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店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内丘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479
颗粒名称: 金店镇
分类号: F291
页数: 7
页码: 93-99
摘要: 位于内丘县东部,镇人民政府驻地金店村,西距县城6千米。该镇东邻隆尧县,西接五郭店乡、内丘镇,南连官庄乡、大孟村镇和任县,北依临城和隆尧县。南北长,东西窄,面积93.4平方千米,辖47个行政村,14038户,59346人,均为汉族,其中非农业人口1255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为624人。
关键词: 内丘县 乡镇 金店镇

内容

位于内丘县东部,镇人民政府驻地金店村,西距县城6千米。该镇东邻隆尧县,西接五郭店乡、内丘镇,南连官庄乡、大孟村镇和任县,北依临城和隆尧县。南北长,东西窄,面积93.4平方千米,辖47个行政村,14038户,59346人,均为汉族,其中非农业人口1255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为624人。
  1947年4月,“内东区”由尧山县归还内丘县,当时属官庄区,1950年6月又属城关区。1953年6月建立金提店乡政府,辖5个村,仍属城关区。1956年6月,成立金提店镇人民政府。1958年8月撤销镇建制,改建为东风(金提店)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68年5月改建为金店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79年又改称金店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5年10月撤销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改为金店乡人民政府。1985年又更名为金店镇人民政府。1996年1月1日河巨乡与金店镇合并,仍称金店镇。
  该镇除境北部马棚岗一带地势较高外,多为平原区。自北向南有泜河、李阳河、小马河三条季节性河流,自西向东横穿镇境。
  全镇以农为主,是本县主要产粮区,有耕地6354公顷,其中水浇地4923公
  金店镇政府顷,人均耕地0.11公顷。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高梁、棉花、芝麻、花生、油菜等。2000年粮食总产36546吨,其中小麦总产2.02万吨,玉米总产1.21万吨;棉花总产67吨;油料总产2302吨;蔬菜、瓜类总产27814吨。有林地400公顷,其中果园135公顷,鲜果总产1433吨。大牲畜存栏3450头,生猪存栏56100头,羊存栏1.1万匹,家禽存栏103.64万只,兔存栏2500只,畜牧业总产值4971万元。
  镇办企业有农机加油站、养殖场、小尾寒羊推广中心、河巨酒厂等。年产值达320万元。个体经营涉及养殖、铸造、面粉加工、油料加工、塑料品制造、石膏加工、木器加工等多个行业,共计1170家企业,年总产值达1.9亿元。2000年全镇人均纯收入2607元。
  镇有县办中学1所。镇办中学2所。村办小学32所。私立小学4所。有卫生院1所,34张床位,31名医护人员;个体医疗点87个,散布于各村。
  设有县办邮电支局1所,1987年实现了办公电话村村通,现全镇装有电话2186部,平均每6.4户安装一部电话。
  京深高速公路和京广铁路、107国道分别由镇境东西两侧纵穿而过,其中京深高速公路在境内设有上、下道口。隆昔公路在京深高速公路上下道口处与其相交,并直通县城。境内公路总长度为64千米。
  该镇所辖的大辛庄、中辛庄、大原、北张麻、铁匠屯等村中有部分村民信仰天主教,为全县信教人数最多的乡镇。
