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窑装烧方法的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413
颗粒名称: 邢窑装烧方法的研究
分类号: K878.5
页数: 7
页码: 271-277
摘要: 本论文对邢窑装烧方法的研究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 邢窑 陶瓷 装烧方法

内容

邢窑在我国陶瓷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数百年的烧造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有的制瓷技艺和烧造方法,成为载誉青史的一代名瓷。
  为了全面了解和探讨邢窑的装烧方法,我们曾在窑址采集了相当数量有代表性的实物标本,基本上弄清了其窑具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下面就以年代为序逐一分述:
  一、遗址出土的窑具
  (1)窑柱座、窑柱:据调查,在内丘县城西北关、南关,中冯洞村、北双流村及临城县陈刘庄等邢窑遗址中,出土有一种盘形窑柱座及窑柱。从外观来看,它们都是用手工拉坯成形的,器外均留有明显的手纹痕迹。内丘城关及周围地区窑址出土的窑柱座底盘直径平均为32.5毫米,高度约为19.5毫米。临城县陈刘庄窑址出土的窑柱座尺寸与内丘相差无几,只是盘形平面厚重一些。此类窑具在隋代遗址中出土最为丰富。
  这些窑柱座有的直接架烧坯体,有的在盘形座中心再粘一节窑柱,而后再架烧坯体。内丘出土的窑柱座平面上留有泥条粘烧的痕迹,是安放坯体焙烧后留下的。而临城陈刘庄出土的窑柱座上则很少发现这种现象。
  (2)三角垫片:在内丘及临城早期的窑址中,出土有大量的三角垫片。由于使用年代不同,垫片的形状也不一样。相比之下,较早的是内丘北关窑址出土的三角垫片,它们形体消瘦,胎体厚重,支钉较高。这种垫片是由手工捏制而成的,上面多留有指纹。当时烧制青、白瓷盘碗类器物就是采用了这种三角垫片进行支垫的。
  在内丘县北关及西关,临城县陈刘庄隋代窑址出土的三角垫片比前期的形体肥胖了一些,也薄了许多。它们是窑工们将粗制耐火泥用手捏成三角形泥饼,又在角上捏出尖角而成的。此时隋代的碗类器物胎体较北齐时已薄了许多,所以已没有必要继续使用那么厚重的三角垫片了。
  在内丘,临城两县唐代遗址中,也残留着大量的三角垫片,这都是在烧制粗白瓷时所使用的。它们夹杂在盒状匣钵和各种残碎瓷片之中。在临城县岗头等地五代窑址中也时有三角垫片及圆形薄饼式垫片出土。这类窑具作用大,流传广,使用时间长,从北齐开始一直延续使用三百年之久。
  (3)环形支垫:这种环形支垫是在内丘县北齐烧造青瓷窑址中发现的,它们也是用手工拉坯成形,而后用刀削出四个尖足,便于安放在碗器内。这种支垫加工较为复杂,还不如三角垫片轻便,在后期窑址中就不见其踪影了。
  (4)窑戗:在隋代和唐代窑址中,可以看到一种楔形窑戗,它们一般长约150毫米,宽约60毫米。据实物分析认为:这种窑具是为配合窑柱烧瓷,辅助桶状匣钵、漏斗状匣钵而制作的。它在匣钵之间起挤牢稳定的作用,可重复作用。常见这种窑戗的残器周身均布满落渣与柴灰釉斑。
  在祁村东南晚唐窑址中,还发现有一种形如现代机制线轴状的窑戗。大小各异,长度40~80毫米。都是用耐火黏土手工捏制而成,表面粗糙无釉。从出土的情况看来,此种窑戗是配合漏斗状匣钵而制造使用的。
