人,伤2人,水利工程破坏严重,公路、电信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经济损失157.39万元。
1989年7月13日23时至次日21时30分,城关、永安、金店、河巨等乡镇,出现暴风雨。风力8级,降雨180毫米,受灾面积62300亩,倒房296间,刮倒树木9250棵,淹没机井173眼,冲坏公路5处,砸伤2人,冲走羊225只。
1995年入汛后连降三次暴雨,冲毁淤积农作物52905亩,冲坏地坎3430米,堤坝1870米、地堵20444米、公路20260米、乡村路92千米;冲倒电杆156根,高低压线303000米线落地;倒塌损坏房屋630间,200多户民房进水,冲倒树木2184棵;冲淤大口井55眼,小水库3座。
1996年8月3—5日,全县普降大到暴雨:山区降水500多毫米,丘陵降水380毫米,平原降水300多毫米。此次降水,雨量之大,来势之猛,时间之集中,为历史所罕见,造成山洪暴发,河道、水库溢满,山体滑坡,道路、农田冲毁,交通电力中断,灾情十分严重。据统计:全县309个村普遍受灾,其中103个村进水,受灾人口232571人,成灾人口168275人,死亡10人,伤15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6.1518万亩,倒塌房屋6015间,冲毁桥梁涵洞174处,冲坏道路71.5千米,冲倒电杆580根,冲淤大口井、机井766眼,冲坏水库5座,冲毁果园7175.5亩,冲倒冲走树木71811棵,伤亡牲口392头,135家企业因灾受损或停产。
2000年7月3—6日连续降雨,平均降水量达280毫米,最高达427毫米。侯家庄5日夜一次性降水量达253毫米,獐獏乡也达220毫米,造成山洪暴发,山体滑坡,道路桥涵冲毁塌陷,部分地段发生严重的泥石流,房屋倒塌,农田树木被毁,灾情严重,特别是侯家庄、獐獏、南赛三个乡损失尤为惨重。据统计:倒塌房屋902间,造成危房3715间;冲毁耕地4680亩;冲毁冲淤塘坝20座,蓄水池153座;冲淤大口井325眼;冲毁护村堤坝48550米;冲毁各种管道59726米;冲毁片麻岩改造工程水平沟55410亩;冲毁道路120余千米,桥涵41座;冲倒电杆102根,线路中断4250米;冲倒冲走果树、成材树20万棵;冲走大牲口80头,鱼38400尾;冲走铜矿石5650吨,铜精粉720吨,铁矿粉37000吨,石英粉800吨。
附:1963年抗洪纪实
1963年6月,中央、省、专区气象台预报,该年6、7、8三个月邢台专区将降有50毫米以上的大雨和暴雨5~7次,200毫米以上的特大暴雨1~2次。据此,本县6月10日召开全县防汛工作会议,对防汛作了全面部署,成立了以县长郭玉栋任政委、副县长刘凤山为主任的防汛指挥部。各公社也建立了由社长、武装部门和青年部门负责人组成的5人防汛指挥所。此外,县委、县人委对各水库、塘坝、河道等水利工程也做了具体分包负责的安排。
8月2日,本县始降大雨,境内各水库水位不断上升。县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单位立即组织抢险队待命。
3日,大雨转暴雨,暴雨中心獐獏,日降雨量达326.4毫米。西部山区山洪暴发,沟满川平,冲毁梯田,泄毁梯田,泄入河道,涌向水库,水库水位骤涨,马河水库告急。县委、县人委两次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县人民投入抗洪斗争。县主要领导奔赴水库、河道第一线,指挥抗洪抢险。侯家庄一带日降雨量达500毫米。晚,山洪直泄,水泡迭起,造成40人丧生及无数财产受损的严重灾害。