  相传,金店原名“金提店”,汉代时“郭巨埋儿刨黄金”发生于此,因而得名“金提店”。后“郭巨埋儿”被推崇为古时“二十四孝”之一。
  该镇内文物古迹有:金店汉代郭巨塔、铁顶墓后赵时期张宾墓、塚圪塔西周邢侯夫人墓和韩郝庄唐代陀罗尼经幢、鹊王庙中张村明代千佛阁及现代革命文物礼义村烈士碑——革命芳迹等。
  金店位于县城东6千米。全村456户,2089人,以郝、李姓居多。耕地2800亩,全部为水浇地。林场333亩。有村办小学1所,6个年级,在校生320名。个体木器厂、面粉厂各1个,年产值30万元。汉朝时有郭巨埋儿孝母得黄金之说,故名“金提店”,后简化为“金店”。村有郭巨塔遗址。每年农历三月初六、十月初六、十二月十三为该村庙会日,每月三、六、九为集日。
  金店南关位于县城东6千米,镇政府南0.2千米。全村212户,1024人,以段、王姓居多。耕地1500亩,其中水浇地890亩,沙地260亩。林场300亩。有私立小学1所,6个年级,在校生500名。个体奶牛场、预制件厂各1个,年产值40万元。该村原与金店为一个行政村。民国12年(1923),因筑寨分开,以南马道为界,道北为金店村,道南为南关村。金店南关是中国共产党在内丘县建立的第一个党支部所在地。村有“慈仁寺”、“郭巨碑”等文物遗址。明清时期曾在此建金提店堡。
  大留村位于县城东4.5千米,镇政府西1.5千米。全村502户,2170人,以韩、林姓居多。耕地3300亩,其中水浇地2100亩。沙荒368亩。林地25亩,鲜果年产1万公斤。有村办小学1所,6个教学班,在校生220名。个体石膏厂、砖厂、预制件厂各3个,年产值30万元。该村原名“留孙村”,意为赞誉汉朝郭巨孝母埋儿,获金后为母留下孙子。后嫌不雅,改为“留村”。留村有二,该村较大故名大留村。
  常丰位于县城东南5千米,镇政府西南3千米。全村340户,1740人,以任、刘姓居多。耕地2840亩,其中水浇地2640亩。沙荒110亩。有村办小学1所,6个年级,在校生250名。据传因该村在“留孙村”旁,为使“郭巨埋儿,孝敬父母”的美德永传后世,故名“常留孙”。后嫌此名不雅,取“经常丰收”之意而更名为“常丰”。
  武文孝位于县城东南4千米,镇政府西南6千米。全村120户,570人,以武姓居多。耕地900亩,其中水浇地400亩。沙荒50亩。据传,汉朝时郭巨埋儿孝母的故事传到该村,遂村名“闻孝”,又因武姓最多,故名武闻孝,后演变为武文孝。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为该村集会日。
  西文孝位于县城东南4千米,镇政府西南6千米。全村115户,475人,以张姓居多。耕地803亩,其中水浇地515亩。文孝有四,因该村居西,故名西文孝(详见武文孝)。
  东文孝位于县城东南4千米,镇政府西南4千米。全村298户,1406人,由东文孝、小文孝2个自然庄组成,以刘、张姓居多。耕地2109亩,其中水浇地1392亩。沙荒800亩。私立小学1所,6个年级,480名在校生。个体经营兔业发展公司一家,年产值60万元。文孝有四,因该村居东,故名东文孝(详见武文孝)。
  侯文孝位于县城东南4千米,镇政府西南6千米。全村120户,614人,以侯、张姓居多。耕地721亩,其中水浇地500亩。沙地800亩。该村因侯姓居多,故名侯文孝(详见武文孝)。
  黄釜位于县城东9千米,镇政府东3千米。全村351户,1500人,以申、赵姓居多。耕地1863亩,其中水浇地1800亩。沙荒200亩。有个体面粉厂1个。相传,汉代郭巨埋儿孝母,获黄金一釜,该村因此而得名。每年农历四月初六为该村庙会日。
  东张麻位于县城东6.5千米,镇政府东北1千米。全村310户,1417人,以王、李、董姓居多。耕地1750亩,其中水浇地1350亩。林地114.44亩,鲜果年产5000公斤。有村办小学1所,6个年级,在校生280名。相传,汉朝时该村的人听到“郭巨埋儿,孝敬父母”的事,张口就骂,认为即使孝敬老母,也不能将儿埋掉,故名“张骂”,后嫌不雅,且此地盛产长线麻,便更名张麻,因张麻有三,该村居东,故称东张麻。