  (5)泥条:在北齐、隋代、唐代遗址中,都发现了泥条,只是质地有所不同,早期泥条质地较细,后期泥条质地较粗,与匣钵所使用的原料相同。泥条是配合环形支垫及三角垫片使用的,在桶状匣钵及漏斗状匣钵间也垫有泥条。因泥条是一次性使用,未烧前可塑性较好,将其放在两个装入坯体的匣钵间压牢,可使其平稳牢固,也可堵死孔隙,防止产生火刺与烟熏。
  (6)桶状匣钵:唐代及五代金、元遗址中,桶状匣钵甚多。它们为圆形,直腹,平底内凹,边壁多有气孔,系用粗质耐火泥手工拉坯成形。尺寸大小不等,唐代所使用的桶状匣钵直径250~350毫米,金元时期的桶状匣钵直径稍大些,有380毫米。桶状匣钵实用性强,既能装盘碗类宽浅器物,又能装瓶罐类等高体器物。它的形体简单,制作方便,又可重复使用,所以不但在邢窑本地使用,还流传到其他窑场,逐年延续。至今我国陶瓷业仍以这种匣钵为主要烧瓷窑具。
  (7)漏斗状匣钵:漏斗状匣钵最早出现于唐代邢窑,它的上部为平口,直沿,有气孔,下部渐收为浅腹,内底微凹,胎质粗糙,外部多有柴灰粘附后而形成的釉斑。这种匣钵主要用来装烧碗器,有一钵一件的,也有一钵数件的。特别是晚唐时,优质原料已趋枯竭,当时烧造的卷边唇沿小碗多是用此种匣钵盛装。它的优点是节约空间,可重复使用,缺点是钵体太厚,传热慢,浪费燃料。
  (8)盒状匣钵:唐代邢窑出产的细白瓷盘、碗类器物,主要是在这种盒状匣钵中烧成的,这一点可以从粘有器物残片的匣钵上得到证实。这种匣钵的数量较多,主要由盘状与钵状两种器件组成。据我们研究分析,这种盒状匣钵为邢窑所独创,还未见于其他窑口。它的优点是器壁薄,导热快,节约燃料。二是灵活性强,可任意组合使用。从窑址的残件看,其外表落满柴灰所致的釉斑,由此看来,这种盒状匣钵是重复使用的。
  这种匣钵的做工非常工细,它们也是用手工拉坯成形,而后再经刀旋削而成。盘状钵盖边口薄,浅平腹,平底。尺寸大小不等。以一件为例,直径约为178毫米。钵状体分为高矮两种,高的烧杯类器物,高度为60毫米左右,矮的烧盘碗类器物,高度为40毫米左右。这种钵体为敛口,鼓腹,内无釉,底心微下凹。有的器内印有众多的平行凹痕,可能是在钵坯旋削以后用一种带有印痕的工具拍打所形成的,其目的是为了增加钵底的致密度,防止开裂。
  从窑址出土的粘连残器分析,这种匣钵的缺点是,盘状钵盖易在高温中变形下塌,粘连下面钵内的器物而形成废品。
  (9)杯状匣钵:平沿,壁斜直,深腹,平底,钵体内外均有拉坯痕。胎质较粗,色浅灰黄。从出土粘连瓷片分析,此种钵是专烧细白瓷壶、瓶之类的器物。它只见于祁村,双井唐代邢窑遗址中。高度一般为150毫米、200毫米,口径多为150毫米左右。
  (10)覆烧环状、盘状支圈:在临城县山村,南程村、解村等地窑址考察,发现大量覆烧窑具。这些众多的大小不等的环状、盘状支圈,都是金代陶工们仿效北宋定窑同类覆烧窑具而制成的。这些窑具的制作与使用,有效地扩大了窑容量,有力地减少了变形。从南程村、泜河北岸等地的残碎瓷片,窑具堆积来看,当时制瓷业烧造的规模是很宏大的。
  这类支圈的尺寸大小不等,均按器物坯体尺寸所需支圈规格而定。但就其品种而言,当地使用支圈装烧的器物远比定窑要少,已发现的器物残片种类,尚没有不同于定窑的。
  多种不同类别的支圈都是经手工拉坯成形的,其质地粗糙,表面布满火刺,色泽虽不算深,但足以证明其是裸烧,这一点与北宋定窑截然不同。这些支圈均为一次性使用,随着器物烧成后而弃置。