4日,暴雨转大暴雨,日降雨量达316毫米,暴雨中心獐獏达872毫米,獐獏村8户农房、寨门沟村3户农房、4口人被水冲走,下游各水库水位骤增,纷纷告急。
4日晨,石河水库告急。库水量一夜间由25万立方米增至400万立方米。水位距坝顶仅1.5米,大大超过汛限水位。溢洪道水位深1.1米。危机之时,县委副书记孙学武率县直机关20余名干部赶到,会同仙人村干部群众,修滑坡,补塌方,开挖临时溢洪道,奋力抢险。北岭水库水位猛涨,蓄水达150万立方米,超过蓄水能力50%,洪峰超坝顶0.3米,漫顶而过,情况万分紧急。北岭公社党委发动北岭大队社员上坝筑埝抢护,但由于泄洪不及,副坝决口。紧急关头,县委副书记王振率县直干部18名,冒雨渡过李阳河赶到北岭水库,召集人员紧急部署:一方面抢护水库,一方面派出6名干部迅速通知下游群众转移,一方面派出17名干部分赴北岭、五郭店两个公社组织民工200名,当天赶到水库复堤抢险。
4日6时,马河水库接县委批示,开闸泄水,但仅能开启1个闸口,其余3个因泥沙所淤难于开启。9时方开,此时库水位已达114.82米,并以每小时2米的速度继续上涨,水库管理所发出抢险信号。临库各村组织441人迅速赶至水库,与驻库干部职工一起在管理所北侧开挖临时溢洪道。但因雨大流急未能完成。此时暴雨已使水库与外界通讯联系中断。11时,上游刘家沟、大和庄、韩家庄、曹川、王庄等5座小水库相继倒坝,上游之水迅猛注入,加重了马河水库负担。13时30分,水库水位涨至121.29米,水与坝平。由于风浪冲击,低于主坝的副坝两处漫溢,险情在即。14时,县长郭玉栋率140名干部群众赶赴抢险。15时,开挖一条宽40米,深0.9米的临时溢洪道,对溢洪保坝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此时洪水有增无减,以每秒1690立方米的流量向库内注入。16时,水库水位已达121.62米,库容2711万立方米,大大超过拦蓄能力,副坝0+510~0+690段决口,水深19.9米,0+908~0+990段决口,深4米。库水咆哮东下,浪涛滚滚。21时30分,大水冲刷至河底。24时,水库泄空,倒坝流量最大高达每秒7500立方米。2600万立方米的库水一泄而光。
马河水库副坝决口,洪水泛滥,使下游灌区渠道工程破坏殆尽,同时也使下游河堤决口,大水进村,使下游的张夺、小辛旺等16个村庄被淹,10万亩耕地冲毁,3万间房屋倒塌,166人死亡,281人被伤,190头牲口、982头猪、千余只羊冲走,财粮无计。损失最为严重的张夺村淹死79人,小辛旺村淹死30人。
4日8时,马庄水库由于上游诣仁水库决口,水位增至坝顶,溢洪道水深2.3米,副坝多处将要倒塌。水利局赵金城等20余名干部群众奋力抢护主坝,北岭公社武装干部张随柱率150名基干民兵增援抢险。但因水大,9时左右,副坝决口,决口宽12米,最大泄量每秒1710立方米。
4日,白马河东青山段洪峰流量达每秒500立方米。12时,京广铁路被冲,洪水过路后直向东北倾泄。
小马河上游洪峰最大流量达每秒1050立方米。李阳河洪峰最大流量达每秒800立方米。
5日,暴雨连降,暴雨中心獐獏累计降雨量已达1316.2毫米。18时,小马铁路桥被洪水冲毁,京广铁路形成180米缺口,洪水高出公路路面2.5米。同日,马庄水库在内丘驻军官兵的支援下,军民奋战一天一夜,保住了主坝,也减轻了对下游北岭水库的威胁。
由于李阳河和小马河汇流,加之暴雨,县境东部平原一片汪洋,水深达3~6米,人们栖在倒塌的房墟或高地之处,有的爬在树上,灾状凄惨。县委组成6820人参加的抗洪抢险队,由县委书记安生长、县长郭玉栋率领到第一线抗洪抢险;内丘驻军派出400名指战员,守堤坊,护工程,救灾民。抢救灾民2400人,牲畜850头,粮食75万公斤,衣服15万件。