  北张麻位于县城东6千米,镇政府东北1.5千米。全村196户,901人,以石姓居多。耕地1052亩,全部为水浇地,林地142亩,鲜果年产7070公斤。村名来历见“东张麻”。
  西张麻位于县城东5千米,镇政府西北1.5千米。全村495户,1840人,以和、刘、李姓居多。耕地2150亩,其中水浇地2000亩。沙地200亩。林地60亩。有村办小学1所,6个年级,在校生260名。个体石膏厂1家,年产值10万元。村名来历见“东张麻”。
  大原位于县城东4千米,镇政府西北3千米。全村216户,1200人,以郝、张姓居多。耕地1300亩。有村办学校1所,6个年级,在校生120名。村有煤球厂、木器厂。该村南庄大部分为天主教民。据传,古时侯该村西二里有一源泉,泉水常流不干,下游处有坑,水流进而不满,故村名“大泉”,后改为“大源”,再后“源”省“水”旁,又改为大原。
  小马位于城南4千米,镇政府西南6千米。全村273户,1320人,以吕姓居多。耕地1978亩,其中水浇地1200亩。有村办小学1所,6个年级,在校生200名。从前该村西北1千米处有一“大马村”,后被洪水冲没,剩下的人迁居此地,更村名为小马。明清时期曾在此建有铺舍。
  铁顶墓位于县城南6.8千米,镇政府西南8千米。全村127户,510人,以许姓居多。耕地630亩,其中水浇地430亩。沙地500亩。林地200亩。据传,后赵王朝宰相张宾死后葬于此,墓内有一铁棺和一头铁牛,故村名铁聚墓。又传说墓顶部用铁封住,后人据此改村名为铁顶墓。该村有河沙资源,河沙销售和运输为其主要产业。
  大辛旺位于县城东南7千米,镇政府西南5千米。全村521户,2159人,以王、邢、郭姓居多。耕地4097亩,其中水浇地2000亩。有村办小学1所,6个年级,在校生320名。该村原名“辛王”,因“辛”在八卦中属火,人们希望生活象火一样越烧越旺,后改村名为“辛旺”。民国6年(1917)因该村西河边的王庄被洪水冲没,原王庄村民北迁1千米建村定居,改村名为小辛旺,故原辛旺村改名大辛旺。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为该村庙会日。
  小辛旺位于县城东南4.5千米,镇政府西南4.5千米。全村135户,570人,全部为王姓。耕地944亩,其中水浇地644亩。村名来历见“大辛旺”。
  滩里位于县城东南6千米,镇政府西南4千米。全村183户,764人,以姚、潘姓居多。耕地1100亩,其中水浇地1020亩。沙荒50亩。清康熙年间,为避洪水,该村从金店南关村西南沙滩一带迁至今址,故名滩里。
  大垒东位于县东南6.5千米,镇政府西南3千米。全村400户,1800人,以郝、智、王姓居多。耕地2300亩,其中水浇地1500亩。沙地200亩。有村办小学1所,6个年级,在校生400名。个体塑料厂3个,个体面粉厂1个。相传很早以前,该村地势低洼,常有积水,人们为了在此居住,先用土、石将地基垒高,然后建房,故村名垒东。垒东有二,该村较大称大垒东。每年农历二月初六为该村庙会日。
  小垒东位于县城东南6.5千米,镇政府南3千米。全村318户,1502人,以杨姓居多。耕地1596亩,其中水浇地1500亩。林地130亩。有村办小学1所,6个年级,在校生302名;私立小学1所。村名来历见“大垒东”。
  前夏侯位于县城东南8.5千米,镇政府南偏东4千米。全村235户,2156人,以李、许姓居多。耕地1500亩,其中水浇地1400亩。据传,三国时曹操部下大将夏侯惇在此建了一座寺院,名曰“夏侯寺”,以后建村,村名“夏侯”。因夏侯有二,该村位于寺南(前),故名前夏侯。
  后夏侯位于县城东南8千米,镇政府南偏东3千米。全村95户,423人,全部为李姓。耕地600亩,全部为水浇地。该村因位于“夏侯寺”北而得名(详见“前夏侯”)。
  大辛庄位于县城东南7.5千米,镇政府东南1.5千米。全村324户,1544人,以郝、齐姓居多。耕地1545亩,全部为水浇地。有村办小学1所,6个年级,在校生600名。该村与中辛庄信仰天主教村民颇多。据传,唐代该村有一“常青寺”,建村后称“常青村”。清朝初年,改村名为“辛庄”,辛庄有三,此庄最大,故名大辛庄。每年农历六月十三为该村庙会日。