  (11)垫珠:在邢窑后期金代窑址中,有一种垫珠窑具,它由模具按压成形,其质地为粗质耐火泥。这是为了大件盆,盂类器物的垫装烧成而制作的。邢窑前期隋代窑址也有类似的窑具出土,但是形状不如金代垫珠规范漂亮。
  二、邢窑的装烧方法
  1.早期的窑柱、三角垫片架烧法
  唐代邢窑前身,即北齐及隋代内丘城关与周围窑场,已有青瓷及白瓷烧造。据分析窑址遗留的窑具及其制品残片粘连物得知,当时的装烧方法为窑柱及三角垫片架烧。在平整过的窑炕上稳置好盘状窑柱座,在其顶端粘上泥条,按上一节窑柱。在第一节窑柱上也放一圈泥条,再放一节窑柱座,视窑内高度放二到三层。上面的盘状窑柱较下边的要薄些、轻便些,这样可以减轻对下面的压力。而后将器物坯体下方黏土上泥条稳置在窑柱座上面,一般安放四到五组,每组下面一个为青瓷坯,内放一枚三角垫片,上面放青瓷坯或白瓷坯不等,逐件叠置四个左右。顶上一个盘状窑柱座亦同样处理,最上面的柱顶视窑内高度情况放壶坯和瓶坯不等。整个窑柱及器物均置于明火中一次烧成。
  隋代陶工们所采用的这种窑柱座支钉架烧法,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它既可以保证大部分坯件在较高的窑火中焙烧成瓷,又可起到承负器坯的骨架作用。上面一层的伞状平盘又可以保护下面窑柱座上的坯件不受污损,窑柱的高矮可视器物坯体厚度及尺寸而定。三角垫片在坯体间起支撑的作用,待器物烧成后,经过轻轻敲击便可取下垫片。三角垫片在器内的粘接面积不大,而且其质地松脆,很容易取下。但窑址也见到了许多因支钉粘得过牢,敲击不下而损坏了器物的残件,这是由于隋代用釉流动性较大,在高温过烧情况下自然流淌凝聚于器内,以致垫片不易取下所致。从窑址出土的外青内白残片粘连物分析,这也是隋代陶工们保护白瓷器少受柴灰污损的有效方法。白瓷坯外面有青瓷坯的保护,能减少窑内火焰的直接冲击,保障白瓷器物的成品率。
  这种器物内心有三个钉痕,有碍使用与美观。由于窑柱比较细,上面装满成摞的坯件,它的稳定性很难控制,不能将座盘叠置过多,窑内空间难以充分利用。虽然目前在窑址遗迹中尚未发现完整的隋代窑炉,但仅从这种装烧窑具来分析推断,窑内装载高度不会超过1.2m,仅能装三层而已。
  隋代中晚期继续采用此种方法烧制盘碗类器物。瓶、罐、壶等琢器则都是单件装烧,在窑柱座上及窑柱顶端放上坯件,加火焙烧。窑柱内心留有泥条残迹的座盘,表明其中曾装烧过坯件,这也许是匣钵的雏形。尚未发现有单独盛装器坯进行烧成的匣钵式窑具。
  在内丘城关周围地区,临城县陈刘庄村内外等地,隋代烧瓷遗迹中的窑具与残器堆积随处可见,有的地方达数米厚,足见当年瓷业烧造窑火之盛,产量之巨。
  2.漏斗状匣钵装烧法
  在唐代遗址上留有大量漏斗状匣钵。这种窑具是邢窑所独创的,它主要用来装烧细白瓷,也装烧粗白瓷。因窑址所见粗白瓷(指唐中期前)很少有内底无支钉的器物,而所见的粘连物,也大多是细白瓷片。此种漏斗状匣钵不易变形,故很少粘连物。但由于使用数次后,便会破碎,所以在祁村、双井等地随处可见,也可证明其用量之大,使用期之长。
  漏斗状匣钵的装置形式是:在一件漏斗状匣钵里铺上少量石英砂,而后放入一件或二件碗器坯体,再放一件漏斗状匣钵,其内再放一件或二件坯体,两钵间用泥条压紧,逐渐咬口叠置,到适当高度为止。