6日,暴雨仍降,日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县城和外地联系的电话全部中断,广大军民在抗洪第一线奋力战斗。200余名干部群众昼夜不停,在北岭水库坝顶筑起高0.7米,宽1米的防水埝,保住了水库大坝。内丘驻军派出2个连的指战员支援石河水库抢险,挖开宽3米,深5米的临时溢洪道,水泄畅通,大坝得以保存。
7日,降雨量减少,獐獏乡为162.5毫米。8日,全县暴雨减弱,9日下午,雨止。
从8月2—9日,境内总降雨量为:平原750毫米,丘陵887毫米,山区1850毫米。此次暴雨持续时间之长,强度之大,并如此集中是历史上所罕见的。洪水使全县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严重:共死亡170人,死牲口295头,猪羊12237头(只),倒塌房屋165674间,损失粮食200余万公斤,衣服28万件,农具36万件,冲毁公路3条,桥涵11座,中小型水库20座,渠道153条,水井780眼,水车319辆,护村坝85道,护地坝35道,泥沙淤压土地36408亩,秋粮减产737.5万公斤,棉花减产67万公斤,省重点文物扁鹊庙前九龙桥亦被洪水冲坍。
洪灾发生后,中央、省、地对灾后人民极为关怀,及时给内丘调拨了救灾粮食30万公斤,面袋15000条,以弥补灾民粮、布不足。县委、县政府组织干部职工1222人、农民62840人参加了抗洪救灾。解放军派出560名官兵参加了本县抗洪救灾。全国各地伸出友谊之手,支援本县救灾工作。灾后,县委、县政府派出工作组深入灾区,宣传中央关于生产自救的方针,发放粮款,帮助灾民重建家园,恢复生产。人们从抗洪救灾中深深体会到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无比感慨地说:“洪水无情人有情,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共产党好。”
风灾
内丘县大风天气比较频繁,极易造成不同程度的风灾,尤其局部性风灾,每年都有发生。8级以上的大风,年平均为13.6次,最多年达30次之多。
寒潮大风多发生在秋末到春初,其特点是持续时间长,风向多偏北,风力大,常伴有降温,造成冻害。如1972年1月22—23日两日大风过后,出现强降温,持续十天气温极低,其中1月26—28日,连续3日最低气温均—20℃以下,28日达—23.6℃,为历年极端最低值,连续多日结冰,给交通和生活带来不便。
高压后部的偏南大风多发生在4—6月份,出现频繁,持续时间长,往往使春旱加重。1993年12月—1994年5月,连续半年仅降水20.2毫米,4、5月份又多偏南风,使原有的旱情更加严重,部分麦苗干枯。
雷雨大风多出现在夏季,来势猛,时间短,风力强,有时伴有暴雨和冰雹,对农作物和人民生命财产危害性极大。如1961年7月19日,县境内大范围遭受暴风雨袭击,风力8级以上,降水100毫米,风雨雷电交加达一个小时左右,作物受灾面积达79878亩,冲坏1500立方米水库一座,小型水库2座,塌房130间,刮倒树25044棵。
龙卷风1963年8月31日13时45分至13时59分,在金店镇铁匠屯村东出现一次龙卷风,形状上大下小,呈漏斗状,略带弯曲,长约5公里,中心宽10多米,走向自北向南略偏东,经韩家庄村西,张家屯村东,到隆尧县邢村即消失,受其影响的铁匠屯至韩家庄西南,刮毁林木70多株。
旧志对历史上的风灾亦有记载,主要有:
嘉靖三十年(1551),风霾大作。昼暝如夜,大木尽拔,毁压庐舍。
嘉靖三十九年(1560),风霾作孽,
崇祯十六年(1643)三月初一日,黑风自南来,尘土蔽天,对面不见人形。
雹灾