  中辛庄位于县城东南7.5千米,镇政府东南1.5千米。全村330户,1526人,以刘、张姓居多。耕地1613亩,全部为水浇地。林地24亩。有村办小学1所,6个年级,在校生600名。该村原与大辛庄是一个行政村,1962年分为两村(详见“大辛庄”)。
  小辛庄位于县城东南7千米,镇政府东南2千米。全村330户,1526人,以贾、高、张姓居多。耕地1617亩,全部为水浇地。林地20亩。有村办小学1所,6个年级,在校生600名.。该村位于大辛庄村南,因村庄较小,故名小辛庄(详见“大辛庄”)。
  后河位于县城东南7.5千米,镇政府东南1.5千米。全村108户,510人,以李、张姓居多。耕地610亩,全部为水浇地。该村南有一条河,故村名后河。
  王家屯位于县城东偏南7.5千米,镇政府东偏南1.5千米。全村198户,882人,以蔺、王、李姓居多。耕地1404亩,其中水浇地1304亩。有村办小学1所,6个年级,在校生240名。个体油坊8个,年产值150万元。该村因王姓最早在此占田建庄,故名王家屯。
  张家屯位于县城东偏南8千米,镇政府东偏南2千米。全村168户,815人,以张姓居多。耕地780亩,其中水浇地720亩。古时候,该村因处金提店地域内,故名金提屯,后因张姓居多,改村名为张家屯。
  杓子屯位于县城东8.5千米,镇政府东2.5千米。全村135户,589人,以陈、常姓居多。耕地900亩,其中水浇地760亩。沙荒40亩。有村办小学1所,6个年级,在校生180名。
  韩郝庄位于县城东8千米,镇政府东2千米。全村342户,1548人,以韩、关姓居多。耕地2500亩,其中水浇地2000亩。沙荒500亩。有村办小学1所,6个年级,在校生400名。该村原名西黄釜、又名韩街,后取名韩家庄,1982年地名标准化时改为韩郝庄。由两个自然村组成,即韩家庄、郝家庄。
  魏家屯位于县城东9.5千米,镇政府东3.5千米。全村380户,1720人,全部魏姓。耕地2420亩,其中水浇地2370亩。有村办小学1所,6个年级,在校生190名。该村因魏姓居多而得名。村中神码印刷、跑旱船、耠杆等民间艺术较为突出。该村海拔45米,为县域最低处。
  塚圪塔位于县城东8千米,镇政府东偏北3千米。全村363户,1673人,以范、宁姓居多。耕地2100亩,其中水浇地1970亩。有村办小学1所,3个年级,在校生70名。该村西有两座古墓,相传为邢侯邢夫人墓,封土较高,故名塚圪塔。
  铁匠屯位于县城东7.5千米,镇政府东北2.5千米。全村360户,1410人,以张、李姓居多。耕地2000亩,其中水浇地1604亩。有村办小学1所,5个年级,在校生150名。过去该村村民主要以打铁为生,故村名铁匠屯。
  河巨位于县城东北4千米,镇政府西北4千米。全村421户,1798人,以郭、张姓居多。耕地1621亩,其中水浇地1500亩,沙荒56亩。有村办小学1所,6个年级,在校生240名。个体铸造厂、面粉加工厂各1个,年产值23万元。该村北为李阳河下游河道,故名河渠。1982年地名标准化处理时为了区别于宁晋县的河渠公社。改村名为河巨。1953年曾建河渠乡。1958年8月,撤销河渠乡建制,属东风(金提店)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辖下管理区。1961年5月成立北辛庄人民公社,1961年8月又改为河渠人民公社,驻地河渠村。1968年5月成立河渠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79年又改为河渠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2年改为河巨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4年改为河巨乡人民政府。1996年1月1日与金店镇合并,称金店镇,同时撤销河巨乡政府。
  河巨铺位于县城东北5千米,镇政府西北4千米。全村253户,1126人,以蔡、苏姓居多。耕地1576亩,其中水浇地1098亩。有村办小学1所,6个年级,在校生240名。该村南临李阳河下游河渠,且距河渠村较近,故名河渠铺,后又改为河巨铺。
