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邢窑遗址研究》 图书 |
唯一号: | 030720020220002354 |
颗粒名称: | 第二,祁村窑烧制精致的白瓷的同时,还大量烧制粗瓷 |
分类号: | K878.5 |
页数: | 2 |
页码: | 199-200 |
摘要: | 过去窑址未发现,一般将制作精致,釉色洁白的器物暂定为“邢窑”。常见的多为玉璧形底的碗和小短流的壶以及丰肩平底罐等。这在研究者中间似已视为“邢窑”的基本特征,因之往往把一些早期定窑的制品也误定为邢窑。如玉璧形底碗,多为浅腹式,敞口,口沿往往凸起一道边沿,底足矮浅,底足外沿略高于内沿,底内心微凸。唐代定窑白瓷虽也比较精细,然而与邢窑制品相比,还是有区别的。定窑玉璧形底碗,底足外沿与内沿平坦,玉璧中心不施釉,这是由于唐代定窑在作法上与邢窑不同;邢窑拉坯成形时,先挖足,后施釉,再将足部釉磨掉,留下底足中心的釉。祁村窑在烧窑技术上要求严格,废品较少。出土的高档白瓷残片尤为少见。 |
关键词: | 邢窑 唐代 窑址 |