  到晚唐时,邢窑已不再生产细白瓷碗。这种漏斗状匣钵便装烧当时所产的卷边唇沿宽圈足小碗。这种碗器的胎质比盛唐时要粗,也灰一些。釉面光亮色泽青白,外观不如玉璧底细白瓷碗精美。漏斗状匣钵正烧的优点是:因坯件放在钵内,可有效地保护其釉面不受火刺与落脏的污损,而且受热均匀,有效地保障了坯件的成瓷率。与隋代器物相比,由于内心没有三角垫片支钉痕,内外光洁如新。虽然其底足无釉,但修做工细,打磨平滑,线角转折明了,仍显得精美异常。因为匣钵是比照坯体尺寸制作的,所以闲余的空量很少。这样钵与钵之间的距离缩小了,便可以相应地增加窑容量,使烧瓷成本相对下降。其缺点是匣体太厚,耗能太多,有一多半燃料都用在重复焙烧匣钵上了。所以这种漏斗状匣钵渐被后来出现的盒式薄体匣钵所取代。但并没有被完全取代,它们除了并存过一段时间外,漏斗状匣钵在以后的烧瓷史上又几度出现,并影响和流传到各兄弟窑场。3.盘状,钵状、漏斗状匣钵组合装烧法盒状组合式匣钵也是邢窑独创的一种窑具,主要用来盛装细白瓷盘碗器物。它由盘状与钵状两种器件组合而成,有多种组合形式。
  (1)二钵一盖式:下面放一钵状匣钵,里面安放一浅式细白瓷碗坯,钵上安放一正放的盘式钵盖,盖上再放一碗坯,而后再扣上一钵,即二钵一盖式组合法。这是邢窑装烧玉璧底、玉环底碗器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2)二钵组合式:将一钵正放于下,里面放人一较高的器物坯体,然后再扣上一钵即可。
  (3)一钵一盖式:下面正放一钵,里面装一件较高的白瓷杯坯,上面反扣一件钵盖。按此法逐渐叠置而成。
  (4)一盖一钵式:先将钵盖正放于下,里面装入一浅式碗坯,上面置一倒扣的钵体即成。在祁村东南窑址中,曾见到有浅盘状匣钵与漏斗状匣钵组合装烧的粘连物。从出土的匣钵残片中亦可见到大量的粘在一起口径相同的匣钵。由于浅盘状、钵状匣钵器壁较薄,不易叠置过高。而把这种薄璧匣钵放置在漏斗状匣钵上,下部安稳了,就不容易发生倒柱现象,同时又可以在同一柱上装上不同类型的器物坯体。
  这种盒式匣钵一般内外均不施釉,但也有因多次使用后柴灰落在上面形成釉斑而粘连的现象。这种盒状组合匣钵系手工拉坯成形,制作工艺比较复杂,有部分成品被人们作为盛装食品的器物而使用。后来邢窑不再烧造细白瓷,也就没有必要费时费料来制做这种匣钵了。据分析,这种匣钵在唐代大约延续了百余年,到唐代末期渐被漏斗匣钵,桶状匣钵所代替。
  4.桶状匣钵正烧法
  邢窑在唐代初期就开始使用桶状匣钵,它主要用来盛装瓶、罐、执壶等高体器坯,通常视坯体大小来决定一钵装入数件还是一件。匣钵的口径和高度没有一定的规范,通常按所烧器物的体积而定。因至今尚未发现邢窑有太大的制品,可以认为邢窑烧制细白瓷器物的能力也仅限于一些中小型日常生活用品及贡品、宗教用品。
  这种桶状匣钵的装置形式是:在窑炕上放一件桶状匣钵,里面铺上石英砂或垫饼,在上面放好所烧器物的坯体。用湿泥条盘绕在匣钵的口沿,然后上面再放一件桶状匣钵,装入适量的坯体,这样逐件叠置,到适当高度即可。湿泥条起稳定窑柱和防止火刺的作用,用过的匣钵,经过检选还可重复使用。如果装烧的坯体尺寸较高,可将上面一桶状匣钵倒扣过来,便可解决。
  五代时期的砂圈叠烧,金元时期的单件正烧,砂圈叠烧也多采用桶状匣钵,只是尺寸较唐时有所变化,既有中小型的,也有较大型的,这从同时代窑址出土的标本残片中可以证实。
  5.金元时期的支圈覆烧、砂圈叠烧、垫珠支烧法
  (1)支圈覆烧法:在临城县山下村,解村、南程村等金代窑场遗址内,出土有大量覆烧支圈。这是邢窑后期借鉴了北宋定窑覆烧方法烧瓷的有效例证。它们的装置形式与定窑不甚相同:在窑炕上铺上石英砂,稳置好支圈座,然后扣装上器物坯体,在支圈座上叠置一环状支圈,上面再扣装一件器坯,这样逐一置放。此种装置方法与定窑不同的是,在支圈外部不再罩上桶状匣钵,而直接由质地较粗的支圈本身来承负压力,保护坯体不受污损。这种方法既装烧刻花、印花盘碗类器物,也装烧光素无纹饰的各类盘碗器,是当地金代烧瓷的主要方法之一。
