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窑隋代透影白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422
颗粒名称: 邢窑隋代透影白瓷
分类号: K876.3
页数: 6
页码: 357-361
摘要: 本文记述了邢窑隋代透影白瓷。
关键词: 邢窑 白瓷 隋代

内容

邢窑位于河北省临城、内丘一带,因首创了精致细腻的白色瓷器而著称于世。邢窑白瓷似雪类银,胎质坚细洁白,造型凝重大方,雅而不俗,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喜爱和赞赏。邢窑遗址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在临城县祁村、双井一带发现的。1983年以来,又相继在内丘县城关和临城县陈刘庄、邢台县的西坚固一带找到窑址,发现了北朝至唐代窑址20余处。从此,邢窑之谜才得以正式揭晓。为了搞清邢窑的兴衰及其工艺特点,我们于1988年至1991年间对内丘城关和临城祁村两处规模较大的遗址进行了试掘,而在内丘西关窑址中发掘出土的一批具有透影性能、胎体厚度仅0.7毫米的细白瓷器物引起了我们的特别注意。这种具有透影性能的半脱胎白瓷目前见于报道的仅河南巩县夹津口墓葬中出土两件白瓷杯[1]一例。从照片上看,与邢窑同类器物完全一样,无疑这种瓷器在邢窑址的批量出土将为研究我国精细白瓷的起源,探讨邢窑的工艺技术成就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就邢窑隋代这种透影白瓷的相关问题谈几点粗浅认识,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学者提出宝贵意见。
  一、透影白瓷的出土及其断代
  1988年,我们在内丘西关北遗址的东北侧布方两个,编号分别为内T1和内T2,发掘面积36平方米。其地层堆积很简单,第②层为唐代早期文化层,该层下共发现隋代灰坑6座,其中在4个灰坑中出土有透影细白瓷片,据统计仅这种白瓷片就出土了200多片,可辨认的器型有碗、杯、盘、多足砚、盂、器盖等。出土器物的胎体厚度可分厚薄两种。薄的一种主要为碗和杯,均为尖唇,深腹,宽圈足,口部微向外撇,做工极为精致,胎厚仅0.7~1毫米,能达到光照见影的程度。这是目前见到时代最早的“薄胎”器。这种薄胎器物的底部稍厚,釉面的光亮度除两件标本稍差外,其余大部分瓷片较光润。厚胎器物有碗、盘、砚、盂、器盖等,其胎质精细甜白,断面呈乳脂状光泽,类似于所谓的“猪油白”。对光有透影感,釉面光洁莹润。碗杯类器物满釉,器外均施釉不及足,制作极其精致。从灰坑中共存器物看,都是典型的隋代器物,如高足盘、假圈足深腹碗、双系直口罐、敛口钵、长颈瓶、钵口瓶等,由此可以断定这种具有透影性能的白瓷及薄胎器物确为隋代产品无疑。这类瓷器以前有人也曾在西关北窑址上捡到过,但由于其质量太高,使人不敢相认,曾有人将其误认为是唐代之物[2],也有人根据其器物特征认定为隋代产品[3]。通过这次发掘,证实了这种具有透影性能的精细白瓷和薄胎细瓷器物为隋代烧造的推断是正确的。
  二、工艺技术特点
  为了搞清邢窑高透影精细白瓷的内在结构特征,曾请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将两片透影白瓷碎片进行了化学分析,并将其断面磨成薄片,在显微镜下进行了岩相观察(表一)。
  从表一中邢窑透影白瓷残片胎的化学组成可以看出,其K2O含量相当高,在5.2~7.25之间,而釉的K20含量也达4.7%~6.4%,都远远高于其他同时期的瓷器含量。在我国北方地区历代白瓷当中,K2O含量如此之高者甚为罕见。查目前已发表的有关北方地区古陶瓷原料的文献,未见到K2O含量如此之高的黏土原料。根据岩相观察结果表一邢窑隋代透影白瓷及景德镇白瓷胎釉化学组成发现,瓷胎中残存有部分长石残骸,而在所发掘的探方中出土了一些长石碎块,从外观上看与内丘神头、临城王家辉的钾长石矿基本一致,其化学组成与这一带的长石矿较接近(表二),故此推断,这种透影白瓷的胎釉中均引入了一定量的钾长石。另外,在显微镜下还发现其釉中有少量的石英残骸,在探方中也出土了石英碎块,分析其釉中可能掺入了石英矿物。石英、长石属于瘠性原料,含铁量较低,是我国北方地区制瓷的主要原料之一,而在古代何时应用,古陶瓷研究文献中提到的不多。关于石英的应用,一般认为在宋代[4],即依据南宋人周辉《清波杂志》中所记“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而玛瑙为石英晶体,成分与石英相同,但产量很少,以此来做为制瓷原料,可能是某些名窑为了显示其瓷器的名贵而引入釉中的。估计用量不会太大。而长石在古代的应用时间目前尚没有较为确切的说法。长石是现在陶瓷生产的主要熔剂性原料,一般称之为助熔剂,在成瓷过程中熔融(1300℃)形成乳白色黏稠玻璃体,这种玻璃体在高温下可以溶解一部分高岭土分解物和石英颗粒,降低烧成温度,减少燃料消耗。此外,由于高温下的长石熔体具有较大的黏度,可起到高温胶结作用,防止高温变形。而冷却后长石熔体以透明玻璃体状态存在于瓷体中,构成瓷下玻璃态物质,增加透明度,提高光泽与透光度。根据化学组成测算,邢窑这种透影白瓷瓷坯中长石的配比量高达40%以上[5]。由于长石、石英的硬度较高,不易粉碎,而在窑址出土的长石一部分是经过煅烧的[6],这足以说明邢窑的工匠已经掌握了降低瘠性原料硬度的方法,即通过预先煅烧而使其变得易于粉碎。这无疑也是先民们的伟大创造之一。表二邢窑附近制瓷原料的化学组成