冰雹天气具有突发性和“雹打一条线”的特点,极易形成局部性灾害,且降雹时又常伴有雷雨和大风而加重灾情。轻的,砸伤作物茎叶果实,积雹遍地,产生冻害;重的,砸平庄稼以致绝收,人畜伤亡,房屋砸毁。
内丘县降雹最早日期为4月26日,最晚为10月24日,一般集中在6—9月,尤其6月份出现次数最多。境内年平均降雹1—7次,出现年率为70%。
冰雹发生的时段,山区多发生在13时至19时,出现频率为83%;丘陵和平原多发生在15时到21时,出现频率为80%。
常见降雹路线有三条:第一条呈西北东南走向,自临城入境,经石关至杨庄;第二条呈西东走向,或先由北向南再向东,自侯家庄岭头到獐獏乡、南赛乡;第三条,自白鹿角乡向南经太行山谷,再自西向东经柳林乡、大孟村镇。有时势力强,过铁路经官庄乡到任县境。据记载:
明万历十三年至十六年(1585—1588),连旱,夏雨。雹积深三尺,野无青草。
1950年8月24日,从城关区胡家山至官庄区小辛庄,多村遭受不同程度的雹灾,小留村、常丰、滩里籽粒不见。8月30日、31日晚七时许,柳林一带遭受雹灾。
1951年7月21日,冰雹大者如鸡蛋,小者如杏枣。雹落停止时,平地平均积雹2~3寸厚,全县81个村严重受灾。
1952年7月7日,下午五时,暴风雨夹带冰雹持续约半小时,时间长的达两个小时,冰雹大的似馒头,小的似枣,灾情严重。受灾总面积达56339.1亩,破坏青苗70%以上的39157.5亩,破坏30%以上的17081.6亩。果实受灾:柿子455400棵,核桃减产折款1084万元,酸枣3116口袋。
1967年4月26日,冰雹加大风,为历年出现冰雹最早的日期。
1973年9月16日及17日,由西往东,獐獏、和庄、南赛、柳林、小杨庄、冯村、永安一带遭受两次风雹袭击,风5~6级,雹大的如鸡蛋,小的如卫生球,部分地段积雹达17厘米,受灾面积32311亩,山区柿子减产23万公斤,酸枣减产15万公斤。
1974年6月21日16时43分开始降雹,历时2小时,冰雹量大直径5厘米。当时全县6乡66个村受灾,受灾面积49110亩,影响产量五成以上,伤253人,砸死牲口14头,毁坏树木5259棵,倒塌房屋3间。
1977年7月12日晚及13日,北岭、五郭、河巨、永安、官庄一带连遭雹灾,受灾面积共达99800亩。
1980年8月30日下午6时许,河巨、金店、官庄一带遭受雹灾,降雹持续半小时,26个村灾情严重。10月24日下午,境内部分地带降雹约10分钟,为深秋季节所罕见。
1982年6月16日15时30分,冰雹来势凶猛,持续1小时,冰雹大者如馒头,小者如红枣,风力8~9级。受灾面积90084亩,伤19人,倒树11709棵,塌房18间。
1984年6月,全县80%小麦因干旱和降雹不同程度减产,10个乡缺粮人数达30040人,短缺粮食62.3万斤。
1985年遭受风雹灾害,受灾面积271940亩,农作物大幅度减产。
1986年7月7日22—23时,当时五郭店乡、北岭乡、河巨乡、城关镇、金店镇76个村遭受暴风和冰雹袭击,风力达8级以上,冰雹大者如核桃,小者如纽扣,受灾面积3万余亩,秋作物和瓜果受到严重危害。
自1987年至2000年,境内虽降雹仍较频繁,但多为局部降雹,且持续时间短,造成的危害较小,均略过不记。
异常气候
极冷天气:1972年1月25日—2月13日,极低温度持续30天,其中1月26—28日,三天日最低在—23.5℃以下,为历年极端最低值。此间兼有雾,公路结冰,给交通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酷热天气:1960年5月2日,全县(含临城、柏乡、隆尧)气温突然上升,最高达39.5℃,中暑死亡26人。1961年6月9—13日,持续高温,其中40℃以上有两天。1963年6月22—27日连续数日高温,26日达42.6℃,为历年极端最高值。1972年6月2—16日连续半月气温均在35℃以上,其中40℃以上有3天。