  (2)砂圈叠烧法:在金代窑址中,还可以看到许多刻花、印花盘碗类器物内心有刮去一圈釉层,露出胎体的现象,这在陶瓷业俗称为砂圈。这是由于覆烧法制作支圈费时费料,而当时当地制瓷原料已十分短缺,所以邢窑工匠们便以砂圈叠烧法替代之。这种方法的装置顺序是:将制好的器物坯体施釉后,刮去内心一圈,而后逐件叠放,装入桶状匣钵内,入窑焙烧即可。从某些残片特征分析,有一些坯体的釉子是陶工用笔抹上去的,中间的砂圈是有意空出来的,因为这些残片的未施釉的露胎部分印纹清晰,而器内中心有釉的边缘并不规整。从当时的社会条件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来看,这种方式装烧的器物虽然有碍使用与美观,但产量还是非常大的。
  (3)垫珠支烧法:金元时期烧造瓷盆等大件产品,采用的是垫珠支烧法,人们将拓印好的粗质垫珠放在大件器物坯体内(一般放三到五枚)垫珠上再放置一件小一些的同类器物,然后逐一垫装成套,置于匣钵中焙烧。器物烧好以后,除掉粘附在器表的垫珠后即可使用。
  三、结论
  (1)北齐、隋代邢窑前期窑场,主要采用窑柱,三角垫片结合明火架烧器物,这在当时是一种先进的装烧方法。尚未发现有匣钵式的窑具。
  (2)置于窑柱座上最底部的青瓷杯,起到了保护里面白瓷杯的作用,使得隋代在柴烧裸装的条件下烧出了非常洁白的瓷器来。
  (3)唐代邢窑首创了漏斗状匣钵,独创了盒式匣钵,这是一项重大的工艺成就。漏斗状匣钵与盒式钵的交替组合使用,为唐代烧造大量精细白瓷制品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4)唐代邢窑所大量采用的组合盒式匣钵之间,并没有泥条粘附。这是由于钵体规整度好,结合紧密,很少孔隙,故没有泥条。
  (5)邢窑桶状匣钵的使用方法较为灵活,唐代初期主要用于单件或多件器物正烧、五代、金元时期用于砂圈叠烧。唐代使用的桶状匣钵形体较小,五代、金元时期已有较大的匣钵出现。
  (6)金代所使用的覆烧法比较独特,与定窑有所不同。在支圈外部不再套装匣钵,而将支圈直接作隔火工具裸烧,一次性使用。
  邢窑的窑具及其装烧方法,是在实践中创造和演变出来的。千百年来,这许多独特的工艺手段,为邢窑烧造精美绝伦的著名瓷器制品,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也像其他许多别的制瓷技艺、手段一样,在我国制瓷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知识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邢窑遗址研究》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是系统研究邢窑遗址的首部专著。收录了自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50多年来我国古陶瓷专家学者发表在不同时期不同刊物上的关于邢窑遗址方面的研究文章。所收录的文章基本反映了邢窑遗址的文化内涵和面貌特征。

阅读

相关人物

毕南海
责任者
张志忠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