  根据历年来陶瓷工作者研究表明,我国古代陶瓷基本上分为南北两大系统。由于地质作用,北方和南方的陶瓷原料有所不同,从而使南北陶瓷产品风格各异。一般北方多采用一种或两种较纯的沉积黏土制胎,而南方则习惯用一种瓷石或者在瓷石中掺入一定的高岭土制成胎,属绢云母质瓷[7]。而在有关文献中[8][],均未提到我国历代陶瓷中有引用石英、长石等瘠性原料的例证,这种采用石英—长石—黏土三元系统原料配制而成的古代陶瓷产品的发现。为研究我国长石质瓷的出现时期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表一中还列出了景德镇地区的白瓷胎釉组成。从表中可以看出邢窑两个透影细白瓷片的胎釉组成比较接近于清初景德镇白瓷的组成。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10][11][12],清初景德镇瓷胎的化学成分用经验式表示为0.265-0.398RO、R202.4.027-4.301RO2,欧洲硬质瓷胎的限度为0.2-0.3RO、R2034.2-4.8RO2,清初景德镇瓷胎成分已属于硬质瓷范围。而邢窑透影白瓷XN-1胎的经验式为0.338RO、R203.4.163R02,与欧洲硬质瓷的限度范围也较近。这说明,远在隋代,邢窑的窑工就已烧制出符合现代硬质细瓷标准的白瓷,这一发现填补了我国陶瓷史上的一页空白。
  根据瓷片与窑具粘连情况分析,邢窑隋代透影白瓷系与粗白瓷和青瓷同炉烧造,均采用桶状匣钵笼罩。匣钵的大小根据器物而定,一般直径为13~28厘米,高度为4~20厘米。由于这种瓷胎的烧成范围较窄,在装窑时可能选择火度较高且较为稳定的中上部火位。根据测试结果,隋代粗瓷的烧成温度在1260~1280℃,故此推断这种透影白瓷的烧成温度也应在1280℃左右,烧成气氛接近于还原焰,燃烧为柴,系一次烧成。
  邢窑透影白瓷造型主要为碗和杯,约占出土数量的95%以上,做工精细,大部分为回转体系采用拉坯的方法成型。根据其胎的特征分析,其制坯工艺较为复杂,薄胎器物需经反复多次精修,才能达到半脱胎的要求。施釉方法多为浸釉或荡釉。薄胎瓷的釉层比厚胎瓷要薄许多,用肉眼观其断面几乎分不出有无釉层存在。分析釉层较薄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坯体太薄,如果施釉较厚,坯体可能难以承受。
  透影白瓷的装饰较为简单,目前发现的除有立体雕刻外,还有贴花装饰。多足砚与隋代常见的兽足砚型制相同,但形体较小,做工极为精细,晶莹剔透,根据其形体分析,这种砚似乎没有多大的使用价值,估计是奢侈的观赏品。其他杯盂类器物没有发现附加装饰,但造型极其讲究,一丝不苟。碗和杯仍然保留着隋代以前的器外施半釉时代特征。
  三、邢窑透影白瓷烧制成功的原因
  我国古代陶瓷的发展很不平衡,南方江浙一带在汉代以前就开始大量烧制青瓷,而北方地区在时隔了近五个世纪后的北朝晚期才开始学烧青瓷。然而就在北方青瓷开始烧制后的几十年当中就已发明了白瓷,并且又很快烧制成功了与现代瓷器相比毫不逊色的透影白瓷和半脱胎瓷器。这种细瓷从原料配制成型到烧成都很复杂,特别是薄胎瓷,最薄处不足1毫米,各个环节的制作难度更高,可以说窑工在制坯时稍微喘口气就可能前功尽弃。那么,为什么邢窑窑工在不长的时间里首先创制出了如此高级的细瓷,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优质的制瓷原料是细白瓷产生的最基本条件。我国北方地区富产高岭土,而且还有丰富的石英和长石等制瓷原料(见表二)。这些原料含铁量较低,煅烧后具有较高的白度,一般埋藏较浅,易于开采。因而远在龙山文化时期以至商代晚期,河南、河北、山东一带的先民就已经能烧制用高岭土做成的白色陶器[14]。虽然这种白陶没有直接转烧成白瓷,但由此可知,人们对高岭土能够烧制出细致白净器物的认识由来已久。
  其次,制瓷技术的普遍提高是这种精细白瓷产生的必要条件。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战争较多,但由于国界不定,时分时合,南北方民族交流增多,南方的制瓷技术也传入了北方。北方的手工业者在学会了烧制青瓷的同时,逐渐地发现了制作白瓷的原料,而发明了白瓷。由于北方民族生活在雪的海洋里,对白色可能有一种特殊的崇尚心理,这种尚白心理也有力地促进了白瓷的产生。故此,白瓷出现以后便很快被北方地区的人们所接受,并开始大量使用。