冬前大雪:1987年10月31日,突降大雪,24小时降雪量达13.5毫米,是历年降大雪最早一次。由此气温急剧下降,大白菜多被冻死,对小麦危害极大。
第二节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主要为震灾。据记载:
宋景德元年(1004)五月地震。
明万历十五年(1587)地震。
明万历十八年(1590)二月,地震有声,如天鼓鸣。
明天启六年(1626)六月初地震。
清康熙四年(1665)三月初四地震。
清康熙六年(1667)九月二十五日戌时,地震有声,如车行。
清康熙七年(1668)六月十七日戌时地震。
清光绪八年(1882)地震。
1966年3月8日地震。
1966年3月22日下午4时地震。
1976年7月28日凌晨地震。
其中,发生在1966年3月22日下午4时的地震震裂为5.3级,对内丘县造成的危害很大。内丘礼堂墙顶局部损坏,神头村魁星楼倒塌,部分民房不同程度损坏、倒塌。大震后余震不断,人们纷纷搭防震棚,在室外就寝过夜,学生在室外搭棚上课多日。
第三节 生物灾害
内丘县域的生物灾害主要为虫灾。据记载:
明成化十九年(1483)发生蝗灾。
明嘉靖十一年(1532)发生较大蝗灾。
内丘县地貌类型比较复杂,土壤呈明显的垂直分布。据1983年土壤普查,全县共分3个土类:棕壤、褐土、草甸土,9个亚类:27个土属、43个土种。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蝗飞蔽天,岁大饥,民食草根、树皮,或剥殍肉,或呻吟,气尚未绝,而操刀者剥之者,流离四方,不可胜计。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蝗伤稼。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张虫食豆苗、芝麻殆尽,剪之愈炽
明崇祯九年(1636)虫子蝗灾,米斗二百六十钱,虎豹伤人。
清顺治四年(1647),蝗自西南来,栖于树,枝干多伤,田苗无恙。
清顺治十三年(1656)蝗过即雨,三日内田苗复长如故。
清康熙六年(1667)蝻生城西,二十里外草禾食尽。
清道光五年(1825)八月二十五日午时,飞蝗蔽天,自北来,将田禾食尽,晚禾亦多被食,至九月乃尽死。
清道光十一年(1831)夏,飞蝗蔽天,自东北向西南去,不伤稼。
民国30年(1941)秋,大蝗,秋禾食尽。
民国31年(1942)秋,蝗虫遍地,秋禾特别是谷物食尽。
民国33年(1944)7月,内丘县境内两次飞入蝗虫,被灭后又发生蝗蝻,遍地皆是,吃光青苗14700亩。8月25—26日,成群飞蝗由平汉线东和邢台境内飞来,蝗群约长10千米,宽5千米,遮天蔽日,所经之处秋禾顿被吃光。另一批蝗虫由邢台县宋家庄一带飞入侯家庄、九宅会,蝗群长约2千米,宽近1千米,落地厚6~7寸,60亩谷物顿时吃光。这次受灾面积为121415亩,吃光秋禾57540亩。
1950年6月,全县51个村发生蝗灾。受灾面积达9111亩,其中严重的2233亩。灾害发生后,县动员男女老少5101人,进行了捕打。
1956年7月,南赛一带发生蝗灾。
1964年6月中旬,柳林、五郭店、杨庄、南赛、和庄、北岭一带出现大面积、高密度、来势猛的土蝗,危害严重。蝗虫密度达每平方米50只至每平方米200只左右,受灾面积35028亩。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内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