  礼义位于县城东北6千米,镇政府西北3.5千米。全村550户,2300人,以崔、刘姓居多。耕地4055亩,其中水浇地3800亩。丰产林543亩,鲜果年产3万公斤。有村办小学1所,6个年级,在校生350名。个体面粉加工厂、木器厂共10个,年产值50万元。最早在此立庄的人认为“仁、义、礼、智、信”是育人的道德标准,便以“礼、义”二字为村名。该村民间武术健身较为流行。南北光位于县城东北3.5千米,镇政府西北4.5千米。全村200户,980人,以魏姓居多。耕地1050亩,其中水浇地900亩,沙地100亩。有私立小学1所,4个年级,在校生120名。该村原为北光村滑家街,1961年析出,因方位居南,故称南北光。
  东北光位于县城东北5千米,镇政府西北6千米。全村187户,824人,以古、马、刘姓居多。耕地900亩,其中水浇地820亩。该村原为北光村刘家街和马家街,1961年析出,因方位居东,故称东北光。
  中北光位于县城东北4.2千米,镇政府西北7千米处。全村145户,616人,以滑、张姓居多。耕地802亩,其中水浇地450亩。沙荒40亩。有村联办小学1所,6个年级,在校生300名。该村原为北光村滑家街和张家街,1961年析出,因方位居中,故称中北光。
  西北光位于县城东北4.5千米,镇政府西北8千米。全村140户,630人,以李姓居多。耕地1000亩,其中水浇地600亩。该村原为北光村李家街,1961年析出,因方位居北偏西,故名西北光。
  十里铺位于县城东北5千米,镇政府西北9千米。全村47户,203人,以吴、古姓居多。耕地368亩,其中水浇地100亩,丘岗地68亩。该村距城十里,过去有“五里一墩,十里一铺”之说,故称十里铺。且京洛御路从村西通过。村产香油石磨。
  北辛庄位于县城东北7千米,镇政府西北8千米。全村470户,2131人,以胡、滑姓居多。耕地5070亩,其中水浇地2100亩。有村办小学1所,6个年级,在校生262名。该村最早为大辛庄村人到此立庄,因居大辛庄以北,故名北辛庄。
  南北光皋门
  清修位于县城北12千米,镇政府西北13.5千米处。全村362户,1608人,以李、王姓居多。耕地3251亩,其中水浇地1650亩。沙荒300亩,有村办小学1所,6个年级,在校生260名。明代在此建清修堡。
  高望位于县城北偏东12.5千米,镇政府西北14千米。全村224户,924人,以邢、张姓居多。耕地1416亩,其中水浇地600亩。沙荒110亩。林地90亩,鲜果年产3650公斤。有村办小学1所,6个年级,在校生13名。个体耐火土加工点6个,年产值14万元。村南为太行山余脉马棚岗,岗上有座“玉皇庙”,站在岗顶可望见内丘、临城、尧山三县,于是取站得高、望得远之意,故名高望。
  西张村位于县城东北13.5千米,镇政府北偏西15千米。全村465户,1982人,以李、徐、马姓居多。耕地3654亩,其中水浇地805亩。林地1500亩,果园150亩,鲜果年产25万公斤。有村办小学1所,6个年级,在校生210名。过去御道从村中经过,亦称“大官路”,故名“大路张村”,解放后一分为三,该村居西,称西张村。
  中张村位于县城东北14千米,镇政府西北15.5千米处。全村365户,1478人,以李、黄、张姓居多。耕地2675亩,其中水浇地1250亩,丘岗地1000亩。林地300亩,果园300亩,鲜果年产90万公斤。有村办小学1所,6个年级,在校生180名。村有省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千佛阁。村名来历见“西张村”。该村流行民间舞蹈扇鼓腔。
  东张村位于县城东北14.25千米,镇政府西北15.75千米。全村407户,1760人,以段、王、乔姓居多。耕地1800亩。沙荒500亩。林地300亩,果园300亩,鲜果年产40万公斤。有村办小学1所,6个年级,在校生240名,村名来历见“西张村”。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