  在透影白瓷烧制之前,邢窑的工匠就掌握了烧制普通白瓷的知识,大规模地烧制白瓷。从窑址调查情况看,隋代邢窑烧制白瓷的窑场很多,除内丘城关窑场外,还有北大丰、中冯洞和临城陈刘庄等,规模很大,其产量几乎赶上了青瓷。因此可以说,邢窑有着雄厚的白瓷基础。而且如前所述,他们已掌握了配制细白瓷所需的各种原料及性能,懂得了使用白色化妆士来掩盖胎料较粗糙的不足,成型技术也相当熟练,烧成技术已日臻完善,烧成温度已高达1280℃,这些都说明了邢窑工匠的制瓷技术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筒状匣钵的发明为透影白瓷的烧成提供了重要保证。统计结果表明,在36平方米的探方中就出土了200多件筒状匣钵,这些匣钵质量很好,胎骨坚硬,胎料细于其他同时期的窑具。这种匣钵系专门烧制细白瓷的,一钵一器,可重复使用多次。这种隋代筒状匣钵的大量出土在我国北方地区尚属首次,是透影白瓷烧制成功的前提条件。
  另外,也不排除政治环境对这种白瓷产生的影响。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魏晋以来战乱和割据的局面,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各种手工业和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客观上为邢窑生产的大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隋朝后期,隋炀帝奢侈腐化,不惜代价动用大量民力开凿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建造大型豪华船只,还到处派人从各地征集奇材异石运往洛阳等,同时一些地方官吏更是搜刮民财,趋炎附势。邢窑透影细白瓷的产生应与这种社会氛围有着某种联系。而这种高级白瓷成本必然很高,普通老百姓根本不适合使用,而且也享用不起,因此,透影白瓷很有可能是专为皇上烧制的贡品。
  四、小结
  《中国陶瓷史》中写到:“薄胎瓷开始于明永乐时期,但永乐的薄胎只是半脱胎,到成化时,其薄的程度达到了几乎脱胎的地步。”邢窑隋代薄胎器的厚度不足1毫米,已经达到了半脱胎的地步。这一发现将我国薄胎细白瓷的创烧时间提前了近十个世纪。
  唐代早期,经过隋末的战争和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国力下降,百废待兴。当权者汲取了隋朝灭亡的惨痛教训,故而采取了较为开明和宽松的政策,使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这时的邢窑窑工也无需花费大的代价去烧制这种奢侈的瓷器了,这种高级白瓷的烧造技术也可能因此失传。但不可否认,它必定为中唐时期邢窑白瓷的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附注

[1]杨文宪、张祥生:《古代部分陶窑炉初探》,《中国古陶瓷研究》,科学出版社,1987年。 [2]叶喆民:《三议邢窑》,《河北陶瓷》1986年第4期。 [3]王莉英:《关于白瓷的起源及产地》,《中国古陶瓷研究》创刊号45页。 [4][7][9][11][13]李国桢、郭演仪:《中国名瓷工艺基础》,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5页。 [5]陈尧成等:《邢窑隋唐细白瓷研究》,89年上海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论文集。 [6]程在廉:《古陶瓷地质学初探》,邢窑研究鉴定会资料未刊稿。 [8][10]周仁、李家治:《中国历代名窑陶瓷工艺的初步科学总结》,《中国古瓷研究论文集》,轻工业出版社,123页。 [12]周仁、佟明达:《十年来的中国科学——陶瓷》,《中国古陶瓷论文集》,轻工业出版社。 [14]《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

知识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邢窑遗址研究》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是系统研究邢窑遗址的首部专著。收录了自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50多年来我国古陶瓷专家学者发表在不同时期不同刊物上的关于邢窑遗址方面的研究文章。所收录的文章基本反映了邢窑遗址的文化内涵和面貌特征。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志忠
责任者
王会民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